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643A -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643A
CN113965643A CN202111250305.4A CN202111250305A CN113965643A CN 113965643 A CN113965643 A CN 113965643A CN 202111250305 A CN202111250305 A CN 202111250305A CN 113965643 A CN113965643 A CN 113965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swering
user
mobile terminal
screen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3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643B (zh
Inventor
刘西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03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其中,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用户的接听操作时,获取由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其中,接听历史包括接听行为参数;根据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确定移动终端在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其中,屏幕状态包括灭屏状态和亮屏状态。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每次用户的接听过程中,均可以采用根据用户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确定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亮灭屏状态的控制。如此,可以使得对移动终端亮灭屏状态的控制方式与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匹配,能够有效提高移动终端亮灭屏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触屏式移动终端,例如触屏式手机。为防止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由于触碰手机的屏幕而引发误操作,通常采用在移动终端中内置接近光传感器及在移动终端中设置算法模型的的方式,对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使得用户在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过程中,移动终端靠近用户耳朵时,移动终端的屏幕为灭屏状态,移动终端远离用户耳朵时,移动终端的屏幕为亮屏状态。例如,如图1a所示,当用户用手机10拨出电话时,因手机10为远离人体耳朵状态,因此,手机10的屏幕为亮屏状态。当用户在接通电话时,如图1b所示,手机10为靠近耳朵状态,手机10的屏幕将如图1c中所示,为灭屏状态。
由于每个用户接听电话和语音消息的习惯不同,而移动终端内部对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案为固定设置,因此,移动终端屏幕的控制经常出现失效情况。例如,有些用户手持移动终端在耳边接听电话时,移动终端相对于耳朵的角度与移动终端内部的满足灭屏状态的固设角度有些微的偏移,则移动终端的屏幕将无法保持灭屏状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到用户的接听操作;
获取第一接听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
所述接听历史包括接听行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所述屏幕状态包括灭屏状态和亮屏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听操作可以为接听语音时的动作,例如,可以为接听电话时的点击接听按键动作、接听语音通话时的点击接听按键动作或接听语音消息时的点击播放语音消息等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可以为本申请后文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移动终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且可以为在当前接听过程之前已经获取的接听特征信息。接听历史可以为用户历史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第一特征信息可以根据用户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每次用户的接听过程中,均可以采用根据用户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确定的移动终端灭屏状态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移动终端亮灭屏状态的控制。如此,可以使得对移动终端亮灭屏状态的控制方式与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匹配,能够有效提高移动终端亮灭屏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设位置可以与用户的耳部的间隔距离为设定距离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设位置也可以为用户接听过程中移动终端的任意位置,即可以根据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对整个接听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
记录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接听特征信息能够用于在用户将来的接听过程中,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可以为根据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和所述用户历史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确定的灭屏状态对应的特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在每次用户接听的过程中均记录用户的行为参数,并在每次接听结束后,均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和所述用户的接听历史,重新确定一次移动终端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在每次用户接听的过程中均记录用户的行为参数,并在每次用户接听结束后,均根据记录的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重新确定一次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和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可以不同。具体见后文实施例中叙述。
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的变化对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不断更新,使得移动终端亮灭屏状态的控制方式与用户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匹配,有效提高移动终端亮灭屏的成功率。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记录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若从确定出所述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用户当前的接听操作时,所述用户的接听总次数达到设定次数,则
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第二接听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接听特征信息能够用于在用户将来的接听过程中,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在每次用户接听的过程中均记录用户的行为参数,然后每间隔设定次数接听语音的过程,对手机的灭屏状态进行一次重新确定。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
所述接听行为参数包括:
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接听操作时至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时的时间间隔;
检测到用户接听操作时至将检测到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
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移动终端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角度变化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接听操作时至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时的时间间隔可以为获取用户发起通话(点击拨号键)或确定接听通话(点击接听键)到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其可以用于判断用户的接听时机习惯,例如,有些用户习惯当点击拨号键后立刻将手机拿到耳边准备接听,而有些用户习惯等对方接通后将手机拿到耳边接听。
获取用户接听操作时至将检测到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用于可以判断用户的接听轨迹,例如判断用户平常是从手机从桌子上的水平放置状态还是口袋中的竖直拿到耳边的。
获取移动终端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移动终端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角度变化情况可以判断用户在耳边的接听***行,则可以判断出该用户是将手机以竖直状态放置耳边接听;若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人体高度的方向为垂直,则可以判断出该用户是将手机以水平状态放置耳边接听。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接听行为参数可以更加全面的反应用户的接听行为习惯。因此,根据上述行为参数获取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将与用户的行为习惯更加匹配,有效提高移动终端亮灭屏的成功率。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用户的接听操作包括:接听电话、接听语音通话、接听视频通话或接听语音消息。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也可以为电子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预设位置与所述用户的耳部的间隔距离为设定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位置可以为当移动终端处于该位置时,接近光传感器可以检测到障碍物反射的红外光,且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可以通过接近光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判断出移动终端处于用户耳部,例如,设定距离可以为3-5mm,该范围可以根据接近光传感器的性能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设位置也可以为用户接听过程中移动终端所处的任意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是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之一,用于执行上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在上述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移动终端还包括:
接近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设位置;
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相对于所述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到用户接听操作至将检测到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用户接听电话的场景示意图;
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用户接听电话的方式示意图;
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的三轴坐标系示意图;
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的移动轨迹示意图;
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接近光算法模型优化的示意图;
图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下面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由于每个用户接听电话、微信的语音信息等的习惯不同,例如,每个用户将手机拿至耳边接听电话时,手机相对于用户脸部(或者说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是不同的,而手机内部对屏幕状态的控制为固定设置,例如,固定设置可以为只有在手机距离用户耳边设定距离的位置,且在相对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设定角度的情况下,手机才能控制屏幕为灭屏状态。因此,当用户将手机拿至耳边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时,手机相对于用户脸部的角度与手机的固定设置中的手机相对于用户脸部的设定角度不同时,即使手机为在距离用户耳边设定距离的位置,手机也无法控制屏幕的状态为灭屏状态。
例如,手机内置的固定设置可以为当手机的y轴(手机的各坐标轴方向如后文图4中描述)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0-20度,即接近竖直状态靠近耳边时,控制屏幕的灭屏状态。当用户如图1b中所示,接听电话时手机为接近竖直状态靠近耳边时,手机控制屏幕为灭屏状态,而当用户如图2中所示,接听电话时的***状态靠近耳边时,手机将无法控制屏幕为灭屏状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具体地,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手机能够识别并记录用户每次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可以根据记录的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以及记录的用户历史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手机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更新,然后在后续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过程中,手机能够根据更新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对后续用户接听的过程中,手机屏幕状态进行控制。如此,能够使得手机对屏幕状态的控制与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匹配,进而使得手机对屏幕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更加精确,提高手机亮灭屏的成功率。
其中,手机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即为手机开启灭屏状态需要满足的条件。上述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可以包括:用户拨出电话、或实施接听操作或点开语音消息到拿起的时间间隔、用户在拨出电话或点开语音消息到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等运动数据、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例如,当手机接收到来电,用户实施接听操作后,例如点击接听键后,手机将开始对用户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记录,例如,可以记录下用户点击接听键后到拿起的时间间隔可以为5s,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90度。
而手机内部初始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即满足屏幕状态为灭屏状态的条件为:手机被拿到耳边时距离用户发起通话的间隔时间为2s-4s,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0-20度。因此,此时手机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案可以与用户行为习惯不太匹配,造成当用户将手机拿到耳边时,手机未成功开启灭屏状态。
而若手机将记录的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记录的用户历史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在所有记录的用户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中,用户点击接听键后到拿起手机至耳边的时间间隔为5s、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90度的次数达到设定百分比,例如百分之九十,则手机可以根据记录到的上述接听通话的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例如,更新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可以调整为:手机被拿到耳边时距离用户点击接听键时的间隔时间从2s-4s被调整为2s-5s,手机被拿到耳边时手机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从0-20度被调整为75-95度或者0-95度。则用户在下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手机将会根据更新后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此时,手机对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案与用户的行为习惯更加匹配,因此能够有效提高亮灭屏的成功率。
下面在详细介绍本申请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之前,首先对本申请的移动终端进行介绍。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各种触屏式移动终端,下面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手机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电源模块140、存储器180,移动通信模块130、无线通信模块120、传感器模块190、音频模块150、摄像头170、接口模块160、按键101以及屏幕102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的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处理器110中可以设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单元为高速缓冲存储器180。
电源模块140可以包括电源、电源管理部件等。电源可以为电池。电源管理部件用于管理电源的充电和电源向其他模块的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部件包括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充电管理模块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连接电源,充电管理模块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源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屏幕102,摄像头170,及无线通信模块120等供电。
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功率放大器、滤波器、LNA(Low noiseamplify,低噪声放大器)等。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3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3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30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20可以包括天线,并经由天线实现对电磁波的收发。无线通信模块12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手机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的移动通信模块130和无线通信模块120也可以位于同一模块中。
屏幕102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图像、视频等。屏幕102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屏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
传感器模块190可以包括接近光传感器190G、陀螺仪传感器190B以及加速度传感器190E等。
其中,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90B可以确定手机1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旋转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手机10为顶部在上,底部在下放置,可以定义手机10的屏幕较短边所在的轴作为x轴,手机10的屏幕较长边所在的轴为y轴,y轴的正方向从屏幕的底部指向屏幕的顶部,垂直于x轴和y轴所在平面的轴为z轴,z轴从x轴和y轴定义的平面向外指向,即z轴方向为手机的厚度方向。
例如,如图5所示,当手机10从竖直放置旋转至水平放置时,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90B可以检测到手机10围绕x轴的旋转角度为90度。
加速度传感器190E,可用于当手机运动时,检测手机10在各个方向(一般为x,y和z轴)上加速度的大小。当手机10静止时,检测出手机10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示例性的,如图5a所示的手机放置状态,加速度传感器190E可以检测出重力的方向为由手机10屏幕的顶端指向手机10屏幕的底部的方向,即y轴的负方向,而如图5b所示的手机状态,加速度传感器190E可以检测出重力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且加速度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手机10在从图5a所示的状态运动至图5b所示的状态中在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90B和加速度传感器190E的测量信息可以反映出手机10的运动姿态。
