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4748B - 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4748B
CN113494748B CN202010202331.9A CN202010202331A CN113494748B CN 113494748 B CN113494748 B CN 113494748B CN 202010202331 A CN202010202331 A CN 202010202331A CN 113494748 B CN113494748 B CN 113494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blade
fog
shel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23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4748A (zh
Inventor
黄将华
刘鑫
魏跃鹏
王阳阳
徐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23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4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4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4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出雾口;导雾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壳体活动连接,导雾装置用于控制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速。导雾装置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对雾气进一步引导,有利于将雾气远距离输送,扩大加湿范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吸入空气,使得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和空气均被导雾装置吸入后混合排出,实现先吸后吹功能,从而有利于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而通过使导雾装置与壳体活动连接,有利于调节导雾装置与出雾口的相对位置,调节导雾装置的出雾方向,进而有利于导雾装置多方向吹出雾气,实现多角度加湿,进一步扩大加湿范围。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雾气产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相关技术中的加湿器的主要部件为加湿装置和一个小风机,通过小风机将水雾吹出加湿装置,从而实现调节周围环境湿度的作用。然而,该种结构的加湿器产生的雾气加湿范围非常有限,无法实现远距离扩散雾气,加湿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加湿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出雾口;导雾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壳体活动连接,导雾装置用于控制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速。
本发明提供的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和导雾装置,通过将导雾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使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能够被导雾装置引导后再次吹出,通过导雾装置调节雾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速,与相关技术中仅依靠加湿器内部的小风机将雾气吹出出雾口相比,一方面有利于改变雾气流动方向,使得雾气经出雾口出后能够在导雾装置的作用下向另一方向流动,从而更方便用户使用,免除了雾气经出雾口直向上吹而使得用户使用不便;另一方面雾气经出雾口排出后,还能够被导雾装置二次吸入及排出,有利于改变雾气的移动速度,将雾气远距离输送,扩大雾化范围,进而扩大加湿范围,提高加湿效率;再一方面还有利于导雾装置吸入空气,使得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和空气均被导雾装置吸入后混合排出,实现先吸后吹功能,从而有利于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而且,通过使导雾装置与壳体活动连接,也即导雾装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如调节导雾装置与出雾口的相对位置,如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导雾装置的出雾方向等,有利于导雾装置多方向吹出雾气,从而实现多角度加湿,进一步扩大加湿范围。可根据需要对导雾装置进行调节,从而满足用户对加湿装置的多种需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湿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导雾装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可以在调节导雾装置转向的过程中调节导雾装置的出雾方向,进而改变雾气被吹出的方向,实现多角度加湿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包括风扇,风扇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在导雾状态下,风扇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使导雾装置包括风扇,通过在导雾状态下,使风扇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有利于吸入雾气并将雾气吹出,风扇的存在可加速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的流动速度,有利于将雾气吹向更远,提高加湿效果。而且在导雾装置的出风方向与出雾口的朝向不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够改变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的方向,可避免直吹用户,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雾装置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意味着导雾装置能够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导雾装置的进风侧可以与出雾口面对面分布,也可不正对出雾口,只要能够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均可。
另外,导雾装置的风扇可以单独使用,此时,加湿装置能够单独实现吹风功能,或者加湿装置的出雾口出雾,而风扇不运行,或者导雾装置与出雾口相配合,可根据需要控制加湿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还包括导流件,导流件位于风扇的出风侧,导流件能够相对于风扇活动,以调节雾气的流动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导雾装置还包括导流件,通过使导流件能够相对于风扇活动,实现了通过调节导流件来调节其导流方向,进而调节加湿装置整体的出雾方向,可有效避免直吹用户,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例如,导流件可为导流筒,导流筒倾斜延伸,并可转动地位于导雾装置的出风侧。则导流筒转动一周,导流筒的出口会做圆周运动,有利于在铅锤及水平方向上改变导流筒出口的位置,进而改变出雾方向。当然,导流件也不限于上述结构及连接方式。如导流件局部为柔性结构,可通过弯曲导流件,实现对雾气流动方向的改变。不限于上述举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导雾装置用于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以相对于壳体翻转;和/或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导雾装置用于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以在壳体的表面上摆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并使导雾装置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时,能够相对于壳体作翻转运动,使得导雾装置与壳体之间的夹角大小能够调节,例如从导雾装置横置在壳体上翻转到导雾装置竖立在壳体上,不仅可以调节导雾装置的出风方向,调节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实现多角度出雾,还能够调节导雾装置的进风侧与出雾口的距离,方便导雾装置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也方便空气混入雾气中一起被导雾装置吸入而后混合吹出,从而提供更细腻的雾气。
导雾装置还可与壳体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者连接的情况下,可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相互垂直。通过使导雾装置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时,能够在壳体的表面上摆动,例如在俯视导雾装置所在的壳体的表面时,导雾装置能够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能够多方位地调节导雾装置的出风方向,进而调节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实现多角度出雾。
进一步地,导雾装置可以在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连接的同时,通过第二转轴与壳体连接,以实现导雾装置既可以相对壳体翻转,又可以在壳体的表面上摆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对导雾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万向接头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万向接头连接,使得导雾装置可以转向任何方向,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对导雾装置进行多角度调节,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能够相对于壳体翻转,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小于等于180°。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导雾装置能够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小于等于180°。一方面有效保证了导雾装置能够向多个方向吹送雾气,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导雾装置的进风侧始终朝向出雾口,从而保证导雾装置能够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为垂直于导雾装置的中心线的平面或垂直于风扇的中心线的平面,与导雾装置所在的壳体的一表面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小于等于9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小于等于90°,有利于将导雾装置与出雾口的距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导雾装置可以快速准确的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当然,也有利于适当调整导雾装置的出风方向,以实现多角度出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为0°的情况下,导雾装置与壳体相贴合,或导雾装置至少部分嵌入壳体。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在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为0°的情况下,导雾装置与壳体相贴合,也即导雾装置未相对于壳体进行翻转时,导雾装置的初始位置,此时,壳体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导雾装置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由于导雾装置与壳体相贴合,壳体能够稳定支撑导雾装置,并在未对导雾装置进行调整时,尽可能地减少加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大小。
