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5434A -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5434A
CN113535434A CN202110831291.9A CN202110831291A CN113535434A CN 113535434 A CN113535434 A CN 113535434A CN 202110831291 A CN202110831291 A CN 202110831291A CN 113535434 A CN113535434 A CN 113535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ting
data node
server
result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1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财
张琦
刘家俊
刘婷
杨超凡
何闯
哈志辉
金志伟
徐昕媚
夏侯嘉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12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5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5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1Client-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8Que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将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编辑结果和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后,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可见,由于本申请中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均是根据服务端发送的编辑结果和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从而保证了各个客户端中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中同一数据节点的位置和对应内容均是一致的,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呈现几何级别的增长。目前经常会出现多个客户端同时对同一数据节点进行编辑(如新增、删除、更新、移动等操作)的情况,由于这种协同编辑方式可以供多个用户通过客户端高效率地协同工作,显著提高数据节点编辑的速度,从而在数据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协同编辑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操作转换(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简称OT)算法。但这种协同编辑方法的核心是进行转换操作,且在处理过程中着重关注到的是数据节点的位置,但对数据节点对应的内容本身是没有识别度的,因此,可能会导致编辑结果出错,尤其是对于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若仍采用上述协同编辑方法,对这种类型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将出现错误的编辑结果。例如,如图1所示的数据节点列表,其中四个数据节点S1、S2、S3、S4各自具有唯一标识且各自对应的内容也是唯一的,若用户A和用户B同时通过客户端对数据节点S2进行移动,且用户A是将S2移动到S1的前面,用户B是将S2移动到S3的后面,则在采用OT算法进行协同编辑后,得到的编辑结果是S2 S1 S3 S2 S4,其中包含了两个S2,显然该编辑结果是错误的,这是因为S2是唯一的,无论如何编辑,在最终得到的数据节点列表中都应该最多只存在一个S2。
因此,对于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如何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在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有效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包括: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所述服务端将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以下编辑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更新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包含的内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至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同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后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一相邻节点时;所述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相邻节点之前最靠近所述第一相邻节点的位置;
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前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二相邻节点时;所述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相邻节点之后最靠近所述第二相邻节点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为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所述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存储在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包括:
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是否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从所述服务端获取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并根据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若否,则不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获取服务端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的请求;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并根据所述整个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根据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和/或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进行渲染后得到的渲染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包括: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依次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所述服务端向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发送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编辑请求,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失败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所述服务端将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以下编辑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更新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包含的内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至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同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移动单元,用于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后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一相邻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相邻节点之前最靠近所述第一相邻节点的位置;
第二移动单元,用于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前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二相邻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相邻节点之后最靠近所述第二相邻节点的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为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所述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存储在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所述更新单元包括:
第一更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更新子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是否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从所述服务端获取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并根据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若否,则不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更新子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获取服务端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的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并根据所述整个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单元还包括:
第二更新子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之后,根据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和/或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进行渲染后得到的渲染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依次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发送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返回单元,用于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之后,当根据所述编辑请求,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失败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
