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3875A - 鼻子贴合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鼻子贴合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3875A
CN113473875A CN202080005773.2A CN202080005773A CN113473875A CN 113473875 A CN113473875 A CN 113473875A CN 202080005773 A CN202080005773 A CN 202080005773A CN 113473875 A CN113473875 A CN 113473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se
fixing
user
mask
ad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57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同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re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0/01896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153911A1/ko
Publication of CN113473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3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6Nose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鼻子贴合调节器。具体地,涉及如下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即,在如口罩、护目镜、防毒面具、VR耳机,包括紧贴鼻子部位的部分的装置中,即使不直接强力地压迫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也可以密封对应部分。

Description

鼻子贴合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2020年1月29日提交且申请号为第2020-0010696号的韩国专利和2020年11月25日提交且申请号为第2020-0159634号的韩国专利为优选权,其韩国专利申请文献所记载的全部内容作为说明书中的一部分包括在本申请中。
本发明涉及鼻子贴合调节。具体涉及如下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在包括紧贴鼻子部位的部分的装置中,如口罩、护目镜、防毒面具、VR耳机,即使不直接强力压迫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位,也可以密封相应部位的鼻子贴合调节器。
背景技术
以WHO的基准,微尘和超微尘分别为粒径小于2.5μm、1.0μm的粒状物质。为了阻挡这种微尘,需要正确佩戴符合规格的口罩。
未准确地紧贴在面部而翘起的问题是在包括口罩在内的护目镜、防毒面具、VR耳机等中共同发现的问题。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位,相对于其他面部部位,更为弯曲,因皮肤相对薄而几乎没有缓冲作用,且高度较高,从而很难准确地紧贴在面部。并且,在呼吸或说话时,随着脸部肌肉的活动,会更容易泄漏。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在口罩的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位***或者在表面粘贴可以变形的弹性体等,但是依然存在无法准确地紧贴在面部的问题。即使通过把大部分口罩所使用的铁丝等金属变形来暂时将口罩紧贴在面部,但是因为没有支撑部位,所以随着脸部肌肉的活动,会再次产生空隙。这种问看起来简单且早已解决,但是,实际上是长时间尚未解决的问题。
对话等脸部肌肉的活动会导致口罩的移动。在如新冠病毒-19,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的情况,因鼻梁与口罩之间的摩擦,皮肤将会受损伤。护士等医疗人员在鼻梁贴上创可贴或胶带后佩戴口罩,是为了防止所述频繁的摩擦而所引起的皮肤损伤。
对于防毒面具而言,通过设置在头部后侧的胶带,硅胶等具有弹性的密封部强压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位来提高与面部的紧贴性。由于对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位施加的力较大,因此很难长时间佩戴。并且,在面部留有痕迹而导致女性回避佩戴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口罩和防毒面具为阻断空气流动的装置,但是,VR耳机需要同时阻断空气的流动以及光。当佩戴VR耳机时,在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未被密封的情况下,发生因光的漏出而导致的集中度降低的问题。当前销售的所有产品并未认真考虑这种问题,而是将把如防毒面具的进行强力压迫的不完善的技术作为解决方案。
专利文献1涉及如下的价格低廉的口罩,即,无呼吸气体的泄漏,可以选择最优的气孔的过滤部分,解决窒息,并且还赋予了防止眼镜移动的功能。在所述口罩,由与皮肤接触部的紧贴性优秀的固定框部分、可以自由地分离及粘贴的过滤部分、用于固定在面部的安装部分构成,各个部分由不同的材质形成并分担功能。在固定框部分的皮肤接触部件上形成槽口,以此通过安装部分的张力来扩大接触面积,材料使用通过皮肤的温度进行收缩的形状记忆树脂或皮肤粘贴性树脂。接触部件的上部利用应对因对话或表情变化等引起的面部的肌肉、骨骼变形而进行伸缩的弹性体树脂。过滤部分可以与固定框部分分离,根据目的选择所需材料。
专利文献2涉及包括密封鼻子的部分的口罩。在正压条件下供给呼吸气体,因此,提供具有覆盖使用人员的鼻子及嘴中的至少一个的改良的鼻子密封部分的口罩,并提供具有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的口罩。
专利文献3涉及附着有鼻垫片的口罩。在所述口罩中,由口罩本体、鼻垫片及内层褶皱构成,口罩本体具有外层面、中间层面及内层面,鼻垫片配置于外层面,内层褶皱从内层面延伸并折叠而成,内层褶皱及外层面同时覆盖鼻垫片,与鼻垫片对应的突起部形成于口罩本体。
专利文献4涉及具有伸缩带的紧贴型口罩。沿着口罩本体的边缘部构成具有伸缩性和可挠性的2次紧贴部,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上部构成从上方包围使用人员的鼻梁来紧贴的鼻垫片,具有从所述鼻托的两侧沿着下形成闭曲线形态来包围鼻子和嘴周边的侧下部膜,在所述侧下部膜边缘构成用于与皮肤紧贴的弹性及伸缩性材质的1次紧贴部,在所述2次紧贴部中,在作为一侧的上部位置形成具有弹性的额外的伸缩带,由此增加鼻托40的鼻梁紧贴力来防止内部空气向上流出。
专利文献5涉及口罩。在盖子的内侧上部的中心形成收容鼻梁的收容槽,沿着所述收容槽的两侧形成具有凸部的密封单元,所述凸部紧贴在沿着面部的眼睛下方向形成于鼻梁与两侧颧骨之间的空间***的皮肤。
专利文献6涉及可以防止气体部被滤纸过滤而流入口罩的内部的口罩,包括鼻夹和/或鼻垫片。
专利文献7涉及防止微尘不流入呼吸器官的防尘口罩,包括沿着上、下端形成在内侧面具有鼻子支撑部的上部盖部和形成下巴支撑部的下部盖部,所述下巴支撑部包括空气排出部。当使用人员佩戴口罩时,形成在上部盖部的鼻子支撑部在没有其他操作的情况下,在紧贴在鼻子的状态下可轻松佩戴口罩。
