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6363A -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6363A
CN114076363A CN202111410064.5A CN202111410064A CN114076363A CN 114076363 A CN114076363 A CN 114076363A CN 202111410064 A CN202111410064 A CN 202111410064A CN 114076363 A CN114076363 A CN 114076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humidification
humidifying
heat pump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00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6363B (zh
Inventor
高卓贤
黄剑云
杜顺开
徐振坤
李金波
刘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00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6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6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6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6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6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compri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新风设备的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若是,则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监测调节后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并在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由于本发明中在关闭加湿功能前,且检测到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时,通过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并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加湿性能参数,并根据加湿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关闭加湿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加湿装置表面发霉,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风设备普遍使用湿膜对空气进行加湿,其中,多数采用浸泡式的加湿方法。具体方式为:在新风设备内部放置一个水盘,水盘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用户家水***,中间包括减压阀、电磁阀等装置。开启加湿模式时,电磁阀开启,水通过减压阀减压后进入水盘中,湿膜底部接触水盘,吸收水盘中的水从下至上湿润整片湿膜,湿膜吸水后被空气带走附着的水分,实现对空气的加湿。
现有技术中当加湿功能停止时,电磁阀关闭,水管不再供应自来水。但是水盘和湿膜仍残留水分,如果此时风机停止送风,残留的水分无法及时被带走,时间久了容易使得湿膜表面发霉,导致下次开机吹出来的风带有霉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设备停止加湿后,加湿装置中仍残留水分,从而导致加湿装置表面发霉,下次开机吹出来的风带有霉味,用户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
所述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监测调节后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以及
在所述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送风机、第一热泵***以及第二热泵***,所述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若是,则调节所述送风机的转速至预设值;
获取所述第一热泵***的第一***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热泵***的第二***状态;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在所述第二***状态为制热运行时,增大所述第二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在所述第一***状态为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增大所述第一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以及
在所述第一***状态不为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二热泵***制热运行,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可选地,所述增大所述第二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前温度;以及
调节所述第二热泵***的热泵输出参数直至所述加湿前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新风风道、新风阀、排风风道、排风机、排风阀和旁通阀,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通过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新风阀和所述送风机,所述排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排风机和所述排风阀,所述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设备的送风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包括:
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历史水量调节动作;
在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加水动作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水时长和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的动作时间;以及
根据所述加水时长和所述动作时间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断水动作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水时长和耗水时长;以及
根据所述加水时长和所述耗水时长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风设备,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新风设备控制程序,所述新风设备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送风机、第一热泵***、第二热泵***、新风风道、新风阀、排风风道、排风机、排风阀以及旁通阀,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通过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新风阀和所述送风机,所述排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排风机和所述排风阀。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设备控制程序,所述新风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风设备控制装置,所述新风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调节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调节后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
