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9550A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9550A
CN114079550A CN202010820994.7A CN202010820994A CN114079550A CN 114079550 A CN114079550 A CN 114079550A CN 202010820994 A CN202010820994 A CN 202010820994A CN 114079550 A CN114079550 A CN 114079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nnel
frame
channels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09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良
袁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8209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9550A/zh
Priority to EP21855609.0A priority patent/EP419946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2326 priority patent/WO2022033559A1/zh
Priority to US18/021,236 priority patent/US20230308232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079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9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该方法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通过按照各通道带宽和预定原则逐个发送各数据单元,即可明确数据在各通道上的传输情况,无需在各通道上进行额外的帧头处理,降低了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网络,例如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下一代以太网无源光网络(Next Generati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Network,NG EPON)标准中,在待传输数据分布在多个通道上进行传输的情况下,为了明确各通道上的数据分布和传输情况,对每个通道上的待传输数据都需要单独封装,每个封装都需要增加一个帧头(Header),用以指示数据在每个通道上的分布和传输。但增加帧头会带来额外的开销,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特别是待传输数据比较短或者多通道绑定的情况下,传输效率偏低。例如,在待传输数据长度为64字节的情况下,如果在单通道上传输,增加8字节的帧头,则数据传输效率为88.89%;而如果在两个通道上发送,需要在两个通道上分别增加帧头,则数据传输效率为80%;如果在四个通道上发送,在四个通道上分别增加帧头,数据传输效率仅为66.67%。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
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
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成帧模块,设置为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
分割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发送模块,设置为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设置为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数据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发送方法或数据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该方法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通过按照各通道带宽和预定原则逐个发送各数据单元,即可明确数据在各通道上的传输情况,无需在各通道进行额外的帧头处理,降低了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XGTC帧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XGTC帧转换为物理层帧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XGEM帧序列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XGTC帧转换为物理层帧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 Network,PON)中的发送设备,例如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或者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PON是一种点对多的网络架构,PON中可包括一个OLT和至少一个ONU。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110-130。
在步骤110中,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在多通道绑定的情况下,首先按照单通道的方式将待传输数据封装成数据帧,例如,根据发送设备可使用的带宽和时隙,将待传输数据按照标准格式组成数据帧。
在步骤120中,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中,在传输数据帧的过程中,把数据帧分割成若干个数据单元。
在步骤130中,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中,按照预定原则将各数据单元依次分配至不同的通道上,逐个发送,直到数据帧发送完毕。这种情况下,结合各通道上的带宽以及预定原则,即可确定各数据单元在各通道的发送情况,在各通道上不需要再做额外的帧头处理,从而降低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预定原则用于描述各数据单元应依次通过哪个通道进行发送,预定原则可以根据各通道可使用的带宽和时隙、各通道的编号、各通道的优先级、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等确定。例如,预定原则可以是最早最小原则,即对于每个数据单元,通过各通道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一个通道发送,如果时间最早的通道有多个,则可以进一步选择其中通道编号最小的一个通道发送。又如,预定原则可以是最早最优原则,即对于每个数据单元,通过各通道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一个通道发送,如果时间最早的通道有多个,则可以进一步选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个通道发送,各通道的优先级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是存储在本地的,或者通过信令指示的,或者根据数据传输质量确定等。
本实施例中,数据单元也可以理解为数据的传输单元(Transmission Unit,TU),例如每8字节为一个数据单元,或者每4个字节为一个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发送设备将待传输数据封装成数据帧,然后将数据帧分割成多个数据单元,按照预定的规则分别通过不同通道逐个发送,在此过程中根据带宽和预定规则就可以明确数据在各通道上的传输情况,无需在各通道上进行额外的帧头处理,降低了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30,包括:
