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047A -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047A
CN114070047A CN202010760557.0A CN202010760557A CN114070047A CN 114070047 A CN114070047 A CN 114070047A CN 202010760557 A CN202010760557 A CN 202010760557A CN 114070047 A CN114070047 A CN 114070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wire
dcdc
wiring por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05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保国
王达智
于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05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0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9068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085A1/zh
Priority to EP21848907.8A priority patent/EP4184776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070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047A/zh
Priority to US18/161,884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079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2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being switch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8Plural converter units for generating at two or more independent and non-parallel outputs, e.g. systems with plural point of load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2Buck-boost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with a plurality of power processing stag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该并机供电***包括公共端接线母排、输入接线母排、输出接线母排和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入接线母排,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出接线母排,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公共端接线母排;接线母排用于连接第一直流电源与负载;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负载需要的电压输出,且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从而避免出现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背景技术
直流直流(DCDC)电源***,用于电压等级的变换,即将输入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
参见图1,该图为一种DCDC电源***的示意图。
DCDC电源***包括直流电源110、并机供电***120和直流负载130,其中,并机供电***120包括n个四线DCDC变换器,n个四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并联均连接直流电源110,n个四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并联均连接直流负载130,n为大于1的整数。并机供电***120中DCDC变换器将直流电源110输出的电压转化为直流负载130所需的电压。
并机供电***120采用如图1所示的四线DCDC变换器时,从直流负载130第二电源端(D)流出的回流电流会全部通过所有四线DCDC变换器回流到直流电源110上,但是由于并机供电***120无法控制通过各个四线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的大小,可能出现大部分回流电流通过某一个四线DCDC变换器回流到直流电源110上的情况,超过该四线DCDC变换器可以承受的电流,即出现过流,可能烧毁该四线DCDC变换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能够控制回流电流均匀的通过每一个DCDC变换器,防止DCDC变换器被烧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并机供电***,包括:公共端接线母排、输入接线母排、输出接线母排和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该并机供电***不再采用四线DCDC变换器,而是采用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入接线母排,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出接线母排,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公共端接线母排。并机供电***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调整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一致。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相等,因此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相等。又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效率相等,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功率相等。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相等,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也相等。又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知,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为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与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之差,且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都相等,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都相等,所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也相等。
由此,并机供电***通过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使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进而避免出现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可选的,并机供电***通过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具体地,并机供电***还包括控制器;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其中,第一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第一电流,将第一电流发送给控制器;第二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第二电流,将第二电流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使第一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且控制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使第二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控制器控制并机供电***中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调整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均与预设电流一致,从而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一致,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的电流一致,所有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电流一致,进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真正意义上的均流控制。
可选的,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并机供电***,能够使两台或多台DCDC电源***能够进行并机,下面以两个电源为例,分别是: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不同;输出接线母排连接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连接负载;公共端接线母排连接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且公共端接线母排连接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用于将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的电压转换为与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一致的电压。通过将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转换为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致,从而为第二直流电源的负载供电。并机供电***通过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使每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从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一致,即实现了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均流控制。进而避免出现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可选的,第一直流电源与第二直流电源协同工作时,供电形式可以设置为优先供电和备电供电。当实现优先供电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第一直流电源剩余的电能全部转换后给负载。当实现备用供电时,控制器用于在第二直流电源不足以满足负载的电能需求时,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第一直流电源剩余的电能转换后给负载。
