CN114082145A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2145A
CN114082145A CN202111337730.7A CN202111337730A CN114082145A CN 114082145 A CN114082145 A CN 114082145A CN 202111337730 A CN202111337730 A CN 202111337730A CN 114082145 A CN114082145 A CN 114082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fting
driving
drive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77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玮
方圆
张岚
张正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3377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2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2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2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 A63B22/02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 A63B22/02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 A63B22/024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with speed variation
    • A63B22/02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driven by a motor with speed variation electrically, e.g. D.C. motors with variable speed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定位板固定在传送带的外带面上;支撑滚轮嵌设在传送带内;驱动丝杆嵌设在升降板内,驱动丝杆上的丝母与活动板下表面上的滑块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嵌设在升降板的右侧壁内;剪叉伸缩杆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两侧,剪叉伸缩杆一侧的支杆旋接在底板以及升降板上;连接件旋接在剪叉伸缩杆一侧的上下两个支杆上,下侧的连接件与升降机构连接;扶手固定在活动板前后两侧的内壁上;调节限位机构设置于底板内,调节限位机构与左侧的驱动轮连接;手臂锻炼机构设置于活动板的上方,可实现患者四肢的活动,同时属于患者主动施力,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且可对患者施力的情况进行调节,满足不同情况的患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等,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为了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对患者四肢的锻炼提高康复效果,目前的康复训练多由医护人员搀扶进行,操作较为麻烦,给医务工作带来了负担,通常的机械化的康复训练装置由电机或气缸驱动使用,只需将患者的四肢放置在往复运动的支架上,即可实现患者四肢的活动,不属于患者主动施力,从而降低了训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可实现患者四肢的活动,同时属于患者主动施力,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且可对患者施力的情况进行调节,满足不同情况的患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板、转动轮、升降板和活动板,所述的底板上表面的中心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左侧呈敞口式结构,该凹槽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凹槽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凹槽的内部设有传送带,该传送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在左右两侧的驱动轮上,传送带的上侧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上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板和升降板均呈“U”形设置,且活动板的前后两侧边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升降板上;它还包含:
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为数个,且其等距固定在传送带的外带面上;
支撑滚轮,所述的支撑滚轮为数个,且其从左至右等距嵌设在传送带内,支撑滚轮前后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凹槽前后两侧的内壁旋接,支撑滚轮外环壁的上侧抵触在传送带的内顶面上;
驱动丝杆,所述的驱动丝杆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升降板的前后两侧边内,驱动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升降板的两侧壁旋接,前后两个驱动丝杆的右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该转动轮副嵌设在升降板的右侧内,驱动丝杆上的丝母与活动板下表面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嵌设在升降板的右侧壁内,驱动电机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嵌设在升降板右侧壁的中心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动轮副的转动轴连接;
