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938A -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1938A
CN113381938A CN202110739323.2A CN202110739323A CN113381938A CN 113381938 A CN113381938 A CN 113381938A CN 202110739323 A CN202110739323 A CN 202110739323A CN 113381938 A CN113381938 A CN 113381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address
data packet
tunnel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93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1938B (zh
Inventor
孙德奎
王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93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1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避免修改源节点的路由规则,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关,该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包括: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Description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灰度发布是指由于功能增强或者漏洞修补(Bug Fix)等原因需要进行版本升级,可以逐步将流量导入到升级后的新版本上。相关技术中,分布式网关的灰度发布主要是先进行版本升级,得到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然后逐步将来自源节点的流量由旧版本的分布式网关业务集群切换到新版本的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直到所有流量全部发往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从而完成新版本的分布式网关承载全部流量。
但是,按照此种方式,需要逐一修改源节点的路由规则。实际应用中,通常存在数以万计甚至几十万的源节点,逐一修改源节点路由规则的方式,操作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修改时间。并且,由于源节点数量巨大,容易出现路由规则修改错误的情况,从而影响源节点的正常路由,进而影响网关灰度发布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提供该部分内容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部分内容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第一网关可以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然后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通过第一网关将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网关。由此,无需在节点侧修改数据包的隧道地址,可以减少网关灰度发布过程中数据包的路由修改时间,从而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网关灰度发布的一过程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网关灰度发布的另一过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另外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言,在虚拟网络场景下,分布式网关的灰度发布主要是先进行版本升级,得到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如图1所示。然后逐步将来自源节点的流量由旧版本的分布式网关业务集群切换到新版本的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直到所有流量全部发往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如图2所示,先将源节点1的流量切到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然后逐步将源节点2~N(N为大于2的正整数)的流量切到分布式网关灰度集群,从而完成新版本的分布式网关承载全部流量。其中,图1和图2所示的VM表示虚拟机。
但是,按照此种方式,需要逐一修改源节点的路由规则。实际应用中,通常存在数以万计甚至几十万的源节点,逐一修改源节点路由规则的方式,操作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修改时间。并且,由于源节点数量巨大,容易出现修改错误的情况,从而影响源节点的正常路由,进而影响网关灰度发布的正常进行。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以避免修改源节点的路由规则,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包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关,该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即旧版本的业务网关。参照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302,确定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步骤303,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该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步骤304,基于目标隧道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
例如,参照图4,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第一网关可以接收源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然后修改该数据包的隧道地址,即控制数据包的路由重定向,从而将数据包转发到已完成版本升级的第二网关,再由第二网关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由此,无需在节点侧修改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而是可以通过第一网关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进而将数据包由第一网关转发到第二网关。按照此种方式,可以减少网关灰度发布过程中数据包的路由修改时间,从而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包发送方法,下面对上述各步骤进行详细举例说明。
示例地,网络集群可以理解为分布式网络中的区域或可用区,可以包括多个节点,每一节点可以对应一电子设备,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可以理解为是该节点对应的电子设备发送给网关的数据包。相关技术中,在灰度发布过程中,会在节点侧逐一修改节点的隧道地址,从而节点可以根据修改后的隧道地址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升级后的网关。而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在节点侧修改节点的隧道地址而存在的效率问题,提出由网关实现节点隧道地址的修改。具体地,节点可以按照原有的隧道地址发送数据包到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第一网关,该第一网关可以自带重定向模块,然后可以通过第一网关设置数据包的隧道地址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比如由第一网关设置数据包的隧道地址为第二网关的IP地址等,从而通过第一网关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重定向,控制数据包由第一网关发送到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第二网关,减少网关灰度发布过程中数据包的路由修改时间,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在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可以进行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匹配,该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数据包的隧道地址、IP地址和端口地址中至少一种信息。下面对可能的匹配方式进行说明。
在可能的方式中,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可以是:先确定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若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则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示例地,在虚拟网络场景下,隧道标识信息可以是VNI(VXLAN标识,VXLAN NetworkIdentifier),则预设隧道标识信息可以是预先设定的VNI,比如预设隧道标识信息设定为123,则当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为123时,可以将该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由此,无需在节点侧修改节点的隧道地址,而是可以当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时,通过在第一网关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通过第一网关将数据包转发到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第二网关,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