可选的,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方式可以为输出接线母排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一致。
可选的,DCDC转换电路为以下至少一种:H桥电路、Buck电路、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uk电路、Sepic电路和Zeta电路,即DCDC转换电路可以为上述七种电路,也可以为其中至少两个的组合或者变形的拓扑结构。下面分别介绍上述七种电路的拓扑结构。
第一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H桥电路时,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公共端接线口;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出接线口,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公共端接线口;输入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第一电容,公共端接线口和输出接线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连接电感。
第二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Buck电路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电感连接输出接线口;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公共端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电容。
第三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Boost电路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电感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管连接公共端接线口;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输出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电容。
第四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BuckBoost电路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电感连接公共端接线口;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输出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电容。
第五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Cuk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管和二极管;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管连接公共端接线口;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连接输出接线口;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公共端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
第六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Sepic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管和二极管;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管连接公共端接线口;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连接公共端接线口;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输出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
第七种:当DCDC转换电路为Zeta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管和二极管;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感连接公共端接线口;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连接输出接线口;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公共端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第二电容。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并机供电***,还能应用于通讯基站。具体地,第一直流电源为负53.5伏,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为负57伏。当新型DCDC电源***无法进行扩容时,可以利用通讯基站现网DCDC电源***与新型DCDC电源***并机,为新型DCDC电源***的负载供电,即将站点现网DCDC电源***输出的电压负53.5伏转换为负57伏,从而为新型DCDC电源***中的负载供电,以满足负载的需求。
可选的,并机供电***中的三线DCDC变换器的功率流不仅能够实现单向流动,还能够实现双向流动,即输入接线母排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其他电压后输出,输出接线母排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其他电压后输出。具体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还用于将输出接线母排输入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输入接线母排用于连接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第一端,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池。该三线DCDC变换器能够与电池串联后给负载供电,同时输出接线母排能够通过三线DCDC变换器给电池充电,实现并机供电***的双向供电。由此,三线DCDC变换器仅处理部分整机功率,相对于三线DCDC变换器处理全部并机供电***功率的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线DCDC变换器效率更高,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另一种并机供电***,应用于多个等级不同的电池为同一负载供电的场景中,例如铅酸电池组场景。通过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或多个三线DCDC变换器级联,分别将不同电压等级电池输出的电压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压,从而实现不同等级电池的功率扩容。具体地,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连接第一电池;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连接第二电池;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一电池;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二电池;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均连接负载;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均连接负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又一种并机供电***,应用于不同负载对供电电压制式要求不同的场景中,通过包括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并机供电***,将同一个供电母排分别转换为不同电压制式,以满足不同负载对不同供电电压制式的需求。具体地,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均连接直流电源的供电母排;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均连接供电母排;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一负载,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二负载;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连接第一负载,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连接第二负载。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不再采用四线的拓扑结构,而是采用三线的拓扑结构。具体地,该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三个接线口分别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其中,输入接线口连接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输出接线口连接直流负载的第一电源端;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直流负载的第二电源端;直流负载的第二电源端连接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因此,相比于四线DCDC变换器,三线DCDC变换器减少了一根线缆,接线口也从四个变为三个,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三线DCDC变换器可以节约线缆的数量和接线口的数量,降低布线的复杂程度,尤其是多个三线DCDC变换器并联在一起为直流负载供电时,布线简单,进一步降低并机供电***的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机供电***,具体包括:公共端接线母排、输入接线母排、输出接线母排和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该并机供电***不再采用四线DCDC变换器,而是采用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并机供电***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调整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一致。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相等,因此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相等。又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效率相等,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功率相等。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相等,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也相等。又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知,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为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与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之差,且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都相等,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都相等,所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也相等,从而可以真正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之间的均流控制,进而避免出现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DCDC电源***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直流电源并机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两个直流电源并机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均流控制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先介绍三线DCDC变换器。