接近光传感器190G,可以用于判断手机10是否处于用户耳边。具体的,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发光二极管可作为接近光传感器190G的发射端,例如,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手机1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可作为接近光传感器190G的接收端。手机10使用光检测器可检测来自附近遮挡物的红外反射光,将接收到的红外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量化,得到红外反射光的强度。接近光传感器190G可以将上述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当判断出接收到的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大于设定的接近光阈值时,可以确定手机10附近有遮挡物。当处理器确定手机10附近有遮挡物时,且确定手机10的放置状态满足控制手机10屏幕状态为灭屏状态的条件时,处理器可以控制手机10的屏幕装状态为灭屏状态。
音频模块15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或者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5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5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50可以包括扬声器、听筒、麦克风以及耳机接口。
摄像头170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Image Signal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手机1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70,视频编解码器,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屏幕102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接口模块160包括外部存储器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等。其中外部存储器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1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用于手机10和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用户标识模块卡接口用于与安装至手机1010的SIM卡进行通信,例如读取SIM卡中存储的电话号码,或将电话号码写入SIM卡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还包括按键101、马达以及指示器等。其中,按键101可以包括音量键、开/关机键等。马达用于使手机10产生振动效果,例如在用户的手机10被呼叫的时候产生振动,以提示用户接听手机10来电。指示器可以包括激光指示器、射频指示器、LED指示器等。
上述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进行了介绍,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移动终端的软件架构进行简要描述。
手机10的软件***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为例,示例性说明手机10的软件结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1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库以及内核层。
其中,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通话、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81
以及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82
等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通话、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83
以及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84
等应用程序进行语音通话的发起和接听等操作,且可以通过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85
以及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86
等应用程序进行语音消息的接听等操作。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以及传感器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屏幕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手机1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移动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传感器管理器(SensorManager)可用于获取内核层的传感器驱动上报的传感器事件。以接近光传感器为例,接近光传感器在工作的过程中可将检测到的红外反射光的强度通过传感器驱动上报给传感器管理器。
状态管理器可根据陀螺仪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上报的测量值确定手机的运动姿态。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硬件中的接近光传感器检测到红外反射光后,可通过内核层的传感器驱动将红外反射光的强度上报给传感器管理器。同样,硬件层的陀螺仪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将检测到的旋转角度、加速度值以及重力方向等测量值上报给状态管理器,状态管理器可根据这些测量值确定出手机所处的具体运动姿态。
下面以上述手机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其中,该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可以由手机的处理器110执行。如图7所示,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701:获取当前用户在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可以理解,在当前用户在接听语音的过程中,手机可以根据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其中,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为在当前接通语音过程之前手机确定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
其中,接听语音可以包括接听通话和语音消息。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听通话可以包括接听拨号产生的通话,或者接听手机的SIM来电通话,也可以包括在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91
或者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92
中的发起的语音通话或者在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093
或者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101
中接收的语音通话。接听语音消息可以包括在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102
或者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103
中的语音信息等。本申请上述接听通话和语音消息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听通话和语音消息不限定各种应用程序中的通话或语音消息。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接听通话的整个过程可以包括用户发起通话至接听通话、以及接听通话至挂断通话的整个过程。接听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可以包括用户点开语音消息至用户将手机拿至耳边接听语音消息以及用户从在耳边接听语音消息至从耳边拿离手机至设定距离的整个过程。
用户在接听通话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可以包括用户发起通话或确定接听通话(点击接听键)到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用户在拨出通话到将手机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接听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的接听行为参数可以包括用户在点开语音消息至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以及用户在点开语音消息至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发起通话或确定接听通话或点开语音消息到将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的获取方式可以为:手机的处理器记录用户发起通话或确定接听通话或点开语音消息时刻,例如为第一时刻,手机的处理器可以获取手机的接近光传感器获取的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当判断出接收到的红外反射光的强度大于设定的接近光阈值时,即可以判断出手机已被拿起至耳边,记录下该时刻,例如为第二时刻,其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间间的间隔即可以为用户发起通话或确定接听通话或点开语音消息到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
用户在拨出通话到将手机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
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等可以通过手机的陀螺仪传感器获取。
702:根据当前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历史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获取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每次用户接听语音后,均根据记录的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重新确定一次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
例如,根据当前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获取的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和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可以不同。
例如,在当前接听语音过程中,手机的灭屏状态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为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0-30度。
