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6291B -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6291B
CN113556291B CN202110773614.3A CN202110773614A CN113556291B CN 113556291 B CN113556291 B CN 113556291B CN 202110773614 A CN202110773614 A CN 202110773614A CN 113556291 B CN113556291 B CN 113556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target
target data
service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36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6291A (zh
Inventor
白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36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6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6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6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at layers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本申请基于三层镜像和报文抽样,从通信数据中提取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通过目标识别标识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而建立起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解决了难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跟踪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服务过程中,端到端的访问链路没有明显的特征,一条访问链路从用户端开始到提供服务厂商的服务入口,然后厂商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接入到相应业务,同时业务也依赖多种中间件服务,而且随着微服务化的开展,一个完整业务之间的访问关系非常复杂,而且不会遵循特定的访问链路,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导致难以对数据流量进行跟踪,并且业务访问关系越来越复杂更是加大了对数据流量进行跟踪的难度,当业务中出现问题时很难快速的定位到具体的问题。
目前,相关技术中,只能对数据流量的通信链路进行链路质量判断,如带宽、时延等,并不能实现对数据流量的跟踪。
针对当下业务访问关系越来越复杂,难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跟踪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以解决难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跟踪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量跟踪方法,包括:
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可选地,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包括:
在目标路由器的下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会话监视服务,目标路由器用于将从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相应的业务客户端,下联端口为目标路由器向业务客户端开放的端口;
利用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在由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还包括:
在目标交换机的上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二会话监视服务,目标交换机用于汇聚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并发送至负载均衡服务器,上联端口为目标交换机向负载均衡服务器开放的端口;
利用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在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包括:
根据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根据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第一应答消息,确定目标数据流的接收端,同步序列编号为发送端请求与接收端建立TCP连接时向接收端发送的,第一应答消息为接收端响应发送端建立TCP连接的请求时向发送端回复的,第一应答消息包括同步序列编号和应答标识。
可选地,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包括:
将负载均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第一业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的子节点,中间件作为第一业务服务器的子节点,以创建业务树模型,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将业务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发到第一业务服务器,第一业务服务器用于处理业务请求,中间件用于向第一业务服务器提供业务请求所请求的数据,中间件包括第二业务服务器、消息***、数据库以及存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业务树模型中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所在位置,并将发送端所在节点至接收端所在节点的连通路径作为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可选地,建立与目标数据流关联的流量访问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确定最优路径:
获取每条路径的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将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满足目标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最优路径,目标条件包括延迟参数最小、质量参数最高以及稳定性参数最高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跟踪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TCP连接:
在接收端接收到第二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TCP连接的连接时间,第二应答消息为端响应第一应答消息而向接收端回复的;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任意一端发出重置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并根据重置标识的发出时间确定触发连接重置的目标因素;
在发送端发出终止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量跟踪装置,包括:
报文抽样模块,用于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报文分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流量跟踪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及通信总线,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和通信接口进行通信,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代码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技术方案为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本申请基于三层镜像和报文抽样,从通信数据中提取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通过目标识别标识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而建立起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从而实现了对网络中传播的流量数据的跟踪,解决了难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跟踪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流量跟踪方法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流量跟踪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流量跟踪装置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相关技术中,只能对数据流量的通信链路进行链路质量判断,如带宽、时延等,并不能实现对数据流量的跟踪。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跟踪方法的实施例。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对在线业务进行分析的技术场景,通过对在线业务的流量访问情况进行分析,建立流量访问路径,从而为在线业务提供分析保障能力,并且在进行运维时,可以根据建立的流量访问路径快速定位异常位置。还可以利用流量访问路径,结合链路质量分析,指导业务最优的部署方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终端101和服务器103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服务器103通过网络与终端101进行连接,可用于为终端或终端上安装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可在服务器上或独立于服务器设置数据库105,用于为服务器103提供数据存储服务,上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城域网或局域网,终端101包括但不限于PC、手机、平板电脑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3来执行,还可以是由服务器103和终端101共同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负载均衡服务器承载业务客户端从公网来的流量,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自身的配置将报文,即通信数据转发到后端真正处理业务客户端请求的业务服务器上。本申请为了进行流量跟踪,尤其时针对目标业务的流量跟踪,可以在庞大的互联网交互数据中提取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目标业务的目标数据流。其中,可以利用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特殊标识即目标识别标识,来抽取目标数据流,以供进一步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全链路的流量跟踪,不遗漏互联网中目标业务的数据,不仅需要监测和获取业务提供商的内网,还需要监测和获取外网的数据,因为业务服务器并非限制于业务提供商自己的内网中,在外网中也可以存在其他业务提供商的业务服务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等。因此,本申请可以基于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即使用三层交换技术,实现跨网数据监测和提取。