三线DCDC变换器实施例: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的示意图。
该三线DCDC变换器220包括DCDC转换电路221和三个接线口,分别是:输入接线口(1)、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
具体地,输入接线口(1)用于连接直流电源110的第一供电端(A);输出接线口(2)用于连接直流负载130的第一电源端(C);公共端接线口(3)用于连接直流负载130的第二电源端(D);直流负载130的第二电源端(D)还用于连接直流电源110的第二供电端(B)。
直流电源110输入的第一电压通过输入接线口(1)给DCDC转换电路221,DCDC转换电路221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直流负载130所需的第二电压,通过输出接线口(2)给直流负载130。
电流的走向为:从直流电源110的第一供电端(A)通过输入接线口(1)流入三线DCDC变换器220,再流向输出接线口(2),然后流向直流负载130的第一电源端(C),通过直流负载130的第二电源端(D)再回流到直流电源110的第二供电端(B)上。其中,回流电流分为两条支路,第一条支路为从直流负载130的第二电源端(D)直接回流到直流电源110的第二供电端(B),第二条支路为从直流负载130的第二电源端(D)通过公共端接线口(3)回流到三线DCDC变换器220中。第一条支路的回流电流大于第二条支路的回流电流。
下面说明采用四线DCDC变换器时电流的走向,继续参见图1,所有四线DCDC变换器并联,下面以四线DCDC变换器1为例进行说明。
四线DCDC变换器1包括四个接线口,分别是:第一输入接线口(I)、第二输入接线口(II)、第一输出接线口(III)和第二输出接线口(IV)。
电流的走向为:从直流电源110的第一供电端(A)通过第一输入接线口(I)流入四线DCDC变换器1,再流向第一输出接线口(III),然后流向直流负载130的第一电源端(C),通过直流负载130的第二电源端(D)流向第二输出接线口(IV),然后通过第二输入接线口(II)流到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B)上。
由此可知,回流电流会全部通过所有四线DCDC变换器回流到直流电源110上。
显然,相比于四线DCDC变换器,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线DCDC变换器回流到三线DCDC变换器内部的电流较小,大部分回流电流从外部回流到直流电源110,从而便于三线DCDC变换器的内部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线DCDC变换器不再采用四线的拓扑结构,而是采用三线的拓扑结构。具体地,该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三个接线口分别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其中,输入接线口连接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输出接线口连接直流负载的第一电源端;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直流负载的第二电源端;直流负载的第二电源端连接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因此,相比于四线DCDC变换器,三线DCDC变换器减少了一根线缆,接线口也从四个变为三个,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三线DCDC变换器可以节约线缆的数量和接线口的数量,降低布线的复杂程度,尤其是多个三线DCDC变换器并联在一起为直流负载供电时,布线简单,进一步降低并机供电***的成本。
并机供电***实施例一:
随着直流负载对大功率直流电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一般采用并机供电***,即通过多个并联的DCDC变换器提高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从而满足直流负载的功率需求。
当并机供电***全部采用四线DCDC变换器时,继续参见图1,下面以四线DCDC变换器1为例进行说明。
从直流负载130第二电源端(D)流出的回流电流会全部通过所有四线DCDC变换器回流到直流电源110上,即回流电流会通过第二输出接线口(IV)流向第二输入接线口(II),以下将第二输出接线口(IV)至第二输入接线口(II)的线缆简称为回流线缆,且所有四线DCDC变换器的回流线缆并联,因此所有四线DCDC变换器的回流线缆上的回流电流仅与线缆阻抗匹配有关,进而导致并机供电***120无法控制每一个四线DCDC变换器的回流线缆上的回流电流。
因此,某一个四线DCDC变换器的回流线缆阻抗较低时,将会承担该并机供电***120的大部分回流电流,该四线DCDC变换器会因为过流而导致损坏。例如,当四线DCDC变换器1的回流线缆阻抗较低时,并机供电***120的总回流电流将会大部分从四线DCDC变换器1中的回流线缆回流到直流电源110的第二供电端(B),导致四线DCDC变换器1烧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机供电***,采用至少两个如图2所示的三线DCDC变换器,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进行说明。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该并机供电***320包括:公共端接线母排321、输入接线母排322、输出接线母排323和n个三线DCDC变换器,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实际供电时,可以根据负载的需要来设置n的具体取值,例如,n可以为2,3,4,或者更大。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三线DCDC变换器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入接线母排322,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出接线母排323,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公共端接线母排321。
下面以三线DCDC变换器1和三线DCDC变换器2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三线DCDC变换器的连接关系与此相同,不再赘述。
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入接线口(1)连接输入接线母排322,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入接线口(1)连接输入接线母排322,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入接线口(1)与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入接线口(1)并联。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接线口(2)连接输出接线母排323,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接线口(2)连接输出接线母排323,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接线口(2)与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接线口(2)并联。三线DCDC变换器1的公共端接线口(3)连接公共端接线母排321,三线DCDC变换器2的公共端接线口(3)连接公共端接线母排321,三线DCDC变换器1的公共端接线口(3)与三线DCDC变换器2的公共端接线口(3)并联。
输入接线母排322用于连接第一直流电源310的第一供电端(A);输出接线母排323用于连接负载330的第一电源端(C);公共端接线母排321用于连接负载330的第二电源端(D)和第一直流电源310的第二供电端(B)。
公共端接线母排321不仅连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还作为负载330与第一直流电源310的回路,连接负载330与第一直流电源310。
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中的三线DCDC转换电路分别将第一直流电源310的电压转换为负载330需要的电压输出,且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其中,三线DCDC转换电路位于三线DCDC变换器内部,图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输出电流一致可以理解为输出电流相等,即所有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实现均流。电流一致可以为绝对相等,也可以为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等效视为相等。
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相等,且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一致,因此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相等。
又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效率相等,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功率相等。
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相等,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相等。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知,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为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与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之差,由于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都相等,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都相等,所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也相等。
