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442A -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 Google Patents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442A
CN114070442A CN202010749807.0A CN202010749807A CN114070442A CN 114070442 A CN114070442 A CN 114070442A CN 202010749807 A CN202010749807 A CN 202010749807A CN 114070442 A CN114070442 A CN 114070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data
presentation time
time offset
d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98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98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442A/zh
Priority to US17/355,490 priority patent/US20220039034A1/en
Priority to EP21186558.9A priority patent/EP3945741A3/en
Publication of CN114070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7Bidirectional timestamps, e.g. NTP or PTP for compensation of clock drift and for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该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到从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另外,第一设备可以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到从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然后,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两个通信设备可以自动地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无需操作员的干预,从而提高了通信设备设置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化水平。

Description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通信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在通信设备之间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技术方案。
背景技术
以太网无线电(RoE)封装和映射标准也称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1914.3-2018或P1914.3a标准,其定义了通过以太网帧和互联网协议(IP)分组传输的无线电协议的封装和映射、以及映射器和解映射器的操作。该标准为任何数字化的无线电数据提供了与结构无关的定义,为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提供了结构感知的定义,为正常和压缩的数字化无线电同相和正交(I/Q)有效载荷提供了本地模式定义,还为用于帮助操作、管理和维护映射功能和解映射功能的参数、控制消息和机制提供了规范。
在基于IEEE 1914.3-2018或P1914.3a标准来设计经由以太网传输CPRI协议数据的解决方案时,CPRI连接的总端到端延迟可以通过“呈现时间偏移量(presentation timeoffset)”参数来控制。在传统方案中,呈现时间偏移量是由通信***的操作员手动配置的,这对于操作员而言可能是复杂且繁琐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通信设备之间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技术方案,并且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到从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到从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到从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到从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指令进一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第一设备: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设备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到从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的部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到从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的部件。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他特征通过以下的描述将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来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容易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现的示例通信***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示例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传输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专用控制分组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另一示例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以及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确定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RoE协议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通信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意图。
贯穿所有附图,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标号被用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示例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并且仅用于区分所指代的对象,而不暗示所指代的对象的特定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重要性顺序,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取值、过程、所选择的项目、所确定的项目、设备、装置、手段、部件、组件等被称为“最佳”、“最低”、“最高”、“最小”、“最大”,等等。应当理解,这样的描述旨在指示可以在许多可使用的功能选择中进行选择,并且这样的选择不需要在另外的方面或所有方面比其他选择更好、更低、更高、更小、更大或者以其他方式优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以包括运算、计算、处理、导出、调查、查找(例如,在表格、数据库或另一数据结构中查找)、查明等。此外,“确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等。此外,“确定”可以包括解析、选择、选取、建立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通信网络”或“通信***”是指遵循任何适当的通信标准的网络或***,诸如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访问(HSPA)、窄带物联网(NB-IoT)等。此外,通信网络或通信***中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或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合适的通信协议来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4G)、4.5G、第五代(5G)通信协议、和/或当前已知或将来要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换言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中。考虑到通信的快速发展,当然还将存在可以体现本公开的未来类型的通信技术和***。因此,不应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仅适用于上述***。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网络设备”是指在通信网络或计算网络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实体或节点。作为示例,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入设备、“基站”(BS)、节点B(NodeB或者NB)、演进节点B(eNodeB或者eNB)、下一代节点B(g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射频头(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继器、或者诸如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的低功率节点、路由器、网关、交换机、网桥、无线接入点、防火墙、大型主机或大型服务器、云端计算设备、移动电话、站点、单元、通用计算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平板、互联网节点、通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通信***(PCS)设备、个人导航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音频/视频播放器、数码相机/摄像机、定位设备、电视接收器、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电子书设备、游戏设备、或可用于通信的其他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是指能够与网络设备或者彼此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MT)、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设备(诸如AR眼镜)、订户台(SS)、便携式订户台(PSS)、移动台(MS)或者接入终端(AT)、飞行器、以及车载的上述设备,等等。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移动终端、固定终端或便携式终端,包括移动手机、站点、单元、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平板、互联网节点、通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通信***(PCS)设备、个人导航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音频/视频播放器、数码相机/摄像机、定位设备、电视接收器、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电子书设备、游戏设备、物联网(IoT)设备或可用于通信的其他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
本文使用的术语“电路”是指以下的一项或多项:(a)仅硬件电路实现方式(诸如仅模拟和/或数字电路的实现方式);以及(b)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如果适用):(i)模拟和/或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固件的组合,以及(ii)硬件处理器的任意部分与软件(包括一起工作以使诸如计算设备等装置执行各种功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存储器);以及(c)硬件电路和/或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其要求软件(例如固件)用于操作,但是在不需要软件用于操作时可以没有软件。
电路的定义适用于此术语在本申请中(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的所有使用场景。作为另一示例,在此使用的术语“电路”也覆盖仅硬件电路或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者硬件电路或处理器的一部分、或者其随附软件或固件的实现方式。例如,如果适用于特定权利要求元素,术语“电路”还覆盖基带集成电路或处理器集成电路或其他计算设备中的类似的集成电路。
如上文提到的,IEEE 1914.3-2018或P1914.3a标准中可以使用呈现时间偏移量来控制通信设备(例如,RoE端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总端到端延迟,从而实现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相位对齐。在示例场景中,基带处理单元(BBU)与远程无线电单元(RRU)之间可以基于RoE标准来传输无线电数据。在基带处理单元与远程无线电单元之间的无线电连接的每个方向上,发送数据的第一通信设备(例如,RoE发送器)可以使用共同的时间参考(例如,IEEE 1588标准中定义的一天中的时间ToD)为无线电数据(例如,无线电帧)打上时间戳以指示无线电数据到达第一通信设备的时间,并且计算无线电数据要在接收数据的第二通信设备(例如,RoE接收器)的无线电链路上呈现的呈现时间。例如,呈现时间可以等于上述到达时间加上所期望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因此呈现时间偏移量也可以称为到达时间偏移量。
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将得出的呈现时间***在基于无线电数据生成的RoE分组的头部中,而RoE分组的有效载荷中可以承载无线电数据。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从接收到的RoE分组中恢复无线电数据,并且获得RoE分组中指定的呈现时间。然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在呈现时间所指定的准确时间将无线电数据发出。以这种方式,无线电数据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端到端时延可以被控制为精确地等于呈现时间偏移量。在本文中,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术语“延迟”和“时延”可以互换使用。
在传统方案中,呈现时间偏移量是由通信***的操作员手动配置的,这对于操作员而言可能是复杂且繁琐的。因此,可能令人期望的是,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传输延迟来自动地设置呈现时间偏移量。然而,不同通信方向上的数据传输延迟可能是不同的。此外,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一般需要被设置为相同,从而在两个不同通信方向上对齐呈现时间偏移量,以满足例如CPRI标准等所要求的上行链路路径和下行链路路径之间的对称延迟。具体地,对于RoE应用中的CPRI协议数据,上行路径延迟和下行路径延迟需要是对称的,因此下行RoE映射器中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和上行RoE映射器中的呈现时间偏移量需要设置为相等。
尽管上述分析是针对RoE协议的,但是两个通信设备设置各自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一般原理可以适用于任何适当的通信***。换言之,如果要实现通信设备设置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化,那么通信双方的每个通信设备可能需要根据对应通信方向上的端到端传输延迟来确定该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然后一方通信设备可能需要将对应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与对方通信设备所确定的另一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对齐。但是,目前尚不存在实现通信设备之间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可行技术方案。
鉴于传统方案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例如,CPRI协议中的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技术方案,例如,其可以使用在通信链路的初始化或保护切换等场景中。该技术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将本方通信设备中确定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例如,周期性地)通知给对方通信设备,并且每个通信设备可以基于本方呈现时间偏移量和对方呈现时间偏移量中的较大者来调整本方呈现时间偏移量。在本方呈现时间偏移量等于对方呈现时间偏移量之后,通信设备可以使用本方呈现时间偏移量来执行本方到对方的通信。例如,此时本方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被设置到本方通信设备的硬件中。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两个通信设备可以自动地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而无需操作员的干预,从而提高了通信设备设置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化水平。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实现的示例通信***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例通信***(也可以称为示例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它们可以经由通信链路115进行双向通信。例如,在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通信方向上,第一设备110可以通过通信链路115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数据。另外,在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通信方向上,第二设备120可以通过通信链路115向第一设备110发送数据。如本文中使用的,数据可以一般性地指代在通信过程中传送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作为通信过程的传送目标的内容或者用于促进通信过程的控制信息,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链路115可以被称为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工作路径115,也即主要的通信链路或路径。而在工作路径115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未用于通信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还可以经由通信链路125进行双向通信。例如,在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通信方向上,第一设备110可以通过通信链路125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数据。另外,在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通信方向上,第二设备120可以通过通信链路125向第一设备110发送数据。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工作路径115而言,通信链路125可以被称为保护路径125,这意味着保护路径125可以作为工作路径115的备用通信链路或路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的功能、作用或地位可以是相同或对等的。换言之,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在使用顺序或优先级上可以没有主次之分,而是互相作为对方的备用通信链路或路径。
另外,如果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则当前用于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通信的路径可以被称为活动路径,而未用于通信的另一条路径可以称为非活动路径。例如,如果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正使用工作路径115进行通信,则工作路径115为活动路径,而保护路径125为非活动路径。反之,如果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正使用保护路径125进行通信,则保护路径125为活动路径,而工作路径115为非活动路径。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也可以同时用于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可以均为活动路径。此外,如果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还存在其他通信链路或路径作为活动路径,则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也可以均为非活动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一设备110传送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可以是从第三设备130输入的,并且由第二设备120输出到第四设备140。类似地,从第二设备120传送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可以是从第四设备140输入的,并且由第一设备110输出到第三设备130。也就是说,通过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经由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之一的数据通信,实现了第三设备130与第四设备140之间的数据通信。在该通信过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将来自第三设备130的第一数据形式(例如,基于CPRI协议)的数据转换为适合于通过工作路径115或保护路径125传输的第二数据形式(例如,分组),而第二设备120可以从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中恢复出第一数据形式的数据以提供给第四设备140。类似地,第二设备120可以将来自第四设备140的第一数据形式的数据转换为适合于通过工作路径115或保护路径125传输的第二数据形式(例如,分组),而第一设备110可以从第二数据形式中恢复出第一数据形式的数据以提供给第三设备130。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可以是网络150中的两条不同的通信链路。一般地,网络150可以是能够用于传输数据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任何网络,并且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是网络150的一部分。例如,网络15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或者其他有线或无线网络,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50可以是以太网,因此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可以是两条不同的以太网链路,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是以太网中的任何通信设备或网络设备,并且第三设备130和第四设备140可以不属于以太网。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设备130和第四设备140也可以是网络150(例如,以太网)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是符合于RoE协议的设备,诸如RoE交换机或RoE节点。更具体地,在第一设备110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数据的通信过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称为RoE发送器,而第二设备120可以称为RoE接收器。类似地,在第二设备120向第一设备110发送数据的通信过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称为RoE发送器,而第一设备110可以称为RoE接收器。