专利文献8涉及环保的传统韩国纸口罩。包括按照脸部曲率形成二可遮挡嘴和鼻子的口罩本体100,以及形成于所述口罩本体100的两侧可挂在耳朵上的固定绳200。拥有韩国纸的固有功能,从而有效地吸附和过滤微尘、污染物质、各种有害细菌等,并具有优秀的透气性、保暖性、快干性和抗菌性,可长时间维持舒适的状态,尤其,对人体的伤害较少,儿童和老人均可安全使用。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8提供了口罩和可紧贴包括鼻子的周边部位的多种手段。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1)在佩戴状态下,即使暂时可以紧贴也是紧贴程度弱,2)由于是使用人员的肌肉必须活动的面部,所以不仅因为面部肌肉等活动而紧贴程度容易降低,并且与鼻梁等部位皮肤的频繁摩擦而发生皮肤损伤,3)即使没有面部肌肉活动也是,佩戴口罩或者VR耳机的使用者移动的时候,因为其震动而紧贴程度会消弱,4)如鼻垫片的紧贴部为,以强力压迫鼻子部位的形状形成,女性使用者因化妆被擦掉而不愿意佩戴,5)部分防毒面具根据情况不能调节压迫程度,只有强度压迫,并且6)因为根据使用的熟练程度有不同的津贴程度,所以如老人、儿童对装置或者器具操作不熟悉的使用者,具有不完全津贴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11-000430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19-030698号
专利文献3:日本授权专利公报第3222972号
专利文献4:日本授权专利公报第5011294号
专利文献5: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2012157号
专利文献6: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1-0009652号
专利文献7: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7-0000048号
专利文献8: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7-0072094号
专利文献9: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9-0032897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主要目的为提供密封包括鼻子的周边部位的鼻子贴合调节器。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具有如下特征。1)紧贴程度强,2)即使面部肌肉活动也可以维持紧贴,并且使与面部的摩擦最小化,3)佩戴口罩等活动,不因发生的震动而紧贴程度变弱,4)为紧贴而压迫部位的最小化,5)压迫程度根据个人的鼻子的高度可随意调节,并且6)对如老弱人、儿童等对装置或者器具调节不熟悉的使用者,也可提供一定水准以上的紧贴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鼻子贴合调节器。所述鼻子贴合调节器包括:盖部,用于覆盖使用人员的鼻软骨(图1中,包括鼻侧软骨(Lateral nasal cartilage)、大翼软骨(Major alar cartilage)、小翼软骨(Minor alar cartilages))的至少一部分及其周边部;及固定部,以下第一固定部至第三固定部中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如下。1)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盖部的外部,压迫使用者的鼻腔褶皱(nasolabial fold)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压迫部来,使所述盖部紧贴在所述使用人员的皮肤上;2)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盖部的外面,压迫使用者的上唇提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参照图2及图3)或上唇鼻翼提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alaeque nasi)(参照图2)的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盖部紧贴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上;3)第三固定部,在所述该部的外面,压迫所述使用者的鼻翼(alar crease)的外周围部的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盖部紧贴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上。
本发明还可包括,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压迫所述使用者的鼻软骨的至少一部分的附加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压迫程度可大于所述附加固定部的压迫程度。
所述固定部及所述附加固定部压迫的部位为点、线或面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形态,所述固定部及所述附加固定压迫的部位为至少一个以上。
具体地,所述附加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可以以微细突起形态构成。
所述固定部或所述附加固定部的形态为点、线、面或立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形态。
除所述第一压迫部至第三压迫部之外,所述固定部可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压迫附加压迫部,所述附加压迫部为点、线或面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形态。所述附加压迫部可以是在所述盖部可配置的部位中除了所述第一压迫部至第三压迫部的任何部位,可以选择多个部位。
所述固定部及所述附加固定部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压迫的方向可以是如下。与使用者的皮肤相垂直方向、形成在使用者面部的皱纹方向、与形成在使用者面部的皱纹相垂直方向、沿着使用者鼻子外周边的方向、使用者鼻子外周边内向或者外向方向,使用者鼻子周边肌肉方向,或者是所述方向的组合。
可配置所述该部的最大范围如下。上下为从鼻尖(tip-defining points)以上至鼻骨(nasal bone)下端部,左右为使用者的面部颧骨为止。
当所述盖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至第三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部来紧贴于皮肤时:1)所述固定部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被固定,所述盖部被延伸,使得所述盖部与皮肤相紧贴;2)所述固定部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没有被固定,所述盖部沿着鼻子的外形而变形,使得所述盖部与皮肤相紧贴;以及3)所述固定部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没有被固定,所述盖部被延伸,使得所述盖部与皮肤相紧贴。