当然,在导雾装置相对于壳体的翻转的角度为0°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导雾装置至少部分嵌入壳体,进一步减小加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此时,壳体上可以设有供空气进入的进气口,进气口与出雾口连通,使得空气通过壳体上的进气口进入壳体后,以保证在导雾装置在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时,也可以吸入空气,进而实现将雾气和空气混合吹出,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用于保持导雾装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来保持导雾装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使得用户在将导雾装置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时,限位组件能够对导雾装置进行限位,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保证出雾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导雾装置连接,导雾装置一次转动第一齿轮的一个啮合齿所对应的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限位组件包括齿轮组件,使第一齿轮与导雾装置连接,使导雾装置一次转动第一齿轮的一个啮合齿所对应的角度,可通过第一齿轮的啮合齿与其他部件的啮合实现对导雾装置的限位,使导雾装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进一步地,齿轮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或螺杆,则在第二齿轮与螺杆固定不动时,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也不会转动,从而实现对导雾装置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卡位件,卡位件上设有多个待卡位部,多个待卡位部用于限制导雾装置的转动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限位组件包括卡位件,并使卡位件上具有多个待卡位部,使导雾装置在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与不同的待卡位部相配合,实现了对导雾装置的限位,使导雾装置与壳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进一步地,用户在施力转动导雾装置的过程中,可先到达一个待卡位部,此时,若撤销外力,则导雾装置会保持与壳体的相对位置,而若用户对导雾装置的当前位置不满意,则可以继续施加外力,克服待卡位部所带来的阻力,直至到达下一个待卡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阻尼连接器,导雾装置通过阻尼连接器连接壳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限位组件包括阻尼连接器,使导雾装置通过阻尼连接器连接壳体,使得调整导雾装置位置的过程中,导雾装置能够停止调节并保持在任意合适的位置上,保证出雾效果。尤其在导雾装置与壳体通过万向接头连接的情况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上;和/或出雾口位于壳体的顶壁或侧壁;和/或导雾装置位于壳体的顶壁或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导雾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上。一方面,方便加湿装置的搬运和运输,避免连接部位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另一方面,用户在不使用加湿装置时,可以将导雾装置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分开存放,便于放置。另外,出雾口可以位于壳体的顶壁,导雾装置位于壳体的侧壁,此时,导雾装置的位置可以高于出雾口,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可水平流动或倾斜向上流动,以被导雾装置吸入;或者导雾装置的位置也可不高于出雾口,则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会向下流动后被导雾装置吸入。当然,出雾口位于壳体的顶壁时,导雾装置也可位于壳体的顶壁,更便于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或者出雾口也可以位于壳体的侧壁,导雾装置位于壳体的侧壁,有利于导雾装置吸入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而在出雾口位于壳体的侧壁时,导雾装置也可以位于壳体的顶壁,此时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会向上流动而被导雾装置吸入。只要能够实现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能够被导雾装置吸入均可。
进一步地,出雾口的开口朝向正上方或朝向斜上方。
或者进一步地,出雾口的开口朝向壳体的四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上设有控制面板,用于控制风扇的停转。
在该实施例中,导雾装置上设有控制面板,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风扇的停转,如当用户需要启动风扇运转时,启动控制面板上的开始按钮,当用户需要风扇停止转动时,启动控制面板上的停止按钮。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能够调节风扇的转速,例如风扇为多档位风扇,则控制面板能够控制风扇运行的档位,或者控制面板控制风扇的转速无级改变,实现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来控制雾气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装置上设有握持部,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导雾装置移动。握持部的存在方便用户施力于握持部,进而施力于导雾装置,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主体部和格栅,主体部上设有开口,格栅设置在开口处,格栅上具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通孔构造成出雾口。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主体部和格栅,主体部上设有开口,格栅设置在开口处,通过格栅上的全部通孔构造成出雾口,一方面可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格栅与主体部可为分体设计,方便格栅的取出和更换。而且,格栅的存在也有利于阻挡外界的杂质进入壳体内部。此时,出雾口的中心线即为格栅的中心线或全部通孔整体的中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格栅嵌入设置在壳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格栅嵌入设置在壳体内。一方面,壳体可以对格栅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格栅因为外力而损坏,另一方面,格栅与壳体的连接更稳固,提升了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包括:第一网罩,第一网罩上设有进风口;第二网罩,第二网罩上包括多个挡筋和位于多个挡筋之间的出风口,第一网罩和第二网罩围合形成容纳腔;扇叶,设置在容纳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风扇包括第一网罩、第二网罩和扇叶。第一网罩上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第二网罩包括多个挡筋,任意相邻两个挡筋之间可形成出风口,由第一网罩和第二网罩共同围合成能够容纳扇叶的容纳腔,使得扇叶转动时,气流经第一网罩的进风口进入容纳腔后,经第二网罩的至少出风口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还包括:引流件,与第二网罩连接,多个挡筋中靠近容纳腔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延伸至引流件上,引流件包括向容纳腔的底部延伸的引流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引流件,具体使引流件与第二网罩相连接,使多个挡筋中靠近容纳腔的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延伸至引流件上,也即由引流件形成这部分出风口的部分壁面,使得进入容纳腔内的水雾在被第二网罩上的挡筋阻挡而汇聚成水滴后,会下落至引流件上,而由于引流件包括向容纳腔的底部延伸的引流面,使得水滴能够沿引流面流向容纳腔的底部,从而避免水滴流出风扇组件而四处散落,影响周围环境。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容纳腔的底部指风扇组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或待使用状态下的底部,默认为最底处,从而便于水滴下流。而多个挡筋中靠近容纳腔底部的挡筋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不限于最靠近容纳腔底部的那一个挡筋,只要延伸至导流件上的挡筋相较于其他挡筋更靠近容纳腔的底部即可,可根据需要进行挡筋数量的选择。另外,第一网罩也可包括多个挡筋,则任意相邻两个挡筋之间形成一个进风口。
进一步地,引流面包括倾斜面和/或弧形面。有利于快速引导水滴流向容纳腔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还包括挡水件,设置在第二网罩背离容纳腔的一侧,挡水件的高度高于引流件的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网罩背离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挡水件,并使挡水件的高度高于引流件的高度,在水滴沿挡筋下流至引流件上后,会被挡水件遮挡,并促进水滴沿引流面流向容纳腔的底部,有效避免水滴经出风口掉出风扇组件,四处散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和出风口避开扇叶的周向方向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进风口和出风口避开扇叶的周向方向设置,也即,在扇叶的周向方向上不设置进风口和/或出风口,避免由进风口吸入的雾气凝结在扇叶上形成的水滴随着扇叶的转动甩出到容纳腔外,使得风扇在保证大风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避免扇叶甩水至风扇的外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空气中湿度大,大量的雾气会进入到容纳腔中,则叶片上必然会凝结形成水滴,由于扇叶转动过程中扇叶上的水滴会朝向扇叶的周向甩出,而通过使出风口和/或进风口不设置在扇叶的周向方向上,即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雾气凝结成水滴后容易随着扇叶的转动而被甩出到风扇外的技术问题,对风扇的结构改动小,可以确保风扇的稳定性,易于产品的批量推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扇叶包括:中心部;叶片,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叶片沿中心部的周向设置;叶片包括远离中心部的端部和与中心部相连接的尾部,进风口和出风口避开叶片由尾部至端部的延长线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扇叶包括中心部和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中心部的周向设置