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8457B -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8457B
CN113688457B CN202110984827.0A CN202110984827A CN113688457B CN 113688457 B CN113688457 B CN 113688457B CN 202110984827 A CN202110984827 A CN 202110984827A CN 113688457 B CN113688457 B CN 113688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well
jiagu
mode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48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8457A (zh
Inventor
温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48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8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8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8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8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8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查井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通过井周加固参数自动生成井周加固模型,由此实现了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便于根据井周加固模型计算井周加固工程量。

Description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查井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检查井为城建施工中所必不可少的工程设施,经过长时间使用会由于车辆碾压等原因造成检查井的井体与周边道路的不均匀沉降,容易在井圈四周形成裂纹,且该沉降裂纹比道路本身的路基沉降等危害更大。面对这一问题,通常会在检查井的井周以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井周加固,使检查井井体处与路面结构层结合更紧密。然而在进行井周加固前,需要计算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量以及支模面积,并结合检查井对应的图集类型,通过手算的方式计算这些工程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算量软件以其能够根据模型自动计算工程量而受到欢迎,但是若要通过三维模型算量软件计算井周加固工程量,必须要构建井周加固模型。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井周加固模型进行准确构建方法,因此,如何构建井周加固模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井周加固模型难以构建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解析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解析获取到的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该方法能够通过井周加固参数自动生成井周加固模型,由此实现了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便于根据井周加固模型计算井周加固工程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所述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截面,确定所述截面类型,其中,所述截面为沿所述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获取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并确定截面所对应的截面类型,在加固位置生成对应于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进一步保证了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所述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矩形截面对应的井筒底标高;判断所述井筒底标高是否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当所述井筒底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则基于所述井筒底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并基于所述井筒底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二井周加固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所述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还包括:当所述井筒底标高未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则基于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所述井周加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当截面的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通过获取矩形截面对应的井筒底标高,基于井筒底标高确定井周加固模型是否需要拆分构建,在井周加固模型需要拆分构建时,则分别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和第二井周加固模型,以使井周加固模型更加贴合检查井图元,实现了矩形截面所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截面类型非矩形截面时,所述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截面类型对应的分界线标高;基于所述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所述参考截面为垂直于所述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包括:基于所述加固顶标高以及所述加固宽度确定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基于所述参考截面的外环、所述加固宽度以及所述加固形状确定第一加固外环截面;以所述参考截面的内环作为第一加固内环截面,采用所述第一加固内环截面、所述第一加固外环截面、所述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及所述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包括:基于所述加固底标高和所述加固顶标高确定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基于所述参考截面的外环、所述加固宽度以及所述加固形状确定第二加固外环截面;以所述参考截面的外环作为第二加固内环截面,采用所述第二加固内环截面、所述第二加固外环截面、所述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当截面的截面类型非矩形截面时,通过获取当前截面类型对应的分界线标高,基于分界线标高进行井周加固模型的拆分,即分别构建分界线以上的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和分界线以下的第四井周加固模型,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和第四井周加固模型组成当前截面类型所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由此能够使得井周加固模型更加贴合当前截面类型的检查井图元,实现了非矩形截面所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保证对于不同截面类型的检查井图元的井周加固模型均能准确构建。