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3330A -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3330A
CN113543330A CN202010323799.3A CN202010323799A CN113543330A CN 113543330 A CN113543330 A CN 113543330A CN 202010323799 A CN202010323799 A CN 202010323799A CN 113543330 A CN113543330 A CN 113543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ontrol
contro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
physical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37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3330B (zh
Inventor
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37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333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7247 priority patent/WO2021213229A1/zh
Priority to EP21791901.8A priority patent/EP414239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543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3330A/zh
Priority to US17/971,705 priority patent/US2023004229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3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3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若确定则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通过实施本申请,可以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及性能。

Description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5GNR(New Radio,新空口),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全新空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也是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5G技术具有超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但是,当终端设备的业务存在高优先级或低优先级时,若低优先级业务的数据或控制信息与高优先级业务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重叠时,低优先级业务的数据或控制信息可能会被丢弃,此时会造成通信***的吞吐量及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可以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及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若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则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若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则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终端设备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终端设备基于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接入网设备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接入网设备基于映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该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通信单元,用于若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则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该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通信单元,用于若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该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通信单元,用于基于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该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通信单元,用于基于映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
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所述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
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所述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所述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所述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中,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首先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量,然后根据该信息量是否超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容量,确定是否使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若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量没有超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容量,则可以对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进行复用,避免了第二控制信息被丢弃。因此,通过实施本申请,可以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架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类通信***中,例如,可以是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也可以是5G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未来通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通信***等。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架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方案可适用于该通信***。该通信***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图1以通信***中包括一个接入网设备和一个终端设备为例。
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接入网设备为在5G NR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继续演进的节点B(gN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后,当存在高优先级业务时,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一控制信息;当存在低优先级业务时,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二控制信息。若同时存在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则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就会重叠。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案,能够实现将第一上行控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复用,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和性能。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201: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相应地,接入网设备也可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S202: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确认字符(HARQ-ACK)、第一信道状态报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第一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和第二调度请求。
可选地,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成功建立连接时,接入网设备可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因此,当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时,可通过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由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具有不同的格式,因此终端设备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也不同,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0(PUCCHformat 0)或者格式1(PUCCH format 1),且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则终端设备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信息量为第一控制信息中确认字符的比特(bit)个数;第二信息量为第二控制信息中确认字符的比特个数;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具体可为2bit。
举例来说,如第一控制信息包括1比特确认字符,第二控制信息包括1bit确认字符,则第一信息量为1bit,第二信息量为1bit。第一信息量与第二信息量之和为2bit,等于第一信道容量阈值。终端设备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承载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再如第一控制信息包括2bit确认字符,第二控制信息包括1bit确认字符,则第一信息量为2bit,第二信息量为1bit。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之和为3bit,大于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不能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可先通过第一物理控制信道传输第一控制信息,暂时将第二控制信息丢弃。等待下一次发起低优先级业务请求时,再传输第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PUCCHformat 2)或者格式3(PUCCH format 3)或者格式4(PUCCH format 4),且第三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容量阈值,则终端设备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第三信息量根据第一信息量、第二信息量、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maxCodeRate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maxCodeRate2)得到。第一信息量包括第一控制信息中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第一调度请求和第一检验码(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的信息量。第二信息量包括第二控制信息中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第二调度请求和第二检验码的信息量。第三信息量为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按比例相加的和,该比例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的比值;该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为接入网设备在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通过高层信令为第一物理控制信道预先配置的码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第一码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第二码率。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量可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
Ohighpriority=OHPACK+OHPSR+OHPCSI+OHPCRC (1)
其中,OHPACK表示第一确认字符的bit个数,若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确认字符,则OHPACK为0。OHPSR表示第一调度请求的bit个数,若第一控制信息中无调度请求,则OHPSR为0。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时,OHPCSI表示第一信道状态报告上报的bit个数;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时,OHPCSI表示第一信道状态报告中的HPCSI-1上报的bit个数。OHPCRC表示第一检验码的bit个数。
第二信息量可通过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
Olowpriority=OLPACK+OLPSR+OLPCSI+OLPCRC (2)
其中,OLPACK表示第二确认字符的bit个数,若第二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确认字符,则OLPACK为0。OLPSR表示第二调度请求的bit个数,若第二控制信息中无调度请求,则OLPSR为0。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时,OLPCSI表示第二信道状态报告上报的bit个数;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时,OLPCSI表示第二信道状态报告中的LPCSI-1上报的bit个数。OLPCRC表示第二检验码的bit个数。
可通过如下公式(3)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071
其中,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072
表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包含的资源块的个数。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073
表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中包含的子载波个数。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074
表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或格式3或格式4时,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有效符号个数。Qm表示调制除数。r表示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第一物理控制信道配置的第一码率。β表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的比值。
