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382B - 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382B
CN113474382B CN202080016448.6A CN202080016448A CN113474382B CN 113474382 B CN113474382 B CN 113474382B CN 202080016448 A CN202080016448 A CN 202080016448A CN 113474382 B CN113474382 B CN 113474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ropylene resin
temperature
polypropylene
resin
chemica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64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4382A (zh
Inventor
蔡成旼
李玹燮
卢庆燮
朴喜广
芮志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h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0/01765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112623A1/ko
Publication of CN113474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4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0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1F6/0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polyolefins
    • D01F6/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polyolefins from polyprop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01Multistage polymeris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change in reactor conditions without deactivating the intermediate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2Polymerisation in bul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02Carriers therefor
    • C08F4/025Metal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6Catalyst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metals, in metallic form or as compounds thereof, in addition to the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 C08F4/6465Catalyst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metals, in metallic form or as compounds thereof, in addition to the 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silic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 C08F4/6592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 C08F4/65927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fused or not two cyclopentadienyl rings being mutually bridg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20/00Metallocene catalysts
    • C08F2420/10Heteroatom-substituted bridge, i.e. Cp or analog where the bridge linking the two Cps or analogs is substituted by at least one group that contains a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00/00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of obtained polyolefins; Use thereof
    • C08F2500/24Polymer with special particle form or 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rganoaluminium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16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supported on a carrier, e.g. silica, MgCl2,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2Applications used for fi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现出优异的可加工性并能够生产细纤维的聚丙烯树脂,包含该聚丙烯树脂的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60109和于2020年12月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No.10-2020-0167775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表现出优异的可加工性并能够生产细纤维的聚丙烯树脂,包含该聚丙烯树脂的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树脂由于其低比重、高耐热性以及优异的可加工性和耐化学性而通常用作各种领域中的通用树脂。
聚丙烯树脂也已经以各种方式用于汽车工业中,并且通过熔喷法制造的纤维也已经用作汽车的吸声材料。通常,MI为1500以上的高流动性聚丙烯广泛用于熔喷纤维。在纺织工业中,正在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应用具有更高MI的均聚丙烯或控制纺丝条件如热空气温度/压力,以便当应用于最终产品吸声材料时,通过增加细纤维的产生来改进吸声性能。
使用通用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的超高流动性均聚丙烯由于其低的氢反应性,通过在用减粘裂化或受控流变(CR)方法挤出低MI材料的方法中使用过氧化物类分解促进剂,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制备具有较大MI的高流动性产品。然而,由于具有多个活性点的催化剂的限制和CR工艺的限制,分子量分布超过3,这使得当应用于纤维应用时难以增加细纤维的产生。
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过量的过氧化物增加MI,使得在熔喷加工期间产生过量的烟雾,导致在纺丝过程期间加工性能降低和由高TVOC引起的环境问题。
因此,已经尝试将与常规高流动性聚丙烯相比具有更高MI的均聚丙烯应用于基于茂金属催化剂的熔喷方法,所述茂金属催化剂能够在不使用过氧化物的情况下实现超高流动性和窄分子量分布。然而,在改变用于生产细纤维的纺丝条件(增加热空气温度和压力)或应用MI为1800以上的产品的情况下,由于在纺丝过程中发生飞毛(Fly),因而在超细纤维的生产中存在限制。因此,无法制造其中分布有新型超细纤维的吸音材料,并且存在电动车辆等所需的高频区域中的吸音效果变差的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满足产品所需的生态友好性、可加工性和细度等全部特性的树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表现出优异的可加工性并能够生产细纤维的聚丙烯树脂,包含该聚丙烯树脂的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树脂,其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并满足以下条件i)至iii):
