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0819A - 激光雷达 - Google Patents

激光雷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0819A
CN113640819A CN202111079553.7A CN202111079553A CN113640819A CN 113640819 A CN113640819 A CN 113640819A CN 202111079553 A CN202111079553 A CN 202111079553A CN 113640819 A CN113640819 A CN 113640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focal length
optical
lidar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95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向少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95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0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0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08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8404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37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激光雷达包括: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激光器阵列,设置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以及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发射端的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等效焦距;和/或,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光探测器阵列,设置于第二光学组件的焦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设于接收光路,形成有大于接收端的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等效焦距。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光发射端的第一光学组件的设置,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和/或,通过接收端的第二光学组件的设置,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进而均可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

Description

激光雷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测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雷达。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是通过发射激光,并探测激光到达物体表面后反射的回波信号来计算物体距离的探测设备。因此,激光雷达需包括光发射(Transmitter X)元件和光探测(Receiver X)元件两个部分,可被称为光发射模块和光探测模块。
激光雷达中包含光学***,分布在光发射模块和光探测模块,比如光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准直激光器的发射信号的主透镜组等,光探测模块包括用于将回波信号汇聚向探测器的接收透镜等。对于光发射模块(或光探测模块)而言,其视场角(FOV)与光发射模块的发光面(或光探测模块的感光面)的纵向尺寸正相关,而与发射和/或接收透镜(组)的等效焦距负相关。其中,所述发光面(或感光面)的纵向尺寸是正相关于激光雷达整机的高度。
激光雷达产品的高度尺寸是被客户关注的重要参数。为了使激光雷达整机能在覆盖较大视场角(比如105°)的情况下,仍保持在合适的高度,则不得不缩小发射模块和/或探测模块的焦距,比如更换焦距更短的光学器件等,如此不仅会造成发光面的占空比降低且会使得纵向的垂直分辨率受限。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光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解决上述激光雷达因焦距和高度之间相互制约所导致的问题,可以在不增加雷达高度的前提下,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及其他相关目标,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包括:
光发射模块,设置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包括:激光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发出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沿发射光路传输;
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进而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
光探测模块,包括:光探测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从接收光路探测所述发射信号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的回波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包括:主透镜组单元,适于准直发射信号;
还包括:第一发散单元,配置在激光器阵列和主透镜组单元之间,适于发散经所述主透镜组单元准直后的发射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具有长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M倍,M>1,以使每个激光器的发光面的面积提高M2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散单元包括:凹透镜阵列,其中每个凹透镜对应于一个发射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激光雷达,包括:
光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发出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沿发射光路传输;
光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光学组件的焦平面,包括:光探测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从接收光路探测所述发射信号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的回波信号;
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设于接收光路,形成有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进而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包括:接收透镜组单元,适于汇聚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发散单元,