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剪叉伸缩杆,所述的剪叉伸缩杆为四个,同一侧的两个剪叉伸缩杆分别对应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两侧,剪叉伸缩杆远离于升降机构一侧的支杆分别通过铰接座旋接设置在底板以及升降板上;
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为八个,且其分别两两对应通过螺栓旋接在剪叉伸缩杆相邻于升降机构一侧的上下两个支杆上,下侧的连接件滑动设置在底板上表面上的滑槽内,且其与升降机构连接;
扶手,所述的扶手为两个,且其均呈“U”形设置,两个扶手分别设置于活动板内部的前后两侧,扶手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活动板前后两侧的内壁上;
调节限位机构,所述的调节限位机构设置于底板内,且调节限位机构与左侧的驱动轮相抵触设置;
手臂锻炼机构,所述的手臂锻炼机构为两个,且其分别前后对应设置于活动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均包含:
推动块,所述的推动块为两个,且其分别滑动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滑槽内,推动块的一侧抵触在与之相邻的连接件上;
推动杆,所述的推动杆为两个,且其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推动块旋接,两个推动杆的上端通过螺栓旋接;
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呈“T”形设置,且其下侧的竖板套设在两个推动杆上的螺栓上;
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呈倒“L”形设置,固定架的竖板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架的横板悬设在连接块的上侧;
升降电动推杆,所述升降电动推杆与蓄电池连接,升降电动推杆固定在固定架的横板上,升降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连接块的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在调节高度时,启动升降电动推杆,升降电动推杆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连接块推动推动杆的上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推动杆的下端向两侧移动,推动杆带动推动块向两侧移动,进而带动与之相邻的连接件移动,该连接件带动剪叉伸缩杆的下端向底板的两侧移动,进而使得剪叉伸缩杆的上端向上侧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以及扶手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限位机构包含:
限位轮,所述的限位轮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底板前后两侧的空腔内,且限位轮远离于驱动轮一侧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空腔的一侧壁旋接,限位轮另一侧的转动轴与驱动轮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抵触垫,所述的抵触垫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空腔内部的下侧,抵触垫的上侧抵触在限位轮的下侧壁上;
抵触板,所述的抵触板为两个,且其一一对应固定在抵触垫的下侧;
螺杆,所述的螺杆为数个,且其等量并等距固定在抵触板的下表面上;
内螺纹管,所述的内螺纹管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通过螺纹旋接套设在螺杆的下端上,内螺纹管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的下侧壁旋接,数个内螺纹管的底部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从动伞齿轮,所述的从动伞齿轮套设并固定在其中一个内螺纹管的下端上;
主动伞齿轮,所述的主动伞齿轮设置于后侧的空腔内,且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设置;
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的后端插设并固定在主动伞齿轮内,转动杆的左端通过轴承穿过空腔的左侧壁后,露设在底板的左侧;
转盘,所述的转盘固定在转动杆的外端上,转盘通过螺栓与底板连接;
根据患者的情况,转动转盘,转盘通过转动杆带动主动伞齿轮转动,主动伞齿轮带动从动伞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转动,该内螺纹管通过转动轮副带动其他数个内螺纹管转动,数个内螺纹管同时带动各自内部的螺杆向上移动,螺杆带动抵触板向上移动,抵触板带动抵触垫向上移动,使得抵触垫抵触在限位轮上,通过抵触垫与限位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限位轮转动时的顺畅性,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手臂锻炼机构均包含:
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活动板上表面的右侧;
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滑动设置在活动板的侧边上,滑动板设置于固定板的左侧;
抵触弹簧,所述的抵触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以及固定板固定连接;
拉绳,所述的拉绳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抵触弹簧、固定板后,露设在固定板的左侧;
拉杆,所述的拉杆设置于固定板相邻于活动板中心一侧的左侧,拉杆与拉绳固定连接;