i)平均粒径为1200μm至2500μm;
ii)根据ASTM D1238在230℃和2.16kg的负载下测量的熔融指数为1700g/10min至3500g/10min;且
iii)结晶开始温度(T1)为127℃以上,其中所述结晶开始温度(T1)是由以下等式1表示的粘度变化率为190以上的点的初始温度,
[等式1]
粘度变化率=V2(T2)/V1(T1)
在等式中,V1(T1)和V2(T2)是在1s-1的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聚丙烯树脂的温度从180℃降低时,分别在T1和T2下测量的复数粘度(Pa·s),
T1是在结晶开始温度,和
T2是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聚丙烯树脂的聚丙烯纤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包含上述聚丙烯树脂的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具体地,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以1000ppm至2000ppm的量引入氢气的同时,通过在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二氧化硅载体和烷基铝氧烷类助催化剂的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使丙烯单体聚合从而制备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和
在以240℃至270℃于1.8psi至2.3psi的压力下注入空气的同时,通过对聚丙烯树脂进行熔融纺丝来制备纤维,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满足以下条件i)至iii):
i)平均粒径为1200μm至2500μm;
ii)根据ASTM D1238在230℃和2.16kg的负载下测量的熔融指数为1700g/10min至3500g/10min;且
iii)结晶开始温度(T1)为127℃以上,其中所述结晶开始温度(T1)是由以下等式1表示的粘度变化率为190以上的点的初始温度,
[等式1]
粘度变化率=V2(T2)/V1(T1)
在等式中,V1(T1)和V2(T2)是在1s-1的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聚丙烯树脂的温度从180℃降低时,分别在T1和T2下测量的复数粘度(Pa·s),
T1是在结晶开始温度,和
T2是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
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
R1和R5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有C1-20烷基的C6-20芳基,
R2至R4和R6至R8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1-20烷基、C2-20烯基、C1-20烷基甲硅烷基、C1-20甲硅烷基烷基、C1-20烷氧基甲硅烷基、C1-20醚、C1-20甲硅烷基醚、C1-20烷氧基、C6-20芳基、C7-20烷基芳基或C7-20芳基烷基,并且
A是碳、硅或锗。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满足特定的结晶行为参数,从而显著减少纤维化过程中飞毛(FLY)的发生,促进细纤维的产生,并且同时显著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熔喷纺丝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还将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具有”或“包含”是指所述特征、数字、步骤、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于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并具有各种形式,因此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并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特定形式,并且应当理解,本发明包括处在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聚丙烯树脂、包含其的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由于在用于熔喷成粒料的常用茂金属聚丙烯树脂中,由其低粘度所致,难以制备熔融指数(MI)为1800g/10min以上的产品,因此它们以粉末或薄片型产生。然而,粉末型聚丙烯树脂由于其小的粒径而在熔喷纺丝期间具有纺丝稳定性劣化的问题,例如原料输入不稳定和进料量小。此外,当改变用于生产细纤维的纺丝条件(增加热空气温度和压力)时,存在由于在纺丝过程中发生飞毛而难以生产超细纤维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已经证实,具有大粒径的高流动性聚丙烯树脂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化学式的茂金属类化合物并且将氢输入量控制在特定范围内来聚合,所述茂金属基化合物在聚丙烯树脂的聚合期间表现出高的氢反应性。特别地,当满足特定性能的树脂被制造成纤维时,在纺丝过程中,在挤出模头和收集器之间的模头-收集器距离中,粘度在相对高的温度下迅速增加。结果,证实了在工艺过程中由高压空气产生的纤维的飞毛现象显著减少,并且通过得出随温度降低的与复数粘度相关的特定结晶行为参数来完成本发明。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在纤维化过程中显著减少了纺丝过程中飞毛的出现,从而有利于细纤维的生产,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率。
在本发明中,“粉末”或“粉末型”是指在没有原材料的挤出工艺的情况下形成的小颗粒或碎片,并且包括本领域中分类为粉末的所有形式,诸如球形、平板形、鳞片形、多边形和棒状。尺寸根据用途和形状适当地确定,并且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具有1mm的小平均粒径。此外,通过原材料的挤出工艺形成的粒料和未经挤出工艺形成的粉末可以基于堆积密度或平均直径等进行分级。考虑到本领域中粒料定义为具有2mm以上、或3mm以上且200mm以下、100mm以下或5mm以下的平均粒径(或直径)和0.6g/ml以下、更具体地0.35g/ml至0.6g/ml的堆积密度,本发明将粉末定义为具有小于2mm、更具体地1.5mm以下或1mm以下且大于0mm的平均粒径(或直径)。此时,“粒径或直径”是粉末外周表面上的任何线性距离中的最长距离,并且可以使用图像显微镜等测量。
在本发明中,“超细纤维”是约2.0μm以下(优选约1.3μm以下,约1.0μm以下)的纤维,并且可以表示其易于应用于吸声材料等。此外,纺丝稳定性是指在纺丝过程中使用高温或高气压不会产生飞毛(树脂飞毛)或NEP(小纤维块),并且熔喷网的整体形状和纤维的直径是均匀的。此外,纤维可加工性可以是指,当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拉伸过程时,通过由于均匀的分子量分布而能够以高比率进行拉伸,因而可以产生具有更细形状和高韧性的纤维。
聚丙烯纤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丙烯树脂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并满足以下条件i)至iii):
i)平均粒径为1200μm至2500μm;
ii)根据ASTM D1238在230℃和2.16kg的负载下测量的熔融指数为1700g/10min至3500g/10min;且
iii)结晶开始温度(T1)为127℃以上。
聚丙烯树脂为粉末形式并且满足约1200μm至2500μm的平均粒径(D50),从而实现优异的纺丝稳定性,同时,其满足高熔融指数和特定的结晶开始温度,从而在纺丝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结晶行为。因此,它适合于提供超细纤维而不存在飞毛现象,并且纤维加工性也优异。
聚丙烯树脂的粒径表示每个颗粒的最长直径的平均粒径(D50),并且平均粒径(D50)表示颗粒数目根据粒径的累积分布的50%处的颗粒尺寸或粒径。
使用激光衍射粒径分析仪(来自Symatec的HELOS)测量聚丙烯树脂的粒径。具体地,在将样品注入激光衍射粒径分析仪的料斗中之后,测量在18μm至3500μm范围内的粒径分布,并使用结果计算平均粒径(D50)。