S203: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终端设备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后,采用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实现对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复用。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0。举例来说,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1bit确认字符,第二控制信息包括1bit确认字符。终端设备采用4个长度为12的序列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075
通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这2bit确认字符。其中,4个序列可表示为{x0(n)x1(n)x2(n)x3(n)},这四个序列使用相同的序列索引,且循环移位相3。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076
为基序列的循环移位,该基序列由小区级无限资源(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参数RMSI(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配置,且在不同时隙可基于配置ID采用不同基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1。举例来说,若第一控制信息包括1比特确认字符,第二控制信息包括1bit确认字符,通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这2bit确认字符。首先终端设备将该确认字符经过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Phase Shift Keying,BPSK)或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后生成一个符号,与长度为12的基序列相乘后,乘以时域正交码(Orthogonal CoverCode,OCC),最后映射到对应时域符号的12个子载波上进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之前,终端设备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将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联合编码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一物理控制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联合编码信息。终端设备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映射在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其中,第一联合编码信息为按照顺序(HP HARQ-ACK、HP SR、HP CSI)将第一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为按照顺序(LP HARQ-ACK、LP SR、LP CSI)将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表示了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时域为2个OFDM符号,频域为2个PRB的资源。序号1、4、7对应的频域资源单元为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目标资源单元,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为左边第一个OFDM符号中,序号0对应的资源单元。终端设备按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联合编码信息,映射到第二个OFDM符号中,序号0对应的资源单元时,第一控制信息映射完成。进而,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二个OFDM符号中,序号2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联合编码信息。进而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之前,终端设备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将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独立编码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资源单元中;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非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中;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第一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第二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终端设备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映射在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联合编码信息为按照顺序(HP HARQ-ACK、HP SR、HP CSI-1)将第一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为按照顺序(LP HARQ-ACK、LP SR、LP CSI-1)将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为将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HP CSI-2进行独立信道编码得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为将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LP CSI-2进行独立信道编码得到。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中表示了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时域为14个OFDM符号,频域为2个PRB的资源。序号为3和10的OFDM符号对应的资源单元为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目标资源单元。进而,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的两侧,如图4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非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4中带有o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如图4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如图4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之前。终端设备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将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独立编码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资源单元中;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第一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联合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第二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三剩余资源中,第三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终端设备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映射在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其中,第一联合编码信息为按照顺序(HP HARQ-ACK、HP SR、HP CSI-1)将第一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为按照顺序(LP HARQ-ACK、LP SR、LP CSI-1)将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为将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HP CSI-2进行独立信道编码得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为将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LP CSI-2进行独立信道编码得到。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中表示了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时域为14个OFDM符号,频域为2个PRB的资源。序号为3和10的OFDM符号对应的资源单元为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目标资源单元。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的两侧,如图4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如图4中带有o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联合编码信息第二剩余资源中,图4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三剩余资源中,如图4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首先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量,然后根据该信息量是否超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容量,确定是否使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若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信息量没有超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容量,则可以对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进行复用,避免了第二控制信息被丢弃。因此,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和性能。
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后,当存在高优先级业务时,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第一控制信息和数据;当存在低优先级业务时,终端设备可通过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二控制信息。若同时存在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则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就会重叠。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案,能够实现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复用,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和性能。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601: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相应地,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确认字符HP HARQ-ACK、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HP CSI-1和HP CSI-2和第一调度请求HP SR;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二确认字符LP HARQ-ACK、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HP CSI-1和HP CSI-2和第二调度请求LP SR。
可选地,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成功建立连接时,接入网设备可通过高层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为终端设备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配置偏移参数组。该偏移参数组表示一组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101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102
其中,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103
用于计算确认字符在物理信道的资源中占的资源单元个数,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104
用于计算信道状态报告(CSI-1)在物理信道的资源中占的资源单元个数,
Figure BDA0002462442910000105
用于计算信道状态报告(CSI-2)在物理信道的资源中占的资源单元个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偏移参数组为静态的,即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一组偏移参数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一组偏移参数组。终端设备可直接根据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相应地,接入网设备也根据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偏移参数组,来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表示了,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表示了,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预设偏移参数组为动态的。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时,需要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参数组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参数组,其中,第一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偏移参数组为预设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组;指示信息可携带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中的2bit字段来指示。
方式一,若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第一套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中包括m组偏移参数,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
举例来说,如m为4,则可以为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偏移参数组分别编号为1、2、3、4;为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偏移参数组分别编号为1、2、3、4;若指示信息为2,则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2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2组。
方式二,若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n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包括2组偏移参数,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一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二组,第j套偏移参数组为n套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套。
举例来说,如n为4;若指示信息为2,则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2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一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2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二组。