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参与协同编辑的任一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将根据该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后,可以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对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的依据均是服务端发送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从而保证了各个客户端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中同一数据节点的位置和对应内容均是一致的,这样,也保证了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不会再出现编辑结果中同一数据节点多次出现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节点列表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也经常会出现多个客户端同时对同一数据节点进行编辑的情况。例如,可能有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演示文稿(PowerPoint,简称PPT)进行处理的情况,该演示文稿中可以包含多页幻灯片(即可看作是多个数据节点),且每一页幻灯片(即每个数据节点)中包含的内容是唯一的。或者,以目前流行的直播场景为例,在直播场景中,每个数据节点可以对应唯一一种直播功能内容,比如有的节点对应的是“共享屏幕”的功能、有的节点对应的是“显示PPT”的功能、有的节点对应的是“显示图像”等,此时会出现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节点的功能内容进行更新的情况等。
而目前对于类似上述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通常采用的协同编辑方法是OT算法,但OT算法的核心是进行转换操作,且在处理过程中着重关注到的是数据节点的位置,而对数据节点对应的内容本身是没有识别度的,因此,可能会导致编辑结果出错,例如,在利用OT算法对图1所示的数据节点列表进行协同编辑后,可能出现“S2 S1 S3 S2 S4”这样的错误编辑结果。因此,对于类似上述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如何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参与协同编辑的任一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将根据该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后,可以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对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的依据均是服务端发送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从而保证了各个客户端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中同一数据节点的位置和对应内容均是一致的,这样,也保证了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不会再出现编辑结果中同一数据节点多次出现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与同一服务端连接的且参与协同编辑的任一客户端,且该服务端与至少两个客户端相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将根据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将采用本实施例进行协同编辑的任一数据节点定义为目标数据节点。并且,本实施例不限制目标数据节点所在的数据列表的类型,比如,目标数据节点所在数据列表可以是每个节点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列表,如图1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数据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目标数据节点可以是直播场景中对应实现“共享屏幕”功能的节点、或者是对应PPT中某一页(如第一页)幻灯片的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多个客户端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的情况,具体的,客户端首先会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根据该编辑请求确定出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如编号),并将得到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参与协同编辑的其他协同客户端,同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客户端A和客户端B均可以将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发送给服务端,以实现对目标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其中,编辑请求包含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的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S201中提及的编辑请求可以包括以下四种编辑请求中的至少一种:
1、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更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包含的内容。
在本实现方式中,编辑请求指的是对服务端存储的至少一个目标数据节点(此处将其定义为第一目标数据节点)进行更新。需要说明的是,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均是经过服务端确认的数据节点,此处将其定义为ServerItem。并且服务端通常会将所有数据节点存储在数据节点列表中,该列表中包含了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内容信息等。其中,经过服务端确认的数据节点指的是该数据节点具有由服务端生成的唯一标识ID。
这样,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如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包含有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对于第一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可以是更新(此处将其定义为update)该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包含的内容。
举例说明:假设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为如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且第一目标数据节点为节点S2,则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更新S2对应内容的编辑请求,如图3所示,图中客户端B向服务端发送了“update”编辑请求,且该编辑请求可以包括更新节点S2对应内容的操作指令。
2、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将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
在本实现方式中,编辑请求指的是将服务端存储的至少一个目标数据节点(此处将其定义为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删除。具体的,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如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包含有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对于第二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还可以是将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此处将其定义为delete),如可以将第二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删除。
举例说明:仍假设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为如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且第二目标数据节点为节点S2,则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删除节点S2的编辑请求,如图3所示,图中客户端A向服务端发送了“delete”编辑请求,且该编辑请求可以包括删除节点S2的操作指令。
3、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至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
在本实现方式中,编辑请求指的是将至少一个目标数据节点(此处将其定义为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新***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具体的,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如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不包含有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对于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可以是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新增(此处将其定义为insert,即***)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如可以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至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特定位置。
举例说明:仍假设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为如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且第三目标数据节点为节点S6,可见,该节点S6并不包含在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中,则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将节点S6添加到列表中的特定位置的编辑请求,如图3所示,图中客户端A向服务端发送了“insert”编辑请求,且该编辑请求可以包括将节点S6添加到列表中的特定位置的操作指令。
