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5373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5373B
CN113555373B CN202110782821.5A CN202110782821A CN113555373B CN 113555373 B CN113555373 B CN 113555373B CN 202110782821 A CN202110782821 A CN 202110782821A CN 113555373 B CN113555373 B CN 113555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branch part
metal wire
included angle
pixe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28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5373A (zh
Inventor
陈梦岚
周莉梅
凌安恺
沈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28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5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5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5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子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位于像素电极一侧的金属线,像素电极具有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凸部,且第一凸部位于所述像素电极朝向金属线的一侧,金属线具有避让部,避让部和第一凸部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此设计使得金属线与像素电极的第一凸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增大,从而能有效地避免金属线与像素电极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从而避免像素电极在金属线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从而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应用在车载、智能***上的显示屏具有不同的显示需求,如不同的视角需求,车载显示屏通常需要在特定的视角上具有较好的对比度,在满足显示需求的同时,又需要显示屏的功耗尽量低,这使得显示屏内金属线的宽度不断增加,金属线的宽度增加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漏光,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另一方面又能够降低金属线的电阻,从而降低金属线上的负载。
但是,金属线的宽度增加又伴随着一些新增的问题,如可能加大显示屏内其他导线或电极与金属线在垂直显示屏的方向上交叠的几率,,从而导致其他导线或电极的断裂的几率增加,进而导致显示不良的发生。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和较低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子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像素电极一侧的金属线;
像素电极至少具有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像素电极还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支部,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部,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位于像素电极朝向金属线的一侧;
金属线设置避让部,且避让部与第一凸部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子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位于像素电极一侧的金属线,像素电极具有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和第一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凸部,且第一凸部位于像素电极朝向金属线的一侧,金属线具有避让部,避让部和第一凸部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也就是在第一方向上,避让部和第一凸部一一对应,通过在金属线上设置避让部,从而使得金属线与像素电极的第一凸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增大,从而能有效地避免金属线所在膜层与像素电极所在膜层,由于膜层间的错位造成两者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从而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正投影交叠后,像素电极在金属线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从而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另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 S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显示面板通常需要在特定的视角上具有较好的对比度,和较低的功耗性能,所以在子像素单元内,金属线的宽度,所述金属线的宽度指的是在垂直金属线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不断增加,使得在第一方向上,金属线与像素电极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不断减小,特别是像素电极,其具有第一凸部,且第一凸部位于像素电极朝向金属线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则使得在第一方向上,金属线与第一凸部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进一步减小,又由于金属线所在膜层和像素电极所在膜层会存在错位,两个膜层的错位可能导致金属线与像素电极的第一凸部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存在部分交叠,由于金属线存在垂直显示面板方向上的厚度,像素电极在与其投影交叠的金属线的边缘位置要跨越一定厚度的膜层,也就是像素电极在与其投影交叠的金属线的边缘位置爬坡,此区域容易造成像素电极的断裂,从而导致显示不良。
基于上述所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申请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2,包括阵列基板20,阵列基板20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200,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子像素单元200仅为示意,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数量、形状和排布,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子像素单元200的尺寸、数量、形状和排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图2中所示的子像素单元200,包括像素电极21,和位于像素电极21一侧的金属线22,像素电极21具有第一支部211、第二支部212,还具有连接第一支部211和第二支部212的第一连接部213,第一连接部213的一端连接第一支部211,第一连接部2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部212,第一连接部213具有第一凸部TB1,第一凸部TB1位于像素电极21朝向金属线22的一侧,第一连接部213具有第一边K1和第二边K2,第一边K1位于像素电极21朝向金属线22的一侧,第二边K2位于像素电极21远离金属线22的一侧,则第一凸部TB1位于第一连接部213的第一边K1。