配置在光探测器阵列和接收透镜组单元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具有长于第二预设值的等效焦距,适于发散经所述接收透镜组单元汇聚后的接收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P倍,P>1,以使接收角面积缩小P2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散单元包括:凹透镜阵列,其中每个凹透镜对应于一个探测器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激光雷达包括: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进而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第一光学组件中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和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成一定比例关系。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激光雷达包括: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激光器阵列,设置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以及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发射端的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等效焦距;和/或,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光探测器阵列,设置于第二光学组件的焦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设于接收光路,形成有大于接收端的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等效焦距。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光发射端的第一光学组件的设置,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和/或,通过接收端的第二光学组件的设置,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进而均可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
附图说明
图1A展示一示例中光探测***的光发射模块的视场和焦距的关系示意图。
图1B展示一示例中光探测***的光探测模块的视场和焦距的关系示意图。
图1C展示一示例中水平扫描式机械雷达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通道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A展示一示例中一个激光器的发光面的示意图。
图2B展示图2A的简化表示示意图。
图3展示一示例中用于说明光发射模块的垂直分辨率的原理示意图。
图4展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激光雷达的收发光路的示意图。
图5A展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B展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展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焦距下形成放大的发光面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激光雷达的光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光发射模块的具体结构参数确定M取值的原理示意图。
图9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焦距下形成放大的发光面的布局及配合的凹透镜阵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A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激光器阵列和光探测器阵列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展示图10B中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仿真结果的曲线示意图。
图11A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同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展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同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未设置套筒的发射端的光路示意图。
图12B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套筒的发射端的光路示意图。
图12C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套筒的接收端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为了明确说明本申请,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当说某器件在另一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器件。当对照地说某器件“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器件。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描述。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申请。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表示“下"、“上"等相对空间的术语可以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在附图中图示的一器件相对于另一器件的关系而使用。这种术语是指,不仅是在附图中所指的意义,还包括使用中的装置的其它意义或作业。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装置,曾说明为在其它器件“下"的某器件则说明为在其它器件“上"。因此,所谓“下"的示例性术语,全部包括上与下方。装置可以旋转90°或其它角度,代表相对空间的术语也据此来解释。
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内容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激光雷达是一种基于光学探测***进行测距的设备。目前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比如自动驾驶)等存在高精度、大视场的需求,同时实际场景中又需要激光雷达尽可能地尺寸减小,尤其是激光雷达的高度,是客户最为关注的参数之一。但是,大视场和低高度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影响激光雷达的性能。以下通过举例来说明原理。
请参阅图1A和图1B,展示为一示例中光探测***中视场和焦距关系的示意图。图1A展示光探测***中光发射模块的视场和焦距关系的示意图。图1B展示光探测***的光探测模块的视场和焦距的关系示意图。
根据图1A或图1B中示意的视场FOV所对应的三角形,可以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263446870000051
其中,a为单个激光器101A的发光面或单个光探测器101B的感光面的高度(或称纵向尺寸),f为透镜102A、102B的焦距(图中示意性地都表示为f,但并不表示限定两个光路的焦距相同,只是为了避免太多编号造成混乱)。对于激光雷达来说,单个激光器/单个探测器的视场满足公式(1)。同时,在理想情况下(纵向上多个激光器/探测器可以无缝隙地相接时),则无论是单个发光面101A/单个感光面101B,还是纵向上所有的多个激光器/探测器的高度,均满足公式(1),视场大小均与激光雷达的高度正相关。
故而,从式(1)可推知,激光雷达的光发射模块的发光面以及探测模块的感光面的尺寸与激光雷达的尺寸正相关。尤其是激光雷达的高度尺寸,相较于宽度和深度来讲,是更被着重关注的参数,各种应用场景中通常都需要合适的高度以适配有限的安装空间。
并且,由式(1)可知,视场FOV大小与发光面、感光面的尺寸正相关,与光发射模块、光探测模块中的光学部件(如主透镜组)的等效焦距f负相关。可见,如果要维持较大的FOV,要么增加a或者要么减小f,但是增加a,可能会导致激光雷达的高度增加,故一般会减小f以达到目的,但是这样一来,会造成影响激光雷达性能的问题。
另外,对于雷达***而言,发射与接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收发光路可以不一样,收发的焦平面布局也可能不一样,但最终都希望发出去的光落在目标上某个区域,这个区域反射光能正好回到探测器上,即发射和接收能够匹配,收发通道能够对应起来。为避免混淆,以下先定义一些术语。
扫描线数:也就是激光收发的通道数,或者说是最小可寻址通道的数目。一般激光器和探测器是1:1配置,扫描线数即等于激光器或者探测器的个数,也等于发射通道或者接收通道的个数。同时,也存在多个探测器共享一个激光器的情况,或者反之,或者甚至可能有交错的情况,此时就要具体分辨最小可寻址的通道的数目。
发散角面积:是指某个通道的激光器发光区域经过光学***投射在远场的角面积。
接收角面积:是指某个通道的探测器光敏面经过光学***投射在远场的角面积。
点云视场角面积:是指发散角和接收角的重叠部分,这个是点云所覆盖的真正范围,并且是这个范围内所有目标反射回波信号的叠加。在不同的光路设计中,点云视场角面积与发散角面积及接收角面积呈现出不同的相对关系。点云视场角面积比如可以等于发散角面积且小于接收角面积,比如可以等于接收角面积且小于发散角面积,或者比如可以等于二者重叠的部分。最理想的情况下,点云视场角面积与发散角和接收角面积均一致。
视场FOV,往往包含了水平视场HFOV,垂直视场VFOV,是指所有收发通道探测的总角度范围。
参考图1C,左边是发射端(TX,transmitter),发射端设置有多个激光器(是指最小可寻址的发光单元)。
右边是接收端(RX,receiver),接收端设置有多个探测器(同样也是指最小可寻址单元)。
