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107B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9107B
CN113539107B CN202110837724.1A CN202110837724A CN113539107B CN 113539107 B CN113539107 B CN 113539107B CN 202110837724 A CN202110837724 A CN 202110837724A CN 113539107 B CN113539107 B CN 113539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gnetic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agnet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7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39107A (zh
Inventor
张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77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9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07A/zh
Priority to US17/547,798 priority patent/US1189579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39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9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4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 liquids, e.g. ferrofluids
    • H01F1/447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gnetic liquids, e.g. ferrofluids characterised by magnetoviscosity, e.g. magnetorheological, magnetothixotropic, magnetodilatant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05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in general
    • H01F7/021Construction of P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05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in general
    • H01F7/0226PM with variable field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磁性组件以及相互连接且可相对折叠的第一显示分部和第二显示分部;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第一磁性模块位于第一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第二磁性模块位于第二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折叠状态与第二折叠状态;第一折叠状态为接触端在接触瞬间的状态;第二折叠状态为接触端在接触若干时间后的状态;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对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为A;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对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为B,且A<B。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并保证显示装置可以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更新换代,各种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越来越大,随着显示屏幕的增大,会带来携带及存放不方便等问题。因此,折叠屏应运而生。
现有的显示装置,大多通过设置成对的磁性元件,达到在折叠显示装置后,利用磁性元件的相互吸引使显示装置维持折叠状态的目的。但是,在折叠显示装置时,磁性元件之间的吸引力由于距离的缩短而快速增大,在显示装置刚刚达到折叠状态的瞬间,吸引力急增至最大,很容易导致用户被夹手,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防止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并保证显示装置可以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且可相对折叠的第一显示分部和第二显示分部;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磁性组件;
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第一磁性模块位于第一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第二磁性模块位于第二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
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折叠状态与第二折叠状态;第一显示分部和第二显示分部远离弯折轴且相对的两端为接触端;第一折叠状态为接触端在接触瞬间的状态;第二折叠状态为接触端在接触若干时间后的状态;
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对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为A;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对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为B,且A<B。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设置第一磁性模块,在第二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设置第二磁性模块,并且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接触的瞬间,即在第一折叠状态下,使第一磁性模块与第二磁性模块之间的吸引力A较小,从而可以避免用户折叠显示装置时在显示装置刚刚达到折叠状态的瞬间被夹手;进一步的,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接触若干时间后,即在第二折叠状态下,使第一磁性模块与第二磁性模块之间的吸引力B较大,从而可以保证显示装置能够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Q区域的第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Q区域的第二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与图5所示结构对应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7是与图5所示结构对应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2中Q区域的第三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Q区域的第四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Q区域的第五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Q区域的第六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Q区域的第七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结构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Q区域的第八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Q区域的第九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一磁性模块中挡板与导磁结构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一磁性模块中挡板与导磁结构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与图18对应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与图18对应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