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通过形成于所述盖部外侧的额外的支撑部固定。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支撑部的部位为至少一个以上,是点、线、面中的一个以上的形态。并且,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处于能够进行包括旋转、移动、扭曲的运动的形态。
作为具体形态,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压迫所述盖部的部位与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固定的部位之间,可以通过具有弯曲部的弹性的材质相连接。
所述盖部及所述支撑部的材质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质或者是没有弹性的材质。
根据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并不仅限于口罩,可适用于现有的口罩、护目镜、防毒面具、VR耳机等的可以佩戴在脸部前面部的任何物品。
本发明可提供所述发明中任意组合。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可配置本发明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固定部的面部解剖学示意图。
图4至图69为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多种例示。
图70至图72为为了测定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认证泄漏率,利用现有的口罩(KF94),在不适用现有口罩本身的贴合功能的状态下,将可紧贴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至第三固定部的固定部,制成金属夹形态来佩戴的照片。
图73是为了确认根据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有无而发生的位移,制造仅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左右的弹性体,利用运动传感器来追踪在鼻子周边部的所述弹性体的位置变化而使用者佩戴的照片。
图74为使用图73来观测位置变化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具有普通技术的人员可以容易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的过程中,判断公知功能或者构成的具体说明导致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的时候,可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并且,在整个附图中,对起到类似功能及作用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当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还包括在中间隔着其他构件而间接连接的情况。并且,只要没有记载特别相反的构成,包括任一构成要素意味着还可包括其他构成要素,而并非排除其他构成要素。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是为密封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的装置。因为如口罩、护目镜、防毒面具、VR耳机等,对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的密封并不完整,所以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是为了改善这种问题。
本发明的盖部覆盖使用人员的软骨(图1中,包括鼻侧软骨、大翼软骨、小翼软骨)的至少一部分及其周边部。除与面部直接接触的部分之外的剩余面可以与口罩、护目镜、防毒面具、VR耳机等的面部附着装置相结合,或者可以结合于支撑部。
图4示出附加有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口罩。根据图4的盖部是用浅灰色表示的部分。深灰色为盖部中向外部露出的部分,浅灰色为被口罩的本体遮挡而无法看见的部分。在盖部中,除与面部相接触的上端弯曲线之外的剩余下端弯曲线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口罩相结合。
图4中,整体包裹面部周边的黑色实线为口罩的最***。图4的盖部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布。在所述盖部中,除与面目接触的上端弯曲线之外的剩余下端弯曲线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口罩相结合。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可通过压迫包括鼻翼的外周部的部位(用垂直剖面线表示)来使盖部与皮肤相紧贴。在图4,以压迫鼻子的两侧鼻翼外周部,即使鼻子的软骨部没有其他压迫,也可以延伸或变形盖部而紧贴在鼻子。
图4中,紧贴在面部的装置为口罩,因此,盖部为上端边界面,下侧边界面为口罩本体。若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适用于如VR耳机等的附着在眼睛周围的装置,则盖部形成下端边界面。
图5至图28具体示出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为点或线形态。
图5至图16是仅图示将盖部和固定其的固定部。用灰色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盖部的例示。盖部可以覆盖鼻翼(图5至图7、图11至图13)及其周边部或者覆盖软骨的上端部及其周边部(图8至图10、图14至图16)。
在图5至图16中,黑色点表示固定部在盖部的外部面朝向使用人员的面部压迫盖部的部分。虚线的圆示出固定部固定于支撑部的部分。在中心黑色线或者曲线和在周边部的剖面线是示为进行压迫的部分为线形态。图4还表示进行压迫的部分为线的形态。压迫所述盖部的黑色点可通过弹性改变位置。
在图5至图16中举例的固定部为具有弹性的弹簧形态,一端固定于支撑部,另一端在盖部的外部面朝向使用人员的面部压迫盖部。所述固定部压迫所述盖部的部位与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固定的部位之间形成为直线形态(图5、图6、图8、图9、图12及图16)或弯曲部(图7、图10、图11、图13、图14)。弯曲部可以为1个或多个(图11及图13)。
具有直线或弯曲部的形态可根据固定部进行压迫的方向改变设计。固定部在盖部的外部面进行压迫的方向可以为与使用人员的皮肤垂直的方向(图5、图6、图8及图11)、形成于使用人员的面部的褶皱方向、与形成于使用人员的面部的褶皱相垂直的方向(图11)、沿着使用人员的鼻子外周边的方向(图12)、使用人员的鼻子外周边的内向或外向方向(图6、图7及图13)、使用人员的鼻子周边肌肉方向(图9、图14)或者所述方向的复杂组合(图10及图15)。
另一方面,压迫固定部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有可能被固定或不被固定。在图5至图16中,相对于固定部进行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固定部压迫的部分的黑色的点可通过固定部的弹性改变位置。
在图5至图7、图11至图13中,固定部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在图8至图10、图14至图16中,为第二固定部。在图5至图16中,固定部以鼻子为中心对称配置。在图5至图16的例示中,一个固定部中对一个进行压迫的部位以点形态形成。只是,举了一个固定部固定于支撑部的部位为1个(图5至图12、图14、图15)或2个(图13及图16)的例子。