,叶片包括远离中心部的端部和与中心部相连接的尾部,进风口和出风口避开叶片由尾部至端部的延长线设置,也即,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叶片由尾部至端部的延长线不相交,从而能够确保凝结在叶片上的水滴在随着扇叶的转动过程中被甩出时不会经过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扇叶甩水至风扇的外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扇叶包括:叶片,叶片包括尾部和端部,端部与尾部相对分布,叶片的延伸方向为从尾部至端部的方向;叶片局部弯折形成有多个弯折部,叶片被多个弯折部分隔形成多个弧面区域;其中,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和/或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扇叶包括叶片,叶片包括尾部和端部,并相对分布,以形成由尾部至端部延伸的叶片,叶片局部弯折形成多个弯折部,弯折部将叶片分隔形成多个弧面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转动方向上分隔成两个弧面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成两个弧面区域,弯折部的存在,改变了相关技术中平滑的弧面扇叶,使得叶片整体非平滑过度,弯折前与弯折后的叶片的延伸方向不同,有利于调整叶片各处的延伸方向来调整气体流动方向,有利于气流在通过扇叶后,集中在风扇轴心的方向上平行吹出或近似于平行吹出,而避免气流呈喇叭状扩散,有利于减少气流在流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使风量传送的距离更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叶片局部弯折形成有多个弯折部,则叶片在弯折前和弯折后两者之间必然不会平滑过度,即便弯折部具有弧形过渡面,但该弧形过渡面与弯折部两侧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均相差极大,延伸方向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时,在被每个弯折部沿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
在该实施例中,在被一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通过使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使得叶片转动过程中,背离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由于曲面弧度较大,能够将气流推向叶片的转动方向以及叶片的尾部,推向风扇扇叶的中心部,避免气体呈喇叭状扩散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时,在被每个弯折部沿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的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
在该实施例中,在被一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通过使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的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使得叶片转动过程中,能够随着气流的散出,将扩散到叶片延伸方向上任一处的气流推向叶片尾部,推向风扇扇叶的中心部,阻碍气体呈喇叭状扩散,使得气流在通过扇叶后,会集中在风机轴心的方向上平行吹出或近似于平行吹出,从而,由于气流无需呈喇叭状扩散,而是沿着风机轴心的方向上集中平行吹出,减少了气流在流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使风量传送的距离更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叶片被多个弯折部分隔形成多个弧面区域,每个弧面区域中各处的曲面弧度可以不相同,每个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指该弧面区域整体的弯曲弧度。换句话说,每个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指该弧面区域中最大的弧面弧度。进而,在被一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意味着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而在被一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的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意味着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的尾部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时,在被每个弯折部沿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每个弯折部在叶片转动方向上分隔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朝向叶片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也即在转动方向前进侧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一方面由于朝向叶片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较大,能够更好地接触气流,对气流进行切割,另一方面面积较小且曲面弧度较大的另一个弧面区域能够有效改变风扇运行时气流的方向,使其沿着靠近风机轴心的方向上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时,在被每个弯折部沿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远离叶片的尾部的弧面区域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每个弯折部在叶片延伸方向上分隔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远离叶片的尾部的弧面区域的面积,结合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尾部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使得面积大且曲面弧度大的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能够有效阻止气流呈喇叭状扩散,使气流集中在风机的轴心的方向上水平吹出,而面积相对较小且曲面弧度相对较小的远离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能够有效降低叶片转动过程中的风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水雾发生器,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产生雾气;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将雾气吹出出雾口。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水雾发生器和风机,其中,水雾发生器设置在壳体内,风机设置在壳体内,水雾发生器将液体变成雾气,风机将雾气从壳体内吹向加湿装置的出雾口,有利于雾气快速移出出雾口,实现快速加湿。另外,雾气经出雾口排出后,能够被导雾装置吸入,并与同时被导雾装置吸入的空气混合后,再被导雾装置吹出,通过风机与导雾装置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对雾气的远距离输送,进一步提高了加湿装置的加湿范围和加湿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设置在壳体内,水雾发生器的入口与水箱连通;导雾件,设置在壳体内,导雾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水雾发生器的出口连通,风机用于向第一通道内吹气。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水雾发生器和导雾件。其中,水箱用于放置产生雾气的水,水箱与水雾发生器的入口连通,水箱内的水通过水雾发生器的入口流入水雾发生器,水雾发生器将流入的水加工成雾气,然后通过水雾发生器的出口流入导雾件的第二通道,此时,通过风机向导雾件的第一通道内吹气,将导雾件的第二通道内的雾气吹出出雾口,而后出雾口排出的雾气被导雾装置吸入,与空气混合后再吹出,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并且,通过风机与导雾装置相配合,实现对雾气的吹-吸-吹,有利于增加加湿装置的加湿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雾件包括第一导雾管和第二导雾管,第一导雾管围成第一通道,第二导雾管围成第二通道,水雾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导雾管内。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导雾件包括第一导雾管和第二导雾管,第一导雾管围成第一通道,第二导雾管围成第二通道,水雾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导雾管内。通过将水雾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导雾管内,使得水雾发生器产生的水雾在流入第二通道时,不会发生泄漏,避免雾气流入水箱内,影响出雾量及出雾速度,造成资源浪费。采用第二导雾管围城第二通道,可以使得水雾发生器生成的水雾通过第二导雾管流向出雾口,避免在流通过程中发送泄漏,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采用第一导雾管围成第一通道,使得风机向第一通道内吹出的气体可以快速准确的传送至第二导雾管,加速第二导雾管内的雾气流向出雾口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内壁构造成部分水箱的内壁,壳体上设有液位孔,液位孔内设有液位尺。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的内壁构造成部分水箱的内壁。一方面,避免了在壳体内另外设置箱体,简化了加湿装置的结构,另一方面,可将壳体与水箱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在壳体的内壁构造成部分水箱的内壁,提高了加湿装置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加湿装置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控制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部上具有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经第三通道连通出雾口。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控制部,第二通道经控制部上第三通道连通出雾口。在使用加湿装置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部,控制加湿装置的出雾量及出雾速度等参数,在使用初期,室内空气较干燥,此时,可以将出雾量及出雾速度均调整到最大,以实现快速改善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的湿度有所提高,此时,可以将出雾量及出雾速度调低一档,节省能源。
进一步地,控制部包括控制板、控制板支架及温湿度感应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装饰件,设置在控制部上,壳体的至少部分为透光部,以通过透光部观察到装饰件。
在该实施例中,加湿装置还包括装饰件,装饰件设置在控制部上,第二通道内的雾气经第三通道并穿过控制部上的装饰件,然后经由出雾口排出。通过设置装饰件,并使壳体的至少部分为透光部,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壳体上的透光部从外部观察到装饰件以及雾气的流动,尤其是装饰件与雾气相呼应的景观,提高加湿装置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壳体包括主体部和格栅的情况下,格栅整体均属于透光部的一部分,主体部围设在装饰件四周的部分也属于透光部的一部分,便于用户观察到装饰件。