在基于RoE协议的实施例中,连接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三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的基带处理单元,而连接到第二设备120的第四设备140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的远程无线电单元。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三设备130可以是远程无线电单元,而第四设备140可以是基带处理单元。如果第三设备130是基带处理单元,并且第四设备140是远程无线电单元,则从第三设备130到第四设备140的通信链路或路径可以称为上行链路或上行路径,而从第四设备140到第三设备130的通信链路或路径可以称为下行链路或下行路径。反之,如果第三设备130和第四设备的功能调换,则上行链路或上行路径的方向相反。
因此,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实现基带处理单元与远程无线电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通常,基带处理单元与远程无线电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是基于CPRI协议的。因此,在基于RoE标准的通信过程中,第三设备13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提供CPRI协议数据。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CPRI协议数据来生成以太网分组,并且经由工作路径115或保护路径125发送给第二设备120。接着,第二设备120可以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分组中提取出CPRI协议数据,并且提供给第四设备140。类似地,在基于RoE标准的通信过程中,第四设备140也可以向第二设备120提供CPRI协议数据。然后,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CPRI协议数据来生成以太网分组,并且经由工作路径115或保护路径125发送给第一设备110。接着,第一设备110可以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分组中提取出CPRI协议数据,并且提供给第三设备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CPRI协议数据发送方的RoE发送器中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一数据形式的数据(例如,CPRI协议数据)转换为第二数据形式(例如,以太网分组)的RoE映射器,而作为CPRI协议数据接收方的RoE接收器中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转换回到第一数据形式的RoE解映射器。通常,由于RoE交换机既可以作为RoE发送器也可以作为RoE接收器,所以RoE交换机中可以既包括RoE映射器又包括RoE解映射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描述了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作为第三设备130或第四设备140的示例,但这仅是示意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三设备130和第四设备140可以是任何需要通信的设备。换言之,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连接在任何两个设备之间,以实现这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三设备130与第四设备140之间的数据(例如,无线电数据)传输的相位对齐,也为了满足第三设备130与第四设备140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时延要求,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针对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数据设置呈现时间,从而使得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传输的数据具有相同的传输时间或传输时延。如本文中使用的,“呈现时间”可以一般地指代数据要从对方通信设备输出的时间点,而“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是指数据从接收方通信设备输出的时间点相对于数据输入到发送方通信设备的时间偏移量。
为了进一步说明呈现时间和呈现时间偏移量,以数据从第一设备110传输到第二设备120为例,数据被输入到或者到达第一设备110的时间点可以称为“到达时间(ArrivalTime)”。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为该数据设置要在第二设备120处输出的时间点,也即呈现时间,并且将呈现时间与该数据一起或相关联地发送给第二设备120。该呈现时间相对于到达时间的时间偏移量可以称为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或第一到达时间偏移量)160。也就是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可以指示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110到从第二设备120输出的时段。图1中示意性地描绘了数据被输入第一设备110的时间参考平面180(也即到达时间)、以及数据从第二设备120输出的时间参考平面190(也即呈现时间)。因此,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可以是参考平面190相对于参考平面180的时间偏移量。在第二设备120接收到第一设备110发送的数据和所指示的呈现时间之后,第二设备120可以在呈现时间所指定的参考平面190的时间点向第四设备140输出数据。
类似地,在数据从第二设备120传输到第一设备110的情况下,数据被输入到或者到达第二设备120的时间点可以称为“到达时间”。然后,第二设备120可以为该数据设置要在第一设备110处输出的时间点,也即呈现时间,并且将呈现时间与该数据一起或相关联地发送给第一设备110。该呈现时间相对于到达时间的时间偏移量可以称为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或第二到达时间偏移量)165。也就是说,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可以指示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120到从第一设备110输出的时段。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平面190是数据被输入第二设备120的参考平面(也即到达时间),而参考平面180是数据从第一设备110输出的参考平面(也即呈现时间)。因此,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可以是参考平面180相对于参考平面190的时间偏移量。在第一设备110接收到第二设备120发送的数据和所指示的呈现时间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在呈现时间所指定的参考平面180的时间点向第三设备130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平面180和参考平面190的描绘仅是示意性的,不意味着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总是相等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描述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是针对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工作路径115而言的。将明白,如果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那么数据在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上的传输延迟可能是不同的,因为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是不同的物理通信链路。由于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上的传输延迟不同,所以针对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一般也是不同的。因此,与用于工作路径115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相类似,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可以针对保护路径120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例如,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可以由第一设备110设置,以用于从第一设备110经由保护路径125向第二设备120传输数据。而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可以由第二设备120设置,以用于从第二设备120经由保护路径125向第一设备110传输数据。
因此,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概括性地指代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概括性地指代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更具体地,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诸如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等多个路径的情况下,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包括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者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等,并且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包括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者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等。
应当理解,图1仅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通信***100中的与本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设备、单元、模块、组件或元素。在实践中,示例通信***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其他功能的其他设备、单元、模块、组件或元素。此外,图1中示出的设备、单元、模块、组件或元素的特定数目和连接关系仅是示意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示例通信***10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目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或者其他设备或元素,它们之间也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连接关系,等等。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图1所描绘的具体的设备、单元、模块、组件或元素,而是可以一般性地适用于两个或更多通信设备经由通信链路进行通信的任何技术环境。
此外,示例通信***100中的各种设备之间的链接或链路可以是能够实现示例通信***100的各种设备或组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或控制信号通信的任何形式的连接或耦合,包括但不限于,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或无线技术(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链接或链路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卡、集线器、调制解调器、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网络连接的设备、以及各种网络连接线路、无线链路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链接或链路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总线。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链接或链路可以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或者其他有线或无线网络。
还应当指出,示例通信***100中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4G)和第五代(5G)的蜂窝通信协议等,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之类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或其他IEEE协议,和/或当前已知或将要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此外,通信可以利用任何适当的无线通信技术或有线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和/或当前已知或未来将开发的任何其他技术。
下文参考图2至4来描述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示例通信过程,从而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可以自动地对齐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示例通信过程200的示意图。为了说明的目的,将参考图1来描述示例通信过程200,然而,应当明白,示例通信过程200也可以等同地适用于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设备或其他设备相互通信的任何其他适当的场景。
如图2所示,在确定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02)第一初始时长162。将理解,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式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依据经验值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例如,该经验值可以基于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历史数据或统计数据来得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根据第一设备110、工作路径115和第二设备120的性能参数和工作状况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先确定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网络端到端延迟。如本文中使用的,网络端到端延迟是指数据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网络传输有关的延迟,其不包括数据缓冲时间,因此区别于与整个呈现时间偏移量相对应的包括数据缓冲时间的总端到端延迟。在本文中,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术语“网络端到端延迟”也可以简称为“端到端延迟”。在确定端到端延迟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端到端延迟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后文将参考图5来详细描述这样的示例。
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10也可以在确定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之后,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02)第一初始时长172。类似地,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式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依据经验值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例如,该经验值可以基于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历史数据或统计数据来得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根据第一设备110、保护路径125和第二设备120的性能参数和工作状况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先确定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端到端延迟,然后再基于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端到端延迟来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后文将参考图5和图6来详细描述这样的示例。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均存在,工作路径115为活动路径并且保护路径125为非活动路径,则第一设备110可以在工作路径115上向第二设备120单独地发送(202)针对工作路径115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也可以单独地发送(202)针对保护路径125的第一初始时长172,或者可以同时发送(202)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周期性地确定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初始时长172,然后将它们之一或两者发送(202)给第二设备120。以此方式,第一设备110可以定期地更新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初始时长172,以使得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设置可以适应于数据传输技术环境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示例通信过程200的另一侧,第二设备120可以相应地从第一设备110接收(204)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初始时长172、或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经由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例如,分组头部中的若干比特)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02)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初始时长172、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初始时长172、或两者可以在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分组中被“捎带”,从而节省了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一设备110也可以经由专用的RoE控制分组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02)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初始时长172、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初始时长172、或两者的传输灵活性可以得到提升,并且不必占用用于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更一般地,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消息、分组、信令或类似形式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02)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初始时长172、或两者。下文参考图3来描述用于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传输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专用RoE控制分组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传输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专用控制分组300的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分组300可以是从RoE映射器的状态控制分组扩展而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分组300也可以是基于RoE标准中的任何其他分组来得出的。如图3所示,控制分组300可以包括多个字段,例如,子类型(subType)字段、流标识符(flowID)字段、长度(length)字段、排序信息(orderInfo)字段、opCode字段、CPRIFECMODE字段、CPRIVER字段、CPRIHDLC字段、CPRISCRSEED字段、CPRIETH字段、CPRIL1字段、CPRI_RATE字段、S(LOS_DFCT)字段、A(LOA_DFCT)字段、F(CPRI_LOF_DFCT)字段、CPRISPEED字段,等等。应当理解,图3中示出的各种字段名称和长度(也即,比特数)仅是示意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分组3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字段、不同名称的字段、不同内容的字段、不同长度的字段,等等。