步骤S204,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目标识别标识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由此可以基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在互联网通信节点中找到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路径。
步骤S206,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是相对的,且可以是分段的,如业务客户端首先发送数据请求至负载均衡服务器,那么此时发送端是业务客户端,接收端是负载均衡服务器。之后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自身配置将业务客户端的数据请求转发到后端真正处理目标业务的数据请求的业务服务器上,那么此时发送端是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端是相应的业务服务器。若处理数据请求的业务服务器还需要从中间件中获取数据请求所请求的数据,则业务服务器从中间件中获取数据的过程先是业务服务器为发送端,中间件为接收端,再是中间件为发送端,业务服务器为接收端。同理,最终的数据经过一层层转发后抵达业务客户端时,所有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构成的通信链路组成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于三层报文转发和报文抽样,从通信数据中提取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通过目标识别标识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而建立起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从而实现了对网络中传播的流量数据的跟踪,解决了难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跟踪的技术问题。为在线业务提供分析保障能力,并且在进行运维时,可以根据建立的流量访问路径快速定位异常位置。还可以利用流量访问路径,结合链路质量分析,指导业务最优的部署方式。
可选地,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包括:
在目标路由器的下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会话监视服务,目标路由器用于将从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相应的业务客户端,下联端口为目标路由器向业务客户端开放的端口;
利用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在由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路由器可以是外网路由器,外网路由器可以用于将从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相应的业务客户端,下联端口为目标路由器向业务客户端开放的端口。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可以是ERSPAN服务(Encapsulated Remote Switch PortAnalyzer,封装远程端口镜像),ERSPAN是RSPAN(Remote Switch Port Analyzer,远程端口镜像)的扩展,远程端口镜像突破了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必须在同一台设备上的限制,使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可以跨越多个网络设备。这样网络管理员就可以坐在中心机房通过分析仪观测远端被镜像端口的数据报文,但是远程端口镜像的镜像数据报文只能在二层内传输,而封装远程端口镜像却可以将镜像报文在路由的网络间传输,即可以通过三层报文转发,属于三层镜像。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就是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协议。通用路由封装协议是对某些网络层协议(IPX,AppleTalk,IP,IPSec,DVMRP,etc.)的数据报文进行封装,使这些被封装的数据报文能够在另一个网络层协议(如IP)中传输。GRE采用了Tunnel(隧道)技术,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第三层隧道协议。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端与端之间的通信都可以是建立在TCP连接的基础上。TCP协议有自身的状态,在一个访问会话中,客户端会先发送SYN(Synchronize SequenceNumbers,同步序列编号)报文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回复SYN+ACK(Acknowledgecharacter,确认字符标识)、最后客户端发送ACK完成一个会话的建立,在此过程中角色和状态分明,同理在连接断开过程也有明确的状态逻辑,因此本申请可以利用TCP状态来逐流区分出发送端和接收端,并且依赖这些状态可以跟踪业务的整体访问方向和服务状态。TCP状态可以通过上述目标识别标识体现,目标识别标识可以包括同步序列编码(即发送端发送的SYN)、第一应答消息(即接收端回复的SYN+ACK)、第二应答消息(即发送端响应SYN+ACK向接收端回复的ACK)、重置标识(RST)以及终止标识(FIN)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还包括:
在目标交换机的上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二会话监视服务,目标交换机用于汇聚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并发送至负载均衡服务器,上联端口为目标交换机向负载均衡服务器开放的端口;
利用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在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交换机可以是公网汇聚交换机,公网汇聚交换机可以用于汇聚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并发送至负载均衡服务器,上联端口为目标交换机向负载均衡服务器开放的端口。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可以是ERSPAN服务,如上所述,目标识别标识可以包括同步序列编码(即发送端发送的SYN)、第一应答消息(即接收端回复的SYN+ACK)、第二应答消息(即发送端响应SYN+ACK向接收端回复的ACK)、重置标识(RST)以及终止标识(FIN)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包括:
根据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根据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第一应答消息,确定目标数据流的接收端,同步序列编号为发送端请求与接收端建立TCP连接时向接收端发送的,第一应答消息为接收端响应发送端建立TCP连接的请求时向发送端回复的,第一应答消息包括同步序列编号和应答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和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可以将抽取的目标数据流通过三层报文转发到数据分析服务器中对目标数据流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服务器可以从目标数据流中提取标识元组,如提取[SYN,SYN+ACK]作为二元组,提取[SYN,SYN+ACK,RST,FIN]作为四元组,还可以提取[SYN,SYN+ACK,ACK,RST,FIN]作为五元组等,利用标识元组分析目标数据流。具体的,可以根据SYN标识定位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因为SYN为发送端请求与接收端建立TCP连接时向接收端发送的。可以根据SYN+ACK定位目标数据流的接收端,因为SYN+ACK为接收端响应发送端建立TCP连接的请求时向发送端回复的,此时ACK为接收端应答SYN消息的应答标识,即确认字符标识。
可选地,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包括:
将负载均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第一业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的子节点,中间件作为第一业务服务器的子节点,以创建业务树模型,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将业务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发到第一业务服务器,第一业务服务器用于处理业务请求,中间件用于向第一业务服务器提供业务请求所请求的数据,中间件包括第二业务服务器、消息***、数据库以及存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业务树模型中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所在位置,并将发送端所在节点至接收端所在节点的连通路径作为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是相对的,且可以是分段的,如业务客户端首先发送数据请求至负载均衡服务器,那么此时发送端是业务客户端,接收端是负载均衡服务器。之后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自身配置将业务客户端的数据请求转发到后端真正处理目标业务的数据请求的业务服务器上,那么此时发送端是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端是相应的业务服务器。若处理数据请求的业务服务器还需要从中间件中获取数据请求所请求的数据,则业务服务器从中间件中获取数据的过程先是业务服务器为发送端,中间件为接收端,再是中间件为发送端,业务服务器为接收端。同理,最终的数据经过一层层转发后抵达业务客户端时,所有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构成的通信链路组成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流量访问路径可以通过创建拓扑结构来表示,业务客户端一侧的流量跟踪意义不大,因此业务客户端一侧可以使用一个节点来表示或忽略业务客户端一侧。负载均衡承载业务客户端从公网来的流量,负载均衡根据自身的配置将报文转发到后端真正的业务服务器上面,这些服务器主要负责处理客户端的业务请求,然后再从其它业务服务器或者其它中间件(消息***,数据库,存储,其他业务服务器等)请求所需要的数据,依此链条来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情况。此时由于业务流量的逻辑是从负载均衡设备进入,因此可以将负载均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处理业务客户端的数据请求的业务服务器为上述第一业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的子节点,再将中间件如消息***,数据库,存储,其他业务服务器等作为第一业务服务器的子节点,从而构建流量访问路径的拓扑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此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根据SYN,SYN+ACK,ACK,RST,FIN这些标识分析每段的流量访问状态、连接建立情况、断开情况、流量情况。
可选地,建立与目标数据流关联的流量访问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确定最优路径:
获取每条路径的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将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满足目标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最优路径,目标条件包括延迟参数最小、质量参数最高以及稳定性参数最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依赖于流量访问路径的拓扑结构,可以跟踪目标业务的流量的源和目的地,并可以确定中间经过了哪些节点(IP)和哪些链路(连接两个节点的线路及路由信息),根据当前计算出的访问路径可以通过网络参数来判定当前路径是否是最优状态,网络参数可以包括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判断条件可以包括延迟参数最小、质量参数最高以及稳定性参数最高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在需要优化保障的情况下,依据寻找最优路径的方法进行调度、调优。即当前路径延迟高、阻塞等影响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可以寻找最优路径并将数据转发到最优路径上进行传输。
可选地,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跟踪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TCP连接:
在接收端接收到第二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TCP连接的连接时间,第二应答消息为端响应第一应答消息而向接收端回复的;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任意一端发出重置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并根据重置标识的发出时间确定触发连接重置的目标因素;
在发送端发出终止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响应第一应答消息(SYN+ACK)而发出的第二应答消息(ACK)时,TCP三次握手完成,TCP连接成功建立,此时启动计时器可以跟踪TCP连接的建立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RST,FIN报文的跟踪可以确定TCP连接的连接状态、断开状态以及断开的原因,根据出现的不同阶段可初步判定是什么问题,比如连接建立阶段的RST有可能是网络端口不可达或者对方拒绝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就可能是对端的异常断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流量跟踪装置,包括:
报文抽样模块301,用于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报文分析模块303,用于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流量跟踪模块305,用于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报文抽样模块301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该实施例中的报文分析模块303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04,该实施例中的流量跟踪模块305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206。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如图1所示的硬件环境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可选地,该报文抽样模块,具体用于:
在目标路由器的下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会话监视服务,目标路由器用于将从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相应的业务客户端,下联端口为目标路由器向业务客户端开放的端口;
利用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在由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该报文抽样模块,还用于:
在目标交换机的上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二会话监视服务,目标交换机用于汇聚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并发送至负载均衡服务器,上联端口为目标交换机向负载均衡服务器开放的端口;
利用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在流入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该报文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根据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第一应答消息,确定目标数据流的接收端,同步序列编号为发送端请求与接收端建立TCP连接时向接收端发送的,第一应答消息为接收端响应发送端建立TCP连接的请求时向发送端回复的,第一应答消息包括同步序列编号和应答标识。
可选地,该流量跟踪模块,具体用于:
将负载均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第一业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的子节点,中间件作为第一业务服务器的子节点,以创建业务树模型,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将业务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发到第一业务服务器,第一业务服务器用于处理业务请求,中间件用于向第一业务服务器提供业务请求所请求的数据,中间件包括第二业务服务器、消息***、数据库以及存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业务树模型中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所在位置,并将发送端所在节点至接收端所在节点的连通路径作为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可选地,该流量跟踪装置,还包括最优路径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每条路径的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将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满足目标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最优路径,目标条件包括延迟参数最小、质量参数最高以及稳定性参数最高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该流量跟踪装置,还包括TCP连接跟踪模块,用于:
在接收端接收到第二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TCP连接的连接时间,第二应答消息为端响应第一应答消息而向接收端回复的;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任意一端发出重置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并根据重置标识的发出时间确定触发连接重置的目标因素;
在发送端发出终止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