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包括:判断所述分界线标高是否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当所述分界线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以所述检查井图元的井筒截面作为参考截面;当所述分界线标高未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以所述检查井图元的井室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比较分界线标高与加固位置,确定分界线标高是否处于加固位置,由此确定出检查井图元所对应的参考截面,以便根据参考截面构建相应的井周加固模型,进一步保证了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加固形状自适应时,所述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截面多边形,所述截面多边形为所述加固位置垂直于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多边形;按照所述加固宽度扩展所述截面多边形,得到第一加固多边形;在所述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所述第一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所述井周加固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加固形状固定时,所述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固定多边形;按照所述加固宽度扩展所述固定多边形,得到第二加固多边形;在所述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所述第二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所述井周加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对于不同的加固形状,生成不同的加固多边形,在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当前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井周加固模型,由此保证井周加固模型的多样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实施方式中,获取检查井图元,包括:获取对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以及所述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方式,所述图集型号用于表征所述检查井构件对应的建模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确定所述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构件;通过所述生成方式将所述检查井构件生成所述检查井图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获取对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确定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构件,并通过获取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方式,将检查井构件生成检查井图元,由此能够快速实现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提高了检查井图元的获取效率,进而提高了井周加固模型的生成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包括:获取对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识别所述设置指令,确定所述设置指令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识别获取到的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确定出该设置指令所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由此能够根据用户设置的井周加固参数进行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以使井周加固模型符合用户需求,同时使得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更加便捷。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通过解析获取到的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该装置能够通过井周加固参数自动生成井周加固模型,由此实现了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便于根据井周加固模型计算井周加固工程量。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矩形截面的井周加固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矩形截面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形截面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形截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异形截面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集型号选择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固形状自适应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固形状为圆形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固形状为方形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算量软件以其能够根据模型自动计算工程量而受到欢迎,但是若要通过三维模型算量软件计算井周加固工程量,必须构建井周加固模型。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井周加固模型进行准确构建方法,因此,如何构建井周加固模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井周加固参数进行井周加固模型的自动生成,以便通过三维模型算量软件进行井周加固工程量的自动计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可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
检查井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检查井图元为生成检查井模型所需要的图元,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为构建井周加固模型所设置的参数,例如加固材料、加固顶标高、加固底标高等参数,用户可以通过参数可视化化界面输入井周加固参数,通过设置的井周加固参数对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进行表征,其中,加固状态表示当前检查井图元是否设置井周加固模型。
S12,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
电子设备对其获取的井周加固参数进行解析,从中确定出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其中,加固位置为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之间的位置,例如井筒所处位置;加固形状为井周加固模型的形状,该加固形状可以跟随加固位置的形状确定,也可以由用户指定,例如圆形、方形;加固宽度为井周加固模型从加固位置开始向外进行扩大的宽度,例如250mm、100mm等。本申请对加固宽度、加固形状以及加固位置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具体地,电子设备通过解析检查井图元对应的模型,可以确定各个部件所处的顶标高和底标高,由此根据井周加固参数可以计算出需要进行加固的加固位置,并通过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其所包含的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
S13,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
