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5516A - 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 Google Patents

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5516A
CN113785516A CN201980096084.4A CN201980096084A CN113785516A CN 113785516 A CN113785516 A CN 113785516A CN 201980096084 A CN201980096084 A CN 201980096084A CN 113785516 A CN113785516 A CN 113785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response
indicator
automatic repeat
repeat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6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5516B (zh
Inventor
普拉泰克·巴苏马利克
凯斯基延·盖内森
拉维·库奇波特拉
亚历山大·约翰·玛丽亚·戈利切克埃德勒冯埃尔布瓦特
喻晓冬
郑惠贞
约阿希姆·勒尔
维贾伊·南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85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5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5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5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方法和***。一种方法(700)包括接收(702)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该方法(700)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704)。该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706)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Description

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其中至少一些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5G QoS指示符(“5QI”)、确认模式(“AM”)、回程(“BH”)、误块率(“BLER”)、广播组播(“BM”)、缓冲区占用(“BO”)、基站(“BS”)、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带宽(“BW”)、带宽部分(“BWP”)、恒幅零自相关(“CAZAC”)、分量载波(“CC”)、码分复用(“CDM”)、控制元素(“CE”)、协调多点(“CoMP”)、需求类别(“CoR”)、控制资源集(“CORESET”)、控制平面(“CP”)、CSI-RS资源指示符(“CRI”)、小区RNTI(“C-RNTI”)、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中央单元(“CU”)、码字(“CW”)、下行链路指配索引(“DA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DL”)、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DM-RS”)、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专用短程通信(“DSRC”)、不连续传输(“DTX”)、分布式单元(“DU”)、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演进型节点B(“eNB”)、增强型订户识别模块(“eSIM”)、增强型(“E”)、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接入(“FDMA”)、频率范围(“FR”)、450MHz–6000MHz(“FR1”)、24250MHz–52600MHz(“FR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集成接入回程(“IAB”)、身份或标识符或标识(“ID”)、干扰测量(“IM”)、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物联网(“IoT”)、互联网协议(“IP”)、联合传输(“JT”)、1级(“L1”)、2级(“L2”)、逻辑信道(“LCH”)、逻辑信道组(“LCG”)、逻辑信道ID(“LCID”)、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长期演进(“LTE”)、自动化水平(“LoA”)、媒体访问控制(“MAC”)、最小通信范围(“MCR”)、调制编码方案(“MCS”)、多输入多输出(“MIMO”)、移动终端(“MT”)、机器类型通信(“MTC”)、多用户(“MU”)、多用户MIMO(“MU-MIMO”)、否定确认(“NACK”)或(“NAK”)、新数据指示符(“NDI”)、下一代(“NG”)、下一代节点B(“gNB”)、新无线电(“NR”)、非零功率(“NZP”)、正交频分复用(“OFDM”)、峰均功率比(“PAPR”)、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策略控制功能(“PCF”)、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分组数据网络(“PDN”)、协议数据单元(“PDU”)、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ProSe每分组可靠性(“PPPR”)、物理资源块(“PRB”)、分组交换(“PS”)、物理侧链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反馈信道(“PSFCH”)、物理侧链共享信道(“PSSCH”)、相位跟踪RS(“PTRS)”或“PT-RS”)、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准共置(“QCL”)、服务质量(“QoS”)、随机接入信道(“RACH”)、无线电接入网络(“RAN”)、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资源元素(“RE”)、秩指示符(“RI”)、无线电链路控制(“RLC”)、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资源池(“RP”)、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参考信号(“RS”)、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RX”)、辅助小区(“SCell”)、侧链控制信息(“SCI”)、子载波间隔(“SCS”)、服务数据单元(“SDU”)、单频网络(“SFN”)、订户身份模块(“SIM”)、信号干扰和噪声比(“SINR”)、侧链(“SL”)、序号(“SN”)、调度请求(“SR”)、SRS资源指示符(“SRI”)、探测参考信号(“SRS”)、同步信号(“SS”)、SS/PBCH块(“SSB”)、传输块(“TB”)、传输控制信息(“TCI”)、时分双工(“TDD”)、临时移动订户身份(“TMSI”)、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TPMI”)、传输接收点(“TRP”)、发送(“TX”)、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未能成功接收和解码数据分组的UE(“UE-F”)、已成功接收和解码数据分组的UE(“UE-S”)、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行链路(“UL”)、非确认模式(“UM”)、通用移动电信***(“UMTS”)、用户平面(“UP”)、通用订户身份模块(“USIM”)、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车到万物(“V2X”)、IP电话(“VoIP”)、访问公共陆地移动网络(“VPLMN”)、车辆RNTI(“V-RNTI”)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WiMAX”)和零功率(“ZP”)。如这里所使用的,“HARQ-ACK”可以共同表示肯定确认(“ACK”)和否定确认(“NAK”)。ACK意味着TB被正确接收,而NAK意味着TB被错误接收。
在某些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使用侧链通信。在这样的网络中,反馈可以指示侧链通信是否成功。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装置和***也执行装置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包括接收器,其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包括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包括接收器,其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与最后已知值匹配的当前值: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包括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匹配:创建对应于指示符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以及基于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包括接收器,其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当前值匹配最后已知值:创建与该指示符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解码数据分组的副本,或其组合;并且基于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来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在各种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响应于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包括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的处理器。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发射器,其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响应于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分组。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包括接收数据分组的接收器。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确定该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并且,响应于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在附图中图示的特定实施例,将呈现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一些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无线通信***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可以被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图示可以被用于与远程单元的通信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附加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11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该软件和硬件方面在本文中通常都可以称为“电路”、“模块”或者“***”。此外,实施例可以采取体现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码的存储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以不体现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接入代码的信号。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某些功能单元可以被标记为模块,以便于更具体地强调它们的实现独立性。例如,模块可以实现为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模块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