在上述各种字段中,子类型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用来定义RoE分组所承载的流的类型和RoE子类型。流标识符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标识特定流。在控制分组300中,流标识符字段可以设置为全1值。长度字段可以包括16比特并且可以指示RoE分组头部之后的八位组的总数目。排序信息字段可以包括32比特并且可以包括序号或时间戳。在控制分组300中,排序信息字段可以包括不与任何时间性质相关联的序号。opCode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定义附加的控制子类型。CPRIFECMODE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指示CPRI流是禁用RS前向纠错(RS-FEC)还是启用RS前向纠错。CPRIVER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指示CPRI协议版本。CPRIHDLC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指示CPRI慢速控制和管理(C&M)信道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速率。
CPRISCRSEED字段可以包括31比特并且可以指示CPRI流的31位的加扰种子。CPRIETH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指示CPRI的快速C&M信道的起始位置。CPRIL1字段可以包括8比特,并且可以指示SDI警报、RAI警报、LOS警报和LOF警报的状态,并且可以中继重置通知状态或重置确认状态,其中SDI表示服务接入点(SAP)缺陷指示,RAI表示远程警报指示,LOS表示信号丢失,并且LOF表示帧丢失。LOS_DFCT字段可以包括1比特,并且可以给出信号丢失事件的状态。LOA_DFCT字段可以包括1比特,并且可以给出对齐丢失事件的状态。CPRI_LOF_DFCT字段可以包括1比特,并且可以给出CPRI帧丢失事件的状态。CPRISPEED字段可以包括64比特,并且可以CPRI流的标称速率。X比特可以表示预留比特。应当指出,控制分组300中的所有上述字段或其他字段的含义或功能可以参考IEEE 1914.3-2018或P1914.3a标准、以及未来开发的类似标准或协议来确定。
如图3进一步示出的,控制分组300还可以包括“呈现时间偏移量-工作路径”字段以及“呈现时间偏移量-保护路径”字段。“呈现时间偏移量-工作路径”字段可以用于指示由第一设备110(例如,第一设备110中的RoE映射器)计算的用于工作路径115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例如,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呈现时间偏移量-保护路径”字段可以用于指示由第一设备110(例如,第一设备110中的RoE映射器)计算的用于保护路径125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例如,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因此,在确定针对工作路径115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和针对保护路径125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将它们分别填入控制分组300中的上述两个字段中,然后将控制分组300发送(202)给第二设备120。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3中将“呈现时间偏移量-工作路径”字段以及“呈现时间偏移量-保护路径”字段描绘为包括32比特,但是这仅是示意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呈现时间偏移量-工作路径”字段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目的比特,“呈现时间偏移量-保护路径”字段也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目的比特,并且这两个字段可以包括相同数目或不同数目的比特。
附加地或备选地,控制分组300中可以包括“呈现时间偏移量-活动路径”字段以及“呈现时间偏移量-非活动路径”字段。“呈现时间偏移量-活动路径”字段可以由第一设备110用来向第二设备120指示第一设备110确定的用于活动路径的呈现时间偏移量,而“呈现时间偏移量-非活动路径”字段可以由第一设备110用来向第二设备120指示第一设备110确定的用于非活动路径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当然,控制分组300中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活动路径”字段也可以由第二设备120用来向第一设备110指示第二设备120确定的用于活动路径的呈现时间偏移量,而“呈现时间偏移量-非活动路径”字段也可以由第二设备120用来向第一设备110指示第二设备120确定的用于非活动路径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另外,应当明白,工作路径115可以用作活动路径或非活动路径,并且保护路径125也可以用作活动路径或非活动路径。还应当理解的是,“呈现时间偏移量-活动路径”字段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目的比特,“呈现时间偏移量-非活动路径”字段也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目的比特,并且这两个字段可以包括相同数目或不同数目的比特。
返回参考图2,以类似的方式,在确定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之后,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06)第二初始时长167。应当明白,第二设备120可以使用与第一设备110确定第一初始时长162的方式相类似方式来确定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此外,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第二设备120也可以在确定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之后,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06)第二初始时长177。同样地,第二设备120可以使用与第一设备110确定第一初始时长172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确定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均存在,工作路径115为活动路径并且保护路径125为非活动路径,则第二设备120可以在工作路径115上向第一设备110单独地发送(206)针对工作路径11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也可以单独地发送(206)针对保护路径12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或者可以同时发送(206)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周期性地确定第二初始时长167和第二初始时长177,然后将它们之一或两者发送(206)给第一设备110。以此方式,第二设备120可以定期地更新第二初始时长167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以使得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设置可以适应于数据传输技术环境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示例通信过程200的另一侧,第一设备110可以相应地从第二设备120接收(208)第二初始时长167、第二初始时长177、或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经由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例如,分组头部中的若干比特)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06)第二初始时长167、第二初始时长177、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二初始时长167、第二初始时长177、或两者可以在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分组中被“捎带”,从而节省了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设备120也可以经由专用的RoE控制分组(例如,图3中的控制分组300)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06)第二初始时长167、第二初始时长177、或两者。
例如,在确定针对工作路径11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和针对保护路径12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之后,第二设备120可以将它们分别填入控制分组300中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工作路径”字段以及“呈现时间偏移量-保护路径”字段中,然后将控制分组300发送(206)给第一设备110。因此,通过在控制分组300中添加上述两个字段,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就可以自动地协商不同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例如,这些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是IEEE1914.3-2018或P1914.3a标准中的CPRI信息。通过专用RoE控制分组的传输方式,第二初始时长167、第二初始时长177、或两者的传输灵活性可以得到提升,并且不必占用用于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更一般地,第二设备12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消息、分组、信令或类似形式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06)第二初始时长167、第二初始时长177、或两者。
继续参考图2,在从第二设备120接收(208)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来确定(210)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也就是说,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上述较大者来调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以使得两个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将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确定为第一调整时长164。例如,假设第一设备110确定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为100微秒,并且从第二设备120接收的第二初始时长167为102微秒,那么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102微秒确定为第一调整时长164。如此,第一设备110对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调整处理过程可以被简化,从而减小第一设备110的处理开销。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也可以按照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基于上述较大者来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64。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在上述较大者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的增量后作为第一调整时长164。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一设备110可以在较大者102微秒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增量1微秒,从而将第一调整时长164确定为103微秒。以此方式,由于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被设置为更大的值,所以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得到提升。应当明白,这里列出的各种时长的具体数值仅为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文中的各种时长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110的上述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64的过程是针对工作路径115进行的,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来确定(210)保护路径125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具体地,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来确定(210)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也就是说,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上述较大者来调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以使得两个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将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确定为第一调整时长174。例如,假设第一设备110确定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为150微秒,并且从第二设备120接收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为147微秒,那么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150微秒确定为第一调整时长174。如此,第一设备110对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调整处理过程可以被简化,从而减小第一设备110的处理开销。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也可以按照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基于上述较大者来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74。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在上述较大者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的增量后作为第一调整时长174。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一设备110可以在较大者150微秒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增量1微秒,从而将第一调整时长174确定为151微秒。以此方式,由于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被设置为更大的值,所以从第一设备110经由保护路径125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得到提升。应当明白,这里列出的各种时长的具体数值仅为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文中的各种时长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数值。
类似地,在示例通信过程200的另一侧,在从第一设备110接收(204)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之后,第二设备120也可以基于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来确定(212)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也就是说,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上述较大者来调整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以使得两个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直接将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确定为第二调整时长169。例如,假设第二设备120确定的第二初始时长167为102微秒,并且从第一设备110接收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为100微秒,那么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102微秒确定为第二调整时长169。如此,第二设备120对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调整处理过程可以被简化,从而减小第二设备120的处理开销。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也可以按照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基于上述较大者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69。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在上述较大者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的增量后作为第二调整时长169。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二设备120可以在较大者102微秒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增量1微秒,从而将第二调整时长169确定为103微秒。以此方式,由于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被设置为更大的值,所以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得到提升。应当明白,这里列出的各种时长的具体数值仅为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文中的各种时长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120的上述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69的过程是针对工作路径115进行的,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来确定(212)保护路径125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具体地,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来确定(212)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也就是说,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上述较大者来调整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以使得两个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直接将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确定为第二调整时长179。例如,假设第二设备120确定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为147微秒,并且从第一设备110接收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为150微秒,那么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150微秒确定为第二调整时长179。如此,第二设备120对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调整处理过程可以被简化,从而减小第二设备120的处理开销。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也可以按照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基于上述较大者来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79。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在上述较大者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的增量后作为第二调整时长179。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二设备120可以在较大者150微秒的基础上再加上预定增量1微秒,从而将第二调整时长179确定为151微秒。以此方式,由于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被设置为更大的值,所以从第二设备120经由保护路径125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得到提升。应当明白,这里列出的各种时长的具体数值仅为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文中的各种时长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数值。
因此,还是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调整时长164或第一调整时长174确定(210)为102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或150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并且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调整时长169或第二调整时长179也确定(212)为102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或150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由此可见,通过示例通信过程200,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自动地对齐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以及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无需通信***或设备的操作员的干预,从而提高了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自动化水平。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将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5)设置为相同,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进一步将第一调整时长164(或第一调整时长174)和第二调整时长169(或第二调整时长179)发送给对方,以便确认双方已经将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设置为相同。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14)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并且第二设备120可以从第一设备110接收(216)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10也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14)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单独地发送(214)针对工作路径115的第一调整时长164,也可以单独地发送(214)针对保护路径125的第一调整时长174,或者可以同时发送(214)两者。在示例通信过程200的另一侧,第二设备120可以对应地从第一设备110接收(216)第一调整时长164、第一调整时长174、或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经由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例如,分组头部中的若干比特)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14)第一调整时长164、第一调整时长174、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一调整时长164、第一调整时长174、或两者可以在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分组中被“捎带”,从而节省了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一设备110也可以经由专用的RoE控制分组(例如,控制分组300)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14)第一调整时长164、第一调整时长174、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一调整时长164、第一调整时长174、或两者的传输灵活性可以得到提升,并且不必占用用于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更一般地,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消息、分组、信令或类似形式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214)第一调整时长164、第一调整时长174、或两者。
