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3414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3414B
CN113593414B CN202110873352.8A CN202110873352A CN113593414B CN 113593414 B CN113593414 B CN 113593414B CN 202110873352 A CN202110873352 A CN 202110873352A CN 113593414 B CN113593414 B CN 113593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pport film
layer
display
film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3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93414A (zh
Inventor
谷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33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3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93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3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93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3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成像干扰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和第一支撑膜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膜层,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通过将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Re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设计为较大的数值或者较小的数值,当所述显示面板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时,可以避免产生人眼可见光波段的光学干涉,消除彩虹纹等显示不良,避免成像的光晕干扰。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逐渐成为屏幕的首选,其具有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保证屏幕具有一定柔性与可适应性。随着柔性显示屏幕的发展,人们对可折叠显示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
目前柔性显示面板通常包括盖板、显示屏、支撑膜等结构。传统的支撑膜材料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CPI(透明的聚酰亚胺),上述材料存在各项异性,会导致相位延迟,对入射光在不同界面产生光学干涉,因此如果将传统的支撑膜层应用在屏下摄像头的OLED显示面板中,会产生彩虹纹等,存在成像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避免成像干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和第一支撑膜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膜层,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50nm,和/或,所述第二阈值大于 70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力学参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厚度大于或等于40um;
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5Gpa且小于或等于8Gpa;
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力学参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厚度小于或等于80um;
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3Gpa且小于或等于8Gpa;
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成膜拉伸方向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5Gp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折叠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成膜拉伸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热变形温度大于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还包括第一胶材层,所述第一胶材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邻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支撑膜结构,所述第二支撑膜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膜结构包括第二支撑膜层和第二胶材层,所述第二胶材层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膜层邻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材层的第二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层的第一弹性模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模量大于100Kpa,所述第一弹性模量小于100Kpa。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材层的第二弹性模量与所述第一胶材层的第一弹性模量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连接层、偏光片、第二连接层和盖板,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偏光片、所述第二连接层和所述盖板在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的一侧依次层叠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一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件和第三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层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的一侧;
所述透光区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层的第二过孔;
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光学模组和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与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一表面相连,所述光学模组位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光学模组通过边缘密封胶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层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相抵靠,或者,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通过胶材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连接,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通过胶材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连接,所述胶材的光学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且所述胶材的雾度小于或等于1.2%。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和第一支撑膜结构,第一支撑膜结构位于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一侧,第一支撑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膜层,通过改进第一支撑膜结构中第一支撑膜层的光学参数,将其面内相位差Re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设计为较大的数值或者较小的数值,当所述显示面板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时,可以避免产生人眼可见光波段的光学干涉,消除彩虹纹等显示不良,避免成像的光晕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第一支撑膜层的成膜拉伸方向与弯折轴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膜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传统的前摄模组的OLED显示面板(即打孔屏幕)包括:支撑件、第三连接层(连接胶)、包括支撑膜层和胶材层的支撑膜结构、OLED显示屏、第一连接层、偏光片、第二连接层、盖板和前摄模组。前摄模组的保护盖板与OLED 显示面板的保护盖板为同一个,且一体化设计,均为盖板。前摄模组包括镜片光学模组和成像模组,打孔屏幕中支撑件、第三连接层、支撑膜层、胶材层、 OLED显示屏、第一连接层、偏光片和第二连接层均开设贯穿的过孔,前摄模组位于过孔空间内,利用边缘密封胶实现密封、固定及缓冲,但是打孔屏幕的打孔位置无法显示,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屏下摄像是将前摄像模组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下方,显示面板的显示屏(包括发光层、背板、衬底)、支撑膜层不需要打孔,能同时满足拍摄和显示,实现真正意义的全面屏。自然光经过偏光片后变为线偏振光,光线经过偏光片后是偏振光,偏振光经过传统支撑膜层(PET、CPI材料),由于相位延迟,会出现部分波段的加强与部分波段减弱,从而出现局部的彩虹纹,存在前摄像模组成像干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30和第一支撑膜结构20,第一支撑膜结构20位于显示屏 30的非显示面一侧,第一支撑膜结构20包括第一支撑膜层201,第一支撑膜层201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第一支撑膜层 201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第一支撑膜层201的面内相位差Re=(Nx-Ny)*d,其中,Nx为第一支撑膜层201面内最大折射率方向(即X方向)的折射率,Ny为第一支撑膜层201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折射率,d为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厚度。面内是指与显示屏贴合的表面所在的平面。