在进行手臂锻炼时,手握着拉杆,带动拉杆向左侧移动,拉杆通过拉绳带动滑动板向右侧移动,滑动板对抵触弹簧进行挤压,使得抵触弹簧被压缩,抵触弹簧的弹力使得拉动的力量增加,进而达到锻炼的效果,拉动完成后,松开拉杆,抵触弹簧的弹力带动滑动板向左侧移动,然后再次拉动拉杆,进而带动滑动板来回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下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嵌入槽,该嵌入槽内腔顶壁上均固定有驱动电动推杆,驱动电动推杆与蓄电池连接,驱动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上均固定有安装板,该安装板的下表面上均固定有万向轮,在需移动本装置时,启动驱动电动推杆,驱动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向下移动,安装板带动万向轮移出嵌入槽,使得万向轮位于底板的下侧,通过万向轮带动本装置移动,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再通过驱动电动推杆将万向轮收纳至嵌入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板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导向块,该导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嵌入槽内壁上的滑槽内,安装板在上下移动时,导向块在嵌入槽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底板放置在患者的对面,且活动板敞口的一侧正对患者,然后根据患者上身的位置,启动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对剪叉伸缩杆进行驱动,进而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使得扶手位于患者的手臂位置,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转动轮副带动驱动丝杆转动,驱动丝杆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活动板向患者的一侧移动,使得活动板包裹在患者的外侧,此时患者手握扶手,再启动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通过剪叉伸缩杆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升降板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活动板通过扶手带动患者站起,进而使得患者站立,再反向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转动轮副带动驱动丝杆反向转动,驱动丝杆上的丝母带动活动板向升降板的一侧移动,患者顺着活动板向底板的一侧走动,站立在传送带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板之间,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能,对调节限位机构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患者在传送带上进行行走,行走时,将定位板向后侧推动,调节限位机构对驱动轮造成的阻力对患者的行走造成一定的困难性,从而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当需要进行手臂锻炼时,患者站立在传送带上,然后通过手臂锻炼机构对手臂进行锻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升降板的上侧滑动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和升降板均呈“U”形,在使用时,可移动活动板至患者的外侧,然后患者手扶着扶手,向底板的一侧移动,从而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搀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底板上的凹槽内设有传送带以及驱动轮,且在传送带的内部等距设有数个支撑滚轮,使得患者在由支撑滚轮进行支撑的传送带上行走,模拟了行走的状态,从而方便锻炼;
3、传送带的外带面上设有定位板,可通过推动定位板带动传送带移动,避免打滑,且在左侧的驱动轮外侧设有调节限位机构,可对驱动轮转动时的顺畅度进行调节和限位,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底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板1、驱动轮2、升降板3、活动板4、凹槽5、传送带6、定位板7、支撑滚轮8、驱动丝杆9、驱动电机10、蓄电池11、升降机构12、推动块12-1、推动杆12-2、连接块12-3、固定架12-4、升降电动推杆12-5、剪叉伸缩杆13、连接件14、扶手15、调节限位机构16、限位轮16-1、抵触垫16-2、抵触板16-3、螺杆16-4、内螺纹管16-5、从动伞齿轮16-6、主动伞齿轮16-7、转动杆16-8、转盘16-9、手臂锻炼机构17、固定板17-1、滑动板17-2、抵触弹簧17-3、拉绳17-4、拉杆17-5、嵌入槽18、驱动电动推杆19、安装板20、万向轮21、导向块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驱动轮2、升降板3和活动板4,所述的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的左侧呈敞口式结构,该凹槽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驱动轮2,驱动轮2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凹槽5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凹槽5的内部设有传送带6,该传送带6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在左右两侧的驱动轮2上,传送带6的上侧设有升降板3,升降板3的上侧设有活动板4,活动板4和升降板3均呈“U”形设置,且活动板4的前后两侧边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升降板3上;它还包含:
定位板7,所述的定位板7为数个,且其等距粘设固定在传送带6的外带面上;
支撑滚轮8,所述的支撑滚轮8为数个,且其从左至右等距嵌设在传送带6内,支撑滚轮8前后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凹槽5前后两侧的内壁旋接,支撑滚轮8外环壁的上侧抵触在传送带6的内顶面上;
驱动丝杆9,所述的驱动丝杆9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升降板3的前后两侧边内,驱动丝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升降板3的两侧壁旋接,前后两个驱动丝杆9的右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该转动轮副嵌设在升降板3的右侧内,驱动丝杆9上的丝母与活动板4下表面上的滑块铆接固定;
驱动电机10,所述的驱动电机10嵌设在升降板3的右侧壁内,驱动电机10与蓄电池11连接,蓄电池11嵌设在升降板3右侧壁的中心内,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动轮副的转动轴连接;
升降机构12,所述的升降机构12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剪叉伸缩杆13,所述的剪叉伸缩杆13为四个,同一侧的两个剪叉伸缩杆13分别对应设置于升降机构12的两侧,剪叉伸缩杆13远离于升降机构12一侧的支杆分别通过铰接座旋接设置在底板1以及升降板3上;
连接件14,所述的连接件14为八个,且其分别两两对应通过螺栓旋接在剪叉伸缩杆13相邻于升降机构12一侧的上下两个支杆上,下侧的连接件14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上的滑槽内,且其与升降机构12连接;
扶手15,所述的扶手15为两个,且其均呈“U”形设置,两个扶手15分别设置于活动板4内部的前后两侧,扶手15的两侧边分别铆接固定在活动板4前后两侧的内壁上;
调节限位机构16,所述的调节限位机构16设置于底板1内,且调节限位机构16与左侧的驱动轮2相抵触设置;
手臂锻炼机构17,所述的手臂锻炼机构17为两个,且其分别前后对应设置于活动板4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12均包含:
推动块12-1,所述的推动块12-1为两个,且其分别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滑槽内,推动块12-1的一侧抵触在与之相邻的连接件14上;
推动杆12-2,所述的推动杆12-2为两个,且其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推动块12-1旋接,两个推动杆12-2的上端通过螺栓旋接;
连接块12-3,所述的连接块12-3呈“T”形设置,且其下侧的竖板套设在两个推动杆12-2上的螺栓上;
固定架12-4,所述的固定架12-4呈倒“L”形设置,固定架12-4的竖板铆接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架12-4的横板悬设在连接块12-3的上侧;
升降电动推杆12-5,所述升降电动推杆12-5与蓄电池11连接,升降电动推杆12-5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12-4的横板上,升降电动推杆12-5的活塞杆与连接块12-3的横板的上表面铆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限位机构16包含:
限位轮16-1,所述的限位轮16-1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底板1前后两侧的空腔内,且限位轮16-1远离于驱动轮2一侧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空腔的一侧壁旋接,限位轮16-1另一侧的转动轴与驱动轮2上的转动轴铆接固定;
抵触垫16-2,所述的抵触垫16-2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空腔内部的下侧,抵触垫16-2的上侧抵触在限位轮16-1的下侧壁上;
抵触板16-3,所述的抵触板16-3为两个,且其一一对应粘设固定在抵触垫16-2的下侧;
螺杆16-4,所述的螺杆16-4为数个,且其等量并等距焊接固定在抵触板16-3的下表面上;
内螺纹管16-5,所述的内螺纹管16-5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通过螺纹旋接套设在螺杆16-4的下端上,内螺纹管16-5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的下侧壁旋接,数个内螺纹管16-5的底部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从动伞齿轮16-6,所述的从动伞齿轮16-6套设并铆接固定在其中一个内螺纹管16-5的下端上;
主动伞齿轮16-7,所述的主动伞齿轮16-7设置于后侧的空腔内,且主动伞齿轮16-7与从动伞齿轮16-6啮合设置;
转动杆16-8,所述的转动杆16-8的后端插设并铆接固定在主动伞齿轮16-7内,转动杆16-8的左端通过轴承穿过空腔的左侧壁后,露设在底板1的左侧;
转盘16-9,所述的转盘16-9铆接固定在转动杆16-8的外端上,转盘16-9通过螺栓与底板1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手臂锻炼机构17均包含:
固定板17-1,所述的固定板17-1铆接固定在活动板4上表面的右侧;
滑动板17-2,所述的滑动板17-2滑动设置在活动板4的侧边上,滑动板17-2设置于固定板17-1的左侧;
抵触弹簧17-3,所述的抵触弹簧17-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17-2以及固定板17-1铆接固定;
拉绳17-4,所述的拉绳17-4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滑动板17-2固定连接,拉绳17-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抵触弹簧17-3、固定板17-1后,露设在固定板17-1的左侧;