由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输出电流和公共端接线口电流均彼此相等,即各个三线DCDC变换器每一个接线口对应的电流均对应相等,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流。因此,不会出现某一个DCDC变换器由于过流导致的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机供电***,该并机供电***包括公共端接线母排、输入接线母排、输出接线母排和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具体地,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入接线母排,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输出接线母排,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公共端接线母排;输入接线母排,用于连接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输出接线母排,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电源端;公共端接线母排,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二电源端和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负载需要的电压输出,且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
综上所述,并机供电***通过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使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从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的电流一致、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一致,即实现了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三个接线口电流的均流控制。进而避免出现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并机供电***实施例二:
为了避免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下面结合附图对并机供电***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并机供电***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的方式。
下面以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为例进行说明。
相比于图3所示的并机供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并机供电***还包括控制器;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
实际供电时,可以根据负载的需要来设置三线DCDC变换器的具体取值,例如,三线DCDC变换器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大。
下面以并机供电***包括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该并机供电***相比于图3所示的并机供电***还包括控制器440,其他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对不同之处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控制器440的位置,例如控制器440可以位于并机供电***320内部,控制器还可以独立于并机供电***320存在。
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分别为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和三线DCDC变换器2。
第一电流检测电路451用于检测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接线口(2)的第一电流,将第一电流发送给控制器440。
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52用于检测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接线口(2)的第二电流,将第二电流发送给控制器440。
控制器440具体用于控制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电压以使第一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且控制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电压以使第二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
控制器440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来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从而将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调整为与预设电流一致,从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均流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预设电流的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机供电***,通过控制器控制并机供电***中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调整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均与预设电流一致,从而控制所述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一致。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相等,因此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功率相等。又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效率相等,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功率相等。由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因此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相等,根据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可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相等。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知,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为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与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之差,由于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都相等,输入接线口的输入电流都相等,所以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也相等。同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的电流一致,所有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电流一致,从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真正意义上的均流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不仅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还能够通过通信的方式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例如,当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之间通信时,其中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可以作为主机将均流信息发送给另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从而实现输出电流相等。
并机供电***实施例三:
目前,为了减少电解现象,起到设备外壳防腐蚀的作用,目前通信设备一般使用负电压进行供电。
但是通讯设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是:某些通讯设备在前期建设完成后,当后期需要增加负载时,由于通讯设备原有DCDC电源***受到***空间、散热设备能力等限制,无法进行扩容,则需要额外增加发电机及DCDC电源***,即需要两台或多台DCDC电源***进行并机。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通讯设备的种类。例如,通讯设备可以为通讯基站或服务器。
下面以两台直流电源并机、并机供电***包括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5A,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直流电源并机的示意图。
该并机供电***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511和第二直流电源512,其中,第一直流电源511和第二直流电源512的电压不同。例如,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为负48伏,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为负57伏。
第一直流电源511、并机供电***320与负载330的连接关系与图3实施例中第一直流电源310、并机供电***320与负载330的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说明图5A与图3的不同之处。
输出接线母排323连接第二直流电源512的第一供电端(A);第二直流电源512的第一供电端(A)连接负载330。
公共端接线母排322连接第一直流电源511的第二供电端(B),且公共端接线母排322连接第二直流电源512的第二供电端(B)。
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即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与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将第一直流电源511的第一供电端(A)的电压转换为与第二直流电源512的第一供电端(A)一致的电压。
并机供电***320能够将第一直流电源511输出的电压转换为与第二直流电源512一致的电压,从而当第二直流电源512无法扩容时,第一直流电源511为第二直流电源512的负载330供电。
下面以图5A实施例应用于通讯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某些通讯基站现网DCDC电源***母排为负53.5伏制式,而新型DCDC电源***母排制式为负57伏制式。例如,目前4G通信用的电源为负53.5伏(即-53.5V),而5G通信用的电源是负57伏(即-57V),为了使4G的现有电源继续可以使用,不被淘汰,节约设备,则需要将-53.5V的电压转换为-57V为5G通信供电。
当新型DCDC电源***无法进行扩容时,可以利用通讯基站现网DCDC电源***与新型DCDC电源***并机,为新型DCDC电源***的负载供电,即将站点现网DCDC电源***输出的电压负53.5伏转换为负57伏,从而为新型DCDC电源***中的负载供电,以满足负载的需求。
两个***的直流电源,即第一直流电源与第二直流电源协同工作时,供电形式可以设置为优先供电和备电供电,下面结合图5B分别介绍以上两种供电形式。
参见图5B,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两个直流电源并机的示意图。
第一种:优先供电。
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第一直流电源剩余的电能全部转换后给负载。
现网DCDC电源***中的第一直流电源511为现网DCDC电源***中负载供电,共有三种情况。其中,负载可以为通讯基站,或是备用电池等。