位于像素电极21一侧的金属线22设置避让部RB,且在第一方向X上,避让部RB和第一凸部TB1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使得在第一方向X上,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的第一凸部TB1的距离增大,从而能有效地避免金属线22所在膜层与像素电极21所在膜层,由于膜层间的错位造成两者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从而避免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交叠后,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从而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可选的,如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2,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200,多个子像素单元200沿第一方向X排列,形成子像素行,则在一个子像素行内,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沿第一方向X交替排布,则金属线22上的避让部RB和像素电极21上的第一凸部TB1沿第一方向X交替排布,从而保证在第一方向X上,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的第一凸部TB1一一对应,两者之间的距离均匀增大,从而避免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交叠后,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请继续参照图2,在子像素单元200内,金属线22具有第三支部221,第四支部222,以及连接第三支部221和第四支部222的第二连接部223,第二连接部223的一端连接第三支部221,另一端连接第四支部222,则二连接部223为避让部RB;第一连接部213设置在第一支部211和第二支部212之间,第二连接部设置在第三支部221和第四支部222之间,则第一连接部213与第二连接部223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连接部213上的第一凸部TB1与第二连接部223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也至少部分交叠,设置第二连接部223为避让部RB,使得避让部RB和第一凸部TB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从而使得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交叠后,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请继续参照图2,第二连接部223在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A1,且第一凹槽A1与第一凸部TB1在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连接223具有第三边K3和第四边K4,第三边K3位于金属线22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第四边K4位于金属线22远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第一凹槽A1位于第二连接部223的第三边K3,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凹槽A1与第一凸部TB1一一对应,在金属线22的第二连接部223上设置第一凹槽A1,能够有效地增加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从而使得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交叠后,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可选的,如图3所示,图3为图1提供的另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图3中,第二连接部223还具有第二凸部TB2,第二凸部TB2位于金属线22远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第二凸部TB2与第一凹槽A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也就是第二凸部TB2位于第二连接部223的第四边K4上,由于在第二连接部223的第三边K3上设置第一凹槽A1,会减小第二连接部223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因此在第二连接部223的第四边K4上设置第二凸部TB2,能够有效补偿第二连接部223在第一凹槽A1位置处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从而在保证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的前提下,能够避免金属线22在第一凹槽A1位置处发生断线,从而保证金属线上的信号的有效传输。
可选的,如图4所示,图4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沿着第一方向X,金属线22的第二连接部223的宽度为第一宽度d1,金属线22的第三支部221的宽度为第三宽度d3,金属线22的第四支部222的宽度为第四宽度d4,且第一宽度d1等于第三宽度d3,第一宽度d1也等于第四宽度d4,也就是设置金属线22沿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均相等,在使得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情况下,能够避免金属线22在第一凹槽A1位置处由于宽度过小而发生断线,还能够避免金属线22在第一凹槽A1位置的宽度过大,从而导致金属线22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当金属线22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距离过近,金属线22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就容易发生交叠,导致相邻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发生膜层断裂,从而避免显示不良,设置金属线22沿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均相等,除了便于工艺制备,也能保证金属线的阻值一致,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均一性。
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5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第一连接部213具有第五支部2131和第六支部2132,第五支部2131的一端连接第六支部2132,第五支部21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支部211,第六支部213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部212,第五支部2131朝向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一侧边C1,第六支部2132朝向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二侧边C2,第一侧边C1和第二侧边C2形成第一夹角a1,第一夹角a1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夹角。
第二连接部223具有第七支部2231和第八支部2232,第七支部2231的一端连接第八支部2232,第七支部22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支部221,第八支部223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支部222,第七支部2231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为第三侧边C3,第八支部2232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为第四侧边C4,第三侧边C3和第四侧边C4形成第二夹角a2,第二夹角a2为朝向像素电极21一侧的夹角,则第二夹角a2小于等于第一夹角a1,设置第二夹角a2小于等于第一夹角a1,也就是保证金属线22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边与像素电极21朝向金属22的一边在垂直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之间,沿着第一方向X上的最小距离D在第一连接部213处不会出现减小的现象,也就是使得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交叠后,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因需要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第一连接部213的第五支部2131具有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设其为第一相对侧边C1’,第六支部2132具有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设其为第二相对侧边C2’,第一相对侧边C1’和第二相对侧边C2’形成第一相对夹角a1’,第一相对夹角a1’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夹角,此夹角与第一夹角a1相等;此设计可以避免像素电极21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金属线22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像素电极21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金属线22距离过近,从而避免像素电极21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金属线22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发生交叠,导致像素电极21在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金属线22边缘发生膜层断裂的现象发生,从而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同时设置像素电极21的第一连接部213沿着第一方向X两侧的夹角相等,在工艺制程上也便于对于像素电极21的制备,从而保证子像素单元200内电场的均一性,从而保证显示的均一性。