当聚丙烯树脂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之外时,存在难以将聚丙烯树脂制成超细纤维的问题。优选地,平均粒径可为约1500μm至2500μm,约1500μm至2300μm,约1800μm至2300μm,1800μm至2500μm,2000μm至2500μm,或2000μm至2300μm。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改善超细纤维的生产,纺丝稳定性和纤维可加工性。
聚丙烯树脂的根据ASTM D1238在230℃和2.16kg的负荷下测量的熔融指数(MI)为1700g/10min至3500g/10min,这表明了高流动性。
使用现有产品中的熔融指数为约1800g/10min的高流动性树脂的情况下,在纺丝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飞毛现象,因此难以提供超细纤维。然而,本发明的树脂具有1700g/10min至3500g/10min的高熔融指数,并且同时满足特定的平均粒径和结晶开始温度,从而在纺丝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结晶行为。因此,它适合于提供超细纤维而不存在飞毛现象。
根据美国测试和材料协会标准(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standard)ASTM D1238在230℃下以2.16kg的负载测量熔融指数(MI)。通常,熔融指数可以通过控制在聚合过程中输入的氢的量来调节,并且当在现有技术中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时,应当在聚合步骤中加入大量的氢。然而,本发明由于高氢反应性所知所致,即使在氢输入量减少的情况下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并且可以通过将氢的量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及采用下面描述的化学式1的茂金属化合物来制备具有高流动性和相对大的尺寸的均聚丙烯聚合物,所述茂金属化合物由于与配体键合的取代基(具体地,异丙基)的空间位阻而能够制备低分子量聚合物。因此,它适合于提供超细纤维。
当聚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1700g/10min以下时,纤维的平均直径增大,使得难以形成细纤维,而当其超过3500g/10min时,存在纺丝稳定性变差的问题。优选地,熔融指数可以为1800g/10min至3400g/10min,2000g/10min至3400g/10min,或2200g/10min至3350g/10min。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改善细纤维的生产、纺丝稳定性和纤维可加工性。
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开始温度(T1)为127℃以上。结晶开始温度(T1)是由以下等式1表示的粘度变化率为190以上的点时的初始温度,并且这是随着熔融后温度下降时粘度快速增大的部分中的初始温度:
[等式1]
粘度变化率=V2(T2)/V1(T1)
在等式中,V1(T1)和V2(T2)是在1s-1的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聚丙烯树脂的温度从180℃降低时,分别在T1和T2下测量的复数粘度(Pa·s),
T1是在结晶开始温度,和
T2是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
具体地,结晶开始温度(T1)是指在用于将聚丙烯树脂制造成纤维的纺丝工艺中,在挤出模头与收集器之间的模头-收集器距离内,粘度快速增加的点的初始温度。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粘度在127℃以上的相对高温下迅速增加,使得纺丝过程中的飞毛现象可显著减少,从而使其易于生产细纤维。
根据等式1计算的粘度变化率是在1s-1的恒定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聚丙烯树脂的温度从180℃降低时,通过测量相应温度下的复数粘度而导出的结晶行为参数。
在本发明中,使用ARES(先进流变膨胀***)测量复数粘度。
等式1的粘度变化率参数是表示纤维生产期间,在纺丝过程中DCD(模头-收集器距离,纺丝距离)部分中树脂的复数粘度变化程度的指数。此处,V1(T1)是在结晶开始温度(T1)下测量的复数粘度,并且V2(T2)是在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T2)下测量的复数粘度。此外,190以上的粘度变化率意味着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在约3℃差异的部分中复数粘度显著增加约190倍。
当聚丙烯树脂在结晶开始温度(T1)低于127℃时,为了提供超细纤维而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增加压力,温度)不可避免地在纺丝工艺中引起飞毛或NEP(小纤维块)的问题。优选地,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开始温度(T1)可以为127℃至130℃,或128℃至130℃。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改善超细纤维的生产、纺丝稳定性和纤维可加工性。另一方面,当结晶开始温度(T1)为130℃以上时,可能由于快速固化而难以获得超细纤维。
同时,根据等式1导出的在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下测量的粘度V'2(T2)与在结晶开始温度(T1)下测量的粘度V'1(T1)的粘度变化率(=V'2(T2)/V'1(T1))为220至450。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改善超细纤维的生产、纺丝稳定性和纤维可加工性。
在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T2)下测量的复数粘度V2(T2)可以为8300Pa·s至20000Pa·s。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改善超细纤维的生产、纺丝稳定性和纤维可加工性。
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开始温度为127℃以上。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在127℃以下的温度下,结晶进行并且粘度快速增加。因此,聚丙烯树脂在126℃测量的复数粘度可以为500Pa·s以上。此外,在125℃测量的复数粘度可为8000Pa·s以上。
聚丙烯树脂可以具有155℃以上的高熔点(Tm)。通过具有这样的高熔点,可以获得高立构规整性,结果可以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性。当熔点小于155℃时,耐热性劣化,并且在高温下的纤维加工期间存在由热引起的分解的风险。更具体地,均聚丙烯树脂的熔点为156℃以上。考虑到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注塑和纤维加工所需的足够的可加工性,熔点可以为170℃以下,或160℃以下。
同时,将树脂的温度升高至20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5分钟。之后,将温度降低至30℃,并进一步升高。DSC(差示扫描量热计,由TA制造)曲线顶部的温度称为熔点。在本文中,分别以10℃/min的速率升高和降低温度,并且在第二加热阶段确认熔点。
聚丙烯树脂可以表现出2.2至2.4的分子量分布(MWD)。通过具有这样的窄分子量分布,表现出优异的纺丝稳定性和优异的纤维可加工性,因此可以提供细纤维。
同时,可以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分子量分布(MWD)。分子量分布可以通过测量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然后计算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来确定。具体地,其可以使用作为凝胶渗透色谱(GPC)装置的由Waters制造的PL-GPC220仪器和聚合物实验室PLgel MIX-B 300mm长柱来测量。此时,测量温度为160℃,1,2,4-三氯苯用作溶剂且流速为1mL/min。浓度为10mg/10mL的树脂样品以200μL的量提供。Mw和Mn使用采用聚苯乙烯标样形成的校准曲线获得。使用分子量为2000g/mol/10000g/mol/30000g/mol/70000g/mol/200000g/mol/700000g/mol/2000000g/mol/4000000g/mol/10000000g/mol的9种聚苯乙烯标样。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丙烯树脂可以与在不影响期望的物理性质的范围内的其他添加剂组合使用,并且具体地,可以与抗氧化剂等组合使用。
