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5880A -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5880A
CN114045880A CN202111523760.7A CN202111523760A CN114045880A CN 114045880 A CN114045880 A CN 114045880A CN 202111523760 A CN202111523760 A CN 202111523760A CN 114045880 A CN114045880 A CN 11404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ast strip
basement
pipe
strip pro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37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5880B (zh
Inventor
茹瑞春
马奇立
林王剑
王明锋
陶浙峰
斯迪龙
杨小军
石焰秋
寿超
王莹
申江会
韩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Zho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Zho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Zho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ong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37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5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5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5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5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04Gullies inlets, road sinks, floor drains with or without odour seals or sediment traps
    • E03F5/0407Floor drains for indoor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包括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和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本发明通过预留一根L型PVC管且在其上面套上一个止水套管,并通向就近的集水井,还要盖上地漏盖,同时在后浇带浇筑收面时做成圆弧形,能够实现地漏自主排水,便于清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投入。除此之外还在后浇带凹槽部分铺设碎石层和无纺布,并在其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还在地坪浇筑前纵横向铺设稻草绳并引至排水沟,如此就形成了排水***,保证了地面的干燥。同时,本工艺所使用的止水套管,其结构简单,便于与预留的管道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还通过设置金属套管来提高了其位置的稳定性与防滑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
背景技术
地下室后浇带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常见于底板墙板贯穿于整个地下室且留置时间长。在实际施工过程后浇带往往是一个薄弱环节,极易出现较多通病如:地下室基础留置时期后浇带长期存在大量积水,止水钢板、钢筋等铁件长期泡水生锈,污水与砼面形成青苔等附着物清理不到位,地下室面积过大无法有组织排水且人工排水工作量巨大,尤其是在后浇带封闭以后,结构层因外部因素变化扰动发生二次渗漏等通病隐患。如中国专利CN201910393868.5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设于后浇带上的吸水膨胀层、止水条、混凝土垫层、钢筋混泥土层以及吸水层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渗透作用,同时设置的混泥土垫层更有利于后续混泥土的浇筑与成型。但其并未解决后浇带留置时期积水带来的金属构件泡水生锈和砼上附着物难以清洗的问题,以及地下室排水困难的问题。
如中国专利CN201810328521.8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工艺,是将钢板固定在地下室后浇带的墙体上,然后对地下室墙体整体做防水处理,对地下室后浇带墙体内部进行土方回填处理,土方回填处理完毕后进行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该专利同样未处理地下室后浇带留置时期积水的排水问题。
在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中多需要止水套管,其结构多种多样。现有的PVC竖向管道穿楼板时安装大多采用预埋传统止水接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使用管件和接口数量较多、费用较高、造成多个漏水隐患点等情况。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因为建筑变形以及房屋下陷问题,导致墙体内止水套管往往极易损坏,因为其多为塑料结构,更容易被墙体挤压损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艺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后浇带留置期的积水带来的清理问题,排除金属构件泡水生锈产生的渗水隐患,以及解决受污水等原因导致砼上产生附着物难以清理的问题,同时还要设计一种稳定,自保护的止水套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地下室后浇带长期出现积水、金属构件泡水生锈和砼上产生的附着物难以清理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包括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所述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101:在土方开挖时,在后浇带预留处预埋一根L型PVC管,并通向就近的集水井;
措施102:加大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面与后浇带钢筋的保护层;
措施103:待后浇带垫层完成后,用地漏盖盖好。
优选地,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还包括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和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
优选地,所述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20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在原先预留的L型PVC管上套上一个止水套管,再接上一PVC直管,并在上口盖上地漏盖;