拉杆17-5,所述的拉杆17-5设置于固定板17-1相邻于活动板4中心一侧的左侧,拉杆17-5与拉绳17-4铆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1下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嵌入槽18,该嵌入槽18内腔顶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动推杆19,驱动电动推杆19与蓄电池11连接,驱动电动推杆19的活塞杆上均铆接固定有安装板20,该安装板20的下表面上均铆接固定有万向轮21,在需移动本装置时,启动驱动电动推杆19,驱动电动推杆19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20向下移动,安装板20带动万向轮21移出嵌入槽18,使得万向轮21位于底板1的下侧,通过万向轮21带动本装置移动,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再通过驱动电动推杆19将万向轮21收纳至嵌入槽18内。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板20的两侧壁上均铆接固定有导向块22,该导向块22分别滑动设置在嵌入槽18内壁上的滑槽内,安装板20在上下移动时,导向块22在嵌入槽18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底板1放置在患者的对面,且活动板4敞口的一侧正对患者,然后根据患者上身的位置,启动升降机构12,升降机构12对剪叉伸缩杆13进行驱动,进而带动升降板3上下移动,使得扶手15位于患者的手臂位置,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转动轮副带动驱动丝杆9转动,驱动丝杆9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活动板4向患者的一侧移动,使得活动板4包裹在患者的外侧,此时患者手握扶手15,再启动升降机构12,升降机构12通过剪叉伸缩杆13带动升降板3向上移动,升降板3带动活动板4向上移动,活动板4通过扶手15带动患者站起,进而使得患者站立,再反向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转动轮副带动驱动丝杆9反向转动,驱动丝杆9上的丝母带动活动板4向升降板3的一侧移动,患者顺着活动板4向底板1的一侧走动,站立在传送带6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板7之间,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能,对调节限位机构16进行调节;
根据患者的情况,转动转盘16-9,转盘16-9通过转动杆16-8带动主动伞齿轮16-7转动,主动伞齿轮16-7带动从动伞齿轮16-6转动,进而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16-5转动,该内螺纹管16-5通过转动轮副带动其他数个内螺纹管16-5转动,数个内螺纹管16-5同时带动各自内部的螺杆16-4向上移动,螺杆16-4带动抵触板16-3向上移动,抵触板16-3带动抵触垫16-2向上移动,使得抵触垫16-2抵触在限位轮16-1上,通过抵触垫16-2与限位轮16-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限位轮16-1转动时的顺畅性,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调节完成后患者在传送带6上进行行走,行走时,将定位板7向后侧推动,调节限位机构16对驱动轮2造成的阻力对患者的行走造成一定的困难性,从而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当需要进行手臂锻炼时,患者站立在传送带6上,然后通过手臂锻炼机构17对手臂进行锻炼;
在调节高度时,启动升降电动推杆12-5,升降电动推杆12-5带动连接块12-3向下移动,连接块12-3推动推动杆12-2的上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推动杆12-2的下端向两侧移动,推动杆12-2带动推动块12-1向两侧移动,进而带动与之相邻的连接件14移动,该连接件14带动剪叉伸缩杆13的下端向底板1的两侧移动,进而使得剪叉伸缩杆13的上端向上侧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4以及扶手15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在进行手臂锻炼时,手握着拉杆17-5,带动拉杆17-5向左侧移动,拉杆17-5通过拉绳17-4带动滑动板17-2向右侧移动,滑动板17-2对抵触弹簧17-3进行挤压,使得抵触弹簧17-3被压缩,抵触弹簧17-3的弹力使得拉动的力量增加,进而达到锻炼的效果,拉动完成后,松开拉杆17-5,抵触弹簧17-3的弹力带动滑动板17-2向左侧移动,然后再次拉动拉杆17-5,进而带动滑动板17-2来回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升降板3的上侧滑动设置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和升降板3均呈“U”形,在使用时,可移动活动板4至患者的外侧,然后患者手扶着扶手15,向底板1的一侧移动,从而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搀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2、底板1上的凹槽5内设有传送带6以及驱动轮2,且在传送带6的内部等距设有数个支撑滚轮8,使得患者在由支撑滚轮8进行支撑的传送带6上行走,模拟了行走的状态,从而方便锻炼;