抗氧化剂是为了防止由于在树脂的加工过程中施加的热和剪切应力而导致的物理性质变化而添加的组分。在将聚乙烯树脂加工成纤维的过程中,由于热、剪切应力等引起的自由基机理所致的热分解,在树脂中可能发生链断裂或交联反应。因此,存在树脂的物理性质可能改变的可能性,例如粘度降低,并且使用抗氧化剂来防止这种物理性质的改变。
抗氧化剂的实例可以包括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等,并且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此外,还可以使用3114(由BASF制造)、1076、1010、3114(由BASF制造)或/> 1790(由CYTEC制造),它们满足上述结构特征并且是可商购的。
基于10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抗氧化剂可以以0.1至3.0重量份的量包含。如果抗氧化剂的含量小于0.1重量份,则抗氧化剂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如果其超过3.0重量份,则担心由于过量的抗氧化剂而导致粘度降低和变色。优选地,其可以是0.05重量份以上,或1重量份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组分之外,聚丙烯树脂还可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例如中和剂、增滑剂、防粘连剂、UV稳定剂和抗静电剂。添加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作为实例,基于聚丙烯树脂的总重量,每种添加剂可以以500ppm以上或700ppm以上、且2500ppm以下或1500ppm以下的量使用。
聚丙烯纤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含聚丙烯树脂的聚丙烯纤维。
如上所述,聚丙烯树脂包括均聚丙烯聚合物,并且同时满足i)相对大的平均粒径,ii)高流动性,和iii)随温度降低的特定结晶行为。因此,当将聚丙烯树脂制造成纤维时,表现出优异的纺丝稳定性和优异的纤维可加工性,由此可以制造超细纤维。
聚丙烯树脂为粉末形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纤维通过使用聚丙烯树脂的熔喷工艺制备,并且具体地使用满足上述特定物理性质的树脂。在熔融后降低温度的同时进行纺丝的过程中,在相对高的温度下粘度迅速增加(结晶开始温度为127℃以上),因此由在挤出模头与收集器之间的模头-收集器距离内由高压空气产生的纤维飞毛现象显著减少。因此,证实了纺丝稳定性得到改善,从而促进细纤维的生产,并显著改善纤维可加工性。
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为约2.0μm以下,优选为约0.0001μm至2.0μm,约0.01μm至2.0μm,约0.01μm至1.3μm,或约0.01μm至1.0μm以下。上述范围内的超细纤维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并且可以用作吸音材料以实现优异的吸音效果,特别是,即使在高频范围内也可以实现优异的吸音效果。
纤维的平均直径是指相对于纤维的长边的垂直截面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的直径可以定义为连接纤维截面的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中的最长距离。具体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约400根纤维取样,并计算它们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聚丙烯树脂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每个步骤。
(步骤1)
包括这样的制备步骤:在以1000ppm至2000ppm的量引入氢的同时,在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通过聚合丙烯单体制备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所述催化剂组合物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二氧化硅载体和烷基铝氧烷类助催化剂。
聚丙烯树脂满足上述i)相对大的平均粒径,ii)高流动性,和iii)随温度降低的特定结晶行为,并且适用上文所有描述。所制备的聚丙烯树脂为粉末形式。
具体地,均聚丙烯聚合物通过含有上述组分的催化剂组合物和丙烯单体在氢气存在下相互接触的聚合方法制备。
此时,氢气用于通过激活茂金属催化剂的惰性位点并引起链转移反应来控制分子量。本发明的茂金属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氢反应性,因此,将聚合过程中使用的氢气的量调节至1000ppm至2000ppm可以制备满足上述i)相对大的平均粒径,ii)高流动性,和iii)随温度降低的特定结晶行为的聚丙烯树脂。
优选地,可以以1200ppm至1800ppm、或1200ppm至1600ppm的量引入氢气。优选的是,在上述范围内形成满足上述特定的物理性质的聚丙烯树脂。
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可以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
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
R1和R5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有C1-20烷基的C6-20芳基,
R2至R4和R6至R8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1-20烷基、C2-20烯基、C1-20烷基甲硅烷基、C1-20甲硅烷基烷基、C1-20烷氧基甲硅烷基、C1-20醚、C1-20甲硅烷基醚、C1-20烷氧基、C6-20芳基、C7-20烷基芳基或C7-20芳基烷基,并且
A是碳、硅或锗。
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否则以下术语可定义如下。
卤素可以是氟(F)、氯(Cl)、溴(Br)或碘(I)。
C1-20烷基可以是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具体地,C1-20烷基可以是:C1-15直链烷基;C1-10直链烷基;C1-5直链烷基;C3-20支链或环状烷基;C3-15支链或环状烷基;或C3-10支链或环状烷基。更具体地,C1-20烷基可以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环己基等。
C2-20烯基可以是直链、支链或环状烯基。具体地,C2-20烯基可以是C2-20直链烯基、C2-10直链烯基、C2-5直链烯基、C3-20支链烯基、C3-15支链烯基、C3-10支链烯基、C5-20环状烯基或C5-10环状烯基。更具体地,C2-20烯基可以是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环己烯基等。
C6-30芳基可以是单环、双环或三环芳族烃。具体地,C6-30芳基可以是苯基、萘基、蒽基等。
C7-30烷基芳基可以包括其中芳基的至少一个氢被烷基取代的取代基。具体地,C7-30烷基芳基可以是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正丙基苯基、异丙基苯基、正丁基苯基、异丁基苯基、叔丁基苯基、环己基苯基等。
C7-30芳基烷基可包括其中烷基的至少一个氢被芳基取代的取代基。具体地,C7-30芳基烷基可以是苄基、苯基丙基或苯基己基。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催化剂组合物含有化学式1的化合物作为单一催化剂。因此,与现有技术中使用两种以上类型的催化剂的混合物的情况相比,所制备的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可以变窄。
此外,化学式1的化合物包括双取代有乙基的二价官能团A作为连接两个包括茚基的配体的桥基。结果,与现有的碳桥相比,其具有增大的原子尺寸和增大的可用角度,使得单体可以容易地接近,得到更好的催化活性。此外,与A结合的两个乙基可以增加溶解度以改善负载效率,并且可以解决当包含甲基作为现有桥的取代基时由于在负载催化剂的制备中的溶解度差而导致的负载反应性差的问题。
此外,由于作为配体的两个茚基的2位分别取代有甲基和异丙基,由于适当的空间位阻,可以制备低分子量聚合物。此外,由于两个茚基配体均包含其中4位(R1和R5)取代有烷基的芳基,因此通过能够提供足够电子的诱导效应而可以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结果,通过以适当的比率/分布在均聚丙烯的结构中形成长链支化结构(LCB),可以制备具有高流动性的均聚丙烯。
