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5331B - 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5331B
CN113595331B CN202110334413.3A CN202110334413A CN113595331B CN 113595331 B CN113595331 B CN 113595331B CN 202110334413 A CN202110334413 A CN 202110334413A CN 113595331 B CN113595331 B CN 113595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pair
opposing faces
bent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44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5331A (zh
Inventor
土屋侑生
竹原明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95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5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5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5Devices for sensing temperature,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的第一U形部和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的第二U形部并排设置在中性导体汇流条的汇流条主体中。第一对相对面中的一个和第二对相对面中的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对相对面中的另一个和第二对相对面中的另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第一对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和第二对相对面之间的间隙而被保持。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测量连接至线圈的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汇流条设置有弯曲部并且温度传感器保持在弯曲部内部。一个示例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110676号(JP2019-110676A)中描述的定子。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需要增加从汇流条接收热量的温度传感器的热接收面积。在JP2019-110676A中描述的增加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温度传感器的热接收面积需要增加在弯曲部的内侧与温度传感器接触的汇流条的宽度。然而,增加汇流条的宽度会增加汇流条的尺寸。
鉴于这种情况而设计,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该定子使得能够增加从汇流条接收热量的温度传感器的热接收面积,而无需增加汇流条的宽度,以保持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第一发明的要点如下:一种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线圈,其卷绕于具有以轴线为中心的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上;汇流条,连接至线圈;以及温度传感器,其测量汇流条中的温度,其中:(a)汇流条具有延伸成细长形状的汇流条主体,以及将汇流条主体和线圈彼此连接的连接端子;(b)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第一相对面的第一弯曲部和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第二相对面的第二弯曲部并排设置在汇流条主体中;(c)一对第一相对面中的一个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一对第一相对面中的另一个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另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及(d)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一对第一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之间的间隙而被保持。
第二发明的要点在于,在第一发明中:(a)汇流条主体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以及(b)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朝向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
第三发明的要点在于,在第二发明中,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分别在包括轴线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
第四发明的要点在于,在第二或第三发明中:(a)汇流条主体的厚度方向是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以及(b)连接端子具有从汇流条主体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结构。
第五发明的要点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发明的任何一个中:(a)在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形成弯曲成U形并将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b)联接部具有连接面,该连接面位于与一对第一相对面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位于联接部侧上的那些相对面相同的平面内;以及(c)温度传感器与连接面接触。
第六发明的要点在于,在第五发明中,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联接部中的每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等于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汇流条主体的横截面的面积。
第七发明的要点是,在第一至第六发明的任何一个中:(a)线圈是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之一;以及(b)汇流条主体是线圈的中性导体。
根据第一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a)汇流条具有延伸成细长形状的汇流条主体,以及将汇流条主体和线圈彼此连接的连接端子;(b)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第一相对面的第一弯曲部和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第二相对面的第二弯曲部并排设置在汇流条主体中;(c)一对第一相对面中的一个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一对第一相对面中的另一个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另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及(d)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一对第一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之间的间隙而被保持。因此,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一对第一相对面与一对第二相对面中各个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即,一个以上的间隙)而被保持。与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单个间隙而被保持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从汇流条接收热量的温度传感器的热接收面积,以保持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例如,由于具有大的热接收面积,温度传感器可以在温度测量中实现对汇流条的温度变化的高响应性。此外,在温度传感器被安装以便通过插通于汇流条主体中的一对第一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之间的间隙而被保持时,由于具有大的热接收面积,即使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在***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偏离,温度传感器也有可能保持测量精度的鲁棒性。