进一步地,装饰件包括假山、灯珠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装置为加湿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加湿装置为加湿器。通过在加湿器的出雾口侧设置导雾装置,一方面可以吸入经出雾口排除的雾气,另一方面可以吸入空气,导雾装置在运转过程中,将吸入的雾气和空气混合后再吹出,雾气与空气在混合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而且,导雾装置的存在实现了对经出雾口排出的雾气的二次吹出,增大了加湿器所吹出的雾气的扩散范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一个局部***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局部***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局部***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局部***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雾装置的扇叶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雾装置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雾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如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雾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雾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B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壳体,102出雾口,104进气口,106主体部,108格栅,200导雾装置,202第一转轴,204握持部,206阻尼连接器,208转接架,210压线管,220叶片,221端部,222尾部,223第一弧面区域,224第二弧面区域,225第三弧面区域,226第四弧面区域,227第一弯折部,228第二弯折部,229第三弯折部,230中心部,240第一网罩,241进风口,242止挡部,243挡环,250第二网罩,251挡筋,252出风口,260容纳腔,270扇叶,280引流件,281引流面,282平台面,290挡水件,300水雾发生器,400风机,500水箱,502液位孔,504液位尺,602第一通道,604第二通道,606第二导雾管,700控制部,702控制板,704控制板支架,706温湿度感应板,708透光显示屏,800装饰件,802透光部,900加湿器,902电源部,904电源板,906上壳,908下壳,910压板,912电源线,914透光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主体部106和格栅108,主体部106上设有开口,格栅108设置在开口处,格栅108上具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通孔构造成出雾口102;导雾装置200,设置在壳体100上,并与壳体100活动连接,导雾装置200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102,用于控制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速。
本发明提供的加湿装置,通过将导雾装置200设置在壳体100上,并使导雾装置200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102,使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能够被导雾装置200引入后再次吹出,通过导雾装置200调节雾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速,与相关技术中仅依靠加湿器900内部的小风机400将雾气吹出出雾口102相比,一方面有利于改变雾气流动方向,使得雾气经出雾口出后能够在导雾装置的作用下向另一方向流动,从而更方便用户使用,免除了雾气经出雾口直向上吹而使得用户使用不便;另一方面雾气经出雾口排出后,还能够被导雾装置二次吸入及排出,有利于将雾气远距离输送,扩大雾化范围,进而扩大加湿范围,提高加湿效率;再一方面还有利于导雾装置200吸入空气,使得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和空气均被导雾装置200吸入后混合排出,实现先吸后吹功能,从而有利于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而且,通过使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活动连接,也即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如调节导雾装置200与出雾口102的相对位置,如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导雾装置200的出风方向等,有利于导雾装置200多方向吹出雾气,从而实现多角度加湿,可根据需要对导雾装置200进行调节,从而满足用户对加湿装置的多种需求。
而且,如图3、图4和图7所示,通过使格栅108上的全部通孔构造成出雾口102,一方面可以减少加工工序,降低加工难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格栅108与主体部106可为分体设计,方便格栅108的取出和更换。而且,格栅108的存在也有利于阻挡外界的杂质进入壳体100内部。此时,出雾口102的中心线即为格栅108的中心线或全部通孔整体的中心线。
进一步地,格栅108嵌入设置在壳体100内。一方面,壳体100可以对格栅108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格栅108因为外力而损坏,另一方面,格栅108与壳体100的连接更稳固,提升了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导雾装置20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上。通过使导雾装置20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上,可以在调节导雾装置200转向的过程中调节导雾装置200的出雾方向,进而改变雾气被吹出的方向,实现多角度加湿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第一转轴202连接,导雾装置200用于围绕第一转轴202的轴线转动,以相对于壳体100翻转。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第一转轴202连接,并使导雾装置200围绕第一转轴202的轴线转动时,能够相对于壳体100作翻转运动,使得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之间的夹角大小能够调节,例如从导雾装置200横置在壳体100上翻转到导雾装置200竖立在壳体100上,不仅可以调节导雾装置200的出风方向,调节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实现多角度出雾,还能够调节导雾装置200的进风侧与出雾口102的距离,方便导雾装置200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也方便空气混入雾气中一起被导雾装置200吸入而后混合吹出,从而提供更细腻的雾气。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连接,在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第一转轴202和第二转轴两者连接的情况下,可使第一转轴202与第二转轴相互垂直。通过使导雾装置200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时,能够在壳体100的表面上摆动,例如在俯视导雾装置200所在的壳体100的表面时,导雾装置200能够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能够多方位地调节导雾装置200的出风方向,进而调节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实现多角度出雾。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雾装置200通过第二转轴与壳体100连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转轴202与壳体100连接,以实现导雾装置200既可以相对壳体100翻转,又可以在壳体100的表面上摆动,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对导雾装置200进行多角度调节。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万向接头(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使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万向接头连接,使得导雾装置200可以转向任何方向,方便用户根据需要对导雾装置200进行多角度调节,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进一步限定导雾装置200包括风扇,风扇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上;在导雾状态下,风扇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102。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使导雾装置200包括风扇,通过在导雾状态下,使风扇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102,有利于吸入雾气并将雾气吹出,风扇的存在可加速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的流动速度,有利于将雾气吹向更远,提高加湿效果。而且在导雾装置200的出风方向与出雾口102的朝向不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够改变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的方向,可避免直吹用户,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雾装置200的进风侧朝向出雾口102,意味着导雾装置200能够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导雾装置200的进风侧可以与出雾口102面对面分布,也可不正对出雾口102,只要能够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均可。
另外,导雾装置200的风扇可以单独使用,此时,加湿装置能够单独实现吹风功能,或者加湿装置的出雾口102出雾,而风扇不运行,或者导雾装置200与出雾口102相配合,可根据需要控制加湿装置。
进一步地,导雾装置200还包括导流件(图中未示出),导流件位于风扇的出风侧,导流件能够相对于风扇活动,以调节雾气的流动方向。
通过使导流件能够相对于风扇活动,实现了通过调节导流件来调节其导流方向,进而调节加湿装置整体的出雾方向,可有效避免直吹用户,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例如,导流件可为导流筒,导流筒倾斜延伸,并可转动地位于导雾装置200的出风侧。则导流筒转动一周,导流筒的出口会做圆周运动,有利于在铅锤及水平方向上改变导流筒出口的位置,进而改变出雾方向。当然,导流件也不限于上述结构及连接方式。如导流件局部为柔性结构,可通过弯曲导流件,实现对雾气流动方向的改变。不限于上述举例。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2、图6和图18所示,进一步限定导雾装置200能够相对于壳体翻转,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的翻转的角度α小于等于180°。一方面有效保证了导雾装置200能够向多个方向吹送雾气,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导雾装置200的进风侧始终朝向出雾口102,从而保证导雾装置200能够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其中,附图2中示出了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的翻转的角度α为90°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的翻转的角度α,为垂直于导雾装置200的中心线的平面或垂直于风扇的中心线的平面,与导雾装置200所在的壳体100的一表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在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的翻转的角度α为0°的情况下,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相贴合。也即导雾装置200未相对于壳体100进行翻转时,导雾装置200的初始位置,此时,壳体100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导雾装置200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由于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相贴合,壳体100能够稳定支撑导雾装置200,并在未对导雾装置200进行调整时,尽可能地减少加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大小。
