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634A - 多天线面板上行链路通信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面板上行链路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634A
CN113348634A CN202080011160.XA CN202080011160A CN113348634A CN 113348634 A CN113348634 A CN 113348634A CN 202080011160 A CN202080011160 A CN 202080011160A CN 113348634 A CN113348634 A CN 113348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signal
n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11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634B (zh
Inventor
赵堃
埃里克·本特松
奥洛夫·桑德尔
弗雷德里克·鲁塞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48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04B7/0693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switching off a diversity branch, e.g. to sa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100)中无线通信装置(102)的方法,包括向无线通信***(100)的节点(102)发送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5023、5024)之间的映射。

Description

多天线面板上行链路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种示例一般涉及使用无线通信装置的多个天线面板来支持上行链路通信。具体而言,各种示例涉及使无线通信网络的节点能够帮助无线通信装置配置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多个天线面板。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语音和数据通信可能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可用的射频资源。此外,在移动通信中,持续需要更高的传输吞吐量和降低电池供电的移动通信装置的功耗。可以通过所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提高传输吞吐量和有效利用可用的射频资源,该技术可以用在无线无线电电信***中,用于在装置之间(例如,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移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移动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可穿戴装置)以及固定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或收银机。在使用MIMO技术的***中,装置可以使用多个发送和接收天线。例如,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可以均包括多个发送和接收天线。MIMO技术构成了编码技术的基础,编码技术使用时间和空间维度来传输信息。MIMO***中提供的增强编码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频谱和能量效率。
空间维度可以由空间复用来使用。空间复用是MIMO通信中的一种传输技术,用于从多个发射天线中的每一个或其组合发射独立且单独编码的数据信号,即所谓的流。因此,空间维度重复使用或复用多次。
例如,用户设备可以包括能够以波束成形方式发送和/或接收(通信)的天线阵列(天线阵列)。即,通过天线面板的天线阵列的天线的相位相干传输是可能的。因此,可以在专用波束上通信。因此,可以使用空间复用和/或空间分集来增加传输吞吐量。
此外,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每个天线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天线面板可以设置在用户设备的不同位置,例如,一个天线面板在用户设备的顶侧,另一天线面板在用户设备的底侧。通过提供多个天线面板,增加了在多个波束上通信的灵活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传输吞吐量。
另一方面,操作多个天线面板有时会增加用户设备的功耗。
例如,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文件R1-1813867中,已知实现标识符(面板ID),该标识符可用于指示对面板特定上行链路传输的支持。基于面板ID,基站(例如,gNB)可以知道用户设备是否已经停用了一些天线面板。例如,可能希望用户设备停用具有较差链路质量的面板,以便节省功率。每个天线面板的多个波束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导频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来评估。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文件R1-1813490中,提出了用于基于码本的传输的面板和波束选择可以通过将用于波束管理的SRS资源集与用户设备面板相关联来实现。特别地,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文件R1-1813867中所建议的,用户设备可以报告SRS资源和面板之间的关联。然后,当使用更多数量的用户设备面板的预期增益很小时,网络(例如,基站)可以配置对应于更少数量的用户设备面板的SRS资源索引。因此,上述建议有助于评估由用户设备的天线面板提供的波束,使得对于每个使用的天线面板,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波束。
在一些场景中,由用户设备报告SRS资源和面板之间的关联对于网络来说可能不足以有效地利用用户设备的能力。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用于在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通信***中实现通信的先进技术,其中,发射机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多个天线面板,特别是用于在天线面板处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具体而言,需要克服或减轻至少一些上述限制和缺点的技术。
