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555B -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555B
CN113630555B CN202110962004.8A CN202110962004A CN113630555B CN 113630555 B CN113630555 B CN 113630555B CN 202110962004 A CN202110962004 A CN 202110962004A CN 113630555 B CN113630555 B CN 113630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motor
frame
brightness
preview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20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0555A (zh
Inventor
巫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20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0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拍摄方法包括: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驱动镜头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驱动镜头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第二距离范围在第一距离范围内。本申请通过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并能够根据待判断亮度差对拍摄装置在对焦过程中,镜头能移动的距离范围进行动态调整。如此通过缩短镜头的移动范围,以缩短对焦搜索距离,能提升对焦速度。

Description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影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拍摄或录像过程中,对焦是保证所拍摄的影像取得清晰效果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相机大多采用自动对焦(Automatic focus,AF)或者连续自动对焦(ContinuedAutomatic focus,CAF)的方式。从基本原理来说,自动对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被动是对焦,此类对焦通常需要借助外界测量工具来实时计算对焦距离,最后再反馈到电路驱动马达移动镜头。另一类是主动对焦,即控制马达驱动镜头移动,以使从不同镜头位置获取的图像上实时计算图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再移动到清晰点位置。
然而,如果用户的摄像头对准的是静止主体,对焦的速度即使慢一点,最终也能够成像清晰,拍出比较满意的照片。但如果相机对着移动的物体,且移动的物体速度比较快,又或者周围环境复杂,则相机可能处于一直对焦的状态或对焦速度慢,又或者曝光时间长导致拖影,此时用户就很难抓拍到清晰度的照片,成片率很低。综上,在动态场景拍摄过程中,在对焦时存在对焦缓慢或者无法成功对焦或者运动物体拖影的问题,导致所拍摄的图像成片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拍摄方法。所述拍摄方法用于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包括马达及镜头,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所述镜头运动,所述拍摄方法包括: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所述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所述预览图像与前一帧所述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包括马达、镜头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所述镜头运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所述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所述预览图像与前一帧所述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壳体及拍摄装置,拍摄装置与壳体结合。所述拍摄装置包括马达、镜头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所述镜头运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所述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所述预览图像与前一帧所述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拍摄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并能够根据待判断亮度差对拍摄装置在对焦过程中,镜头能够移动的距离范围进行动态调整。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马达驱动镜头在一个较大的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有利于提升对焦的精确度,从而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马达驱动镜头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如此通过缩短镜头的移动范围,以缩短对焦搜索距离,能够提升对焦速度,避免出现由于物体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来不及对焦的现象出现,从而能够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可以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对预览图像及前一帧预览图像的分割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预先的预览图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7至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拍摄或录像过程中,对焦是保证所拍摄的影像取得清晰效果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相机大多采用自动对焦(Automatic focus,AF)或者连续自动对焦(ContinuedAutomatic focus,CAF)的方式。从基本原理来说,自动对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被动是对焦,此类对焦通常需要借助外界测量工具来实时计算对焦距离,最后再反馈到电路驱动马达移动镜头。另一类是主动对焦,即控制马达驱动镜头移动,以使从不同镜头位置获取的图像上实时计算图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再移动到清晰点位置。然而,如果用户的摄像头对准的是静止主体,对焦的速度即使慢一点,最终也能够成像清晰,拍出比较满意的照片。但如果相机对着移动的物体,且移动的物体速度比较快,又或者周围环境复杂,则相机可能处于一直对焦的状态或对焦速度慢,又或者曝光时间长导致拖影,此时用户就很难抓拍到清晰度的照片,成片率很低。综上,在动态场景拍摄过程中,在对焦时存在对焦缓慢或者无法成功对焦或者运动物体拖影的问题,导致所拍摄的图像成片率低。
请参阅图1及图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拍摄方法。拍摄方法用于拍摄装置100,拍摄装置100包括马达10及镜头20,马达10能够驱动镜头2010运动。
拍摄方法包括:
01: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预览图像与前一帧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
02: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
03: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第二距离范围在第一距离范围内。
请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拍摄装置100,拍摄装置100包括马达10、镜头20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马达10能够驱动镜头20运动。上述拍摄方法中的步骤01、步骤02及步骤03均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实现。也即是说,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用于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预览图像与前一帧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第二距离范围在第一距离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100,通过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并能够根据待判断亮度差对拍摄装置100在对焦过程中,镜头20能够移动的距离范围进行动态调整。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大的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有利于提升对焦的精确度,从而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如此通过缩短镜头20的移动范围,以缩短对焦搜索距离,能够提升对焦速度,避免出现由于物体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来不及对焦的现象出现,从而能够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
具体地,请参阅图1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1: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包括:
011:获取连续多帧预览图像中每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及
012:根据多帧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选取预设数量的预览图像作为预选的预览图像,将所有预选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待判断亮度差。
请结合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11及步骤012也可以由拍摄装置1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实现。也即是说,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获取连续多帧预览图像中每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及根据多帧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选取预设数量的预览图像作为预选的预览图像,将所有预选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待判断亮度差。