电子设备在加固位置处构建与加固形状一致的加固多边形,使该加固多边形包围并贴合加固位置,并以加固位置开始向外扩展加固宽度,得到经过扩大的加固多边形,基于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拉伸该加固多边形,得到拉伸体模型,该拉伸体模型即为井周加固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解析获取到的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该方法能够通过井周加固参数自动生成井周加固模型,由此实现了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便于根据井周加固模型计算井周加固工程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可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1,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详细说明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步骤S1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2,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详细说明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步骤S1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3,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
具体地,上述步骤S23可以包括:
S231,获取检查井图元对应的截面,确定截面类型,其中,截面为沿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
截面为检查井图元的剖面,是沿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截面可以通过可视化参数截面输入,也可以通过解析检查井图元的剖面获取,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截面类型用以表征截面的形状,具体地,截面类型可以包括矩形截面、L形截面、异性截面等。此处对截面类型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际需要确定加固位置的截面。
S232,基于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
电子设备根据其获取到的截面类型构建当前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针对不同的截面类型,构建不同的井周加固模型。例如,针对矩形截面,构建井周加固模型时可以根据加固位置确定是否需要拆分构建。
具体地,当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上述步骤S232可以包括:
(1)获取矩形截面对应的井筒底标高。
井筒底标高为井筒部件的最低位置,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识别检查井图元进行获取。具体地,电子设备通过解析检查井图元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图集型号,由此可以确定当前检查井图元所对应的井筒部件、收口部件以及井室部件,进而确定出各个部件对应的顶标高和底标高,即各个部件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2)判断井筒底标高是否处于加固位置之间。
加固位置为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之间的位置。加固顶标高为井周加固模型的最高位置,加固底标高为井周加固模型的最低位置,具体地,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具体值,也可以是表达式,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表达式计算出顶标高或底标高的具体值,例如“井顶标高-0.3”,这是一个数学表达式,电子设备则可以根据该数学表达式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标高值。
由于检查井图元包括从上至下包括井筒、收口、盖板、井室、基础、垫层等部件,当加固位置超过井筒底标高时,表示加固位置跨过两个部件,此时需要针对两个部件分别构建井周加固模型,因此,在确定加固位置后,获取当前检查井图云对应的井筒底标高后,将井筒底标高与加固位置进行比较,确定井筒底标高是否处于加固位置之间,当井筒底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3)基于井筒底标高、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并基于井筒底标高、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构建第二井周加固模型。
当井筒底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以井筒底标高作为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的加固底标高,根据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与加固形状一致的第一加固多边形,并基于加固顶标高和井筒底标高对该加固多边形进行纵向拉伸,得到拉伸体模型,即第一井周加固模型。
同时,以井筒底标高作为构建第二井周加固模型的加固顶标高,根据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与加固形状一致的另一加固多边形,并基于加固底标高和井筒底标高对该加固多边形进行纵向拉伸,得到另一个拉伸体模型,即第二井周加固模型。
(4)基于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构建井周加固模型。
当井筒底标高未处于加固位置之间时,表示加固位置并未跨过两个部件,此时,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根据加固宽度在加固位置处生成与加固形状一致的加固多边形,并基于加固底标高和加固顶标高对该加固多边形进行纵向拉伸,得到拉伸体模型,即井周加固模型。
通过获取矩形截面对应的井筒底标高,基于井筒底标高确定井周加固模型是否需要拆分构建,在井周加固模型需要拆分构建时,则分别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和第二井周加固模型,以使井周加固模型更加贴合检查井图元,实现了矩形截面所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
对于如图4所示的矩形截面,以下以两个示例进行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方法的说明。
示例一:假设用户选择圆形收口图集,并且设置了如下井周加固参数:
构建井周加固模型的方法如下:
1)根据井周加固参数确定出加固位置、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由上述井周加固参数可以确定加固顶标高为井筒顶标高,加固底标高为井筒底标高,即在井筒位置的周围进行加固;
2)根据井周加固参数可以确定截面为矩形内壁,因此井周加固模型需要从井筒内壁开始加固;
3)截面中的加固宽度设置为250mm,由此可以确定井周加固加强模型需要从井筒外壁往外再扩展250mm;
4)加固形状为自适应,由于井筒为圆形,因此井周加固模型也为圆形,井周加固模型的效果图如图4所示。
示例二:假设用户选择矩形图集,并且设置了如下井周加固参数:
构建井周加固模型的方法如下:
1)根据井周加固参数确定出加固位置、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由上述井周加固参数可以确定加固顶标高为井筒顶标高,加固底标高为井室顶标高减去0.2m,即在井筒顶到井室顶标高减去0.2m的周围进行加固;
2)由于井周加固模型需要从井筒跨到盖板和井室位置,因此需要拆分成两层建模;
3)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在井筒顶到井筒底的位置进行构建,具体构建方法为:
3.1)根据井周加固参数可以确定截面为矩形内壁,因此第一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内环可以参考井筒部件俯视截面的外环;
3.2)由于加固形状是圆形,而井筒正好是圆形,因此第一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外环可以使用井筒部件俯视截面的外环,再通过加固宽度向外偏移得到,即井筒部件俯视截面的外环向外偏移250mm得到第一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外环;