此外,化学式1的化合物含有锆(Zr)作为中心金属,与含有另一种第14族元素如Hf的情况相比,它可以具有更多的能够接受电子的轨道。因此,它可以容易地以更高的亲和力结合到单体上,得到大大改进的催化活性。
更具体地,在化学式1中,R1和R5可以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有C1-10烷基的C6-12芳基,并且更具体地为取代有C3-6支链烷基的苯基,诸如叔丁基苯基。此外,相对于苯基而言,烷基的取代位置可以是对应于与R1或R5键合的茚基呈对位的4位。
此外,在化学式1中,R2至R4和R6至R8可以各自独立地为氢,X1和X2可以各自独立地为氯,并且A可以为硅。
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一个代表性实例如下:
化学式1的化合物可通过应用已知反应来合成,该合成方法可参考下文所述的制备例。
同时,化学式1的化合物用作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的负载型催化剂。
当用作负载型催化剂时,待制备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颗粒形状和堆积密度,并且可适用于常规的淤浆聚合、本体聚合或气相聚合方法。
二氧化硅载体可以在表面上包括高反应性羟基和硅氧烷基,并且可以在高温下干燥以从表面除去水分。例如,二氧化硅载体可以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或二氧化硅-氧化镁等,并且其通常可以含有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例如Na2O、K2CO3、BaSO4、Mg(NO3)2等。当使用二氧化硅载体时,茂金属化合物的官能团进行化学键合和负载,因此在丙烯聚合过程中几乎没有催化剂从载体表面释放出。结果,当通过淤浆或气相聚合制备聚丙烯树脂时,粘附到反应器壁表面或彼此粘附的结垢现象可以最小化。
当化学式1的化合物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时,基于1g二氧化硅,化学式1的化合物的负载量可以是40μmol以上或80μmol以上,且240μmol以下或160μmol以下。当在上述含量范围内负载时,负载型催化剂可表现出适当的活性,这在保持催化活性和经济效率方面是有利的。
此外,就改进高活性和稳定性而言,催化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助催化剂。
烷基铝氧烷类助催化剂可以包括选自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3表示的化合物和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2]
-[Al(R11)-O]m-
在化学式2中,
R11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1-20烃或卤素取代的C1-20烃;以及
m是2以上的整数;
[化学式3]
J(R12)3
在化学式3中,
R1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1-20烃或卤素取代的C1-20烃;以及
J是铝或硼;
[化学式4]
[E-H]+[ZD4]-或[E]+[ZD4]-
在化学式4中,
E是中性或阳离子路易斯碱;
H是氢原子;
Z是第13族元素;以及
D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C6-20芳基或C1-20烷基,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未被取代或被卤素、C1-20烃、烷氧基或苯氧基取代。
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烷基铝氧烷类化合物,如甲基铝氧烷、乙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或丁基铝氧烷,并且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或混合物。
化学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丙基铝、三丁基铝、二甲基氯铝、三异丙基铝、三仲丁基铝、三环戊基铝、三戊基铝、三异戊基铝、三己基铝、三辛基铝、乙基二甲基铝、甲基二乙基铝、三苯基铝、三对甲苯基铝、二甲基甲醇铝、二甲基乙醇铝、三甲基硼、三乙基硼、三异丁基硼、三丙基硼、三丁基硼等,并且可以使用其任何一种或混合物。
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三乙基铵四苯基硼、三丁基铵四苯基硼、三甲基铵四苯基硼、三丙基铵四苯基硼、三甲基铵四(对甲苯基)硼、三甲基铵四(邻,对二甲基苯基)硼、三丁基铵四(对三氟甲基苯基)硼、三甲基铵四(对三氟甲基苯基)硼、三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N,N-二乙基苯胺四苯基硼、N,N-二乙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二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三苯基鏻四苯基硼、三甲基鏻四苯基硼、三乙基铵四苯基铝、三丁基铵四苯基铝、三甲基铵四苯基铝、三丙基铵四苯基铝、三甲基铵四(对甲苯基)铝、三丙基铵四(对甲苯基)铝、三乙基铵四(邻,对二甲基苯基)铝、三丁基铵四(对三氟甲基苯基)铝、三甲基铵四(对三氟甲基苯基)铝、三丁基铵四(五氟苯基)铝、N,N-二乙基苯胺四苯基铝、N,N-二乙基苯胺四(五氟苯基)铝、二乙基铵四(五氟苯基)铝、三苯基鏻四苯基铝、三甲基鏻四苯基铝、三丙基铵四(对甲苯基)硼、三乙基铵四(邻,对二甲基苯基)硼、三丁基铵四(对三氟甲基苯基)硼、三苯基碳鎓四(对三氟甲基苯基)硼、三苯基碳鎓四(五氟苯基)硼等,可以使用其任意一种或混合物。
在上述化合物中,助催化剂可以更具体地为烷基铝氧烷类助催化剂,如甲基铝氧烷。
烷基铝氧烷类助催化剂使化学式1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稳定并充当路易斯酸,从而通过包括能够与通过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引入化学式1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桥基中的官能团形成键的金属元素来进一步增强催化活性。
此外,助催化剂的含量可以根据催化剂和树脂组合物的所需性能或效果进行适当调节。例如,当使用二氧化硅作为载体时,基于载体的重量,例如1g二氧化硅,助催化剂的负载量可以为8mmol以上或10mmol以上,且25mmol以下或20mmol以下。
具有上述组分的催化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将助催化剂化合物负载在载体上,和将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负载在载体上。此时,如果需要,可以改变助催化剂和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负载顺序。考虑到具有根据负载顺序确定的结构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效果,在将助催化剂负载在载体上之后负载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在聚丙烯的制备中实现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好的工艺稳定性。
此外,上述催化剂组合物可以自身单独用于聚合,或者可以在用于聚合反应之前通过与丙烯单体接触以预聚合状态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均聚丙烯之前通过使催化剂组合物与丙烯单体接触而预聚合的步骤。
通常,当使用高活性的负载型催化剂时,首先在载体的表面上发生聚合,并且所得聚合物结晶以抑制单体扩散而形成中空聚合物,导致堆积密度降低。另一方面,本发明在低温下进行预聚合,从而可以调节单体向载体中的扩散速率,并且结果,可以容易地控制和改善聚合物的形态。
此外,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合反应可以在连续聚合方法中进行,例如在称为烯烃单体聚合反应的各种聚合方法中进行,如溶液聚合法、淤浆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特别地,考虑到实现待制备的聚丙烯树脂的窄分子量分布和高流动性,以及产品的商业化,可以应用其中连续引入催化剂、丙烯单体和任选的氢气的连续本体淤浆聚合法。例如,在本发明中,其可以在使用环管反应器的Spheripol法中进行。
此外,聚合反应可以在40℃以上、60℃以上或70℃以上且110℃以下或100℃以下和1kgf/cm2以上或5kgf/cm2以上且100kgf/cm2以下或50kgf/cm2以下的压力下进行。聚合在这样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从而可以以高产率制备具有所需高流动性的均聚丙烯。