在可能的方式中,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还可以是:先确定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和IP地址,若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且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匹配,则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示例地,数据包的IP地址可以包括数据包的内层IP地址或外层IP地址,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数据包的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匹配比如可以是数据包的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相同或IP地址位于预设IP地址的范围内,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可能的方式中,预设IP地址可以包括与网络集群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或网络集群的子网对应的预设子网IP地址。比如,可以在运维***设定重定向规则,该重定向规则可以包括预设隧道标识信息和预设IP地址,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该重定向规则,进而将该预设IP地址设定为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或预设子网IP地址。
应当理解的是,灰度发布是先启动一个新版本应用,然后将少量的用户流量导入到新版本上,当确认新版本运行良好后,再逐步将更多的流量导入到新版本上,直到将所有流量都切换到新版本上。因此,若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发送方法应用于灰度发布过程中,则可以先针对节点进行灰度发布,然后逐步放大至子网级别的灰度发布,最后扩大至整个网络集群的灰度发布。
示例地,针对节点的灰度发布,预设IP地址可以是网络集群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则可以当数据包的IP地址与预设节点IP地址相同且该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时,将该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实现对该节点的灰度发布。之后,逐步放大至子网级别的灰度发布,相应地预设IP地址可以是网络集群的子网对应的预设子网IP地址,那么可以当数据包的IP地址位于预设子网IP地址的范围内且该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将该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实现子网级别的灰度发布。最后放大至整个网络集群,则可以当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时,将该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实现网络集群的灰度发布。
在可能的方式中,还可以在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验证节点与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相应地,基于目标隧道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可以是:若连通性验证通过,则基于目标隧道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
应当理解的是,修改数据包的隧道地址为第二网关后,为了避免第二网关不能正常通信,从而造成数据包的发送故障,可以验证节点与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比如,参照图4,可以验证源节点、第二网关和源节点对应的目的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若连通性验证通过,则可以基于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即按照修改后的隧道地址,将数据包由第一网关发送到第二网关。若连通性验证未通过,则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复原为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比如,若通过运维***设定了重定向规则,该重定向规则用于表征当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满足条件和/或IP地址满足条件时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则可以通过删除该数据包对应的重定向规则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在数据包发送过程中可以不进行路由重定向,进而可以将数据包按照原有隧道地址发送给第一网关,保证网关灰度发布的正常进行。
在可能的方式中,还可以在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对节点与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并在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对节点与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若两次验证结果不一致,则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
示例地,在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对节点与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可以确定的是节点、第一网关和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而在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对节点与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可以确定的是节点、第二网关和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如果两次连通性验证结果不一致,则说明第二网关很可能存在通信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数据包的发送故障,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比如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一网关的IP地址。或者,若通过运维***设定了重定向规则,该重定向规则用于表征当数据包的标识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则可以通过删除该数据包对应的重定向规则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从而在数据包发送过程中可以不进行路由重定向,避免数据包的发送故障。
应当理解的是,若两次连通性验证结果一致,则说明第二网关不存在通信问题,从而可以基于目标隧道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
在可能的方式中,在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后,若确定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由第一网关发送到第二网关,并确定第二网关已向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该目标IP地址为第一网关的IP地址,则可以控制第一网关下线。
应当理解的是,按照本公开提供的方式,在灰度发布过程中,需要通过第一网关将数据包转发到第二网关,但是在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发送到第二网关后,说明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通过第二网关进行通信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后续过程可以将第二网关作为承载所有流量的网关,即可以直接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因此,第二网关可以向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即告诉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若有数据包的IP地址是第一网关的IP地址,则可以将该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在具体实施时,第二网关和节点之间可以存在物理网络,可以理解为该物理网络的一端为节点,另一端为第二网关,从而第二网关可以通过该物理网络向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在第二网关宣告后,则可以控制第一网关下线。
例如,参照图5,灰度发布开始时,节点发送的数据包通过第一网关的重定向发送到第二网关。其中,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在确定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由第一网关发送到第二网关,第二网关可以向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即告诉网络集群中的所有节点,若有数据包的IP地址是第一网关的IP地址,则可以将该数据包发送到第二网关。在此过程中,已被宣告的节点可以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其中,发送到第一网关的数据包可以通过第一网关的重定向发送到第二网关。在第二网关宣告结束后,则可以控制第一网关下线(图5以虚线示意第一网关下线),从而所有节点可以将原本发送到第一网关的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第二网关。
通过上述方式,灰度发布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网关将数据包转发到第二网关,从而无需在节点侧修改节点的路由规则,提高网关灰度发布的效率。灰度发布完成后,若第二网关已向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后,则可以控制第一网关下线,从而所有节点可以将原本发送到第一网关的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第二网关,后续过程无需再通过第一网关将数据包转发到第二网关,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下面通过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提供的数据包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在虚拟网络场景下的分布式网关灰度发布过程中,隧道标识信息为VNI,业务网关(即第一网关)的IP地址为172.0.0.1,灰度网关(即第二网关)的IP地址为172.0.0.128。
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对节点和节点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在该连通性验证通过后,可以通过运维***设置业务网关的重定向规则为:若VNI为123,inner_ipv4_dst为192.168.1.1,则设置其隧道地址为172.0.0.128。应当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预设隧道标识信息设定为123,预设节点IP地址为192.168.1.1。若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相关信息满足该重定向规则,则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灰度网关的IP地址172.0.0.128。之后,可以对节点和节点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若两次验证结果不一致,则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业务网关的网络地址。比如,可以删除该数据包对应的重定向规则,从而该数据包可以按照原有路由规则被发送到业务网关。