在图17至图22中,除图5至图16的结构之外,还附加了连接以鼻子为中心对称配置的固定部的连接部。只是,在图17至图19的结构中,具有弹性的弹簧形态的中心部依然不会直接压迫鼻子。在此情况下,形成固定部的弹簧由一个本体构成。
图23至图28示出在图5至图16的结构中,固定于支撑部的部位为2个以上,对于弯曲部为2个以上的情况的多种实施例。这种结构可根据附着于面部的形态或进行压迫的部位改变设计。图23至图28的多种形态也可以改变一个本体来构成。
这种形态也可根据支撑部的位置改变。若支撑部形成于面部附近,则固定部可沿着面部配置,若支撑部形成于从面部隔开的位置,则固定部以从面部远离的形态构成。如上所述,弹簧形态的弹性体可以利用x轴、y轴及z轴3轴,来进行多种变形。
图29至图37具体示出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为面形态。
在图29至图37中,内部被黑色填充的图形示出本发明的固定部在盖部的外部面进行压迫的部分为面的形态。在图29至图31中,未连接软骨部分的2个固定部对称配置,在图32至图34中,中间部相连接。图35至图37为进行压迫的部分均包括点、线、面的情况。即使是这种情况,形成固定部的材质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金属等的材质来形成为一体。
图38至图55示出固定部或附加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为面形态,固定部或附加固定部的形态为立体的情况。在图38至图55中,黑色面示出从使用人员的面部上部向下部俯视时候的固定部侧面。鼻软骨周边部的灰色示出附加固定部,附加固定部也呈立体形状。在图38至图55中限定的固定部为泡沫等具有弹性的立体形态,由一个本体构成或由多个本体构成。所述固定部压迫盖部的部分为面,并且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支撑部的部分也为面。
图56至图58示出固定部的另一种立体形状,固定部由泡沫或硅胶等的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进行压迫的部位为面或微细突起的形态。固定于支撑部的部位为面形态,图56至图58的结构为可以分散将向使用人员的面部附加的压迫的多种形态的例子。
图59至图69示出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并进行包括旋转、移动、扭曲的运动的形态的多种例示。所述固定部的非限定性例示的具体运动形态可适用滑动、旋转、铰链折叠等多种机械运动。
在图67至图69的实施例中,将泡沫、真空包装袋、硅胶、弹簧等形状改变的物体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并在其连接固定部来适用非机械运动。
实施例
图70至图72为为了测定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认证泄漏率,利用现有的口罩(KF94),在不适用现有口罩本身的贴合功能的状态下,将可紧贴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至第三固定部的固定部,制成金属夹形态来佩戴的照片。
测定了在将图70至图72的夹子紧贴在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实施例1)、第二固定部(实施例2)、第一固定部(实施例3)的情况的认证泄漏率。
比较例
将作为现有口罩的KF94模型的一次性口罩用作比较例。所述口罩为了密封鼻子周边部而将可以变形的铁丝***到口罩的鼻子周边。测定了所述口罩的认证泄漏率。比较例1、比较例2及比较例3分别在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测定泄漏率的位置中使用现有的KF94来测定了泄漏率。
测定认证泄漏率
泄漏率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评价院“保健用口罩的标准规格指南(信访人指南)”中的指南-0349-04中所记载的泄漏率测试方法进行。本发明的泄漏率结果是从韩国食品药品安全评价院获得测定试验装置及方法认证后进行的结果。
在以下与泄漏率相关的表结果值中,1号行动至5号行动为在“保健用口罩的标准规格指南(信访人指南)”中的指南-0349-04中所述的(一)在不摆动头部或不说话的情况下行走2分钟,(二)如照射隧道的壁面,约在2分钟内左右摆动头部15次,(三)如照射屋顶和地面,约在2分钟内上下摆动头部15次,(四)2分钟大声说出韩语句子,(五)在不摆动头部或不说话的情况下行走2分钟。
对各个行动进行约为2分钟的测试,总共实施5次计算平均值。
认证泄漏率结果比较
表1、表3及表5分别为在紧贴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实施例1)、第二固定部(实施例2)、第一固定部(实施例3)的情况下的认证泄漏率,表2及表4为比较例1、比较例2的认证泄漏率结果。在比较例3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紧贴,因此,无法测定泄漏率。当强行测定泄漏率时,测定了40%以上的值,实质上,无法导出有意义的值。
表6为实施例4,在不压迫所述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部位,仅针对使用人员的鼻软骨部位,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情况,来实施相同实验测定认证泄漏率的结果。
表1
试验人 Koreatech
试验日期 2020-10-28
口罩佩戴者 Joony
口罩制造商 Sample 2
口罩模型名称 NFA-Medium
口罩编号 002
试验次数 2
口罩泄漏率判断基准(%) 11
口罩泄漏率(%) 2.05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V) 0.0000024329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mg/m<sup>2</sup>) 0.00
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72946996
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11.46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52187303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8.19
口罩内部测定值(V) 0.000
口罩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0.09
吸气时间(1秒钟) 253
呼气时间(1秒钟) 347
零位移(V) 0
一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2.462(合格)
二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2.601(合格)
三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244(合格)
四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723(合格)
五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2.682(合格)
表2
试验人 Koreatech
试验日期 2020-10-28
口罩佩戴者 Joony
口罩制造商 Sample 2
口罩模型名称 鼻夹-Medium
口罩编号 002
试验次数 4
口罩泄漏率判断基准(%) 11