类似地,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18)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并且第一设备110可以从第二设备120接收(220)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第二设备120也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18)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单独地发送(218)针对工作路径11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也可以单独地发送(218)针对保护路径12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或者可以同时发送(218)两者。在示例通信过程200的另一侧,第一设备110可以对应地从第二设备120接收(220)第二调整时长169、第二调整时长179、或两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经由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例如,分组头部中的若干比特)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18)第二调整时长169、第二调整时长179、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二调整时长169、第二调整时长179、或两者可以在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分组中被“捎带”,从而节省了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备选地或附加地,第二设备120也可以经由专用的RoE控制分组(例如,控制分组300)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18)第二调整时长169、第二调整时长179、或两者。以此方式,第二调整时长169、第二调整时长179、或两者的传输灵活性可以得到提升,并且不必占用用于传送其他数据或信息的传输资源和信令资源等。更一般地,第二设备12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消息、分组、信令或类似形式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218)第二调整时长169、第二调整时长179、或两者。
继续参考图2,在从第二设备120接收(220)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之后,如果第一设备110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64与第二调整时长169相同,则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调整时长164来执行(222)从第一设备110经由工作路径115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例如,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64与第二调整时长169均为102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因此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调整时长164设置到第一设备110的硬件中,以用于执行从第一设备110经由工作路径115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
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在从第二设备120接收(220)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之后,如果第一设备110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74与第二调整时长179相同,则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调整时长174来执行(222)从第一设备110经由保护路径125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例如,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74与第二调整时长179均为150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因此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调整时长174设置到第一设备110的硬件中,以用于执行从第一设备110经由保护路径125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
换言之,第一设备110的硬件中可以存储针对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的两个呈现时间偏移量,也即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但是,在执行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通信时,第一设备110可以选择性地使用针对活动路径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来向第二设备120传送数据。如上文指出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活动路径可以是工作路径115,也可以是保护路径125,具体可能取决于路径保护切换协议的决定。
以类似的方式,在从第一设备110接收(216)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之后,如果第二设备120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69与第一调整时长164相同,则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第二调整时长169来执行(224)从第二设备120经由工作路径115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传输。例如,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69与第一调整时长164均为102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因此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调整时长169设置到第二设备120的硬件中,以用于执行从第二设备120经由工作路径115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传输。
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存在保护路径125的情况下,在从第一设备110接收(216)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之后,如果第二设备120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79与第一调整时长174相同,则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第二调整时长179来执行(224)从第二设备120经由保护路径125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传输。例如,仍然使用上面的示例,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第二调整时长179与第一调整时长174均为150微秒(或再加预定增量),因此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调整时长179设置到第二设备120的硬件中,以用于执行从第二设备120经由保护路径125到第一设备110的数据传输。
换言之,第二设备120的硬件中可以存储针对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的两个呈现时间偏移量,也即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但是,在执行与第一设备110之间的通信时,第二设备120可以选择性地使用针对活动路径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来向第一设备110传送数据。如上文指出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活动路径可以是工作路径115,也可以是保护路径125,具体可能取决于路径保护切换协议的决定。
在图2的示例通信过程200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调整后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有可能大于双方交换的两个呈现时间偏移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双方设置的用于传输数据的呈现时间偏移量是相同的,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还可以将调整后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再发送给对方。然而,如上文提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将本方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直接调整为双方交换的两个呈现时间偏移量中的较大者。在这些实施例中,具有较小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一方可以在将较小的呈现时间偏移量调整为对方所确定的较大呈现时间偏移量之后,直接完成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设置,从而可以简化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设置过程。下文参考图4来描述这样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另一示例通信过程400的示意图。为了说明的目的,将参考图1来描述示例通信过程400,然而,应当明白,示例通信过程400也可以等同地适用于两个或更多个通信设备或其他设备相互通信的任何其他适当的场景。与图2中的示例通信过程200不同,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假设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将本方的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的呈现时间偏移量设置同时发送给对方。
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402)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第一设备110发送(402)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初始时长172的具体方式可以类似于示例通信过程200,此处不再赘述。仍然使用上文描述的示例,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402)第一初始时长162为100微秒和第一初始时长172为150微秒。相应地,第二设备120可以从第一设备110接收(404)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例如100微秒和150微秒。
另一方面,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406)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第二设备120发送(406)第二初始时长167和第二初始时长177的具体方式可以类似于示例通信过程200,此处不再赘述。仍然使用上文描述的示例,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406)第二初始时长167为102微秒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为147微秒。相应地,第一设备110可以从第二设备120接收(408)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例如102微秒和147微秒。
在接收(408)到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初始时长167和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410)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具体地,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调整时长164确定(410)为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例如100微秒与102微秒中的较大者102微秒,并且将第一调整时长174确定(410)为第一初始时长172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例如150微秒与147微秒中的较大者150微秒。
接着,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与从第二设备120接收到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初始时长167是相同的,例如,均为102微秒。也就是说,在调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调整后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与第二设备120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完成(412)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设置。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写入到第一设备110的硬件中,以便后续用于从第一设备110经由工作路径115向第二设备120传输数据。
相比之下,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与从第二设备120接收到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初始时长177不相同,例如,分别为150微秒和147微秒。也就是说,在调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调整后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与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不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继续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示例通信过程400,以后续完成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设置。
因此,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414)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例如102微秒和150微秒。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第一设备110发送(414)第一调整时长164和第一调整时长174的具体方式可以类似于示例通信过程200,此处不再赘述。相应地,第二设备120可以从第一设备110接收(416)第一调整时长164和第一调整时长174,例如102微秒和150微秒。
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假设第二设备120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数据丢失)未从第一设备110接收(404)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或者延迟接收到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初始时长172。因此,在从第一设备110接收(416)到第一调整时长164和第一调整时长174时,第二设备120处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仍然是第二初始时长167,例如102微秒,并且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仍然是第二初始时长177,例如147微秒。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418)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调整时长169确定(418)为第一调整时长164和第二初始时长167中的较大者,例如两者均为102微秒,所以较大者也为102微秒。此外,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调整时长179确定(418)为第一调整时长174和第二初始时长177中的较大者,例如两者分别为150微秒和147微秒,所以较大者为150微秒。
接着,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与从第一设备110接收到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调整时长164是相同的,例如,均为102微秒。也就是说,在调整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之后,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调整后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与第一设备110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完成(420)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设置。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写入到第二设备120的硬件中,以便后续用于从第二设备120经由工作路径115向第一设备110传输数据。
类似地,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与从第一设备110接收到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相同,例如,均为150微秒。也就是说,在调整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之后,第二设备120可以确定调整后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与第一设备110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完成(420)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设置。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将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写入到第二设备120的硬件中,以便后续用于从第二设备120经由保护路径125向第一设备110传输数据。
尽管第二设备120已经完成(420)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设置,但是由于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被更新,所以第二设备120可以继续示例通信过程400,从而可以使第一设备110完成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设置。因此,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422)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的第二调整时长169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例如102微秒和150微秒。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第二设备120发送(422)第二调整时长169和第二调整时长179的具体方式可以类似于示例通信过程200,此处不再赘述。相应地,第一设备110可以从第二设备120接收(424)第二调整时长169和第二调整时长179,例如102微秒和150微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422)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而不再发送第二调整时长169。
由于第一设备110已经完成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设置,因此在接收(424)到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调整时长169以及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426)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进一步调整的时长。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将进一步调整的时长确定为第一调整时长174和第二调整时长179中的较大者,例如两者均为150微秒,因此较大者为150微秒。