根据第二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在第一发明中,(a)汇流条主体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以及(b)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朝向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由第一弯曲部形成的一对第一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和由第二弯曲部形成的一对第二相对面之间的间隙都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开口。这允许温度传感器沿着这些间隙开口的周向***,这可以提高将温度传感器安装至汇流条的效率。
根据第三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在第二发明中,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分别在包括轴线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除了一对第一相对面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之外,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其从汇流条接收热量的表面包括弯曲成U形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的内表面。因此,温度传感器可以从汇流条接收更多的热量,并且保持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根据第四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在第二或第三发明中,(a)汇流条主体的厚度方向是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以及(b)连接端子具有从汇流条主体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结构。连接端子具有从汇流条主体朝向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仅在与定子铁芯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一部分弯曲的结构。因此,可以减小汇流条主体与连接端子之间在径向上的距离,以抑制汇流条的尺寸增加。
根据第五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在第一至第四发明的任何一个中,(a)在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之间形成弯曲成U形并将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彼此联接的联接部;(b)联接部具有连接面,该连接面位于与一对第一相对面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位于联接部侧上的那些相对面相同的平面内;以及(c)温度传感器与连接面接触。除了一对第一相对面和一对第二相对面之外,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其从汇流条接收热量的表面包括联接部的连接面。因此,温度传感器可以从汇流条接收更多的热量,并且保持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根据第六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在第五发明中,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联接部中的每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等于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汇流条主体的横截面的面积。这允许电流在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联接部以及汇流条主体中以相同的电流密度流过汇流条。因此,汇流条可能在纵向方向上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联接部的部分处产生等量的热量,这有助于保持汇流条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根据第七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在第一至第六发明中的任何一个中,(a)线圈是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之一;以及(b)汇流条主体是线圈的中性导体。在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的每一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从线圈的一端传导至中性导体汇流条。因此,由中性导体汇流条保持的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卷绕于定子铁芯上的线圈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标号示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电路配置的视图;
图2是在测量中性导体汇流条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被保持的状态下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中性导体汇流条的透视图;
图4A是示出在通过压模进行冲压之后的状态下形成图3所示的中性导体汇流条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图4B是示出在通过压模进行弯曲并形成中性导体汇流条之后的状态下的方法的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温度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6A是示出在温度传感器插通于由中性导体汇流条的第一U形部和第二U形部中的每一个形成的间隙之前的状态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持温度传感器的方法的视图;
图6B是示出在温度传感器被***并保持之后的状态下的方法的视图;
图7A是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观察的视图,示出图6B所示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由中性导体汇流条的第一U形部和第二U形部中的每一个形成的间隙而被保持的状态;
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状态;以及
图7C是沿着图7A中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要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附图根据需要被简化或修改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不一定精确地表示部件的尺寸比、形状等。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的旋转电机MG的定子10的电路配置的视图。定子10具有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16U、16V、16W。三相线圈16U、16V、16W中的每一个的一端连接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三相线圈16U、16V、16W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端子汇流条18U、18V、18W和电力线24U、24V、24W连接至外部端子26U、26V、26W(参见图2)。线圈16U、16V、16W是三相三线圈配置中各相的线圈,例如,U相、V相和W相。例如,当驱动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MG旋转时,三相交流电被输入至外部端子26U、26V、26W。在下文中,除非必须根据相位在线圈16U、16V、16W之间进行区分,否则将这些线圈简称为“线圈16”。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16U、16V、16W中的一个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线圈”,并且中性导体汇流条3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汇流条”。
图2是在测量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被保持的状态下图1所示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MG的定子10的透视图。
定子10包括定子铁芯20、线圈16、中性导体汇流条30和温度传感器50。
定子铁芯20具有以轴线CL为中心的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通过堆叠例如多个电磁钢板而形成。圆筒状的定子铁芯20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槽,即,狭槽12,多个槽中的每一个朝向以轴线CL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外周向的方向上具有深度,并且在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穿过定子铁芯20。在下文中,将以轴线CL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并且将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线CL的方向”。齿14分别形成在相邻的狭槽12之间。线圈16卷绕于定子铁芯20的齿14上。定子铁芯20不必限于由电磁钢板形成,而是可以例如通过模制粉末或固体磁性材料而形成。