第一磁性模块中挡板与导磁结构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中Q区域的第十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中Q区域的第十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且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其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相互连接且可相对折叠的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组磁性组件4;磁性组件4包括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第一磁性模块41位于第一显示分部1的非显示区NA,第二磁性模块42位于第二显示分部2的非显示区NA;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折叠状态与第二折叠状态;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远离弯折轴3且相对的两端为接触端P;第一折叠状态为接触端P在接触瞬间的状态;第二折叠状态为接触端P在接触若干时间后的状态;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为A;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为B,且A<B。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中,弯折轴3右侧的部分为第一显示分部1,弯折轴3左侧的部分为第二显示分部2,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均包括显示区AA以及位于显示区AA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NA。在弯折轴3所在位置处,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的显示区可以是相互连通的(如图1),也可以是断开的,具体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设计。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可分别设置于折叠显示装置后第一显示分部1与第二显示分部2的非显示区NA中相对的位置,如此,在折叠显示装置后,可以通过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使显示装置100维持折叠状态。
显示装置100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弯折后呈现图2所示折叠状态。参照图1和图2,研究发现,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接触的瞬间,若磁性元件之间的吸引力由于距离的缩短而急增至最大,极易导致用户被夹手。
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状态即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接触瞬间的状态,换而言之,第一折叠状态是指显示装置刚刚合上时的状态。第二折叠状态是指接触端P接触若干时间后的状态,即从显示装置刚刚合上(第一折叠状态)开始计时,若干时间以后的折叠状态。示例性的,此处若干时间例如可以是几秒。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A小于第二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B,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接触的瞬间,使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之间的吸引力较小,从而可以避免因为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接触的瞬间,吸引力急增至最大而导致用户被夹手,进而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接触若干时间后,使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增大,直至达到最大值(例如B),以保证显示装置可以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后续均以第二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中分别设置磁性元件,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和第二磁性模块42对第一磁性模块41的吸引力是相互的,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之间的吸引力与磁性元件之间的正对面积和距离有关,正对面积是指磁性元件在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如图2中xy平面)上的正对面积,距离是指磁性元件在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的方向(如图2中z方向)上的距离,当二者的正对面积最大、距离最小时,吸引力达到最大。
因此,可以设置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磁性元件在第一折叠状态下具有第一距离,设置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磁性元件在第二折叠状态下具有第二距离,使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以实现A<B。其中,第一/第二距离可以是指磁性元件在三维方向中任意方向上的距离。例如,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磁性元件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和/或,磁性元件可以在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可以理解的,当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磁性元件在平行于显示面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时,二者的正对面积较小甚至为零。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磁性元件在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距离为零(忽略例如盖板5等结构的间隔),在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上的正对面积最大,使得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除上述实现方式以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至少一者的磁场强度可变,以实现A<B。此时,可以设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接触端P的状态,在检测到接触端P接触后,通过控制第一磁性模块41和/或第二磁性模块42的磁场强度增大,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接触若干时间后,使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增大到最大值。示例性的,第一磁性模块41和/或第二磁性模块42可以包括电磁铁,电磁铁包括铁芯和围绕铁芯的线圈,在达到第一折叠状态后,通过增加线圈上的电流,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场强度,进而使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由A增大至B。
参见图1,可选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盖板5,盖板5位于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的显示侧,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位于盖板5的非显示侧。其中,盖板5为透明盖板,起到封装保护的作用。