模块还可以用代码和/或软件实现,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识别的代码模块可以例如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该可执行代码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识别的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的指令,当逻辑地连接在一起时,其包括模块并实现模块的目的。
实际上,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许多指令,甚至可以分布在几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当中、并且跨数个存储器设备。类似地,在本文中,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和图示,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体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合适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包括在不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不同位置。在模块或模块的部分以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软件部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示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以下:具有一条或多条电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性存储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程序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何数量的行,并且可以以包括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诸如“C”编程语言等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和/或诸如汇编语言的机器语言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可以但不一定全部指代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目列表并不暗示任何或所有项目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a)”、“一个(an)”和“该”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交易、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模糊。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会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块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通过代码实现。代码能够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手段。
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可以指示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
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的块或者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图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替代性实现方式中,块中注释的功能可以不按附图中注释的顺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可以设想其他步骤和方法,其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其部分。
尽管可以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类型,但是应理解它们不限制相应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器可以仅用于指示所描绘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枚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视时段。还将会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由执行特定功能或操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或专用硬件和代码的组合来实现。
每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件。相同的数字指代所有附图中的相同元件,包括相同元件的替代实施例。
图1描绘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无线通信***100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100包括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即使图1中描绘了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可以被包括在无线通信***10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游戏控制台、安全***(包括安全相机)、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物联网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包括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称为订户单元、移动设备、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订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者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远程单元102可以经由UL通信信号直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单元104通信和/或远程单元102可以经由侧链通信直接与其他远程单元102通信。
网络单元104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还可以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地、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RAN、中继节点、设备、网络设备、IAB节点、施主IAB节点、或本领域中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网络单元104通常是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该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网络单元1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无线电接入网络通常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其可以耦合到其他网络,如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等其它网络。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络的这些和其他元件未被图示,但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是众所周知的。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100符合3GPP协议的5G或者NG(下一代)标准,其中网络单元104使用NG RAN技术进行发送。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100可以实现一些其他开放或专有通信协议,例如,WiMAX等其它协议。本公开不旨在受限于任何特定的无线通信***架构或协议的实现方式。
