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4107A -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4107A
CN114034107A CN202111170728.5A CN202111170728A CN114034107A CN 114034107 A CN114034107 A CN 114034107A CN 202111170728 A CN202111170728 A CN 202111170728A CN 114034107 A CN114034107 A CN 114034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apacity
cooling
cold
working space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07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端阳
庄春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ox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ox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ox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ox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07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41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4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4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24F11/47Responding to energy co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基于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基于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自身的冷负荷参数以及其供冷时间,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并根据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对第一总冷量消耗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使能耗分配更准确,激励空调使用者采取节能管理措施,降低总体冷量的需求,同时,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节能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背景技术
为提高能源效率,厂房、商业建筑常采用集中式、半集中式的中央空调***,厂房、商业建筑内部包括多类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各类生产车间、办公室、仓库、会议室等等),各功能分区分布较多的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FCU)、送风口,并且各功能分区的冷负荷、温度管控标准不同,末端设备数量较多,如果对所有末端设备进行冷量计量,会增加较多的计量成本。
现有技术中,通常以各区域的空调面积占总空调面积的比例为依据分摊中央空调***能耗,然而按空调面积的比例分摊空调能耗,对用冷负荷密度低、使用空调时间短的区域用户(如会议室、办公室)不公平,且不利于用户端通过采取节能管理措施降低空调能耗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基于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基于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所述第一总冷量消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包括:空调箱、控制装置和多个第一末端设备,所述空调箱与多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中央空调冷量分配***实现上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基于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基于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自身的冷负荷参数以及其供冷时间,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并根据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对第一总冷量消耗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使能耗分配更准确,激励空调使用者采取节能管理措施,降低总体冷量的需求,同时,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步骤S103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分别计算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总供冷量的第一占比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书的是,除非另外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来能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隔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连接上述属于在本申请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央空调冷量分配***。中央空调***通常分为集中式中央空调***和半集中式中央空调***。
集中式中央空调***通常采用组合式空调箱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一次风通过送风管、送风口送往房间,每个房间可能有多个送风口,室内二次风通过回风口、回风管与新风混合后进入组合式空调箱,也即,集中式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通常为送风口。
半集中式中央空调***通常采用组合式空调箱对新风进行独立处理,处理后的新风通过送风口送往房间,房间内可能有多个新风送风口,同时,在房间内还有多个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处理室内循环风。也即,半集中式中央空调***的末端设备通常包括送风口和风机盘管。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可包括步骤S101-S103,具体地:
步骤S101:获取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在一应用场景中,中央空调***包括空调箱和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空调箱与多个第一末端设备通过管路连接,其中,空调箱和多个第一末端设备可以通过送风总管、回风总管、多个回风支管和多个送风支管连接,回风总管、送风总管分别连接空调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多个送风支管一端连接第一末端设备,另一端与送风总管连接,多个回风支管一端连接回风口,另一端连接回风总管,由此,可以将通过空调箱处理之后的冷风从送风总管、送风支管以及第一末端设备送往房间,然后将室内的二次风通过回风口、回风支管、回风总管进入空调箱,以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处理。其中,第一末端设备可以为送风口。
冷介质包括水、R-134a、R-410A或R417A等现有技术中的能够实现制冷效果的冷介质。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为冷介质的流量乘以冷介质入口温度与冷介质出口温度之差。冷介质流量可以为冷介质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流量,例如,可以通过在空调箱的冷介质总管处设置冷量采集模块,以通过冷量采集模块获取冷介质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经过冷介质总管的流量。冷介质出口温度为离开空调箱进入冷介质总管的冷介质的温度,冷介质入口温度为通过冷介质总管进入空调箱的冷介质的温度。在一实施例中,实时采集到的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为1400kj。
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可以为第一末端设备在某一时间段内阀体完全开度的状态下的工作时间。具体地,第一末端设备通常具有阀体,通过阀体的开度和第一末端设备的工作时间可以得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具体地,获取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以及工作时间,基于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和工作时间,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其中,阀体的总类有多种包括只具有开、闭两个档位的阀体、具有多档位的阀体以及变频阀体。对于只具有开、闭两个档位的阀体可以用数值0和1表示,当阀体处理停止状态,则说明阀体关闭,开度为0,当阀体处于工作状态,则说明阀体完全打开,开度为1。对于具有多档位的阀体可以将其档位信号转换为阀体的开度值,其中,开度值可以处于0-1范围的任意值,例如,当阀体有两个工作档位时,则开度值可以根据档位分为停止状态,取值为0;第一档位,取值为0.5;第二档位,取值为1。对于变频阀体可以测量其送风口的风速,开度值则可以等于实测风速除以设计风速。