可选的,第二连接部223的第七支部2231具有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设其为第三相对侧边C3’,第八支部2232具有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设其为第四相对侧边C4’,第三相对侧边C3’和第四相对侧边C4’形成第二相对夹角a2’,第二相对夹角a2’为朝向像素电极21一侧的夹角,此夹角与第二夹角a2相等;此设计可以保证第二连接部223夹角处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与第二连接部223的其他位置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一致,从而避免第二连接223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过大或过小,同时也便于金属线22的制备,保证线宽的均一性,保证金属线22的阻值一致,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均一性。
可选的,请参照图6~7,图7为图6 S区域的放大图;像素电极21可具有多个条状的支电极210,每个条状的支电极210均具有第一分凸部TB10,且第一分凸部TB10位于所述像素电极21朝向所述金属线22的一侧,每个条状支电极210均具有第五分支部21310和第六分支部21320,第五分支部21310朝向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一分侧边C10,第六分支部21320朝向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二分侧边C20,第一分侧边C10和第二分侧边C20形成第一分夹角a10,且第一分夹角a10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夹角,此第一分夹角a10夹角与第一夹角a1相等。
可选的,设第五分支部21310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一相对分侧边C10’,第六支部21320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二相对分侧边C20’,第一相对分侧边C10’和第二相对分侧边C20’形成第一相对分夹角a10’,第一相对分夹角a10’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夹角,且第一相对分夹角a10’也与第一夹角a1相等,此设计不仅便于在工艺制程上对于子像素电极21的制备,还保证像素电极21的多个条状的支电极210之间的均一性,从而保证子像素单元200内电场的均一性,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可选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如图8中所示的显示面板3,包括多条触控电极线T1和多条辅助电极线T2,触控电极线T1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上述的金属线22中,至少部分金属线22可为触控电极线T1,至少部分金属线22可为辅助电极线T2,且辅助电极线T2与触控电极线T1可以同层设置。
可选的,如图9所示,图9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金属线22的第二连接部223具有镂空部2230,镂空部2230与第一凸部TB1在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在第二连接部223上设置镂空部2230,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镂空部2230和第一凸部TB1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则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凸部TB1不会与金属线22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发生交叠,从而避免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上述的金属线22由于在子像素单元200内具有镂空部2230,也就是上述的金属线22是不连续的,参考图9,上述金属线22可作为辅助电极线T2,不与驱动电路31电连接,且上述金属线22作为辅助电极线T2,可与触控电极线T1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部分金属线22作为触控电极线T1可采用如图2~图6所描述的方式设置,部分金属线22作为辅助电极线T2也可采用如图2~图6所描述的方式设置,也可采用如图9所描述的方式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像素电极21还包括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和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第九支部214的一端与第一支部211的另一端连接,第十支部215的一端与第二支部212的另一端连接;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五侧边C5,第一支部211背离所述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六侧边C6,第五侧边C5与第一方向X形成第三夹角a3,第三夹角a3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第六侧边C6与第一方向X形成第四夹角a4,第四夹角a4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且第三夹角a3小于第四夹角a4;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七侧边C7,第二支部212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八侧边C8,第七侧边C7与第一方向形成第五夹角a5,第五夹角a5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第六夹角a6为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且第五夹角a5小于第六夹角a6。为了使显示面板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在像素电极21的两端会设置支部,如图10所示的第九支部214和第十支部215,其中第九支部214与第一支部211的延伸方向不同,第十支部215与第二支部212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九支部214和第十支部215分别朝向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金属线22弯折,且弯折幅度大于第一支部211和第二支部212。
请继续参照图10,金属线22在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A2,且第二凹槽A2与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凹槽A2与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通过在金属线22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设置第二凹槽A2,能够有效地增加金属线22与相邻子像素单元200的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和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最小距离,从而使得金属线22与相邻子像素单元200的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和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避免金属线22与像素电极21在垂直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发生交叠,避免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金属线22还具有第十一支部224(金属线22的上端)和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的下端),第十一支部224和第三支部221的一端相连,第十二支部225与第四支部222的一端相连,且第十一支部224(金属线22的上端)和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的下端)和所述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十一支部224(金属线22的上端)具有第三凸部TB3,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的下端)具有第四凸部TB4,第三凸部TB3和第四凸部TB4均位于金属线22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且第三凸部TB3和第四凸部TB4与第二凹槽A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由于在金属线22的第十一支部224(金属线22的上端)和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的下端)上设置第二凹槽A2,会减小金属线2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因此在第十一支部224(金属线22的上端)和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的下端)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设置凸部,能够有效补偿金属线22的第十一支部224(金属线22的上端)和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的下端)在第二凹槽A2位置处沿着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从而在保证金属线22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距离增大的前提下,还能够避免金属线22在第二凹槽A2位置处发生断线,从而保证金属线22上的信号的有效传输。