网络单元10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服务于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2。网络单元104在时域、频域和/或空间域中发送DL通信信号以服务于远程单元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当前值匹配最后已知值: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匹配:创建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并且基于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来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且响应于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接收数据分组。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图2描绘了可以被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200包括远程单元102的一个实施例。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被组合成单个设备,诸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不包括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运算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202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执行在存储器204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该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各种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当前值匹配最后已知值:创建与该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并且基于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来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确定该数据分组是否为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并且,响应于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处理器202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204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RAM,其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这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远程单元102上操作的操作***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与显示器208集成,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诸如键盘和触摸板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208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信号、听觉信号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208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的可穿戴显示器。此外,显示器208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产生可听警报或通知(例如,嘟嘟声或钟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一个或多个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206集成。例如,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位于输入设备206附近。
发射器210用于向网络单元104提供UL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器212用于从网络单元104接收DL通信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212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发射器210响应于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且响应于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在各种实施例中,接收器212接收数据分组。
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210和一个接收器212,但是远程单元10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3描绘了可以被用于与远程单元102进行通信的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300包括网络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此外,网络单元104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理解,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基本上分别类似于远程单元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各种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可以将配置信息传送到远程单元102。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310和一个接收器312,但是网络单元10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在NR V2X通信中,HARQ反馈可以被用于组播和单播通信以改进频谱效率。提供反馈的UE可以使用以下两个选项之一进行反馈:选项1)仅传送NACK并在公共反馈资源上传送(在此选项中,所有未能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SSCH数据分组的接收器发送所有接收器共有的资源上的HARQ NACK。HARQ NACK反馈可以是空中组合的SFN。);选项2)使用UE特定资源传送ACK和/或NACK(在此选项中,接收PSCCH(例如,SCI)并尝试解码相应PSSCH数据分组的每个接收器基于解码数据分组的结果在UE特定资源中传送HARQ ACK和/或NACK反馈。UE特定的ACK/NACK反馈资源可以包括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和/或码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UE成功接收并解码数据分组,则其可被认为是UE-S,并且如果UE未成功接收和/或解码数据分组,则其可被认为是UE-F。
图4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4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400包括UE(例如,远程单元102)接收402具有切换(例如,相对于相同HARQ过程ID/源ID组合的最后已知NDI值切换)的NDI的SCI。NDI可以在SCI内加以指示。如果最后已知的NDI值为“0”,则切换可以指的是NDI为“1”,或者如果最后已知的NDI值为“1”,则为“0”。方法400还包括刷新404(例如,清空、清除)UE的软缓冲区并将对应于NDI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方法400包括尝试406解码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例如,PSSCH)。响应于对接收的数据分组进行解码的尝试不成功,方法400从UE发送408HARQ NACK(例如,使用公共反馈资源,使用UE特定的反馈资源)。响应于对接收的数据分组进行解码的尝试成功,方法400将数据分组转发410到UE中的上层(例如,L2、MAC、RLC、PDCP)。方法400然后根据这里描述的选项2从UE发送412HARQ ACK,或者根据这里描述的选项1在UE处执行DTX(例如,不传送ACK或NACK)。
图5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50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500包括UE(例如,远程单元102)接收502具有未切换(例如,未相对于相同HARQ过程ID/源ID组合的最后已知NDI值切换)的NDI的SCI。NDI可以在SCI内加以指示。如果最后已知的NDI值为“0”,则未切换可以指的是NDI为“0”,或者如果最后已知的NDI值为“1”则为“1”。方法500还包括UE制作504对应于NDI的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例如,PSSCH)的副本。方法500可以确定506接收的数据分组(例如,PSSCH)是否可以与软缓冲区内容组合。如可以理解的,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包含与软缓冲区相同的TB,则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能够与软缓冲区内容组合(例如,经由软组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包含相同数据的不同冗余版本,也可以认为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包含与软缓冲区相同的TB。
如果接收的数据分组不能与软缓冲区内容组合,则方法500包括尝试508仅解码接收的数据分组的副本(例如,PSSCH)。响应于解码所接收数据分组的副本的尝试不成功,方法500从UE发送510HARQ NACK(例如,使用公共反馈资源,使用UE特定反馈资源)。响应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成功解码的尝试成功和/或响应于接收到的数据分组能够与软缓冲区内容组合,方法500将数据分组转发512到UE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层,其中PDCP将处理重复的数据分组。方法500然后根据这里描述的选项2从UE发送514HARQ ACK,或者根据这里描述的选项1在UE处执行DTX(例如,不传送ACK或NACK)。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06和508的顺序可以颠倒。在各种实施例中,步骤506和508可以同时、独立和/或彼此并行地执行。表1图示步骤506和508组合的各种实施例。
表1
Figure BDA00033359841300001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文描述的选项1中,发射器UE可以向接收器UE重传直到达到最大允许重传计数(最大允许重传计数的值可以由gNB或由发射器UE指定、预配置或配置),并且在此处描述的选项2中,发射器UE可以确定特定接收器UE是否先前已指示针对相同TB的ACK。如果发射器UE针对先前接收到ACK的TB接收到ACK/NACK,则发射器可以忽略NACK反馈。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选项2,发射器UE可以在L2中为每个成员UE存储针对用于先前的传输的HARQ ACK/NACK反馈,以能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重传或者是否可以忽略NACK,因为“相同的接收器UE”之前已经报告了针对相同数据分组的HARQ ACK反馈。HARQ反馈的存储可能需要在数据分组保持传输和/或重传(例如,直到发射器开始传送下一个TB)时得以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UE对HARQ响应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如果不是所有接收器UE都响应第一传输,则确定DTX接收器UE的数量。对于重传,如果不是响应于第一次传输而提供特定HARQ NACK的所有接收器UE响应HARQ反馈,则发射器UE确定DTX接收器UE的数量。发射器必须记住哪个UE在之前的传输和/或重传中提供了NACK反馈,以正确确定DTX接收器UE的数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管传输还是重传,如果不是所有接收器UE都响应(例如,没有发送ACK或NACK),则发射器确定DTX接收器UE的数量。
如果检测到DTX,则发射器重传直到达到最大重传数。