线圈16例如通过将多个大致为U形的分段线圈***至狭槽12中,然后通过焊接将从狭槽12突出的分段线圈的端部电连接至定子铁芯20的外部而形成。分段线圈是所谓的扁平导体,其具有类似细长导体板的矩形横截面,表面涂覆有诸如搪瓷涂层的绝缘涂层。从狭槽12突出至定子铁芯20的外部的线圈16的部分是线圈端部22。
如上所述,电力线24U、24V、24W分别将端子汇流条18U、18V、18W与外部端子26U、26V、26W彼此连接。
中性导体汇流条30在以轴线CL为中心的周向上延伸成弧形,并且电连接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16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即,中性导体侧的端部。因此,中性导体汇流条30是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16的中性导体。测量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中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0通过中性导体汇流条30被保持。在下文中,将以轴线CL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图3是图2所示的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透视图。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是在设置在稍后描述的汇流条主体32中的弯曲部36中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在弯曲部36中的径向和以弯曲部36处的轴线CL为中心的周向的切线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并且与这些箭头相反的方向表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是在弯曲部36的径向上的外周侧,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是在弯曲部36的径向上的内周侧。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彼此垂直。上述的图2以及稍后描述的图4至图7所示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与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同。
中性导体汇流条30具有汇流条主体32和连接端子34U、34V、34W,其中汇流条主体32具有曲率中心位于轴线CL上的弧形。在下文中,除非必须根据相位在连接端子34U、34V、34W之间进行区分,否则将这些连接端子简称为“连接端子34”。汇流条主体32和连接端子34一体地形成。
汇流条主体32是在周向上延伸的细长导体,并且其横截面例如具有矩形形状。在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汇流条主体32的横截面中,相对面之间的较短距离是汇流条主体32的厚度,并且相对面之间的较长距离是汇流条主体32的宽度。汇流条主体32的纵向方向、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位于周向、轴线CL的方向和径向。
汇流条主体32设置有弯曲部36。汇流条主体32和弯曲部36一体地形成。弯曲部36包括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40a、40b的第一U形部40和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42a、42b的第二U形部42(参见图4A和图7B)。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即,在第三方向上并排设置。
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朝向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朝向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以便在包括轴线CL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第一U形部40具有作为U形部的内表面的内周面40c(参见图4A和图7B),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相隔间隙40g而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40a、40b。第二U形部42具有作为U形部的内表面的内周面42c(参见图4A),以及在第一方向上相隔间隙42g而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42a、42b。一对相对面40a、40b中的一个相对面40a和一对相对面42a、42b的一个相对面42a位于同一平面内,一对相对面40a、40b中的另一个相对面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中的另一个相对面42b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本发明中,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分别对应于“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在本发明中,一对相对面40a、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分别对应于“一对第一相对面”和“一对第二相对面”。
第一U形部40的一个端部朝向与第二U形部42相反的一侧弯曲,而第一U形部40的另一个端部朝向第二U形部42弯曲。第二U形部42的一个端部朝向与第一U形部40相反的一侧弯曲,而第二U形部42的另一个端部朝向第一U形部40弯曲。第一U形部40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U形部42的另一个端部通过联接部38联接在一起。联接部38在与轴线CL垂直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因此,在第一U形部40与第二U形部42之间,形成在与轴线CL垂直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并将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联接在一起的联接部38。联接部38具有连接面38a(参见图7B),该连接面38a与一对相对面40a、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中的位于联接部38的一侧的那些相对面40b、42b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将这些相对面40b、42b彼此连接(参见图7B)。
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和联接部38中的每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等于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汇流条主体32的横截面的面积。在与该部件的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和联接部38中的每一个的横截面中,相对面之间的较短距离是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或联接部38的厚度,并且相对面之间的较长距离是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或联接部38的宽度。
连接端子34是用于将汇流条主体32和三相线圈16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彼此连接的端子。在周向上,中性导体汇流条30具有设置在汇流条主体32的一端侧上的连接端子34U、设置在汇流条主体32的另一端侧上的连接端子34W和设置在汇流条主体32的中心部处的连接端子34V。连接端子34U、34V、34W具有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朝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弯曲的结构。
图4A是示出在通过压模进行冲压之后的状态下形成图3所示的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视图,以及图4B是示出在通过压模进行弯曲并形成中性导体汇流条30之后的状态下的方法的视图。图4A和图4B是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观察的平面图。与示出在形成中性导体汇流条30之后的状态的图4B中的部件对应的附图标记在图4A中的相同位置示出。
首先,通过冲压(剪切)从例如具有预定厚度的板材冲压出如图4A所示成形的构件。冲压出的构件具有弧形部(待加工成汇流条主体32的部分)和从弧形部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突出的部分(待加工成连接端子34U、34V、34W的部分)。此外,弧形部设置有朝向径向上的外周侧彼此平行延伸的部分(待加工成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的部分),以及将这些彼此平行延伸的部分的前端部分连接成U形的部分(待加工成联接部38的部分)。冲压是通过使用诸如冲模和冲头的冲压工具在金属中产生剪切应力,从而施加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的载荷,以从板材冲压出构件的过程。