对于每个数据单元,通过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在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最小或者最大通道编号从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选择一个通道,并通过该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中,预定原则包括最早最小原则或最早最大原则,即,对于每个数据单元,通过各通道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一个通道发送;如果时间最早的通道有多个,则可以进一步选择其中通道编号最小的,或者是选择通道编号最大的一个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101: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根据下行帧中携带的带宽分配信息确定各所述通道的上行的带宽分配。
本实施例中,OLT为各ONU分配上行带宽,通过下行帧将上行带宽分配结果发送给各ONU,如果上行带宽分配没有发生变化,OLT可以继续通过下行帧发送上行带宽分配,也可以等到上行带宽分配发生更新以后再发送。
本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发送设备为ONU,接收设备为OLT。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OLT可以向ONU发送下行帧,其中携带了各个ONU的带宽分配信息,ONU根据带宽分配信息可以确定自身在各通道上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带宽分配,即,确定每个通道的带宽。
ONU的上行发送由OLT控制,OLT根据ONU的请求或者根据OLT对ONU的流量统计,将上行的带宽分配信息发送给各ONU,例如,OLT可以通过带宽图(BandWidth Map)将上行的带宽分配给各ONU,ONU解析出带宽图中属于自身的带宽条目,在相应带宽条目指定的带宽内向OLT发送上行数据和管理信息。ONU根据自身对应的带宽计算在各个通道上的上行带宽总和,也可以进一步计算各通道上的各业务容器(Transmission Container,T-CONT)的带宽总和,据此对待传输数据封装成数据帧。需要说明的是,带宽图可能不是每个下行帧都发送,ONU可在本地保存自身对应的带宽,在没有收到带宽图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存储的带宽发送上行数据和管理信息。另外,对于某些确定的带宽,例如大小固定的带宽,包括XGTC帧头和帧尾,或者可以计算出来的带宽,包括FEC校验,虽然OLT已经将这些带宽分配给了ONU,但是可以不将这些带宽分配信息发送给ONU,但是ONU仍然可以利用这些带宽。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帧包括但不限于:上行传输汇聚(TransmissionConvergence,TC)数据帧,或者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ynamic Bandwidth Report Upstream,DBRu)与吉比特封装方法(Gigabits Encapsulation Method,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
本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发送设备为ONU,接收设备为OLT。待传输数据可封装成TC数据帧,或者是DBRu与GEM帧序列,或者是GEM帧序列。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XGTC帧的示意图,上行XGTC帧为上行TC数据帧的一个例子。本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封装为TC数据帧,以生成10吉比特无源光网络传输汇聚(X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XGTC)数据帧为例,如图2所示,在ONU对应的带宽上,待传输数据封装为有效载荷,与DBRu、XGTC帧头、XGTC帧尾一起构成XGTC帧。其中,XGTC帧头中包含ONU标识(ONU-ID)、帧指示(Indication,Ind)、混合纠错(Hybrid Error Correction,HEC)码以及上行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Physical Layer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 Upstream,PLOAMu);DBRu中包含缓冲区占用情况(Buffer Occupancy,BufOcc)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XGTC帧尾包括比特交织的奇偶校验(Bit-Interleaved even Parity,BIP)。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20,包括:为每个通道增加一个物理同步块(PhysicalSynchronization Block,PSB),并为每个FEC数据块增加一个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码。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XGTC帧转换为物理层帧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ONU发送的上行XG-PON的传输汇聚突发(Upstream XGTC Burst)中包括一个XGTC帧头、XGTC帧尾以及中间部分的上行数据,构成了一个上行的XGTC帧,将上行XGTC帧分割成多个FEC数据块,例如,从XGTC帧头开始,将每232个字节的数据分割到一组,各组对应的码字包括#1、#2、……#K,最后一组包含的数据的字节数小于或等于232;各组数据分别加上一个FEC校验构成一个FEC码字,其中,FEC校验可以是16字节的奇偶校验位(Parity),实现FEC数据块的分割;在XGTC帧的最前面增加上行物理同步块(Physical Synchronization Block Upstream,PSBu),即可形成上行的物理层突发(Upstream Physical Burst)。
本实施例中,从数据帧切割的数据单元分布到各通道后,在各通道形成XGTC子帧,XGTC子帧可以按照图3的方式增加PSBu和FEC校验。
本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数据帧为XGTC帧,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个上行的XGTC帧(上行XGTC突发)从XTGC帧头开始至XGTC帧尾分割成19个数据单元,编号分别为0~18;共有三个通道,通道编号分别为λ1、λ2、λ3,其中,根据上行带宽分配,λ3为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数据单元0~4都通过λ3发送;当发送到数据单元5时,λ2和λ3都是此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通道编号较小的,即λ2发送数据单元5,然后发送数据单元6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仅有λ3;同理,当发送到数据单元7时,λ1、λ2、λ3都是此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可以选择λ1发送数据单元7,然后选择λ2发送数据单元8,然后发送数据单元9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仅有λ3。以此类推,直至数据单元18发送完成。各通道上的数据单元序列作为XGTC子帧,再按照图3的方式为各通道上的XGTC子帧增加PSBu和FEC校验,图4中示出了对通道λ3进行处理的示例,对通道λ1、λ2也进行了类似的处理,图4中未表示出来。另外,OLT给ONU在各通道上分配带宽,这些带宽中只能发送一个XGTC帧头和一个XGTC帧尾。