措施202:后浇带浇筑收面时,做成圆弧形,让后浇带中间位置低,并找坡向地漏位置。
优选地,所述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301:后浇带凹槽部分采用碎石层铺设,再在碎石层上铺设无纺布;
措施302:在无纺布碎石垫层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若有水渗出通过地漏流向预埋的管子,再流入集水井,通过集水井中的自动抽水泵抽出地下室;
措施303:地下室车库地坪浇筑前,先采用稻草绳纵横向铺设,并引至排水沟。
优选地,所述止水套管包括外壳和金属套管。
优选地,所述外壳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螺纹管、中心管和转接管,三管内径相同;所述金属套管包括金属管和金属翼,所述金属翼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金属管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螺纹管、中心管和转接管均为PVC材料。
优选地,金属管内壁涂有密封胶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
优选地,所述螺纹管表面设置有螺纹,在后浇带封闭阶段实现与PVC直管的紧密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管下端外部沿环向等距离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有4个;在后浇带封闭阶段预留的L型PVC管的顶端设置有4个与转接管对应的定位孔,两管的定位孔通过螺丝实现一一对应的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在后浇带预留阶段,通过PVC管、集水井和临时水泵三者的配合能够实现地漏自主排水,便于清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投入。此外,还能防止止水钢板、钢筋铁构件等泡水锈蚀而形成锈层浇筑砼时影响咬合,从而预防渗水风险。
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在后浇带浇筑收面时做成圆弧形,从而形成排水沟,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避免出现地坪受水、砂浆油漆等落地灰形成泥浆的现象。
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通过叠加铺设碎石层、无纺布、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能够有效排除地下室受地基础扰动、温差、二次装修等外部因素扰动而导致的结构层二次开裂、渗水等隐患,同时,地坪浇筑前纵横向铺设的稻草绳在腐烂之后自动形成的排水***保证了地面的干燥。
4.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所使用的止水套管,其结构简单,便于与预留的管道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该止水套管通过设置金属套管来保护内部的外壳,在金属套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加强金属套管与外壳之间的紧密性连接关系,缓解因地基下沉等因素造成的挤压而导致损坏止水套管的问题。在金属套管的上设置环形金属翼,提高了该止水套管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中的位置的稳定与防滑功能,缓解其因受外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下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封闭阶段收面时后浇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地下室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地下室平面图中1-1剖面图;
图7为本工艺所使用止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工艺所使用止水套管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工艺所使用止水套管中金属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L型PVC管;2、集水井;3、地下室底板;4、后浇带钢筋;5、保护层;6、地漏盖;7、止水套管;701、螺纹管;702、中心管;703、转接管;704、金属管;705、金属翼;706、定位孔;8、碎石层;9、无纺布;10、自动抽水泵;11、稻草绳;12、排水沟;13、橡胶止水带;14、后浇微膨胀混凝土;15、钢板止水带;16、止水片;17、后浇带覆盖;18、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实施例中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并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示意图。
所述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101:在土方开挖时,在后浇带预留处预埋一根75-100mm的L型PVC管1,并通向就近的集水井2;
措施102:尽可能加大地下室底板3混凝土浇筑完成面与后浇带钢筋4的保护层5,且保护层5要有5cm以上;
措施103:待后浇带垫层完成后,用地漏盖6盖好,高出垫层面2cm以上,防止泥浆等杂物堵塞管子,若后浇带有水就通过地漏流入L型PVC管1到集水井2,再采用临时水泵进行抽排。
进一步地,后浇带宽处地下室底板3中心位置设置有橡胶止水带13,同时用聚氯乙烯胶泥或麻丝沥青填缝。
进一步地,后浇微膨胀混凝土14与地下室底板3连接处设置有钢板止水带15。
进一步地,L型PVC管1与集水井2连接处设置有止水片16。
进一步地,后浇带覆盖17两侧均设置有砂浆18进行挡水。
进一步地,所述后浇带留置的周期一般从基础开始留置至主体完成后一个月。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措施能够实现地漏自主排水,便于清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人工投入。此外,还能防止止水钢板、钢筋铁构件等泡水锈蚀,从而预防渗水风险。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示意图;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后浇带封闭阶段收面时后浇带示意图;
所述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20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在原先预留的L型PVC管1上套上一个止水套管7,再接上一PVC直管,并在上口盖上地漏盖6;