在本发明中,公开了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新风设备的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若是,则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监测调节后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并在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由于本发明中在关闭加湿功能前,且检测到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时,通过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并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加湿性能参数,并根据加湿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关闭加湿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加湿装置表面发霉,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新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新风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新风设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72781810000041
Figure BDA000337278181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新风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该新风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对于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新风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认定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新风设备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新风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所述新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新风设备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提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
所述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3进行举例说明,图3为一实施例的新风设备的***示意图,图中,新风设备包括: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室外新风在送风机13作用下从新风口进入新风风道1,经过过滤网过滤、第二换热器7以及第四换热器12处理后从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在排风机14作用下从回风口进入排风风道2,通过第一换热器6后从排风口排出室外。新风阀16设置在新风口处,新风阀16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新风口。排风阀17设置在排风口处,排风阀17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排风口。旁通阀18用于连通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具体的,在旁通阀18打开时,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连通;在旁通阀18关闭时,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不连通。
新风设备包括: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第一热泵***包括:第一压缩机3、第一四通阀4、第一节流部件5、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第二热泵***包括:第二压缩机8、第二四通阀9、第二节流部件10、第三换热器11和第四换热器12。本新风设备的加湿装置15为湿膜,位于新风风道1的两个换热器(第二换热器7和第四换热器12)下游,湿膜的迎风侧和送风口放置温湿度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湿膜是一种吸水性较强的材料,当空气经过时,空气可以带走附着在该材料上的水,从而加湿经过的空气。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为新风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新风设备的***示意图,图中,该新风设备可以具有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其中,第一热泵***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机3、第一四通阀4、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五换热器21、第一节流部件5、第三节流部件19。第二热泵***可以包括第二压缩机8、第二四通阀9、第三换热器11、第四换热器12、第六换热器22、第二节流部件10以及第四节流部件20。其中,第二节流部件10、第四节流部件20、第一节流部件5和第三节流部件19可以为电子膨胀阀。
此外,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还可以共用一多缸压缩机。具体的,新风设备包括一具有两个独立气缸的压缩机。该压缩机的第一气缸与第二四通阀9、第三换热器11、第四换热器12、第六换热器22、第二节流部件10以及第四节流部件20连接,形成第二热泵***。该压缩机的第二气缸与第一四通阀4、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五换热器21、第一节流部件5、第三节流部件19连接,形成第一热泵***。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设备还具有新风风道1及排风风道2,新风风道1用于从室外环境向室内环境输送空气,排风风道2用于从室内环境向室外环境输送空气。第二热泵***中的室外换热器可以处于室外环境中,第四换热器12、第六换热器22可以处于上述新风风道1内,用于实现新风风道1与排风风道2之间的换热。相应的,第二热泵***还包括与第三换热器11对应的室外风机Y1,该风机用于实现第三换热器11中的冷媒与室外环境之间的换热。新风风道中还设置有送风机13,送风机13用于从室外环境向新风风道1内抽取空气。排风风道2中还设置有排风机14,排风机14用于从室内环境向排风风道2内抽取空气。
上述新风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送风机13从室外环境抽取新风,新风依次经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进行四次换热,然后输送向室内环境。排风机14从室内环境抽取排风,排风经过第一换热器6进行一次换热后输送至室外。新风设备可以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再热除湿模式,其中制冷模式是指通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对新风进行降温之后输送至室内;制热模式是指通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对新风进行加热之后输送至室内;再热除湿模式是指通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先对新风降温除湿之后再进行加热,在加热之后再输送至室内。
步骤S10: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新风设备普遍使用湿膜对空气进行加湿,其中,多数采用浸泡式的加湿方法。具体方式为:在新风设备内部放置一个水盘,水盘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用户家水***,中间包括减压阀、电磁阀等装置。开启加湿模式时,电磁阀开启,水通过减压阀减压后进入水盘中,湿膜底部接触水盘,吸收水盘中的水从下至上湿润整片湿膜,湿膜吸水后被空气带走附着的水分,实现对空气的加湿。
现有技术中当加湿功能停止时,电磁阀关闭,水管不再供应自来水。但是水盘和湿膜仍残留水分,如果此时风机停止送风,残留的水分无法及时被带走,时间久了容易使得湿膜表面发霉,导致下次开机吹出来的风带有霉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湿膜部分设置在水盘内,且湿膜与水盘底部相间隔,当水盘内的水量超过预设值时,湿膜与水盘内的水接触并部分浸泡在水中,此时,确定加湿装置存在剩余水分;当水盘内的水量小于预设值时,湿膜与水盘内的水间隔,此时,确定加湿装置不存在剩余水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湿膜部分设置在水盘内,且湿膜与水盘底部相接触,湿膜能够完全吸收水盘中的水盘,若水盘内存在水,则确定加湿装置存在剩余水分;若水盘内不存在水,则确定加湿装置不存在剩余水分。
