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7366A - 机床和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床和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7366A
CN113467366A CN202110292053.5A CN202110292053A CN113467366A CN 113467366 A CN113467366 A CN 113467366A CN 202110292053 A CN202110292053 A CN 202110292053A CN 113467366 A CN113467366 A CN 113467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ortion
conductive
displacement detection
machine too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20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千贺敬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67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7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19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or contouring control systems, e.g. to control position from one programmed point to another or to control movement along a programmed continuous path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5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till input file format
    • G05B2219/35349Display part, programmed locus and tool path, traject, dynamic loc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床和判定方法。机床具有移位检测部,该移位检测部检测机床自身的移位。移位检测部具有:第一导电部,其与电源相连接;及第二导电部,其未与第一导电部连接,且具有与电源的电位不同的电位。机床具有:安装件,其具有导电性,该安装件进行移位检测部向被安装部的安装,在安装时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及判定部,在利用安装件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时,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安装于被安装部,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

Description

机床和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和判定方法,该机床和判定方法能够判定移位检测部的拆除,该移位检测部检测该机床自身的移位。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7-33439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使用陀螺仪传感器来检测机床的移位的移机检测装置。
在将移机检测装置从作为监视对象的机床拆除时,存在这样的问题:移机检测装置无法检测到作为监视对象的机床的移位,无法应对作为监视对象的机床的不正当移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判定是否拆除了移位检测部,能够以低成本解决上述问题的机床和判定方法。
技术方案1的机床具有移位检测部,该移位检测部检测机床自身的移位,其中,移位检测部具有:第一导电部,其与电源相连接;及第二导电部,其未与第一导电部连接,且具有与电源的电位不同的电位,该机床具有:安装件,其具有导电性,该安装件进行移位检测部向被安装部的安装,在安装时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及判定部,在利用安装件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时,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安装于被安装部,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
移位检测部借助安装件安装于被安装部。在移位检测部安装于被安装部时,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利用安装件连接起来。在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时,安装件离开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变为非连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机床能够以低成本判定移位检测部有无被拆除。
技术方案2的机床的移位检测部具有基板,该基板具有贯通孔、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判定部位于基板的一面,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在基板的另一面上位于贯通孔周围。
将判定部例如CPU安装在基板的一面,使所述一面朝向操作者侧。由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位于基板的另一面,即,位于操作者的相反侧,因此无法看到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不易意识到。因此,对进行机床的不正当移位的人来说,不易察觉到拆除的检测。
技术方案3的机床的安装件包括螺栓套筒,该螺栓套筒在基板的另一面与被安装部之间与贯通孔同轴地配置。
螺栓套筒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螺栓套筒能够兼用于基板向被安装部的安装以及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的连接。
技术方案4的机床的移位检测部具有基板,该基板具有贯通孔、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位于贯通孔周围,安装件包括螺栓,该螺栓***于贯通孔,将基板安装于被安装部。
螺栓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螺栓能够兼用于基板向被安装部的安装以及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的连接。