接下来,从弧形部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突出的如图4A所示成形的构件的那些部分沿着弯曲线BL1至BL3弯曲,以便朝向图4A的纸面上侧(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延伸。因此,形成具有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在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结构的连接端子34U、34V、34W。
此外,设置在弧形部中并朝向径向上的外周侧彼此平行延伸的如图4A所示成形的构件的那些部分,以及将那些部分的前端部分彼此连接的构件的部分沿着弯曲线BL4弯曲成U形,使得将前端部分彼此连接的部分位于径向上的内周侧上。因此,形成包括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以及联接部38的弯曲部36,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弯曲成U形。因此,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沿着弯曲线BL4在相同方向上弯曲,并且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在第三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即,在第三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沿着弯曲线BL4朝向图4A的纸面上侧(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弯曲,并进一步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以形成U形。沿着弯曲线BL4的弯曲可以通过一次加工来实现。由于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和连接端子34U、34V、34W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图4A的纸面的同一上侧(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弯曲,因此,可以减小中性导体汇流条3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中性导体汇流条30可以通过用压模冲压板材,然后用压模弯曲所获得的构件来制造,因此,可以廉价地制造。
图5是图2所示的温度传感器50的透视图。温度传感器50包括壳体52、温度检测元件60和引线64。在图5中,温度传感器50的形状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并且容纳温度检测元件60的大致位置由双点划线表示。
壳体52具有大致L形,并且具有主部54和副部58。
主部54具有延伸以便在第三方向上伸长的长方体形状。在第三方向上,主部54在一侧上具有***部54a,并且在另一侧上具有延伸部54b。主部54设置有第一突出部56a、第二突出部56b和第三突出部56c。
第一突出部56a设置在位于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部54a的端面上,并且从第二方向的一侧上的该端面的一部分朝向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突出。第二突出部56b设置在延伸部54b的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上,并且从该端面朝向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以及朝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第三突出部56c设置在***部54a的位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上,并且从该端面朝向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以及进一步从所突出位置朝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突出。
***部54a是主部54的一部分,***部54a在第三方向上位于第一突出部56a与第二突出部56b之间,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二突出部56b与第三突出部56c之间。***部54a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基本上等于一对相对面40a、40b中的间隙40g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的间隙42g的尺寸。设定***部54a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使得当温度传感器50插通于间隙40g和间隙42g时,***部54a与联接部38的连接面38a接触,稍后将进行描述。延伸部54b是主部54的除了***部54a、第一突出部56a、第二突出部56b和第三突出部56c之外的部分。
副部58具有从主部54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朝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延伸以便伸长的长方体形状。副部58设置在延伸部54b和第二突出部56b的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上,并且从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该端面的一部分朝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突出。
温度检测元件60容纳在壳体52的***部54a内部。通过其输出指示由温度检测元件60检测到的温度的输出信号的两根引线64通过设置在副部58中的孔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引出壳体52。两根引线64在壳体52外部捆扎成线束66。线束是像两根引线64一样捆扎在一起的多根电线,以允许容易地安装在汽车装配线上。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温度传感器50的方法的视图。图6A示出在温度传感器50分别插通于由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形成的间隙40g、42g之前的状态,以及图6B示度传感器50被***并保持之后的状态。
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连接端子34U、34V、34W例如通过焊接分别电连接至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16U、16V、16W的相应一个的一端,即,中性导体侧的端部。该连接导致第一U形部40的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的间隙40g和第二U形部42的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的间隙42g都在周向上(确切地说,在第三方向上)开口的状态。
接下来,温度传感器50在图6A所示的空心箭头的方向上插通于间隙40g和间隙42g。因此,容纳温度传感器50中的温度检测元件60的***部54a通过保持在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以及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而被保持,这导致图6B所示的状态。温度传感器50被保持,以便与联接部38的连接面38a接触。
如图6B所示,在温度传感器50通过分别插通于由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形成的间隙40g、42g而被保持的状态下,如下防止温度传感器50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移动。
由于温度传感器50的***部54a被保持在第一U形部40的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以及第二U形部42的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因此,防止温度传感器5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移动。由于温度传感器50的第三突出部56c撞击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联接部38的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因此,防止温度传感器50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朝向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由于温度传感器50的副部58撞击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汇流条主体32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因此,防止温度传感器50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朝向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由于温度传感器50的第二突出部56b撞击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第一U形部40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因此,防止温度传感器50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朝向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移动。