可选的,请继续参照图11,沿着第一方向X,第十一支部224具有第五宽度d5,第十二支部225具有第六宽度d6,第三支部221具有第三宽度d3,第四支部222具有第四宽度d4,第五宽度d5等于第三宽度d3,第六宽度d6等于第四宽度d4。设置第五宽度d5与第三宽度d3相等,第六宽度d6与第四宽度d4相等,可使得第三支部221和第十一支部224的宽度一致,第四支部222和第十二支部225的宽度一致,一方面便于金属线22的制备,另一方面保证金属线22的线宽一致性,金属线22的阻值一致性,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均一性。
可选的,第三宽度d3可等于第四宽度d4,也就是在子像素单元200内,设置金属线22的线宽均保持一致,进一步保证了金属线22的线宽一致性,金属线22的阻值一致性,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均一性。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金属线22具有第十三支部226(金属线22的上端),第十三支部226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为第九侧边C9,第九侧边C9与第一方向X形成第七夹角a7,第七夹角a7为朝向像素电极21一侧的锐角;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五侧边C5,第五侧边C5与第一方向X形成第三夹角a3,且第三夹角a3大于等于第七夹角a7。设置第三夹角a3大于等于第七夹角a7,也就是使得金属线22的第十三支部226(金属线22的上端)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的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交叠,避免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金属线22还具有第十四支部227(金属线22的下端),第十四支部227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为第十一侧边C11,第十一侧边C11与第一方向X形成第八夹角a8,第八夹角a8为朝向像素电极21一侧的锐角;第十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下端)背离金属线22的一侧为第七侧边C7,第七侧边C7与第一方向X形成第五夹角a5,且第五夹角a5大于等于第八夹角a8。设置第五夹角a5大于等于第八夹角a8,也就是使得金属线22的第十四支部227(金属线22的下端)与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的第十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下端)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避免两者在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交叠,避免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00的像素电极21在金属线22边缘爬坡而引起膜层断裂,避免显示不良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的,子像素单元200内的像素电极21可只包括第九支部214,或者第十支部215,或者第九支部214和第十支部215均包括,相对应的像素电极21一侧的金属线22可只包括与第九支部214在第一方向X上投影相交叠的设计,或者只包括与第十支部215在第一方向X上投影相交叠的设计,或者两者均包括,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子像素单元200内的金属线22的第二连接部223的设计与金属线22两端的设计,指与像素电极21的第九支部214在第一方向X上投影相交叠的一端的设计,和与像素电极21的第十支部215在第一方向X上投影相交叠的另一端的设计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就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案进行搭配和选择。如图14~16所示,图14~16均为图1提供的又一种子像素单元俯视示意图;图14~16所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单元200,金属线22的第二连接部223设置有镂空部2230,金属线22两端的设计不同,图14中,金属线22具有第十一支部224和第十二支部225,金属线22在背离像素电极21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A2,且第二凹槽A2与第九支部214(像素电极21的上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凹槽A2与第十支部215(像素电极21的下端)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图15中,金属线22除了具有第二凹槽A2之外,在第十一支部224还具有第三凸部TB3,在第十二支部225还具有第四凸部TB4,第三凸部TB3和第四凸部TB4均位于金属线22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侧,且第三凸部TB3和第四凸部TB4与第二凹槽A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图16中,金属线22具有第十三支部226和第十四支部227,且第三夹角a3大于等于第七夹角a7,第五夹角a5大于等于第八夹角a8,其中第三夹角a3为第五侧边C5与第一方向X形成的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第七夹角a7为第九侧边C9与第一方向X形成的朝向像素电极21一侧的锐角,第五夹角a5为第七侧边C7与第一方向X形成的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第八夹角a8为第十一侧边C11与第一方向X形成的背离金属线22一侧的锐角;其中第五侧边C5、第七侧边C7、第九侧边C9和第十一侧边C11请参考图12~13中所呈现的实施例对其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4,所述显示装置4包括智能手机、平板显示装置、笔记本显示装置、车载中控等显示终端产品,所述显示装置4包括上述显示面板2,所述显示装置4产生的有益效果也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像素电极一侧的金属线;
所述像素电极至少具有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所述像素电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像素电极朝向所述金属线的一侧;
所述金属线设置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与所述第一凸部在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在所述子像素单元内,所述金属线具有第三支部和第四支部,所述金属线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避让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朝向所述像素电极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五支部和第六支部,所述第五支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支部,所述第五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部,所述第六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部;
所述第五支部朝向所述金属线的一侧为第一侧边;
所述第六支部朝向所述金属线的一侧为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背离所述金属线一侧的夹角;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七支部和第八支部,所述第七支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支部,所述第七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部,所述第八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部;
所述第七支部朝向所述像素电极一侧为第三侧边;
所述第八支部朝向所述像素电极一侧为第四侧边;
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朝向所述像素电极一侧的夹角;
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夹角;
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部与所述第一凸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金属线远离所述像素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三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三宽度,所述第四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四宽度,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所述第三宽度,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所述第四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电极线和多条辅助电极线;
至少部分所述金属线为所述触控电极线,至少部分所述金属线为所述辅助电极线,且所述辅助电极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线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触控电极线和多条辅助电极线;