处理器30获取连续多帧预览图像中每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其中某帧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该帧预览图像与前一帧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若某帧预览图像与其前一帧预览图像的亮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某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较小,则可以认为该帧预览图像与其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内容保持基本稳定不变,此时可以认为拍摄的画面中没有运动的物体;若某帧预览图像与其前一帧预览图像的亮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即某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较大,则可以认为该帧预览图像与其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内容出现了明显变化,此时可以认为拍摄的画面中存在运动的物体。
示例地,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包括:
0111:对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并计算每个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
0112:对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并计算每个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其中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第二区域与预览图像中的第一区域一一对应;及
0113:根据第一亮度值及第二亮度值,获取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
请结合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111、步骤0112及步骤0113也可以由拍摄装置1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实现。也即是说,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可以用于对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并计算每个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对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并计算每个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其中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第二区域与预览图像中的第一区域一一对应;及根据第一亮度值及第二亮度值,获取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某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时,该帧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的获取时间早于该帧预览图像的获取时间,并且该帧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获取的时间相较于其他预览图像的获取时间更接近该帧预览图像的获取时间。
具体地,在计算某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时,处理器30将该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区域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例如,如图5所示,处理器30将预览图像分割成16×16个大小相同并且呈矩形的第一区域,如此有利于后续计算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需要说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第一区域的大小及数量,例如,为了提升计算速度可以适当增大第一区域的大小、减少第一区域的数量;再例如,为了提升计算帧间亮度差的精确度可以适当减小第一区域的大小、增加第一区域的数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区域的大小也可以不相同,在此均不作限制。
在处理器30将该帧预览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后,处理器30计算每个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区域包括预览图像帧中的图像单元所构成的至少一个拜耳阵列;其中每一个拜耳阵列可以为一个4×4的像素阵列,具体包括蓝色像素、红色像素及绿色像素。处理器30能够根据第一区域中的所有蓝色像素的像素值、所有红色像素的像素值、及所有绿色像素的像素值计算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计算公式:Luma_value[i]=0.299*R+0.587*G+0.114*B计算获得第一亮度值。其中,Luma_value[i]为第i个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R为第i个第一区域中所有红色像素的像素值的均值,G为第i个第一区域中所有绿色像素的像素值的均值,B为第i个第一区域中所有蓝色像素的像素值的均值。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也可以通过第一区域中所有红色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红色像素对应第一权重的乘积,加上第一区域中所有绿色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绿色像素对应第二权重的乘积,再加上第一区域中所有蓝色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蓝色像素对应第三权重的乘积获得,在此不作限制。
同样地,处理器30将该帧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以获得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该帧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的方式与对该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的方式相同,以使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第二区域与预览图像中的第一区域一一对应。例如,如图5所示,若处理器30将预览图像分割成16×16个大小相同并且呈矩形的第一区域,则处理器30将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也分割成16×16个大小相同并且呈矩形的第二区域,并且每个第二区域都与第一区域一一对应。
在处理器30将该帧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后,处理器30计算每个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其中,计算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计算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获取到第一亮度值及第二亮度值后,处理器30根据第一亮度值及第二亮度值,获取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先根据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计算每一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再根据所有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计算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其中,任意一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可以通过计算公式:luma_diff[i]=|Luma_value[i]-pre_luma_value[i]|计算获得。其中,luma_diff[i]为第i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Luma_value[i]为第i个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pre_luma_value[i]|为第i个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即与第i个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也即是说,任意一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等于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例如,如图5所示,以计算预览图像左上角的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为例,假设预览图像左上角的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为A,前一帧预览图像对应位置(即左上角)的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为B,则左上角的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等于A减B的绝对值。依据相同的方式,能够将预览图像中每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都均计算出来。
在获得预览图像中每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后,处理器30可以根据预览图像中每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计算当前预览图像与该帧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之间的帧间亮度差,即根据预览图像中每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计算该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可以通过计算公式:SAD=∑|(Luma_value[i]-pre_luma_value[i])|,或SAD=∑luma_diff[i]计算获得。其中,SAD为该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luma_diff[i]为第i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Luma_value[i]为第i个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pre_luma_value[i]|为第i个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即与第i个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也即是说,某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等于该帧预览图像中所有第一区域对应的区域亮度差值的和。依据相同的方式,能够将每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都计算出来。