本实施例在关闭加湿功能前,且检测到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时,通过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并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加湿性能参数,并根据加湿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关闭加湿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加湿装置表面发霉,提高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所述新风设备,其中,所述新风设备可以包括新风机、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或带有新风功能的其他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新风设备上的控制面板发起加湿功能关闭指令;也可以通过新风设备对应的遥控设备发起加湿功能关闭指令;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控制程序发起加湿功能关闭指令,其中,终端设备预先与新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0具体可以是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新风设备保持运行预设时间后,采集空气经过加湿装置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在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大于预设含湿量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存在剩余水分;在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含湿量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不存在剩余水分。其中,预设时间和预设含湿量阈值可以预先设置。
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新风设备保持运行预设时间后,采集加湿前后温度差,在加湿前后温度差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存在剩余水分;在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不存在剩余水分。其中,预设温度阈值可以预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前后含湿度差可以通过加湿后含湿量减去加湿前含湿量获得,加湿前含湿量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前的相对湿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迎风侧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加湿后含湿量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被加湿后的相对湿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送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
加湿前后温度差可以通过加湿后温度减去加湿前温度获得,加湿前温度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前的干球温度或湿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迎风侧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加湿后温度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被加湿后的干球温度或湿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送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
步骤S20: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参数和运行模式。运行参数可以包括送风机的转速、第一热泵***的输出(包括第一热泵***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电子膨胀阀开度等)以及第二热泵***的输出(包括第二热泵***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电子膨胀阀开度等)等。运行模式包括第一热泵***的运行模式(包括第一热泵***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第二热泵***的运行模式(包括第二热泵***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送风模式(包括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等。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0具体可以是:在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存在剩余水分时,可以控制送风机以预设转速运行,并增大第一热泵***或第二热泵***的输出。其中,预设转速可以预先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增大热泵***的输出可以通过提升压缩机频率或减少电子膨胀阀步数(开度)实现。
步骤S30:监测调节后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性能参数可以包括加湿前后含湿度差、加湿前后温度差或加湿前温度到达预设第三区间的稳定运行时间。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以ty表示加湿前温度到达预设第三区间的稳定运行时间。
步骤S40:在所述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40具体可以是:在加湿前后温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已被烘干,可以关闭热泵***和新风设备的加湿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盘内设置有浮球开关,若新风设备运行加湿功能,当水位降低到下位线时,浮球开关通电,电磁阀开启给水盘送水;若新风设备运行加湿功能,当水位线到达上位线时,浮球开关断电,电磁阀闭合停止送水。步骤S40也可以是在ty/t2或ty/t3>预设第四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已被烘干,可以关闭热泵***和新风设备的加湿功能。其中,t2表示浮球开关从断电到通电的时间间隔,t3表示浮球开关上一次动作至此刻的时间间隔,预设第四阈值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将预设第四阈值设置为0.5-0.8中任一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具体还可以是:在所述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已被烘干,可以关闭热泵***和新风设备的加湿功能。
第一实施例在关闭加湿功能前,且检测到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时,通过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并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加湿性能参数,并根据加湿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关闭加湿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加湿装置表面发霉,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历史水量调节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仅依靠加湿前后含湿量差或加湿前后温度差判断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施例中,通过浮球开关通断时间来判断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水量调节动作可以包括预设加水动作和预设断水动作。其中,预设加水动作可以是在加湿功能运行,且水位降低到下位线时,浮球开关通电,电磁阀开启给水盘送水;预设断水动作可以是在加湿功能运行,且水位线到达上位线时,浮球开关断电,电磁阀闭合停止送水。
应当理解的是,历史水量调节动作可以是浮球开关上一次通电和/或断电动作。
进一步地,为了在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断水动作时,也能准确判断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所述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断水动作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水时长和耗水时长;
根据所述加水时长和所述耗水时长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加水时长可以是浮球开关从通电到断电的时间间隔(即,历史上的一个完整的加水时间),在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以t1表示加水时长。
耗水时长可以是浮球开关从断电到通电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以t2表示耗水时长。
在具体实现中,例如,在浮球开关上一次动作为断电动作时,则比较t1和t2,在t2/t1>预设第二阈值时,则判定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其中,预设第二阈值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将预设第二阈值设置为0.2-0.4中任一值。