措施202:后浇带浇筑收面时,宜做成圆弧性,尽可能让后浇带中间位置低,并找坡向地漏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浇带封闭的周期为后浇带封闭阶段至地坪浇筑阶段。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实施例1通过上述措施形成排水沟,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避免出现地坪受水、砂浆油漆等落地灰形成泥浆的现象。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1和2,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示意图;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地下室平面图;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中地坪浇筑阶段地下室平面图中1-1剖面图;
所述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301:后浇带凹槽部分采用碎石层8铺设,再在碎石层8上铺设无纺布9;
措施302:在无纺布9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5,若有水渗出通过地漏流向预埋的管子,再流入集水井2,通过集水井2中的自动抽水泵10抽出地下室;
措施303:地下室车库地坪浇筑前,先采用1-1.5cm稻草绳11纵横向铺设,并引至排水沟12,待稻草绳11腐烂后,自动形成排水***,保证了地面的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的周期是在地下室地坪浇筑完成以后。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实施例1和2通过上述措施有效排除地下室受地基础扰动、温差、二次装修等外部因素扰动而导致的结构层二次开裂、渗水等隐患,同时,排水***的形成还保证了地面的干燥。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2,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止水套管7的组成结构和连接关系。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工艺所使用止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图8为本工艺所使用止水套管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图9为本工艺所使用止水套管中金属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工艺所使用的一种止水套管7包括外壳和金属套管。所述外壳包括螺纹管701、中心管702和转接管703,三管内径相同,所述外壳呈“工”字形;所述金属套管包括金属管704和金属翼705,所述金属翼705呈空心圆盘状,其内圆直径与金属管704直径相同。
所述金属管704内壁涂有密封胶套设在中心管702上,所述金属翼70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金属管704的中部,用来提高该止水套管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稳定其位置,达到进一步的稳定与防滑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管701表面设置有螺纹,在后浇带封闭阶段实现与PVC直管的紧密连接。同时,在两管外壁连接处套设有密封条,进一步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管703下端外部沿环向等距离设置有定位孔706,所述定位孔设置有4个;在后浇带封闭阶段预留的L型PVC管的顶端设置有4个与转接管703对应的定位孔706,两管的定位孔706通过螺丝实现一一对应的紧密连接,同时在两管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来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管701、中心管702和转接管703均为PVC材料,三管形成的外壳在工厂开模注塑制成。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止水套管有外壳和金属套管组成,其结构简单,便于与预留的管道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该止水套管通过设置金属套管来保护内部的外壳,在金属套管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加强金属套管与外壳之间的紧密性连接关系,缓解因地基下沉等因素造成的挤压而导致损坏止水套管的问题。在金属套管的上设置环形金属翼,提高了该止水套管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中的位置的稳定与防滑功能,缓解其因受外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下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所述后浇带预留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101:在土方开挖时,在后浇带预留处预埋一根L型PVC管(1),并通向就近的集水井(2);
措施102:加大地下室底板(3)混凝土浇筑完成面与后浇带钢筋(4)的保护层(5);
措施103:待后浇带垫层完成后,用地漏盖(6)盖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和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封闭阶段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20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在原先预留的L型PVC管(1)上套上一个止水套管(7),再接上一PVC直管,并在上口盖上地漏盖(6);
措施202:后浇带浇筑收面时,做成圆弧形,让后浇带中间位置低,并找坡向地漏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坪浇筑阶段有组织排水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措施301:后浇带凹槽部分采用碎石层(8)铺设,再在碎石层(8)上铺设无纺布(9);
措施302:在无纺布(9)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若有水渗出通过地漏流向预埋的L型PVC管(1),再流入集水井(2),通过集水井(2)中的自动抽水泵(10)抽出地下室;
措施303:地下室车库地坪浇筑前,先采用稻草绳(11)纵横向铺设,并引至排水沟(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套管(7)包括外壳和金属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螺纹管(701)、中心管(702)和转接管(703),三管内径相同;所述金属套管包括金属管(704)和金属翼(705),所述金属翼(70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金属管(704)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701)、中心管(702)和转接管(703)均为PVC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金属管(704)内壁涂有密封胶套设在所述中心管(7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701)表面设置有螺纹,在后浇带封闭阶段实现与PVC直管的紧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703)下端外部沿环向等距离设置有定位孔(706),所述定位孔设置有4个;在后浇带封闭阶段预留的L型PVC管的顶端设置有4个与转接管(703)对应的定位孔(706),两管的定位孔(706)通过螺丝实现一一对应的紧密连接。