处理器30根据多帧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选取预设数量的预览图像作为预选的预览图像,并将所有预选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待判断亮度差。由于预选的预览图像是根据多帧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获取的,则多帧预览图像中其他预览图像(除预选的预览图像)中的任意一帧预览图像的获取时间,均早于预选的预览图像的获取时间。示例地,如图6所示,拍摄装置100连续获取了5帧预览图像,为了方便说明每帧预览图像都有编号,其中编号越小的预览图像表示越先获取的,编号越大的预览图像表示越后获取的。假设编号为1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为Y1、编号为2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为Y2、编号为3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为Y3、编号为4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为Y4、编号为5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为Y5,并且预设数量为3,则根据多帧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选取编号为5、编号为4及编号为3的3帧预览图像作为预选的预览图像。待判断亮度差Y等于编号为5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Y5、编号为4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Y4、及编号为3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Y3的平均值,即Y=(Y5+Y4+Y3)/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能够根据每一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拍摄画面中是否存在运动的物体,并且待判断的亮度差值是根据多帧预览图像中获取时间较晚的预选的预览图像计算获取的,则可以根据待判断的亮度差值预测将要拍摄的图像中是否会存在运动物体。示例地,若待判断亮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不存在运动的物体;若待判断亮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另外,选取预选的预览图像的预设数量可以是拍摄装置100出厂前由产商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设置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预设数量可以为1,即仅根据多帧预览图像中最后获得的预览图像来预测将要拍摄的图像中是否会存在运动物体,如此相较于根据多帧预览图像中获取时间较晚的几帧预选的预览图像来预测将要拍摄的图像中是否会存在运动物体,能够降低计算量及提升计算速度,从而提升拍摄图像的速度。再例如,在另一例子中,预设数量可以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即根据多帧预览图像中获取时间较晚的几帧预选的预览图像来预测将要拍摄的图像中是否会存在运动物体,如此相较于仅根据多帧预览图像中最后获得的预览图像来预测将要拍摄的图像中是否会存在运动物体,能够避免误差,使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拍摄装置100已获取的预览图像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则将所有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待判断亮度差。例如,预设数量为5,但拍摄装置100只获取了3帧预览图像。此时,处理器30根据这3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计算待判断亮度差,即将这3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待判断亮度差。
处理器30在获取到待判断亮度差后,将待判断亮度差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不存在运动的物体,此时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此时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其中,第二距离范围在第一距离范围内,即第二距离范围小于第一距离范围。
由于当要拍摄的图像中不存在运动物体时,对焦的速度即使慢移动,最终也能够成像清晰,拍摄出比较满意的图像。但当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物体时,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较快,拍摄装置100一直处于对焦的状态或对焦速度慢,会导致不能够抓拍到清晰的照片。然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不存在运动的物体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大的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有利于提升对焦的精确度,从而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如此通过缩短镜头20的移动范围,以缩短对焦搜索距离,能够提升对焦速度,避免出现由于物体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来不及对焦的现象出现,从而能够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给马达10输入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能够驱动镜头20到达与输入的驱动电流对应的位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马达10驱动镜头20移动以进行对焦,是指马达10驱动镜头20移动,根据镜头20位于不同位置上获取的图像进行实时计算图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再将镜头2010移动到清晰点位置。具体地,以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为例进行说明。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根据镜头20位于第一距离范围内的不同位置上获取的图像进行实时计算图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再将镜头2010移动到清晰点位置。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方法还包括:
04: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
05: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第二曝光时间小于第一曝光时间。
请结合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4及步骤05可以由处理器30执行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30还可以用于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及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值,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第二曝光时间小于第一曝光时间。
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在获取到待判断亮度差后,将待判断亮度差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再将待判断亮度差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较慢。此时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快。此时调整输入给马达10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马达10驱动镜头20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二曝光时间小于第一曝光时间。如此,一方面由于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如此通过缩短镜头20的移动范围,以缩短对焦搜索距离,能够提升对焦速度,避免出现由于物体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来不及对焦的现象出现,从而能够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另一方面,在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快时,以相对第一曝光时间更短的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如此能够避免曝光时间过长导致拖影,有利于用户抓拍到清晰度较高的图像,从而进一步提升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
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拍摄装置100以第一帧率获取图像,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拍摄装置100以第二帧率获取图像,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由于在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快时,采用相较于第一帧率更大的第二帧率获取图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对焦速度。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方法还包括:
06: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给马达10输入预设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20到达预设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或接收用户输入的焦距值,并给马达10输入与焦距值对应的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20到达与焦距值对应的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请结合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06可以由拍摄装置100的处理器30执行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30还用于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给马达10输入预设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20到达预设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或接收用户输入的焦距值,并给马达10输入与焦距值对应的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20到达与焦距值对应的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其中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