此外,在聚合反应中,催化剂组合物可以以混合在油和油脂的混合物中的泥浆催化剂的形式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与将催化剂组合物溶解或稀释在具有5至12个碳原子的脂族烃溶剂(如戊烷、己烷、庚烷、壬烷、癸烷及其异构体)、芳族烃溶剂(如甲苯和苯),取代有氯的烃溶剂(如二氯甲烷和氯苯等)中的常规情况相比,所制备的树脂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量显著降低,从而可降低所得的臭味。
通过使用具有优异的氢反应性的茂金属基化合物并控制氢气输入量,通过上述聚合方法制备的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具有大粒径、高流动性、高结晶开始温度和窄分子量分布。
可以将步骤1中制备的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与抗氧化剂混合。如上所述,当与抗氧化剂组合使用时,有利的是,防止由于在加工成纤维期间施加的热和剪切应力而导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此时,抗氧化剂的类型和含量如上所述。此外,任选地,还可以如上所述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例如中和剂、增滑剂、防粘连剂、UV稳定剂和抗静电剂。
(步骤2)
随后,其是通过使用步骤1中制备的聚丙烯树脂进行熔喷工艺来制备纤维的步骤。
具体地,在1.8psi至2.3psi的压力下以240℃至270℃注入空气的同时对聚丙烯树脂熔碰喷以制备纤维。
当通过熔喷法制备纤维时,将高温高压空气注入待熔融纺丝的聚丙烯组合物中。此时,要通过纺丝生产的纤维的拉伸和开松通过高温和高压工艺进行,并且通过调节模头和收集器之间的距离(DCD)提供细纤维。
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控制注入空气的温度和压力以及聚丙烯聚合物的特性来制备薄且均匀的纤维。此外,可以抑制在熔喷过程中飞毛(树脂飞花)或NEP(小纤维块)的出现。
另一方面,如果注入空气的温度小于240℃或压力小于1.8psi,则制备的纤维的细度增大并且纤维中的孔径增大,从而难以获得足够的吸音效果。此外,如果空气的温度超过270℃或压力超过2.3psi,则纺丝稳定性降低并且飞毛现象变得严重,从而难以制备纤维。在现有技术中使用仅具有高熔融指数的树脂的情况下,在上述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进行纺丝工艺将造成难以生产超细纤维或不可避免地发生飞毛现象的问题。然而,当使用满足上述特定物理性质的树脂时,即使使用优选的高温和高压热空气,也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在纺丝工艺中,挤出模头和收集器之间的模头-收集器距离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是例如20cm至60cm。当将其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进一步促进细纤维的生产。如果DCD短于20cm,则细度***,而如果其超过60cm,则纺丝稳定性可能变差,并且担心飞毛的发生率可能增大。
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纤维的平均直径为约2.0μm以下,优选约1.3μm以下,更优选为约1.0μm以下。上述范围内的超细纤维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并且可以用作吸音材料以实现优异的吸音效果,特别是,即使在高频范围内也可以实现优异的吸音效果。
本发明将用下面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本发明不旨在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制备例1:催化剂的制备
在Schlenk烧瓶中预先称取3g二氧化硅后,加入52mmol甲基铝氧烷(MAO)并在90℃下反应24小时。沉淀后,除去上层,用甲苯洗涤两次。此后,将240μmol的具有以下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1a)溶解在甲苯中并加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在70℃下反应5小时。当反应完成且沉淀完成时,除去上层溶液。此后,用甲苯洗涤剩余的反应产物,再次用己烷洗涤,并在真空下干燥以获得5g固体颗粒形式的二氧化硅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
实施例1: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的制备
在制备例1中制备的二氧化硅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两个连续环管反应器进行丙烯的本体淤浆聚合。此时,使用泵加入60g/h的三乙基铝(TEAL),并使用泵注入1200ppm的氢气。以上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以与油和油脂混合的泥浆催化剂(16重量%)的形式使用。在以70℃保持反应器和40kg每小时产量的同时制备均聚丙烯聚合物。
通过基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制备的均聚丙烯聚合物混合0.10重量份的作为酚类抗氧剂的Irganox(由BASF制造)来制备聚丙烯树脂。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丙烯树脂,不同之处在于,注入1400ppm的氢。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丙烯树脂,不同之处在于,注入1600ppm的氢。
比较例1
通过使用Basell制造的MF650Y粉末型聚丙烯树酯(MI 1800),并基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酯混合0.10重量份的作为酚类抗氧剂的Irganox (BASF制造),来制备聚丙烯树酯。
比较例2
通过使用Basell制造的MF650Z粉末型聚丙烯树酯(MI 2300),并基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酯混合0.10重量份的作为酚类抗氧剂的Irganox (BASF制造),来制备聚丙烯树酯。
实验例1:聚丙烯树脂的物理性质的评价
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聚丙烯树脂(该树脂为粉末形式)的物理性质,结果示于下表2中。
(1)平均粒径(D50):在将实施例和比较例每一个中制备的聚丙烯树脂的样品注入激光衍射粒径分析仪(来自Symatec的HELOS)的料斗中之后,测量在18μm至3500μm范围内的粒径分布,并使用结果计算平均粒径(D50)。D50是在根据树脂粒径的颗粒数目的累积分布在50%处的树脂粒径。
(2)熔融指数(MI,2.16kg,g/10min):根据ASTM D1238在230℃以2.16kg的负荷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每一个中制备的聚丙烯树脂的样品,并表示为熔融10分钟的树脂的重量(g)。
(3)结晶开始温度(T1):当在1s-1的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样品从180℃降温时,测量在实施例和比较例每一个中制备的聚丙烯树脂样品的复数粘度(Pa·s),并且在相应的温度下的粘度值示于表1中。基于表1的结果,根据以下等式1导出结晶开始温度(T1),结晶开始温度(T1)是粘度变化率变为190的点的初始温度。
使用ARES(先进流变膨胀***),通过在190℃下的动态频率扫描计算复数粘度。使用盘状25mm平行板测量动态频率扫描。
[等式1]
粘度变化率=V2(T2)/V1(T1)
V1(T1)是在结晶开始温度(T1)测量的复数粘度,和
V2(T2)是在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T2)测量的复数粘度。
(4)熔融温度(Tm,℃):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每一个制备的聚丙烯树脂样品的温度升高至20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5分钟。之后,将温度降低至30℃,并进一步升高。将DSC(差示扫描量热计,由TA制造)曲线顶部的温度称为熔点。在本文中,分别以10℃/min的速率升高和降低温度,并且在第二加热阶段确认熔点。
(5)分子量分布(MWD):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每一个中制备的聚丙烯树脂样品的分子量分布(MWD)。分子量分布(MDW,即Mw/Mn)通过测量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然后将测量的重均分子量除以数均分子量来确定。