3、传送带6的外带面上设有定位板7,可通过推动定位板7带动传送带6移动,避免打滑,且在左侧的驱动轮2外侧设有调节限位机构16,可对驱动轮2转动时的顺畅度进行调节和限位,从而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4、底板1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嵌入槽18,嵌入槽18内的万向轮21可通过驱动电动推杆19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方便移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它包含底板(1)、驱动轮(2)、升降板(3)和活动板(4),所述的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设有凹槽(5),且凹槽(5)的左侧呈敞口式结构,该凹槽(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驱动轮(2),驱动轮(2)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凹槽(5)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凹槽(5)的内部设有传送带(6),该传送带(6)的左右两端分别套设在左右两侧的驱动轮(2)上,传送带(6)的上侧设有升降板(3),升降板(3)的上侧设有活动板(4),活动板(4)和升降板(3)均呈“U”形设置,且活动板(4)的前后两侧边分别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升降板(3)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定位板(7),所述的定位板(7)为数个,且其等距固定在传送带(6)的外带面上;
支撑滚轮(8),所述的支撑滚轮(8)为数个,且其从左至右等距嵌设在传送带(6)内,支撑滚轮(8)前后两侧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凹槽(5)前后两侧的内壁旋接,支撑滚轮(8)外环壁的上侧抵触在传送带(6)的内顶面上;
驱动丝杆(9),所述的驱动丝杆(9)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升降板(3)的前后两侧边内,驱动丝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升降板(3)的两侧壁旋接,前后两个驱动丝杆(9)的右端通过转动轮副连接,该转动轮副嵌设在升降板(3)的右侧内,驱动丝杆(9)上的丝母与活动板(4)下表面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驱动电机(10),所述的驱动电机(10)嵌设在升降板(3)的右侧壁内,驱动电机(10)与蓄电池(11)连接,蓄电池(11)嵌设在升降板(3)右侧壁的中心内,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动轮副的转动轴连接;
升降机构(12),所述的升降机构(12)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剪叉伸缩杆(13),所述的剪叉伸缩杆(13)为四个,同一侧的两个剪叉伸缩杆(13)分别对应设置于升降机构(12)的两侧,剪叉伸缩杆(13)远离于升降机构(12)一侧的支杆分别通过铰接座旋接设置在底板(1)以及升降板(3)上;
连接件(14),所述的连接件(14)为八个,且其分别两两对应通过螺栓旋接在剪叉伸缩杆(13)相邻于升降机构(12)一侧的上下两个支杆上,下侧的连接件(14)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上的滑槽内,且其与升降机构(12)连接;
扶手(15),所述的扶手(15)为两个,且其均呈“U”形设置,两个扶手(15)分别设置于活动板(4)内部的前后两侧,扶手(15)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活动板(4)前后两侧的内壁上;
调节限位机构(16),所述的调节限位机构(16)设置于底板(1)内,且调节限位机构(16)与左侧的驱动轮(2)相抵触设置;
手臂锻炼机构(17),所述的手臂锻炼机构(17)为两个,且其分别前后对应设置于活动板(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12)均包含:
推动块(12-1),所述的推动块(12-1)为两个,且其分别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滑槽内,推动块(12-1)的一侧抵触在与之相邻的连接件(14)上;
推动杆(12-2),所述的推动杆(12-2)为两个,且其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推动块(12-1)旋接,两个推动杆(12-2)的上端通过螺栓旋接;
连接块(12-3),所述的连接块(12-3)呈“T”形设置,且其下侧的竖板套设在两个推动杆(12-2)上的螺栓上;
固定架(12-4),所述的固定架(12-4)呈倒“L”形设置,固定架(12-4)的竖板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架(12-4)的横板悬设在连接块(12-3)的上侧;
升降电动推杆(12-5),所述升降电动推杆(12-5)与蓄电池(11)连接,升降电动推杆(12-5)固定在固定架(12-4)的横板上,升降电动推杆(12-5)的活塞杆与连接块(12-3)的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在调节高度时,启动升降电动推杆(12-5),升降电动推杆(12-5)带动连接块(12-3)向下移动,连接块(12-3)推动推动杆(12-2)的上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推动杆(12-2)的下端向两侧移动,推动杆(12-2)带动推动块(12-1)向两侧移动,进而带动与之相邻的连接件(14)移动,该连接件(14)带动剪叉伸缩杆(13)的下端向底板(1)的两侧移动,进而使得剪叉伸缩杆(13)的上端向上侧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4)以及扶手(15)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限位机构(16)包含:
限位轮(16-1),所述的限位轮(16-1)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底板(1)前后两侧的空腔内,且限位轮(16-1)远离于驱动轮(2)一侧的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空腔的一侧壁旋接,限位轮(16-1)另一侧的转动轴与驱动轮(2)上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抵触垫(16-2),所述的抵触垫(16-2)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空腔内部的下侧,抵触垫(16-2)的上侧抵触在限位轮(16-1)的下侧壁上;