口罩泄漏率(%) 4.12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V) 00.0000040403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mg/m<sup>2</sup>) 0.00
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67938882
腔室内部测定值(mg/m2) 10.67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51466752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8.08
口罩内部测定值(V) 0.000
口罩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0.18
吸气时间(1秒钟) 246
呼气时间(1秒钟) 354
零位移(V) 0
一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3.352(合格)
二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2.354(合格)
三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4.454(合格)
四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3.708(合格)
五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6.814(合格)
表3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11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21
表4
试验人 Koreatech
试验日期 2020-10-28
口罩佩戴者 Joony
口罩制造商 Sample 1
口罩模型名称 鼻夹-upper
口罩编号 001
试验次数 4
口罩泄漏率判断基准(%) 11
口罩泄漏率(%) 1.57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V) 0.0000022869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mg/m<sup>2</sup>) 0.00
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68224883
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10.71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50919662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7.99
口罩内部测定值(V) 0.000
口罩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0.06
吸气时间(1秒钟) 238
呼气时间(1秒钟) 362
零位移(V) 0
一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575(合格)
二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547(合格)
三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0.826(合格)
四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796(合格)
五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2.050(合格)
表5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22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31
表6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32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41
以下表7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和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认证泄漏率的比较结果。
表7
认证泄漏率 备注
实施例1 2.05% 第三固定部
实施例2 0.36% 第二固定部
实施例3 2.04% 第一固定部
实施例4 0.71% 权利要求2的固定部
比较例1 4.12% 以KF94基准,小于11%,充足
比较例2 1.57% 以KF94基准,小于11%,充足
比较例3 - 由于未固定而无法测定
在测定认证泄漏率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和比较例均满足KF94的基准,与比较例相比,本发明的所有情况下呈现出低的泄漏率。
比较下颚运动结果
表8、表10及表12分别为在佩戴包括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口罩之后,所述泄漏率试验方法中,分别执行5次具有下颚移动的“(四)2分钟大声说出韩语文章”的试验结果,表9及表11分别示出比较例1至比较例2的结果。在(四)的情况下将发生较多的泄漏,但在认证测试的规定内无法明确得知,因此,进行了对此的附加实验。
从表8可知,包括实施例1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口罩针对所述(四)试验也呈现出泄漏率为1.87%的极为优秀的值。参照表9,在相同位置使用现有的KF94的情况下,虽然泄漏率为8.02%小于11%,从而符合规格,但是,与实施例1相比,呈现出4倍以上的泄漏率值。
表8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42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51
表9
口罩模型名称 NN002
口罩编号 002
试验次数 5
口罩泄漏率判断基准(%) 11
口罩泄漏率(%) 8.02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V) 0.000025650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mg/m<sup>2</sup>) 0.00
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69551891
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10.92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45803887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7.19
口罩内部测定值(V) 0.000
口罩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0.40
吸气时间(1秒钟) 282
呼气时间(1秒钟) 318
零位移(V) 0
一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9.486(合格)
二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8.483(合格)