技术方案5的机床的基板具有包含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在内的多个贯通孔、与各贯通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导电部及与各贯通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导电部,在至少位于第一贯通孔周围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且位于第二贯通孔周围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判定部才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
在基板的至少两个部位,例如在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附近设置用于检测移位检测部的拆除的构造。至少在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处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才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
技术方案6的机床的电源用于检测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的拆除,移位检测部具有第二电源,该第二电源相对于电源独立,其用于驱动移位检测部。
用于检测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的拆除的电源相对于用于驱动移位检测部的第二电源独立。因此,机床能够防止第二电源的寿命变短。
技术方案7的判定方法用来对机床中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的拆除进行判定,机床具有移位检测部,移位检测部检测机床自身的移位,移位检测部具有:第一导电部,其与电源相连接;及第二导电部,其未与第一导电部连接,且具有与电源的电位不同的电位,利用具有导电性的安装件进行移位检测部向被安装部的安装,在利用安装件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时,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安装于被安装部,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
移位检测部借助安装件安装于被安装部。在移位检测部安装于被安装部时,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利用安装件连接起来。在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时,安装件离开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变为非连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部从被安装部拆除。机床能够以低成本判定移位检测部有无被拆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机床的立体图。
图2是机床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说明移位检测装置的安装的说明图。
图4是另一面上的第一贯通孔或第二贯通孔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以图4的V―V线为剖切线的移位检测装置和金属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机床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移位检测装置和金属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机床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移位检测装置的安装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机床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11是实施方式4的另一面上的第一贯通孔或第二贯通孔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表示机床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机床100的附图来进行说明。机床100具有基座1、机床主体2、机床罩3、操作部4和控制装置10。基座1支承机床主体2。机床罩3包覆机床主体2(参照图2)。控制装置10安装在机床主体2的后侧。操作部4具有显示部4a、开关、按钮和触摸面板等,操作部4接受操作者的操作。机床主体2具有主轴驱动机构2a和工件保持部驱动机构2b。主轴驱动机构2a执行装配刀具的主轴的旋转和主轴的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及前后移动。工件保持部驱动机构2b执行工件保持部的旋转。
控制装置10具有CPU11、ROM12、RAM13、非易失性存储器14和输入输出接口(下面,为输入输出I/F)16等。CPU11将ROM1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读出到RAM13,控制主轴驱动机构2a和工件保持部驱动机构2b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4例如为EEPROM、EPROM或闪存等。也可以使用硬盘来代替非易失性存储器14。也可以使用GPU、微控制器、FPGA等来代替CPU11。
操作信号从操作部4经输入输出I/F16输入到控制装置10。驱动/停止信号从控制装置10经输入输出I/F16输出到主轴驱动机构2a、工件保持部驱动机构2b等。
机床100具有电源5、电源开关6和移位检测装置20(移位检测部)。电源开关6切换电源5的接通/切断。移位检测装置20检测是否存在对机床100的不正当移位或不正当改装。在机床100的电源切断时检测到阈值以上的振动时,移位检测装置20将振动值超过了阈值的内容的信号(超过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10。移位检测装置20具有电池27(第二电源)、CPU21(判定部)、ROM22、RAM23、非易失性存储器24、电压检测电路28、振动传感器25和输入输出接口(下面,为输入输出I/F)26等。CPU21将ROM2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读出到RAM23,执行检测机床100的移位、改装的处理。
非易失性存储器24存储有用于对振动传感器25检测到的振动值进行比较的阈值。非易失性存储器24为EEPROM、EPROM、闪存等。也可以使用硬盘来代替非易失性存储器24。电源开关6将表示电源5的接通或切断的信号经输入输出I/F16、26输入到移位检测装置20。振动传感器25检测机床100的振动的大小。振动传感器25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在振动传感器25检测到的振动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CPU21向控制装置10输出超过信号。由于移位检测装置20具有电池27,因此,即使在电源5切断时也能够执行上述处理。