抵触板(16-3),所述的抵触板(16-3)为两个,且其一一对应固定在抵触垫(16-2)的下侧;
螺杆(16-4),所述的螺杆(16-4)为数个,且其等量并等距固定在抵触板(16-3)的下表面上;
内螺纹管(16-5),所述的内螺纹管(16-5)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通过螺纹旋接套设在螺杆(16-4)的下端上,内螺纹管(16-5)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的下侧壁旋接,数个内螺纹管(16-5)的底部通过转动轮副连接;
从动伞齿轮(16-6),所述的从动伞齿轮(16-6)套设并固定在其中一个内螺纹管(16-5)的下端上;
主动伞齿轮(16-7),所述的主动伞齿轮(16-7)设置于后侧的空腔内,且主动伞齿轮(16-7)与从动伞齿轮(16-6)啮合设置;
转动杆(16-8),所述的转动杆(16-8)的后端插设并固定在主动伞齿轮(16-7)内,转动杆(16-8)的左端通过轴承穿过空腔的左侧壁后,露设在底板(1)的左侧;
转盘(16-9),所述的转盘(16-9)固定在转动杆(16-8)的外端上,转盘(16-9)通过螺栓与底板(1)连接;
根据患者的情况,转动转盘(16-9),转盘(16-9)通过转动杆(16-8)带动主动伞齿轮(16-7)转动,主动伞齿轮(16-7)带动从动伞齿轮(16-6)转动,进而带动其内部的内螺纹管(16-5)转动,该内螺纹管(16-5)通过转动轮副带动其他数个内螺纹管(16-5)转动,数个内螺纹管(16-5)同时带动各自内部的螺杆(16-4)向上移动,螺杆(16-4)带动抵触板(16-3)向上移动,抵触板(16-3)带动抵触垫(16-2)向上移动,使得抵触垫(16-2)抵触在限位轮(16-1)上,通过抵触垫(16-2)与限位轮(16-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限位轮(16-1)转动时的顺畅性,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锻炼机构(17)均包含:
固定板(17-1),所述的固定板(17-1)固定在活动板(4)上表面的右侧;
滑动板(17-2),所述的滑动板(17-2)滑动设置在活动板(4)的侧边上,滑动板(17-2)设置于固定板(17-1)的左侧;
抵触弹簧(17-3),所述的抵触弹簧(17-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板(17-2)以及固定板(17-1)固定连接;
拉绳(17-4),所述的拉绳(17-4)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滑动板(17-2)固定连接,拉绳(17-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抵触弹簧(17-3)、固定板(17-1)后,露设在固定板(17-1)的左侧;
拉杆(17-5),所述的拉杆(17-5)设置于固定板(17-1)相邻于活动板(4)中心一侧的左侧,拉杆(17-5)与拉绳(17-4)固定连接;
在进行手臂锻炼时,手握着拉杆(17-5),带动拉杆(17-5)向左侧移动,拉杆(17-5)通过拉绳(17-4)带动滑动板(17-2)向右侧移动,滑动板(17-2)对抵触弹簧(17-3)进行挤压,使得抵触弹簧(17-3)被压缩,抵触弹簧(17-3)的弹力使得拉动的力量增加,进而达到锻炼的效果,拉动完成后,松开拉杆(17-5),抵触弹簧(17-3)的弹力带动滑动板(17-2)向左侧移动,然后再次拉动拉杆(17-5),进而带动滑动板(17-2)来回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下表面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嵌入槽(18),该嵌入槽(18)内腔顶壁上均固定有驱动电动推杆(19),驱动电动推杆(19)与蓄电池(11)连接,驱动电动推杆(19)的活塞杆上均固定有安装板(20),该安装板(20)的下表面上均固定有万向轮(21),在需移动本装置时,启动驱动电动推杆(19),驱动电动推杆(19)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20)向下移动,安装板(20)带动万向轮(21)移出嵌入槽(18),使得万向轮(21)位于底板(1)的下侧,通过万向轮(21)带动本装置移动,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再通过驱动电动推杆(19)将万向轮(21)收纳至嵌入槽(1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20)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导向块(22),该导向块(22)分别滑动设置在嵌入槽(18)内壁上的滑槽内,安装板(20)在上下移动时,导向块(22)在嵌入槽(18)内壁上的滑槽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将底板(1)放置在患者的对面,且活动板(4)敞口的一侧正对患者,然后根据患者上身的位置,启动升降机构(12),升降机构(12)对剪叉伸缩杆(13)进行驱动,进而带动升降板(3)上下移动,使得扶手(15)位于患者的手臂位置,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转动轮副带动驱动丝杆(9)转动,驱动丝杆(9)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活动板(4)向患者的一侧移动,使得活动板(4)包裹在患者的外侧,此时患者手握扶手(15),再启动升降机构(12),升降机构(12)通过剪叉伸缩杆(13)带动升降板(3)向上移动,升降板(3)带动活动板(4)向上移动,活动板(4)通过扶手(15)带动患者站起,进而使得患者站立,再反向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转动轮副带动驱动丝杆(9)反向转动,驱动丝杆(9)上的丝母带动活动板(4)向升降板(3)的一侧移动,患者顺着活动板(4)向底板(1)的一侧走动,站立在传送带(6)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板(7)之间,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能,对调节限位机构(16)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患者在传送带(6)上进行行走,行走时,将定位板(7)向后侧推动,调节限位机构(16)对驱动轮(2)造成的阻力对患者的行走造成一定的困难性,从而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当需要进行手臂锻炼时,患者站立在传送带(6)上,然后通过手臂锻炼机构(17)对手臂进行锻炼。