其中,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新增至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特定位置可以是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新增至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某一数据节点之前,此处将该编辑操作定义为“insertBefore”。例如,可以是将S2***至节点S1之前。或者,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新增至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特定位置也可以是将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新增至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某一数据节点之后,此处将该编辑操作定义为“insertAfter”。例如,可以是将S2***至节点S3之后。
4、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为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现方式中,编辑请求指的是将服务端存储的某一目标数据节点(此处将其定义为第四目标数据节点)的位置进行移动。具体的,当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如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包含有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对于第四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还可以是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此处将其定义为move)到第二位置,如可以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为不同的位置。
举例说明:仍假设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为如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且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为节点S2,则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将节点S2移动到S3之后的编辑请求,如图3所示,图中客户端B向服务端发送了“moveToAfter”编辑请求,且该编辑请求可以包括将节点S2移动到S3之后的操作指令。
其中,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可以是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当前在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位置移动到某一数据节点之前最靠近该数据节点的位置。例如,可以是将图1所示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S2移动至节点S1之前最靠近S1的位置。或者,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也可以是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当前在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位置移动到某一数据节点之后最靠近该数据节点的位置。例如,可以是将图1所示的数据节点列表中的S2移动至节点S3之后最靠近S3的位置。
具体来讲,在本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第二位置后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一相邻节点(本申请将相邻节点定义为relatedItem),此时,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一相邻节点之前最靠近第一相邻节点的位置,此处将该编辑操作定义为“moveToBefore”。
举例说明:仍假设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为如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且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为节点S2、第一位置为S2当前所在位置,第二位置为S1之前最靠近S1的位置,此时,可以将S1定义为第一相邻节点,则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指的是将S2从在表1中的当前所在位置移动到S1之前最靠近S的的位置。
或者,还可以将第二位置前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二相邻节点,此时,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将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相邻节点之后最靠近所述第二相邻节点的位置,此处将该编辑操作定义为“moveToAfter”。
举例说明:仍假设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为如图1所示的节点列表,且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为节点S2、第一位置为S2当前所在位置,第二位置为S3之后最靠近S3的位置,此时,可以将S3定义为第二相邻节点,则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指的是将S2从在表1中的当前所在位置移动到S3之后最靠近S3的位置。
S202:客户端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通过步骤S201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后,服务端首先可以将编辑请求存储队列中。如图3所示,在客户端A和客户端B按序分别向服务端发送了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insertBefore”、“moveToAfter”、“delete”、“update”编辑操作的四个编辑请求后,服务端可以将这四个编辑请求依次存入队列中。然后服务端可以根据各个指令,依次按序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此处标识用于表示编辑操作的处理顺序,可以用编号作为标识,并将其定义为sid,且sid为一个递增的计数),并将这些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分别发送至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如图3所示,服务端在依次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了“insertBefore”、“moveToAfter”、“delete”、“update”这四个编辑操作后,分别得到“insertBefore”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1、“moveToAfter”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2、“delete”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3、“update”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4,并将这些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sid发送至客户端A和客户端B。
进而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后,可以继续执行后步骤S203,以实现对目标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
S203:客户端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本地会存储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并通常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存储(此处将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定义为ServerList),用于和服务端同步进行服务端数据节点处理的列表,其包含的内容与服务端本身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内容是一致的;同时,客户端本地还存储有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此处将其定义为ClientList),用于在本地展示数据节点对应内容和在本地操作数据节点对应内容,然后,可以根据该列表内容进行渲染,并将渲染后得到的渲染结果(如得到的不同的功能效果)展示给用户。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在通过步骤S202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sid后,进一步可以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sid,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即,更新ServerList中的目标数据节点的内容,以及ServerList中的最新sid,以保证该列表中的数据节点内容与服务端存储的对应数据节点内容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再出现编辑后的数据节点列表中同一数据节点多次出现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具体来讲,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服务端得到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为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且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存储在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则本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过程实现方式可以是客户端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具体可以包括下述步骤A-C:
步骤A:客户端判断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是否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
在本实现方式中,客户端通过步骤S202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sid后,进一步可以判断该sid是否大于客户端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中之前存储的最新sid,若是,则说明出现了编辑结果和其对应sid的丢失,需要继续执行后续步骤B,若否,则可以继续执行后续步骤C。
步骤B:根据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从服务端获取丢失的编辑结果和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并根据丢失的编辑结果和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在本实现方式中,若通过步骤A判断出编辑结果的sid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中最新的sid,则说明在服务端向客户端推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sid时,出现了数据丢失的情况,比如,可能由于网络中断等原因造成了服务端没有及时将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sid推送到客户端的情况,在传输过程中将这部分数据丢失了。此时,为了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性,客户端需要根据接收到的编辑结果的sid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中最新sid之间的差值,从服务端处获取丢失的编辑结果和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sid,并根据丢失的编辑结果和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sid,对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进行增量更新。