若当前接听语音的过程中为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手机记录下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的接听行为参数,例如,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31度,处于30-35度内,而用户前五十次接听语音过程中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也存在多次处于30-35度的情况,将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取的手机的控制灭屏状态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将为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0-35度。此时用户进行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更加匹配用户的行为习惯。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和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也可以相同。
例如,在当前接听语音过程中,手机的控制灭屏状态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为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0-30度。
若当前接听语音的过程中为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手机记录下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的接听行为参数,例如,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20度,处于0-30度内,而用户前五十次接听语音过程中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也均处于0-30度,将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用户第五十一次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后,获取的手机的控制灭屏状态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仍然为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为0-30度。即此时证明用户进行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匹配用户的行为习惯。因此,第二接听特征信息与第一接听特征信息是相同的。
后续过程参照上述描述,在每次用户接听语音结束后,手机均能根据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历史用户接听语音过程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灭屏状态对应的的接听特征信息的重新确定。如此,随着用户接听语音次数的增多,手机内的灭屏控制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将逐步匹配用户的行为习惯,提高亮灭屏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只是对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某些接听行为参数以及历史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某些接听行为参数重新确定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的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其他接听行为参数以及历史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其他接听行为参数重新确定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或者说重新确定的接听特征信息均是根据上述提及的用户当前在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以及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综合分析确定的。
703:在下次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根据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在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其中手机的预设位置可以为手机距离耳边设定距离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预设位置也可以为用户在接听语音的过程中手机的任意位置。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手机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确定后,直至下次重新确定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之前,在用户接通语音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重新确定的的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用户发起通话(点击拨号键)或确定接听通话(点击接听键)到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可以判断用户的接听时机习惯,例如,有些用户习惯当点击拨号键后立刻将手机拿到耳边准备接听,而有些用户习惯等对方接通后将手机拿到耳边接听。
获取用户在拨出通话到将手机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可以判断用户的接听轨迹,例如,用户经常是在办公室办公的状态,手机经常是放置于办公桌上,则用户在接通通话时,手机的加速度方向将很大可能是y轴的负方向,则可以确定手机是水平放置,即通过用户在接通通话到将手机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的方向和平均速度的变化即可以判断用户平常是从手机从桌子上的水平放置状态拿到耳边的。
获取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可以判断用户在耳边的接听***行,则可以判断出该用户是将手机以竖直状态放置耳边接听;若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的y轴与人体高度的方向为垂直,则可以判断出该用户是将手机以水平状态放置耳边接听。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即满足手机开启灭屏状态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下边的任意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距离用户发起通话的间隔时间、或距离用户确认接听电话或确认接听语音消息的间隔时间的满足设定时间范围,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满足设定加速度范围、平均速度满足设定平均速度范围、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夹角满足设定夹角范围。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与开启亮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为对立关系,即当手机不满足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时,手机将会开启亮屏状态。因此,当手机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更新的同时手机的亮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也会同时更新。
下面对上述根据用户每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以及历史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重新确定手机中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的方式举例说明:
例如,当手机中可以预先内置有初始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手机刚开始使用时,在用户第一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手机可以根据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屏幕状态的控制,并记录用户第一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根据用户第一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上述手机中内置的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更新,以获取后续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例如为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
当用户第二次接听语音时,手机将可以根据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进行屏幕状态的控制,并记录用户第二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根据用户第二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上述手机中内置的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更新,以获取第三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三接听特征信息。
其中,当用户第三次接通语音时,手机将可以根据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三接听特征信息进行屏幕状态的控制,并记录用户第三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根据用户第三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上述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三接听特征信息进行更新,以获取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四接听特征信息。
后续过程如前所述,手机可以在每次接听语音时可以识别并记录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根据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手机中的开启灭屏状态和开启亮屏状态分别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一次更新。从而实现对手机中开启灭屏状态和开启亮屏状态分别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的而不断更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更新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与更新前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相同的,例如,在当前数据量不足的情况下或者用户的接听行为参数的变化程度未达到需要重新确定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的标准等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7中对手机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重新确定的方式为每获取一次用户接听语音的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后即对当前的手机的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一次重新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每间隔设定次数接听语音的过程,对手机的灭屏状态进行一次重新确定。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间隔设定次数为十次,则若当前接听语音的过程为用户第二十次接听语音,则在包括当前接听语音的过程之前的十次用户接听语音的过程中,例如用户使用手机接听语音的第十一次至第二十次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一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进行灭屏的控制,且手机识别并记录下了这十次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在本次用户接听语音的过程结束后,