3.3)根据第一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内环和外环,结合此时的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构造拉伸体,得到第一井周加固模型。
4)第二井周加固模型在井筒底到井室顶标高-0.2m的位置进行构建,具体构建方法为:
4.1)根据井周加固参数可以确定截面为矩形内壁,因此第二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内环可以参考井室部件俯视截面的外环;
4.2)由于加固形状是圆形,而井室是矩形,第二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外环可以根据外接矩形的对角线长度作为直径,再加上加固宽度250mm得到;
4.3)根据第二井周加固模型俯视截面的内环和外环,结合此时的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构造拉伸体,得到第二井周加固模型。最终所构建得到井周加固模型效果如图5所示。
具体地,当截面类型非矩形截面时,例如L形截面、异性截面等,上述步骤S232可以包括:
(1)获取截面类型对应的分界线标高。
分界线标高用于表征构建不同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最低位置,即上层井周加固模型的加固底标高和下层井周加固模型的加固顶标高。分界线标高可以为井筒底标高,当电子设备无法识别到井筒部件时,识别收口部件,以收口顶标高作为分界线标高。
(2)基于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参考截面为垂直于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
参考截面为用于生成井周加固模型的参考部件的俯视截面,即参考截面为垂直于检查井图元所对应参考部件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参考截面可以根据分界线标高所处位置确定。
可选地,上述步骤(2)可以包括:
21)判断分界线标高是否处于加固位置之间。
将分界线标高与加固位置进行对比,确定分界线标高是否处于加固位置所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之间。当分界线标高处于加固位置之间时,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
22)以检查井图元的井筒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当分界线标高处于加固位置之间时,以井筒部件作为参考部件,以井筒部件的俯视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23)以检查井图元的井室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当分界线标高未处于加固位置之间时,以井室部件作为参考部件,以井室部件的俯视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通过比较分界线标高与加固位置,确定分界线标高是否处于加固位置,由此确定出检查井图元所对应的参考截面,以便根据参考截面构建相应的井周加固模型,进一步保证了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准确性。
(3)基于参考截面、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第三井周加固模型为对应当前非矩形截面的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电子设备在确定出参考截面后,根据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分别确定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对应的顶底标高,再基于加固形状、加固宽度以及确定出的顶底标高生成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可选地,上述步骤(3)可以包括:
31)基于加固顶标高以及加固宽度确定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
以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作为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加固顶标高-加固高度”作为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其中,加固高度为井周加固模型对应的纵向延伸高度。
32)基于参考截面的外环、加固宽度以及加固形状确定第一加固外环截面。
第一加固外环截面为对应于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外环俯视截面,其可以根据参考截面的外环、加固宽度以及加固形状确定。具体地,电子设备以参考截面外环作为起始位置向外扩展加固宽度,生成与加固形状一致的第一加固外环截面。
33)以参考截面的内环作为第一加固内环截面,采用第一加固内环截面、第一加固外环截面、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及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第一加固内环截面为对应于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内环俯视截面,第一加固内环截面可以直接取参考截面的内环,结合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第一加固内环截面和第一加固外环截面构造拉伸体模型,以该拉伸体模型作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4)基于参考截面、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第四井周加固模型为对应当前非矩形截面的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电子设备在确定出参考截面后,根据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分别确定第四井周加固模型对应的顶底标高,再基于加固形状、加固宽度以及确定出的顶底标高生成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可选地,上述步骤(4)可以包括:
41)基于加固底标高和加固顶标高确定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
以“加固顶标高-加固高度”作为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作为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其中,加固高度为井周加固模型对应的纵向延伸高度。
42)基于参考截面的外环、加固宽度以及加固形状确定第二加固外环截面。
第二加固外环截面的生成方法与第一加固外环截面的生成方法相同,详细说明参见上述步骤3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43)以参考截面的外环作为第二加固内环截面,采用第二加固内环截面、第二加固外环截面、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及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第二加固内环截面为对应于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内环俯视截面,第二加固内环截面可以直接取参考截面的外环,结合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第二加固内环截面和第二加固外环截面构造拉伸体模型,并以该拉伸体模型作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对于如图6和图7所示的L形截面,构建井周加固模型时均需拆分成两层,具体地,在进行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和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构建之前,需要确定当前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分界线标高(识别井筒部件的最低位置,以井筒部件的最低位置作为分界线标高;若未识别到井筒部件,则识别收口部件,将收口部件的最高位置作为分界线标高),并基于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若分界线标高处于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范围内,则使用井筒部件的俯视截面作为参考截面,否则使用井室部件的俯视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接下来进行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和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其中,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1)以“加固顶标高”作为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加固顶标高-加固厚度(图6或图7中为300mm)”作为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