步骤C:不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在本实现方式中,若通过步骤A判断出编辑结果的sid不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中最新的sid,则说明在服务端向客户端推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sid时,出现了数据重复传输的情况,比如,可能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造成了服务端将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sid重复推送到客户端的情况。此时,对于客户端来说,是不需要再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的。
此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若通过步骤A判断出编辑结果的sid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中最新的sid,且编辑结果的sid与客户端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中最新的sid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客户端还需要先向服务端发送获取服务端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的请求,然后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后,根据该整个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
其中,预设阈值指的是用于区分对客户端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是进行增量更新还是全量更新的临界值,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比如可以将预设阈值设定为30等。当客户端接收到的编辑结果的sid与其本地存储的ServerList中最新的sid之间的差值大于该临界值时,说明在服务端向客户端推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sid时,出现了过多的数据丢失的情况,需要对客户端本地存储的ServerList进行全量更新,以保证数据节点列表的准确性;反之,当客户端接收到的编辑结果的sid与其本地存储的ServerList中最新的sid之间的差值不大于该临界值时,说明在服务端向客户端推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sid时,出现了较少的数据丢失情况,此时,仅需要对客户端本地存储的ServerList进行增量更新即可,从而可以减少编辑过程的资源浪费。
在此基础上,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客户端在更新了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ServerList之后,进一步还可以根据该更新后的ServerList,更新本地存储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ClientList,以保证在客户端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内容与服务端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内容是一致的。
进一步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客户端在更新了ClientList后,还可以向用户展示该更新后的ClientList,和/或,同时将根据该更新后的ClientList进行渲染后得到的渲染结果(即对应的功能效果)展示给用户,以提高用户体验。或者,客户端也可以在向服务端发送了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后,即可将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后可能产生的渲染功能效果立即展示给用户,以提高用户体验。
这样,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201-S203,即可在多个客户端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有效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举例说明:对于如图1所示的数据节点列表,其中四个数据节点S1、S2、S3、S4各自具有唯一标识且各自对应的内容也是唯一的,若用户A和用户B分别通过客户端A和客户端B对数据节点S2进行移动,且用户A的编辑请求是将S2移动到S1的前面,用户B的编辑请求是将S2移动到S3的后面,则在采用上述步骤S201-S203的执行过程进行协同编辑后,得到的编辑结果是S1 S3 S2 S4,而不再是通过现有编辑方法得到的错误编辑结果S2 S1 S3 S2 S4,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参与协同编辑的任一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将根据该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标识后,可以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的位置信息。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对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的依据均是服务端发送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从而保证了各个客户端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中同一数据节点的位置和对应内容均是一致的,这样,也保证了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不会再出现编辑结果中同一数据节点多次出现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端,且该服务端与至少两个参与协同编辑的客户端相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性,服务端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后,首先需要将编辑请求存入队列,用以执行后续步骤S402,其中,编辑请求包含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的指令。如图3所示,服务端可以在接收客户端A和客户端B分别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insertBefore”、“moveToAfter”、“delete”、“update”编辑操作的四个编辑请求后,将这四个编辑请求按照接收顺序依次存入队列中,用以执行后续步骤S402。
S402:服务端根据编辑请求,依次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在通过步骤S401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后,进一步可以根据编辑请求中包含的指令,依次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如编号)。如图3所示,服务端在接收到客户端A和客户端B分别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insertBefore”、“moveToAfter”、“delete”、“update”编辑操作的四个编辑请求后,可以将这四个编辑请求按照接收顺序依次存入队列中。然后可以依次按序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insertBefore”、“moveToAfter”、“delete”、“update”这四个编辑操作,分别得到“insertBefore”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1、“moveToAfter”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2、“delete”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3、“update”的编辑结果及其对应的sid为10004。
S403:服务端向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发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端在通过步骤S402得到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如编号)后,进一步可以向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发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以便各个协同客户端根据该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得到编辑结果。其中,客户端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的具体实现过程请参见上文步骤S201-S203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端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编辑请求存入队列之后,当其根据指令,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失败时,还需要向客户端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其中可以包括编辑失败的原因、时间等内容。
具体来讲,在本实现方式中,服务端在接收到参与协同编辑的任一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编辑请求存入队列之后,也会出现无法根据该编辑请求中包含的指令进行编辑操作的情况。比如,当第一相邻节点或第二相邻节点不存在、或者需要删除的第二目标数据节点不存在时,均会导致无法完成对应的编辑操作,此时,服务端可以向客户端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例如,假设服务端已经根据客户端A发送的编辑请求删掉了节点S1,并将编辑结果同步至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列表,但客户端B尚未收到服务端推送的该编辑结果。此时,若客户端B向服务端发送对节点S1进行编辑操作的编辑请求,或者是向服务端发送将节点S1作为第一相邻节点(或第二相邻节点)进行编辑操作的编辑请求时,服务端将无法根据该编辑请求中包含的指令进行指定的编辑操作,并需要向客户端B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
第三实施例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交互过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