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满足了这一需求。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定义了实施例。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中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包括向无线通信***的节点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由控制电路执行。执行程序代码使得控制电路执行操作无线通信***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装置向无线通信***的节点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中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包括控制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解调器向无线通信***的节点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的节点的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由控制电路执行。执行程序代码使得控制电路执行操作无线通信***的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操作无线通信***的节点的方法包括控制节点的调制解调器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天线面板和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向无线通信***的节点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一种无线通信***的节点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从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指示无线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上面提到的和下面详细描述的特征不仅可以用在所描述的组合中,还可以用在其他组合中或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通信***;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通信***的节点的细节;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端口和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进一步示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端口和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图5是根据各种示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各种示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的时间-频率资源网格,其包括被分配用于传输参考信号序列的多个资源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或附图的限制,这些实施例或附图仅是说明性的。
附图应被视为示意性表示,并且附图中所示的元件不一定按比例示出。相反,各种元件被表示成使得其功能和一般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示出或在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块、装置、组件或其他物理或功能单元之间的任何连接或耦接也可以通过间接连接或耦接来实现。组件之间的耦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来建立。功能块可以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通常提供多个电路或其他电气装置。对电路和其他电气装置以及由每个电气装置提供的功能的所有引用并不旨在局限于仅包含本文示出和描述的内容。虽然特定的标签可以被分配给所公开的各种电路或其他电气装置,但是这种标签并不旨在限制电路和其他电气装置的操作范围。这种电路和其他电气装置可以基于期望的特定类型的电气实现以任何方式彼此组合和/或分离。应当认识到,本文公开的任何电路或其他电气装置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微控制器、图形处理器单元(GPU)、集成电路、存储装置(例如,闪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或其其他合适的变体)和软件,它们相互协作,以执行本文公开的操作。此外,任何一个或多个电气装置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含在被编程为执行所公开的任何数量的功能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
在下文中,描述了使用包括两个或更多节点的通信***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节点可以实现发射机和接收机。例如,通信***可以由通信网络和可以连接或可连接到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UE)来实现。
通信网络(或者简单地说,网络)可以是无线网络。为了简单起见,下文中描述了关于通过蜂窝网络实现通信网络的各种场景。蜂窝网络包括多个小区。每个小区对应于整个覆盖区域的相应子区域。其他示例实现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WLAN域网、MulteFire等。
在下文中,描述了便于包括无线接口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用户设备(UE))传输信号的技术,该无线接口包括调制解调器、多个天线端口和多个天线面板。作为一般规则,调制解调器可以包括数字前端和模拟前端。
信号序列可以由调制解调器在射频(RF)频带中输出,例如,在1GHz到40GHz的范围内。作为一般规则,信号序列可以包括多个时序符号,每个符号编码多个比特。具体而言,因为调制解调器可以包括多个天线端口,所以调制解调器可以输出多个信号序列,每个天线端口一个信号序列。例如,调制解调器可以包括多个放大器和移相器,例如,每个天线端口一个。因此,天线端口可以是具有不同参考信号的逻辑实体。天线端口可以是由调制解调器定义的逻辑实体,映射到物理连接器。例如,天线端口可以根据开放***接口(OSI)模型在物理层上定义。通过天线端口传输的符号和序列会受到无线链路上相同传播条件的影响。在例如3GPP技术规范(TS)36.211V15.0.0(2017-12)第5.2.1节中描述关于天线端口的细节。