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报文抽样模块301,用于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报文分析模块303,用于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流量跟踪模块305,用于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本申请基于三层镜像和报文抽样,从通信数据中提取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目标数据流,通过目标识别标识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而建立起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从而实现了对网络中传播的流量数据的跟踪,解决了难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跟踪的技术问题。为在线业务提供分析保障能力,并且在进行运维时,可以根据建立的流量访问路径快速定位异常位置。还可以利用流量访问路径,结合链路质量分析,指导业务最优的部署方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存储器401、处理器403、通信接口405及通信总线407,存储器401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4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401、处理器403通过通信接口405和通信总线407进行通信,处理器403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和通信接口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确定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基于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参阅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量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所述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其中,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是相对且分段的,所有的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构成的通信链路组成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所述流量访问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包括:
在目标路由器的下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其中,所述目标路由器用于将从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相应的所述业务客户端,所述下联端口为所述目标路由器向所述业务客户端开放的端口;
利用所述第一会话监视服务,在由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出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所述目标识别标识的所述目标数据流,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还包括:
在目标交换机的上联端口配置由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封装的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其中,所述目标交换机用于汇聚流入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并发送至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所述上联端口为所述目标交换机向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开放的端口;
利用所述第二会话监视服务在流入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通信数据中抽取携带有所述目标识别标识的所述目标数据流,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标识包括同步序列编码、第一应答消息、第二应答消息、重置标识以及终止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同步序列编号,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流中携带的所述第一应答消息,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接收端,其中,所述同步序列编号为发送端请求与接收端建立TCP连接时向接收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应答消息为接收端响应发送端建立TCP连接的请求时向发送端回复的,所述第一应答消息包括所述同步序列编号和应答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包括:
将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作为根节点,第一业务服务器作为所述根节点的子节点,中间件作为所述第一业务服务器的子节点,以创建业务树模型,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客户端的业务请求转发到所述第一业务服务器,所述第一业务服务器用于处理所述业务请求,所述中间件用于向所述第一业务服务器提供所述业务请求所请求的数据,所述中间件包括第二业务服务器、消息***、数据库以及存储***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业务树模型中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所在位置,并将发送端所在节点至接收端所在节点的连通路径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与所述目标数据流关联的流量访问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确定最优路径:
获取每条路径的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延迟参数、质量参数以及稳定性参数满足目标条件的路径确定为所述最优路径,其中,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延迟参数最小、所述质量参数最高以及所述稳定性参数最高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跟踪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TCP连接:
在接收端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答消息的情况下,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TCP连接的连接时间,其中,所述第二应答消息为发送端响应所述第一应答消息而向接收端回复的;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任意一端发出所述重置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并根据所述重置标识的发出时间确定触发连接重置的目标因素;
在发送端发出所述终止标识的情况下,停止计时器,得到本次TCP连接的连接时间。
8.一种流量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抽样模块,用于获取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之间传输的目标数据流,其中,所述负载均衡服务器用于转发所述业务客户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属于目标业务的通信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流为通过三层报文转发的协议转发的通信数据,所述目标数据流为携带有目标识别标识的通信数据;
报文分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流量跟踪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流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流量访问路径,其中,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是相对且分段的,所有的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构成的通信链路组成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所述流量访问路径。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及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和所述通信接口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
CN202110773614.3A 2021-07-08 2021-07-08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3556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3614.3A CN113556291B (zh) 2021-07-08 2021-07-08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3614.3A CN113556291B (zh) 2021-07-08 2021-07-08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291A CN113556291A (zh) 2021-10-26
CN113556291B true CN113556291B (zh) 2024-04-30

Family

ID=78102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3614.3A Active CN113556291B (zh) 2021-07-08 2021-07-08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629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4155A (zh) * 2017-09-30 2017-12-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7948004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cdn调取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074249A (zh) * 2016-11-16 2018-05-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08418884A (zh) * 2018-03-09 2018-08-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51830A (zh) * 2017-06-15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整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