电压检测电路28检测后述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是否处于通电状态。下面,为了方便理解,针对将移位检测装置20设于控制装置10内的情况进行说明。移位检测装置20安装于后述的金属板17(参照图3)。电压检测电路28向CPU21输出检测结果。CPU21基于检测结果,对是否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进行判定。电压检测电路28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控制装置10和移位检测装置20在判定为存在对机床100的不正当移位或不正当改装时,限制之后的机床100的运转。在机床100的电源切断时振动传感器25检测到振动,且所检测到的振动为阈值以上时,移位检测装置20将超过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10。接收到超过信号的控制装置10(CPU11)向显示部4a输出显示警告的指示信号并且禁止机床主体2的运转。CPU11无视之后从操作部4接收的驱动主轴驱动机构2a或工件保持部驱动机构2b的驱动信号。控制装置10与移位检测装置20输出的超过信号相应地限制机床100的运转。
如图3所示,移位检测装置20具有矩形的基板29。贯通孔29a形成在基板29的四个角。贯通孔29a沿基板29的厚度方向贯通。CPU21、电阻282、作为GND的导体283等设于基板29的一面29c。一面29c朝向操作者侧。省略电池27的图示。
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形成在另一面29d,即,形成在与上述一面29c相反的那面。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设于四个贯通孔29a中的两个贯通孔29a(下面也称为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周围。第一导电部291呈沿着第一贯通孔29a1的周缘的一部分的圆弧状。第二导电部292以在第一贯通孔29a1的径向上位于第一导电部291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第二导电部292呈沿着第一贯通孔29a1的周缘的一部分的圆弧状。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相隔开,不连续。即,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未电连接。形成在第二贯通孔29a2周围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的结构与形成在第一贯通孔29a1周围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的结构同样,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沿基板29的厚度方向贯通的两个导通孔29e、29f形成在与第一贯通孔29a1相隔适当距离的位置。导电部(铜膜等)形成在各导通孔29e、29f的内周面和周缘部。第一导电部291借助第一布线291a与导通孔29e的导电部相连接。下面,将与导通孔的导电部的连接简称为与导通孔的连接。第二导电部292借助第二布线292a与导通孔29f相连接。图3省略了对导通孔29e、29f的描绘。
沿基板29的厚度方向贯通的两个导通孔29e、29f形成在与第二贯通孔29a2相隔适当距离的位置。形成在第二贯通孔29a2周围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与导通孔29e、29f的连接结构同形成在第一贯通孔29a1周围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与导通孔29e、29f的连接结构同样,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绝缘膜(非导电部29b)覆盖另一面29d的除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之外的部分。即,非导电部29b设于第一导电部291与第二导电部292之间,第一导电部291与第二导电部292之间绝缘。非导电部29b覆盖第一布线291a和第二布线292a。
另一面29d与控制装置10的金属板17(被安装部)相对。四个具有导电性的螺栓套筒171设于另一面29d与金属板17之间。四个螺栓套筒171的位置与四个贯通孔29a的位置相对应。螺栓套筒171呈有底圆筒形,使底面朝向金属板17,与贯通孔29a同轴地配置。螺纹槽形成在螺栓套筒171的内周面。螺栓套筒171的内径与贯通孔29a的直径大致相同。螺栓套筒171的外径大于贯通孔29a的直径。外螺纹部171a从螺栓套筒171的底面沿轴线方向突出。螺纹孔17a形成于金属板17,外螺纹部171a紧固于螺纹孔17a。
如图5所示,在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处,螺栓套筒171的开口侧端面与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相对。将螺栓172***于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螺栓172紧固于在螺栓套筒171的内周面形成的螺纹槽。螺栓172的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的直径。基板29固定在螺栓172的头部与螺栓套筒171之间。螺栓套筒171的开口侧端面通过螺栓172的紧固从而与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相接触。即,由于螺栓套筒171为铜、黄铜等的金属性,因此,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电连接。基板29在除了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以外的贯通孔29a处也固定在螺栓172的头部与螺栓套筒171之间。
电压检测电路28检测与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相关的第一导电部291与第二导电部292之间的通电。下面的说明中,“连接”意为“电连接”。如图6所示,电压检测电路28具有由5V的电池构成的电源281。电源281也可以兼用电池27,电压也不限定于5V。电阻282的一端与电源281的一端(正极)相连接。电阻282为10kΩ-50kΩ。电阻282的另一端在连接节点D1处分成两个分支。在上述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连接CPU21的输入端子211,在上述两个分支中的另一分支连接导通孔29e。作为GND的导体283与电源281的另一端(负极)相连接。第一导电部291借助第一布线291a与导通孔29e相连接。第二导电部292借助螺栓套筒171与第一导电部291相连接。导通孔29f借助第二布线292a与第二导电部292相连接。作为GND的导体283与导通孔29f相连接。CPU21借助第2端子212与导体283相连接。电源281、电阻282、导体283、连接节点D1、第一布线291a、第一导电部291、螺栓套筒171、第二导电部292、第二布线292a和导通孔29e、29f构成电压检测电路28。电压检测电路28构成上拉电路。
在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与连接节点D1相连接时,即,在将移位检测装置20(基板29)安装于金属板17时,来自电源281的电流依次流向电阻282、连接节点D1、导通孔29e、第一布线291a、第一导电部291、螺栓套筒171、第二导电部292、第二布线292a、导通孔29f和导体283。此时,电阻282与第一导电部291之间的电压即向CPU21的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为“0(零)V”。