中间是点云视场角,每个点的水平位置表示水平角,水平角θ随着雷达转子转动而偏移,垂直位置表示俯仰角γ=β。
再有,见图2A和图2B所示,展示为一示例中一个激光器的发光面的示意图。所述激光器示例性地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200(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图2A为较为实际的VCSEL的顶视示意图,图2B为基于图2A进行抽象简化的示意图。发光占空比指的是发光面覆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可以是图示中各个发光点201的面积之和与虚线方框202或整个VCSEL顶面面积等之比。总而言之,发光占空比受限于OA/PITCH。其中,OA为其中1个发光点201的面积,PITCH为相邻发光点201在纵向上的节距(即相邻发光点的中心之间的间距,如图中双向箭头所标示)。可见,当OA越大或者节距越小,占空比越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示例,在本申请中,并不对激光器的类型做任何限定,比如激光器可以为EEL(Edge Emitting Laser),可以为VCSEL,也可以为PCSEL(PhotonicCrystal Surface Emitting Semiconductor Lasers)。类似的,在本申请中,也并不对探测器的类型做任何限定,比如所述光探测器可以为APD,可以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阵列SPAD(s),也可以为硅光电倍增管SiPM。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当光发射模块采用例如激光器阵列作为激光器阵列,激光雷达的垂直角度分辨率是根据纵向排列(或称列向)的相邻激光器301、302的中心间距d与主透镜组(此处只是示出一个凸透镜303作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等效情况,实际主透镜组可能包括多个透镜组,此处不做限定)的等效焦距f之间的比值d/f所确定,即与d正相关而与f负相关。
基于上述可知,现有的激光雷达的光路***仍存在改进的空间。一方面,为了覆盖较大视场(比如105°),且为了维持高度不增加,则不得不尽量缩小焦距。另一方面,激光器的发光面占空比受限于发光点面积/发光点节距,导致占空比低。再一方面,垂直分辨率受限于d/f。
鉴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激光雷达,通过光学改进方式,实现以相对短的物理尺寸实现了更长的等效焦距,进而提高了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和或,降低了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从而可以提高雷达的测远能力。
图4示出了一种激光雷达的收发光路的示意图。激光雷达具体可以包括:
光发射模块,即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激光器阵列,与第一光学组件对应设置,例如可设置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适于发出发射信号,发射信号沿着发射光路传输。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可以形成有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
光探测模块,即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光探测器阵列,与第二光学组件对应设置,例如可设置于第二光学组件的焦平面,适于探测所述发射信号达到物体后而反射的回波信号。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可以形成有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从而,通过设置激光雷达发射端和/或接收端的光学组件的设置,实现收/发侧拉长的焦距,在保持雷达整机高度不变的情况,可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和/或,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大大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
下面分别从发射TX端及接收RX端各自单侧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如图5A所示,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器阵列501以及第一光学组件。
所述激光器阵列501包括多个激光器511。所述多个激光器511可以按线阵或面阵形式排布。每个激光器511配置成输出发射信号,也即发出激光。示例性的,所述激光器511可以例如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SCEL)实现,或者边缘发射激光器(EEL)实现。
所述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上,配置有长度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具体来讲,如图5A示例所展示的,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包括:主透镜组单元,具体可以是光发射模块中原有的用于准直发射信号的主透镜组,在图5A中示例性地以等效的凸透镜502展示;以及第一发散单元,用于对发射信号进行发散,在图5A中第一发散单元示例性地呈现为凹透镜阵列503。其中,凹透镜阵列503中的每个凹透镜531对应于一个激光器511(单个可寻址及可控制是否开启的单元)设置,以拉长(相对于只有主透镜组的发射光路形成的焦距而言)发射光路的焦距,从而实现该单个像素对应的激光器511的发光面的提升(相对于将激光器设置于主透镜组单元的焦平面A的方案中激光器的尺寸而言,但实际在本申请的具有更长焦距的方案中,激光器只设置于焦平面B处,而非A处),在点云层面的话,则是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即用来形成点云中的其中一个点的发射端能量更大。其中,所述像素指的是对应激光雷达所成点云图中的一个像素点或者点云,例如每个激光器的发光面/每个光探测器的感光面可对应于一个像素点,进而收发单元共同构成一个通道,然后也对应于上文提及的线束。凹透镜阵列503中相邻的两个凹透镜531彼此之间的节距可与相邻激光器511间的中心间距相同。
需说明的是,所述主透镜组单元在图示中示例性地用凸透镜502来表示,实际上该凸透镜502也只是主透镜组单元的一种表示,主透镜组单元可以是光发射模块中的主透镜组,其中可包含多个透镜(例如图4所示),故非以图示凸透镜502的简化表示为限制;另外,主透镜组单元的等效透镜也可能是其它形式的凸透镜,比如平凸透镜等,此处不做限定。所述主透镜组单元可以具有第一焦距,图中表示为从凸透镜502的主平面C至其一倍焦点(对应的焦平面为A)之间的距离f"。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透镜阵列503配置在激光器阵列501和主透镜组单元之间,凹透镜阵列503中的每个凹透镜531对应于一个激光器511设置。
所述凹透镜阵列503适于发散所述发射信号后经所述主透镜组单元汇聚,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光学组件的长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具体示例而言,f"是主透镜组(即图5A的主透镜组单元,以1个凸透镜代替性地表示,但一般会是一个主透镜组,在图5A中,主透镜组单元=主透镜组=正透镜=凸透镜=最左边的透镜)的焦距,f是图中2个透镜(即凸透镜502+凹透镜阵列503)组合的等效焦距,L是物理实体尺寸。其中,正负透镜组(即凸透镜502+凹透镜阵列503)组合后的主平面会前移,如图中所展示的,f的左侧端点相比于f"的左侧端点发生了向左的前移,也就是位于f左侧端点的主平面D相比于主透镜组单元的主平面C发生了向左的前移,整个的焦平面会后移,比如从A后移到B。在计算焦距时,可根据会聚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来确定主平面D位置,其反向延长线可见图5A中的虚线E1、E2。这也是本光路的一个优点:L<f,实现用相对短的物理尺寸L实现了更长的等效焦距f。
根据上述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光发射模块(即TX端)而言,在激光雷达原有的主透镜组(即图中的主透镜组单元/凸透镜502)的光路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一个凹透镜阵列503与其组合来拉长焦距,即将焦距从主透镜组的焦距f"拉长到了2个透镜(即凸透镜502+凹透镜阵列503中的凹透镜530)组合的等效焦距f,令M为焦距放大倍数,M=f/f"。可选的,第一扩散单元相距于主透镜组单元的主平面间距可以小于f"。
根据式(1),当FOV不变,焦距f等效增大,则a对应等效增大,即会使得每个像素的发光面获得等效增大。进而,单像素(对应激光雷达中点云图中的一个点)的发光能量可以提高,相应的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即相同面积中包含的发光点201越多),测远的能力也等比例提高,比如测远能力可以从200m提高到300m等。