工作时间为第一末端设备在当前阀体的开度状态下的工作时间,例如,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的开度为0.8,其工作时间为60s,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的开度为0.7,其工作时间为60s,则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为48s,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为42s。
步骤S102:基于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
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为第一末端设备的设计参数,其可以在出厂时即已经设定,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为5kj/s,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为6kj/s。
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工作时间为48s,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为42s,则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为48s乘以5kj/s为240;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为42s乘以6kj/s为242。
步骤S103:基于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
计算所有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的总值,并基于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对应总值的占比,并基于占比将第一总冷量消耗分配至每个第一末端设备。
在一应用场景中,实时采集到的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为1400kj;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为48s乘以5kj/s为240;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为42s乘以6kj/s为242。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和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之和为482,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和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占比均约为50%,则第一个第一末端设备和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所分配的第一总冷量消耗均约为700kj。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自身的冷负荷参数以及其供冷时间,得到每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并根据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对第一总冷量消耗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使能耗分配更准确,激励空调使用者采取节能管理措施,降低总体冷量的需求,同时,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
参见图2,图2是图1所示的步骤S103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步骤S103包括步骤S201-S202,具体地:
骤S201:将同一个工作空间内的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相加,得到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
工作空间可以为第一末端设备所处的房间,每个工作空间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末端设备,中央空调将冷介质通过第一末端设备传输至工作空间内。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处于该工作空间内的所有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相加。
在一应用场景中,工作空间为三个,每个工作空间内具有两个第一末端设备,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两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别为240和210,则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450;第二个工作空间的两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别为240和195,则第二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435;第三个工作空间的两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别为270和255,则第三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525。
步骤S202:基于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
可以基于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所有的工作空间供冷量之和的占比,来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
具体地,基于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的步骤包括:计算所有工作空间的总供冷量,分别计算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总供冷量的第一占比值,基于占比值将第一总冷量消耗分配至每个工作空间。
在一应用场景中,实时采集到的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为1400kj;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450;第二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435;第三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525,所有工作空间的总供冷量为1410。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总供冷量的占比值约为32%,其所分配的第一总冷量消耗的值为446.8kj;第二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总供冷量的占比值约为31%,其所分配的第一总冷量消耗的值为431.9kj;第三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总供冷量的占比值约为37%,其所分配的第一总冷量消耗的值为521.3kj。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第一末端设备所处的工作空间作为第一总冷量消耗的分配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管理成本。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分别计算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总供冷量的第一占比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301-S303,具体地:
步骤S301:获取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
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不同,当以工作空间作为分配第一总冷量消耗的单位时,在没有考虑温度调节参数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每个分配不够精确等情况。
具体地,获取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每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标准管控温度的第一差值,分别计算每个第一差值与第一调节系数的乘积,并计算乘积与第二调节系数的第二差值,得到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