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也称面外相位差,Rth= [(Nx+Ny)/2-Nz]*d,其中,Nx为第一支撑膜层201面内最大折射率方向(即X 方向)的折射率,Ny为第一支撑膜层201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折射率, Nz为第一支撑膜层201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为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30和第一支撑膜结构20,第一支撑膜结构20位于显示屏30的非显示面一侧,第一支撑膜结构20包括第一支撑膜层 201,通过改进第一支撑膜结构20中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光学参数,将其面内相位差Re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设计为较大的数值或者较小的数值,当所述显示面板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面板时,可以避免产生人眼可见光波段的光学干涉,消除彩虹纹等显示不良,避免成像的光晕干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30为OLED显示屏,可以包括柔性衬底、驱动电路、介质层、发光层、封装层及触控层等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想要在显示面板下方放置摄像头,在进行图像采集的同时实现发光,则显示屏30需要特殊设计,如采用透明衬底、透明电极(阴极/阳极)、及像素设计、透明材料等,本发明实施例重点在于支撑膜材料的设计,关于显示屏30的透明显示设计不做太多描述。
第一支撑膜结构20能够降低显示面板衬底刮擦碰撞等风险,起到保护支撑与防冲击的作用,当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时,还可以在柔性显示面板折叠过程中起到调节显示屏受力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屏下摄像的显示面板中背板、衬底、支撑膜都不需要打孔。
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光学参数还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透过率、雾度、色相IaI、色相IbI、黄色指数(Yellowness Index,YI)。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膜层201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第一支撑膜层201的雾度小于或等于3%,第一支撑膜层201的色相IaI和色相IbI小于或等于2.5,第一支撑膜层201的黄色指数大于0且小于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小于50nm,和/或,第二阈值大于70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小于15nm,和/或,第二阈值大于8000n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膜结构20应用于非折叠显示面板时,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力学参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厚度大于或等于40um;
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5Gpa且小于或等于8Gpa;
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3%。
当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时,由于OLED显示面板具有柔性特点,因此,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折叠显示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力学参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厚度小于或等于80um;
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3Gpa且小于或等于8Gpa;
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为折叠显示面板时,第一支撑膜层201 的成膜拉伸方向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5Gpa。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为折叠显示面板时,第一支撑膜层201 的成膜拉伸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垂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第一支撑膜层的成膜拉伸方向与弯折轴方向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膜层201的成膜拉伸方向为x 轴方向,显示面板的弯折方向如图2中向下箭头所示,即第一支撑膜层201的弯折轴方向为y轴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支撑膜层201的成膜拉伸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垂直,这样,第一支撑膜层201在弯折方向强度最大,可以提高柔性折叠显示面板的强度。
为了达到良好环境信赖性及工艺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膜层1的热变形温度可以大于140℃,示例性的,支撑膜层1的热变形温度大于160℃。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支撑膜层201的材料可以选用三醋酸纤维、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烯烃聚合物,以及具有超低相位差的PET材料或超高相位差的PET 材料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材料均需要至少满足前述第一支撑膜层201的面内相位差Re和厚度方向相位差Rth的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膜结构20还包括第一胶材层202,胶材层202位于第一支撑膜层201邻近显示屏30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膜层201 粘接。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膜结构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 所示,第一支撑膜结构20还可以包括保护膜3和离型膜4,保护膜3位于第一支撑膜层201远离第一胶材层202的一侧,离型膜4位于第一胶材层202远离第一支撑膜层201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的是第一支撑膜结构20在制备过程中的中间形态,在将第一支撑膜结构20应用于显示面板时,保护膜3 和离型膜4需要剥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膜结构20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至少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即第一支撑膜结构20至少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即 AA区)对应。也就是说,第一支撑膜结构20可以同时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和周边区对应,或者,第一支撑膜结构20仅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对应。
为了满足工艺要求,例如绑定(bonding)工艺要求,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可以采用支撑膜结构区域化设计,在AA区采用符合光学要求的材料,以实现前摄成像要求,在周边区(绑定区)则采用传统材料,以保证绑定工艺稳定可靠。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膜结构20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支撑膜结构20’,第二支撑膜结构20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膜结构20’包括第二支撑膜层203 和第二胶材层204,第二胶材层204位于第二支撑膜层203邻近显示屏30的一侧,即第二胶材层204覆盖第二支撑膜层203。第一支撑膜层201与第二支撑膜层203同层设置,第一胶材层202与第二胶材层204同层设置。
第一胶材层202和第二胶材层204为支撑膜胶材,可以选用丙烯酸酯材料。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膜层203可以选用传统的支撑膜材料,例如,PET或 CPI。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材层204的弹性模量可以与第一胶材层202的弹性模量相等,第二胶材层204的弹性模量也可以与第一胶材层202的弹性模量不等。
当第二胶材层204的弹性模量与第一胶材层202的弹性模量不等时,为了保证绑定工艺的稳定性,位于周边区的第二胶材层204的第二弹性模量大于位于AA区的第一胶材层202的第一弹性模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材层204 的第二弹性模量>100Kp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显示面板弯折时进行应力调整,兼顾胶材柔软性及避免显示面板受力过大,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AA区的第一胶材层202的第一弹性模量<100Kpa。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模量大于100Kpa,第一弹性模量小于100Kpa。
如图4、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连接层402、偏光片401、第二连接层502和盖板501,第一连接层402、偏光片401、第二连接层502和盖板 501在显示屏30远离第一支撑膜结构20的一侧依次层叠设置。其中,第一连接层402为胶材粘合剂,可以为丙烯酸酯材料;第二连接层502为第一光学粘合剂层,可以为丙烯酸酯材料;盖板501可以为玻璃盖板,可以选用硅酸盐玻璃或超薄玻璃(应用于折叠显示面板)等。偏光片401包括偏光片功能层及胶材,可以为三醋酸纤维及聚丙醇及补偿膜的组合体。