在一实施例中,OLT(在上行方向情况下为接收设备,在下行方向情况下为发送设备)还通过下行的带宽分配信息告知ONU(在上行方向情况下为发送设备,在下行方向情况下为接收设备)各个T-CONT占用的带宽大小,ONU据此确定各个T-CONT占用的带宽,每个T-CONT占用的带宽用于发送该T-CONT的DBRu和/或数据,其中数据封装成GEM帧序列形成XGTC有效载荷。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数据帧为DBRu和XGTC有效载荷,XGTC有效载荷一般为GEM帧序列,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数据帧可以由一个T-CONT的DBRu和GEM帧序列组成,也可以由多个T-CONT的DBRu和GEM帧序列组成。
图5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数据帧为DBRu和GEM帧序列,XGTC帧头和XGTC帧尾在每个通道上都会发送,其具体内容根据各通道具体情况确定。如图5所示,数据帧包括从第一个DBRu开始至最后一个XGTC有效载荷分割成19个数据单元,编号分别为0~18;共有三个通道,通道编号分别为λ1、λ2、λ3,其中,λ3为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19个数据单元按照最早最小原则在三个通道上逐个发送,其中,在各通道上发送数据单元之前,发送一个XGTC帧头,数据单元发送结束后,发送一个XGTC帧尾。各通道上的XGTC帧头、数据单元序列和XGTC帧尾各形成一个XGTC子帧,各通道按照图3的方式为各通道的XGTC子帧增加PSBu和FEC校验,图5中示出了对通道λ3进行处理的示例,对通道λ1、λ2也进行了类似处理,图5中未表示出来。另外,在该实施例中,OLT给ONU在各通道上分配带宽,这些带宽中支持在每个通道上各发送一个XGTC帧头和一个XGTC帧尾,除此之外,还告知ONU各个T-CONT占用的带宽大小,每个T-CONT占用的带宽用于发送该T-CONT的DBRu和/或数据,其中数据封装成GEM帧序列形成XGTC有效载荷。图5中的数据帧由多个T-CONT的DBRu和GEM帧序列组成,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数据帧由一个T-CONT的DBRu和GEM帧序列组成,同样适用本实施例。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数据帧为GEM帧序列,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数据帧可以由一个T-CONT的GEM帧序列组成,也可以由多个T-CONT的GEM帧序列组成。
图6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根据带宽分配,将带发送数据封装成XGEM帧序列作为数据帧,将该数据帧分割成19个数据单元,编号分别为0~18;共有三个通道,通道编号分别为λ1、λ2、λ3,其中,λ3为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数据单元0~4都通过λ3发送;当发送到数据单元5时,λ2和λ3都是此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通道编号较小的,即λ2发送数据单元5,然后发送数据单元6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仅有λ3;同理,当发送到数据单元7时,λ1、λ2、λ3都是此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可以选择λ1发送数据单元7,然后选择λ2发送数据单元8,然后发送数据单元9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仅有λ3。以此类推,直至数据单元18发送完成。这些数据单元序列和各通道上的其他数据单元以及XGTC帧头、XGTC帧尾各形成一个XGTC子帧,各通道按照图3的方式为各通道的XGTC子帧增加PSBu和FEC校验,图6中示出了对通道λ3的XGTC子帧进行处理的示例,对通道λ1、λ2也进行类似处理,图6中未表示出来。另外,在该实施例中,OLT给ONU在各通道上分配带宽,这些带宽中支持在每个通道上各发送一个XGTC帧头和一个XGTC帧尾,除此之外,还告知ONU各个T-CONT占用的带宽大小,每个T-CONT占用的带宽用于发送该T-CONT的数据,其中数据封装成GEM帧序列形成XGTC有效载荷。图6中的数据帧由多个T-CONT的GEM帧序列组成,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数据帧由一个T-CONT的GEM帧序列组成,同样适用本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10包括: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封装成GEM帧序列。
本实施例中,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发送设备为OLT,接收设备为ONU。OLT可以采用时分复用方式给各ONU发送数据,OLT可以在完成各ONU业务数据的调度后形成下行带宽分配条目,并将下行带宽分配条目在下行帧中和业务数据一起发送给ONU;OLT也可以先对下行带宽进行分配、形成下行带宽分配条目,再根据带宽分配给各ONU发送业务数据。下行的带宽分配条目可以在业务数据之前,以便ONU能够先解析出下行的带宽分配再根据带宽分配接收业务数据。由于ONU的下行流量是变化的,各通道的每个下行帧都需更新下行带宽分配条目。如果ONU的下行流量是固定不变的,则这些ONU需要的带宽是不变的,这种情况下下行的带宽分配条目不需要在每个下行帧中发送,可以只在需要更新的时候才发送。
本实施例中,OLT对各通道上的下行带宽进行分配,确定分配给各ONU的带宽,然后针对特定的ONU,根据各通道上的带宽大小,将待传输数据封装成数据帧,数据帧包括一个或多个GEM帧,形成GEM帧序列。在此基础上,将GEM帧序列分割成若干个数据单元(TU序列),每个数据单元都按照预定原则在各通道上发送,直至各数据单元发送完成。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XGEM帧序列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封装为数据帧,以10吉比特封装方法(X Gigabits Encapsulation Method,XGEM)帧为例,如图7所示,XGEM帧序列包括XGEM帧头和XGEM有效载荷,封装后的数据帧为一个或多个XGEM帧组成的序列。
图8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XGTC帧转换为物理层帧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OLT发送的下行XGTC帧包括XGTC帧头和XGTC有效载荷,将下行XGTC帧分割成多个FEC数据块,例如,从XGTC帧头开始,将每216个字节的数据分割到一组,各组对应的码字包括#1、#2、……#627;各组数据分别加上一个FEC校验构成一个FEC码字,其中,FEC校验可以是32字节的校验位(Parity);在XGTC帧的最前面增加PSBd,即可形成下行的物理层帧。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方向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带宽分配,将带发送数据封装成XGEM帧序列作为数据帧,将该数据帧分割成19个数据单元,编号分别为0~18;共有三个通道,通道编号分别为λ1、λ2、λ3,其中,λ3为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数据单元0~4都通过λ3发送;当发送到数据单元5时,λ2和λ3都是此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通道编号较小的,即λ2发送数据单元5,然后发送数据单元6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仅有λ3;同理,当发送到数据单元7时,λ1、λ2、λ3都是此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可以选择λ1发送数据单元7,然后选择λ2发送数据单元8,然后发送数据单元9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仅有λ3。以此类推,直至数据单元18发送完成。这些数据单元序列和各通道上的其他数据单元以及XGTC帧头各形成一个XGTC子帧,各通道按照图8的方式为各通道的XGTC子帧增加PSBd和FEC校验,图9中示出了对通道λ3的XGTC子帧进行处理的示例,对通道λ1、λ2也进行类似处理,图9中未表示出来。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102: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根据各数据单元在各通道中的预发送或者预填充信息,确定各所述通道下行的带宽分配。