具体地,使用由Waters制造的PL-GPC220仪器(作为凝胶渗透色谱(GPC)装置)和聚合物实验室PLgel MIX-B300mm长柱测量。此时,测量温度为160℃,使用1,2,4-三氯苯作为溶剂且流速为1mL/min。以200μL的量提供浓度为10mg/10mL的树脂样品。使用采用聚苯乙烯标样形成的校准曲线获得Mw和Mn。使用分子量为2000g/mol/10000g/mol/30000g/mol/70000g/mol/200000g/mol/700000g/mol/2000000g/mol/4000000g/mol/10000000g/mol的9种聚苯乙烯标样。
表1
表2
利用表1中的粘度变化数据,导出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开始温度(T1)。
参考表2,证实了与具有类似熔融指数的市售聚合物相比,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具有高熔融指数和熔点,并且还具有大平均粒径和高结晶开始温度。
实验例2:纤维的纺丝稳定性的评价
使用根据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的聚丙烯树脂,通过如表3所示改变纺丝工艺条件制备聚丙烯纤维。其后,测量其物理性质,结果示于下表3中。
图1是说明熔喷纺丝过程的示意图。
<纺丝条件>
通过类似于文献[Bresee,R.R.和Qureshi,U.A.,“Influence of ProcessingConditions on Melt Blown Web Structure.Part 1-DCD,”international NonwovensJournal,12(1)49-55(2004)]所述的过程将树脂挤出为超细纤维网。
具体地,通过类似于[Bresee,R.R.和Qureshi,U.A.,“Influence of ProcessingConditions on Melt Blown Web Structure.Part 1-DCD,”international NonwovensJournal,12(1)49-55(2004)]描述的工艺将树脂挤出为超细纤维网,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树脂组合物供应至熔体泵(65rpm),然后供应至具有0.3pi直径的出料口(30孔/英寸)的熔喷模头(转鼓收集器的宽度:650cm)。
热空气压力(psi):1.8/2.3
热空气温度(℃):240/270
DCD(模头-收集器距离,cm):20/30/60
非织造物的重量(gsm):20
(1)纤维的平均直径
对400个样品测量实验例2中制备的纤维的直径,并将测量值的平均值计算为纤维的平均直径。结果示于下表3中。作为参考,纤维的平均直径是指相对于纤维长边的垂直截面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的直径可以定义为连接纤维截面的任意两点的直线距离中的最长距离。
(2)纺丝稳定性
在实验例2的制备过程中,通过视觉检查是否发生飞毛、结块和断裂,根据以下标准评价纺丝稳定性。
O:未发生飞毛、结块和断裂
△:发生了一些飞毛
X:发生飞毛、结块和断裂
表3
参考表3,证实了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纺丝工艺时,与具有相似熔融指数的市售树脂相比,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制备的纤维在纺丝稳定性方面是优异的,由此可以制备1μm以下的超细纤维。
在使用具有高熔融指数的市售树脂的比较用实验例中,证实了当使用高温和高压热空气时均发生了飞毛、结块和断裂,从而难以形成纤维。

Claims (15)

1.一种聚丙烯树脂,其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并满足以下条件i)至iv):
i)平均粒径为1200μm至2500μm;
ii)根据ASTM D1238在230℃和2.16kg的负载下测量的熔融指数为1700g/10min至3500g/10min;
iii)分子量分布为2.2至2.4;且
iv)结晶开始温度T1为127℃至130℃,其中所述结晶开始温度T1是由以下等式1表示的粘度变化率为190以上的点的初始温度,
等式1
粘度变化率=V2(T2)/V1(T1)
在等式中,V1(T1)和V2(T2)是在1s-1的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聚丙烯树脂的温度从180℃降低时,分别在T1和T2下测量的以Pa·s为单位的复数粘度,
T1是结晶开始温度,和
T2是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其中,根据等式1导出的在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下测量的粘度V2(T2)与在结晶开始温度T1下测量的粘度V1(T1)的粘度变化率为220至4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其中,V2(T2)为8300Pa·s至20000Pa·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在126℃测量的复数粘度为500Pa·s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在125℃测量的复数粘度为8000Pa·s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的熔点为155℃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为粉末形式。
8.一种聚丙烯纤维,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树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纤维,
其中,平均直径为2.0μm以下。
10.一种用于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以1000ppm至2000ppm的量引入氢气的同时,在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二氧化硅载体和烷基铝氧烷类助催化剂的催化剂组合物的存在下,通过使丙烯单体聚合来制备包含均聚丙烯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和
在240℃至270℃和1.8psi至2.3psi的压力下注入空气的同时,通过对所述聚丙烯树脂进行熔融纺丝来制备纤维,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满足以下条件i)至iv):
i)平均粒径为1200μm至2500μm;
ii)根据ASTM D1238在230℃和2.16kg的负载下测量的熔融指数为1700g/10min至3500g/10min;
iii)分子量分布为2.2至2.4;且
iv)结晶开始温度T1为127℃至130℃,其中所述结晶开始温度T1是由以下等式1表示的粘度变化率为190以上的点的初始温度,
等式1
粘度变化率=V2(T2)/V1(T1)
在等式中,V1(T1)和V2(T2)是在1s-1的剪切速率下以1℃/min将聚丙烯树脂的温度从180℃降低时,分别在T1和T2下测量的以Pa·s为单位的复数粘度,
T1是结晶开始温度,和
T2是比结晶开始温度T1低3℃的温度;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
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
R1和R5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有C1-20烷基的C6-20芳基,
R2至R4和R6至R8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1-20烷基、C2-20烯基、C1-20烷基甲硅烷基、C1-20甲硅烷基烷基、C1-20烷氧基甲硅烷基、C1-20醚、C1-20甲硅烷基醚、C1-20烷氧基、C6-20芳基、C7-20烷基芳基或C7-20芳基烷基,和
A是碳、硅或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其中,A是硅,并且
R1和R5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有C3-6支链烷基的苯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其中,所述过渡金属化合物是以下化学式1a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a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合通过连续本体淤浆聚合法进行。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其中,在熔喷过程中,熔体模头和收集熔纺聚丙烯树脂的纤维的收集器之间的距离是20cm至60cm。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制备聚丙烯纤维的方法,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为粉末形式。
