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703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703B
CN114039703B CN202111424223.7A CN202111424223A CN114039703B CN 114039703 B CN114039703 B CN 114039703B CN 202111424223 A CN202111424223 A CN 202111424223A CN 114039703 B CN114039703 B CN 114039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ability
receiving
determining
data packet
p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42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703A (zh
Inventor
吴灿锐
张伟
陶雪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42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7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4627 priority patent/WO202309387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根据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本公开通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以得到最小的FEC冗余比例,从而实现了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降低了FEC冗余比例,提高了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以及降低了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实时通信(Real Time Communication,RTC)技术,由于用户网络环境复杂及其对实时体验的极致要求,不可避免的需要与弱网进行对抗。
目前RTC进行弱网对抗的对抗策略包括两种: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技术(即发送方提前发送冗余报文进行弱网对抗)和非确认(Non-Acknowledge,NACK)技术(即接收方发现有丢包时,将丢包信息通过NACK反馈给发送方,请求发送方重传丢失的报文)。通常来说,FEC冗余比例越高,主动抗丢包能力越强,需要的重传次数也越小,延时越小。然而,FEC未用于恢复丢包时,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增加运营成本。此外,在带宽一定情况下,过高的FEC比例,会造成媒体核心码率的降低,影响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因此,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如何降低FEC冗余比例,降低运营成本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满足用户抗性与延时需求的基础上,降低了FEC冗余比例,进而提升了视频清晰度和降低了运营成本。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通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以得到最小的FEC冗余比例,从而实现了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降低了FEC冗余比例,提高了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以及降低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配置于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传输装置来执行。本实施例应用于RTC通信弱网对抗的场景。该电子设备可以发送端,优选可以是智能手机、iPad、个人计算机(PC)等可以进行视频传输的智能终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其中,最大重传次数指的是发送端最多可以向接收端重传媒体包的次数。可以理解为,发送端预先生成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并对每个媒体包进行编号,即每个媒体包均对应一个媒体包序号,然后发送端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发送至接收端,若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的情况下,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未成功接收到的媒体包序号对应的媒体包,以使发送端重传该媒体包序号(即接收端未成功接收到的媒体包对应的媒体包序号)对应的媒体包。当然,发送端也可以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重传至接收端,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实施例中,不同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网络情况,以及业务传输场景也是不同的,为了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正常通信,可以根据业务传输场景和/或网络情况,适应地配置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其中,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可以为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也可以为第一目标数量中一部分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S120、根据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在实施例中,预设恢复概率指的是接收端需要能够成功恢复出数据包的概率,也可以理解为,接收端需要能够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概率。需要理解的是,接收端的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接收端才可以成功地解析出数据包对应的数据信息,即预设恢复概率可以理解为接收端能够成功解析出数据包对应数据信息的概率阈值,即在数据包接收概率低于预设恢复概率时,接收端无法成功地解析出数据包对应的数据信息;而在数据包接收概率高于预设恢复概率时,接收端可以成功地解析出数据包对应的数据信息。
在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最大重传次数和第一目标数量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然后根据数据包接收概率和预设恢复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可以理解为,数据包至少包括媒体包。当然,在数据包只包括媒体包的情况下,若数据包接收概率未达到预设恢复概率,则在数据包中配置FEC冗余包。可以理解为,在保证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数据包中FEC冗余包的数量,即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S130、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在实施例中,在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之后,在数据包中添加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并将携带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当然,为了便于对FEC冗余包的解析,对FEC冗余包进行编号,即每个FEC冗余包配置对应的冗余包序号。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以得到最小的FEC冗余比例,从而实现了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降低了FEC冗余比例,提高了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以及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业务传输场景确定最大可接受延时。
其中,最大可接受延时,指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数据,对端未响应的最大延时。需要说明的是,对端可以为发送端,也可以为接收端。可以理解为,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发送端为本端,接收端为对端;在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信息时,接收端为本端,发送端为对端。可以理解为,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若在未响应时长达到最大可接受延时的情况下,接收端(或发送端)仍未响应发送端(或接收端),则可以理解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通信出现故障。因此,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配置最大可接受延时,以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正常通信。当然,最大可接受延时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业务传输场景有关,比如,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业务传输数量大,或者,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距离较大,相应的,最大可接受延时也随之增加。当然,最大可接受延时也可以与其它因素有关,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配置,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S220、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NACK消息处理间隔和最大可接受延时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指的是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并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信息这个过程的总时长。NACK消息处理间隔,指的是发送端处理接收端所反馈的NACK消息的总时长,即NACK消息处理间隔可以理解为NACK消息的处理总时长。在实施例中,首先计算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以及NACK消息处理间隔的总和,然后计算出最大可接受延时与总和(即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以及NACK消息处理间隔的总和)之间的比值,并将该比值得到的数值作为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与NACK消息处理间隔的总和小于等于最大可接受延时。在实施例中,最大可接受延时是用于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正常通信的通信间隔,则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与NACK消息处理间隔之和,需要小于最大可接受延时。