2)第一加固内环截面直接取参考截面的内环,第一加固外环截面根据参考截面的外环、加固宽度(图6或图7中为250mm)以及加固形状得到;
3)使用第一加固外环截面和第一加固内环截面,结合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构造拉伸体模型,由此得到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
其中,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1)以“加固顶标高-加固厚度(图6或图7中为300mm)”作为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加固底标高”作为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
2)第二加固内环截面直接取参考截面的外环,第二加固外环截面根据参考截面的外环、加固宽度(图6或图7中为250mm)以及加固形状得到;
3)使用第二加固外环截面和第二加固内环截面,结合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构造拉伸体模型,由此得到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
对于如图8所示的异形截面,在构建井周加固模型时亦需拆分成两层,具体地,在进行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和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构建之前,需要确定当前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分界线标高,并基于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详细说明参见上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进行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和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其中,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1)以“加固顶标高”作为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加固顶标高-加固厚度(图8中为150mm)”作为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
2)取参考截面的内环负偏移(向右偏移)150mm作为第一加固内环截面,第一加固外环截面根据参考截面的外环、正偏移值(图8中的顶宽度150mm-右侧偏移150mm)以及加固形状得到;
3)底部外环截面根据参考截面的内环、正偏移值(图8中的底宽度250mm-右侧偏移150mm)以及加固形状得到;
4)使用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加固外环和第一加固内环截面,结合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构造拉伸体模型,由此得到第一层井周加固模型。
其中,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
1)以“加固顶标高-加固厚度(图8中为150mm)”作为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加固底标高”作为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
2)取参考截面的内环负偏移(向右偏移)150mm作为第二加固内环截面,第二加固外环截面根据参考截面的外环、正偏移值(图8中的加固宽度730mm)以及加固形状得到;
3)使用第二加固外环截面和第二加固内环截面,结合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构造拉伸体模型,由此得到第二层井周加固模型。
通过获取当前截面类型对应的分界线标高,基于分界线标高进行井周加固模型的拆分,即分别构建分界线以上的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和分界线以下的第四井周加固模型,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和第四井周加固模型组成当前截面类型所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由此能够使得井周加固模型更加贴合当前截面类型的检查井图元,实现了非矩形截面所对应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保证对于不同截面类型的检查井图元的井周加固模型均能准确构建。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获取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并确定截面所对应的截面类型,在加固位置生成对应于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进一步保证了井周加固模型的准确构建。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可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
具体地,上述步骤S31可以包括:
S311,获取对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以及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方式,其中,图集型号用于表征检查井构件对应的建模参数信息。
选择指令用于表示用户对检查井构件的选择操作,具体地,如图9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参数界面输入对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相应地,电子设备则可以响应该选择指令。
图集为构建检查井图元的标准图集,标准图集中包括有多种型号的图集,例如矩形图集、圆形图集等,不同的图集对应不同的图集型号,不同的图集型号以不同的编号表示。当确定某个图集型号时,即确定了该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构件及其建模参数信息,例如检查井构件的形状、尺寸等。
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方式为采用检查井构件生成检查井图元的方式,具体地,该生成方式可以为点绘制方式,也可以为识别方式,当然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S312,基于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确定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构件。
电子设备根据其接收到的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能够从标准图集中确定出当前图集型号所对应的检查井构件。
S313,通过生成方式将检查井构件生成检查井图元。
在确定出检查井构件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点绘制方式或识别方式,将检查井构件生成检查井图元,并在可视化参数界面上予以展示,以使用户对其选择的图集型号所对应的检查井图元予以确定。如图9所示,在用户输入图集型号选择指令后,可视化参数界面上可以显示当前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图元。
S314,获取对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
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可以通过设置窗体输入,设置窗体由一些按钮、表格、参数图元界面组成,通过设置窗体提供的按钮和表格可以实现井周加固参数的增、删、改。