CN202111523760.7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Active CN114045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3760.7A CN114045880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3760.7A CN114045880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5880A true CN114045880A (zh) 2022-02-15
CN114045880B CN114045880B (zh) 2023-09-05

Family

ID=8021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3760.7A Active CN114045880B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58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5963A (zh) * 2022-04-26 2022-08-05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顶板排水***及施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4838A (en) * 1997-03-28 1998-07-28 Phillips; Jeffery L. Drain for draining water from a basement floor
CN104879164A (zh) * 2015-03-12 2015-09-0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
CN106869188A (zh) * 2017-04-07 2017-06-20 黄以恒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74001U (zh) * 2019-02-13 2019-12-31 天安人防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工程排水装置
CN112376624A (zh) * 2020-10-19 2021-02-19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二次浇筑留置超前止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204229U (zh) * 2020-09-09 2021-05-14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疏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4838A (en) * 1997-03-28 1998-07-28 Phillips; Jeffery L. Drain for draining water from a basement floor
CN104879164A (zh) * 2015-03-12 2015-09-0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
CN106869188A (zh) * 2017-04-07 2017-06-20 黄以恒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74001U (zh) * 2019-02-13 2019-12-31 天安人防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人防工程排水装置
CN213204229U (zh) * 2020-09-09 2021-05-14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疏水装置
CN112376624A (zh) * 2020-10-19 2021-02-19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二次浇筑留置超前止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5963A (zh) * 2022-04-26 2022-08-05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顶板排水***及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5880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59064B (zh) 一种预制管廊与现浇管廊衔接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836516B (zh) 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
CN103132488B (zh) 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反渗水处理方法及反渗排水***
CN108301466B (zh) 整体预制卫生间沉箱和卫生间沉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1105068A (zh) 虹吸式雨水排放***施工工艺
CN103410318B (zh) 卫生间管井防漏水施工方法
CN114045880A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处理工艺
CN116733021A (zh) 一种地下室渗漏处治结构施工方法
CN111088830A (zh) 一种沉箱式卫生间二次排水管道
CN206477382U (zh) 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结构
CN212561820U (zh) 一种下沉式卫生间二次地漏连接结构
CN208441115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管涌封堵结构
CN114319678A (zh) 有水房间的止水结构和止水施工方法
CN206279547U (zh) 基坑降水水井结构
CN112554240A (zh) 一种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及其应用
CN206554180U (zh) 一种卫生间管道集成防水底盘
CN111335414A (zh) 同层排水预埋集水器排水施工方法
KR101215873B1 (ko) 누수 및 부식 방지가 완벽한 빗물 및 합류식 하수관거 월류수 저류조와 그의 제작방법
CN106703157B (zh) 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结构施工方法
CN214833311U (zh) 一种装配式排水管道
CN219175435U (zh) 一种二次排水用地漏支撑件
CN219298284U (zh) 一种梁板式筏型基础渗漏的维修结构
CN218713277U (zh) 一种防水防灌地下管沟结构
KR200462219Y1 (ko) 유속 변환구조를 갖는 매립용 흄관의 시공 구조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