若两次验证结果一致,则可以将灰度发布的级别由节点逐步放大至子网级别。在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运维***设置业务网关的重定向规则为:若VNI为123,inner_ipv4_dst为192.168.0.0/16,则设置其隧道地址为172.0.0.128。应当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预设隧道标识信息设定为123,预设子网IP地址为192.168.0.0/16。若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相关信息满足该重定向规则,则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灰度网关的IP地址172.0.0.128。之后,可以对节点和节点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验证,从而根据连通性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数据包发送到灰度网关,该过程与上文中节点级别的灰度发布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之后,可以将灰度发布的级别由子网扩大至整个网络集群。在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运维***设置业务网关的重定向规则为:若VNI为123,则设置其隧道地址为172.0.0.128。应当理解的是,在此种情况下,预设隧道标识信息设定为123。若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相关信息满足该重定向规则,则可以将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灰度网关的IP地址172.0.0.128。之后,可以对节点和节点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验证,从而根据连通性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将数据包发送到灰度网关,该过程与上文中节点级别的灰度发布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可以完成单租户网络的灰度发布。针对多租户网络,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持续进行灰度发布,直到完成所有租户网络的灰度发布。应当理解的是,按照上述方式,针对业务集群,在灰度前和灰度过程中宣告业务网关的IP地址,灰度完成后,业务集群变为待升级集群或者下线集群,不再宣告业务网关的IP地址。针对灰度集群,在灰度前和灰度过程中宣告灰度网关的IP地址,灰度完成后,宣告业务网关的IP地址,灰度集群变为业务集群。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成为第一网关的部分或全部,该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参照图6,数据包发送装置600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设置模块603,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发送模块604,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603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
当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设置模块603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和IP地址;
当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且所述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匹配时,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预设IP地址包括与所述网络集群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或所述网络集群的子网对应的预设子网IP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验证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
所述发送模块604用于:
当所述连通性验证通过时,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可选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
第三验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
地址复原模块,用于当两次验证结果不一致时,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后,确定所述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并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已向所述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关的IP地址;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关下线。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数据包发送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数据包发送方法的步骤。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7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 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2提供了示例1的方法,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
若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则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3提供了示例1的方法,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信息和IP地址;
若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且所述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匹配,则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4提供了示例3的方法,所述预设IP地址包括与所述网络集群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或所述网络集群的子网对应的预设子网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5提供了示例1-4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验证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包括:
若所述连通性验证通过,则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6提供了示例1-4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
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
若两次验证结果不一致,则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7提供了示例1-4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后,确定所述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并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已向所述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关的IP地址;
控制所述第一网关下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8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9提供了示例8的装置,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
当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时,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0提供了示例8的装置,所述设置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和IP地址;
当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且所述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匹配时,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1提供了示例10的装置,所述预设IP地址包括与所述网络集群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或所述网络集群的子网对应的预设子网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2提供了示例8-11任一项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验证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当所述连通性验证通过时,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3提供了示例8-11任一项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
第三验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
地址复原模块,用于当两次验证结果不一致时,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4提供了示例8-11任一项的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后,确定所述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并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已向所述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关的IP地址;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关下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5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示例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16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示例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