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为OLT,接收设备为ONU。OLT可以先在各通道上对各数据单元进行预发送或者预填充形成数据单元的序列,再针对每个通道上的数据单元的序列形成带宽分配结果。如果下行带宽分配条目不是每个下行帧都发送的,则每次计算出下行带宽分配条目时,OLT需要在本地存储下行带宽分配条目,在带宽分配不需要更新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存储的下行带宽分配条目发送下行数据和管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103:在下行方向情况下,为接收设备分配下行带宽。
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为OLT,接收设备为ONU。根据ONU的请求或者根据OLT对ONU的流量统计,为各ONU分配下行带宽,用于传输下行数据。例如,OLT可以通过带宽图将下行的带宽分配给各ONU,ONU解析出带宽图中属于自身的带宽条目,在相应带宽条目指定的带宽内接收OLT发送的下行数据和管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104: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将下行的带宽分配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
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为OLT,接收设备为ONU。OLT将下行的带宽分配发送至各ONU。其中,下行的带宽分配可以是根据与发送或者预填充的结果确定,也可以是根据OLT对ONU的流量统计等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105:确定在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数据帧中的下行物理同步块,确定各通道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5包括:在各所述通道上同步发送下行物理同步块,以所述下行物理同步块作为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下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本实施例中,在下行方向,OLT在各通道上同步发送下行物理同步块(图8中的PSBd),以使各通道有共同的下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接收设备据此可以确定各通道中每个通道中物理层子帧的开始位置,并根据各通道的带宽分配确定各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5包括:在接收到下行物理同步块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延迟,作为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上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本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ONU在各通道上接收到PSBd,再经过相应的时间延迟,包括响应时间、均衡延迟时间等,得到上行物理层帧的开始位置,作为上行方向各通道共同的上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带宽分配参考点的方式是优选的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带宽分配参考点,例如在下行方向PSBd的不是同步发送,而是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据此也可以确定带宽分配参考点。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步骤106:在每个下行帧中传输下行或者上行的带宽分配;或者,在带宽分配更新的情况下传输下行或者上行的带宽分配。
本实施例中,OLT与各ONU之间可通过下行帧传输带宽分配,带宽分配可以是在每个下行帧中都传输,也可能不是在每个下行帧都传输。如果下行帧中不包含带宽分配,ONU可根据本地存储的自身对应的带宽,在没有收到带宽图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存储的带宽进行数据和管理信息的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各通道上可用于数据发送的时隙,可以是通过带宽分配完成的,也可以是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时隙可以预先发送给接收设备,也可以和待传输数据一起发送给接收设备,此外,在这些时隙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接收设备的本地存储,只有在需要更新的情况下才发送给接收设备。
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成帧可以按照单通道方式进行,即,数据封装的帧头只有一个,降低了帧头开销;此外,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共享各通道上的带宽分配和目标时隙的相关信息,明确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对应的通道和相应的时隙,可以有效确定各通道上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通过将数据帧分割成多个数据单元并按照预定规则逐个发送,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相同的原则逐个接收数据单元,无需特定的处理或者额外的增加数据帧头的处理,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各通道上帧头的开销,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PON中的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可以是OLT或者ONU。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数据接收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数发送方法属于同一构思,接收设备执行的操作与上述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执行的操作相对应,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
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步骤210和步骤220。
在步骤210中,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