进一步地,作为一般规则,每个天线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阵列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明确定义的空间设置中的多个天线。相位相干传输可以通过天线阵列来实现。在此处,馈送到阵列的各种天线的每个射频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可以相对于彼此来定义。因此,波束成形成为可能。
波束成形通常描述了一种将方向性应用于射频信号传输的技术:通过使用由天线阵列的不同天线传输的射频信号之间的相长和相消干扰,可以定义射频能量聚焦的优选方向。因此,波束成形可以促进空间复用和/或空间分集,从而增加传输吞吐量。
本文描述的技术有助于有效和精确的波束管理。波束管理一般描述与选择适当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用于在UE和通信网络的接入节点之间的通信相关联的逻辑。对于上行链路(UL)通信,可以选择UE处的发射波束。还可以在基站(BS)选择接收波束用于UL通信。对于下行链路(DL)通信,可以选择UE处的接收波束。也可以在BS选择发射波束。在多个天线端口向用户设备的天线面板馈送射频信号的情况下,多个发射波束可以同时用于数据传输,从而可以实现利用空间复用的更高等级的数据通信。每个发射波束可以具有特定的发射特性,例如,特定的发射方向。
对于UL通信的波束管理,UE可以传输一个或多个UL参考信号序列。UL参考信号序列的一个示例是UL SRS序列,参见3GPP TS 36.211 V15.0.0(2017-12),第5.5.3节;或3GPPTS 38.211V15.3.0,第6.4.1.3.3节。尽管作为一般规则,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UL参考信号序列,但为了简单起见,下文将结合SRS序列描述各种示例。在一些示例中,在SRS序列和天线端口之间可能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在其他示例中,在SRS序列和发射波束之间可能存在一对一的映射。
通信网络可以测量UL SRS序列的接收特性,例如,振幅、相位等。然后,网络可以确定从UE到接入节点(AN)的相应物理传输信道的质量,该物理传输信道与UE处的相应发射波束以及从UE到通信网络的接入节点(AN)(并且通常是AN的接收波束)的传输路径相关联。这种过程通常被称为信道探测。波束管理然后基于信道探测。
在下文中,描述了有助于降低UE的功耗的技术。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促进有效和准确的信道探测。因此,该技术能够选择合适的波束用于可靠和功率高效的传输。因此,可以定制波束管理。
根据各种示例,这是通过向网络(例如,接入节点)提供关于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端口和天线面板之间的关联/映射的信息来实现的。因此,可以提供关于哪些天线端口可以与哪些天线面板耦接的信息。
因此,当执行波束管理时,有可能考虑天线面板的激活或停用。例如,有可能选择由第一天线面板的天线阵列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使得可以停用第二天线面板。为此,可以检查一个或多个可用天线端口是否映射到第一天线面板。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并且经由第一天线面板可以实现更高等级的通信,从而增加传输吞吐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可以受益于本文公开的技术的无线通信***100。
无线通信***100包括蜂窝网络(图1中未示出)的接入节点(AN)101和用户设备(UE)102。因为AN 101是蜂窝网络的一部分,所以在下文中参考基站(BS)。在其他类型的通信***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AN。
在AN 101和用户设备102之间建立无线链路111。无线链路111包括从AN 101到用户设备102的下行链路(DL);并且还包括从用户设备102到AN 101的上行链路(UL)。
用户设备102通常可以是无线通信装置,并且可以是以下之一:智能手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智能电视;MTC装置;eMTC装置;IoT装置;NB-IoT装置;传感器;致动器等。
图2更详细地示意了BS 101和用户设备102。
BS 101包括处理器5011、存储器5015和无线接口5012(在图2中标记为基带/前端模块,BB/FEM),形成控制电路。无线接口5012经由天线端口(图2中未示出)与天线面板5013耦接,天线面板5013包括形成天线阵列的多个天线5019。BS 101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天线面板,例如,多个局部分布的天线面板。
存储器5015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5015可以存储可以由处理器5011执行的程序代码。执行程序代码,可以使处理器5011执行关于以下方面的技术:接收控制信息;接收信号序列;将接收的信号序列与参考信号序列进行比较(例如,相关);参与波束管理等。
用户设备102包括处理器5021、存储器5025和无线接口5022(在图2中标记为基带/前端模块,BB/FEM),形成控制电路。无线接口5022经由天线端口(图2中未示出)与包括多个天线5029的天线面板5023和5024耦接。
存储器5025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5025可以存储可以由处理器5021执行的程序代码。执行程序代码可以使处理器5021执行关于以下方面的技术:发送控制信息;控制无线接口5022使用波束成形发送参考序列;控制无线接口5022使用波束成形和空间复用来传输有效载荷和控制信息;参与波束管理等。
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102可以包括两个天线面板5023和5024,每个天线面板包括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被配置为使用波束成形来发射信号,例如,基于覆盖角度空间的方向的预定义码本(每个方向由波束成形矢量来识别)。可以使用相应的发射波束。如图2所示,每个天线面板可以被配置为在至少六个波束方向上发射。然而,可以支持任何其他数量的波束方向,并且波束的数量可以因天线面板而异。天线面板5023和5024可以被设置在用户设备102的不同位置,使得天线面板5023的波束覆盖与天线面板5024的波束不同的角度空间。根据用户设备102相对于接入节点101的设置,天线面板5023和5024的一些波束可能比其他波束更适合于数据通信。