图6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600的进一步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600包括UE(例如,远程单元102)接收602具有未切换(例如,未相对于相同HARQ过程ID/源ID组合的最后已知NDI值切换)的NDI的SCI。NDI可以在SCI内加以指示。如果最后已知的NDI值为“0”,则未切换可以指的是NDI为“0”,或者如果最后已知NDI值为“1”则为“1”。方法600还包括刷新604(例如,清空、清除)UE的软缓冲区并将对应于NDI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方法600包括尝试606解码接收的数据分组(例如,PSSCH、MAC TB)。响应于对接收的数据分组进行解码不成功的尝试,方法600从UE发送608HARQ NACK(例如,使用公共反馈资源,使用UE特定的反馈资源)。响应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进行解码的尝试成功,方法600将数据分组转发610到UE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层(例如,如果具有相同序号的PDCP PDU已经被接收,则PDCP可以将该分组作为副本丢弃)。方法600然后根据这里描述的选项2从UE发送612HARQ ACK,或者根据这里描述的选项1经由UE的物理层执行DTX(例如,不传送ACK或NACK)。
在一些实施例中,UE(例如,接收器UE)可以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UE可以基于下述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1)自成功解码相同HARQ ID/源ID组合的数据分组以来NDI未被切换;或2)使用SN(例如,表示0至7的3个位,任何合适的位数)。与SCI中的先前接收相比较,包括相同的SN(例如,SN=3)可以指示数据分组是否是重传。
基于对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的确定,两种不同的UE行为可以是:1)UE成功接收到数据分组并且如果使用这里描述的选项2反馈则此数据分组的任何重传将利用ACK进行确认;2)UE成功接收到数据分组,并且对于这里描述的选项1和选项2两种反馈机制,此数据分组的任何重传都将利用DTX进行确认(例如,不传输HARQ反馈)。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器UE在确定其在MCR之外时可以总是传送ACK反馈而不管数据分组的实际失败状态(例如,ACK或NACK)。这可以使发射器能够不为MCR之外的UE重传。例如,这可以帮助发射器UE对HARQ反馈的数量进行计数,使得如果已知组中接收器UE的总数,则发射器UE可以确定是否已经存在一些DTX。在存在DTX的情况下,如果未达到最大允许重传计数,则发射器UE可以选择重传数据分组。
虽然这里描述的一些实施例是关于发射器UE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器UE之间的通信,但是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RAN节点(例如,gNB、eNB)和UE,或者RAN节点和另一个RAN节点之间的通信。
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有助于避免接收器UE将当前数据分组(例如,PSSCH)传输误认为已成功接收的数据分组的重传的可能性(如果接收器UE将当前数据分组传输误认为是已成功接收的数据分组),则UE可能不会尝试成功接收当前数据分组)。
此外,如本文所述,即使UE先前已成功接收并解码相同的数据分组,它也可以发送HARQ反馈。这可以帮助发射器UE对HARQ反馈的数量进行计数,从而如果已知该组中的接收器UE的总数,则发射器UE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一些DTX。在存在DTX的情况下,如果未达到最大允许重传计数,则发射器UE可以选择重传数据分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来自一组UE的给定HARQ-ACK反馈配置两个PSFCH资源或两种指示方法。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如果第一TB和第二TB具有相同的大小,则在组中的一个或多个UE可以使用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所述组在HARQ过程中成功解码第一TB,接收到具有在HARQ过程中未切换NDI的第二TB,并且未能解码第二TB。然后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可以相应地携带NACK。此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PSFCH资源或第二指示方法可以被不使用用于HARQ-ACK反馈的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的所有其他UE使用。在一个示例中,在HARQ过程中解码第一TB失败、接收到具有在HARQ过程中未切换NDI的第二TB并且解码第二TB失败的UE,使用第二PSFCH资源或第二指示方法,用于响应于第二TB的解码失败传送NACK。又例如,如果UE根据检测到的DCI格式确定第一TB和第二TB具有不同的大小,则UE使用用于HARQ-ACK反馈的第二PSFCH资源或第二指示方法。第一TB和第二TB可以相同或者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发射器UE检测到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上的传输并且没有检测到(例如,检测到DTX)第二PSFCH资源(或第二指示方法)上的传输,则发射器UE可以或可以不重传第二TB。在一个示例中,如果发射器UE已经向UE组传送X次第二TB,对于在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上执行传输的UE,第一TB和第二TB很可能是相同的,并且因此,发射器UE不执行第二TB的任何进一步重传。另一方面,如果发射器UE只传送一次或几次第二TB,对于使用用于HARQ-ACK反馈的第一PSFCH资源的UE来说,第一TB和第二TB很可能不同。因此,发射器UE重传第二TB。如果发射器UE在第二PSFCH资源(或第二指示方法)上检测到传输,则发射器UE重传第二TB,而不管在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上的检测。如果发射器UE在第一PSFCH资源(或第一指示方法)和第二PSFCH资源(或第二指示方法)上均未检测到传输,则发射器UE不再重传第二TB。
在上面所提及的实施例(使用两种不同的PSFCH资源或两种指示方法)的一个好处可以是避免由于UE成功解码第一TB并传送针对第二TB的NACK而引起的另一次不必要的重传,其中第二TB是第一TB的重传。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可以计算如下:
p=第一次传输的目标BLER;
N=组中的UE数量;
示例1:概率(第一次传输的反馈为第一UE的ACK,组中至少一个UE的反馈为NACK)=(1-p)*(1-(1-p)^(N-1));
示例2:概率(第二次传输的反馈为第一UE的NACK,组中所有其他UE的反馈为ACK)=p*(1-p)^(N-1)(这可以在不考虑软组合针对一些UE的二次传输的影响下加以近似);
概率(示例1和示例2)=p*(1-p)*(1-(1-p)^(N-1))*(1-p)^(N-1)。
对于p=0.1和N=10,所得概率为0.0214。
对于p=0.01和N=10,所得概率为7.8213e-04。
在一个示例中,公共时间和频率资源被分配给第一和第二PSFCH,并且两个正交序列分别被指配给第一和第二PSFCH。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正交序列由一个基本序列构成,该基本序列具有具有两个循环移位值的CAZAC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组播通信的发射器UE被配置有给定TB的最大允许传输次数。发射器UE基于对第一和第二PSFCH资源(或第一和第二指示方法)的检测以及TB的配置的最大允许传输次数来确定第二TB的重传。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一组UE共享HARQ-ACK反馈信道并且在共享的HARQ-ACK反馈信道上仅传送NACK,则数据信道的第一次传输的目标BLER可以被设置为远远小于10%,并且对于广播和/或组播传输,携带数据信道调度信息的控制信道的误检率可以设置为低于1%。
在某些实施例中,利用用于每个UE的专用HARQ-ACK反馈信道资源,如果需要,组播传输的重传可以回退到单播。例如,如果组中的几个UE传送NACK,则发射器UE以单播方式对发送NACK的UE执行重传。
在其他实施例中,代替1位NDI,具有模(2^N)-递增(例如,模4)NDI的多N位(例如,N=2位)NDI可以被用于连续的新TB传输。例如,对于单个TB传输,取代将NDI限制为两种状态,发射器UE可以使用四种状态来区分相同HARQ过程的连续新TB。
表2
TB# 0 1 2 3 4 5 6 7 8
1位NDI 0 1 0 1 0 1 0 1 0
2位NDI 0 1 2 3 0 1 2 3 0
如表2中所图示,代替1个丢失的DCI调度TB#1导致将当前新传输(TB#2)误认为重传(TB#0)的错误事件,2位NDI可以使用3个连续的新TB(TB#1、TB#2、TB#3)的控制信道以因相同的错误事件而丢失。与针对不同HARQ-ID的过程(例如,每个可能需要存储数据)不同,每当NDI状态改变时,接收器UE可以替换软缓冲区中的数据(对于相同的HARQ过程)。
图7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700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由装置,诸如远程单元102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700可以包括接收702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704。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706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在各种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将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图8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800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800由装置,诸如远程单元102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800可以包括接收802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804。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匹配:刷新806软缓冲区;将与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在各种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8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将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图9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900的附加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900由装置,诸如远程单元102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9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900可以包括接收902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将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904。