需说明的是,对于如VSCEL激光器,其视角较大,可能会导致发射的光线F1、F2会偏出凹透镜530,这部分未经过凹透镜530的光线会产生脱焦,经过主透镜组单元以较大发散角送出之后很有可能形成的回波信号会被其它通道的光探测器所接收,从而形成串扰;或者,偏离出主透镜组单元而形成信号损失。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激光器阵列的视角进行压缩。
如图5B所示,展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中展示有激光器阵列501以及另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光学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组件包括主透镜组单元和微透镜组单元503。
需说明的是,图5B中仍然用凸透镜502来等效表示所述主透镜组单元。所述主透镜组单元可以具有第一焦距,图中表示为从其主平面C至其一倍焦点(对应的焦平面为A)之间的距离f"。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组单元504除了包括所述凹透镜阵列503,还包括微透镜阵列505。在图5B中,所述微透镜阵列551设置在激光器阵列501和凹透镜阵列503之间。其中,由于每个激光器511(如VCSEL)的发光面具有多个发光点,则所述微透镜阵列551中多个微透镜551(具体为微凸透镜),每个微透镜对应于一个发光点设置,以将发光点的出光进行汇聚后向对应的凹透镜531传输。也就是说,通过微透镜阵列551,可以压缩每个发光点发光的发散角,也就进而压制激光器511、激光器阵列501输出发射信号的发散角,从而避免图5A中F1、F2光线偏离于凹透镜阵列503出射的情况。
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原理。不同于图5A实施例,图5B实施例中是由3个透镜(即凸透镜502+凹透镜阵列503中的凹透镜530+微透镜阵列505中的微透镜551)组合的等效焦距达成焦距延长。图5B中f"是主透镜组(图5B中主透镜组单元以1个凸透镜代替性地表示,但一般会是一个主透镜组,在图5B中,主透镜组单元=主透镜组=正透镜=凸透镜=最左边的透镜)的焦距,f是图中3个透镜(即凸透镜502+凹透镜阵列503中的凹透镜530+微透镜阵列505中的微透镜551)组合的等效焦距,L是物理实体尺寸。其中,正负透镜组(即凸透镜502+凹透镜阵列503中的凹透镜530)组合后的主平面会前移,如图中所展示的,f的左侧端点相比于f"的左侧端点发生了向左的前移,也就是f左侧端点的主平面D相比于主透镜组单元的主平面C发生了向左的前移,整个的焦平面会后移,比如从A后移到B。在计算焦距时,根据会聚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来确定主平面位置,反向延长线可见图5B中的虚线S1、S2。这也是本光路的一个优点:L<f,实现用相对短的物理实体尺寸L实现了更长的焦距f。
对于TX端,在原有的主透镜组单元(即主透镜组)的光路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一个凹透镜阵列503来拉长焦距,并通过微透镜阵列505来压缩限制激光器501的发散角,将焦距从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f"拉长到了等效焦距f,令M为焦距放大倍数,M=f/f"。根据式(1),FOV不变,焦距f增大则a对应增大,即发光面获得增大。进而,单像素(对应激光雷达中点云图中的一个点)的发光能量可以提高,相应的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测远的能力也等比例提高。
示例性地,微透镜阵列504中相邻的两个微透镜彼此之间的节距和发光点的节距相同。需说明的是,图中所展示的与3个激光器511一一对应的3个凹透镜,以及与每个激光器511对应的3个微透镜,皆为示意性的数量,而非限制其具体实施。
在图5A和图5B示例中,激光器阵列501的出光表面B(包含每个激光器的出光表面)位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等效透镜的焦平面上,以与等效透镜的主平面D之间保持间距为等效焦距f。
为了更直观看到发光面的增大,可以参考图6所示。
在图6中,展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焦距下形成放大的发光面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中从左至右依次展示M小于但近似于1(即发光面未放大,或者未采用凹透镜的光路,比如仅包括主透镜组单元的光路)、M小于但近似于2、及M小于但近似于4情况下的发光面的大小对比;其中展示8个发光面11、12、13、14、21、22、23及24在三种情况下的发光面积的等效放大情况。可以结合图5A或图5B及图6进行理解,图5A、图5B中侧视视角中纵向排列的3个激光器可以是位于1列的,比如对应图6中M小于但近似于2所对应的一列发光面11、12及13。每个激光器对应设置一个凹透镜阵列中的其中一个微凹透镜Y,为直观示意,仅在图6中右侧选择一个发光面21绘制一个凹透镜,呈现为环绕发光面21外的圆圈,但实际其它的激光器也都对应设置有凹透镜,此处只是省略了。需说明的是,凹透镜的直径大于发光面直径以能全面覆盖发光面,以能较多地接收到发射信号的光线,但同时也要考虑激光雷达的高度而限制凹透镜的直径处于合适尺寸。
根据图6可知,随M的变化,根据三种情况下的单个发光面直径从a0→a1→a2得到M倍的放大,发光面面积从a0→a1→a2得到M2倍的放大。每个激光器对应的发光面变大后,该激光器的照远能力增加,在点云层面,可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进而使得激光雷达的测远能力提高。另外,虽然在M小于但近似于4的情况中,最邻近的激光器的发光面较为接近(如发光面11和发光面13),但当等效到远场的发射角面积a2"会是a2/M,不会存在重叠而无法被辨认为两个发光面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M倍,如果把激光器设置在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则每个激光器的整个面积,为如果是设置在主透镜组单元焦平面上的激光器的面积的M2倍。如果激光器的占空比不变的情况下,则每个激光器的发光面的面积,相对若设置于主透镜组焦平面上的发光面的面积将提高M2倍。
另外可选的,如图6可见,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焦距放大倍数M下的发光面的布局,可以维持高度尺寸。例如,从图6中3种情况下的高度h0、h1、h2比较来看,h2略大于h1,h1略大于h0,而它们的差距在实际情况中可以忽略,也即是说,激光雷达在高度尺寸上可以几乎没有变化,然而每个激光器的发光面却得到了M2倍放大,在点云层面,可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达M2倍,而使激光雷达的测远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另外的示例中,光探测模块一侧可以通过类似的光学组件来扩大焦距。对探测端而言,拉长焦距的同时,在保持接收器件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缩小接收角面积,进而可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从而也可以提高雷达的测远能力。
如图7所示,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激光雷达的光探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光探测模块包括光探测器阵列701,包含阵列排布的多个光探测器711。光探测器711配置成探测所述发射信号达到物体而反射以实现探测。其中,一或多个光探测器711与一或多个激光器之间形成“通道",比如一个光探测器和一个激光器之间形成一个通道,激光器的发射信号的回波信号被属于同一通道的光探测器711所接收,每个通道对应于某视场角度或者某视场角度范围(接收角面积)的探测。在具体实例中,每个所述光探测器711可以由例如SiPM(Silicon Photo Multiplier,硅光电倍增管)或者SPAD(s)(Single Photon AvalancheDiode,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所实现。
示例性地,所述光探测模块还可以包括对应光探测器阵列701设置的第二光学组件。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具体包括第二汇聚单元和第二发散单元。在图6中,第二汇聚单元可以是原有的用于汇聚回波信号的透镜或透镜组,可以等效地展示为图中最左侧的凸透镜702,以用于汇聚回波信号向光探测器阵列701传输。第二发散单元可以实现为凹透镜阵列703,其中每个凹透镜731分别对应于一个光探测器711设置;相应的,纵向相邻的凹透镜731之间的节距可与光探测器阵列701中一列中的相邻光探测器711中心的间距相等。
凸透镜702的焦距为f2",如图中示意地展示为从凸透镜702的主平面G至其焦平面H之间的长度。示例性地,所述凸透镜702的主平面G和凹透镜阵列703的间距可在所述等效透镜的焦距f2"以内。
通过凸透镜702+凹透镜阵列703的组合,形成的等效透镜的主平面为I,相比于G发生了向左的前移。可以理解的是,与之前图示5A、图5B原理相同,I平面的位置可由图中的反向延长线K1和K2所确定,为直观清晰,图示中以简略(“...”)的方式简单表示,应当可以参考之前图示来加以理解。