S230、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送端的最大重传次数为0的情况下,与发送端的最大重传次数不为0的情况下,数据包接收概率的确定方式是不同的。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一种实现方式,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在实施例中,在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0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的接收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数据包包括媒体包或FEC冗余包,且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二目标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其中,第二目标数量指的是成功接收到数据包数量。示例性地,假设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为x,数据包总数量为m,第二目标数量的为i,则第二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为:
其中,P(m,i)表示m个数据包中成功接收到i个数据包的接收概率;x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
在实施例中,在数据包包括媒体包或FEC冗余包,且没有重传的情况下,接收端成功接收到i个数据包的接收概率与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有关。
另一种实现方式,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在实施例中,在数据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不为0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的接收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数据包包括媒体包,且最大重传次数为k,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数据包总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
其中,第三目标数量指的是在一次传输之后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第四目标数量指的是在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示例性地,假设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为x,数据包总数量为m,第二目标数量的为i,第三目标数量为j,第四目标数量为i-j,最大重传次数为k,则第二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为:
其中,P(m,i,k)表示最多重传k次,m个数据包中成功接收到i个数据包的概率;P(m,j,0)表示一次传输之后,接收到j个数据包的概率;P(m-j,i-j,k-1)表示剩下的m-j个数据包经过k-1次传输之后,接收到i-j个数据包的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数据包包括媒体包和FEC冗余包,且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k以及FEC冗余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媒体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第一目标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第一目标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冗余包总数量和成功接收到的冗余包数量确定冗余包接收概率;根据所述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冗余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其中,第三目标数量指的是在一次传输之后成功接收到的媒体包数量;第四目标数量指的是在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成功接收到的媒体包数量。示例性地,假设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为x,媒体包总数量为m,第二目标数量的为i,第三目标数量为j,第四目标数量为i-j,最大重传次数为k,则第二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为:假设冗余包总数量为n,成功接收到的冗余包数量为j,则冗余包接收概率为:P(n,j,0);则数据包接收概率为:
其中,P(m,i,k)最多重传k次,m个数据包中成功接收到i个数据包的概率;P(n,j,0)表示n个FEC冗余包中成功接收到j个FEC冗余包的概率。
S240、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是否大于预设恢复概率,若否,则执行S250;若是,则执行S260。
S250、对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并返回执行S230,直至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
在实施例中,首先确定当前重传次数为0,且数据包中只包括媒体包的情况下的数据包接收概率,若数据包接收概率未达到预设恢复概率,则对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即确定当前重传次数为1,且数据包中只包括媒体包的情况下的数据包接收概率,若该数据包接收概率仍未达到预设恢复概率,则继续对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并重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直至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当然,若在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数据包接收概率仍未达到预设恢复概率,则在数据包中配置一个FEC冗余包,即数据包中包括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一个FEC冗余包,并对媒体包进行重传,以及FEC冗余包不进行重传,计算出此情况下的数据包接收概率,若该数据包接收概率仍未达到预设恢复概率,则对数据包中的FEC冗余包的配置数量执行加一操作,并重新计算数据包接收概率,直至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将此时数据包中所包含的FEC冗余包的配置数量作为最小配置数量。
S260、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场景下数据包接收概率的计算方式,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从而保证了FEC冗余比例达到最小,进而实现了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降低了FEC冗余比例,提高了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以及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根据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和所第一目标数量确定最小冗余比例。在实施例中,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与第一目标数量之间的比值,将该比值作为最小冗余比例。可以理解为,在数据包中所包含FEC冗余包的数量可以保证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的情况下,将该FEC冗余包的数量作为最小配置数量,进而根据最小配置数量即可得到对应的最小冗余比例,从而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降低了FEC冗余比例,提高了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以及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假设有m个媒体包,n个FEC冗余包需要发送,最大重传次数为k,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为x,预设恢复概率为s,对最小冗余比例的计算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假设有m个媒体包需要发送,丢包率为x,在没有重传的情况下,对端恰好接收到i(0<=i<=m)个媒体包的概率为:
然后,假设m个媒体包最多可以重传k次,对端恰好接收到i(0<=i<=m)个媒体包的概率为:
其中,P(m,i,k)表示最多重传k次,m个数据包中成功接收到i个数据包的概率;P(m,j,0)表示一次传输之后,接收到j个数据包的概率;P(m-j,i-j,k-1)表示剩下的m-j个数据包经过k-1次传输之后,接收到i-j个数据包的概率。其中,P(m,j,0)的值可以根据计算得到,即P(m,j,0)=P(m,j),从而相加即可得到P(m,i,k)。
采用该计算方式的计算复杂度为O(m*m*k),通常一组媒体包的分组m和最大重传次数k的数值较小,可以快速的进行计算。
然后,对于m个媒体包,n个FEC冗余包,如果FEC冗余包不进行重传,并且,媒体包最大允许k次重传,m个媒体包恰好接收到i个数据包的概率为P(m,i,k),从n个FEC冗余包中接收到j个FEC冗余包的概率和为P(n,j,0),则对端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为:
最后,假设编码侧生成m个媒体包需要耗时N毫秒,并且,对端的恢复概率需要达到s;假设发送端为m个媒体包生成n个FEC冗余包需要耗时N毫秒,对端的恢复概率需要达到s;最大可接受延时为delay,rtt为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往返延时,则最小冗余比例f的计算公式为:f=min(n/m);
其中,f的计算公式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假设根据用户当前网络情况配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为随机丢包50%,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往返延时rtt为80ms,NACK消息处理间隔为20ms,业务上允许的最大可接受延时为100ms,预设恢复概率大于0.75,使用2个媒体包进行FEC分组,为了方便计算,假设FEC编码不耗时。
首先计算出最大重传次数K=100ms/(80ms+20ms)=1次;
然后,依次可以计算出两个媒体包重传0次,并接收到0个媒体包的概率为0.25,接收到1个的概率为0.5,接收到2个的概率为0.25;
两个媒体包重传1次,并接收到0个媒体包的概率为0.0625,接收到1个的概率为0.375,接收到2个的概率为0.5625。因此,在数据包中没有FEC冗余包的情况是不符合要求的。
假设FEC冗余包个数为1,重传1次,则接收到0个任意包的概率为0.03125,接收到1个任意包的概率为0.21875,接收到大于等于两个包的概率为0.75,刚好不符合要求。