其中,编辑请求包含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1与上文步骤S201一致,相关之处请参见上文步骤S201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502:服务端将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S503:服务端根据编辑请求,依次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S504:服务端向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发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2-S504与上文步骤S401-S403一致,相关之处请参见上文步骤S401-S403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505:客户端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5与上文步骤S203一致,相关之处请参见上文步骤S201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在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参与协同编辑的任一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其中,编辑请求包含对于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的指令。然后服务端在将编辑请求存入队列后,根据编辑请求,依次对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向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发送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接着,各个协同客户端可以根据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可见,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对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更新的依据均是服务端发送的编辑结果和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从而保证了各个客户端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中同一数据节点的位置和对应内容均是一致的,这样,也保证了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不会再出现编辑结果中同一数据节点多次出现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将对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进行介绍,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600包括:
发送单元601,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所述服务端将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更新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以下编辑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更新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包含的内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至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移动单元,用于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后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一相邻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相邻节点之前最靠近所述第一相邻节点的位置;
第二移动单元,用于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前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二相邻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相邻节点之后最靠近所述第二相邻节点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为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所述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存储在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所述更新单元603包括:
第一更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更新子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是否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从所述服务端获取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并根据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若否,则不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更新子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获取服务端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的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并根据所述整个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单元603还包括:
第二更新子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之后,根据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和/或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进行渲染后得到的渲染结果。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将对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进行介绍,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700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编辑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依次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发送单元702,用于向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发送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返回单元,用于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之后,当根据所述编辑请求,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失败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
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任一种实现方法。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的任一种实现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所述服务端将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以下编辑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更新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包含的内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三目标数据节点***至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四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为不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后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一相邻节点时;所述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相邻节点之前最靠近所述第一相邻节点的位置;
当将所述第二位置前面的最靠近第二位置的数据节点作为第二相邻节点时;所述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四目标数据节点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相邻节点之后最靠近所述第二相邻节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为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所述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存储在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包括:
所述客户端判断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是否大于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
若是,则根据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从所述服务端获取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并根据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和所述丢失的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若否,则不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中最新的处理顺序编号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获取服务端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的请求;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整个数据节点列表,并根据所述整个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编号,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根据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服务端数据节点列表,更新本地存储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本地存储的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和/或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客户端数据节点列表进行渲染后得到的渲染结果。