从而,如图中所示,形成相比于凸透镜702的焦距f2"延长的焦距f2,从I到焦平面J的距离,可选的,光探测器阵列701的感光表面可以位于f2右端的焦平面J上,以获得回波信号的聚焦。G到J的物理长度为L2,可见f2超出了L2的物理距离限制。
与光发射模块(即TX端)的焦距延长不同,对于激光雷达的接收端而言,在确保尽可能多的接收真正的探测信号(发射信号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的回波信号)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接收到的背景光强,以提高信噪比,下面公式给出了接收侧的背景光PB
Figure BDA0003263446870000121
其中,pb为背景辐射密度;BW为滤光片半高宽(nm);ρ为目标的反射率;tr为接收镜筒的光学效率;A为有效孔径(m),Sr为探测器有效面积,f为焦距。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到,通过将所述光探测模块(即RX端)的焦距获得延长,可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提高信噪比,进而也使得整个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提升,且又能维持激光雷达的高度尺寸。另外,若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接收端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P倍,P>1,则可以使接收角面积缩小P2倍。需要说明的是,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采用不同的字母符号,比如分别采用M和P来表征光学组件拉长的焦距放大倍数,只是为了说明收发侧可以采用不同的放大倍数,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收发侧也是可以设置为相同的放大倍数。文中有些处只做了比如对M的探讨,P也是类似,在申请中并未做二次赘述。
除了光发射模块和光探测模块,通常在激光雷达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未图示),以用于控制光发射模块发射所述发射信号,以及控制光探测模块探测回波信号的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探测结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或实施例的结合,可解决之前所阐述的多种问题。一方面,通过使光发射模块和光探测模块的光路获得更大的焦距,实现令激光雷达在提升焦距M倍的同时,保持焦平面的总高度,使得激光雷达的整机尺寸几乎没有变化。另一方面,对发射模块TX,可以提升单像素点对应的发光面的尺寸,从而可以提高功率密度;对于接收模块RX而言,可以降低接收角面积,进而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进而均利于提高测距能力;且f增大使d/f减小,意味着相邻激光器在垂直方向的角度差减小,从而提高了垂直角度分辨率。再一方面,图5B中激光器阵列前设置微透镜阵列以汇聚发射信号,也利于进一步提高出射光的利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考图8和图9,以用于探讨M的合理取值。
与之前图5A和图5B相似,在图8中,f"是主透镜组单元等效的凸透镜802的焦距,f是第一光学组件的焦距,L是物理尺寸。通过凸透镜802和凹透镜803的组合,实现的等效焦距为f,f=M*f"。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示意性地绘制了1个激光器801的其中1个发光点的发射信号被微透镜804压缩后,又被对应的凹透镜803扩散后的光路,并未绘制该激光器801的所有发光点,也未绘制出其它激光器和对应的其它凹透镜(代表凹透镜),但它们实际上是可以存在的。
根据图示中所示意的标记,M的计算公式如下式(2)所示:
M=f/f"=Δy/Δy"≈a/β (2)
其中,Δy是位于经延长后焦距的焦平面上的激光器高度(y方向)即该位置对应的发光面高度,Δy"是在凸透镜802对应焦平面等效的发光面高度。为了尽可能提高放大倍数M,需要锥角β=(激光器发散角θ*OA/PITCH)尽可能小,并设计F值(光圈值
Figure BDA0003263446870000131
f为焦距,D为光圈直径)较小,即光圈比较大的主镜头(即主透镜组)。参考图8,主镜头锥角=α;激光器801的发散角=θ;β由一方面与激光器801本身的出光质量相关,另一方面与微透镜阵列的压缩效果有关。
另外,还可以推导M的上限。在放大焦距f后,同样面积的发光面(可理解为a不变),发散角等比缩小了(公发散角θ=2×arctan(a/2f)),角度分辨率提高了,所以允许激光器阵列中的各激光器呈多列(N列)交错排布。
交错排布的列数N应有所限制,N可能影响雷达产品的宽度,虽然宽度方向并不如高度方向重要,但也不能不加以限制。假如有N列激光器交错排布,考虑到要每个激光器发出的所有的光都能通过一一对应设置的凹透镜(例如图9中被凹透镜覆盖),则需要发光面的高度略小于相邻凹透镜的节距。需要说明的是,发光的高度所指的具体尺寸与激光器的形状有关,如果激光器是圆形,则高度是指整个激光器的直径;如果激光器是长方形,则高度是指激光器的宽度或者长度。
参考图9,展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发光面放大的示意图。
图9中从左至右分别展示M小于但近似于1,N=1;M小于但近似于2,N=2;M小于但近似于4,N=4三种情况下的8个发光面示意图。也即是说,最左侧对应M小于但近似于1,N=1,呈现为8个发光面11~24不放大,并按一列排布;中间对应M小于但近似于2,N=2,呈现为8个发光面均得到接近4倍放大,并按2列排布;最右侧对应M小于但近似于4,N=4,呈现为8个发光面均得到接近16倍放大,且按4列排布。
图中还示例性地展示了对应每个激光器设置的凹透镜,例如图中环绕在发光面11外的环形Z。为避免激光器的发射信号避开凹透镜,可设置凹透镜需完整地覆盖发光面的约束条件。若设放大前的发光面高度为y0,放大近似于2倍后的发光面高度为y1,放大近似于4倍后的发光面高度为y2,为了使凹透镜皆能覆盖发光面,纵向的相邻凹透镜的节距例如y2需小于Z的高度(Z是圆形则高度就是其直径长度)。
在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限制下,可以得到下式:
放大后的发光面高度=M*放大前发光面高度<凹透镜节距=主透镜组单元(等效凸透镜)焦距*垂直角分辨率*N;
关于:放大后的发光面高度<凹透镜节距;直观可见,图9中发光面放大近似2倍和4倍的发光面(11~24)的边缘示意性地绘制为虚线,而凹透镜的边缘示意性地绘制为实线,每个发光面所对应的虚线边缘均落入对应的凹透镜的实线环中。图中示意性地标示了放大近似4倍时候的发光面11落入凹透镜Z中。
关于:放大后的发光面高度=M*放大前发光面高度;参考图9,如果发光面放大2倍,放大后的发光面高度为y1;如果发光面放大4倍,放大后的发光面高度为y2;放大前像素高度为y0,y2=2*y1=4*y0。
关于:凹透镜节距=主透镜组单元焦距*垂直角分辨率*N,参考图9,凹透镜节距为相邻发光面中心之间的间距,图示中以间隔b为尺寸衡量单位,间隔b等于主透镜组单元焦距*垂直角分辨率,凹透镜节距即等于N倍的间隔b。如图9中所示,发光面放大两倍时,凹透镜节距为2b;发光面放大四倍时,凹透镜节距为4b。
可以根据M*放大前发光面高度<主透镜组单元焦距*垂直角分辨率*N,代入y0、f"、d/f,得到M*y0<b*N;如果不考虑工艺的限制,可以使相邻发光面几乎无间隔地邻设的话,y0≈b。因此,可以得到M(放大倍数)<N(交错排布的列数),换言之,整个光路也不能无限制的放大,激光器可排列的列数N是放大倍数M的上限,即M<N。
如图6和图9,可以看到,M=N=1,M=N=2,M=N=4的三种情况下,在M<N的限制下,使得发光面排布后在高度方向的增加极小,相比于整个激光雷达尺寸而言可以忽略,即h0≈h1≈h2,从而实现在通过延长发射模块的焦距来提升激光雷达的测远能力的同时,又不会有高度方向的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也是类似,若探测器阵列设置为交错排布的Q列探测器,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P倍,则Q>P,此处不再赘述。
以下通过多种激光雷达的实施例来说明上述方案的应用及功效。
如图10A所示,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结构示意图。图10B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激光器阵列和光探测部件正视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10C展示图10B中激光雷达的测距仿真结果的曲线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本示例中展示的是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100,即发射信号的发射光路和回波信号的探测光路之间没有重叠段。在可能的具体实例中,所述激光雷达100可以是机械式激光雷达100,即包含旋转机构。所述激光雷达100的线数可以是32线以上,例如32线、64线、128线、256线等,其中128线,如果激光器1011和光探测器1041是1对1形成通道的话,也就表示有128个激光器1011和128个光探测器1041一一对应形成128个通道。多个激光器1011可以按多列排布。