手机可以对这十次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的数据集合以及历史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接听行为参数的数据集合即用户使用手机接听语音的第一一次至第十次的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综合分析,重新确定手机的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例如为第二接听特征信息。
在用户接听语音的第二十一次至第三十次的过程中,手机将根据重新确定的手机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某些接听行为参数以及历史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某些接听行为参数重新确定灭屏状态对应的第二接听特征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某些接听行为参数以及历史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某些接听行为参数对手机当前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中的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对上述距离用户发起通话、或距离用户确认接听电话或确认接听语音消息的间隔时间的设定时间范围,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设定加速度范围、设定平均速度范围、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设定夹角范围等参数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重新确定的方式也可以其他可实施的方式,其目的均是为了使得手机的亮灭屏控制更加匹配用户的行为习惯,提高亮灭屏的成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在出厂时内置有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然后根据上述过程对该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不断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未内置有初始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更是根据根据记录的设定次数的用户在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直接生成手机的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然后根据上述过程对该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不断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处理器中可以内置有用于手机屏幕状态控制的初始接近光算法模型,其中,接近光算法模型可以内置有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并可以根据初始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
如图8所示,手机可以通过接近光算法模型识别并记录每次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根据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上述初始接近光算法模型不断进行优化,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调参,以获取更新或优化后的接近光算法模型,其中优化后的算法模型中可以具有优化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并可以根据优化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对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手机的亮灭屏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近光算法模型可以为神经网络模型,也可以是基于决策树算法等的算法模型,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可实现本申请屏幕状态控制的其他算法模型。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接近光算法模型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具体的,仍然以移动终端为手机进行介绍。如图9所示,基于接近光算法模型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901:检测到用户的接听语音的准备动作特征,启动手机内置的初始接近光算法模型。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近光算法模型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若在用户接通通话或点开语音消息后,启动接近光算法模型记录每次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将会出现有部分接听行为参数无法记录的情况,因此,可以在手机检测到用户的准备接听语音的准备动作特征时,如打开拨号键盘,打开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141
腾讯
Figure BDA0003322390360000142
等软件右侧加号扩展框时,即启动初始接近光算法模型,此方式将可以完整记录每次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902:检测到用户的接听语音的接听动作特征,运行初始接近光算法模型,接近光算法模型获取当前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的接听语音的接听动作特征,则手机可以开始运行接近光算法模型,接近光算法模型将可以开始获取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听动作特征可以包括点击接听键、点击播放语音消息等表示接听的动作。
其中,用户在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可以如前所述,例如可以包括:用户发起通话或确定接听通话(点击接听键)到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用户在拨出通话到将手机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近光算法模型获取用户接听语音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的方式可以为:
控制手机的处理器获取用户发起通话或确定接听通话或点开语音消息到将手机拿起至耳边的时间间隔。
控制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用户在拨出通话到将手机拿到耳边的过程中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
控制手机的陀螺仪传感器获取手机被拿到耳边后手机与用户脸部或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其变化情况等。
903:根据当前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和用户历史接听语音的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接近光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调参,获取更新后的接近光算法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手机的处理器根据当前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和用户历史接听语音的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接近光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调参,以获取更新后的接近光算法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接近光算法模型在获取到当前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后,会自动根据当前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和用户历史接听语音的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接近光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调参,以获取更新后的接近光算法模型。
其中,对接近光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调参的方式可以如下所述:当每次获取到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后,将该记录的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历史记录的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进行整合分析和训练学习,以获取新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
可以理解,随着用户接听次数的增多,接近光算法模型获取的用户接听电话或语音消息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的相关数据就越多,即用于训练的数据就越多,则获取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就更精确,进而接近光算法模型对屏幕状态控制的成功率就越高。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可以控制移动终端识别并记录用户每次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并根据当前用户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以及用户历史接听语音的整个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对移动终端中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进行不断更新。并能够根据更新后的开启灭屏状态对应的接听特征信息对后续接听过程中手机的屏幕状态进行控制,以使得手机的屏幕状态控制与用户行为习惯更加匹配,提高亮屏和灭屏的成功率和智能化。