步骤S102:在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加水动作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水时长和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的动作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水量调节动作的动作时间可以是浮球开关上一次动作至此刻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历史水量调节动作的动作时间是浮球开关从通电动作至此刻的时间间隔,以t3表示历史水量调节动作的动作时间。
步骤S103:根据所述加水时长和所述动作时间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在具体实现中,例如,在浮球开关上一次动作为通电动作时,则比较t3和t1,在t3/t1>预设第一阈值时,则判定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其中,预设第一阈值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将预设第一阈值设置为0.2-0.4中任一值。
第二实施例通过浮球开关通断时间来判断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从而提高了水分检测的准确性。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若是,则调节所述送风机的转速至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值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将预设值设置为送风机的最大转速。
步骤S202:获取所述第一热泵***的第一***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热泵***的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可以包括制热运行、制冷运行或未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准确获取热泵***状态,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热泵***的***标识,并根据***标识确定热泵***的***状态。其中,***标识用于表示***状态。
步骤S203: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203具体可以是:在所述第二***状态为制热运行时,增大所述第二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状态为制热运行时,第一***状态可能为制热运行,也可能不为制热运行,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同时增大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的输出可能导致噪声突变。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施例中,在在第二***状态为制热运行,且第一***状态为制热运行时,优先增大第二热泵***的制热量,以避免噪声突变。
应当理解的是,增大第二热泵***的热泵输出参数可以是增大第二热泵***的压缩机频率和/或减小电子膨胀阀开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加湿前温度过高的情况。此时,如果持续增大第二热泵***的输出的话,可能导致新风设备损坏。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缺陷,增大第二热泵***的热泵输出参数还可以是获取新风设备的加湿前温度,调节第二热泵***的热泵输出参数直至加湿前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前温度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前的干球温度或湿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迎风侧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
预设温度范围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将预设温度范围设置为[C1,C2]。其中,C1可以为35℃,C2可以为40℃。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预设时间周期内如果加湿前温度未提升至C1,则增大第一热泵***的制热量。其中,预设时间周期可以预先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203具体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状态为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增大所述第一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状态为制热运行,且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可以直接增大已开启制热的热泵***的制热量,例如,增大第一热泵***的制热量。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203具体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状态不为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二热泵***制热运行,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状态不为制热运行,且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可以优先控制第二热泵***制热运行,并增大第二热泵***的制热量。
第二实施例通过调节送风机的转速和热泵***的输出,从而可以通过高温手段,大幅增加烘干速度和效率。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新风设备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设备的送风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通过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制热烘干水分的方式。本实例中,还可以通过控制新风设备的送风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风设备处于内循环模式运行时,新风阀16和排风阀17关闭,旁通阀18打开,此时,送风机13和排风机14中的至少一个打开。
在新风设备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新风阀16和排风阀17打开,旁通阀18关闭,此时,送风机13和排风机14中的至少一个打开。
第三实施例通过控制控制新风设备的送风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设备控制程序,所述新风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
此外,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新风设备控制装置,所述新风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100、调节模块200、监测模块300以及控制模块400;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3进行举例说明,图3为一实施例的新风设备的***示意图,图中,新风设备包括: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室外新风在送风机13作用下从新风口进入新风风道1,经过过滤网过滤、第二换热器7以及第四换热器12处理后从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在排风机14作用下从回风口进入排风风道2,通过第一换热器6后从排风口排出室外。新风阀16设置在新风口处,新风阀16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新风口。排风阀17设置在排风口处,排风阀17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排风口。旁通阀18用于连通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具体的,在旁通阀18打开时,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连通;在旁通阀18关闭时,新风风道1和排风风道2不连通。