在光发射模块1000中,激光器阵列包括激光器阵列1001,其中的各个激光器1011输出的发射信号光(可先经微透镜阵列处理)依次经第一光学组件1002的各个凹透镜1022和主透镜组单元1021(等效为凸透镜)处理,之后再出射激光雷达100,照射到障碍物P后反射形成回波信号。回波信号进入激光雷达100,依次经可选的第二光学组件1005的接收透镜组单元1051(等效为凸透镜)和各凹透镜1052收束至射向光探测模块1003。光探测模块1003中的光探测部件可以包括光探测器阵列1004,其中与回波信号相应通道的光探测器1041可探测到该回波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组件1002和第二光学组件1005分别形成延长的等效焦距,比如是原透镜组焦距的M倍,使得激光雷达100的测远能力提升,以能探测到更远的障碍物P。可选的,M可以是1.5倍以上的放大倍数。
基于图10A的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100,可以采用例如图10B所展示的激光器阵列1001B和光探测器阵列1004B的布局结构。其中,两列激光器1011B非对齐地排布,两列光探测器1041B非对齐地排布。
基于采用基于图10A和图10B的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100进行测距仿真,仿真结果如图10C所示。在图10C中,横轴为可测的最远距离(对应激光雷达100的测远能力),纵轴为探测概率。可以看到,在90%的探测概率情况下,可测最远距离达到大约90米左右,而未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时,同类型的激光雷达的可测最远距离大约只有45米左右。故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延长焦距以提升测远距离的方案,实际提升测远能力可达2倍以上。
除了应用在旁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方案还可以应用在同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同轴指的是发射光路和探测光路之间存在相同的光路段。
如图11A所示,展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同轴光路结构的激光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激光雷达包括:
设于重叠光路段的分光单元1103,适于从连通激光器阵列(本示例中为激光器阵列1101)的第一光路段中接收发射信号并经偏折或直射至所述重叠光路段,且适于从所述重叠光路段中接收回波信号并经直射或偏折至连通光探测器阵列1102的第二光路段;其中,所述第一光学组件中的主透镜组单元1104(如前述实施例中主透镜组)和第一发散单元1105(如前述实施例中凹透镜阵列)分别设于所述重叠光路段和第一光路段。
示例性地,所述分光单元1103可以是例如反光镜或偏振单元(如偏振片、偏振棱镜等)实现。图示示例中,激光器阵列输出的发射信号可以先经设置在第一光路段中的第一发散单元1105进行发散后进入分光单元1103,以由分光单元1103重定向(例如转折,如反射等)到重叠光路段(即被发射光路和探测光路共用的光路段),经重叠光路段向左传输至主透镜组单元1104,经汇聚后出射,如图中黑色实线箭头所指示的发射光路。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雷达还包括扫描单元1106(比如振镜、转镜),以选择所需探测的通道的发射信号出射于激光雷达,通过所述主透镜组单元1104(图中示例性地展示了一个凸透镜)和第一发散单元1105配合以得到光发射模块的相对延长的等效焦距;以及,选择所需探测的通道的回波信号转折进入所述重叠光路段,向右往分光单元1103传输,经分光单元1103重定向(例如直射)至连通光探测部件(本示例中为激光器阵列1102)的第二光路段中,并沿第二光路段传输至激光器阵列1102,如图中灰色箭头所指示的接收光路。可能的,所述扫描单元110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谐振单轴微机电***(MEMS)振镜,以进行二维转动来选择所需探测通道的发射信号、回波信号进行传输。
在图示的可选示例中,在第二光路段中可以仅设置凸透镜1107以用于汇聚回波信号,而不设置凹透镜。
通过配置光探测模块(RX端)和光发射模块(TX端)的焦距之间成一定比例关系,例如光探测模块的等效焦距数倍于(比如K=3.5倍)第一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且可选的,激光器阵列的激光器阵列1101中,激光器可以使用边缘发射激光器(EEL),以利用其发光面积小,亮度高的特性来照亮整个接收视场;光探测部件的光探测器阵列1102中,光探测器可以采用SiPM实现,光探测器阵列1102的尺寸也可以是数倍(比如K)于激光器阵列1101。从而,获得超长的探测焦距使得激光雷达的测距能力大幅度提升,例如从200米提升至300米等。
再如图11B所示,与图11A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激光器阵列的激光器阵列1101B中,激光器可以由VCSEL实现,以代替图11A实施例中的EEL,以进一步提高测距能力。相应的,本示例中可以对应设置微透镜阵列1109(还可以在第一光路段中另外增加凸透镜等)以压缩VCSEL的发散角,留出出光孔径的***给探测光路。见图11B中,激光器的发散角被压缩而沿同轴光路的中间部分传输(以细实线箭头表示),而回波信号在相对该中间部分的***区域传输(以粗实线箭头表示)。
再请参考图12A和图12B所示,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每个激光器至对应的凹透镜之间的光路段封装于套筒中的功效。其中,所述套筒内壁为吸收材质,以吸收光。
如图12A所展示的光路图,以发射光路为例。在不使用套筒的情况下,虽然也能实现对发光面的放大,但需要保持主透镜组焦距*垂直角分辨率的大小,否则激光器1201上靠近边缘部分的发光点的发射信号(比如C)可能会避开凹透镜(凹透镜1202)而进入主透镜组单元(如主透镜组,此图示中未绘制),这部分未经过第一发散单元的发射信号会产生脱焦,经过主透镜组单元以较大发散角送出之后很有可能形成的回波信号会被其它通道的光探测器所接收,从而形成串扰。因此,可以通过吸收材质吸收这部分潜在的杂光。
如图11B所展示的光路图,通过套筒1203来封装激光器1201至对应的凹透镜1202之间的光路段,就可以使原本避开凹透镜1202的发射信号被反射而限制必须经过凹透镜1202然后到主透镜组单元,那么这一部分发射信号就不会产生脱焦,如此即可实现和凹透镜尺寸相同或相近的发光面积。这对于VCSEL来说,因为发光面积提高了,相应的峰值功率也提高了。
相类似地,如图12C所示,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回波信号对应的凹透镜1302之间的光路段封装于套筒1303中后至每个探测器1301的功效,光路类似于发射端,也是吸收掉潜在的杂光,进而提高信噪比,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激光雷达包括: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激光器阵列,设置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以及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发射端的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等效焦距;和/或,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的光探测器阵列,设置于第二光学组件的焦平面,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设于接收光路,形成有大于接收端的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等效焦距。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光发射端的第一光学组件的设置,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和/或,通过接收端的第二光学组件的设置,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进而均可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7)

1.一种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发射模块,设置于第一光学组件的焦平面,包括:激光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发出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沿发射光路传输;
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进而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
光探测模块,包括:光探测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从接收光路探测所述发射信号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的回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包括:主透镜组单元,适于准直发射信号;