当然,如图18所示,在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翻转的角度α为0°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导雾装置200至少部分嵌入壳体100,进一步减小加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此时,壳体100上可以设有供空气进入的进气口104,进气口104与出雾口102连通,使得空气通过壳体100上的进气口104进入壳体100后,以保证在导雾装置200在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时,也可以吸入空气,进而实现将雾气和空气混合吹出,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
进一步地,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的翻转的角度α小于等于90°。通过限定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的翻转的角度α小于等于90°,有利于将导雾装置200与出雾口102的距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导雾装置200可以快速准确的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当然,也有利于适当调整导雾装置200的出风方向,以实现多角度出雾。
其中,在导雾状态下,导雾装置200可相对于壳体100翻转的角度α为0°,或者导雾装置200保持在相对于壳体100翻转的角度α为15°、30°、45°、60°、90°或120°等位置,可根据需要调节导雾装置200相对于壳体100翻转的角度α,进而调节出雾方向。另外,在非导雾状态下,如单独使导雾装置运行,在吹风状态下,可使导雾装置200保持在相对于壳体100翻转的角度α为70°、90°、120°或150°等位置。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加湿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用于保持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使得用户在将导雾装置200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时,限位组件能够对导雾装置200进行限位,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保证出雾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导雾装置200通过第一转轴202和/或第二转轴与壳体100连接的情况下,限位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图中未示出),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导雾装置200连接,导雾装置200一次转动第一齿轮的一个啮合齿所对应的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限位组件包括齿轮组件,使第一齿轮与导雾装置200连接,使导雾装置200一次转动第一齿轮的一个啮合齿所对应的角度,可通过第一齿轮的啮合齿与其他部件的啮合实现对导雾装置200的限位,使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进一步地,齿轮组件还包括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或螺杆,则在第二齿轮与螺杆固定不动时,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也不会转动,从而实现对导雾装置200的限位。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导雾装置200通过第一转轴202和/或第二转轴与壳体100连接的情况下,限位组件包括卡位件(图中未示出),卡位件上设有多个待卡位部,多个待卡位部用于限制导雾装置200的转动角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限位组件包括卡位件,并使卡位件上具有多个待卡位部,使导雾装置200在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与不同的待卡位部相配合,实现了对导雾装置200的限位,使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进一步地,用户在施力转动导雾装置200的过程中,可先到达一个待卡位部,此时,若撤销外力,则导雾装置200会保持与壳体100的相对位置,而若用户对导雾装置200的当前位置不满意,则可以继续施加外力,克服待卡位部所带来的阻力,直至到达下一个待卡位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如导雾装置200通过第一转轴202和/或第二转轴与壳体100连接的情况下,或导雾装置200通过万向接头与壳体100连接的情况下,限位组件包括阻尼连接器206,导雾装置200通过阻尼连接器206连接壳体10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限位组件包括阻尼连接器206,使导雾装置200通过阻尼连接器206连接壳体100,使得调整导雾装置200位置的过程中,导雾装置200能够停止调节并保持在任意合适的位置上,保证出雾效果。尤其在导雾装置200与壳体100通过万向接头连接的情况下。具体地,如图7所示,采用阻尼连接器206与转接架208连接,转接架208连接在壳体100上,并设置压线管210来压住连通导雾装置200的电机的导线,避免线路紊乱。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导雾装置200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00上。在保证导雾装置200能够与电源连通的情况下,一方面方便加湿装置的搬运和运输,避免连接部位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另一方面用户在不使用加湿装置时,可以将导雾装置200从壳体100上拆卸下来,分开存放,便于放置。
进一步地,出雾口102可以位于壳体100的顶壁,导雾装置200位于壳体100的侧壁,此时,导雾装置200的位置可以高于出雾口102,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可水平流动或倾斜向上流动,以被导雾装置200吸入;或者导雾装置200的位置也可不高于出雾口102,则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会向下流动后被导雾装置200吸入。当然,出雾口102位于壳体100的顶壁时,导雾装置200也可位于壳体100的顶壁,更便于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或者,出雾口102也可以位于壳体100的侧壁,导雾装置200位于壳体100的侧壁,有利于导雾装置200吸入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而在出雾口102位于壳体100的侧壁时,导雾装置200也可以位于壳体100的顶壁,此时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会向上流动而被导雾装置200吸入。只要能够实现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能够被导雾装置200吸入均可。
进一步地,出雾口102的开口朝向正上方或朝向斜上方。
或者进一步地,出雾口102的开口朝向壳体100的四周。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9和图18所示,导雾装置200上设有握持部204,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导雾装置200移动。握持部204的存在方便用户施力于握持部204,进而施力于导雾装置200,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导雾装置200上设有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导雾装置200的停转。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导雾装置200的停转,如当用户需要启动导雾装置200运转时,启动控制面板上的开始按钮,当用户需要导雾装置200停止转动时,启动控制面板上的停止按钮。方便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能够调节风扇的转速,例如风扇为多档位风扇,则控制面板能够控制风扇运行的档位,或者控制面板控制风扇的转速无级改变,实现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来控制雾气的流速。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加湿装置还包括:水雾发生器300,设置在壳体100内,用于产生雾气;风机400,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用于将雾气吹出出雾口102。其中,水雾发生器300将液体变成雾气,风机400将雾气从壳体100内吹向加湿装置的出雾口102,有利于雾气快速移出出雾口102,实现快速加湿。另外,雾气经出雾口102排出后,能够被导雾装置200吸入,并与同时被导雾装置200吸入的空气混合后,再被导雾装置200吹出,通过风机400与导雾装置200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对雾气的远距离输送,进一步提高了加湿装置的加湿范围和加湿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箱500,设置在壳体100内,水雾发生器300的入口与水箱500连通;导雾件,设置在壳体100内,导雾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4,第二通道604与水雾发生器300的出口连通,风机400用于向第一通道602内吹气。其中,水箱500用于放置产生雾气的水,水箱500与水雾发生器300的入口连通,水箱500内的水通过水雾发生器300的入口流入水雾发生器300,水雾发生器300将流入的水加工成雾气,然后通过水雾发生器300的出口流入导雾件的第二通道604,此时,通过风机400向导雾件的第一通道602内吹气,将导雾件的第二通道604内的雾气吹出出雾口102,而后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被导雾装置200吸入,与空气混合后再吹出,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并且,通过风机400与导雾装置200相配合,实现对雾气的吹-吸-吹,有利于增加加湿装置的加湿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导雾件包括第一导雾管和第二导雾管606,第一导雾管围成第一通道602,第二导雾管606围成第二通道604,水雾发生器300设置在第二导雾管606内。通过将水雾发生器300设置在第二导雾管606内,使得水雾发生器300产生的水雾在流入第二通道604时,不会发生泄漏,避免雾气流入水箱500内,影响出雾量及出雾速度,造成资源浪费。采用第二导雾管606围城第二通道604,可以使得水雾发生器300生成的水雾通过第二导雾管606流向出雾口102,避免在流通过程中发送泄漏,造成资源浪费,此外,采用第一导雾管围成第一通道602,使得风机400向第一通道602内吹出的气体可以快速准确的传送至第二导雾管606,加速第二导雾管606内的雾气流向出雾口102的速度。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壳体100的内壁构造成部分水箱500的内壁,壳体100上设有液位孔502,液位孔502内设有液位尺504。一方面,避免了在壳体100内另外设置箱体,简化了加湿装置的结构,另一方面,可将壳体100与水箱500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在壳体100的内壁构造成部分水箱500的内壁,提高了加湿装置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加湿装置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加湿装置还包括:控制部700,设置在壳体100内,控制部700上具有第三通道(图中未示出),第二通道604经第三通道连通出雾口102。在使用加湿装置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部700,控制加湿装置的出雾量及出雾速度等参数,在使用初期,室内空气较干燥,此时,可以将出雾量及出雾速度均调整到最大,以实现快速改善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的湿度有所提高,此时,可以将出雾量及出雾速度调低一档,节省能源。