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900包括,响应于当前值与最后已知值匹配:创建906对应于指示符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以及基于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9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地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软组合,执行确认动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9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软组合不成功,尝试对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9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的副本,执行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9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的副本,执行不确认动作。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9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地将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软组合,将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9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图10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1000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由装置,诸如远程单元102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000可以包括确定1002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包括,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1004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以及响应于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内,响应于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0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内,响应于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图11是图示用于侧链数据分组确认的方法1100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100由装置,诸如远程单元102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1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100可以包括接收1102数据分组。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100包括确定1104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100包括响应于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1106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基于与数据分组相对应的指示符来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自从成功解码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以来指示符没有被切换,则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和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在各种实施例中,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基于与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确定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与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相同,则该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某些实施例中,数据分组和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在各种实施例中,执行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以及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送到所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不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发射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发射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的发射器。
在各种实施例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以及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刷新软缓冲区;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软缓冲区中;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发射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发射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的发射器。
在各种实施例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以及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创建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所述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以及基于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软组合,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未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软组合,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创建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所述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或其组合;并且基于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来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未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所述处理器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
在各种实施例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发射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发射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的发射器。
在各种实施例中,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以及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且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内,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内,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以及发射器,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且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内,所述发射器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内,所述发射器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分组;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为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响应于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基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指示符来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自从成功解码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以来所述指示符没有被切换,则所述数据分组是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基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与与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相同,则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在各种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数据分组;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并且,响应于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所述处理器基于对应于所述数据分组的指示符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自从成功解码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以来所述指示符没有被切换,则所述数据分组是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所述处理器基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与与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相同,则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发射器。