进而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相应地,接入网设备也根据指示信息指示的偏移参数组来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表示了,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表示了,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S602:终端设备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也可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
S603:终端设备基于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相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终端设备基于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具体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目标物理信道的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目标物理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控制信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以下根据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不同示出集中可能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物理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即将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此时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还承载上行共享信道(UL-SCH)数据,因此,终端设备还需确定UL-SCH在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需要占据的资源单元个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以及UL-SCH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映射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的顺序对第一控制信息进行资源映射。将第一控制信息映射完成后,再对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资源映射,且映射时不考虑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的顺序。
具体地,终端设备从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之后第一个符号开始,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开始映射第一确认字符。
终端设备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且不能映射在为第一确认字符保留的资源单元中,或第一确认字符映射的资源单元中,不与相干解调信号频分复用。
终端设备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可以映射在为第一确认字符保留的资源单元中,不能映射在第一确认字符映射的资源单元中,不能映射在CSI-1映射的资源单元中,不与相干解调信号频分复用。
终端设备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映射在为第一确认字符保留的资源单元中,不能映射在第一控制信息映射的资源中,不与相干解调信号频分复用。
终端设备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UL-SCH。
终端设备对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进行映射时,采用分布式映射,且间隔d。即每个OFDM符号中第一控制信息所占的资源单元位置为:
若调度后未映射的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大于OFDM符号上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d等于1。仍有未映射的第一控制信息,则继续在下一OFDM符号进行映射。
若调度后未映射的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小于OFDM符号上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d等于OFDM符号上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与调度后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的比值。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如图7所示。序号为0的OFDM符号用于传输相干解调信号,也可称为前置DMRS,如图7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终端设备从序号为1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一确认字符,由于第一确认字符对应的资源需求数量大于序号为1的OFDM符号中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d等于1。将未映射的第一确认字符在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上映射,此时第一确认字符对应的资源需求数量小于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中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将未映射的第一确认字符映射在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分别为4、10、3、9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7中带有o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从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不能映射在第一确认字符映射的频域序号分别为4、10、3、9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7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从序号为3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不能映射在CSI-2映射的频域序号分别为4、10、3、9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7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从序号为5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控制信息,如图7中带有√、☆和%的正方格子所示。最后终端设备从序号为7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UL-SCH,如图7中带有X的正方格子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物理信道为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即将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和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分别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终端设备按照先映射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的顺序对第一控制信息进行资源映射。将第一控制信息映射完成后,再对第二控制信息进行资源映射,且映射时不考虑第二确认字符,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二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的顺序。
具体地,终端设备从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之后第一个符号开始,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开始映射第一确认字符。
终端设备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且不能映射在为第一确认字符保留的资源单元中,或第一确认字符映射的资源单元中,不与相干解调信号频分复用。
终端设备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可以映射在为第一确认字符保留的资源单元中,不能映射在第一确认字符映射的资源单元中,不能映射在CSI-1映射的资源单元中,不与相干解调信号频分复用。
终端设备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对应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映射在为第一确认字符保留的资源单元中,不能映射在第一控制信息映射的资源中,不与相干解调信号频分复用。
终端设备对第一确认字符、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和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进行映射时,采用分布式映射,且间隔d。即每个OFDM符号中所占的资源单元位置为:
若调度后未映射的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大于OFDM符号上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d等于1。仍有未映射的第一控制信息,则继续在下一OFDM符号进行映射。
若调度后未映射的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小于OFDM符号上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d等于OFDM符号上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与调度后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的比值。
举例来说,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如图8所示。序号为0的OFDM符号用于传输相干解调信号,也可称为前置DMRS,如图8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终端设备从序号为1的OFDM符号处开始映射第一确认字符,由于第一确认字符对应的资源需求数量大于序号为1的OFDM符号中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d等于1。将未映射的第一确认字符在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上映射,此时第一确认字符对应的资源需求数量小于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中可用的资源单元个数,则将未映射的第一确认字符映射在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分别为4、10、3、9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8中带有o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从序号为2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1,不能映射在第一确认字符映射的频域序号分别为4、10、3、9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8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从序号为3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信道状态报告的CSI-2,不能映射在CSI-2映射的频域序号分别为4、10、3、9对应的资源单元中,如图8中带有#的正方格子所示。进而终端设备从序号为5的OFDM符号中,频域序号为0对应的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控制信息,如图8中带有√、☆和%的正方格子所示。
可选地,若同时存在两个高优先级业务时,则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就会重叠。则终端设备可以使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承载两个高优先级业务对应的控制信息,其具体地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同时存在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时的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则终端设备根据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需要的资源单元数量,确定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映射在同一物理信道的映射信息,终端设备基于该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信道,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复用,避免了第二控制信息被丢弃。因此,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通信***的吞吐量和性能。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道资源的传输可以搭载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上。图9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处理单元901,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901,用于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通信单元902,用于若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则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0或者格式1,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若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则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或者格式3或者格式4,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若第三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容量阈值,则确定使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三信息量根据第一信息量、第二信息量、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第一码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第二码率,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为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预先配置的码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将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联合编码信息;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一物理控制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联合编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将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独立编码信息;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资源单元中;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非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中;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第一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第二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将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独立编码信息;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资源单元中;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第一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联合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第二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三剩余资源中,第三剩余资源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第一联合编码信息、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道资源的传输可以搭载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上。图9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处理单元901,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901,用于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通信单元902,用于基于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根据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为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预先配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参数组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参数组,其中,第一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偏移参数组为预设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组,预设偏移参数组为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预先配置的;