基于此,可以得出在此环境下一组媒体包满足要求的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为2。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的计算公式是以随机丢包模型为基础,在此网络环境下保证对端大概率能够接收到或回复每一个媒体包。对于丢失的媒体包,可以进行重传进行恢复。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数据包接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特定FEC冗余包和特定重传次数下对端能够恢复出所有媒体包的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310、第二确定模块320和发送模块330。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310,用于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发送模块330,用于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以得到最小的FEC冗余比例,从而实现了在满足用户延时与弱网抗性的同时,降低了FEC冗余比例,提高了实时通信的清晰度与帧率,以及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31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业务传输场景确定最大可接受延时;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非确认NACK消息处理间隔和所述最大可接受延时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320,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当前重传次数为0时,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恢复概率;
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对所述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下述之一: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或FEC冗余包,且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二目标数量的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且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k,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数据包总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和FEC冗余包,且所述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k以及所述FEC冗余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第一目标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第一目标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冗余包总数量和成功接收到的冗余包数量确定冗余包接收概率;
根据所述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冗余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和所述第一目标数量确定最小冗余比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与所述NACK消息处理间隔的总和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接受延时。
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服务器或计算机)4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406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4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4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406;以及通信装置409。通信装置4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4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406被安装,或者从ROM 4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所述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业务传输场景确定最大可接受延时;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非确认NACK消息处理间隔和所述最大可接受延时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包括:
在当前重传次数为0时,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确定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恢复概率;
若否,则对所述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所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下述之一: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或FEC冗余包,且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二目标数量的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且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k,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数据包总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和FEC冗余包,且所述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k以及所述FEC冗余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媒体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第一目标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第一目标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冗余包总数量和成功接收到的冗余包数量确定冗余包接收概率;
根据所述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冗余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和所述第一目标数量确定最小冗余比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与所述NACK消息处理间隔的总和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接受延时。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所述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包括:
在当前重传次数为0时,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确定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恢复概率;
若否,则对所述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业务传输场景确定最大可接受延时;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非确认NACK消息处理间隔和所述最大可接受延时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下述之一: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或FEC冗余包,且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二目标数量的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且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为k,成功接收到数据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数据包总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数据包总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数据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数据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包包括媒体包和FEC冗余包,且所述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k以及所述FEC冗余包的最大重传次数为0,成功接收到媒体包的数量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以及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包括:
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第一目标数量和第三目标数量确定第三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为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第一目标数量和第四目标数量确定第四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作为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为经过最大重传次数减一次传输之后的媒体包接收概率;
根据最大重传次数、所述第一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第二媒体包接收概率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媒体包接收概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量和所述第四目标数量的总和为第二目标数量;根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丢包率、冗余包总数量和成功接收到的冗余包数量确定冗余包接收概率;
根据所述媒体包接收概率和所述冗余包接收概率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和所述第一目标数量确定最小冗余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往返延时,与所述NACK消息处理间隔的总和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接受延时。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媒体包的最大重传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预设恢复概率和预先确定的数据包接收概率确定FEC冗余包的最小配置数量;
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目标数量的媒体包和所述最小配置数量的FEC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
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当前重传次数为0时,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恢复概率;