在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未与连接节点D1连接时,即,在将移位检测装置20(基板29)从金属板17和螺栓套筒171拆除时,来自电源281的电流不会从连接节点D1流向第一导电部291侧。此时,电阻282与第一导电部291之间的电压即向CPU21的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为“5V”。
CPU21针对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这两者监视向输入端子211输入的电压,在第一贯通孔29a1处的电压大于阈值(例如1V)且第二贯通孔29a2处的电压大于阈值时,能够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CPU21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时,向控制装置10送出超过信号。接收到超过信号的控制装置10向显示部4a输出显示警告的指示信号并且禁止机床主体2的运转。
CPU21监视与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这两者相关的向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CPU21针对三个贯通孔29a或四个贯通孔29a设置电压检测电路28,并监视与三个贯通孔29a或四个贯通孔29a相关的向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也可以是,仅对一个贯通孔29a设置电压检测电路28,并监视与该贯通孔29a相关的向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
实施方式1的机床和判定方法所涉及的移位检测装置20借助螺栓套筒171安装于金属板17。在移位检测装置20安装于金属板17时,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借助螺栓套筒171连接起来。在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时,螺栓套筒171离开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变为非连接,CPU21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机床能够以低成本判定移位检测装置20有无被拆除。
将CPU21设于基板29的一面29c,使一面29c朝向操作者侧。由于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位于基板29的另一面29d,即,位于操作者的相反侧,因此无法看到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不易意识到。因此,对进行机床的不正当移位的人来说,不易察觉到拆除的检测。
螺栓套筒171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连接起来。螺栓套筒171能够兼用于基板29向金属板17的安装以及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的连接。
检测移位检测装置20的拆除的构造设于基板29的至少两个部位(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附近。至少在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处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为非连接时,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有时,虽然已将基板29安装于金属板17,但因螺栓套筒171的松动等,使得仅在一处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变为非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会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只有在两处以上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都变为非连接时才会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因此,CPU21能防止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的误检测。
实施方式2
下面,基于实施方式2的机床100的附图来进行说明。针对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的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如图7所示,实施方式2的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形成在基板29的一面29c。除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的结构形成在一面29c的情况之外,其他内容与实施方式1同样,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一布线291a和第二布线292a形成在一面29c,且分别与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相连接。不同于实施方式1的是:在基板29未形成导通孔。绝缘膜(非导电部29b)覆盖一面29c的除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的部分。即,非导电部29b设于第一导电部291与第二导电部292之间,第一导电部291与第二导电部292之间绝缘。非导电部29b覆盖第一布线291a和第二布线292a。将螺栓172***于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螺栓172紧固于螺栓套筒171。螺栓172的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贯通孔29a1和第二贯通孔29a2的直径。基板29固定在螺栓172的头部与螺栓套筒171之间。螺栓172的头部与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相接触。即,由于螺栓172为铜、黄铜等的金属性,因此,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电连接。