根据第一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根据第二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第一套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中包括m组偏移参数,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n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包括2组偏移参数,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一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二组,第j套偏移参数组为n套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目标物理信道的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
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目标物理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第二控制信息;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道资源的传输可以搭载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上。图10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处理单元1001,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1001,用于基于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通信单元1002,用于若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0或者格式1,所述处理单元1001具体用于:
若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信息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则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或者格式3或者格式4,所述处理单元1001具体用于:
若第三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容量阈值,则确定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第三信息量根据第一信息量、第二信息量、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第一码率,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第二码率,第一码率和第二码率为通过高层信令为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预先配置的码率。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道资源的传输可以搭载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上。图10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其中,各个单元的详细描述如下:
处理单元1001,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处理单元1001,用于根据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通信单元1002,用于基于映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01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根据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为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001具体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参数组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参数组,其中,第一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偏移参数组为预设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组,预设偏移参数组为通过高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
根据第一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根据第二偏移参数组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第一套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中包括m组偏移参数,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n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包括2组偏移参数,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一组,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二组,第j套偏移参数组为n套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套。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9和图10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有益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有益效果相似,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搭载上述装置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请参见图11,该终端设备110至少包括处理器1101、通信接口1102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1103。其中,该终端内的处理器1101、通信接口1102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1103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
计算机存储介质1103可以存储在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11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1103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101(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Memory),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是终端设备中的记忆终端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终端设备的操作***。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1101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处理器11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实现上述图2和图6所述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相关步骤。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可搭载上述装置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信道资源的传输装置。请参见图12,该接入网设备120至少包括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1203。其中,该终端内的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1203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
计算机存储介质1203可以存储在接入网设备的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12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1203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201(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Memory),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记忆接入网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接入网设备的操作***。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1201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处理器12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实现上述图2和图6所述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相关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有益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有益效果相似,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若确定使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则所述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0或者格式1,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使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或者格式3或者格式4,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确定是否使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包括:
若第三信息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容量阈值,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使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信息量根据所述第一信息量、所述第二信息量、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所述第一码率,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所述第二码率,所述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码率为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预先配置的码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将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第一个非所述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所述第一物理控制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所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将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独立编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资源单元中;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非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中;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所述第一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所述第二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所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3或格式4,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将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第二独立编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均匀映射在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两侧的资源单元中;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一剩余资源中,所述第一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二剩余资源中,所述第二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将所述第二独立编码信息映射在第三剩余资源中,所述第三剩余资源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中,除所述第一联合编码信息、所述第二联合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一独立编码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外的资源单元。
8.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量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量,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若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则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0或者格式1,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一信道容量阈值,则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格式为格式2或者格式3或者格式4,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量和所述第二信息量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包括:
若第三信息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第二信道容量阈值,则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三信息量根据所述第一信息量、所述第二信息量、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码率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所述第一码率,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码率为所述第二码率,所述第一码率和所述第二码率为通过高层信令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预先配置的码率。
12.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所述映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所述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为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为预设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组,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为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第一套偏移参数组和第二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中包括m组偏移参数,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为所述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为所述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n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包括2组偏移参数,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一组,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二组,所述第j套偏移参数组为所述n套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套。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目标资源单元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映射信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所述目标物理信道的资源中的第一个非所述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从所述目标物理信道的剩余资源中的第一个非目标资源单元处开始映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8.一种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业务优先级;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资源单元需求数量确定映射信息,所述映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与目标物理上行信道的资源单元的映射关系,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所述第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映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所述目标物理上行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偏移参数组为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偏移参数组,其中,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为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组,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为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确定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资源单元需求数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第一套偏移参数组和所述第二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中包括m组偏移参数,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一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二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i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偏移参数组包括n套偏移参数组,每套偏移参数组包括2组偏移参数,则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一组,所述第二偏移参数组为第j套偏移参数组中的第二组,所述第j套偏移参数组为所述n套偏移参数组中的任意一套。
2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
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
24.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
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使得所述接入设备执行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
CN202010323799.3A 2020-04-22 2020-04-22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3543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3799.3A CN113543330B (zh) 2020-04-22 2020-04-22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PCT/CN2021/087247 WO2021213229A1 (zh) 2020-04-22 2021-04-14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EP21791901.8A EP4142390A4 (en) 2020-04-22 2021-04-14 CHANNEL RESOUR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7/971,705 US20230042299A1 (en) 2020-04-22 2022-10-24 Method for channel resource transmission and de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3799.3A CN113543330B (zh) 2020-04-22 2020-04-22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3330A true CN113543330A (zh) 2021-10-22
CN113543330B CN113543330B (zh) 2022-12-09

Family

ID=78094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3799.3A Active CN113543330B (zh) 2020-04-22 2020-04-22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2299A1 (zh)
EP (1) EP4142390A4 (zh)
CN (1) CN113543330B (zh)
WO (1) WO20212132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16953A1 (en) * 2020-10-08 2022-04-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different reliability conditions
US20220232574A1 (en) * 2021-01-18 2022-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coding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for lp uci and hp uci multiplexing in nr
CN116489790A (zh) * 2022-01-11 2023-07-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ci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720A (zh) * 2011-04-08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pu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169A (zh) * 2017-08-04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788561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225587A (zh) * 2018-03-01 2019-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CN110798291A (zh) * 2018-08-02 2020-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213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20063070A1 (zh) * 2018-09-27 2020-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终端
CN111835480A (zh) * 2019-07-05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ci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2242891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91230A (zh) * 2019-09-26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7845A (zh) * 2015-04-09 2016-11-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复用上行信息的方法
US11121825B2 (en) * 2017-11-26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o uplink data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141805A1 (en) * 2018-01-19 2019-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ta offset management for urllc uci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720A (zh) * 2011-04-08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pu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169A (zh) * 2017-08-04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788561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225587A (zh) * 2018-03-01 2019-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CN110798291A (zh) * 2018-08-02 2020-0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213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20063070A1 (zh) * 2018-09-27 2020-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终端
CN111835480A (zh) * 2019-07-05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ci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2242891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91230A (zh) * 2019-09-26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1-1907547"", 《3GPP TSG_RAN\WG1_RL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3229A1 (zh) 2021-10-28
EP4142390A1 (en) 2023-03-01
EP4142390A4 (en) 2023-10-11
US20230042299A1 (en) 2023-02-09
CN113543330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20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543330B (zh)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43615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8631815B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809495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106900B (zh) 实现数据映射传输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18177A (zh) 可靠性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99347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187401B (zh)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056320A1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26430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233220B1 (ko)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단말 장치 제어 방법
EP4283904A1 (en) Uci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285789B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WO2017101046A1 (zh) 一种无线帧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15190597A (zh) 一种uci的复用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6458236A (zh) 重复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15004828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283958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8992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11121A1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711993B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02463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189850A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500072A (zh) 调度请求传输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