新风设备包括: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第一热泵***包括:第一压缩机3、第一四通阀4、第一节流部件5、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第二热泵***包括:第二压缩机8、第二四通阀9、第二节流部件10、第三换热器11和第四换热器12。本新风设备的加湿装置15为湿膜,位于新风风道1的两个换热器(第二换热器7和第四换热器12)下游,湿膜的迎风侧和送风口放置温湿度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湿膜是一种吸水性较强的材料,当空气经过时,空气可以带走附着在该材料上的水,从而加湿经过的空气。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为新风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新风设备的***示意图,图中,该新风设备可以具有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其中,第一热泵***可以包括第一压缩机3、第一四通阀4、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五换热器21、第一节流部件5、第三节流部件19。第二热泵***可以包括第二压缩机8、第二四通阀9、第三换热器11、第四换热器12、第六换热器22、第二节流部件10以及第四节流部件20。其中,第二节流部件10、第四节流部件20、第一节流部件5和第三节流部件19可以为电子膨胀阀。
此外,第一热泵***和第二热泵***还可以共用一多缸压缩机。具体的,新风设备包括一具有两个独立气缸的压缩机。该压缩机的第一气缸与第二四通阀9、第三换热器11、第四换热器12、第六换热器22、第二节流部件10以及第四节流部件20连接,形成第二热泵***。该压缩机的第二气缸与第一四通阀4、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五换热器21、第一节流部件5、第三节流部件19连接,形成第一热泵***。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设备还具有新风风道1及排风风道2,新风风道1用于从室外环境向室内环境输送空气,排风风道2用于从室内环境向室外环境输送空气。第二热泵***中的室外换热器可以处于室外环境中,第四换热器12、第六换热器22可以处于上述新风风道1内,用于实现新风风道1与排风风道2之间的换热。相应的,第二热泵***还包括与第三换热器11对应的室外风机Y1,该风机用于实现第三换热器11中的冷媒与室外环境之间的换热。新风风道中还设置有送风机13,送风机13用于从室外环境向新风风道1内抽取空气。排风风道2中还设置有排风机14,排风机14用于从室内环境向排风风道2内抽取空气。
上述新风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送风机13从室外环境抽取新风,新风依次经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进行四次换热,然后输送向室内环境。排风机14从室内环境抽取排风,排风经过第一换热器6进行一次换热后输送至室外。新风设备可以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再热除湿模式,其中制冷模式是指通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对新风进行降温之后输送至室内;制热模式是指通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对新风进行加热之后输送至室内;再热除湿模式是指通过第六换热器22、第五换热器21、第四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7先对新风降温除湿之后再进行加热,在加热之后再输送至室内。
所述判断模块100,用于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新风设备普遍使用湿膜对空气进行加湿,其中,多数采用浸泡式的加湿方法。具体方式为:在新风设备内部放置一个水盘,水盘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连接用户家水***,中间包括减压阀、电磁阀等装置。开启加湿模式时,电磁阀开启,水通过减压阀减压后进入水盘中,湿膜底部接触水盘,吸收水盘中的水从下至上湿润整片湿膜,湿膜吸水后被空气带走附着的水分,实现对空气的加湿。
现有技术中当加湿功能停止时,电磁阀关闭,水管不再供应自来水。但是水盘和湿膜仍残留水分,如果此时风机停止送风,残留的水分无法及时被带走,时间久了容易使得湿膜表面发霉,导致下次开机吹出来的风带有霉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湿膜部分设置在水盘内,且湿膜与水盘底部相间隔,当水盘内的水量超过预设值时,湿膜与水盘内的水接触并部分浸泡在水中,此时,确定加湿装置存在剩余水分;当水盘内的水量小于预设值时,湿膜与水盘内的水间隔,此时,确定加湿装置不存在剩余水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湿膜部分设置在水盘内,且湿膜与水盘底部相接触,湿膜能够完全吸收水盘中的水盘,若水盘内存在水,则确定加湿装置存在剩余水分;若水盘内不存在水,则确定加湿装置不存在剩余水分。
本实施例在关闭加湿功能前,且检测到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时,通过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并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加湿性能参数,并根据加湿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关闭加湿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加湿装置表面发霉,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新风设备上的控制面板发起加湿功能关闭指令;也可以通过新风设备对应的遥控设备发起加湿功能关闭指令;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控制程序发起加湿功能关闭指令,其中,终端设备预先与新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0具体可以是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新风设备保持运行预设时间后,采集空气经过加湿装置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在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大于预设含湿量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存在剩余水分;在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含湿量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不存在剩余水分。其中,预设时间和预设含湿量阈值可以预先设置。
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新风设备保持运行预设时间后,采集加湿前后温度差,在加湿前后温度差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存在剩余水分;在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不存在剩余水分。其中,预设温度阈值可以预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前后含湿度差可以通过加湿后含湿量减去加湿前含湿量获得,加湿前含湿量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前的相对湿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迎风侧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加湿后含湿量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被加湿后的相对湿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送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
加湿前后温度差可以通过加湿后温度减去加湿前温度获得,加湿前温度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前的干球温度或湿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迎风侧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加湿后温度可以是空气流经湿膜,被加湿后的干球温度或湿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湿膜送风口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
所述调节模块200,用于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参数和运行模式。运行参数可以包括送风机的转速、第一热泵***的输出(包括第一热泵***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电子膨胀阀开度等)以及第二热泵***的输出(包括第二热泵***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电子膨胀阀开度等)等。运行模式包括第一热泵***的运行模式(包括第一热泵***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第二热泵***的运行模式(包括第二热泵***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送风模式(包括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等。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0具体可以是:在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存在剩余水分时,可以控制送风机以预设转速运行,并增大第一热泵***或第二热泵***的输出。其中,预设转速可以预先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增大热泵***的输出可以通过提升压缩机频率或减少电子膨胀阀步数(开度)实现。