CN202111337730.7A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Pending CN114082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7730.7A CN114082145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7730.7A CN114082145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2145A true CN114082145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7730.7A Pending CN114082145A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214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8406Y (zh) * 1997-08-08 1999-02-24 伍伟翔 一种推车式健步机
US20060097557A1 (en) * 2004-10-12 2006-05-11 Tholkes Alan L Modular standing frame
CN1943532A (zh) * 2006-10-25 2007-04-11 苏芳庆 电动式辅助站立架
CN107041823A (zh) * 2017-03-29 2017-08-15 浙江大学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
CN210125143U (zh) * 2019-06-11 2020-03-06 赵瑞卿 一种儿科康复站立架
CN112546562A (zh) * 2020-11-24 2021-03-26 刘素杰 一种平衡康复训练机械人
CN112569530A (zh) * 2020-08-11 2021-03-30 河北体育学院 肩袖肌群力量训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8406Y (zh) * 1997-08-08 1999-02-24 伍伟翔 一种推车式健步机
US20060097557A1 (en) * 2004-10-12 2006-05-11 Tholkes Alan L Modular standing frame
CN1943532A (zh) * 2006-10-25 2007-04-11 苏芳庆 电动式辅助站立架
CN107041823A (zh) * 2017-03-29 2017-08-15 浙江大学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
CN210125143U (zh) * 2019-06-11 2020-03-06 赵瑞卿 一种儿科康复站立架
CN112569530A (zh) * 2020-08-11 2021-03-30 河北体育学院 肩袖肌群力量训练器
CN112546562A (zh) * 2020-11-24 2021-03-26 刘素杰 一种平衡康复训练机械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2461U (zh) 一种手臂、腿部、腰椎按摩锻炼仪器
CN109009942B (zh) 一种下肢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3006414A (zh) 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
CN202459192U (zh) 电动捏脊推拿按摩器
CN108354806A (zh)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腿部锻炼装置
CN111513989A (zh) 一种内科护理锻炼装置
CN111632339A (zh) 一种康复科腿腰肩联动训练装置
CN206252632U (zh) 一种运动康复训练用腿部力量训练装置
CN203790259U (zh) 升降式旋转康复训练器
CN201356687Y (zh) 腰椎牵引及摆动康复床
CN109646244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辅助手足协调装置
CN111991182B (zh) 一种下肢运动康复训练器
CN113616989A (zh) 一种用于卧床病人康复锻炼的肢体负重锻炼装置
CN114082145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2618271A (zh) 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CN113198135A (zh)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神经恢复训练辅助装置
CN214860966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215741633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7566724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N109350332A (zh) 一种用于医疗骨科病人的颈椎牵引床
CN211724505U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锻炼机械
CN114376852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CN216985998U (zh) 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身心放松装置
CN110681123A (zh) 一种康复科专用腿部恢复锻炼装置
CN219983388U (zh) 一种下肢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