如图10所示,设置窗体中的表格可以提供操作按钮:添加行,在当前表格最后面添加一行数据;***行,在当前表格选择行前面***一行数据;删除行,可以删除当前表格选中的数据。设置窗体中的表格还可以提供数据列:颜色,设置井周加固模型的显示颜色;顶标高,可以输入井周加固模型的顶标高,该顶标高可以输入具体值,也可以输入参考标高,当输入参考标高时,可以根据参考标高计算顶标高的具体值;底标高,可以输入井周加固模型的底标高,该标高可以输入具体值,也可以输入参考标高,当输入参考标高时,可以根据参考标高计算底标高的具体值;截面,可以选择矩形内壁、矩形外壁、L形、异形等;加固形状,可以选择自适应、圆形、矩形等。
S315,识别设置指令,确定设置指令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
用户在输入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后,相应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识别其接收到的用户对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确定出当前设置指令所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
S32,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详细说明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步骤S1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3,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
具体地,当加固形状自适应时,上述步骤S33可以包括:
S331,获取加固位置对应的截面多边形,其中,截面多边形为加固位置垂直于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多边形。
截面多边形用于表征加固位置所对应的检查井图元部件的俯视截图多边形,即垂直于加固位置对应检查井图元部件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多边形。
S332,按照加固宽度扩展截面多边形,得到第一加固多边形。
第一加固多边形为加固形状自适应时所确定的对应于加固位置的俯视截面多边形。电子设备在得到截面多边形时,按照加固宽度对截面多边形进行扩展,得到第一加固多边形,即第一加固多边形与截面多边形一致。如图11所示,若加固位置对应部件的截面多边形为圆形,那么第一加固多边形为圆形;若加固位置对应部件的截面多边形为矩形,那么第一加固多边形为是矩形。
S333,在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第一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井周加固模型。
在加固位置处,结合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对第一加固多边形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体模型,以该拉伸体模型作为井周加固模型。
具体地,当加固形状固定时,上述步骤S33可以包括:
S334,获取加固位置对应的固定多边形。
固定多边形用于表征加固位置处井周加固模型所对应的俯视截图多边形,例如圆形、矩形等,其中,该固定多边形可以通过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
S335,按照加固宽度扩展固定多边形,得到第二加固多边形。
第二加固多边形为加固形状固定时所确定的对应于加固位置的俯视截面多边形。电子设备在得到固定多边形时,按照加固宽度对固定多边形进行扩展,得到第二加固多边形,即第二加固多边形固定,不会跟随加固位置所对应部件的俯视截面进行改变。如图12所示,若加固位置对应部件的固定多边形为圆形,则不论加固位置所对应的俯视截面多边形如何,第二加固多边形均为圆形;如图13所示,若加固位置对应部件的固定多边形为方形,则不论加固位置所对应的俯视截面多边形如何,第二加固多边形均为矩形。
S336,在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第二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井周加固模型。
在加固位置处,结合加固顶标高和加固底标高对第二加固多边形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体模型,以该拉伸体模型作为井周加固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获取对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确定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构件,并通过获取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方式,将检查井构件生成检查井图元,由此能够快速实现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提高了检查井图元的获取效率,进而提高了井周加固模型的生成速率。通过识别获取到的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确定出该设置指令所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由此能够根据用户设置的井周加固参数进行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以使井周加固模型符合用户需求,同时使得井周加固模型的构建更加便捷。对于不同的加固形状,生成不同的加固多边形,在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当前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井周加固模型,由此保证井周加固模型的多样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其中,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详细说明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解析模块42,用于解析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详细说明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生成模块43,用于在加固位置处生成加固形状和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详细说明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上述各模块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图14所示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4,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其中,通信总线5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通信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通信接口5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5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50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其中处理器501可以结合图14所描述的装置,存储器504中存储应用程序,且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步骤。
其中,通信总线50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5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5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5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5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504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501可以调用程序指令,实现如本申请图1至图3实施例中所示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
解析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
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截面,确定截面类型,其中,所述截面为沿所述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