为了提高透过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透光区 (图4中虚线所示区域),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透光区,透光区内设置有贯穿第一连接层402、偏光片401和第二连接层502的第一过孔,第一过孔与显示屏 30的位置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也可以不设置贯穿第一连接层402、偏光片 401和第二连接层502的第一过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支撑件101和第三连接层102,第三连接层102位于第一支撑膜结构20远离显示屏30的一侧,即第三连接层102位于第一支撑膜层201远离显示屏30的一侧,支撑件101位于第三连接层102远离第一支撑膜结构20的一侧。透光区内设置有贯穿支撑件101和第三连接层102的第二过孔,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在显示面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第二过孔用于容置感光元件(例如前摄像模组)。支撑件101可以作为散热片,可以为Cu箔石墨片、Cu、不锈钢等散热支撑金属材,第三连接层102可以选用连接胶或泡棉缓冲胶等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仅在透光区(图5中虚线所示区域)内设置贯穿支撑件101和第三连接层102的第二过孔,而不设置第一过孔。
以下结合图3和图4以及图3和图5,以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使用第一支撑膜结构为例,对第一支撑膜结构20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先将第一支撑膜结构20的保护膜3去除,在第一支撑膜层201远离第一胶材层202的表面依次形成第三连接层102和支撑片101,将第一支撑膜结构20的离型膜4去除后,将第一支撑膜结构20通过第一胶材层202与显示屏30粘合。
图6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屏膜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 和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支撑膜层201、第一胶材层202、偏光片401、第一连接层402、第二连接层502和盖板501。
显示屏30在远离第一胶材层202的方向上依次包括柔性衬底301、GI(GateInsulator,栅绝缘)层302、有源层303、第一栅极层304、第二栅极层305、中间层306、源漏电极层307、平坦化层308、阳极层309、像素界定层310、支撑层311、发光结构312、阴极膜层313、第一无机封装层314、第二无机封装层 315和第三无机封装层316。其中,柔性衬底301可以作为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 GI层302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材料;有源层303为a-Si,形成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沟道;第一栅极层304可以为Mo等金属材料;中间层306为无机膜层;平坦化层308可以采用PI胶;阳极层309通过金属刻蚀工艺形成;发光结构312包括区域发光材料和整面阴极,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显示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则触控层(图中未绘示)可以形成在第三无机封装层316上,触控层包括金属走线及绝缘层。当显示面板为外挂触控(on-cell)显示面板时,偏光片401上还可以形成外挂触控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相应的,如图7 和图8所示,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支撑件101和第三连接层102具有第二过孔,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包括光学模组70和成像模组80,成像模组80与光学模组70的第一表面相连,光学模组70位于第二过孔的容置空间内,光学模组70通过边缘密封胶90与支撑件101和第三连接层102 连接,也就是说,在由第二过孔形成的支撑件101的横截面和第三连接层102 的横截面位置设置边缘密封胶90,在将感光元件安装于第二过孔的过程中,光学模组70的侧面挤压边缘密封胶90,从而实现将感光元件与显示面板连接,形成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感光元件的采光,边缘密封胶90位于光学模组70和成像模组80的采光区之外,且边缘密封胶90 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支撑件101的厚度与第三连接层102的厚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光学模组70的第二表面与第一支撑膜结构 20远离显示屏30的表面(即第一支撑膜层201远离显示屏30的表面)相抵靠,这样可以保证光学模组70与第一支撑膜层201之间没有空气进入,从而保证感光元件的进光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光学模组70的第二表面通过胶材60与第一支撑膜结构20远离显示屏30的表面(即第一支撑膜层201远离显示屏30的表面)连接,光学模组70的第二表面为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通过设置胶材 60,一方面可以减少感光元件顶伤显示面板,避免对显示面板造成的印痕,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感光元件更稳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胶材60的光学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且胶材60的雾度小于或等于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以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无论是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还是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感光元件与显示面板的连接关系均如图7和图8所示。
屏下摄像头的OLED显示面板,光路需要额外经过OLED显示屏和支撑膜结构。由于OLED显示屏近似各项通性,且支撑膜结构是最后的出光介质,因此,通过改进支撑膜结构中支撑膜层的光学特性,可以提高光学穿透性、解决光学干涉问题,提高屏下摄像头的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解决屏下摄像彩虹纹的问题,改善支撑膜层的材料,采用满足光学要求的支撑膜层材料,并对Re、Rth做特殊限定达到光学要求,并进一步追加力学和热学要求,提升工艺性能及折叠性能。通过偏光片打孔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透过率,同时采用改善的支撑膜层材料,解决杂散光的彩虹纹。通过支撑膜结构分区设计,AA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善支撑膜层,周边区可以采用PET材料的支撑膜层(中间水平Re/Rth),保证绑定工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和第一支撑膜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膜层,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支撑膜结构,所述第二支撑膜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小于50nm,和/或,所述第二阈值大于70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力学参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厚度大于或等于40um;
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1.5Gpa且小于或等于8Gpa;
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力学参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厚度小于或等于80um;
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3Gpa且小于或等于8Gpa;
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成膜拉伸方向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5Gp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折叠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成膜拉伸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轴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的热变形温度大于14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还包括第一胶材层,所述第一胶材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邻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膜结构包括第二支撑膜层和第二胶材层,所述第二胶材层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膜层邻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层的第二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胶材层的第一弹性模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模量大于100Kpa,所述第一弹性模量小于100Kpa。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材层的第二弹性模量与所述第一胶材层的第一弹性模量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层、偏光片、第二连接层和盖板,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偏光片、所述第二连接层和所述盖板在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的一侧依次层叠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一过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和第三连接层,所述第三连接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层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的一侧;
所述透光区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层的第二过孔;