下面以负载为第一负载521和第一电池522为例说明三种供电情况。
情况一:第一直流电源511仅为第一负载521供电。
情况二:第一直流电源511仅为第一负载521供电,同时第一电池522电量不足时为第一电池522供电。
情况三:第一直流电源511出现故障等无法为第一负载521供电的情况下,第一电池522为第一负载521供电。
当第一直流电源511为现网DCDC电源***中的负载供电后具有剩余的电能时,控制器控制并机供电***320中的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将剩余的电能转换为与新型DCDC电源***中第二直流电源512一致的电压,为新型DCDC电源***中的负载供电,负载例如可以为第二负载523或第二电池524。
第二种:备电供电。
控制器不仅可以一直将第一直流电源511剩余的电能为第二直流电源512的负载供电,还可以在第二直流电源512不足以满足负载的电能需求时,才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第一直流电源511剩余的电能转换后给负载。
新型DCDC电源***中的第二直流电源512不足以满足第二负载523和第二电池524的电能需求时,控制器将现网DCDC电源***中的第一直流电源511剩余的电能转换为第二负载523和第二电池524所需的电压,为第二负载523和第二电池524供电。供电的三种情况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控制器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方式。例如,控制器可以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母排的输出电流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并机供电***,能够将第一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转换为与第二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致,从而为第二直流电源的负载供电。并机供电***通过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使每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从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的电流一致,即实现了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均流控制。进而避免出现由于某一个DCDC变换器的回流电流过大导致该DCDC变换器出现损坏的情况。
并机供电***实施例四: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三线DCDC变换器中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三线DCDC变换器中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例如,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可以至少为以下任意一种:H桥电路、Buck电路、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uk电路、Sepic电路或Zeta电路,即可以为单个的DCDC转换电路可以为上述七种电路,也可以为其中至少两个的组合或者变形的拓扑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介绍七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
第一种:H桥电路。
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H桥电路时,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电感L、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输出接线口(2),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连接公共端接线口(2);
输入接线口(1)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第一电容C1,公共端接线口(3)和输出接线口(2)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和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之间连接电感L。
在并机供电***实施例二中,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便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从而控制所述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电流一致,进而实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均流控制。下面结合图7,以DCDC转换电路为H桥电路为例说明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一种均流控制方式。
参见图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均流控制方式的示意图。
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通过采样电阻R连接输出接线口(2),其他连接方式与图6所示的H桥电路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测量采样电阻R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可获得通过采样电阻R的电流,即获得输出接线口(2)的输出电流。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采样电阻R两端的电压,调整输出接线口(2)的输出电流,从而控制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从而实现并机供电***的均流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获得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的方式,例如还可以直接检测输出接线口(2)的输出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电流检测设备的类型。例如,电流检测设备可以为霍尔传感器或分流器等。
第二种:Buck电路。
参见图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Buck电路时,包括:开关管Q、二极管D、电感L和电容C;
开关管Q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开关管Q的第二端通过电感L连接输出接线口(2);
开关管Q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电容。
第三种:Boost电路。
参见图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Boost电路时,包括:开关管Q、二极管D、电感L和电容C;
电感L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电感L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管Q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电感L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阳极,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输出接线口(2);
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电容C。
第四种:BuckBoost电路。
参见图1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BuckBoost电路时,包括:开关管Q、二极管D、电感L和电容C;
开关管Q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开关管Q的第二端通过电感L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开关管Q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输出接线口(2);
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电容C。
第五种:Cuk电路。
参见图1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Cuk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开关管Q和二极管D;
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管Q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L2连接输出接线口(2);
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阳极,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
第六种:Sepic电路。
参见图1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Sepic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开关管Q和二极管D;
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管Q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L2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阳极,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输出接线口(2);
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
第七种:Zeta电路。
参见图1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DCDC转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当DCDC转换电路为Zeta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开关管Q和二极管D;
开关管Q的第一端连接输入接线口(1),开关管Q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开关管Q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感L2连接输出接线口(2);
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公共端接线口(3);
输出接线口(2)和公共端接线口(3)之间连接第二电容C2。
并机供电***实施例五:
本申请提供的并机供电***中的三线DCDC变换器的功率流不仅能够实现单向流动,即如并机供电***实施例一至并机供电***实施例四中的三线DCDC变换器均是将输入接线母排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其他电压后输出,本申请提供的并机供电***中的三线DCDC变换器功率流还能够实现双向流动,即将输出接线母排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其他电压后输出。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进行介绍。
参见图1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1440还用于将输出接线母排1450输入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输入接线母排1430用于连接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1420第一端,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142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池1410。