还包括:第一发散单元,配置在激光器阵列和主透镜组单元之间,适于发散经所述主透镜组单元准直后的发射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具有长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M倍,M>1,以使每个激光器的发光面的面积提高M2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散单元包括:凹透镜阵列,其中每个凹透镜对应于一个发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阵列中相邻凹透镜之间的竖直节距不小于所述激光器的发光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阵列包括交错排布的N列激光器,所述第一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M倍,N>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激光器至对应的凹透镜之间的至少部分光路段被封装于套筒中,所述套筒内壁为吸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还包括:微透镜阵列,其中的每个微透镜对应于激光器的一个发光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为具有转动机构的机械式激光雷达或MEMS激光雷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阵列包括多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或边缘发射激光器或光子晶体结构表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和/或,所述光探测器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或硅光电倍增管。
11.一种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发出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沿发射光路传输;
光探测模块,设置于第二光学组件的焦平面,包括:光探测器阵列,以线阵或者面阵排布,适于从接收光路探测所述发射信号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的回波信号;
以及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设于接收光路,形成有大于第二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以降低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背景光噪声功率,进而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包括:接收透镜组单元,适于汇聚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发散单元,配置在光探测器阵列和接收透镜组单元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具有长于第二预设值的等效焦距,适于发散经所述接收透镜组单元汇聚后的接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P倍,P>1,以使接收角面积缩小P2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散单元包括:凹透镜阵列,其中每个凹透镜对应于一个探测器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阵列中相邻凹透镜之间的竖直节距大于每个探测器的接收面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阵列包括交错排布的Q列探测器,所述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为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的P倍,Q>P。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学组件,设于所述发射光路,形成有大于第一预设值的等效焦距,以提高点云视场角面积内的功率密度,进而提高雷达的测距能力;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第一光学组件中主透镜组单元的焦距;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和第二光学组件的等效焦距成一定比例关系。
CN202111079553.7A 2021-09-15 2021-09-15 激光雷达 Pending CN113640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553.7A CN113640819A (zh) 2021-09-15 2021-09-15 激光雷达
PCT/CN2022/098404 WO2023040376A1 (zh) 2021-09-15 2022-06-13 激光雷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9553.7A CN113640819A (zh) 2021-09-15 2021-09-15 激光雷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0819A true CN113640819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2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9553.7A Pending CN113640819A (zh) 2021-09-15 2021-09-15 激光雷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0819A (zh)
WO (1) WO202304037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9136A (zh) * 2022-07-07 2022-09-20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固态激光雷达***及车辆
CN115656977A (zh) * 2022-12-28 2023-01-31 北京数字光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csel阵列激光器的激光雷达
WO2023040376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
WO2023123984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光收发模组及激光雷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7155A (zh) * 2023-07-24 2023-08-29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雷达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313A (zh) * 2013-07-30 2013-11-27 桂林理工大学 低空轻小型面阵激光雷达测量***
CN106990548A (zh) * 2017-05-09 2017-07-28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激光投影装置及深度相机
CN108152830A (zh) * 2017-12-26 2018-06-12 苏州镭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扫描成像***及其测量方法
CN110161511A (zh) * 2019-04-30 2019-08-23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
CN110488247A (zh) * 2019-08-20 2019-11-2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二维mems扫描振镜激光雷达***
CN110658509A (zh) * 2018-06-28 2020-01-07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一维衍射光学元件doe的激光雷达***
CN110914702A (zh) * 2017-07-28 2020-03-24 欧普赛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小角发散度的vcsel阵列lidar发送器
CN111399245A (zh) * 2020-05-13 2020-07-10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发射模组和3d成像装置
CN111566512A (zh) * 2017-11-30 2020-08-21 深瞳科技公司 用于激光雷达***中的改进的分辨率的光学设计和检测器设计
CN111562559A (zh) * 2019-02-14 2020-08-2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装置及其接收模块