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光学模组和成像模组,所述成像模组与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一表面相连,所述光学模组位于所述第二过孔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光学模组通过边缘密封胶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三连接层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相抵靠,或者,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通过胶材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连接,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的第二表面通过胶材与所述第一支撑膜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连接,所述胶材的光学透过率大于或等于90%,且所述胶材的雾度小于或等于1.2%。
CN202110873352.8A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93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3352.8A CN113593414B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3352.8A CN113593414B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3414A CN113593414A (zh) 2021-11-02
CN113593414B true CN113593414B (zh) 2023-09-29

Family

ID=78252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3352.8A Active CN113593414B (zh) 2021-07-30 2021-07-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93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721B (zh) * 2022-02-07 2023-09-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28471A (zh) * 2022-02-17 2022-06-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13277A (zh) * 2022-03-31 2022-06-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27628A (zh) * 2022-05-27 2022-08-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064065A (zh) * 2022-06-07 2022-09-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456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8594524A (zh) * 2018-04-26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9233928U (zh) * 2019-01-04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06155A (zh) * 2019-12-30 2020-05-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9757A (zh) * 2020-01-03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71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结构制备方法及oled显示结构
WO2020207140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面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全面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93383T5 (de) * 2003-06-13 2006-05-11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Organische EL-Anzeige
JP5782531B2 (ja) * 2012-01-31 2015-09-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偏光板、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10705274B2 (en) * 2016-03-30 2020-07-07 Zeon Coporation Optically anisotropic lay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optically anisotropic lamina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optically anisotropic transfer body, polarization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20052232A1 (zh) * 2018-09-14 2020-03-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终端
JP7438766B2 (ja) * 2019-04-25 2024-02-27 恵和株式会社 指紋認証装置を備えたoledディスプレイ用の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456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8594524A (zh) * 2018-04-26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9233928U (zh) * 2019-01-04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0207140A1 (zh) * 2019-04-08 2020-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面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全面屏显示装置
CN111106155A (zh) * 2019-12-30 2020-05-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9757A (zh) * 2020-01-03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背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36269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用于柔性显示装置的背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8471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结构制备方法及oled显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3414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341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3106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urved shape compri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curvatures
US11114632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584720B (zh) 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JP530108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747135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10064210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63553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US11342539B2 (en) Display panel aligned with window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20105956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External Light Visibility
US2024010772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950445B2 (en) Foldable display screen including multi-cover protection layers
US10288932B2 (en) Display device
JP553857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220390983A1 (en) Foldable display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586795B1 (ko)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1024003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23008352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8761900B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6534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60033994A1 (en) Thi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olarizer
US20240173940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10553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display module and window member
CN115331561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768399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