接着,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进一步调整的时长与从第二设备120接收到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第二调整时长179是相同的,例如,均为150微秒。也就是说,在进一步调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进一步调整后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与第二设备120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是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完成(428)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设置。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进一步调整的时长写入到第一设备110的硬件中,以便后续用于从第一设备110经由保护路径125向第二设备120传输数据。
备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424)到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调整时长169和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调整时长179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确定第一调整时长174与第二调整时长179是相等的(例如,均为150微秒),因此可以完成(428)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设置。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调整时长174写入到第一设备110的硬件中,以便后续用于从第一设备110经由保护路径125向第二设备120传输数据。换言之,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不确定(426)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进一步调整的时长,也即,无需进一步调整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
由此可见,通过示例通信过程400,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自动地对齐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以及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无需通信***或设备的操作员的干预,从而提高了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设置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或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或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的自动化水平。此外,相比于示例通信过程200,在示例通信过程400中,具有较小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一方可以简化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设置过程,从而更快地完成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设置。
如上文在描述图2时提到的,在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之前,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初始时长162。一般而言,如图1中示出的,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通信过程中,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第一设备110侧的时间参考平面180与第二设备120侧的时间参考平面190之间的总端到端延迟。例如,一般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确定的不同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认为等于参考平面180与参考平面190之间在不同方向上的总端到端延迟。
通常,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总端到端延迟可以包括数据在网络150中的网络延迟(也即,传输延迟)、数据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的处理延迟、以及数据缓冲时间等。例如,该数据缓冲时间可以设置得足够长以补偿由网络150以及由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引入的延迟变化,从而使得总端到端延迟(也即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是不变的。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数据在网络150中的网络延迟以及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的处理延迟可以统称为网络端到端延迟,简称端到端延迟。因此,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确定的呈现时间偏移量可以认为是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端到端延迟和数据缓冲时间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是不同的通信链路,所以数据在工作路径115上的传输延迟和数据在保护路径125上的传输延迟一般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以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为例,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可以包括数据在工作路径115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的端到端延迟和数据缓冲时间。而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可以包括数据在保护路径125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的端到端延迟和数据缓冲时间。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定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第一设备110可以先确定与工作路径115相关联的端到端延迟,然后再基于工作路径115的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在工作路径115的端到端延迟的基础上加上足够的数据缓冲时间,从而得出第一初始时长162。类似地,为了确定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第一设备110可以先确定与保护路径125相关联的端到端延迟,然后再基于保护路径125的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在保护路径125的端到端延迟的基础上加上足够的数据缓冲时间,从而得出第一初始时长172。下文参考图5和图6来详细描述第一设备110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以及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的示意图。在图5中,与图1相同的设备或元素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均可以作为活动路径或非活动路径。如后文将详细说明的,针对活动路径和非活动路径,第一设备110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确定端到端延迟。为了更好地说明活动路径和非活动路径这种区别,在图5的示例中,将不失一般性地假设工作路径115为活动路径并且保护路径125为非活动路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的示例中,以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作为示例,来描述第一设备110对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和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确定。将明白,在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方向上,第二设备120可以按照类似的方式来确定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65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175。
此外,在图5的示例中,假设第三设备130与第四设备140之间传送的数据采用的是无法直接通过网络150传输的第一数据形式,例如,基于CPRI协议的数据。因此,为了向第四设备140发送第一数据形式的数据,第三设备130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第一设备110。在从第三设备130接收到第一数据形式的数据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在时间参考平面540处基于该数据生成能够通过网络150传输的第二数据形式,例如,以太网分组。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通过网络150中的活动路径115传输到第二设备120。接着,第二设备120可以在时间参考平面550处将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转换回到第一数据形式,然后发送给第四设备140。
在上述过程中,在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上,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可以定义为参考平面550相对于参考平面540的关于活动路径115的延迟。例如,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内的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以及第二设备120内的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此外,尽管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没有正在通过非活动路径125通信,但是在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上,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可以类似地定义为参考平面550相对于参考平面540的关于非活动路径125的延迟。例如,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内的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以及第二设备120内的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
虽然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和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但是这不意味着确定第一端到端延迟510需要分别确定上述这些延迟。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正在通过活动路径115进行通信,所以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是可以直接测量的。例如,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可以通过在第一设备110内部和第二设备120的内部设置延迟测量工具来测量。具体地,该延迟测量工具可以检测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在第一设备110中生成直至在第二设备120中被转换的时延。又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在传输给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中标记发送时间戳,然后将数据经由活动路径115发送给第二设备120。第二设备120在接收到数据时可以在数据中标记接收时间戳。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即为接收时间戳与发送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再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生成用于测量第一端到端延迟510的管理帧,然后发送给第二设备120。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通过在该管理帧中设置发送时间戳和接收时间戳来测量第一端到端延迟510。
在确定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510来确定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例如,由于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可能具有延迟抖动或延迟变化,所以第一设备110可以在第一端到端延迟510的基础上增加数据缓冲时间来得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从而消除第一端到端延迟510中不稳定的延迟抖动或延迟变化,以使得数据可以按照固定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从第二设备120处输出。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一设备110可以合理地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的第一初始时长162,从而在减小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60与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之间达到平衡。
不同于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可能无法直接测量,这是因为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当前没有通过非活动路径125来进行通信,所以无法通过非活动路径125来传送用于测量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的数据或管理帧。此外,由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不通过非活动路径125进行通信,所以用于测量延迟的管理帧也无法在第一设备110内部传输到非活动路径125,并且无法从非活动路径125传输到第二设备120内部,所以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中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和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也是无法测量的。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中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是可以测量的。例如,第一设备110的连接到非活动路径125的端口与第二设备120的连接到非活动路径125的端口之间可以传输用于测量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的管理帧。
另一方面,由于在活动路径115上,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和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都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针对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的相关传输参数进行配置,以使得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与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是近似相等的,并且使得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与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也是近似相等的。量化地说,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与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并且使得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与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之间的差异也小于预定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样的配置可以包括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连接到第一设备110中的相同硬件、具有相同的软件设置、具有相同的数据速率,等等,以及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连接到第二设备120中的相同硬件、具有相同的软件设置、具有相同的数据速率,等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配置可以由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操作员通过针对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使用相同的配置来进行控制。例如,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的用于连接工作路径115的端口和用于连接保护路径125的端口共享共用的以太网交换机,将它们配置为以相同的速率工作,使工作路径115或保护路径125上共享的流量导致类似的延迟,等等。
在这样的配置下,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与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近似相等,并且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与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也近似相等。因此,第一设备110就可以根据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来估计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并且可以确保这样的估计具有可接受的精度。具体地,第一设备110可以将第一端到端延迟510中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替换为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从而得到估计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下文参考图6来描述第一设备110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510估计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然后基于估计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来确定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初始时长172。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确定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的示例过程6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过程600可以由示例通信***100中的第一设备110来实现,例如可以由第一设备110的处理器或处理单元来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示例过程600也可以由独立于示例通信***100的其他通信设备来实现,或者可以由示例通信***100中的其他通信设备来实现。为了便于说明,将参考图5来描述示例过程600。
在框610处,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如上文提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路径115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具体地,在第一设备110通过活动路径115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数据时,第一设备110可以记录数据在第一设备110内从第一数据形式转换为第二数据形式的时间戳(也即,参考平面540的时间戳),而第二设备120可以记录数据在第二设备120内从第二数据形式转换回到第一数据形式的时间戳(也即,参考平面550的时间戳)。另外地或备选地,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在内部生成管理帧并且经由活动路径115发送给第二设备120。因此,第一设备110可以记录在第一设备110内生成管理帧的时间戳(也即,参考平面540的时间戳),而第二设备120可以记录在第二设备120内完成对管理帧的处理的时间戳(也即,参考平面550的时间戳)。不管是使用数据还是管理帧,基于上述两个时间戳,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活动路径115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
在框620处,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与活动路径115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如上文提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路径115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也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具体地,在第一设备110通过活动路径115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数据时,第一设备110可以记录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开始经由第一设备110的网络端口(图5中未示出)到活动路径115进行传输的时间戳,而第二设备120可以记录第二数据形式的数据从活动路径115经由第二设备120的网络端口(图5中未示出)完成传输的时间戳。另外地或备选地,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在内部生成管理帧并且经由活动路径115发送给第二设备120。因此,第一设备110可以记录管理帧开始经由第一设备110的网络端口到活动路径115进行传输的时间戳,而第二设备120可以记录管理帧从活动路径115经由第二设备120的网络端口完成传输的时间戳。不管是使用数据还是管理帧,基于上述两个时间戳,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与活动路径115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