继续参见图1,可选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柔性显示面板6,在展开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位于柔性显示面板6远离弯折轴3且相对的两侧。柔性显示面板6远离弯折轴3且相对的两侧靠近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由于接触端P远离弯折轴3,因此,接触端P是显示装置中最容易被外力展开的位置,按照力与力臂的关系(杠杆原理),在第二折叠状态,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之间的吸引力可以提供阻碍显示装置展开的阻力,通过将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设置在靠近显示装置的接触端P的位置,可使阻力的作用点远离弯折轴3,即阻力臂较大,如此,需要更大的外力(例如人力)作用在接触端P才可以将显示装置展开,其他非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外力(例如碰撞)难以使处于折叠状态的显示装置展开,从而可以提高折叠状态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可以沿弯折轴3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6的相对两侧。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对磁性组件4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在柔性显示面板6周围的非显示区设置多个磁性组件4,使多对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分别位于柔性显示面板6任意相对的两侧,例如沿图1中x方向和/或y方向设置多对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以提高折叠状态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设置第一磁性模块,在第二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设置第二磁性模块,并且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接触的瞬间,即在第一折叠状态下,使第一磁性模块与第二磁性模块之间的吸引力较小,从而可以避免用户折叠显示装置时在显示装置刚刚达到折叠状态的瞬间被夹手;进一步的,在显示装置的接触端接触若干时间后,即在第二折叠状态下,使第一磁性模块与第二磁性模块之间的吸引力较大,从而可以保证显示装置能够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显示装置100从第一折叠状态到第二折叠状态做磁吸运动,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递增。
可选的,相比于第二折叠状态,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磁性元件之间可以具有更大的距离,如此,磁性元件仍具有可以靠近彼此的空间,在达到第一折叠状态后,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磁性元件可以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做磁吸运动,以缩短二者的距离,同时,由于磁性元件的距离缩短,使得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递增,直至达到最大值。
进一步的,可以设置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至少一者向另一者运动,以在磁吸运动过程中,使第一磁性模块41对第二磁性模块42的吸引力递增。具体的,可选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性模块41中至少部分(例如第一磁性模块41中的磁性元件)可朝靠近第二磁性模块42的方向运动;或者,可选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二磁性模块42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一磁性模块41的方向运动;又或者,可选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性模块41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二磁性模块42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磁性模块42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一磁性模块41的方向运动。
下面,以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性模块41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二磁性模块42的方向运动为例,对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图3是图2中Q区域的第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可选第一磁性模块41包括第一磁体411和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第二磁性模块42至少包括第二磁体421;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二磁体421为第一磁体411提供第一吸引力F1,第一磁体411为第二磁体421提供第二吸引力,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用于向第一磁体411提供与第一吸引力的方向相反的第一阻力f1;第一吸引力F1大于第一阻力f1。
参照图2和图3,在磁吸运动过程中,当只有第一磁性模块41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二磁性模块42的方向运动时,可选第二磁体421固定于盖板5的非显示侧。此外,可选第二磁体421包括第三磁铁4211。
图3示出了第一磁体411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状态,从图3可以看出,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可使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之间的吸引力较小(未达到最大值),避免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在从第一折叠状态到第二折叠状态的磁吸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二磁体421提供的第一吸引力F1大于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提供的第一阻力f1,因此,第一磁体411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如图3中z方向)运动,二者的距离逐渐缩小,使得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之间的吸引力递增,直至达到最大值。参见图4,图4是图3所示结构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当达到第二折叠状态时,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沿z方向的距离最小,二者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从而可以为显示装置提供稳定的吸引力,使其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折叠状态之前,当第一显示分部1与第二显示分部2相互靠近且二者具有较小的夹角(例如小于20°)时,第一磁体411和第二磁体421由于距离缩短也能为彼此提供吸引力,但此吸引力相对较小(比第一折叠状态下的吸引力A小),可能不足以使第一磁体411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或者,即使第一磁体411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会向第一磁体411提供阻力,使得第一磁体411只能运动较小的距离。因此,在到达第一折叠状态时,均可以保证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二者的吸引力不会急增至最大,从而可以避免用户被夹手。
后续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吸引力随着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的距离缩短而增大,并且大于第一阻力,使得第一磁体411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同时,由于第一阻力的存在,可使第一磁体411逐渐靠近第二磁体421,第一磁体411与第二磁体421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增大,避免在到达第二折叠状态时,因第一磁体411运动速度过快而对显示装置带来较大的作用力。
在此基础上,提供两种可行的第一磁性模块41的具体结构。
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案,继续参见图3,可选第一磁体411包括第一磁铁4111,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包括第一弹簧4121;第一磁性模块41还包括第一壳体4131;第一磁铁4111和第一弹簧4121均位于第一壳体4131内;第一弹簧4121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壳体4131上,第一弹簧4121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一磁铁4111上,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弹簧4121位于第一磁铁4111远离第二磁体421的一侧;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铁4111在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第一弹簧4121被拉伸,并提供第一阻力。