三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8.208(合格)
四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9.129(合格)
五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5.096(合格)
从表10可知,实施例2的包括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口罩呈现出泄漏率为0.41%的极为优秀的值。参照表11,在相同位置使用现有的KF94的情况下,泄漏率为1.41%,从而符合规格,但是,与实施例2相比,呈现出4倍左右的泄漏率。
表10
试验人 Koreatech
试验日期 2020-07-30
口罩佩戴者 Yi
口罩制造商 KF94
口罩模型名称 Modi_Upper
口罩编号 001
试验次数 1
口罩泄漏率判断基准(%) 11
口罩泄漏率(%) 0.41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V) 0.0000017391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mg/m<sup>2</sup>) 0.00
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67575390
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10.61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44641244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7.01
口罩内部测定值(V) 0.000
口罩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0.01
吸气时间(1秒钟) 281
呼气时间(1秒钟) 319
零位移(V) 0
一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0.702(合格)
二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0.275(合格)
三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0.496(合格)
四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0.359(合格)
五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0.209(合格)
表11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61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71
从表12可知,实施例3的包括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口罩呈现出泄漏率为2.31%的优秀的值。相反,在比较例3的情况下,由于无法紧贴,因此,无法测定泄漏率自身。当强行测定泄漏率时,测定了40%以上的值,实质上,无法得出有意义的值。
表12
口罩模型名称 Modi_NFA_Low
口罩编号 001
试验次数 1
口罩泄漏率判断基准(%) 11
口罩泄漏率(%) 2.31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V) 0.0000025399
口罩测定前修改值(mg/m<sup>2</sup>) 0.00
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82376058
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12.94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V) 0.0049608726
试验后腔室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7.79
口罩内部测定值(V) 0.000
口罩内部测定值(mg/m<sup>2</sup>) 0.13
吸气时间(1秒钟) 278
呼气时间(1秒钟) 322
零位移(V) 0
一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235(合格)
二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4.931(合格)
三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2.474(合格)
四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484(合格)
五次行动时平均泄漏率(%) 1.339(合格)
以下表13为整理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和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认证泄漏率中,泄漏率高的试验的结果。使用人员佩戴口罩并长时间进行业务等的情况较多,大部分为进行对话的情况。参照以下表13,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即使处于这种情况,与表7的情况相比,呈现出几乎类似的泄漏率值,可确认即使下颚肌肉或脸部的肌肉活动,也可以确保规定的密封。并且,与位置和肌肉使用与否无关,维持低的泄漏率,即使使用人员并不习惯佩戴口罩,也可以一直获得优秀的结果。
表13
Figure GDA0003217167650000181
相反,现有的口罩在使用人员的下颚或脸部肌肉停止的情况和并不停止的情况下呈现出很大的泄漏率差异,根据位置,呈现出4倍以上的泄漏率差异,根据使用人员的口罩佩戴熟练与否、对话与否呈现出并不恒定的值。另一方面,不压迫所述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部位,简单针对使用人员的鼻软骨部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鼻子贴合调节器情况和使用比较例的KF94来测定泄漏率的结果,呈现出与表10及表11类似的结果。在此情况下,本发明的结果约为1/4的泄漏率值。
位移实验
为了确认基于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有无的固定于面部的装置的位移,而制造仅固定于使用人员的面部左右的弹性体,在鼻子周边部中,使用移动传感器来观察了所述弹性体的位移变化。
图73是为了进行位移实验,使用人员佩戴附加实施例2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弹性体的照片。在图73中,观测了表示为鼻尖点的部分的位移。在使用人员佩戴附加或未附加实施例2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弹性体之后,说出“啊、诶、咦、哦、呜”并观察所述点的位移。在从基准点求出坐标之后,在测定这些距离之后,根据时间将其图示在图74。x轴为分,y轴为位移。
在现有的口罩中,即使使用人员弯曲鼻子周边的铁丝来进行紧贴,也因使用人员在说话的过程中发生的面部肌肉的收缩松弛而导致紧贴度的降低。如图74中用虚线表示的部分为与此类似的结果,表示佩戴未附加实施例2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弹性体的结果。在附加本发明的鼻子贴合调节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间接确认即使使用人员进行对话,对应部位的位移(参照图74的蓝色)少,从而可以继续维持紧贴度。