在各种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的处理器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的发射器。
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践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88)

1.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
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不匹配:
刷新软缓冲区;
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送到所述软缓冲区中;
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
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
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9.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
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不匹配:
刷新软缓冲区;
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软缓冲区中;
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
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
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17.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
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
刷新软缓冲区;
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软缓冲区中;
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
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以及
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25.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
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
刷新软缓冲区;
将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传输到所述软缓冲区中;
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
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确认动作;并且
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执行不确认动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33.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
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
创建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
将所述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以及
基于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软组合,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未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42.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4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4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4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46.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侧链控制信息中的指示符;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指示符的当前值与所述指示符的最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且
响应于所述当前值与所述最后已知值匹配:
创建与所述指示符相对应的数据分组的副本;
将所述数据分组与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并且
基于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尝试对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进行解码、或其组合,来执行确认动作或不确认动作。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未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所述处理器尝试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5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5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54.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55.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56.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不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5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成功地将所述数据分组与所述软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软组合,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5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的副本,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数据分组转发到上层。
59.一种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并且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且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内,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最小通信范围内,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62.一种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在最小通信范围之外;以及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之外,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并且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内,所述发射器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最小通信范围内,所述发射器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未成功解码所述数据分组而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
65.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分组;
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为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并且
响应于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执行确认动作。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基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指示符,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自从成功解码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以来所述指示符没有被切换,则所述数据分组是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6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70.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71.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72.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基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和与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相同,则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74.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75.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7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77.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数据分组;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并且
响应于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执行确认动作。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在物理侧链共享信道中接收的数据。