例如,由于硬件限制,用户设备102可能受限于每个面板的多个不同波束,可以同时支持这些波束。为了发射波束成形信号,相应的射频(RF)信号可以输出到相应天线面板5023/5024的一些或所有天线5029,每个天线5029具有限定的振幅和相位。振幅和相位值可以在每个波束的码本中预先定义。例如,天线端口可以接收要发送的信号,例如,数据或控制信号,并且可以为相应天线面板的每个天线5029提供具有预定振幅和相位的相应射频信号。根据分配给单个天线面板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天线面板可以使用每个单独的发射波束同时发送相应数量的信号。
图3示出了关于用户设备102的无线接口5022的方面。如图3所示,无线接口5022包括调制解调器5030,调制解调器5030包括三个天线端口5031-5033。这些天线端口5031-5033经由布线5035与两个天线面板5023和5024耦接。
在图3的示例中,布线5035定义了(i)天线端口5031和(ii)面板5024之间;以及(i)天线端口5032和(ii)天线面板5023之间;以及(i)天线端口5033和(ii)天线面板5023之间的映射。结果,图3所示的用户设备102可以经由天线端口5032、5033和天线面板5023使用两个不同的发射波束同时发送两个不同的信号。同时,用户设备102可以使用波束成形经由天线端口5031和天线面板5024发送另一信号,即,使用另一发射波束。
作为一般规则,对于不同用户设备102的不同无线接口5022,布线5035可以被不同地配置。因此,不同的用户设备102可以在天线端口和天线面板之间具有不同的映射。
例如,如图4所示,布线5035可以定义(i)天线端口5031和(ii)天线面板5023和5024之间;在(i)天线端口5032和(ii)天线面板5023之间;以及(i)天线端口5033和(ii)天线面板5023之间的映射。提供了通常可选的开关5036,其可以将天线端口5031输出的射频信号路由到天线面板5023或天线面板5024;因此,实现了可配置的映射。
结果,在图4所示的开关5036的位置,用户设备102可以经由天线端口5032、5033和天线面板5023使用两个不同的发射波束同时发送两个不同的信号。同时,用户设备102可以使用发射波束经由天线端口5031和天线面板5024发送另一信号。
当开关5036处于另一位置并因此将天线端口5031耦接到天线面板5023时,用户设备102可以经由天线端口5031、5032、5033和天线面板5023使用三个不同发射波束同时发送三个不同信号。然而,在该映射配置中,没有信号可以经由天线面板5024传输。
依赖于用户设备的映射和给定用户设备的动态可配置映射两者都促使发现,报告关于天线端口5031至5033和天线面板5023和5024之间的关联的信息可能是有益的。
作为一般规则,指示哪些天线端口耦接或可以耦接到无线通信装置的每个天线面板的映射可以从无线通信装置(例如,UE)传送到接入节点(例如,BS)。下面,结合图5和图6,将描述受益于这种映射报告的波束管理的示例性方面。图5所示的方法步骤可以由用户设备102执行,图6所示的方法步骤可以由接入节点101执行。应当注意,在特定的方法中,块501、503至507、601和603至606的步骤可以是可选的。
在块501中,用户设备102可以在网络上注册(register,登记)。例如,用户设备102可以向接入节点101发送注册请求,并且接入节点101可以在块601中通过为用户设备102提供网络信息、同步和通信资源的分配来响应注册请求。
在注册之后,用户设备102可以在块502中向接入节点101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指示用户设备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用户设备102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
例如,控制信号可以指示映射的当前配置,例如,在映射是用户设备可配置的情况下。
作为一般规则,有各种选项可用于实现控制信号。在不同的示例中,控制信号可以传达更多或更少的信息。下面给出一些示例。
在一些示例中,映射可以指示用户设备102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每个天线面板的用户设备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例如,用户设备102可以发送列表,该列表包含对于用户设备102的每个天线面板分配给相应天线面板的相应数量的天线端口。例如,图3所示的示例性用户设备可以发送具有两个条目的列表,第一条目指示两个天线端口被分配给第一天线面板5023,并且一个天线端口被分配给第二天线面板5024。相应的数据结构可以用{nk}k=1...K来表示,K是天线面板的数量。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要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表示为{n1=2,n2=1}。
在一些示例中,映射可以指示映射到用户设备102的两个或更多天线面板的一个或更多共享天线端口。例如,用户设备102可以发送具有用户设备102的天线面板的每个天线面板组合的条目的列表,并且对应的条目指示由该天线面板组合共享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发送包含天线面板5023和天线面板5024的组合的一个条目的列表。该条目可以具有值“1”,指示天线面板5023和天线面板5024共享一个端口,即端口5031。在用户设备102包括多于两个天线面板并且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可以由多于两个天线面板共享的情况下,可以定义相应的索引***。相应的数据结构可以由{nk,l,m,...},其中,k,l,m,...都是天线面板的组合。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要为共享天线端口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表示为{n1,2=1}。
上述映射只是一个示例,也可以实现其他映射。该映射还可以指示标识天线端口和/或天线面板的一组标识符。基于标识符,可以实现指示端口分配以及共享端口分配的映射。例如,可以使用根据规则集的唯一标识符。
不同的端口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带属性,例如,分配给端口的采样速率不同。通过识别端口,可以在波束管理中考虑端口属性。此外,端口属性也可以包括在发送给基站的控制信号中。
作为另一示例,映射可以包括矩阵,例如,每行代表天线面板,每列代表天线端口。矩阵元件可以指示在共享端口的情况下,天线面板和天线端口之间的分配是存在的还是可配置的。
在块602中,接入节点101接收指示映射的控制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接入节点101可以分配用于传输参考信号序列(例如,用于传输用于对传输信道进行信道探测的探测参考信号(SRS)序列)的资源,该参考信号序列通过波束成形(例如,基于码本的波束成形)形成。资源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中定义的时频资源元。时频网格可以与时频资源元相关联。这结合图7进行了说明。
图7示出了关于用于在无线链路111上传输SRS序列的时频资源元161的方面。如图7所示,时频网格160定义了多个时频资源元161。例如,包括载波和多个子载波并定义符号时隙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可用于定义这种时频网格160。