在框630处,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如上文提到的,尽管非活动路径125的端到端延迟520可能无法直接测量,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具体地,第一设备110可以直接在内部生成管理帧并且经由非活动路径125发送给第二设备120。因此,第一设备110可以记录管理帧开始经由第一设备110的网络端口(图5中未示出)到非活动路径125进行传输的时间戳,而第二设备120可以记录管理帧从非活动路径125经由第二设备120的网络端口(图5中未示出)完成传输的时间戳。基于上述两个时间戳,第一设备110可以确定与非活动路径125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
在框640处,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510、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和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来估计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和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可以认为是基本相等的,并且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和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也可以认为是基本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减去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然后再加上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从而估计出第二端到端延迟520。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与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之间的差异可以基于历史统计数据来估计,并且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与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基于历史统计数据来估计。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使用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减去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再加上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然后使用上述两个差异对结果进行调整,从而估计出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还可以采用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来估计第二端到端延迟520。
由此可见,在示例过程600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活动路径115上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来估计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需要指出的是,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可以涵盖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内部处理延迟,例如,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的分组交换组件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功能的处理延迟,等等。相比之下,传统的延迟测量方案(例如,标准IEEE P1914.3a的RoE延迟测量DM)则没有涵盖设备内部的处理延迟。此外,传统的延迟测量方案(例如,标准ITU-T Y.1731DM中的“上”MEP)也无法测量非活动路径上的延迟。
在框650处,在估计出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之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二端到端延迟520来确定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例如,由于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可能具有延迟抖动或延迟变化,所以第一设备110可以在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的基础上增加数据缓冲时间来得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从而消除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中不稳定的延迟抖动或延迟变化,以使得数据可以按照固定的呈现时间偏移量从第二设备120处输出。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一设备110可以合理地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的第一初始时长172,从而在减小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170与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之间达到平衡。
相比于传统方案中将保护路径125切换为活动路径,然后再测量第二端到端延迟520所花费的时间,示例过程600用于以足够精度估计或确定出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的时间可以大为减少。另外,通过示例过程600,第一设备110可以在通信切换到保护路径125之前获得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因此可以极大地缩短切换后的数据传输(例如,RoE业务)的恢复时间。当前,目标恢复时间大约是几百毫秒并且要求少于1秒,而切换后在保护路径125上获得稳定的延迟测量结果则需要几秒钟,因此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相比之下,通过示例过程600,恢复时间可以被缩短到1秒以内,从而符合上述要求。此外,第一设备110可以定期进行非活动路径上的端到端延迟的估计,以便可以始终保持非活动路径上的端到端延迟。因此,在保护切换时,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所保持的端到端延迟来重新计算呈现时间偏移量,并且立即重置呈现时间偏移量,而无需重新启动延迟测量过程并且等待延迟测量结果。
图7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RoE协议的示例。在图7中,与图1和图5相同的设备或元素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代。在图7的基于RoE协议的示例中,网络150可以是以太网,因此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可以是两条不同的以太网链路。另外,与第一设备110连接的可以是基带处理单元(BBU)701,其是图1和图5中描绘的第三设备130的示例。与第二设备120连接的可以是远程无线电单元(RRU)703,其是图1和图5中描绘的第四设备140的示例。如图7所示,远程无线电单元703可以设置在无线信号收发装置705处。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均可以作为活动路径或非活动路径。为了说明性目的,在图7的示例中,将不失一般性地假设工作路径115为活动路径并且保护路径125为非活动路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的示例中,以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一方向作为示例,来描述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关于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的各种延迟。将明白,在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第二方向上,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关于活动路径115和非活动路径125的各种延迟可以是类似的。
在图7的示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包括第一分组处理组件112、第一分组交换组件114、第一以太网端口116和第三以太网端口118。第二设备120可以包括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第二分组交换组件124、第二以太网端口126和第四以太网端口128。如图7所示,第一设备110的第一以太网端口116和第二设备120的第二以太网端口126连接到活动路径115,而第一设备110的第三以太网端口118和第二设备120的第四以太网端口128连接到非活动路径1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中的第一分组处理组件112和第一分组交换组件114可以分别包括RoE映射器和以太网交换机,并且第一设备110中的第一以太网端口116和第三以太网端口118可以是以太网发送物理端口。类似地,第二设备120中的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和第二分组交换组件124可以分别包括RoE解映射器和以太网交换机,并且第二设备120中的第二以太网端口126和第四以太网端口128可以是以太网接收物理端口。
在从基带处理单元701向远程无线电单元703传输数据(例如,基于CPRI协议的数据)的过程中,基带处理单元701可以向第一设备110输入数据。然后,第一设备110的第一分组处理组件112可以接收基带处理单元130输入的数据,并且基于输入的数据来生成分组。例如,第一分组处理组件112可以包括基于CPRI协议的用于接收CPRI协议数据的物理层设备和基于数据来形成分组的RoE映射器。接着,在时间参考平面540处,第一设备110的第一分组处理组件112可以将生成的分组提供给第一分组交换组件114,而第一分组交换组件114可以将分组转发到第一以太网端口116。然后,第一以太网端口116可以将分组发送到活动路径115上并且传输到第二设备120的第二以太网端口126。
在时间参考平面550处,第二设备120的第二分组交换组件124可以将来自第二以太网端口126的分组转发到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然后,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可以从分组中提取出数据,并且将提取出来的数据传输给远程无线电单元703。例如,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可以包括基于CPRI协议的从分组中获得数据的RoE解映射器和用于传输CPRI协议数据的物理层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的示例中,远程无线电单元703也可以向基带处理单元701传输数据,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与上面描述的从基带处理单元701到远程无线电单元703的数据传输过程是对称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由上述数据传输过程可知,在图7的示例中,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经由活动路径115的第一端到端延迟510可以包括多个延迟之和。例如,这些延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的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114的与活动路径115有关的数据交换延迟731、第一设备110的与活动路径115连接的第一以太网端口116上的数据传输延迟733、活动路径115上的数据传输延迟735、第二设备120的与活动路径115连接的第二以太网端口126上的数据传输延迟737、以及第二设备120的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124的与活动路径115有关的数据交换延迟739。
类似地,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经由非活动路径125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可以包括多个延迟之和。例如,这些延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的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114的与非活动路径125有关的数据交换延迟741、第一设备110的与非活动路径125连接的第三以太网端口118上的数据传输延迟743、非活动路径125上的数据传输延迟745、第二设备120的与非活动路径125连接的第四以太网端口128上的数据传输延迟747、以及第二设备120的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124的与非活动路径125有关的数据交换延迟749。
此外,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经由活动路径115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可以包括多个延迟之和。例如,这些延迟可以包括数据传输延迟733、数据传输延迟735、以及数据传输延迟737。另外,图5中描绘的第一设备110内的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512可以包括数据交换延迟731,其可以是指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114将分组转发到第一以太网端口116的延迟。图5中描绘的第二设备120内的与活动路径115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516可以包括数据交换延迟739,其可以是指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124将来自第二以太网端口126的分组转发到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的延迟。
此外,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经由非活动路径125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可以包括多个延迟之和。例如,这些延迟可以包括数据传输延迟743、数据传输延迟745、以及数据传输延迟747。另外,图5中描绘的第一设备110内的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522可以包括数据交换延迟741,其可以是指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114将分组转发到第三以太网端口118的延迟。图5中描绘的第二设备120内的与非活动路径125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526可以包括数据交换延迟749,其可以是指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124将来自第四以太网端口128的分组转发到第二分组处理组件122的延迟。通过上述各种延迟的定义,第一设备110可以明确在何处执行各种延迟的测量,或者设置用于测量延迟的测量点。
如上文在描述图5时提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非活动路径125的端到端延迟520是无法直接测量的。下文以图7中描绘的示例来对此进一步进行说明。在图7描绘的示例中,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T Y.1731中的运营、管理和维护(OAM)延迟测量(DM)工具和1DM(单向延迟测量)工具可以用来测量两个维护端点(MEP)之间的单向延迟。例如,两个MEP可以对应于分别设置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的两个延迟测量点。但是,当在第一设备110(例如,RoE发送器)和第二设备120(例如,RoE接收器)上创建“上”MEP来测量它们之间的延迟时,“上”MEP只能测量活动路径115上的延迟,而不能测量非活动路径125上的延迟,因为对于“上”MEP流量而言非活动路径125是被阻挡的。
具体地,参考图7来进一步说明使用“上”MEP可以测量的延迟。如图7所示,在使用ITU-T Y.1731标准执行延迟测量时,第一设备110中的第一分组交换组件114输入侧(也即参考平面540处)可以设置测量点712,其可以是“上”MEP,而在第二设备120中的第二分组交换组件124的输出侧(也即参考平面550处)可以设置测量点722,其也可以是“上”MEP。由测量点712经由活动路径115发送到测量点722的OAM DM分组可以测量活动路径115上的端到端延迟510。但是,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以太网端口上配置有保护路径125(例如,线性保护或环形保护)时,“上”MEP只能测量活动路径115上的时延,因为对于来自“上”MEP的OAM分组而言,非活动路径125被阻挡。
此外,在图7描绘的示例中,还可以基于标准ITU-T Y.1731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以太网端口上创建“下”MEP来测量两端“下”MEP之间的延迟。例如,“下”MEP可以同时测量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端以太网端口之间的工作路径115上的延迟和两端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保护路径125上的延迟,但是无法测量涵盖单个节点(也即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内部的RoE映射器或解映射器与以太网端口之间的延迟。
具体地,参考图7来进一步说明使用“下”MEP可以测量的延迟。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110中的第一以太网端口116内侧和第三以太网端口118内侧设置的测量点714和716可以是“下”MEP,而在第二设备120中的第二以太网端口126内侧和第四以太网端口128内侧设置的测量点724和726也可以是“下”MEP。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的以太网端口上配置有保护路径125(例如,线性保护或环形保护)时,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在工作路径115和保护路径125上同时配置“下”MEP。工作路径115上的测量点714和724可以通过工作路径115上的第一设备110的第一以太网端口116、以太网150和第二设备120的第二以太网端口126来测量延迟,也即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而保护路径125上的测量点716和726可以通过保护路径125上的第一设备110的第三以太网端口118、以太网150和第二设备120的第四以太网端口128来测量延迟,也即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但是,通过“下”MEP测量的延迟不能覆盖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中的以太网交换组件和以太网MAC端口中的延迟。
除了上文描述的“上”MEP和“下”MEP的测量局限之外,还需要注意,它们测量的是从发送用于测量延迟的分组(例如,DM分组)的第一比特到接收到分组的最后比特的延迟。但是,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根据从发送数据(分组或帧)的第一比特开始至接收到第一比特之间的延迟来计算的。因此,在基于标准ITU-T Y.1731来测量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延迟时,该标准中的延迟定义和测量可以被调整为针对数据的分组中的预定比特来确定。换言之,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延迟,例如,第一端到端延迟510、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和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等是针对数据的分组中的预定比特来确定的。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定比特可以是第一比特或最后比特,因为这两个比特容易被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预定比特也可以是分组中的任何比特。通过这样的定义,第一设备110可以按照RoE标准中有关呈现时间偏移量的定义来调整并利用基于ITU-T Y.1731协议等标准中定义的延迟测量方法来测量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各种延迟,从而提高了用于确定呈现时间偏移量的各种延迟的测量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文描述的标准ITU-T Y.1731之外,IEEE协议P1914.3a中的RoE DM机制也可以用于测量工作路径115或保护路径125上的两个末端以太网端口之间的延迟,但是其与标准ITU-T Y.1731中的DM或1DM工具类似,也无法覆盖单个节点(也即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中的RoE映射器或解映射器与以太网端口之间的延迟。
也就是说,在图7的示例中,非活动路径125的端到端延迟520无法利用常规的延迟测量工具来测量。然而,在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通过活动路径115进行通信时,如果也能确定非活动路径125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则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在图7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被部署在包括基带处理单元701和远程无线电单元703的前传传输网络中。前传传输节点(也即,基带处理单元701和远程无线电单元703)可以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将RoE映射器或解映射器连接到以太网端口,所有这些组件都可以包含在单个节点(也即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中。此外,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的以太网端口连接到以太网150,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保护路径125。为了在工作路径115与保护路径125之间的保护切换后尽快恢复通信,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能需要根据新激活的活动路径的端到端延迟,以最快的方式重置呈现时间偏移量。
可见,为了提高通信自动化,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能需要尽可能快地确定新活动路径的端到端延迟,以减少通信流量的中断时间。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在切换之前获得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非活动路径125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从而可以实现切换期间的最短业务中断时间。如上文在描述图5时指出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活动路径115的各种延迟和非活动路径125上的可测量延迟来估计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
在图7的示例中,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按照以下的操作来估计非活动路径125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首先,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激活测量点712和722、测量点714和724、以及测量点716和726。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点712和722可以位于RoE映射器或解映射器与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的以太网MAC层处,测量点714和724可以位于用于工作路径115的以太网端口的以太网MAC或PHY层处,而测量点716和726可以位于用于保护路径125的以太网端口的以太网MAC或PHY层处。