CN10966046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流识别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061914A (zh) * 2019-04-29 2019-07-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703817A (zh) * 2016-03-29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统计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
CN111211980A (zh) * 2019-12-17 2020-05-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4812A (zh) * 2019-11-06 2020-06-0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331A (zh) * 2020-08-28 2020-11-24 清华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DDoS攻击追踪方法和***
CN112054958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计算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448862A (zh) * 2019-09-05 2021-03-05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流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15633A4 (en) * 2004-02-06 2008-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ARRYING OUT THESE PROCEDURES BY USING A COMPUTER
CN101969395B (zh) * 2009-07-28 2013-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配置和路径探测方法、***和网络设备
US20120331160A1 (en) * 2011-06-22 2012-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roxy service
KR20130093734A (ko) * 2011-12-26 2013-08-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로드 밸런싱 장치 및 그것의 로드 밸런싱 방법
US20190245887A1 (en) * 2018-02-08 2019-08-08 Viesoft, Inc. Network protocol modification systems for mitigating attack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3817A (zh) * 2016-03-29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统计流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
CN108074249A (zh) * 2016-11-16 2018-05-2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09151830A (zh) * 2017-06-15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整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和***
CN107484155A (zh) * 2017-09-30 2017-12-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9660463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流识别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7948004A (zh) * 2017-12-29 2018-04-2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cdn调取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418884A (zh) * 2018-03-09 2018-08-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61914A (zh) * 2019-04-29 2019-07-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054958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计算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448862A (zh) * 2019-09-05 2021-03-05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流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4812A (zh) * 2019-11-06 2020-06-0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1980A (zh) * 2019-12-17 2020-05-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链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88331A (zh) * 2020-08-28 2020-11-24 清华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DDoS攻击追踪方法和***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研究;于天放;芮兰兰;邱雪松;;电子与信息学报;20180825(第1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6291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98268B1 (ko) 엣지 컴퓨팅 기반 네트워크 모니터링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234235B (zh) 用于数据监控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64228B (zh)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连接建立方法及***
US9876760B2 (en) Peer-to-pee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sing turn
CN111343093B (zh)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764662B1 (en) Test traffic interceptor in a data network
CN107078963B (zh)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中的路由追踪
WO2017211169A1 (zh) 链路测试方法和装置及***
JP2018518862A (ja) グローバル仮想ネットワーク(gvn)において仮想インタフェースとアドバンストスマートルーティングと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1770140A (zh) 一种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代理服务器集群
CN105610888A (zh) 基于安卓的利用socket推送消息的方法和***
US10785701B2 (en) Hybrid control plane entity for fat tree route disaggregation
WO2013040970A1 (zh) 中继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986638A (zh) Advpn隧道绑定多公网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5816B (zh) 检测层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120134A1 (en) Synchronizing link and event detection mechanisms with a secure ses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ink
CN111130982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bdelsalam et al. QUIC-proxy based architecture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o enhance a 5G scenario
CN105897580B (zh) 一种协议无关转发网络快速故障检测与流量保护切换方法
US9893979B2 (en)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by resolving loops
CN106789650B (zh) 基于ip的广域网加速方法及装置
CN113556291B (zh) 流量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049543A (zh) 智能路由器间穿越非对称nat进行p2p通信的***及方法
US10148515B2 (en) Determining connections of non-external network facing ports
CN106161124B (zh) 报文的测试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