如图8所示,电阻282的一端与电源281的一端(正极)相连接。电阻282的另一端在连接节点D1处分成两个分支。上述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与CPU21的输入端子211相连接,另一分支借助第一布线291a与第一导电部291相连接。作为GND的导体283与电源281的另一端(负极)相连接。第二导电部292借助螺栓172与第一导电部291相连接。作为GND的导体283借助第二布线292a与第二导电部292相连接。电源281、电阻282、导体283、连接节点D1、第一布线291a、第一导电部291、螺栓172、第二导电部292和第二布线292a构成电压检测电路28a。在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与连接节点D1相连接时,即,在将移位检测装置20(基板29)安装于金属板17时,来自电源281的电流依次流向电阻282、连接节点D1、第一布线291a、第一导电部291、螺栓172、第二导电部292、第二布线292a和导体283。此时,电阻282与第一导电部291之间的电压即向CPU21的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为“0(零)V”。在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未与连接节点D1连接时,即,在将螺栓172从螺栓套筒171拆除,将移位检测装置20(基板29)从金属板17拆除时,来自电源281的电流不会从连接节点D1流向第一导电部291侧,电阻282与第一导电部291之间的电压即向CPU21的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变为“5V”。CPU21监视向输入端子211的输入电压,在电压大于阈值(例如1V)时,能够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CPU21在判定为已将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拆除时,向控制装置10送出超过信号。接收到超过信号的控制装置10向显示部4a输出显示警告的指示信号并且禁止机床主体2的运转。实施方式2的螺栓172将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连接起来。螺栓172能够兼用于基板29向金属板17的安装以及第一导电部291和第二导电部292的连接。
实施方式3
下面,基于表示实施方式3的机床的附图来进行说明。针对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的与实施方式1或2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9所示,CPU21、作为GND的导体283、二极管284、蓄电器285、复位IC286等配置在基板29的一面29c。电源281由5V的电池构成。电源281用于检测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的拆除。电池27(第二电源)是用于驱动移位检测装置20的电源,其是相对于电源281独立的电源。如图10所示,电源281的一端(正极)侧在连接节点D2处分成两个分支。上述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与复位IC286的一端相连接,复位IC286的另一端与CPU21的输入端子211相连接。复位IC286与作为GND的导体283相连接。复位IC286检测电源281的电压,在检测到的电压为阈值以下时,向CPU21输出表示该内容的通知信号。在电源281的电压为阈值以下时,复位IC286向CPU21输出0(零)V(通知信号)的信号,在电源281的电压超过阈值时,复位IC286向CPU21输出5V的信号。连接节点D2处的分支中的另一分支与二极管284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284的另一端在连接节点D3处分成两个分支。上述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分支与蓄电器285的一端相连接,另一分支与复位IC286相连接。蓄电器285的另一端与导体283相连接。电源281的另一端(负极)侧借助导通孔29e、第一布线291a、螺栓套筒171、第二导电部292、第二布线292a和导通孔29f与导体283相连接。即,螺栓套筒171借助导体283与复位IC286电连接。电源281、导体283、二极管284、蓄电器285、复位IC286、连接节点D2、连接节点D3、第一布线291a、第一导电部291、螺栓套筒171、第二导电部292、第二布线292a、导通孔29e和导通孔29f构成电压检测电路28b。
电压检测电路28b中,电流从电源281依次流向复位IC286、导体283、导通孔29f、第二布线292a、第二导电部292、螺栓套筒171、第一导电部291、第一布线291a和导通孔29e。正常情况下,蓄电器285利用来自电源281的电流充电。在来自电源281的供电被切断时或电压检测电路28b断开时,复位IC286基于来自蓄电器285的供电驱动。二极管284防止电流从蓄电器285流向电源281侧,防止复位IC286的误动作。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电池27来代替蓄电器285。
在来自电源281的供电被切断时或电压检测电路28b断开时,复位IC286向CPU21的输入端子211输入异常信号。即,CPU21能够检测到电源281的异常或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的拆除。
实施方式4
下面,基于表示实施方式4的机床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针对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的与实施方式1~3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实施方式4中,除了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结构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
如图11所示,两个第一导电部291s和两个第二导电部292s形成在另一面29d上的第一贯通孔29a1周围。两个第一导电部291s和两个第二导电部292s以在第一贯通孔29a1的径向上彼此位于对方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第一导电部291s和第二导电部292s呈沿着第一贯通孔29a1的周缘的一部分的圆弧状。如图12所示,两个第一导电部291s和两个第二导电部292s借助螺栓套筒171连接起来。电源281、电阻282、导体283、连接节点D1、第一布线291a、第一导电部291s、螺栓套筒171、第二导电部292s、第二布线292a和导通孔29e、29f构成电压检测电路28c。在第一导电部291s或第二导电部292s离开螺栓套筒171时,能够检测到移位检测装置20从金属板17的拆除。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第一导电部或第二导电部。

Claims (7)

1.一种机床,该机床(100)具有移位检测部(20),该移位检测部检测所述机床自身的移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检测部具有:
第一导电部(291、291s),其与电源(281)相连接;及
第二导电部(292、292s),其未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且具有与所述电源的电位不同的电位,
该机床具有:
安装件,其具有导电性,在所述移位检测部安装于被安装部时,该安装件将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及