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在获取到待判断亮度差后,将待判断亮度差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再将待判断亮度差与第三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认为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此时即便缩短对焦搜索距离,提升的对焦速度也赶不上运动速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时,调整对焦方式以使拍摄装置100以固定焦距进行拍摄。如此能够避免拍摄装置100一直在对焦状态中,导致不能抓拍到物体。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处理器30给马达输入预设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20到的与预设驱动电流至对应的预设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从而实现使拍摄装置100以固定焦距进行拍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处理器30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焦距值,并给马达10输入与接收到的焦距值对应的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20到达与焦距值对应的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从而实现使拍摄装置100以固定焦距进行拍摄。如此拍摄装置100以用户输入的焦距值进行拍摄,相较于拍摄装置100以预设焦距值进行拍摄,能够使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效果更满足用户的期望。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拍摄装置100还可以同时以固定焦距及以第三曝光时间曝光以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第三曝光时间小于第一曝光时间。由于在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时,以相对第一曝光时间更短的第三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如此能够降低曝光时间过长导致拖影,有利于用户抓拍到清晰度较高的图像,从而进一步提升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拍摄装置100以第三帧率获取图像,其中第三帧率大于第一帧率。第三曝光时间可以等于第二曝光时间,也可以小于第二曝光时间;同样地,第三帧率可以等于第二帧率,也可以大于第二帧率,在此均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处理器30在获取到待判断亮度差后,将待判断亮度差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02。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将待判断亮度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04。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再将待判断亮度与第三预设值进行比较,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二预设值且小于第三预设值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05。若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执行上述实施步骤06。也即是说,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不存在运动的物体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大的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较慢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快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且以相对第一曝光时间更短的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当将要拍摄的图像中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时,调整对焦方式以使拍摄装置100以固定焦距进行拍摄。由于根据将要拍摄的图像中是否存在运动的物体,且物体的运动速度来对对焦进行动态调整,如此有于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品质。
请参阅图2及图9,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1000。终端1000包括壳体200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拍摄装置100,拍摄装置100与壳体200结合。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头显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1000中的拍摄装置100,通过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并能够根据待判断亮度差对拍摄装置100在对焦过程中,镜头20能够移动的距离范围进行动态调整。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大的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有利于提升对焦的精确度,从而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若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马达10驱动镜头20在一个较小的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如此通过缩短镜头20的移动范围,以缩短对焦搜索距离,能够提升对焦速度,避免出现由于物体移动速度过快导致来不及对焦的现象出现,从而能够提升最终获取的目标图像的图像质量。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410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该计算机程序410被处理器300执行是,使得处理器300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拍摄方法。例如,使处理器300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拍摄方法中的步骤01、步骤011、步骤012、步骤0111、步骤0112、步骤0113、步骤02、步骤03、步骤04、步骤05及步骤06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300可以与设置在拍摄装置100内的处理器30为同一个处理器,处理器300也可以设置与拍摄装置100内的处理器30不为同一个处理器,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方法用于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包括马达及镜头,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所述镜头运动,所述拍摄方法包括:
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所述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所述预览图像与前一帧所述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
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曝光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曝光时间;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
给所述马达输入预设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到达预设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或接收用户输入的焦距值,并给所述马达输入与所述焦距值对应的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到达与所述焦距值对应的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包括:
获取连续多帧所述预览图像中每一帧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及
根据多帧所述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选取预设数量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预选的预览图像,将所有所述预选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判断亮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包括:
对所述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并计算每个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
对所述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并计算每个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预览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及所述第二亮度值,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及第二亮度值,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包括:
根据第一亮度值及对应第二亮度值,计算对应区域的区域亮度差值;及
根据所有所述区域亮度差值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
5.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包括马达、镜头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马达能够驱动所述镜头运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