下面分别对两种方向的功率流进行介绍。
第一种:输出接线母排1450为电池1410充电。
输出接线母排1450输出第一电压给三线DCDC变换器1440,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1440将第二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后,通过输入接线母排1430和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1420将第一电压给电池1410,为电池1410充电。
第二种:电池1410为负载1440供电。
电池1410输出第二电压,通过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1420和输入接线母排1430将第二电压给三线DCDC变换器1440,三线DCDC变换器1440将第二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后,给负载供电1460供电。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并机供电***,三线DCDC变换器能够与电池串联后给负载供电,同时输出接线母排能够通过三线DCDC变换器给电池充电,实现并机供电***的双向供电。由此,三线DCDC变换器仅处理部分整机功率,相对于三线DCDC变换器处理全部并机供电***功率的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线DCDC变换器效率更高,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并机供电***实施例六:
下面介绍多个电池通过并机供电为一个负载供电的情况。
该并机供电***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该并机供电***具有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提供电压的电池为两种电压不同的电池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入接线口(1)连接第一电池1510;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入接线口(1)连接第二电池152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公共端接线口(3)连接第一电池1510;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公共端接线口(3)连接第二电池152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公共端接线口(3)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公共端接线口(3)均连接负载153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接线口(2)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接线口(2)均连接负载153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将第一电池151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负载1530所需的电压,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将第二电池152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负载1530所需的电压,即通过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将第一电池1510和第二电池1520转换为相同的电压后,并联为负载供电。
例如,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并机供电***应用于通讯设备时,由于通讯设备中各铅酸电池电压不尽相同,为实现铅酸电池组并联功率扩容,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并机供电***分别对各铅酸电池的电压进行调压后再并联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或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个数。例如,可以采用多个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级联,将第一电池151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负载1530所需的电压。
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协同工作时,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供电形式,例如可以设置为均流供电、均衡供电等。
其中,均流供电为并机供电***控制每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相等。例如,并机供电***控制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电流与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电流相等。
均衡供电为并机供电***分别控制每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例如,第一电池1510的放电能力大于第二电池1520的放电能力时,并机供电***控制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电流较大,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较小,使第一电池1510与第二电池1520充分发挥各自的放电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并机供电***,应用于多个等级不同的电池为同一负载供电的场景中,例如铅酸电池组场景。通过一个三线DCDC变换器或多个三线DCDC变换器级联,分别将不同电压等级电池输出的电压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压,从而实现不同等级电池的功率扩容。
并机供电***实施例七:
并机供电***实施例六主要介绍多个电池通过并机供电***为一个负载供电的情况,下面介绍一个电池通过并机供电***为多个负载供电的情况。
该并机供电***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每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该并机供电***具有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需要供电的负载为两个所需电压不同的负载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并机供电***的示意图。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入接线口(1)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入接线(1)口均连接直流电源的供电母排161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公共端接线口(3)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公共端接线口(3)均连接供电母排161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公共端接线口(3)连接第一负载1620,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公共端接线口(3)连接第二负载163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的输出接线口(2)连接第一负载1620,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的输出接线口(2)连接第二负载1630。
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1将供电母排161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负载1620所需的电压,为第一负载1620供电。同理。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2将供电母排161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负载1630所需的电压,为第二负载1630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或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个数。例如,可以采用多个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级联,将供电母排161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负载1620所需的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并机供电***,应用于不同负载对供电电压制式要求不同的场景中,通过包括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的并机供电***,将同一个供电母排分别转换为不同电压制式,以满足不同负载对不同供电电压制式的需求。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输入接线口,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
所述输出接线口,用于连接直流负载的第一电源端;
所述公共端接线口,用于连接所述直流负载的第二电源端;
所述直流负载的第二电源端还用于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
所述DCDC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输入接线口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通过所述输出接线口给所述直流负载。
2.一种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端接线母排、输入接线母排、输出接线母排和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每个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
所有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所述输入接线母排,所有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所述输出接线母排,所有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并联在一起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母排;
所述输入接线母排,用于连接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
所述输出接线母排,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电源端;
所述公共端接线母排,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第二电源端和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