7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所述处理器基于对应于所述数据分组的指示符来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自从成功解码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以来所述指示符没有被切换,则所述数据分组是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包括新的数据指示符。
82.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符对应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83.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84.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包括:所述处理器基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来确定所述数据分组是否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和与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序号相同,则所述数据分组是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的重传。
86.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和所述先前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对应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标识符和源标识符。
87.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
8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发射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确认动作包括所述发射器不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响应。
CN201980096084.4A 2019-05-05 2019-05-05 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Active CN113785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5478 WO2020223846A1 (en) 2019-05-05 2019-05-05 Sidelink data packet acknowledg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5516A true CN113785516A (zh) 2021-12-10
CN113785516B CN113785516B (zh) 2024-06-07

Family

ID=7305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6084.4A Active CN113785516B (zh) 2019-05-05 2019-05-05 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6571A1 (zh)
EP (1) EP3966975A4 (zh)
CN (1) CN113785516B (zh)
WO (1) WO20202238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28890A1 (en) * 2019-07-26 2021-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614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11695532B2 (en) * 2019-08-07 2023-07-04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cheduling for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transmissions
KR20220070004A (ko) * 2019-09-30 2022-05-2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582715B2 (en) * 2020-02-12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NR) multicast feedback switching
US11943825B2 (en) * 2020-07-09 2024-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based broadcasting of network coded packets with sidelink
US11689325B2 (en) * 2020-12-16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ransmission via a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resource of a sidelink resource poo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88820A1 (en) * 2014-12-16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053267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6804A1 (en) * 2008-09-17 2010-03-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activation of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206321B1 (en) * 2016-02-15 2020-07-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uplink harq operation for prose-enabled ues participating in sidelink discovery operation
US10356733B2 (en) * 2016-08-11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joint access for unlicensed sidelink
WO2018027917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US10567986B2 (en) * 2016-09-06 202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off mechanisms for fair joint access of unlicensed sidelink
WO2018095551A1 (en) * 2016-11-28 2018-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tt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cellular and d2d communication
WO2018127421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WO2018170823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An indication for harq-ack feedback
US10727987B2 (en) * 2017-04-03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for codeblock group based transmissions
US10931426B2 (en) * 2017-08-10 2021-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KR20200072522A (ko) * 2017-10-19 2020-06-22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셀룰러 통신을 위한 개선된 지원형 재전송 기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88820A1 (en) * 2014-12-16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053267A1 (en) * 2017-08-14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905196_was_3043_QoS_NR_V2X"", 3GPP TSG_RAN\\WG2_RL2, pages 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28890A1 (en) * 2019-07-26 2021-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791943B2 (en) * 2019-07-26 202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66975A1 (en) 2022-03-16
US20220006571A1 (en) 2022-01-06
CN113785516B (zh) 2024-06-07
WO2020223846A1 (en) 2020-11-12
EP3966975A4 (en) 2023-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5516B (zh) 侧链数据分组确认
US20210345313A1 (en) Feedback request determination
US11424867B2 (en) Data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503477B (zh) 传输对副链路传输的反馈
US20230261833A1 (en) Transmission using dmrs from two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groups
US20190229863A1 (en) Non-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CN116235565A (zh) 配置上行链路传输配置指示状态
CN115399013A (zh) 集成接入和回程节点配置
CN115245028A (zh) 使用多个传输接收点的数据传输
US11418288B2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a data block group
WO20210077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ne-shot harq-ack codebook determination
CN112740758B (zh) 具有网络信息的切换请求
CN114424480B (zh) 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配置的信息
WO2022151139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13039729B (zh) 信道状态信息计算
US20230371038A1 (en) Multip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s
CN116615873A (zh) 使用一个或多个中继器中继信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