在步骤220中,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在多通道绑定的情况下,接收设备确定每个通道上用于传输数据单元的时隙,并按照预定规则在各通道的相应时隙逐个接收数据单元,然后按照接收顺序将各个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在此基础上,步骤220还可以包括:对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数据帧进行解析,从而得到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其原理可理解为如图4、图5、图6或图9所示的数据帧发送过程的逆过程,例如,下行方向,ONU在各通道解析PSBd,获得参考点,进行FEC校验和纠错,获得XGTC子帧,如果有下行带宽分配信息的话,解析出属于自己的下行带宽分配,或者从本地获取下行带宽分配,根据下行带宽分配,从各通道逐个按照预定规则接收数据单元,并按照先后顺序形成数据单元序列,完成数据单元接收后,数据单元序列即数据帧,该数据帧为GEM帧序列,按照GEM帧格式解析GEM帧序列获得数据。再如上行方向,OLT根据本地存储的发给ONU的上行带宽分配,在各通道解析PSBu,进行FEC校验和纠错,获得XGTC子帧,根据上行带宽分配,从各通道逐个按照预定规则接收数据单元,并按照先后顺序形成数据单元序列,完成数据单元接收后,数据单元序列即数据帧,该数据帧为XGTC帧,或者DBRu和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按照XGTC帧格式,或者DBRu和GEM帧序列格式,或者GEM帧格式解析数据帧获得数据。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在各通道按照带宽分配和预定规则解析数据帧,不需要额外处理帧头,从而降低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预定原则用于描述各数据单元应依次通过哪个通道接收,预定原则可以根据各通道可使用的带宽和时隙、各通道的编号、各通道的优先级、各通道的数据传输质量等确定。例如,在多个通道中,每次获取一个最早接收的数据单元,如果有多个这样的数据单元,则按照一定规则(例如通道编号最小或最大)接收其中一个通道上的数据单元,直到各通道的XGTC子帧中的数据单元接收完毕,按照接收顺序将所有数据单元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帧,如XGTC帧,或者DBRu和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然后对数据帧进行解析。
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方法,接收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逐个接收数据单元,然后组成数据帧并进行解析,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在各通道按照带宽分配和预订规则解析数据帧,不需要额外处理帧头,降低了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210,包括:
对于每一次接收数据单元,接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上的一个数据单元;
在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最小或者最大通道编号从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确定一个通道,并通过该通道接收该数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20之前,还包括:
步骤201:在上行方向情况下,对于每个通道,根据各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为ONU,接收设备为OLT,OLT对于每个通道解析PSBu,从而确定各通道中每个物理层子帧的开始位置;根据各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此外,通过对每个通道中的FEC解码,从而确定XGTC子帧,并根据预定规则从各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并对数据帧进行相应格式的解析以获得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210之前,还包括:
步骤202: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对于每个通道,通过解析对应的PSBd确定每个物理层子帧的开始位置。
步骤203:根据各通道下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施例中,发送设备为OLT,接收设备为ONU,ONU对于每个通道解析PSBd,从而确定各通道中每个物理层子帧的开始位置;根据下行带宽分配可以确定ONU自身对应的带宽分配,获取所有通道对应的带宽;根据各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此外,还对每个通道中的FEC解码,在所有通道对应的带宽内,按照预定规则逐个接收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并对数据帧按照相应格式进行解析以获得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所述数据帧为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XGTC帧,或者DBRu与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所述数据帧为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GEM帧序列。
本实施例中,上行方向情况下,则接收设备为OLT,各数据单元组成的为XGTC帧,或者DBRu与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下行方向情况下,则接收设备为ONU,各数据单元组成的为XGEM帧序列。
本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接收设备只需按照带宽分配和预定规则在各通道接收数据单元并形成数据帧,降低了帧头开销;此外,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共享各通道上的带宽分配和目标时隙的相关信息,明确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对应的通道和相应的时隙,可以有效确定各通道上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通过将数据帧分割成多个数据单元并按照预定规则逐个发送,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相同的原则逐个接收数据单元,无需特定的处理或者额外的增加数据帧头的处理,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各通道上帧头的开销,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包括:成帧模块310、分割模块320和发送模块330。
成帧模块310,设置为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
分割模块320,设置为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发送模块330,设置为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的数据发送装置,通过将待传输数据成帧,然后将数据帧分割成多个数据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别通过不同通道逐个发送,在此过程中只需根据各通道带宽和预定规则就可以明确数据在各通道上的传输情况,降低了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30,设置为:
对于每个数据单元,通过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
在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最小或者最大通道编号从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选择一个通道,并通过该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带宽确定模块,设置为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根据下行帧中携带的带宽分配信息确定各所述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帧,包括:
TC数据帧,或者DBRu与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预分配模块,设置为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根据各所述数据单元在各所述通道中的预发送或者预填充信息,确定各所述通道的下行的带宽分配。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分配模块,设置为在下行方向情况下,为接收设备分配每个通道上的下行带宽。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带宽分配发送模块,设置为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将下行的带宽分配发送至接收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指示模块,设置为通过所述下行帧中的带宽分配信息指示业务容器的带宽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参考点确定模块,设置为确定在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点确定模块,设置为:
在各所述通道上同步发送下行物理同步块,以所述下行物理同步块作为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下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点确定模块,设置为:
在接收到下行物理同步块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延迟,作为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上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在一实施例中,带宽分配发送模块,设置为:
在每个下行帧中传输下行或者上行的带宽分配;或者,在带宽分配更新的情况下传输下行或者上行的带宽分配。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发送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发送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数据发送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10和处理模块420。
接收模块410,设置为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420,设置为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本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逐个接收数据单元,然后组成数据帧并进行解析,在此过程中只需根据各通道带宽和预定规则即可明确数据在各通道上的传输情况,降低了帧头的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410,具体设置为包括:
对于每一次接收数据单元,接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上的一个数据单元;
在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最小或者最大最小或者最大通道编号从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确定一个通道,并通过该通道接收该数据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位置确定模块,设置为在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之前,在上行方向情况下,对于每个通道,根据各所述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所述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位置确定模块,设置为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对于每个通道,通过解析对应的PSBd,确定每个物理层子帧的开始位置,并根据各通道下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所述数据帧为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TC数据帧,或者DBRu与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所述数据帧为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XGEM帧序列。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接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接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数据发送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设备。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可以由数据发送装置执行,该数据发送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所述发送设备中。所述发送设备可以为PON中的OLT或ONU。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装置520。该发送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所述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和存储装置52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
该发送设备中的存储装置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发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11所示的数据发送装置中的模块,包括:成帧模块310、分割模块320和发送模块330)。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发送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
存储装置52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待传输数据、数据帧等)。此外,存储装置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发送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并且,当上述发送设备中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本实施例提出的发送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发送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数据发送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设备。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可以由数据接收装置执行,该数据接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所述接收设备中。所述发送设备可以为PON中的OLT或ONU。