进一步地,控制部700包括控制板702、控制板支架704、温湿度感应板706、透光显示屏708及电源部902等。如图8所示,电控板设置在电控板支架朝向壳体100内部的一侧,温湿度感应板706设置在电控板支架上,透光显示屏708也设置在控制板支架704上。如图6和图10所示,电源部902,电源部902置于加湿装置的控制部700中,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为加湿装置供电。具体地,电源部902包括电源板904、上壳906和下壳908,电源板904置于上壳906和下壳908围城的空腔内。进一步地,电源板904通过压板910固定在空腔内,上壳906上设有透光灯罩914,电源板904与置于空腔外的电源线912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9所示,加湿装置还包括:装饰件800,设置在控制部700上,壳体100的至少部分为透光部802,以通过透光部802观察到装饰件800。其中,第二通道604内的雾气经第三通道并穿过控制部700上的装饰件800,然后经由出雾口102排出。通过设置装饰件800,并使壳体100的至少部分为透光部802,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壳体100上的透光部802从外部观察到装饰件800以及雾气的流动,尤其是装饰件800与雾气相呼应的景观,提高加湿装置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壳体100包括主体部106和格栅108的情况下,格栅108整体均属于透光部802的一部分,主体部106围设在装饰件800四周的部分也属于透光部802的一部分,便于用户观察到装饰件800。
进一步地,装饰件800包括假山、灯珠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加湿装置为加湿器900。通过在加湿器900的出雾口102旁设置导雾装置200,一方面可以吸入经出雾口102排除的雾气,另一方面可以吸入空气,导雾装置200在运转过程中,将吸入的雾气和空气混合后再吹出,雾气与空气在混合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减小雾气的颗粒度直径,为用户提供更细腻的雾气,避免用户因为长期近距离使用雾气颗粒度大的加湿装置而造成呼吸道黏膜疾病。而且,导雾装置200的存在实现了对经出雾口102排出的雾气的二次吹出,增大了加湿器900所吹出的雾气的扩散范围。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图15和图17所示,进一步限定风扇包括:第一网罩240,第一网罩240上设有进风口241;第二网罩250,第二网罩250上包括多个挡筋251和位于多个挡筋251之间的出风口252,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围合形成容纳腔260;扇叶270,设置在容纳腔260内;进风口241和出风口252避开扇叶270的周向方向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进风口241和出风口252避开扇叶270的周向方向设置,也即,在扇叶270的周向方向上不设置进风口241和/或出风口252,其中,扇叶270的周向方向为扇叶270的外轮廓所构成的圆沿扇叶270的径向向外扩展的方向,使得进风口241和/或出风口252不位于扇叶270的叶片的延伸方向上,避免由进风口241吸入的雾气凝结在扇叶270上形成的水滴随着扇叶270的转动甩出到容纳腔260外,使得风扇在保证大风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避免扇叶270甩水至风扇的外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空气中湿度大,大量的雾气会进入到容纳腔260中,则叶片220上必然会凝结形成水滴,由于扇叶270转动过程中扇叶270上的水滴会朝向扇叶270的周向甩出,而通过使出风口252和/或进风口241不设置在扇叶270的周向方向上,即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雾气凝结成水滴后容易随着扇叶270的转动而被甩出到风扇外的技术问题,对风扇的结构改动小,可以确保风扇的稳定性,易于产品的批量推广。
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示,扇叶270包括:中心部230;叶片220,叶片2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叶片220沿中心部230的周向设置;叶片220包括远离中心部230的端部221和与中心部230相连接的尾部222,进风口241和出风口252避开叶片220由尾部222至端部221的延长线设置。
扇叶270包括中心部230和多个叶片220,多个叶片220沿中心部230的周向设置,叶片220包括远离中心部230的端部221和与中心部230相连接的尾部222,进风口241和出风口252避开叶片220由尾部222至端部221的延长线设置,也即,进风口241和出风口252均与叶片220由尾部222至端部221的延长线不相交,从而能够确保凝结在叶片220上的水滴在随着扇叶270的转动过程中被甩出时不会经过进风口241和/或出风口252,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扇叶270甩水至风扇的外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网罩240的至少部分内凹以形成容纳腔260,扇叶270位于容纳腔260中。第一网罩240包括围设在扇叶270的周向方向上的止挡部242,也即,止挡部242围设在扇叶270的周向方向上,能够遮挡扇叶270上甩出的水滴等,进一步避免扇叶270甩水至风扇的外部;进一步地,止挡部242的端面与第二网罩250相接触,也即,在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围设形成容纳腔260的情况下,止挡部242的端面与第二网罩250相接触,以止挡部242的端面为基准,则止挡部242的端面与进风口241之间的距离L1大于止挡部242的端面与叶片220之间的距离L2,使得扇叶270的叶片220隐藏在第一网罩240内部,从而使得风扇在保证大风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避免扇叶270甩水至风扇的外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导雾装置200还包括挡环243,挡环243可以设置在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中的一个上,并且,挡环243朝向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中的另一个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挡环243能够遮挡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的接触面,也即,在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围设形成容纳腔的情况下,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的接触面之间不会完全密封,会形成一定的间隙,水滴可能由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之间被甩出容纳腔,通过设置挡环243遮挡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的接触面,可以进一步地避免扇叶270甩水至风机组件100的外部,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挡环243呈环状设置在第一网罩240或第二网罩250上,并且,挡环243能够遮挡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的接触面,从而可以从周向上防止扇叶270甩水至风扇的外部。
实施例八: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进一步限定扇叶,包括:叶片220,叶片220包括尾部222和端部221,叶片220局部弯折形成多个弯折部,弯折部将叶片分隔成多个弧面区域。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叶片220包括尾部222和端部221,并相对分布,以形成由尾部222至端部221延伸的叶片220,叶片220局部弯折形成多个弯折部,弯折部将叶片220分隔形成多个弧面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转动方向上分隔成两个弧面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成两个弧面区域,弯折部的存在,改变了相关技术中平滑的弧面扇叶,使得叶片220整体非平滑过度,弯折前与弯折后的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不同,有利于调整叶片220各处的延伸方向来调整气体流动方向,有利于气流在通过扇叶后,集中在风扇轴心的方向上平行吹出或近似于平行吹出,而避免气流呈喇叭状扩散,有利于减少气流在流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使风量传送的距离更远。
进一步地,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如一个或两个或三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在被每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朝向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使得叶片220转动过程中,背离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由于曲面弧度较大,能够将气流推向叶片220的转动方向以及叶片220的尾部222,避免气体呈喇叭状扩散出去。
进一步地,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如一个或两个或三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在被每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220的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使得叶片220转动过程中,能够随着气流的散出,将扩散到叶片220延伸方向上任一处的气流推向叶片220尾部222,推向风扇扇叶的中心部230,阻碍气体呈喇叭状扩散,使得气流在通过扇叶后,会集中在风机轴心的方向上平行吹出或近似于平行吹出,如图2所示,其中箭头方向示出了流经风扇的气流方向,从而,由于气流无需呈喇叭状扩散,而是沿着风机轴心的方向上集中平行吹出,减少了气流在流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使风量传送的距离更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叶片220局部弯折形成有多个弯折部,则叶片220在弯折前和弯折后两者之间必然不会平滑过度,即便弯折部具有弧形过渡面,但该弧形过渡面与弯折部两侧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均相差极大。此外,叶片220被多个弯折部分隔形成多个弧面区域,每个弧面区域中各处的曲面弧度可以不相同,每个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指该弧面区域整体的弯曲弧度。换句话说,每个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指该弧面区域中最大的弧面弧度。进而,在被一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朝向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意味着朝向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小于背离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而在被一个弯折部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220的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意味着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叶片220的尾部222的弧面区域中的最大曲面弧度。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在被第一弯折部227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为第一弧面区域223,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为第二弧面区域224,在被第三弯折部229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靠近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为第三弧面区域225,远离叶片尾部的弧面区域为第四弧面区域226,其中,第四弧面区域226、第三弧面区域225、第二弧面区域224、第一弧面区域223的曲面弧度依次增大,进一步使气流通过扇叶后最大程度的集中在中心部230的方向上。