所述监测模块300,用于监测调节后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加湿性能参数可以包括加湿前后含湿度差、加湿前后温度差或加湿前温度到达预设第三区间的稳定运行时间。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以ty表示加湿前温度到达预设第三区间的稳定运行时间。
所述控制模块400,用于在所述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40具体可以是:在加湿前后温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已被烘干,可以关闭热泵***和新风设备的加湿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盘内设置有浮球开关,若新风设备运行加湿功能,当水位降低到下位线时,浮球开关通电,电磁阀开启给水盘送水;若新风设备运行加湿功能,当水位线到达上位线时,浮球开关断电,电磁阀闭合停止送水。步骤S40也可以是在ty/t2或ty/t3>预设第四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已被烘干,可以关闭热泵***和新风设备的加湿功能。其中,t2表示浮球开关从断电到通电的时间间隔,t3表示浮球开关上一次动作至此刻的时间间隔,预设第四阈值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将预设第四阈值设置为0.5-0.8中任一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具体还可以是:在所述加湿前后含湿量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已被烘干,可以关闭热泵***和新风设备的加湿功能。
本实施例在关闭加湿功能前,且检测到加湿装置中存在剩余水分时,通过调节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烘干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并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加湿性能参数,并根据加湿性能参数判断是否关闭加湿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加湿装置表面发霉,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所述新风设备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词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镜像(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新风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
所述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监测调节后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以及
在所述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送风机、第一热泵***以及第二热泵***,所述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若是,则调节所述送风机的转速至预设值;
获取所述第一热泵***的第一***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热泵***的第二***状态;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在所述第二***状态为制热运行时,增大所述第二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在所述第一***状态为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增大所述第一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以及
在所述第一***状态不为制热运行,且所述第二***状态不为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二热泵***制热运行,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大所述第二热泵***的制热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前温度;以及
调节所述第二热泵***的热泵输出参数直至所述加湿前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新风风道、新风阀、排风风道、排风机、排风阀和旁通阀,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通过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新风阀和所述送风机,所述排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排风机和所述排风阀,所述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包括:
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设备的送风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或者外循环模式,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包括:
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历史水量调节动作;
在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加水动作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水时长和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的动作时间;以及
根据所述加水时长和所述动作时间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历史水量调节动作为预设断水动作时,获取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水时长和耗水时长;以及
根据所述加水时长和所述耗水时长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8.一种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包括:加湿装置;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新风设备控制程序,所述新风设备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送风机、第一热泵***、第二热泵***、新风风道、新风阀、排风风道、排风机、排风阀以及旁通阀,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通过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新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新风阀和所述送风机,所述排风风道中设置所述排风机和所述排风阀。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新风设备控制程序,所述新风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设备控制方法。
11.一种新风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调节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加湿功能关闭指令时,判断所述加湿装置中是否存在剩余水分;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若是,则调节所述新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烘干所述加湿装置中的剩余水分;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调节后所述新风设备的加湿性能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加湿性能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关闭加湿功能。
CN202111410064.5A 2021-11-24 2021-11-24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ctive CN114076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0064.5A CN114076363B (zh) 2021-11-24 2021-11-24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0064.5A CN114076363B (zh) 2021-11-24 2021-11-24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6363A true CN114076363A (zh) 2022-02-22