CN202080016448.6A 2019-12-04 2020-12-04 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4743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90160109 2019-12-04
KR10-2019-0160109 2019-12-04
KR10-2020-0167775 2020-12-03
KR1020200167775A KR102600514B1 (ko) 2019-12-04 2020-12-03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폴리프로필렌 섬유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CT/KR2020/017652 WO2021112623A1 (ko) 2019-12-04 2020-12-04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폴리프로필렌 섬유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382A CN113474382A (zh) 2021-10-01
CN113474382B true CN113474382B (zh) 2024-03-08

Family

ID=7641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6448.6A Active CN113474382B (zh) 2019-12-04 2020-12-04 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600514B1 (zh)
CN (1) CN11347438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737A (zh) * 2006-02-02 2009-04-22 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熔喷树脂、丙烯熔喷树脂纤维和用所述纤维制备的非织造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119007A (ko) * 2007-07-11 2009-11-19 폴리미래 주식회사 멜트블로운 부직포 제조용 폴리프로필렌계 펠렛 및 그제조방법
CN101896511A (zh) * 2007-12-14 2010-11-24 道达尔石油化学产品研究弗吕公司 制造具有低灰分含量的双模态聚丙烯的方法
CN103834097A (zh) * 2012-11-22 2014-06-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微颗粒及制法和由其制备聚丙烯发泡珠粒的方法及产品
KR20140069576A (ko) * 2012-11-29 2014-06-10 주식회사 투에이취켐 폴리프로필렌 분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099934A (zh) * 2017-11-27 2019-08-06 Lg化学株式会社 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45914A (ja) * 2005-11-24 2007-06-14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 メルトブローン成形不織布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系粒子及びポリプロピレン系不織布
KR101593175B1 (ko) * 2013-09-30 2016-0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프로필렌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수득되는 폴리프로필렌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5737A (zh) * 2006-02-02 2009-04-22 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丙烯熔喷树脂、丙烯熔喷树脂纤维和用所述纤维制备的非织造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119007A (ko) * 2007-07-11 2009-11-19 폴리미래 주식회사 멜트블로운 부직포 제조용 폴리프로필렌계 펠렛 및 그제조방법
CN101896511A (zh) * 2007-12-14 2010-11-24 道达尔石油化学产品研究弗吕公司 制造具有低灰分含量的双模态聚丙烯的方法
CN103834097A (zh) * 2012-11-22 2014-06-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微颗粒及制法和由其制备聚丙烯发泡珠粒的方法及产品
KR20140069576A (ko) * 2012-11-29 2014-06-10 주식회사 투에이취켐 폴리프로필렌 분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099934A (zh) * 2017-11-27 2019-08-06 Lg化学株式会社 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382A (zh) 2021-10-01
KR20210070224A (ko) 2021-06-14
KR102600514B1 (ko)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85313B (zh) 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2703B (zh) 用于无纺布的均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6100753B2 (ja) ポリエチレン粉末及び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る多孔質物品
CN111683977B (zh) 聚丙烯树脂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6517B (zh) 颗粒型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6318559B2 (ja) 超高分子量ポリエチレン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916048A1 (en) Polypropylene resin, polypropylene fibe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CN113474382B (zh) 聚丙烯树脂、聚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3744741A1 (en) Propylene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KR102684259B1 (ko)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022862A (ko) 펠렛형 폴리에틸렌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53755B1 (ko) 호모 폴리프로필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부직포
CN115916851B (zh) 粉末型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7412849B2 (ja) ペレット型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84265B1 (ko) 폴리프로필렌계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40093370A (ko) 폴리에틸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름
KR20220033037A (ko) 분말형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20073022A (ko) 필름용 폴리에틸렌 수지 및 그 중합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