时频网格160有助于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不同时频资源元161中传输的信号不会发生干扰。
一些时频资源元161用于传输SRS(在图4中,这些时频资源元161用黑色填充标记)。例如,接入节点101和用户设备102可以就用于传输服务请求的特定时频资源元达成一致。
具体地,时频资源元161的序列用于传输SRS序列。SRS序列可以占用多个连续的时频资源元161,例如,M个资源元的计数。
对于某些波束的信道探测,用户设备102和接入节点101可以就用于使用特定波束发送SRS的特定时频资源元素达成一致。例如,资源元171可以被分配用于使用天线面板5023的波束5171传输SRS,资源元172可以被分配用于使用天线面板5023的波束5172传输SRS,资源元173可以被分配用于使用天线面板5023的波束5173传输SRS,资源元181可以被分配用于使用天线面板5024的波束5181传输SRS,并且资源元182可以被分配用于使用天线面板5024的波束5182传输SRS。相应的资源元件可以被分配用于使用天线面板5023和5024的剩余波束来传输SRS,但是为了清楚和简洁的原因,在下文中将仅更详细地考虑上述五个分配。
在块503中,用户设备102可以经由每个天线端口经由映射到相应波束的相应天线面板向接入节点发送相应的参考信号。每个波束可以被分配给特定端口,使得相应的参考信号可以经由相应的天线面板和分配的端口发送给接入节点。例如,SRS可以经由天线端口耦接到天线面板5024在资源元181中作为波束成形信号5181传输。随后,SRS可以经由天线端口耦接到天线面板5023在资源元171中作为波束成形信号5171来发送。随后,SRS可以经由天线端口耦接到天线面板5023在资源元172中作为波束成形信号5172来发送,同时SRS可以经由天线端口耦接到天线面板5024在资源元182中作为波束成形信号5182来发送。随后,SRS可以经由天线端口耦接到天线面板5023在资源元件173中作为波束成形信号5173来发送。要注意的是,当在资源元181和182中传输SRS时,端口5031必须耦接到天线面板5024。可以用相应的SRSs来探测其他波束,例如,可以对多个方向上的探测波束执行来自每个天线面板5023和5024的波束扫描,从而覆盖可以由相应的天线面板辐射的空间区域。
在块603中,接入节点101接收由用户设备102在块503中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
在块604中,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参考信号,例如,SRS序列,接入节点101可以确定波束选择控制信号,该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指示将用于从用户设备进一步传输到接入节点的至少一个发射波束。例如,接入节点101可以确定提供最强信号、最低误码率、最高数据速率或最佳同步的那些波束。特别地,当确定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时,接入节点101可以考虑分配给每个天线面板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例如,基于天线端口和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接入节点101知道,在图3和图4所示的示例性用户设备102中,天线面板5024不能同时发射两个不同的波束,因为它仅耦接到一个天线端口。因此,经由用户设备102的天线面板5024不可能进行更高等级的传输,例如,等级2。在下面结合一些示例提供关于波束选择的进一步细节将。
在块605中,接入节点101可以向用户设备101发送所确定的波束选择控制信号。
在块504中,用户设备102可以从接入节点101接收波束选择控制信号。
在块505中,用户设备102可以基于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来确定是否没有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即,根据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没有传输被分配给这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例如,接入节点101可能已经确定最合适的数据通信可以通过经由天线面板5023的三个波束发送数据使得天线端口5031必须耦接到天线面板5023并且不能再支持天线面板5024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102可以在块506中停用天线面板5024。
在块507中,用户设备102可以使用由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指示的波束来发送数据。在块606中,接入节点101可以接收如此发送的数据。数据可以包含有效载荷和/或控制数据。
下面,将结合两个示例来描述接入节点101中的波束选择。
根据第一示例,假设基于在来自用户设备102的控制信号中发送的映射,接入节点101知道用户设备102具有两个天线面板,其中,第一天线面板5023耦接到两个端口5032、5033,第二天线面板5024耦接到一个端口5031(参见图3的用户设备102)。此外,信道被认为足够好,从而可以使用等级2(根据MIMO技术,也称为两个发射层)传输。在UL,用户设备102发送SRS,接入节点101测量它们的强度。假设对于图7所示的五个SRS,观察到以下五个相对强度值:SRS 181:10;SRS 171:0;SRS 182:0;SRS 172:9;SRS 173:20。接入节点101现在可以确定两个最强的波束,在该示例中,这两个最强的波束将分别对应于强度10和20的波束5181和5173。这意味着两个面板都处于活动状态。然而,如果接入节点考虑波束5172和5173,则仅期望获得强度9而不是10的微小损失。另一方面,增益是用户设备102可以停用面板5024。接入节点101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它知道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用于天线面板5023的n1=2个端口。因此,可以降低用户设备102的功耗。
在第二示例中,假设与第一示例相同的设置。但是,观察到以下五个相对强度值:SRS 181:10;SRS 171:0;SRS 182:0;SRS 172:15;SRS 173:20。由于从用户设备102传送的天线端口和天线面板之间的映射,接入节点101具有关于用户设备102是否可以对同一面板使用两个端口的信息。如果没有这种知识和每个天线面板只分配一个端口的假设,接入节点101将选择波束5181和5173。这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原因有二,(i)选择了次优波束,以及(ii)两个面板都处于活动状态。利用关于分配给每个天线面板的端口数量的知识,接入节点101可以选择波束5172和5173。因此,选择最佳波束,并且可以停用天线面板5024,从而可以降低用户设备102中的功耗。
由于每个面板的端口数量可以通过硬件实现来固定,因此可以在通信的初始阶段(例如,注册或同步步骤)发送nk的信息。没有必要更新这些信息。因此,传送包括映射的控制信号的开销很小。