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对所述当前重传次数执行加一操作,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数据包接收概率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所述数据包接收概率达到预设恢复概率为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1424223.7A 2021-11-26 2021-11-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4039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4223.7A CN114039703B (zh) 2021-11-26 2021-11-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CT/CN2022/134627 WO2023093879A1 (zh) 2021-11-26 2022-11-2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4223.7A CN114039703B (zh) 2021-11-26 2021-11-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703A CN114039703A (zh) 2022-02-11
CN114039703B true CN11403970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013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4223.7A Active CN114039703B (zh) 2021-11-26 2021-11-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703B (zh)
WO (1) WO2023093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9703B (zh) * 2021-11-26 2023-10-2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666247B (zh) * 2022-03-15 2023-09-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 一种MPSoCNoC通信架构的设计性能评估方法及***
CN115314479B (zh) * 2022-07-05 2023-12-29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流媒体传输容错控制方法及其***
CN116137560B (zh) * 2023-04-14 2023-06-30 海马云(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重传请求的方法及装置、数据发送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0036A1 (en) * 2004-12-02 2006-06-08 Thomson Licensing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WO2011091769A1 (zh) * 2010-01-30 2011-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纠错校验方法、设备和***
WO2017157303A1 (zh) * 2016-03-15 2017-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中的抗丢包方法、装置和***
CN108667563A (zh) * 2018-01-19 2018-10-16 唐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前向纠错包个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781139A (zh) * 2016-02-26 2018-11-09 网络洞察力知识产权公司 分组网络中的数据重传
CN109525458A (zh) * 2018-11-20 2019-03-2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247736A (zh) * 2019-06-27 2019-09-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55400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纠错码的自适应丢包恢复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7817A (zh) * 2020-10-09 2021-01-05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4028A (zh) * 2020-10-22 2021-05-14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7664B2 (en) * 2001-12-21 2007-08-14 Lambert Everest Ltd. Adaptive error resilienc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a network
JP4513725B2 (ja) * 2005-11-09 2010-07-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12989B2 (en) * 2008-07-07 2016-04-12 Cisco Technology, Inc. Importance-based FEC-aware error-repair scheduling
US10389487B2 (en) * 2017-01-17 2019-08-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CN109951254B (zh) * 2019-03-21 2020-1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39703B (zh) * 2021-11-26 2023-10-2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0036A1 (en) * 2004-12-02 2006-06-08 Thomson Licensing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WO2011091769A1 (zh) * 2010-01-30 2011-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纠错校验方法、设备和***
CN108781139A (zh) * 2016-02-26 2018-11-09 网络洞察力知识产权公司 分组网络中的数据重传
WO2017157303A1 (zh) * 2016-03-15 2017-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中的抗丢包方法、装置和***
CN108667563A (zh) * 2018-01-19 2018-10-16 唐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前向纠错包个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525458A (zh) * 2018-11-20 2019-03-2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247736A (zh) * 2019-06-27 2019-09-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55400A (zh) * 2019-11-29 2020-02-28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纠错码的自适应丢包恢复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7817A (zh) * 2020-10-09 2021-01-05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4028A (zh) * 2020-10-22 2021-05-14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703A (zh) 2022-02-11
WO2023093879A1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3970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93692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eedback and enhancing message dissemination efficiency in a multicast network
CN110730105B (zh) 图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79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342848B (zh) 一种自适应码流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47606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780972A (zh) 服务器、客户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29210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8377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45709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828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
CN104601521A (zh) 用于动态选择通信传输协议的方法、装置和***
CN105490773B (zh) 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33856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79135A (zh) 非地面网络传输中的重传阈值动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9001352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
CN107566291B (zh) 组播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970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244479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029A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980393A (zh)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29248B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基站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1771434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16802B (zh) 基于tcp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500163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