具体的,忽略第一磁铁4111的重力因素,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弹簧4121可以处于原始形态,或者由于第一磁铁4111在达到第一折叠状态之前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较小的距离而处于轻微的拉伸状态,此时,第一弹簧4121对第一磁铁4111的拉力(即第一阻力)很小甚至为零;又由于第二磁体421与第一磁铁4111的距离相对较近,因此,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二磁体421对第一磁铁4111的第一吸引力大于第一阻力;另外,磁性元件之间的吸引力随距离缩小而增大的增长速度比弹簧拉力的增长速度大,因此,从第一折叠状态到第二折叠状态的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吸引力始终大于第一阻力,第一磁铁4111可以在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
在磁吸运动过程中,随着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距离越来越小,第一吸引力和第一阻力均越来越大,因而可以在第一阻力的作用下使第一磁铁4111逐渐靠近第二磁体421,使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增大至最大值,避免在到达第二折叠状态时,因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过快对显示装置带来较大的作用力。
此外,由于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通过选择第一弹簧4121作为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不仅可以在磁吸运动过程中,利用第一弹簧4121为第一磁铁4111提供第一阻力,还可以在用户将显示装置由折叠状态打开为展开状态时,利用第一弹簧4121的回复力使第一磁铁4111回到初始位置(例如可以是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位置)。
进一步的,可选第一弹簧4121为非线性弹簧。非线性弹簧从上至下的粗细、疏密不均一,弹性系数不是固定值,使得非线性弹簧对第一磁铁4111的拉力(即第一阻力)与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距离为非线性关系,如此,可以设置第一磁铁4111越靠近第二磁体421时,第一弹簧4121为第一磁铁4111提供的第一阻力越大(但小于第一吸引力),从而可以进一步使第一磁铁4111靠近第二磁体421的速度变缓,避免在到达第二折叠状态时,因第一磁体411运动速度过快而对显示装置带来较大的作用力。
可选的,第一弹簧412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弹性,第一方向垂直或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铁4111沿第一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示例性的,第一方向可以是指图3中的z方向,z方向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铁4111沿z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即达到图4所示状态,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沿z方向的距离最小。如图3所示,当第一磁体411沿z方向运动时,可选第一壳体4131的侧壁与第一磁铁4111接触,以为第一磁铁4111提供运动的轨道和支撑。第一壳体4131的侧壁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粗糙的。设置光滑的侧壁,可以忽略侧壁对第一磁铁4111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减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降低难度;设置粗糙的侧壁,可以增加对第一磁铁4111的阻力,使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进一步放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还可以是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的方向,例如图3中的x方向或y方向。示例性的,图5是图2中Q区域的第二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与图5所示结构对应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7是与图5所示结构对应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第一弹簧4121可以沿x方向上具有弹性,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铁4111可沿x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或者,结合图5和图7,第一弹簧4121可以沿y方向上具有弹性,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铁4111可沿y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此外,参见图6和图7,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的数量可以是多对,图6和图7仅以显示装置包括两对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为例进行示意。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还可以是三维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换句话说,第一磁铁4111朝第二磁体421运动的方向可以是三维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图8是图2中Q区域的第三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不仅在xy平面上的正对面积为零,且沿z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距离,减小二者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吸引力,防止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铁4111在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沿图8所示箭头方向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第一弹簧4121则提供相反方向的第一阻力。此时,可选第一壳体4131的侧壁与第一磁铁4111不接触,以为第一磁体411提供三维运动空间。此外,第一弹簧41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图8仅示出了第一磁性模块41包括一个第一弹簧4121的结构。
图9是图2中Q区域的第四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第一壳体4131内还设置有第二阻力产生单元414;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二阻力产生单元414用于向第一磁铁4111提供与第一吸引力F1的方向相反的第二阻力f2;第一阻力f1与第二阻力f2之和小于第一吸引力F1。
通过设置第二阻力产生单元414为第一磁铁4111提供第二阻力,使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之和小于第一吸引力,可进一步放缓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避免在到达第二折叠状态时,因第一磁体411运动速度过快而对显示装置带来较大的作用力。
可选第二阻力产生单元414包括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性随着第一磁铁4111对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力的增大而减小。如图9所示,非牛顿流体填充于第一壳体4131内。
具体的,第一磁铁4111在运动过程中会对非牛顿流体产生力的作用。在磁吸运动过程中,当第一吸引力较大,使得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较快时,第一磁铁4111对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力也随之增大,导致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性降低,进而使第二阻力增大,从而可以放缓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使第一磁铁4111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逐渐增大。