所有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所述负载需要的电压输出,且所有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输出电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至少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第一电流,将所述第一电流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的第二电流,将所述第二电流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流与预设电流一致,且控制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以使所述第二电流与所述预设电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不同;所述输出接线母排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负载;
所述公共端接线母排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且所述公共端接线母排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
每个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的电压转换为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一致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剩余的电能全部转换后给所述负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不足以满足所述负载的电能需求时,控制所述所有三线DCDC变换器将所述第一直流电源剩余的电能转换后给所述负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母排与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以下至少一种:
H桥电路、Buck电路、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Cuk电路、Sepic电路和Zeta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H桥电路时,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电感、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输入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所述公共端接线口和所述输出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所述电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Buck电路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感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
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输出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电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Boost电路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
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
所述输出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电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BuckBoost电路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感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
所述输出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电容。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Cuk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管和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输出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第二电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Sepic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管和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
所述输出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第二电容。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Zeta电路时,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开关管和二极管;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接线口,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输出接线口;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输出接线口和所述公共端接线口之间连接所述第二电容。
16.根据权利要求4-15任一项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为负53.5伏,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为负57伏。
17.根据权利要求2-15任一项所述的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还用于将所述输出接线母排输入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后输出;所述输入接线母排用于连接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第一端,所述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池。
18.一种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
每个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连接第一电池;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连接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一电池;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和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均连接负载;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和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均连接所述负载。
19.一种并机供电***,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三线DCDC变换器: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和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
每个所述三线DCDC变换器包括:DCDC转换电路、输入接线口、输出接线口和公共端接线口;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和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入接线口均连接直流电源的供电母排;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和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均连接所述供电母排;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一负载,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公共端接线口连接第二负载;
所述第一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连接所述第一负载,所述第二三线DCDC变换器的输出接线口连接所述第二负载。
CN202010760557.0A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Pending CN114070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0557.0A CN114070047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PCT/CN2021/099068 WO2022022085A1 (zh) 2020-07-31 2021-06-09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EP21848907.8A EP4184776A4 (en) 2020-07-31 2021-06-09 THREE-WIRE DC CONVERTER AND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
US18/161,884 US20230170793A1 (en) 2020-07-31 2023-01-30 Three-wire dc-dc converter and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0557.0A CN114070047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047A true CN114070047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037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0557.0A Pending CN114070047A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三线dcdc变换器和并机供电***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0793A1 (zh)
EP (1) EP4184776A4 (zh)
CN (1) CN114070047A (zh)
WO (1) WO20220220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9670B1 (en) * 2023-07-11 2024-03-12 CisLunar Industries USA, Inc. Modular configurable electronic power conversion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8644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C-DC converter
CN201113789Y (zh) * 2007-08-28 2008-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