其中,当所述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所述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矩形截面对应的井筒底标高;判断所述井筒底标高是否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当所述井筒底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则基于所述井筒底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并基于所述井筒底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二井周加固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所述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还包括:
当所述井筒底标高未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则基于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所述井周加固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截面类型非矩形截面时,所述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截面类型对应的分界线标高;
基于所述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所述参考截面为垂直于所述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
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加固顶标高以及所述加固宽度确定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
基于所述参考截面的外环、所述加固宽度以及所述加固形状确定第一加固外环截面;
以所述参考截面的内环作为第一加固内环截面,采用所述第一加固内环截面、所述第一加固外环截面、所述第一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及所述第一目标加固底标高构建第三井周加固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参考截面、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加固底标高和所述加固顶标高确定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和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
基于所述参考截面的外环、所述加固宽度以及所述加固形状确定第二加固外环截面;
以所述参考截面的外环作为第二加固内环截面,采用所述第二加固内环截面、所述第二加固外环截面、所述第二目标加固顶标高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加固底标高构建第四井周加固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界线标高确定参考截面,包括:
判断所述分界线标高是否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
当所述分界线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以所述检查井图元的井筒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当所述分界线标高未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以所述检查井图元的井室截面作为参考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固形状自适应时,所述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截面多边形,所述截面多边形为所述加固位置垂直于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多边形;
按照所述加固宽度扩展所述截面多边形,得到第一加固多边形;
在所述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所述第一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所述井周加固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固形状固定时,所述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固定多边形;
按照所述加固宽度扩展所述固定多边形,得到第二加固多边形;
在所述加固位置处构建对应于所述第二加固多边形的拉伸体,得到所述井周加固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检查井图元,包括:
获取对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以及所述检查井图元的生成方式,所述图集型号用于表征检查井构件对应的建模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图集型号的选择指令,确定所述图集型号对应的检查井构件;
通过所述生成方式将所述检查井构件生成所述检查井图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包括:
获取对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的设置指令;
识别所述设置指令,确定所述设置指令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
11.一种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查井图元以及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井周加固参数,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用于表征所述检查井图元的加固状态;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井周加固参数,确定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加固位置、加固形状以及加固宽度;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的井周加固模型;其中包括获取所述检查井图元对应的截面,确定截面类型,其中,所述截面为沿所述检查井图元纵向轴线方向的截面;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其中当所述截面类型为矩形截面时,所述生成模块通过下述方式基于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在所述加固位置处生成对应所述截面类型的井周加固模型,包括:获取所述矩形截面对应的井筒底标高;判断所述井筒底标高是否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当所述井筒底标高处于所述加固位置之间时,则基于所述井筒底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顶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一井周加固模型,并基于所述井筒底标高、所述加固位置对应的加固底标高、所述加固形状和所述加固宽度构建第二井周加固模型。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
CN202110984827.0A 2021-08-24 2021-08-24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88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4827.0A CN113688457B (zh) 2021-08-24 2021-08-24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4827.0A CN113688457B (zh) 2021-08-24 2021-08-24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8457A CN113688457A (zh) 2021-11-23
CN113688457B true CN113688457B (zh) 2024-04-19

Family