此外,在展开显示装置时,非牛顿流体为第一磁铁4111提供与第一弹簧4121的拉力相反的阻力,虽然在一开始第一弹簧4121的拉力较大,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较大,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性较小,为第一磁铁4111提供的阻力较大;但是,在第一弹簧恢复原始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弹簧4121的拉力逐渐变小,第一磁铁4111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小,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性相应增大,因而可保证第一磁铁4111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第一磁性模块41的一种具体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上述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第一磁性模块41的具体结构,作为另一种可行的方案,图10是图2中Q区域的第五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可选第一磁体411包括磁流体4112,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包括第二磁铁4122;第一磁性模块41还包括第二壳体4132,至少磁流体4112位于第二壳体4132内,第二磁铁4122固定于第二壳体4132上;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二磁铁4122位于磁流体4112远离第二磁体421的一侧,第二磁铁4122和第二磁体421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第二磁铁4122的磁场强度小于第二磁体421的磁场强度;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磁流体4112在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流动。
磁流体是一种功能材料,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当外加磁场作用时,表现出磁性。由于磁流体4112具有流动性,而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是复杂多变的,本实施例采用第二磁铁4122作为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可以在展开状态下,利用第二磁铁4122吸附磁流体4112,避免磁流体4112在第二壳体4132内随意流动,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此外,参照图1,显示装置在折叠时的情况是随机的,有可能第一显示分部1在下,第二显示分部2沿弯折轴3朝第一显示分部1折叠,也有可能第二显示分部2在下,第一显示分部1沿弯折轴3朝第二显示分部2折叠,也有可能同时将第一显示分部1和第二显示分部2沿弯折轴3朝另一方折叠,本实施例采用第二磁铁4122作为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还可以利用第二磁铁4122对磁流体4112的吸引作用,使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在第一折叠状态下具有一定的距离,进而使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吸引力较小,避免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
进一步的,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1,由于第二磁铁4122和第二磁体421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且第二磁铁4122的磁场强度小于第二磁体421的磁场强度,因此,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二磁体421对磁流体4112的吸引力(即第一吸引力)大于第二磁铁4122对磁流体4112的吸引力(即第一阻力),因而可使磁流体4112在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流动。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若第二磁体421与第二磁铁4122相斥,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磁流体4112原本被第二磁铁4122吸引,此时,即使第二磁体421靠近,由于第二磁体421与磁流体4112相互排斥,恐难以使磁流体4112的磁极改变方向,并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故而设置第二磁铁4122和第二磁体421的磁场方向相同,并设置第二磁体421的磁场强度更大,以使第二磁体421对磁流体4112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使磁流体4112可以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流动。
可选的,第二磁铁4122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4132内侧,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4132外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图12是图2中Q区域的第六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可选第二壳体4132沿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的截面形状为沙漏形。
将第二壳体的形状设置为沙漏形,可以减小磁流体的流动通道的内径,如此,可使磁流体4112的流速放缓,使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增加,避免在到达第二折叠状态时,磁流体4112的流速过快而对显示装置造成较大的作用力。
继续参见图12,可选第二壳体4132内还设置有导磁结构416,导磁结构416用于传导第二磁铁4122和第二磁体421产生的磁场。
具体的,导磁结构416起到类似引流的作用,通过传导第二磁铁4122和第二磁体421产生的磁场,使磁流体4112沿着导磁结构416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流动。示例性的,导磁结构416例如可以为金属。
继续参见图12,可选沙漏形的第二壳体4132中内径最小的部分与导磁结构416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磁流体4112可以穿过第二壳体4132中内径最小的部分,向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流动。
除了将第二壳体4132设计为沙漏形以外,图13是图2中Q区域的第七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可选第二壳体413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415,挡板41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孔4151,挡板415所在平面与磁流体4112的流动方向相交。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壳体4132内设置挡板415,并在挡板415上设置过孔4151,同样可以起到控制磁流体4112的流速的作用,而且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可以理解的,过孔4151的开口面积越大,磁流体4112的流速越快。