所述金属线为所述辅助电极线,所述辅助电极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线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极还包括第九支部和第十支部,所述第九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九支部背离所述金属线的一侧为第五侧边,所述第一支部背离所述金属线的一侧为第六侧边;
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背离所述金属线一侧的锐角;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为背离所述金属线一侧的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小于所述第四夹角;
所述第十支部背离所述金属线的一侧为第七侧边,所述第二支部背离所述金属线的一侧为第八侧边;
所述第七侧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五夹角,所述第五夹角为背离所述金属线一侧的锐角;所述第八侧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六夹角,所述第六夹角为背离所述金属线一侧的锐角;所述第五夹角小于所述第六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在背离像素电极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九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十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子像素单元内,所述金属线具有第三支部和第四支部;
所述金属线还具有第十一支部和第十二支部,所述第十一支部与所述第三支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二支部与所述第四支部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十一支部和所述第九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十二支部和所述第十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所述第十一支部具有第三凸部,所述第十二支部具有第四凸部,所述第三凸部和所述第四凸部位于所述金属线朝向所述像素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三凸部和所述第四凸部与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十一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五宽度,所述第十二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六宽度,所述第三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三宽度,所述第四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四宽度,所述第五宽度等于所述第三宽度,所述第六宽度等于所述第四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宽度等于所述第四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线具有第十三支部,所述第十三支部背离所述像素电极一侧为第九侧边,所述第九侧边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第七夹角,所述第七夹角为朝向所述像素电极一侧的锐角;
所述第三夹角大于等于第七夹角。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782821.5A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55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2821.5A CN113555373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2821.5A CN113555373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373A CN113555373A (zh) 2021-10-26
CN113555373B true CN113555373B (zh) 2022-10-04

Family

ID=7810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2821.5A Active CN113555373B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53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262A (zh) * 2006-05-24 2008-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97671A (zh) * 2015-08-03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ft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42723A (zh) * 2015-12-02 2017-06-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2034656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1733B2 (en) * 2014-12-29 2017-10-17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262A (zh) * 2006-05-24 2008-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97671A (zh) * 2015-08-03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ft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42723A (zh) * 2015-12-02 2017-06-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2034656A (zh) * 2020-09-11 2020-12-0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373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04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03453B (zh) 柔性显示面板与显示设备
US9570021B2 (en) Array substrat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6964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56488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8120139A1 (zh) 柔性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CN106094369B (zh) 像素电极及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CN109324449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785750B (zh) 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232942A1 (zh) 曲面显示屏、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07742477B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962117B (zh) 一种可折叠的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WO2022099818A1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00B (zh) Oled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2089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5268132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135553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16657A (zh)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KR102482712B1 (ko) 곡면 스크린을 가진 전자 장치
CN205139872U (zh) 一种电极层、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539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0030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990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041945U (zh) 高亮度全视角va液晶显示屏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1266676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