ID=7858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4827.0A Active CN113688457B (zh) 2021-08-24 2021-08-24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845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9226A (zh) * 2015-08-03 2015-11-18 常州赞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板的三维造型建模方法
CN105814610A (zh) * 2013-10-23 2016-07-27 兰德马克绘图国际公司 三维井筒可视化
CN109137986A (zh) * 2018-08-09 2019-01-04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圈绿色提升加固施工方法
CN210288480U (zh) * 2019-06-12 2020-04-10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管网工程中检查井口加固装置
RU2724799C1 (ru) * 2019-10-16 2020-06-25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бербанк России" (Пао Сбербанк)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для наполнения библиотеки моделей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597622A (zh) * 2020-05-26 2020-08-2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27502A (zh) * 2020-10-28 2021-01-15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检查井施工方法
CN112348948A (zh) * 2019-08-08 2021-02-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12287A (zh) * 2021-04-01 2021-06-22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桩型复合地基工程快速建模及自动优化方法
CN113239427A (zh) * 2021-03-22 2021-08-10 深圳大学 既有桩基抵抗侧向变形力学性能增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4610A (zh) * 2013-10-23 2016-07-27 兰德马克绘图国际公司 三维井筒可视化
CN105069226A (zh) * 2015-08-03 2015-11-18 常州赞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板的三维造型建模方法
CN109137986A (zh) * 2018-08-09 2019-01-04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圈绿色提升加固施工方法
CN210288480U (zh) * 2019-06-12 2020-04-10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管网工程中检查井口加固装置
CN112348948A (zh) * 2019-08-08 2021-02-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U2724799C1 (ru) * 2019-10-16 2020-06-25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бербанк России" (Пао Сбербанк)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для наполнения библиотеки моделей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597622A (zh) * 2020-05-26 2020-08-2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27502A (zh) * 2020-10-28 2021-01-15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检查井施工方法
CN113239427A (zh) * 2021-03-22 2021-08-10 深圳大学 既有桩基抵抗侧向变形力学性能增强方法
CN113012287A (zh) * 2021-04-01 2021-06-22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桩型复合地基工程快速建模及自动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道路检查井井周维修处治技术研究;王辉;;市政技术(05);33-37, 1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8457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stellazzi et al. An innovative numerical modeling strategy for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monumental buildings
CN110415330B (zh) 道路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9224244B2 (en) Parameterize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buildings
CN109359351B (zh) 一种管道三维建模方法及管道设计方法
KR101906858B1 (ko) 수치모형 및 침수선 보간을 이용한 하천 범람 예측 방법
CN111506939A (zh) 一种车库设计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KR102129881B1 (ko) 침수 예측 정보 및 피해액 산출 시스템
CN108133081B (zh) 基于bim技术的检验立体车库的方法及***
CN115167212A (zh) 基于监测平台的基坑动态施工控制***及方法
CN110765541B (zh)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bim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17569A (zh) 一种二、三维联动的桥梁参数化建模、出图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329096B (zh) 三维巷道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444735A (zh) 一种道路坡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987664A (zh) 建筑布局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662254A (zh) 一种基于空间变换批量生成排水管网三维模型的方法
CN113688457B (zh) 井周加固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5826B (zh) 一种地基结构施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00228528A1 (en) Siting plan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40049187A (ko) 모바일과 웹기반의 3차원 유체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598800A (zh) 基于地形的空气质量模式预报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07220030A (ja) 地理情報システムを用いた防災・災害復旧支援システム
CN106651186A (zh) 一种城市规划管控处理方法及***
CN115830255B (zh) 一种仿真场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44193B (zh) 间距审核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88454B (zh) 防护盖座的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