图13以第二壳体4132内设置有一个挡板415,挡板415上设置有一个过孔4151为例进行示意,此时,可选导磁结构416穿过挡板415上的过孔4151,且与挡板415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磁流体4112可以穿过此间隙向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的,可选导磁结构416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垂直或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磁流体4112沿着导磁结构416流动,直至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第一方向例如可以是图13中的z方向,z方向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磁流体4112沿着导磁结构416流动,直至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示例性的,图14是图13所示结构在第二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时的状态,如图14所示,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沿z方向的距离最小,因此二者的吸引力最大,可以为显示装置提供稳定的吸引力,使其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5,图15是图2中Q区域的第八种放大结构示意图,第一方向例如还可以是图15中的x方向或y方向,x方向和y方向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导磁结构416沿x方向或y方向延伸,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磁流体4112沿着导磁结构416流动,直至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沿z方向的距离最小,即达到吸引力最大的状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6,图16是图2中Q区域的第九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可选导磁结构416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部4161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部4162,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显示分部1所在平面;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磁流体4112沿着导磁结构416流动,直至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如图16所示,第一方向是指图16中的z方向,第二方向例如可以是指图16中的x方向或y方向,或者是任意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大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距离,进一步减小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吸引力,避免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磁流体4112沿着导磁结构416流动,直至磁流体4112与第二磁体421的正对面积最大、沿z方向的距离最小,即达到吸引力最大的状态。
对于第二壳体4132内设置挡板415的结构,可选挡板415包括一个过孔4151,导磁结构416穿过过孔4151,且与挡板415之间存在间隙;或者,挡板415包括多个过孔4151,导磁结构416穿过其中一个过孔4151,且与挡板415之间无间隙。
图17是第一磁性模块中挡板与导磁结构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8是第一磁性模块中挡板与导磁结构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和图18均以挡板415包括一个过孔4151为例进行示意。如图17所示,可以设置过孔4151的内径大于导磁结构416的直径,以使导磁结构416与挡板415之间存在间隙,为磁流体4112提供流动通道。如图18所示,可以设置过孔4151的内径等于导磁结构416的直径,并在导磁结构416上挖孔,以使导磁结构416与挡板415之间存在间隙,为磁流体4112提供流动通道。
进一步的,图19是与图18对应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9,对于在导磁结构416上挖孔的方案,可以是沿导磁结构416的延伸方向,在导磁结构416上设置通孔,以使导磁结构416与挡板415之间存在间隙。图20是与图18对应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导磁结构416中对应挡板415所在区域的位置挖孔,以使导磁结构416与挡板415之间存在间隙。
图21是第一磁性模块中挡板与导磁结构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1以挡板415包括多个过孔4151为例进行示意。当挡板415包括多个过孔4151时,可使导磁结构416穿过其中一个过孔4151,且与挡板415之间无间隙,如此可以利用挡板415加强对导磁结构416的固定,挡板415中的其他过孔4151则可以磁流体4112提供流动的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图17、图18和图21仅以圆形的挡板415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415还可以是任意多边形,具体可以根据第二壳体4132的形状做相应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第一磁性模块41的第二种具体结构做了详细说明,上述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实施例仅以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性模块41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二磁性模块42的方向运动为例,对第一磁性模块41和第二磁性模块42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在第一磁性模块41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二磁性模块42的方向运动的同时,第二磁性模块42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第一磁性模块41的方向运动。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大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中的磁性元件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距离,减小第一磁性模块41与第二磁性模块42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防止用户被夹手的效果。
示例性的,图22是图2中Q区域的第十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中Q区域的第十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2或图23,除了第二磁体421以外,可选第二磁性模块42还包括第三阻力产生单元422;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三阻力产生单元422用于向第二磁体421提供与第二吸引力F2的方向相反的第三阻力f3,第二吸引力F2大于第三阻力f3。
具体的,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一磁体411可在第一吸引力F1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二磁体421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磁体421可在第二吸引力F2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一磁体411的方向运动。第三阻力产生单元422的作用与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的作用基本一致,可以放缓第二磁体421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的运动速度,以使第二磁体421与第一磁体411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增长,避免在到达第二折叠状态时,第二磁体421与第一磁体411的运动速度过快而对显示装置带来较大的作用力。
示例性的,图22以第一磁性模块41中的第一磁体411为第一磁铁4111,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为第一弹簧4121为例进行示意。图23以第一磁性模块41中的第一磁体411为磁流体4112,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为第二磁铁4122为例进行示意。
进一步的,参见图22或图23,可选第三阻力产生单元422包括第二弹簧4221;第二磁性模块42还包括第三壳体423,第二磁体421和第二弹簧4221均位于第三壳体423内,第二弹簧4221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三壳体423上,第二弹簧4221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磁体421上;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第二弹簧4221位于第二磁体421远离第一磁体411的一侧;在磁吸运动过程中,第二磁体421在第二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第一磁体411的方向运动,第二弹簧4221被拉伸,并提供第三阻力。