本发明的位置变化少,因此,因位移所引起的与皮肤的摩擦少。如新冠病毒-19,在需要长时间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因鼻梁与口罩发生摩擦而导致的皮肤损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鼻子贴合调节器,所述鼻子贴合调节器包括用于覆盖使用人员的鼻软骨的至少一部分及其周边部的盖部,及第一固定部至第三固定部中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部,可提供如下密封包括鼻子在内的周边部位的鼻子贴合调节器,1)所属盖部和所述使用者的皮肤紧贴程度强,2)即使面部肌肉活动也可以维持紧贴,并且使摩擦最小化,3)佩戴口罩等活动,不因发生的震动而紧贴程度变弱,4)为紧贴而压迫部位的最小化,5)压迫程度根据个人的鼻子的高度可随意调节,并且6)对如老弱者、儿童等对装置或者器具调节不熟悉的使用者,也可以提供一定水准以上的紧贴。

Claims (18)

1.一种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部,用于覆盖使用人员的鼻软骨的至少一部分及其周边部;以及
及固定部,以下第一固定部至第三固定部中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部,
1)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盖部的外部,压迫使用者的鼻腔褶皱(nasolabial fold)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压迫部来,使所述盖部紧贴在所述使用人员的皮肤上;
2)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盖部的外面,压迫使用者的上唇提肌(levator labiisuperioris)或上唇鼻翼提肌的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盖部紧贴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上;
3)所述第三固定部,在所述该部的外面,压迫所述使用者的鼻翼(alar crease)的外周围部的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盖部紧贴于所述使用者的皮肤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压迫所述使用人员鼻软骨的至少一部分的附加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压迫程度大于所述附加固定部的压迫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附加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为点、线或面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附加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为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固定部进行压迫的部位以微细突起形态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或所述附加固定部的形态为点、线、面或立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除所述第一压迫部、第二压迫部及第三压迫部之外,所述固定部能够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压迫附加压迫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压迫部为点、线或面中的一种以上的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及所述附加固定部在所述盖部的外部面压迫的方向可以是如下,与使用者的皮肤相垂直方向、形成在使用者面部的皱纹方向、与形成在使用者面部的皱纹相垂直方向、沿着使用者鼻子外周边的方向、使用者鼻子外周边内向或者外向方向,使用者鼻子周边肌肉方向,或者是所述方向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能够配置所述盖部的最大范围如下,即,上下为从鼻尖以上至鼻骨下端部,左右为使用人员的面部的两个颧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固定部来使所述盖部紧贴在皮肤时:
1)所述固定部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被固定,所述盖部被延伸,使得所述盖部与皮肤相紧贴;
2)所述固定部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没有被固定,所述盖部沿着鼻子的外形而变形,使得所述盖部与皮肤相紧贴;以及
3)所述固定部压迫的所述盖部的相对位置没有被固定,所述盖部被延伸,使得所述盖部与皮肤相紧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通过形成于所述盖部外侧的额外的支撑部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支撑部的部位为一个以上,且为点、线、面中的一个以上的形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处于能够进行包括旋转、移动、扭曲的运动的形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压迫所述盖部的部位与所述固定部和/或所述附加固定部通过所述支撑部固定的部位之间,可以通过具有弯曲部的弹性的材质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材质或没有弹性的材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子贴合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材质或没有弹性的材质。
CN202080005773.2A 2020-01-29 2020-12-23 鼻子贴合调节器 Pending CN1134738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010696 2020-01-29
KR10-2020-0010696 2020-01-29
KR1020200159634A KR102389025B1 (ko) 2020-01-29 2020-11-25 코 피팅 조절기
KR10-2020-0159634 2020-11-25
PCT/KR2020/018968 WO2021153911A1 (ko) 2020-01-29 2020-12-23 코 피팅 조절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3875A true CN113473875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31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5773.2A Pending CN113473875A (zh) 2020-01-29 2020-12-23 鼻子贴合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89025B1 (zh)