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可以是通过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工作空间的各个区域的温度值,然后将一个工作空间内所有区域的温度值取算术平均值得到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标准管控温度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设定,例如,标准管控温度可以为26℃、27℃或其他数值。第一调节系数可以约等于0.08-0.1,第二调节系数可以为0-2中的任意数值,例如,第二调节系数可以为0.5、0.9、1、1.1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为27.2℃;第二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为26.8℃;第三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为25.5℃;工作空间的标准管控温度为26℃,则第一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与标准管控温度的第一差值为1.2℃;第二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与标准管控温度的第一差值为0.8℃;第三个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与标准管控温度的第一差值为-0.5℃。且第一调节系数取值为0.09,第二调节系数取值为1。此时,第一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0.892,第二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0.928,第三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1.045。
步骤S302:分别将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得到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
在一应用场景中,实时采集到的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为1400kj;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450,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0.892;第二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435,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0.928;第三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525,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1.045。由此,第一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为401.4,第二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为403.68,第三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为548.63。
步骤S303:计算所有工作空间的总供冷参数,并分别计算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对应供冷参数之和的第二占比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为401.4,第二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为403.68,第三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为548.63,由此,所有工作空间的总供冷参数为1353.71。将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除以总供冷参数得到第二占比值。然后将第一总冷量消耗1400kj,分别乘以每个工作空间的第二占比值,得到第一工作空间分配的能量消耗为415.13kj;第二工作空间分配的能量消耗为417.49kj;第三工作空间分配的能量消耗为567.39kj。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计算作为参考数据,进一步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管理成本。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可包括步骤S401-S403,具体地:
步骤S401:获取冷介质的第二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第二末端设备可以为风机盘管,由此,在本实施例中,中央空调***同时包括为送风口的第一末端设备以及为风机盘管的第二末端设备,能够同时满足半集中式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
在一应用场景中,中央空调***可以包括冷源和多个第二末端设备,多个第二末端设备可以通过管路与冷源连接,具体地,冷源和多个第二末端设备可以通过送介质总管、多个送介质支管、回介质总管和回介质支管连接,送介质总管和回介质总管分别连接冷源,多个送介质支管一端连接第二末端设备,另一端与送介质总管连接;多个回介质支管一端连接回介质总管,另一端连接第二末端设备。冷介质与第一末端设备中所使用的冷介质可以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实时采集到的冷介质的第二总冷量消耗为4400kj,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数值,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多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的步骤包括:获取每个第二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以及工作时间,基于第二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和工作时间,得到每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末端设备的阀体的总类以及阀体的开度与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的总类以及阀体的开度可以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末端设备的工作时间为第二末端设备在当前阀体的开度状态下的工作时间。
步骤S402:基于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第二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
第二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为第二末端设备的设计参数,其可以在出厂时即已经设定,多个第二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个第二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为20kj/s,第二个第二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为20kj/s。
在一应用场景中,第一个第二末端设备的工作时间为42s,第二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为45s,则第一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为42s乘以20kj/s为840;第二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为45s乘以20kj/s为900。
步骤S403:基于每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第二总冷量消耗。
计算所有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的总值,并基于每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对应总值的占比,并基于占比将第二总冷量消耗分配至每个第二末端设备。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多个第二末端设备的自身的冷负荷参数以及其供冷时间,得到每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并根据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对第二总冷量消耗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使能耗分配更准确,激励空调使用者采取节能管理措施,降低总体冷量的需求,同时,能源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同一个工作空间内的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相加,得到每个工作空间的第二供冷量。并基于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分配第二总冷量消耗,由此,可以通过将每个第二末端设备所处的工作空间作为第二总冷量消耗的分配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管理成本。
进一步地,可以获取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分别将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乘以对应的温度调节参数,得到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计算所有工作空间的总供冷参数,并分别计算每个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对应供冷参数之和的第二占比值,并基于第二占比值分配第二冷量消耗。由此,可以通过将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计算作为参考数据,进一步能够快速准确地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管理成本。
在一应用场景中,冷介质第二总冷量消耗为4400kj,第二末端设备所处的工作空间与第一末端设备所处的工作空间相同,即工作空间有三个,第一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0.892,第二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0.928,第三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经计算为1.045。