因此,温度传感器50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相对运动受到限制,并且温度传感器50临时固定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在温度传感器50临时固定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状态下,中性导体汇流条30和温度传感器50用树脂固定。这种用树脂固定的配置可以使得,除了中性导体汇流条30和温度传感器50之外,线圈端部22在周向上沿着定子铁芯20的整个周向用树脂固定,或者使得中性导体汇流条30和温度传感器50在周向上用树脂固定在定子铁芯20的一部分处。由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和温度传感器50用树脂固定,因此,还防止温度传感器50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朝向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因此,防止温度传感器50在所有方向上相对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移动,并且温度传感器50被完全固定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
图7A至图7C是示出图6B所示的温度传感器50通过分别插通于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形成的间隙40g、42g而被保持的状态的视图。图7A是从第一方向上(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的一侧观察的视图,以及图7B和图7C是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观察的沿着线b-b和线c-c截取的剖视图。在图7A至图7C中,中性导体汇流条30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并且作为参考,温度传感器50由单点划线表示,以及温度检测元件60的大致容纳位置由双点划线表示。图7A所示的剖切面线b-b和剖切面线c-c分别是图7B的剖视图的剖切面线和图7C的剖视图的剖切面线。
如图7A至图7C所示,容纳温度检测元件60的温度传感器50的***部54a通过保持在这些对相对面之间而被保持在与第一U形部40的一对相对面40a、40b和第二U形部42的一对相对面42a、42b接触或接近的状态。因此,温度传感器50的***部54a与第一U形部40的一对相对面40a、40b和第二U形部42的一对相对面42a、42b接触或基本接触。因此,温度传感器50从第一U形部40的一对相对面40a、40b和第二U形部42的一对相对面42a、42b中的每一个接收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热量。此外,温度传感器50还从第一U形部40的内周面40c和第二U形部42的内周面42c接收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热量。温度传感器50的***部54a与联接部38的连接面38a接触。因此,温度传感器50还从联接部38的连接面38a接收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热量。温度传感器50的***部54a与连接面38a接触的状态包括***部54a接近连接面38a(即,基本上与连接面38a接触)的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a)中性导体汇流条30具有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的汇流条主体32,以及将汇流条主体32和线圈16彼此连接的连接端子34;(b)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40a、40b的第一U形部40和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42a、42b的第二U形部42并排设置在汇流条主体32中;(c)一对相对面40a、40b中的一个相对面40a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中的一个相对面42a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一对相对面40a、40b中的另一个相对面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中的另一个相对面42b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及(d)温度传感器50通过插通于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的间隙40g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的间隙42g而被保持。因此,温度传感器50通过插通于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以及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的间隙40g、42g(即,一个以上的间隙)而被保持。与温度传感器50通过插通于单个间隙而被保持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接收热量的温度传感器50的热接收面积,以保持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例如,由于具有大的热接收面积,温度传感器50可以在温度测量中实现对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温度变化的高响应性。此外,在温度传感器50被安装以便通过插通于汇流条主体32中的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的间隙40g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的间隙42g而被保持时,由于具有大的热接收面积,即使温度传感器50的安装位置在***方向上有一定程度的偏离,温度传感器50也有可能保持测量精度的鲁棒性。
在该实施例中,(a)汇流条主体32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以及(b)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朝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由第一U形部40形成的一对相对面40a、40b之间的间隙40g和由第二U形部42形成的一对相对面42a、42b之间的间隙42g都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开口。这允许温度传感器50沿着定子铁芯20的周向***,其中,这些间隙40g、42g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开口,这可以提高将温度传感器50安装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分别在包括轴线CL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除了一对相对面40a、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之外,温度传感器50可以通过其从汇流条30接收热量的表面包括弯曲成U形的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的内周面40c、42c。因此,温度传感器50可以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接收更多的热量,并且保持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在该实施例中,(a)汇流条主体32的厚度方向是与定子铁芯20的轴线CL平行的方向,以及(b)连接端子34具有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在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结构。连接端子34具有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仅在与定子铁芯20的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的一部分弯曲的结构。因此,可以减小汇流条主体32与连接端子34之间在径向上的距离,以抑制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尺寸增加。
在该实施例中,(a)在第一U形部40与第二U形部42之间形成弯曲成U形并将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彼此联接的联接部38;(b)联接部38具有连接面38a,该连接面38a与一对相对面40a、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中的位于联接部38侧上的那些相对面40b、42b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及(c)温度传感器50与连接面38a接触。除了一对相对面40a、40b和一对相对面42a、42b之外,温度传感器50可以通过其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接收热量的表面包括联接部38的连接面38a。因此,温度传感器50可以从中性导体汇流条30接收更多的热量,并且保持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在该实施例中,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和联接部38中的每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等于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汇流条主体32的横截面的面积。这允许电流在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和联接部38以及在汇流条主体32中以相同的电流密度流过中性导体汇流条30。因此,中性导体汇流条30可能在纵向方向上在包括第一U形部40、第二U形部42和联接部38的部分处产生等量的热量,这有助于保持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中的温度的测量精度。