通过选择第二弹簧4221作为第二阻力产生单元414,不仅可以在磁吸运动过程中,利用第二弹簧4221为第二磁体421提供第三阻力,还可以在用户将显示装置由折叠状态打开为展开状态时,利用第二弹簧4221的回复力使第二磁体421回到初始位置(例如可以是在第一折叠状态下的位置)。此外,第二弹簧4221可以选择非线性弹簧,并且可以在三维中的任一方向上具有弹性,第三壳体423内还可以设置非牛顿流体,以增大对第二磁体421的阻力,具体可以参照上述第一磁体411为第一磁铁4111,第一阻力产生单元412为第一弹簧4121的相关实施例做相应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类型不作限定,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用户在折叠显示装置时被夹手,并保证显示装置可以维持稳定的折叠状态。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且可相对折叠的第一显示分部和第二显示分部;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组磁性组件;
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模块和第二磁性模块,所述第一磁性模块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磁性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分部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折叠状态与第二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显示分部和所述第二显示分部远离弯折轴且相对的两端为接触端;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为所述接触端在接触瞬间的状态;所述第二折叠状态为所述接触端在接触若干时间后的状态;
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对所述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为A;在所述第二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对所述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为B,且A<B;
所述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一折叠状态到所述第二折叠状态做磁吸运动,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对所述第二磁性模块的吸引力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性模块中至少部分可朝靠近所述第二磁性模块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一阻力产生单元;所述第二磁性模块至少包括第二磁体;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磁体为所述第一磁体提供第一吸引力,所述第一磁体为所述第二磁体提供第二吸引力,所述第一阻力产生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磁体提供与所述第一吸引力的方向相反的第一阻力;
所述第一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一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包括第一磁铁,所述第一阻力产生单元包括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磁性模块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一弹簧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磁铁上;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磁铁远离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铁在所述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第二磁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弹簧被拉伸,并提供所述第一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分部所在平面;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体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为非线性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阻力产生单元;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阻力产生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磁铁提供与所述第一吸引力的方向相反的第二阻力;
所述第一阻力与所述第二阻力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吸引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力产生单元包括非牛顿流体,所述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性随着所述第一磁铁对所述非牛顿流体的冲击力的增大而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包括磁流体,所述第一阻力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性模块还包括第二壳体,至少所述磁流***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磁流体远离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二磁体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磁铁的磁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磁流体在所述第一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第二磁体的方向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孔,所述挡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磁流体的流动方向相交;或者,所述第二壳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显示分部所在平面的截面形状为沙漏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导磁结构,所述导磁结构用于传导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一个过孔,所述导磁结构穿过所述过孔,且与所述挡板之间存在间隙;或者,
所述挡板包括多个过孔,所述导磁结构穿过其中一个过孔,且与所述挡板之间无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沙漏形的所述第二壳体中内径最小的部分与所述导磁结构之间存在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分部所在平面;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磁流体沿着所述导磁结构流动,直至所述磁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部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显示分部所在平面,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分部所在平面;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磁流体沿着所述导磁结构流动,直至所述磁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吸引力达到最大值。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分部的显示侧的盖板,所述第二磁体固定于所述盖板的非显示侧。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模块还包括第三阻力产生单元;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三阻力产生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磁体提供与所述第二吸引力的方向相反的第三阻力;