图1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610和存储装置620。该接收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610为例,所述设备中的处理器610和存储装置62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
该接收设备中的存储装置6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12所示的数据接收装置中的模块,包括:接收模块410和处理模块420)。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6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接收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接收方法。
存储装置62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待传输数据、数据帧等)。此外,存储装置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6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接收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并且,当上述接收设备中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610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本实施例提出的接收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接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数据接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或数据接收方法。
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该数据接收方法包括: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通用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2)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
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包括:
对于每个数据单元,通过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
在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最小或者最大通道编号从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选择一个通道,并通过该通道发送该数据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根据下行帧中携带的带宽分配信息确定各所述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
传输汇聚TC数据帧,或者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BRu与吉比特封装方法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根据各所述数据单元在各所述通道中的预发送或者预填充信息,确定各所述通道的下行的带宽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下行方向情况下,为接收设备分配每个通道上的下行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将下行的带宽分配发送至接收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下行帧中的带宽分配信息指示业务容器的带宽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在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在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包括:
在各所述通道上同步发送下行物理同步块,以所述下行物理同步块作为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下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在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包括:
在接收到下行物理同步块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延迟,作为各所述通道上共同的上行的带宽分配参考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每个下行帧中传输下行或者上行的带宽分配;或者,
在带宽分配更新的情况下传输下行或者上行的带宽分配。
13.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
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包括:
对于每一次接收数据单元,接收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上的一个数据单元;
在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根据最小或者最大通道编号从所述发送时间最早的通道中确定一个通道,并通过该通道接收数据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在上行方向情况下,对于每个通道,根据各所述通道上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所述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在下行方向情况下,对于每个通道,通过解析对应的下行物理同步块,确定每个物理层子帧的开始位置,并根据各所述通道下行的带宽分配确定各所述通道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行方向情况下,所述数据帧为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TC数据帧,或者DBRu与GEM帧序列,或者GEM帧序列;
在下行方向情况下,所述数据帧为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的GEM帧序列。
18.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帧模块,设置为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将待传输数据生成数据帧;
分割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数据帧分割为至少两个数据单元;
发送模块,设置为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发送各所述数据单元。