在该实施例中,(a)线圈16是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以及(b)汇流条主体32是线圈16的中性导体。在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的线圈16的每一个中产生的热量从线圈16的一端传导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因此,由中性导体汇流条30保持的温度传感器50可以精确地测量卷绕于定子铁芯20上的线圈16的温度。
尽管以上已经基于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还可以用其他方案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朝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朝向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成U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第一U形部40和第二U形部42可以在与定子铁芯20的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朝向一侧延伸,然后在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朝向另一侧弯曲成U形。在该方案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汇流条主体32具有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汇流条主体32的厚度方向沿着径向。第一U形部40的一对相对面40a、40b和第二U形部42的一对相对面42a、42b不需要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在宽度方向上完全彼此对置,而是应该在宽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对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与第一弯曲部对应的第一U形部40和与第二弯曲部对应的第二U形部42分别弯曲成U形,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弯曲成V形并且具有相隔间隙而彼此对置的一对相对面的的部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汇流条主体32的厚度方向是与定子铁芯20的轴线CL平行的方向,并且连接端子34具有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延伸,然后在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汇流条主体32的厚度方向可以位于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在这种配置的情况下,例如,连接端子34具有从汇流条主体32朝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并且在与轴线CL平行的方向上进一步弯曲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0测量中性导体汇流条30的温度,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由温度传感器50测量其温度的汇流条可以是连接至三相线圈16的另一端的端子汇流条18U、18V、18W之一。三相线圈16中产生的热量还从线圈的另一端传导至连接至各个线圈的端子汇流条18U、18V、18W。因此,通过插通于设置在端子汇流条18U、18V、18W之一中的弯曲部36的间隙而保持的温度传感器50可以测量卷绕于定子铁芯20上的线圈16的温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汇流条主体32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当由温度传感器50测量其温度的汇流条是端子汇流条18U、18V、18W之一时,汇流条主体32不必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延伸,而是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径向上延伸。
在上述实施例中,弯曲部36设置在连接端子34V与连接端子34W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弯曲部36可以设置在连接端子34U与连接端子34V之间,或者弯曲部36可以设置在汇流条主体32的在周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端部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卷绕于定子铁芯20上的线圈16具有三相三线圈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案。例如,卷绕于定子铁芯20上的线圈16可以具有其他配置,诸如三相六线圈配置。例如,在三相六线圈配置的情况下,连接端子34U、34V、34W中的每一个设置在中性导体汇流条30中对应相的两个位置处。三相六线圈配置中的线圈的每一个的一端连接至中性导体汇流条30。端子汇流条18U、18V、18W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并且三相六线圈配置中的各个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末端汇流条18U、18V、18W。
以上所描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且本发明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在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在作出各种改变和/或改进的方案中实现。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所述定子的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其卷绕于具有以轴线为中心的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上;
汇流条,连接至所述线圈;以及
温度传感器,其测量所述汇流条中的温度,其中:
所述汇流条具有延伸成细长形状的汇流条主体,以及将所述汇流条主体和所述线圈彼此连接的连接端子;
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第一相对面的第一弯曲部和弯曲以形成彼此对置的一对第二相对面的第二弯曲部并排设置在所述汇流条主体中;
所述一对第一相对面中的一个和所述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所述一对第一相对面中的另一个和所述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另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及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插通于所述一对第一相对面之间的间隙和所述一对第二相对面之间的间隙而被保持,
其中,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形成联接部,所述联接部弯曲成U形并将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彼此联接;
所述联接部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位于与所述一对第一相对面和所述一对第二相对面中的位于所述联接部侧的相对面相同的平面内;以及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连接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主体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延伸成细长形状;以及
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的外周侧延伸,然后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内周侧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别在包括所述轴线的平面内弯曲成U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主体的厚度方向是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以及
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从所述汇流条主体朝向所述径向上的所述内周侧延伸,然后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和所述联接部中的每一个的横截面的面积等于沿着宽度方向切割的所述汇流条主体的横截面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是Y形连接的三相线圈之一;以及