判定部(21),在利用所述安装件将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时,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所述移位检测部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该判定部判定为已将所述移位检测部从所述被安装部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检测部具有基板(29),该基板具有贯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
所述判定部位于所述基板的一面,
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上位于所述贯通孔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件包括螺栓套筒(171),该螺栓套筒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与所述被安装部之间与所述贯通孔同轴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检测部具有基板(29),该基板具有贯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
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位于所述贯通孔周围,
所述安装件包括螺栓(172),该螺栓***于所述贯通孔,将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具有包含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在内的多个所述贯通孔、与各贯通孔相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导电部及与各贯通孔相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导电部,
在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周围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所述判定部才判定为已将所述移位检测部从所述被安装部拆除。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用于检测所述移位检测部从所述被安装部的拆除,
所述移位检测部具有第二电源(27),该第二电源相对于所述电源独立,其用于驱动所述移位检测部。
7.一种判定方法,该判定方法用来对机床(100)中移位检测部(20)从被安装部的拆除进行判定,所述机床具有所述移位检测部,所述移位检测部检测所述机床自身的移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检测部具有:第一导电部(291、291s),其与电源(281)相连接;及第二导电部(292、292s),其未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且具有与所述电源的电位不同的电位,
利用具有导电性的安装件进行所述移位检测部向所述被安装部的安装,
在利用所述安装件将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起来时,判定为已将所述移位检测部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为非连接时,判定为已将所述移位检测部从所述被安装部拆除。
CN202110292053.5A 2020-03-30 2021-03-18 机床和判定方法 Pending CN1134673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1339 2020-03-30
JP2020061339A JP7314852B2 (ja) 2020-03-30 2020-03-30 工作機械及び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7366A true CN113467366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6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053.5A Pending CN113467366A (zh) 2020-03-30 2021-03-18 机床和判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14852B2 (zh)
CN (1) CN1134673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504331B1 (ja) 2023-12-20 2024-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産業用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9681A (en) * 1980-09-18 1982-05-11 Parsons Zane W Tamper sensor system
JP2983210B1 (ja) * 1998-09-25 1999-11-29 宏一 長谷川 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応用機器の盗難防止装置
US6489890B1 (en) * 1998-06-16 2002-12-03 Fujitsu Limited Security device
KR100395462B1 (en) * 2003-01-20 2003-08-27 Korea Ind Testing Co Ltd Automatic remote operator for gamma-ray irradiator
DE10249578A1 (de) * 2002-10-24 2004-05-13 Rohmer & Stimpfig Maschinen- Und Apparatebau Gmbh Einrichtung zum Bearbeiten des Randes eines Gegenstandes
US20110031985A1 (en) * 2009-08-10 2011-02-10 Apple Inc. Mechanisms for detecting tamper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270445A1 (en) * 2009-01-21 2011-11-03 Nichols Michael J Instrument turntable and method for use
JP2012001150A (ja) * 2010-06-18 2012-01-05 Fujitsu Ten Ltd 車外音再生装置、車外音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車外音再生方法
CN102687383A (zh) * 2009-12-24 2012-09-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器
JP2014021907A (ja) * 2012-07-23 2014-02-03 Mitsui Kinzoku Instrumentations Technology Corp 移設検知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設検知装置