JP2010035255A (ja) * 2008-07-25 2010-02-1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CN101860228A (zh) * 2010-05-07 2010-10-1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高压配电用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2215001A (zh) * 2011-06-13 2011-10-12 珠海泰坦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交错串联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EP2538515A1 (en) * 2011-06-20 2012-12-26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Multi-input current limited voltage regulato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490613A (zh) * 2013-09-13 2014-01-01 嘉兴凯希电子有限公司 最大功率***
US20140062446A1 (en) * 2012-08-29 2014-03-06 Alexandr Ikriannikov Bridge Magnet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065281A (zh) * 2014-06-10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设备及基站
CN106026646A (zh) * 2016-07-23 2016-10-1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非隔离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其使用方法
US9973083B1 (en) * 2016-11-15 2018-05-15 Nxp B.V. DC-DC converter controller
CN109067176A (zh) * 2018-08-02 2018-1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dc/dc变换器最大电感电流均流控制方法
WO2020068969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agnetically coupled inductor boost and multiphase buck converter with split duty 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3500B2 (en) * 2003-02-21 2008-12-09 Xantrex Technology, Inc. Monopolar DC to bipolar DC to AC converter
US20060132102A1 (en) * 2004-11-10 2006-06-22 Harvey Troy A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harge controller for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P2341605B1 (en) * 2009-12-31 2018-03-07 Nxp B.V.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tage
JP5659575B2 (ja) * 2010-06-22 2015-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マルチフェーズ型コンバータ
JP2012044801A (ja) * 2010-08-20 2012-03-01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cdcコンバータ
CN103490614A (zh) * 2013-09-13 2014-01-01 嘉兴凯希电子有限公司 最大功率***
JP5734472B1 (ja) * 2014-01-29 2015-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CN208386419U (zh) * 2018-06-08 2019-01-15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多输入单输出的直流变换器
CN109120152B (zh) * 2018-08-07 2021-01-05 张锐明 一种燃料电池低纹波高效率能量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8924117U (zh) * 2018-10-08 2019-05-3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变换器
CN110752657A (zh) * 2019-11-05 2020-02-04 浙江大学 基于多路并联输入电源的供电电路及供电控制方法
CN111064359A (zh) * 2019-12-23 2020-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宽范围双向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8644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C-DC converter
CN201113789Y (zh) * 2007-08-28 2008-09-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
JP2010035255A (ja) * 2008-07-25 2010-02-1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CN101860228A (zh) * 2010-05-07 2010-10-1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高压配电用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2215001A (zh) * 2011-06-13 2011-10-12 珠海泰坦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交错串联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EP2538515A1 (en) * 2011-06-20 2012-12-26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Multi-input current limited voltage regulator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40062446A1 (en) * 2012-08-29 2014-03-06 Alexandr Ikriannikov Bridge Magnetic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490613A (zh) * 2013-09-13 2014-01-01 嘉兴凯希电子有限公司 最大功率***
CN104065281A (zh) * 2014-06-10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设备及基站
CN106026646A (zh) * 2016-07-23 2016-10-1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非隔离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其使用方法
US9973083B1 (en) * 2016-11-15 2018-05-15 Nxp B.V. DC-DC converter controller
CN109067176A (zh) * 2018-08-02 2018-1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dc/dc变换器最大电感电流均流控制方法
WO2020068969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agnetically coupled inductor boost and multiphase buck converter with split duty cycl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房绪鹏;庄见伟;李辉;许玉林;: "一种车用双电源***中新型双向DC-DC变流器研究", 汽车技术, no. 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4776A1 (en) 2023-05-24
EP4184776A4 (en) 2024-01-17
WO2022022085A1 (zh) 2022-02-03
US20230170793A1 (en)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3625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8130524B2 (en) Bi-directional DC to DC power converter having a neutral terminal
US8957542B2 (en) Non-isolated AC-DC converter having a positive output buck-boost converter and PFC at input supply
US8492928B2 (en) AC-to-DC conversion
EP2907220B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JP6495592B2 (ja) 電源システム、電源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コントローラ
CN212588110U (zh) 充放电***
Pires et al. DC–DC converters for bipolar microgrid voltage balanc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rchitectures and topologies
CN103154851A (zh) 使用多个电源向电子设备供电
CN103828186A (zh) 用于在线ups***的单一电池电力拓扑
KR102579213B1 (ko) 인버터 시스템, 인버터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및 병렬연결 인버터 시스템
US20230170793A1 (en) Three-wire dc-dc converter and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4389348A (zh) 克服电路电压和电流限制的新方法
US2005022530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n AC adapter and battery charger in a closed loop configuration
US10998759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with DC output
CN116599201A (zh) 储能***、电池子***及其电源电路和内部供电方法
CN112993418A (zh) 储能***
CN102593939A (zh) 电源连接转换装置和***
CN113162414B (zh) 用于电能变换器的基本单元、电能变换器及通用功率接口
Ahmadi et al. Hierarchical control scheme for three-port mult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s in bipolar DC microgrids
TWI739064B (zh) 直流輸出不斷電電源供應器
CN111740490A (zh) 一种支持交直流冗余输入的直流输出装置
CN210430926U (zh) 一种用于并联电源的均流电路
CN217427757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电源供电电路
CN219477630U (zh) 一种电池***及储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