其中,三个工作空间内分别具有两个第二末端设备,第一个工作空间内的两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别为840和900,则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1740;第二个工作空间内的两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别为960和840,则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1800;第三个工作空间内的两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别为600和660,则第一个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为1260。由此,第一工作空间的所有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参数为1552.08,第二工作空间的所有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参数为1670.4,第三工作空间的所有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参数为1316.70。由此,所有工作空间内的第二末端设备的总供冷参数为4539.18。将每个工作空间的所有的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参数除以总供冷参数得到占比值。然后将冷介质第二总冷量消耗4400kj,分别乘以每个工作空间的占比值,得到第一工作空间的第二末端设备所分配的能量消耗为1504.49kj;第二工作空间的第二末端设备所分配的能量消耗为1619.18kj;第三工作空间的第二末端设备所分配的能量消耗为1276.33kj。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个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计算作为参考数据,且对半集中式空调***的不同末端设备分别分配不同的总冷量消耗,能够进一步快速准确地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管理成本。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包括空调箱100、控制装置300和多个第一末端设备200,空调箱100与多个第一末端设备200通过管路连接,控制装置300用于控制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
空调箱100和多个第一末端设备200可以通过送风总管、回风总管、多个回风支管和送风支管连接,回风总管、送风总管分别连接空调箱10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多个送风支管一端连接第一末端设备200,另一端与空调箱100的送风总管连接;多个回风支管一端连接回风口,另一端连接空调箱100的回风总管,由此,可以将通过空调箱100处理之后的冷风从送风总管、送风支管以及第一末端设备200送往工作空间,然后将工作空间内的二次风通过回风口、回风支管、回风总管进入空调箱100,以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处理。
控制装置300用于采集并处理空调箱100和第一末端设备200的相关数据,并控制空调箱100将第一总冷量消耗分配至第一末端设备200。
控制装置300包括第一冷量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装置,第一冷量采集模块可以包括温度探头、流量探头、数据积算模块和通信模块。温度探头可以位于空调箱100的冷介质总管上,用于测量冷介质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流量探头可以位于空调箱100的冷介质总管上,用于测量冷介质的流量;数据积算模块用于接收温度探头和流量探头的数据,计算瞬时冷量消耗和累计冷量消耗。通信模块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
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服务器或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由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相互配合的***,进一步地,上述服务器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器的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控制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一温度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工作空间内的室内温度、以及计算房间内的温度调节参数;通信模块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
控制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第一供冷时间采集模块,第一供冷时间采集模块包括开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开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阀体开度;通信模块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还包括多个第二末端设备400和冷源(图未示),多个第二末端设备400可以通过管路(图6中虚线)与冷源连接,具体地,冷源和多个第二末端设备400可以通过送介质总管、多个送介质支管、回介质总管和回介质支管连接,送介质总管和回介质总管分别连接冷源,多个送介质支管一端连接第二末端设备400,另一端与送介质总管连接;多个回介质支管一端连接回介质总管,另一端连接第二末端设备400。空调箱可以分别通过管路连接送介质总管和回介质总管,以通过送介质总管从冷源中提取冷介质,并将经过空调箱处理后的冷介质从回介质总管进入冷源。
第二末端设备400可以为风机盘管,在本实施例中,中央空调冷量分配***10同时包括为送风口的第一末端设备200以及为风机盘管的第二末端设备400,能够满足半集中式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
控制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第二冷量采集模块,第二冷量采集模块可以包括温度探头、流量探头、数据积算模块和通信模块。温度探头可以位于送介质总管和回介质总管上,用于测量冷介质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流量探头可以位于送介质总管或回介质总管上,用于测量冷介质的流量;数据积算模块用于接收温度探头和流量探头的数据,计算瞬时冷量消耗和累计冷量消耗。通信模块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
控制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第二供冷时间采集模块,第二供冷时间采集模块包括开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开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末端设备400的阀体开度;通信模块用于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连接,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装置。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半集中式空调***的不同末端设备分别分配不同的总冷量消耗,能够进一步快速准确地实时掌握各区域空调能耗需求及规律,以利于在供冷端采取节能措施,节约管理成本。
另外,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该存储装置可以为如U盘、光盘、服务器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终端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冷介质的第一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
基于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所述第一总冷量消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所述第一总冷量消耗的步骤包括:
将同一个工作空间内的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量相加,得到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量;
基于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分配所述第一总冷量消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分配所述第一总冷量消耗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有所述工作空间的总供冷量;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所述总供冷量的第一占比值;
基于所述占比值将所述第一总冷量消耗分配至每个所述工作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量在所述总供冷量的第一占比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
分别将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量乘以对应的所述温度调节参数,得到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