CN114076363B CN114076363B (zh) 2023-03-31

Family

ID=80284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0064.5A Active CN114076363B (zh) 2021-11-24 2021-11-24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6363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5568A (ja) * 2003-08-29 2005-04-14 Rinnai Corp 食器洗浄機
JP2010243102A (ja) * 2009-04-08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加湿装置およびその防カビ方法
CN102269466A (zh) * 2011-07-14 2011-12-07 清华大学 一种新风机组
CN204043114U (zh) * 2014-07-25 2014-12-24 北京国电恒嘉科贸有限公司 湿膜加湿器
CN106225154A (zh) * 2016-07-25 2016-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湿度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403206A (zh) * 2016-08-30 2017-02-1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其加湿盘水位控制***、方法
CN110044013A (zh) * 2019-04-28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控制方法及装置、空气调节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49015A (zh) * 2019-10-31 2020-02-04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其关机控制方法
CN111004409A (zh) * 2019-12-19 2020-04-14 广州雷诺丽特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pvc漆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1503107U (zh) * 2019-12-25 2020-09-15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蒸干功能的湿帘加湿器
CN112066527A (zh) * 2020-09-15 2020-12-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加湿器及其水量判断方法、控制***及存储介质
CN113654209A (zh) * 2021-08-11 2021-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576755A (zh) * 2022-03-10 2022-06-03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帘加湿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5568A (ja) * 2003-08-29 2005-04-14 Rinnai Corp 食器洗浄機
JP2010243102A (ja) * 2009-04-08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加湿装置およびその防カビ方法
CN102269466A (zh) * 2011-07-14 2011-12-07 清华大学 一种新风机组
CN204043114U (zh) * 2014-07-25 2014-12-24 北京国电恒嘉科贸有限公司 湿膜加湿器
CN106225154A (zh) * 2016-07-25 2016-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湿度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403206A (zh) * 2016-08-30 2017-02-1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及其加湿盘水位控制***、方法
CN110044013A (zh) * 2019-04-28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控制方法及装置、空气调节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49015A (zh) * 2019-10-31 2020-02-04 东莞市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其关机控制方法
CN111004409A (zh) * 2019-12-19 2020-04-14 广州雷诺丽特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pvc漆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1503107U (zh) * 2019-12-25 2020-09-15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蒸干功能的湿帘加湿器
CN112066527A (zh) * 2020-09-15 2020-12-1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加湿器及其水量判断方法、控制***及存储介质
CN113654209A (zh) * 2021-08-11 2021-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加湿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576755A (zh) * 2022-03-10 2022-06-03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湿帘加湿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6363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434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A3089968C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of hvac systems
CN107355954A (zh) 一种全新风恒温恒湿控制***和方法
CN104764149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0017564B (zh) 双冷源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15364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US11009249B2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with improved sensible capacity
US20210048212A1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of hvac system with face-split evaporator
CN109869809A (zh) 空调器的除湿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57835A (zh) 空调器的除湿方法、除湿装置和空调器
CN211084270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13513804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0049B (zh) 加湿空调及加湿空调的加湿盘水温控制方法
CN114076363B (zh)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4990168A (zh) 空调器
CN208312601U (zh) 空调
CN116428647A (zh) 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JP3008941B1 (ja) 調湿換気装置
CN107461848A (zh) 双冷凝节能独立组合式温度和湿度调节空调箱
JP431779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4001433A (zh) 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7540049U (zh) 双冷凝节能独立组合式温度和湿度调节空调箱
CN108413585A (zh) 一种地下建筑节能优化控制***及方法
CN114087729B (zh) 加湿装置更换提醒方法、新风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2665152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