CN111580115A (zh) * 2020-04-29 2020-08-25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激光雷达的扫描装置及激光雷达
WO2021096266A2 (ko) * 2019-11-13 2021-05-20 주식회사 에스오에스랩 레이저 출력 어레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이다 장치
CN113030913A (zh) * 2019-12-09 2021-06-25 觉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的激光雷达装置及***
CN113167870A (zh) * 2020-04-03 2021-07-23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收发***、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5018B (zh) * 2017-08-31 2022-03-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光探测和测距(lidar)***、用于提高固态光探测和测距(lidar)分辨率的***和方法
CN208255403U (zh) * 2018-02-06 2018-12-18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光学***
CN109031533B (zh) * 2018-07-06 2020-09-08 天津大学 基于卡塞格林望远镜的双光路收发一体化天线及收发方法
WO2021001502A1 (en) * 2019-07-03 2021-01-07 Blickfeld GmbH Post-scanner telescope optics for lidar system
CN115136025A (zh) * 2020-02-28 2022-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探测***及车辆
CN113156401B (zh) * 2021-04-19 2023-01-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收发分置激光雷达光学***
CN215932142U (zh) * 2021-09-15 2022-03-01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
CN113640819A (zh) * 2021-09-15 2021-11-12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313A (zh) * 2013-07-30 2013-11-27 桂林理工大学 低空轻小型面阵激光雷达测量***
CN106990548A (zh) * 2017-05-09 2017-07-28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激光投影装置及深度相机
CN110914702A (zh) * 2017-07-28 2020-03-24 欧普赛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小角发散度的vcsel阵列lidar发送器
CN111566512A (zh) * 2017-11-30 2020-08-21 深瞳科技公司 用于激光雷达***中的改进的分辨率的光学设计和检测器设计
CN108152830A (zh) * 2017-12-26 2018-06-12 苏州镭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扫描成像***及其测量方法
CN110658509A (zh) * 2018-06-28 2020-01-07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一维衍射光学元件doe的激光雷达***
CN111562559A (zh) * 2019-02-14 2020-08-21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装置及其接收模块
CN110161511A (zh) * 2019-04-30 2019-08-23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
CN110488247A (zh) * 2019-08-20 2019-11-2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二维mems扫描振镜激光雷达***
WO2021096266A2 (ko) * 2019-11-13 2021-05-20 주식회사 에스오에스랩 레이저 출력 어레이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이다 장치
CN113030913A (zh) * 2019-12-09 2021-06-25 觉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的激光雷达装置及***
CN113167870A (zh) * 2020-04-03 2021-07-23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收发***、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CN111580115A (zh) * 2020-04-29 2020-08-25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激光雷达的扫描装置及激光雷达
CN111399245A (zh) * 2020-05-13 2020-07-10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发射模组和3d成像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376A1 (zh) * 2021-09-15 2023-03-23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
WO2023123984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光收发模组及激光雷达
CN115079136A (zh) * 2022-07-07 2022-09-20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固态激光雷达***及车辆
CN115079136B (zh) * 2022-07-07 2022-11-08 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固态激光雷达***及车辆
CN115656977A (zh) * 2022-12-28 2023-01-31 北京数字光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csel阵列激光器的激光雷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376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0819A (zh) 激光雷达
CN214895784U (zh) 光探测装置及行驶载具
US10663586B2 (en) Optical imaging transmitter with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P3958012A1 (en) Prism and multi-beam lidar system
CN110412600B (zh) 光雷达装置
WO2022227733A1 (zh) 光探测装置及行驶载具、激光雷达及探测方法
JP6833924B2 (ja) 光電センサ及び物体検出方法
CN113167870B (zh) 激光收发***、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CN113227827A (zh) 激光雷达及自动驾驶设备
US20230418018A1 (en) Imaging-Based Transmitter for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KR20200078695A (ko) 시차 보상 공간 필터들
US20230139155A1 (en) Optic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ystem
US20240053444A1 (en) Laser radar
US20230375672A1 (en) Lidar device with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US20230047931A1 (en) Coaxial lidar system using a diffractive waveguide
US20240159875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bining multiple optical component arrays
CN115267727A (zh) 光探测装置及行驶载具
CN115685217A (zh) 一种基于多面体结构的激光雷达
CN115980707A (zh) 激光雷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