9.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依次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所述服务端向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发送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编辑请求,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失败时,向所述客户端返回编辑失败的提示。
11.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所述服务端将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12.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对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并将所述编辑请求存入队列;
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依次对所述目标数据节点进行编辑操作,得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发送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13.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
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31291.9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ending CN113535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1291.9A CN113535434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1291.9A CN113535434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5434A true CN113535434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8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1291.9A Pending CN113535434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543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5848A1 (en) * 2000-08-21 2002-05-30 Richard Walker Simultaneous multi-user document editing system
CN103761407A (zh) * 2014-02-21 2014-04-30 武汉大学 一种复制式协同CAD***中的多用户选择Undo和Redo方法
CN105184469A (zh) * 2015-08-26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文档协作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357720A1 (en) * 2015-06-07 2016-12-08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llaborative Editing in Documents
CN109710905A (zh) * 2018-09-30 2019-05-03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19279A (zh) * 2019-04-11 2019-07-1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文档的协同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9929A (zh) * 2019-05-15 2020-1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编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41865A (zh) * 2019-07-16 2021-0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协同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2395836A (zh) * 2019-08-01 2021-02-23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编辑文档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US20220050961A1 (en) * 2019-04-08 2022-02-17 Google Llc Tracking attribution of content in an online collaborative electronic documen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5848A1 (en) * 2000-08-21 2002-05-30 Richard Walker Simultaneous multi-user document editing system
CN103761407A (zh) * 2014-02-21 2014-04-30 武汉大学 一种复制式协同CAD***中的多用户选择Undo和Redo方法
US20160357720A1 (en) * 2015-06-07 2016-12-08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llaborative Editing in Documents
CN105184469A (zh) * 2015-08-26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文档协作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10905A (zh) * 2018-09-30 2019-05-03 天津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20050961A1 (en) * 2019-04-08 2022-02-17 Google Llc Tracking attribution of content in an online collaborative electronic document
CN110019279A (zh) * 2019-04-11 2019-07-1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文档的协同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9929A (zh) * 2019-05-15 2020-1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编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41865A (zh) * 2019-07-16 2021-01-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协同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2395836A (zh) * 2019-08-01 2021-02-23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编辑文档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TIN KLEPPMANN: "《数据密集型应用***设计》", 30 September 2018, 中国电力出版社, pages: 145 - 349 *
NEIL FRASER: "Differential Synchronization", 《HTTPS://NEIL.FRASER.NAME/WRITING/SYNC/》 *
NEIL FRASER: "Differential Synchronization", 《HTTPS://NEIL.FRASER.NAME/WRITING/SYNC/》, 31 January 2009 (2009-01-31) *
NWIND: "实时协同编辑的实现", 《HTTPS://FEX.BAIDU.COM/BLOG/2014/04/REALTIME-COLLABORATION》 *
NWIND: "实时协同编辑的实现", 《HTTPS://FEX.BAIDU.COM/BLOG/2014/04/REALTIME-COLLABORATION》, 21 April 2014 (2014-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944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rging edits for a conversation in a hosted conversation system
CN109788020B (zh) 一种坐席分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445579B (zh) 零终端数据处理***及其文件复制方法、装置
US11265182B2 (en) Messaging to enforce operation serialization for consistency of a distributed data structure
CN110493122B (zh) 一种会话信息的同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74512B (zh) 即时通信的背景更新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79872B (zh) 一种文档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A3061623C (en) File sending i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s
CN110601978B (zh) 流量分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127690A (zh) 用于协作的合并树
CN111736950A (zh) 一种虚拟机的加速器资源添加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111598B (zh) 云盘数据的下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35434A (zh) 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7291864B (zh) 一种搜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428453B (zh) 批注同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
CN111125142B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
CN107332679B (zh) 一种无中心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916426A (zh) 一种paxos实例更新方法、设备及***
US20240020469A1 (en) Server apparatus and client apparatus
CN110691025A (zh) 消息切分方法以及装置
CN113626134B (zh) 一种资源复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22472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217773B (zh) 一种防火墙规则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271089A (zh) 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13935A (zh) 一种文本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