进一步地,多个弧面区域的面积不同。通过对风扇扇叶的叶片220进行弯折,得到多个弧面区域,并使多个弧面区域的面积不同,进而当风扇扇叶运行切割空气时,可以更好地改变气流的方向,使气流在通过扇叶后,最大程度的集中在风机轴心的方向上平行吹出,以实现风量的远距离输送。
进一步地,弯折部具有弯折线或弧形过渡面。叶片220中的弯折部具有弯折线或弧形过渡面,也就是说,对叶片220进行弯折,可以弯折成具有折线的结构,也可以弯折成弧形过渡面,其中,弧形过渡面的曲面弧度要尽可能大,区别于弯折部两侧的曲面弧度,使其可以具有改变气流方向,并使气流集中在风机轴心方向上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风扇扇叶还包括:中心部230,叶片220的数量为多个,围绕中心部230周向分布。通过将多个叶片220围绕中心部230周向分布,多个叶片220产生较大的风量,并集中在中心部230方向上水平吹出,有利于实现风量的远距离输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如一个或两个或四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在被弯折部沿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朝向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背离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每个弯折部在叶片220转动方向上分隔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朝向叶片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如第一弧面区域223)的面积,也即在转动方向前进侧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背离叶片220的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如第二弧面区域224)的面积,一方面由于朝向叶片220转动方向的弧面区域的面积较大,能够更好地接触气流,对气流进行切割,另一方面面积较小且曲面弧度较大的另一个弧面区域能够有效改变风扇运行时气流的方向,使其沿着靠近风机轴心的方向上吹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至少存在一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如一个或两个或四个弯折部在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在被每个弯折部沿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远离叶片220的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面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每个弯折部在叶片220延伸方向上分隔成的两个弧面区域中,使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如第三弧面区域225)的面积大于远离叶片220的尾部222的弧面区域(如第四弧面区域226)的面积,结合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尾部222的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使得面积大且曲面弧度大的靠近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能够有效阻止气流呈喇叭状扩散,使气流集中在风机的轴心的方向上水平吹出,而面积相对较小且曲面弧度相对较小的远离叶片220尾部222的弧面区域能够有效降低叶片220转动过程中的风阻。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弯折部228靠近叶片220的尾部222的一侧已经被第一弯折部227分隔形成第一弧面区域223和第二弧面区域224,因此,叶片220并不会被第二弯折部228沿叶片220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弧面区域,而是与第一弯折部227相结合分隔成三个弧面区域。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一弧面区域223、第二弧面区域224、第四弧面区域226、第三弧面区域225的面积依次增大,进一步使气流通过扇叶后最大程度的集中在中心部230的方向上。
实施例九: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至图15所示,进一步限定导雾装置200包括:第一网罩240,第一网罩240上设有多个进风口241;第二网罩250,第二网罩250上设有多个挡筋251和位于多个挡筋251之间的多个出风口252,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围合形成容纳腔260;扇叶270,设置在容纳腔260内;引流件280,与第二网罩250连接,多个挡筋251中靠近容纳腔260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251延伸至引流件280上,引流件280包括向容纳腔260的底部延伸的引流面281。
本发明提出的导雾装置200包括第一网罩240、第二网罩250、扇叶270和引流件280。第一网罩240上具有多个进风口241,第二网罩250包括多个挡筋251,任意相邻两个挡筋251之间形成出风口252,由第一网罩240和第二网罩250共同围合成能够容纳扇叶270的容纳腔260,使得扇叶270转动时,气流经第一网罩240的多个进风口241进入容纳腔260后,经第二网罩250的多个出风口252流出。而通过设置引流件280,具体使引流件280与第二网罩250相连接,使多个挡筋251中靠近容纳腔260的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251延伸至引流件280上,也即由引流件280形成这部分出风口252的部分壁面,使得进入容纳腔260内的水雾在被第二网罩250上的挡筋251阻挡而汇聚成水滴后,会下落至引流件280上,而由于引流件280包括向容纳腔260的底部延伸的引流面281,使得水滴能够沿引流面281流向容纳腔260的底部,从而避免水滴流出导雾装置200而四处散落,影响周围环境。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容纳腔260的底部指导雾装置20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或待使用状态下的底部,默认为最底处。而多个挡筋251中靠近容纳腔260底部的挡筋25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不限于最靠近容纳腔260底部的那一个挡筋251,只要延伸至引流件280上的挡筋251相较于其他挡筋251更靠近容纳腔260的底部即可,可根据需要进行挡筋251数量的选择。扇叶270的中心线可水平延伸,也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进一步地,夹角小于45°。另外,第一网罩240也可包括多个挡筋251,则任意相邻两个挡筋251之间形成一个进风口241。
进一步地,引流面281包括倾斜面和/或弧形面。有利于快速引导水滴流向容纳腔260的底部。
进一步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导雾装置200还包括挡水件290,设置在第二网罩250背离容纳腔260的一侧,挡水件290的高度高于引流件280的高度。
通过在第二网罩250背离容纳腔260的一侧设置挡水件290,并使挡水件290的高度高于引流件280的高度,在水滴沿挡筋251下流至引流件280上后,会被挡水件290遮挡,并促进水滴沿引流面281流向容纳腔260的底部,有效避免水滴经出风口252掉出导雾装置200,四处散落。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引流件280还包括与引流面281相连接的平台面282,多个挡筋251中靠近容纳腔260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251延伸至平台面282上,挡水件290的高度高于平台面282的高度。
通过使引流件280还包括与引流面281相连接的平台面282,并使多个挡筋251中靠近容纳腔260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251延伸至平台面282上,也即由平台面282与挡筋251相连接,连接及成型方,牢固。而且,通过使挡水件290的高度高于平台面282的高度,使得下落至平台面282上的水滴会被挡水件290遮挡,而不会流到第二网罩250的外侧,避免水滴四处散落。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雾口;
导雾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导雾装置用于控制经所述出雾口排出的雾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速;
所述导雾装置包括风扇,在导雾状态下,所述风扇的进风侧朝向所述出雾口;
所述导雾装置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导雾装置用于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以相对于所述壳体翻转;和/或
所述导雾装置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导雾装置用于围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以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摆动;
所述导雾装置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所述导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风扇活动,以调节雾气的流动方向;
所述风扇包括:
第一网罩,所述第一网罩上设有进风口;
第二网罩,所述第二网罩上包括多个挡筋和位于所述多个挡筋之间的出风口,所述第一网罩和所述第二网罩围合形成容纳腔;
扇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引流件,与所述第二网罩连接,所述多个挡筋中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至少一个挡筋延伸至所述引流件上,所述引流件包括向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延伸的引流面;