JP2017117223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移設制限装置、工作機械、移設制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055628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移設検知システムと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3760A (ja) * 1995-03-24 1996-10-11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載制御装置のデータ書替防止回路
JP2004171246A (ja) * 2002-11-20 2004-06-1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認証装置
JP2005008124A (ja) * 2003-06-20 2005-01-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車両用電装品の盗難防止装置
CN206297530U (zh) * 2016-12-19 2017-07-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ecu防盗装置
CN206907030U (zh) * 2017-07-10 2018-01-19 湖南警察学院 具备防盗功能的计算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9681A (en) * 1980-09-18 1982-05-11 Parsons Zane W Tamper sensor system
US6489890B1 (en) * 1998-06-16 2002-12-03 Fujitsu Limited Security device
JP2983210B1 (ja) * 1998-09-25 1999-11-29 宏一 長谷川 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応用機器の盗難防止装置
DE10249578A1 (de) * 2002-10-24 2004-05-13 Rohmer & Stimpfig Maschinen- Und Apparatebau Gmbh Einrichtung zum Bearbeiten des Randes eines Gegenstandes
KR100395462B1 (en) * 2003-01-20 2003-08-27 Korea Ind Testing Co Ltd Automatic remote operator for gamma-ray irradiator
US20110270445A1 (en) * 2009-01-21 2011-11-03 Nichols Michael J Instrument turntable and method for use
US20110031985A1 (en) * 2009-08-10 2011-02-10 Apple Inc. Mechanisms for detecting tamper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687383A (zh) * 2009-12-24 2012-09-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器
JP2012001150A (ja) * 2010-06-18 2012-01-05 Fujitsu Ten Ltd 車外音再生装置、車外音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車外音再生方法
JP2014021907A (ja) * 2012-07-23 2014-02-03 Mitsui Kinzoku Instrumentations Technology Corp 移設検知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設検知装置
JP2017117223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移設制限装置、工作機械、移設制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055628A (ja) * 2016-09-30 2018-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移設検知システムと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62925A (ja) 2021-10-11
JP7314852B2 (ja) 2023-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73795B1 (en) Prevention of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at charging contacts of a battery-powered handpiece and its charger device
JP6353648B2 (ja) 半導体異常検出回路
JP6958090B2 (ja) 過電流検出装置および蓄電装置
CN113467366A (zh) 机床和判定方法
JP2017187933A (ja)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CN109923011B (zh) 开关电路及其故障检测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KR101631325B1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의 구동 모터의 단선 감지 회로
CN111736527B (zh) 机床和判定方法
JP6248660B2 (ja) 回路装置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CN112578734A (zh) 机床和判定方法
JP2009089529A5 (zh)
CN102934043B (zh) 用于确定电连接性的***和方法
CN209764117U (zh) 传感器和车辆
US7557724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 fault current in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7072908A (ja) Plcのミューティング装置
CN111316506B (zh) 用于插接连接部的检测装置、控制器、控制***
KR20180065430A (ko) 전원공급장치
JP3904500B2 (ja) 盗難防止装置
KR100569910B1 (ko) 차량의 배터리 그라운드 경고 장치
JP2022129855A (ja) 断線検出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14765411A (zh) 用于反串联开关的截止检测电路
CN112147452A (zh) 故障检测电路和电子设备
KR100534988B1 (ko) 차량의 와이어링 이상 발생 경고장치
KR200340662Y1 (ko) 센서를 이용한 전원 불량 방지장치
JP2016068797A (ja) 自動車用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