计算所有所述工作空间的总供冷参数,并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供冷参数对应所述供冷参数之和的第二占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室内温度,并计算所述室内温度与标准管控温度的第一差值;
分别计算每个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调节系数的乘积,并计算所述乘积与第二调节系数的第二差值,得到每个所述工作空间的温度调节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以及工作时间;
基于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和工作时间,得到每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冷介质的第二总冷量消耗以及多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冷负荷参数,得到每个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
基于每个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量分配所述第二总冷量消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以及工作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阀体开度和工作时间,得到每个所述第二末端设备的供冷时间。
9.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箱、控制装置和多个第一末端设备,所述空调箱与多个所述第一末端设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中央空调冷量分配***实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央空调冷量分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末端设备,所述第二末端设备通过管路与所述空调箱连接。
CN202111170728.5A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Pending CN1140341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0728.5A CN114034107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0728.5A CN114034107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4107A true CN114034107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0728.5A Pending CN114034107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410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54121U (zh) * 2011-09-06 2012-05-30 郑州春泉暖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央空调和集中供暖分户计量装置
CN102914390A (zh) * 2012-11-08 2013-0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流量温差比例冷量分配***及方法
CN110793165A (zh) * 2018-07-17 2020-02-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分户计费方法及***
CN112330885A (zh) * 2020-10-09 2021-02-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计费方法、***、计费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4563A (zh) * 2020-11-11 2021-02-12 清华大学 一种多联机空调分户计量与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3028569A (zh) * 2021-03-29 2021-06-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空调的分摊计费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54121U (zh) * 2011-09-06 2012-05-30 郑州春泉暖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央空调和集中供暖分户计量装置
CN102914390A (zh) * 2012-11-08 2013-02-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流量温差比例冷量分配***及方法
CN110793165A (zh) * 2018-07-17 2020-02-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分户计费方法及***
CN112330885A (zh) * 2020-10-09 2021-02-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计费方法、***、计费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4563A (zh) * 2020-11-11 2021-02-12 清华大学 一种多联机空调分户计量与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3028569A (zh) * 2021-03-29 2021-06-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空调的分摊计费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verfalk et al. Essential improvements in future district heating systems
DE102004030846B4 (de) System zur zentralen Steuerung für Klimaanlag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selben
DE102004029331B4 (de) System zur zentralen Steuerung eines Klimaanlagensystem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selben
CN111780332B (zh) 一种中央空调分户计量方法及装置
DE112020005905T5 (de)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m aufrechterhalten von bewohnerkomfort bei verschiedenen umgebungsbedingungen
CN108036468B (zh) 一种空调***聚合控制方法
CN104160217B (zh)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64080A (zh) 一种绿色建筑运行性能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02008015222A1 (de) Fernleistungüberwachung und Fernleistungsüberwachungsverfahren
US20230312174A1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with zone grouping
CN102778007B (zh) 变频多联中央空调机组电量分配方法
US11236917B2 (en) Building control system with zone grouping based on predictive models
CN110500702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79058A (zh) 一种公用建筑空调能耗分摊方法
EP3318938A1 (en) Distributed computing network system and computing node used therefor
DE112020005713T5 (de) Gebäudesteuerungssystem mit automatischer steuerungsproblemformulierung unter verwendung eines gebäudeinformationsmodells
CN202870163U (zh) 空调耗电处理装置及***
CN114034107A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量分配方法及其***
CN101173813A (zh) 空调***的电力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Arababadi et al. Reducing the Need for Electrical Storage by Coupling Solar PVs and Precooling in Three Residential Building Types in the Phoenix Climate.
CN115330280A (zh) 聚合负荷中空调负荷需求响应可调潜力评估方法及***
CN113465140A (zh) 空调监测方法、装置、空调控制器以及存储介质
WO2017199298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5130796A (zh) 空调***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8796A (zh) 一种暖通空调***设备自动选型算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