然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通过测量点712和722、测量点714和724、以及测量点716和726来测量从发送方发送分组的第一比特到接收方接收到分组的第一比特之间的延迟。接着,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可以定期确定(例如,测量或估计)以下延迟并存储: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数据交换延迟731、数据交换延迟739、以及第一端到端延迟510。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计算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例如,假设工作路径115处于活动状态,而保护路径125处于非活动状态。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数据交换延迟731+数据交换延迟739)=第二数据传输延迟524+(第一端到端延迟510-第一数据传输延迟514)。
下面的表1通过四个示例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估计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的精度是可以接受的。具体地,如果呈现时间偏移量允许最大的数据缓冲时间或抖动缓冲时间为2微秒,则数据交换延迟731与数据交换延迟741之间的差值、或者数据交换延迟739与数据交换延迟749之间的差值的允许范围为0.5微秒。注意,表1中的“不可用”是因为当前路径处于活动状态,因此可以使用实际的延迟值。
表1
Figure BDA0002609687270000491
Figure BDA0002609687270000501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关于图5至图7所描述的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估计方式可以不限于RoE呈现时间偏移量的估计,而是也可以应用到符合类似前提条件的任何其他延迟的估计。此外,为了以足够的精度获得通信设备内部的以太网MAC功能和以太网交换功能等的延迟,还可以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案来进行运行时测试。但是,在事先了解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上的流量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激活任何服务之前离线测量内部延迟。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案还可以扩展为包括具有事先信息的离线测量。
与传统方案相比,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非活动路径125上的第二端到端延迟520估计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优势。首先,该估计方式可以实现非活动路径上的端到端延迟的估计,并且可以涵盖通信设备内部的以太网交换功能和MAC功能等的延迟,而常规的标准IEEEP1914.3a中的RoE DM则不涵盖这些延迟。其次,该估计方式可以预先估计非活动路径上的端到端延迟;相比之下,使用常规的“上”MEP的标准ITU-T Y.1731DM无法测量非活动路径上的延迟。此外,该估计方式可以估计从发送DM分组的第一比特到接收到DM分组的第一比特的延迟。相比之下,常规的ITU-T Y.1731OAM DM测量从发送DM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到接收到DM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为止的延迟,而不是用于估计RoE应用中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延迟。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通信的示例方法8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方法800可以由示例通信***100中的第一设备110来实现,例如可以由第一设备110的处理器或处理单元来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示例方法800也可以由独立于示例通信***100的通信设备来实现,或者可以由示例通信***100中的其他设备来实现。为了便于说明,将参考图1来描述示例方法800。
在框810处,第一设备110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110到从第二设备120输出的时段。在框820处,第一设备110从第二设备120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120到从第一设备110输出的时段。在框830处,第一设备110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方法800还包括: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是第一调整时长,示例方法800还包括:从第二设备120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调整时长,第二调整时长是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的;以及如果第一调整时长与第二调整时长相同,基于第一调整时长来执行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示例方法800还包括:确定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110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120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以及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初始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示例方法800还包括:确定与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110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120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延迟;确定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和第二数据传输延迟来估计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第二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110内的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第二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120内的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以及基于第二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初始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路径和非活动路径是以太网链路,并且其中: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110的与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一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120的与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二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第一数据处理延迟包括第一设备110的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第二数据处理延迟包括第二设备120的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并且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110的与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三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非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120的与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四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到端延迟、第一数据传输延迟、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和第二端到端延迟之一是针对数据的分组中的预定比特来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第三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并且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与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调整时长包括:将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确定为调整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第二设备120发送第一初始时长包括:经由第一以太网无线电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一专用RoE控制分组来发送第一初始时长;并且从第二设备120接收第二初始时长包括:经由第二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二专用RoE控制分组来接收第二初始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是与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一者连接的以太网无线电RoE交换机;并且第二设备120是与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另一者连接的RoE交换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执行示例方法800的装置(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示例方法800的相应步骤的部件。部件可以按任何适合的形式来实施。例如,部件可以被实施在电路中或软件模块中。又例如,部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可以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装置执行相应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设备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一设备到从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的部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第二设备到从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该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是第一调整时长,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调整时长的部件,第二调整时长是基于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的;以及用于如果第一调整时长与第二调整时长相同,基于第一调整时长来执行从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该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的部件,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以及用于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非活动路径相关联,该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的部件,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内的与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用于确定第一数据传输延迟的部件;用于确定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的部件;用于基于第一端到端延迟、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和第二数据传输延迟来估计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的部件,第二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内的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第二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内的与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以及用于基于第二端到端延迟来确定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路径和非活动路径是以太网链路,并且其中: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的与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一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的与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二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第一数据处理延迟包括第一设备的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第二数据处理延迟包括第二设备的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并且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第一设备的与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三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非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第二设备的与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四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到端延迟、第一数据传输延迟、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和第二端到端延迟之一是针对数据的分组中的预定比特来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第三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并且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与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调整时长的部件包括:用于将第一初始时长和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确定为调整时长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包括:用于经由第一以太网无线电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一专用RoE控制分组来发送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并且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初始时长的部件包括:用于经由第二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二专用RoE控制分组来接收第二初始时长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是与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一者连接的以太网无线电RoE交换机;并且第二设备是与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另一者连接的RoE交换机。
图9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900的简化框图。示例设备900可以用来实现通信设备,例如图1中的第一设备110、第二设备120、第三设备130和第四设备140。如所示出的,示例设备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10、耦合到处理器9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920、以及耦合到处理器910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模块940。
通信模块940用于双向通信。通信模块940具有至少一个线缆/光缆/无线接口,以用于促进通信。通信接口可以表示与其他设备通信必要的任何接口。
处理器910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示例设备9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诸如在时间上跟随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进行从动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存储器9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924、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硬盘、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以及其他磁存储设备和/或光学存储设备。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存取器(RAM)922或者在掉电期间无法持续的其他易失性存储器。
计算机程序930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这些指令由相关联的处理器910可执行。程序930可以被存储在ROM 924中。处理器910可以通过将程序930加载到RAM 922中,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通过程序930来实现,以使示例设备900执行如以上参考附图所描述的本公开的任何过程。本公开的实施例也可以由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程序930可以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介质。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被包括在示例设备900(例如,存储器920)中或者被包括在示例设备900可访问的其他存储设备中。示例设备900可以将程序930从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取到RAM 922以用于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各种有形非易失性存储设备,诸如ROM、EPROM、闪存、硬盘、CD、DVD等。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1000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计算机可读介质1000可以采用CD或DVD形式或任何其他适当的形式,具有存储于其上的程序930。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施,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各种示例(例如方法、装置或设备)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被实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当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方面被图示或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些其他图形表示时,将理解此处描述的方框、装置、***、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些组合中实施。
本公开还提供了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至少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目标的物理或者虚拟处理器上的器件中执行的程序模块中,用以执行上文关于附图描述的任何过程。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其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结构。在各实施例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所描述的程序模块之间合并或者分割。用于程序模块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者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被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时候,引起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上、部分在计算机上、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计算机程序代码或相关数据可以由任何适当的载体来承载,以使设备、装置或处理器能够执行上文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操作。载体的示例包括信号、计算机可读介质,等等。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详细示例包括带有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
另外,尽管操作以特定顺序被描绘,但这并不应该理解为要求此类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相继顺序完成,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获取期望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或并行处理会是有益的。同样地,尽管上述描述包含了某些特定的实施细节,但这并不应解释为限制任何发明或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应解释为对可以针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在分离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整合实施在单个实施例中。反之,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离地在多个实施例或在任意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被公开的。