所述第二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三阻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力产生单元包括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磁性模块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二弹簧均位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壳体上,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磁体上;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磁体远离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
在所述磁吸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二吸引力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第一磁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弹簧被拉伸,并提供所述第三阻力。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包括第三磁铁。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磁性模块和所述第二磁性模块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远离弯折轴且相对的两侧。
CN202110837724.1A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39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7724.1A CN113539107B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显示装置
US17/547,798 US11895792B2 (en) 2021-07-23 2021-12-10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7724.1A CN113539107B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107A CN113539107A (zh) 2021-10-22
CN113539107B true CN113539107B (zh) 2023-09-19

Family

ID=7812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7724.1A Active CN113539107B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5792B2 (zh)
CN (1) CN1135391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8322B (zh) * 2021-11-22 2023-08-04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可卷曲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628A (zh) * 2018-05-16 2018-10-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支撑体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8660702A (zh) * 2017-03-31 2018-10-1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开合结构、开合结构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N110176188A (zh) * 2019-06-26 2019-08-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叠显示装置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45802A (zh) * 2020-05-12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758A (zh) * 2015-12-29 2018-10-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终端
CN207184560U (zh) * 2017-09-05 2018-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及其折叠机构
TWI650597B (zh) * 2017-11-15 2019-0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10730255A (zh) 2018-07-16 2020-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终端
KR20200127744A (ko) * 2019-05-03 2020-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히든 댐퍼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11724684A (zh) * 2019-07-16 2020-09-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式显示装置、展开其的方法以及闭合其的方法
KR20210087355A (ko) * 2020-01-02 2021-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성 구조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0702A (zh) * 2017-03-31 2018-10-1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开合结构、开合结构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N108648628A (zh) * 2018-05-16 2018-10-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支撑体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176188A (zh) * 2019-06-26 2019-08-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叠显示装置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445802A (zh) * 2020-05-12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9107A (zh) 2021-10-22
US20220104371A1 (en) 2022-03-31
US11895792B2 (en)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39107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0298037B2 (en) Smart charging syste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80083929A (ko) 폴딩 단말
CN104838463B (zh) 具有稳定的可移动触头的电磁开关
WO2002095784A1 (en) Microgagnetic latching switch packaging
CN10828759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10971984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EP228507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2775499A1 (en) Switching device
CN109314016A (zh) 电磁继电器
US9257245B2 (en) Switch and folding structure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witch
KR20140029630A (ko) 터치 모션 스위치
CN108227911B (zh) 包括用于使显示器变形的基于可移动磁体的致动器的电子设备及相关方法
US11817278B2 (en) Magnetic type keyswitch
KR102138323B1 (ko) 진동발생장치
JP2016507841A (ja) 電気接点及びコネクタ
KR20150096969A (ko) 진동발생장치
Liu et al. NEM relay design for compact, ultra-low-power digital logic circuits
KR101080981B1 (ko) 가속도 대응 스위칭 소자 및 스위칭 회로
WO2020129747A1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8413422U (zh) 触觉回馈***
JP2011070950A (ja) Mems型rfスイッチ
JP6629521B2 (ja) 電気機械マイクロスイッチ及びスイッチング方法
KR101638949B1 (ko) 릴레이 장치
CN114740955B (zh) 折叠屏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