挡水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网罩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挡水件的高度高于所述引流件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雾装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风扇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雾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翻转,所述导雾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翻转的角度小于等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雾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翻转的角度小于等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雾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翻转的角度为0°的情况下,所述导雾装置与所述壳体相贴合,或所述导雾装置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
限位组件,用于保持所述导雾装置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导雾装置连接,所述导雾装置一次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个啮合齿所对应的角度;或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位件,所述卡位件上设有多个待卡位部,所述多个待卡位部用于限制所述导雾装置的转动角度;或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阻尼连接器,所述导雾装置通过所述阻尼连接器连接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雾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和/或
所述出雾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或侧壁;和/或
所述导雾装置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或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避开所述扇叶的周向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叶包括:
中心部;
叶片,所述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中心部的周向设置;
所述叶片包括远离所述中心部的端部和与所述中心部相连接的尾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避开所述叶片由所述尾部至所述端部的延长线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叶包括:
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尾部和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尾部相对分布,所述叶片的延伸方向为从所述尾部至所述端部的方向;
所述叶片局部弯折形成有多个弯折部,所述叶片被所述多个弯折部分隔形成多个弧面区域;
其中,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弯折部在所述叶片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所述弧面区域,和/或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弯折部在所述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所述弧面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弯折部在所述叶片的转动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所述弧面区域时,在被每个所述弯折部沿所述叶片的转动方向分隔形成的两个所述弧面区域中,朝向所述叶片的转动方向的所述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小于背离所述叶片的转动方向的所述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和/或朝向叶片的转动方向的所述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背离叶片的转动方向的所述弧面区域的面积;
当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弯折部在所述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两个所述弧面区域时,在被每个所述弯折部沿所述叶片的延伸方向上分隔形成的两个所述弧面区域中,靠近所述叶片尾部的所述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大于远离所述叶片的尾部的所述弧面区域的曲面弧度,和/或靠近所述叶片尾部的所述弧面区域的面积大于远离所述叶片的尾部的所述弧面区域的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
水雾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产生雾气;
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将雾气吹出所述出雾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
水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水雾发生器的入口与所述水箱连通;
导雾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雾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水雾发生器的出口连通,所述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道内吹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雾件包括第一导雾管和第二导雾管,所述第一导雾管围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导雾管围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水雾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雾管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
控制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部上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经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出雾口。
CN202010202331.9A 2020-03-20 2020-03-20 加湿装置 Active CN113494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2331.9A CN113494748B (zh) 2020-03-20 2020-03-20 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2331.9A CN113494748B (zh) 2020-03-20 2020-03-20 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748A CN113494748A (zh) 2021-10-12
CN113494748B true CN113494748B (zh) 2023-03-17

Family

ID=7799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2331.9A Active CN113494748B (zh) 2020-03-20 2020-03-20 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474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7437A1 (fr) * 1991-06-05 1992-12-11 Seb Sa Appareil portatif pour souffler de l'air humidifie et rafraichi.
JP2005291625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3747B2 (ja) * 2013-12-05 2017-09-06 株式会社コロナ 美容加湿装置及びアタッチメントルーバー
CN104165431B (zh) * 2014-05-15 2017-01-11 宁波亿超消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向导流的加湿器
CN105240317A (zh) * 2015-10-28 2016-01-13 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叶
DE112016006555B4 (de) * 2016-03-07 2023-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xialventilator und Ausseneinheit
CN107621025A (zh) * 2016-07-14 2018-01-23 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兼具加湿功能的空气循环扇
CN106895027A (zh) * 2017-03-06 2017-06-27 东莞市敏欣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风机叶轮
CN207961059U (zh) * 2017-12-30 2018-10-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和微波炉
CN207879684U (zh) * 2018-02-09 2018-09-18 浙江元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式叶轮
CN208330790U (zh) * 2018-03-29 2019-01-04 卢育文 一种喷雾风扇
CN210141667U (zh) * 2019-03-31 2020-03-13 慈溪市百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进的冷风扇
CN211781724U (zh) * 2020-03-20 2020-10-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7437A1 (fr) * 1991-06-05 1992-12-11 Seb Sa Appareil portatif pour souffler de l'air humidifie et rafraichi.
JP2005291625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4748A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4581B2 (en) Fan assembly
US9458853B2 (en) Fan assembly
CN102454643B (zh) 风扇组件
US9855522B2 (en) Air purifier
GB2493507A (en) Fan assembly with nozzle
GB2493505A (en) Fan assembly with two nozzle sections
CN102216692A (zh) 空气清洁装置
CN211781724U (zh) 加湿装置
CN113494748B (zh) 加湿装置
CN114353225B (zh) 液体微细化装置及换气装置、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器
WO2021027051A1 (zh) 具有静音大风量风道结构的照明装置
CN211820072U (zh) 风扇扇叶、风扇和雾化装置
CN211819980U (zh) 风扇组件和雾化装置
CN21098015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9035076U (zh) 风扇
JP201516141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1119847U (zh) 加湿器
CN212349151U (zh) 喷雾器
CN214170898U (zh) 带有杀菌及加湿功能的无叶风扇
CN115596691A (zh) 风扇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51081A (zh) 送风机及具有该送风机的空气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