Claims (17)

1.一种操作无线通信***(100)中无线通信装置(10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无线通信***(100)的节点(101)发送(502)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和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之间的映射,
其中,所述映射指示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中的两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一个或多个共享天线端口(50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映射指示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的每个天线面板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的每个天线端口,经由映射到相应的天线端口的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相应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向所述节点(101)发送(503)相应的参考信号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节点(101)接收(504)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指示将用于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进一步传输到所述节点(101)的至少一个发射波束,其中,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由所述节点(101)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序列来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停用(506)经由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中的至少一个天线面板的发送。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节点(101)是无线通信网络(100)的接入节点,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接入节点(101)注册(501)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
其中,一旦进行了所述注册(501),则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映射进一步指示识别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的每个天线面板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一组标识符。
8.一种操作无线通信***(100)的节点(101)的方法,包括:
从无线通信装置(102)接收(602)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和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之间的映射,
其中,所述映射指示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中的两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一个或多个共享天线端口(50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映射指示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的每个天线面板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接收(603)多个参考信号序列,每个所述参考信号序列经由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的天线端口和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的映射到相应天线端口的相应至少一个天线面板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604)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指示将用于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进一步传输到所述节点(101)的至少一个发射波束,其中,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由所述节点(101)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序列确定,以及
将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发送(605)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接收(606)有效载荷和/或控制数据,所述有效载荷和/或控制数据使用由所述波束选择控制信号指示的至少一个发射波束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映射进一步指示识别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的每个天线面板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一组标识符。
14.一种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以及
控制电路(5021、5025、5022),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向所述无线通信***(100)的节点(101)发送(502)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之间的映射,