CN (1) CN11347387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9864U (zh) * 1991-12-30 1992-07-15 云南锡业公司劳动防护研究所 新型高效卫生防疫防尘口罩
JP2001000566A (ja) * 1999-06-21 2001-01-09 Kiyoshi Takamoto マスク
JP2002325855A (ja) * 2001-04-27 2002-11-12 Nobuo Yunoki 着脱式マスクノーズクリップ並びに着脱式マスクノーズクリップ付きマスク
JP3121403U (ja) * 2006-02-21 2006-05-18 玉川衛材株式会社 マスク用ノーズフィット部材
JP2011030680A (ja) * 2009-07-31 2011-02-17 Sekisui Seikei Ltd ノーズフィッ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スク
JP2015156972A (ja) * 2014-02-25 2015-09-03 鈴木 達也 ノーズフィッター及マスク
CN105361285A (zh) * 2014-08-11 2016-03-02 段睿纮 可单手直接快速穿戴且稳定罩口的口罩结构
CN107048532A (zh) * 2017-04-11 2017-08-18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口罩的防雾鼻垫及防雾口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1294B1 (zh) 1970-10-07 1975-04-30
KR200430144Y1 (ko) 2006-08-14 2006-11-07 (주)한국원자력 엔지니어링 마스크
EP2275083B1 (en) 2008-05-16 2013-08-21 Nichirei Biosciences Inc. Extract produced from orchid family plant,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preparation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to skin comprising extract produced from orchid family plant
JP2011000430A (ja) 2009-05-21 2011-01-06 Haruo Watanabe パーフェクトプロテクトマスク
JP6420151B2 (ja) 2011-10-31 2018-11-07 フィッシャー アンド ペイケル ヘルスケア リミテッド 鼻を密閉する部分を含むインタフェース
JP2013188281A (ja) * 2012-03-13 2013-09-26 Mitsuaki Kamiyama マスク補助部材、マスク及び挿入部材
KR101785093B1 (ko) 2015-06-22 2017-10-13 대한민국 살균 장치
KR101985567B1 (ko) 2015-12-16 2019-06-03 안철 착용이 용이하면서 김서림을 방지한 방진마스크
CN106858820B (zh) 2016-09-12 2019-10-29 宣德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置入式鼻垫的防护口罩
KR20190032897A (ko) 2017-09-20 2019-03-28 박태준 친환경 전통한지 마스크
KR20190122516A (ko) * 2018-04-21 2019-10-30 김여일 기능성 안면 밀착 마스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012157B1 (ko) 2019-04-16 2019-08-19 김강권 신축밴드가 구비된 밀착형 마스크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9864U (zh) * 1991-12-30 1992-07-15 云南锡业公司劳动防护研究所 新型高效卫生防疫防尘口罩
JP2001000566A (ja) * 1999-06-21 2001-01-09 Kiyoshi Takamoto マスク
JP2002325855A (ja) * 2001-04-27 2002-11-12 Nobuo Yunoki 着脱式マスクノーズクリップ並びに着脱式マスクノーズクリップ付きマスク
JP3121403U (ja) * 2006-02-21 2006-05-18 玉川衛材株式会社 マスク用ノーズフィット部材
JP2011030680A (ja) * 2009-07-31 2011-02-17 Sekisui Seikei Ltd ノーズフィッ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スク
JP2015156972A (ja) * 2014-02-25 2015-09-03 鈴木 達也 ノーズフィッター及マスク
CN105361285A (zh) * 2014-08-11 2016-03-02 段睿纮 可单手直接快速穿戴且稳定罩口的口罩结构
CN107048532A (zh) * 2017-04-11 2017-08-18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口罩的防雾鼻垫及防雾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89025B1 (ko) 2022-04-22
KR20210097012A (ko)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4965A (en) Nasal mask
US5647357A (en) Respiratory mask facial seal
JP5080503B2 (ja) 超軟性ゲルを充填する密封体及び密封体を使用するマスク
JP2016532790A (ja) 個人用呼吸保護装置
KR100373970B1 (ko) 마스크노우즈클립
CN104394919B (zh) 具有用于避免红印的衬垫的患者界面
JP2016533821A (ja) 個人用呼吸保護装置
US10675426B2 (en) Mask cushion for a full face mask
JP2009195758A5 (zh)
JP2016529004A (ja) 個人用呼吸保護装置
AU8931298A (en) Nasal mask
CN203408324U (zh) 一种呼吸面罩
JP2022188109A (ja) 位置決め構造、安定化構造およびインターフェーシング構造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
CN115996781A (zh) 包括侧固定部分的口罩
CN113473875A (zh) 鼻子贴合调节器
JP7509894B2 (ja) 鼻フィッティング調節器
US20230165323A1 (en) Mask fram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mask frame
US20120006329A1 (en) Method of partially adhering cpap mask to face
JP2019119977A (ja) マスク
CN116234466A (zh) 面罩
KR102602453B1 (ko) 포켓부 포함하는 마스크
CN215649376U (zh) 一种鸭嘴型口罩
KR20230120912A (ko) 조절부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
CN219330791U (zh) 防护面屏
CN216090428U (zh) 一种内镜诊疗使用的带唇咽保护和防生物气溶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