19.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根据每个通道上的带宽,按照预定原则通过至少两个通道逐个接收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设置为按照接收顺序将各所述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帧。
20.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
21.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
CN202010820994.7A 2020-08-14 2020-08-14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4079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0994.7A CN114079550A (zh) 2020-08-14 2020-08-14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EP21855609.0A EP4199460A1 (en) 2020-08-14 2021-08-1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medium
PCT/CN2021/112326 WO2022033559A1 (zh) 2020-08-14 2021-08-12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US18/021,236 US20230308232A1 (en) 2020-08-14 2021-08-1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0994.7A CN114079550A (zh) 2020-08-14 2020-08-14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9550A true CN114079550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4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0994.7A Pending CN114079550A (zh) 2020-08-14 2020-08-14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8232A1 (zh)
EP (1) EP4199460A1 (zh)
CN (1) CN114079550A (zh)
WO (1) WO202203355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229A (zh) * 2009-02-25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适配的方法和业务适配装置
EP3076622A4 (en) * 2013-12-12 2016-11-09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10086541B (zh) * 2015-05-20 202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成帧的方法、装置及***
US10177871B2 (en) * 2015-07-10 2019-01-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High data rate extension with bonding
CN109756796B (zh) * 2017-11-01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光网络下行带宽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33559A1 (zh) 2022-02-17
EP4199460A1 (en) 2023-06-21
US20230308232A1 (en)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04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ring flexible ethernet service o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US2020023605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7889990B2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capable of active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CN101569122B (zh) 用于无源光网络的通信装置
CN1094288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09268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429102B1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implement data transmission, and optical network device
US1079847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optical network unit
EP3537673B1 (en)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onu, and olt
CN111601186A (zh) Pon多通道动态绑定传输方法、pon节点和存储介
US905481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upstream transfer frame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1731881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079550A (zh)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介质
CN1571524A (zh) 通信网络中调度传输数据的字符组的方法
JP2018533290A (ja) 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640482B (zh) 无源光网络(pon)中的多速率交织下行帧
US10206018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burst transport network
CN116192647A (zh)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09135415A1 (zh) 复帧处理的方法、装置和***
WO2021068877A1 (zh) 多通道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08667542B (zh) 一种实现上行时分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EP4322546A1 (en) Data frame fragmentation method, data frame par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404581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光通信***
KR101046110B1 (ko) 수동 광 통신망의 사이클 타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791522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