若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则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和IP地址;
若所述数据包的隧道标识信息与预设隧道标识信息相同且所述IP地址与预设IP地址匹配,则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IP地址包括与所述网络集群中各节点对应的预设节点IP地址或所述网络集群的子网对应的预设子网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验证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包括:
若所述连通性验证通过,则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前,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一次验证;
在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之后,对所述节点与所述节点对应的下一路由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进行二次验证;
若两次验证结果不一致,则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网关的网络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后,确定所述网络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包均由所述第一网关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并确定所述第二网关向所述网络集群中的各节点宣告目标IP地址,所述目标IP地址为所述第一网关的IP地址;
控制所述第一网关下线。
8.一种数据包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为未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集群中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的隧道地址设置为第二网关的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数据包的目标隧道地址,所述第二网关为已进行版本升级的网关;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隧道地址,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第二网关。
9.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39323.2A 2021-06-30 2021-06-30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381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9323.2A CN113381938B (zh) 2021-06-30 2021-06-30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9323.2A CN113381938B (zh) 2021-06-30 2021-06-30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938A true CN113381938A (zh) 2021-09-10
CN113381938B CN113381938B (zh) 2022-12-06

Family

ID=77580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9323.2A Active CN113381938B (zh) 2021-06-30 2021-06-30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19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382A (zh) * 2022-05-27 2022-10-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29928A1 (en) * 2013-02-11 2014-08-14 Claes Göran Edström Upgrading software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CN108574720A (zh) * 2017-05-09 2018-09-2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上线方法及装置
CN10947452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由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14869A (zh) * 2020-09-18 2020-12-22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灰度发布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014651A (zh) * 2021-03-03 2021-06-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灰度发布方法、应用服务器及灰度发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29928A1 (en) * 2013-02-11 2014-08-14 Claes Göran Edström Upgrading software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CN108574720A (zh) * 2017-05-09 2018-09-25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上线方法及装置
CN10947452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由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14869A (zh) * 2020-09-18 2020-12-22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灰度发布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014651A (zh) * 2021-03-03 2021-06-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灰度发布方法、应用服务器及灰度发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382A (zh) * 2022-05-27 2022-10-1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74382B (zh) * 2022-05-27 2024-01-26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938B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95353B (zh) 文件下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66410B (zh) 数据报文的转发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91938B (zh) 用于部署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48962B (zh) 应用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32001B (zh) 用于跳转场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09306A (zh) 业务逻辑判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95446A (zh) 榜单更新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416632B (zh) 事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760536A (zh) 数据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381938B (zh) 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68648A (zh)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938395A (zh) 服务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62836B (zh) 虚拟局域网联通方法、装置、云服务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486825B (zh) 多泳道环境架构***、消息消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996187A (zh) 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路由信息交互***和路由设备
CN115167874A (zh) 自动驾驶软件镜像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4780124A (zh) 差分升级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68334B (zh) 应用资源更新方法、资源包制作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4327453A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9128A (zh) 跨区域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32046A (zh) so文件的修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2946B (zh) 请求结果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86826B (zh)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398098B (zh) 应用脚本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57365B (zh) 程序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