根据连续多帧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获取待判断亮度差,其中,所述帧间亮度差用于指示某帧所述预览图像与前一帧所述预览图像的亮度变化;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小于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一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及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在所述第一距离范围内;
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一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调整输入给所述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小的范围,使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镜头能够在所述第二距离范围内移动以进行对焦,并以第二曝光时间曝光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曝光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曝光时间;
若所述待判断亮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时,
给所述马达输入预设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到达预设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或接收用户输入的焦距值,并给所述马达输入与所述焦距值对应的驱动电流值,以驱动镜头到达与所述焦距值对应的位置进行对焦并获取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连续多帧所述预览图像中每一帧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及
根据多帧所述预览图像获取时间由后到先的顺序,选取预设数量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预选的预览图像,将所有所述预选的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判断亮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所述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包括:
对所述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一区域,并计算每个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亮度值;
对所述预览图像的前一帧预览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获得至少两个第二区域,并计算每个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亮度值,其中所述前一帧预览图像中的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预览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值及第二亮度值,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第一亮度值及对应第二亮度值,计算对应区域的区域亮度差值;及
根据所有所述区域亮度差值获取所述预览图像对应的帧间亮度差。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壳体结合。
10.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
CN202110962004.8A 2021-08-20 2021-08-20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30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2004.8A CN113630555B (zh) 2021-08-20 2021-08-20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2004.8A CN113630555B (zh) 2021-08-20 2021-08-20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555A CN113630555A (zh) 2021-11-09
CN113630555B true CN113630555B (zh) 2023-06-30

Family

ID=7838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2004.8A Active CN113630555B (zh) 2021-08-20 2021-08-20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55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5833A (ja) * 2004-06-03 2005-12-15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合焦制御方法
JP2007101907A (ja) * 2005-10-05 2007-04-19 Ricoh Co Ltd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2007140087A (ja) * 2005-11-18 2007-06-0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合焦点方法及び合焦点装置並びにそれを使った測定装置
CN103037163A (zh) * 2011-09-28 2013-04-10 苹果公司 动态自动聚焦操作
CN110493528A (zh) * 2013-11-28 2019-11-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6210B2 (ja) * 2005-04-21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8139562B (zh) * 2015-09-30 2020-07-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对焦控制装置、对焦控制方法、存储介质、镜头装置、摄像装置
CN107454322A (zh) * 2017-07-31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JP6641573B1 (ja) * 2018-11-15 2020-02-05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決定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移動体、決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54637B (zh) * 2020-07-14 2021-10-22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对焦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099122A (zh) * 2021-03-31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5833A (ja) * 2004-06-03 2005-12-15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合焦制御方法
JP2007101907A (ja) * 2005-10-05 2007-04-19 Ricoh Co Ltd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2007140087A (ja) * 2005-11-18 2007-06-0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合焦点方法及び合焦点装置並びにそれを使った測定装置
CN103037163A (zh) * 2011-09-28 2013-04-10 苹果公司 动态自动聚焦操作
CN110493528A (zh) * 2013-11-28 2019-11-2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555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9047B (zh) 控制对焦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7747159B2 (en) Focusing device and image-captur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877350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adjusting imaging conditions of optical systems based on viewpoint images
US1019409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9357138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171685B1 (en) Image process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digital camera,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7606476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ing method
JP3823921B2 (ja) 撮像装置
CN107846556B (zh) 成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180007292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1029885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WO2021134179A1 (zh) 对焦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可移动平台和存储介质
WO201914641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6091915A (ja) 撮像装置
JP714250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
JP6192416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8540720B (zh) 一种用于子弹时间自动选取最优图像的***及方法
US20110164867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at apply high-speed multi-autofocusing (af)
CN113630555B (zh)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13154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5379201A (zh) 测试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071409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35358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US8849040B2 (en) Image combining apparatus
JP200624601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