Claims (24)

1.一种用于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设备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所述第一设备到从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所述第二设备到从所述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所述调整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所述调整时长是第一调整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调整时长,所述第二调整时长是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的;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调整时长与所述第二调整时长相同,基于所述第一调整时长来执行从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来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非活动路径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
确定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
基于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来估计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二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内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端到端延迟来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动路径和所述非活动路径是以太网链路,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与所述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一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所述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与所述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二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延迟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延迟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并且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三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所述非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四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和所述第二端到端延迟之一是针对数据的分组中的预定比特来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第三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所述预定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调整时长包括:
将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确定为所述调整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包括:
经由第一以太网无线电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一专用RoE控制分组来发送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并且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初始时长包括:
经由第二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二专用RoE控制分组来接收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是与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一者连接的以太网无线电RoE交换机;并且
所述第二设备是与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和所述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另一者连接的RoE交换机。
12.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所述第一设备到从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所述第二设备到从所述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所述调整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所述调整时长是第一调整时长,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调整时长,所述第二调整时长是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的;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调整时长与所述第二调整时长相同,基于所述第一调整时长来执行从所述第一设备到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
确定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来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非活动路径相关联,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
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一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的与所述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处理延迟;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
确定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传输延迟;
基于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来估计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二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二端到端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内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处理延迟、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端到端延迟来确定所述第一初始时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活动路径和所述非活动路径是以太网链路,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与所述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一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所述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与所述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二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延迟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
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延迟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以太网交换组件的数据交换延迟;并且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包括以下各项之和:所述第一设备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三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所述非活动路径上的数据传输延迟、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与所述非活动路径连接的第四以太网端口上的数据传输延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端到端延迟、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延迟、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延迟和所述第二端到端延迟之一是针对数据的分组中的预定比特来确定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第三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延迟与所述第四数据处理延迟之间的差异小于所述预定阈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来确定所述调整时长:
将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确定为所述调整时长。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初始时长:
经由第一以太网无线电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一专用RoE控制分组来发送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来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经由第二RoE数据分组的分组头部或第二专用RoE控制分组来接收所述第二初始时长。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是与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一者连接的以太网无线电RoE交换机;并且
所述第二设备是与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和所述远程无线电单元中的另一者连接的RoE交换机。
23.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第一设备处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一初始时长的部件,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所述第一设备到从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的时段;
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的第二初始时长的部件,所述第二呈现时间偏移量是数据从被输入所述第二设备到从所述第一设备输出的时段;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初始时长和所述第二初始时长中的较大者,来确定所述第一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调整时长的部件。
2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49807.0A 2020-07-30 2020-07-30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Pending CN114070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9807.0A CN114070442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US17/355,490 US20220039034A1 (en) 2020-07-30 2021-06-23 Automatic alignment of presentation time offsets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directions
EP21186558.9A EP3945741A3 (en) 2020-07-30 2021-07-20 Automatic alignment of presentation time offsets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direc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9807.0A CN114070442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442A true CN114070442A (zh) 2022-02-18

Family

ID=76999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9807.0A Pending CN114070442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9034A1 (zh)
EP (1) EP3945741A3 (zh)
CN (1) CN11407044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838A (zh) * 2009-07-23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同步
CN10384095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mac黑洞预防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分布式双宿节点
CN104782064A (zh) * 2012-09-06 2015-07-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过非对称网络的公用公共无线电接口的使用
CN106211306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延时抖动平滑方法、装置及***
US10594423B1 (en) * 2019-09-09 2020-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Re-timing a packetized radio flow to clean noise induced by packet delay variation of a packet network
CN111327657A (zh) * 2018-12-14 2020-06-23 诺基亚通信公司 数据缓冲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3903B2 (en) * 2001-12-11 2010-03-23 Enounce, Inc. Management of presentation time in a digital media presentat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rate presentation capability
US7443801B2 (en) * 2004-10-28 2008-10-28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estimation of round-trip delays in a data network
US8295684B2 (en) * 2007-10-08 2012-10-23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aling content for playback with variable duration
US8208500B2 (en) * 2009-12-30 2012-06-26 Nxp B.V. Low-jitter end-to-end latency control scheme for isochronous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transmitter timestamp information
CN104507154B (zh) * 2014-11-20 2018-04-1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
CN106162860B (zh) * 2015-04-27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307015B1 (en) * 2015-12-17 2019-09-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ocol conversion
CN108934034A (zh) * 2017-05-26 2018-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方法、设备及***
US10892967B2 (en) * 2018-12-21 2021-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End-to-end path delay measurements in 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838A (zh) * 2009-07-23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同步
CN104782064A (zh) * 2012-09-06 2015-07-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过非对称网络的公用公共无线电接口的使用
CN103840952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mac黑洞预防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分布式双宿节点
CN106211306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延时抖动平滑方法、装置及***
CN111327657A (zh) * 2018-12-14 2020-06-23 诺基亚通信公司 数据缓冲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594423B1 (en) * 2019-09-09 2020-03-17 Cisco Technology, Inc. Re-timing a packetized radio flow to clean noise induced by packet delay variation of a packet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INT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EEE Standard for Radio over Ethernet Encapsulations and Mappings", vol. 978, 5 October 2018, PRINT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ages: 26 - 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45741A3 (en) 2022-03-02
EP3945741A2 (en) 2022-02-02
US20220039034A1 (en)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5491B2 (en) 5G system support for conveying TSN time synchronization
US2019000732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WO2020000203A1 (en) Dynamic route selection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system
US12047829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entralized unit switch
EP2865236A1 (en) Encapsulating cpri frames
US2017002701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9193154A1 (en) Rado node latency handling
US20220272648A1 (e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node downlink timing adjustment in presence of frequency offset
CN11407169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531330B2 (en) Frame start optimizing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3245816B1 (en)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US11997628B2 (en) Advance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a mobile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deployment
US20220294881A1 (en)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cellular network
KR20210105372A (ko) 데이터 재전송 지시,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4070442A (zh) 不同通信方向上的呈现时间偏移量的自动对齐
US20240214100A1 (en) Input Synchronization for Cyclic Queueing and Forwarding (CQF)
WO2024093059A1 (en) Network devices,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CN114731332B (zh) 流间延迟抖动的减轻
WO202414856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32457A1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
WO2024093135A1 (en) Network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CN115734404A (zh) 基站内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7813912A (zh) 集成接入和回程网络的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