所述汇流条主体是所述线圈的中性导体。
CN202110334413.3A 2020-04-30 2021-03-29 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Active CN113595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0807A JP7331771B2 (ja) 2020-04-30 2020-04-30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20-080807 2020-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5331A CN113595331A (zh) 2021-11-02
CN113595331B true CN113595331B (zh) 2024-04-02

Family

ID=78238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4413.3A Active CN113595331B (zh) 2020-04-30 2021-03-29 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26778B2 (zh)
JP (1) JP7331771B2 (zh)
CN (1) CN113595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80584A (ja) * 2020-05-15 2021-11-18 株式会社Subaru 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20012743A (ko) * 2020-07-23 2022-02-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모터용 버스바 유닛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556B1 (en) * 1999-06-01 2002-08-06 Denso Corporation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CN103190060A (zh) * 2010-10-29 2013-07-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马达以及制造汇流条和马达的过程
JP2013225959A (ja) * 2012-04-20 2013-10-31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及びその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6067155A (ja) * 2014-09-25 2016-04-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コイルの温度センサ固定構造
JP2016123155A (ja) * 2014-12-24 2016-07-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129446A (ja) * 2015-01-09 2016-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CN106104987A (zh) * 2014-05-30 2016-11-09 Kyb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JP2019110676A (ja) * 2017-12-18 2019-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1810B2 (ja) 2012-04-11 2014-11-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204188B2 (ja) * 2013-12-27 2017-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5149863A (ja) 2014-02-07 2015-08-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9080486A (ja) 2017-10-26 2019-05-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7172732B2 (ja) * 2019-02-27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その温度検出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保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556B1 (en) * 1999-06-01 2002-08-06 Denso Corporation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CN103190060A (zh) * 2010-10-29 2013-07-0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汇流条、马达以及制造汇流条和马达的过程
JP2013225959A (ja) * 2012-04-20 2013-10-31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及びその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6104987A (zh) * 2014-05-30 2016-11-09 Kyb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JP2016067155A (ja) * 2014-09-25 2016-04-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コイルの温度センサ固定構造
JP2016123155A (ja) * 2014-12-24 2016-07-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129446A (ja) * 2015-01-09 2016-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JP2019110676A (ja) * 2017-12-18 2019-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26778B2 (en) 2023-04-11
JP2021175358A (ja) 2021-11-01
US20210344247A1 (en) 2021-11-04
CN113595331A (zh) 2021-11-02
JP7331771B2 (ja) 2023-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2863B (zh) 无刷电机
CN113595331B (zh) 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1416369B (zh) 旋转电机用末端组件以及旋转电机
JP4609190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EP2827476B1 (en)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US10418864B2 (en) Stator core
US20090026870A1 (en) Fusing structure of motor
WO2019087568A1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US11901848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armature
WO2009011459A1 (ja)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に用いられる接続線、その接続線を備えた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接続線の曲げ方法
US11695308B2 (en)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9983656B (zh) 内燃机用旋转电机及其定子
US11309774B2 (en) Electric motor with busbar unit
US20190393740A1 (en) Stator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07174826A (ja)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CN104604096A (zh) 定子铁芯及使用该定子铁芯的外转子型旋转电机
US20180115211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EP403059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mature, armature, and iron core
CN214124985U (zh) 电连接件、具有该电连接件的电机以及动力工具
JP4547228B2 (ja) 3相回転電機
JP2021191090A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7471038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14026770A (zh) 母线及马达
US20240039356A1 (en) Stator
US20240146140A1 (en) St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