本申请公开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暂时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或存储在其上的指令,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例如,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光碟、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用于利用因特网以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来传输信息(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的有形的机器可读存储器。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可读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或包括计算机程序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语音指令执行方法。可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在附图中,可以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设备实施例中提到的各单元/模块都是逻辑单元/模块,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模块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模块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申请的创新部分,本申请上述各设备实施例并没有将与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模块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例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示例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用户的接听操作;
获取第一接听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
所述接听历史包括接听行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所述屏幕状态包括灭屏状态和亮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根据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第二接听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接听特征信息能够用于在用户将来的接听过程中,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所述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
若从确定出所述第一接听特征信息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用户当前的接听操作时,所述用户的接听总次数达到设定次数,则
根据用户当前接听过程中的接听行为参数与所述移动终端记录的用户接听历史确定第二接听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接听特征信息能够用于在用户将来的接听过程中,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预设位置时的屏幕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听行为参数包括:
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接听操作时至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被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时的时间间隔;
检测到用户接听操作时至将检测到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
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移动终端与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及角度变化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接听操作包括:接听电话、接听语音通话、接听视频通话或接听语音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与所述用户的耳部的间隔距离为设定距离。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是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之一,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近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所述预设位置;
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相对于所述人体高度方向的角度;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到用户接听操作至将检测到用户将所述移动终端拿起至所述预设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
CN202111250305.4A 2021-10-26 2021-10-26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Active CN113965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305.4A CN113965643B (zh) 2021-10-26 2021-10-26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305.4A CN113965643B (zh) 2021-10-26 2021-10-26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643A true CN113965643A (zh) 2022-01-21
CN113965643B CN113965643B (zh) 2022-11-08

Family

ID=7946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305.4A Active CN113965643B (zh) 2021-10-26 2021-10-26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6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5625A (zh) * 2022-07-21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7714593A (zh) * 2023-08-23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5859A (zh) * 2018-10-29 2019-02-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25728A (zh) * 2018-11-26 2019-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81200A (zh) * 2019-07-08 2019-10-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灭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5859A (zh) * 2018-10-29 2019-02-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25728A (zh) * 2018-11-26 2019-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81200A (zh) * 2019-07-08 2019-10-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灭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5625A (zh) * 2022-07-21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6055625B (zh) * 2022-07-21 2023-10-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7714593A (zh) * 2023-08-23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643B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0275B1 (ko) 음성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9766036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866121B (zh) 应用界面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0872A (zh) 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
WO2021057452A1 (zh) 一种原子服务的呈现方法及装置
KR102558615B1 (ko) 착신 호출이 있는 경우에 전자 디바이스 상에 비디오를 제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0519506A (zh) 一种摄像头升降控制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3965643B (zh) 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CN114363462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73783B (zh) 一种触控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1208925A (zh) 一种建立应用组合的方法与电子设备
EP3809671A1 (en) Message play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3961157B (zh) 显示交互***、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3747374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0471604A (zh) 一种多应用切换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4268663A (zh) 推送消息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001279A1 (zh) 跨设备桌面管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
CN113168257A (zh) 锁定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879880A (zh) 电子设备及其应用的显示方法和介质
CN114650330A (zh) 一种添加操作序列的方法、电子设备和***
CN114090140A (zh) 基于指向操作的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20291832A1 (en) Scre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022443A1 (zh) 控件移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596633A (zh) 坐姿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13467821A (zh) 应用程序的修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