其中,所述映射指示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中的两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一个或多个共享天线端口(503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5021、5025、5022)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无线通信***的节点,所述节点(101)包括控制电路(5011、5015,5012),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从无线通信装置(102)接收(602)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指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02)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5031-5033)和至少两个天线面板(5023、5024)之间的映射,
其中,所述映射指示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天线面板中的两个或多个天线面板的一个或多个共享天线端口(50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节点,其中,所述控制电路(5011、5015、5012)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011160.XA 2019-01-28 2020-01-28 多天线面板上行链路通信 Active CN113348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930028 2019-01-28
SE1930028-4 2019-01-28
PCT/EP2020/051999 WO2020157040A1 (en) 2019-01-28 2020-01-28 Multiple antenna panel uplink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634A true CN113348634A (zh) 2021-09-03
CN113348634B CN113348634B (zh) 2024-05-28

Family

ID=6937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1160.XA Active CN113348634B (zh) 2019-01-28 2020-01-28 多天线面板上行链路通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2040870B2 (zh)
EP (1) EP3918723A1 (zh)
KR (1) KR20210119497A (zh)
CN (1) CN113348634B (zh)
WO (1) WO2020157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27535B2 (en) * 2019-08-26 2023-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mission restricte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CN114631268A (zh) * 2020-09-01 2022-06-1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高秩传输中的波束成形方案
WO2023133792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sensing with transmit and receive swapping in a time domain duplexing new radio system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2208A (zh) * 2009-10-15 2012-10-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77742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antenna mapping configuration
WO2017048178A1 (en) * 2015-09-14 2017-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by to indicate a first set of antenna ports and a second set of antenna ports
CN106797242A (zh) * 2014-11-17 2017-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带有极化有源天线阵列的mimo无线通信***的csi反馈
CN107409312A (zh) * 2015-03-24 2017-11-28 索尼公司 装置
US20170352953A1 (en) * 2014-12-23 2017-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Beamforming a Beam Using an Active Antenna
WO2018127426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coding a transmission from a multi-panel antenna array
US20180316407A1 (en) * 2017-04-26 2018-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si reporting us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80367986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port compatibility signaling
WO2018231141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resource uplink sounding and antenna subset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9196B2 (en) * 2010-05-10 2015-01-06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and scheduling
CN106160928A (zh) * 2015-04-09 2016-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生成预编码矩阵的方法、无线基站和装置以及移动台
US10404433B2 (en) 2017-01-3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trix-based techniques for mapping resource elements to ports for reference signals
CN109257153B (zh) 2017-03-24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US10763943B2 (en) 2017-06-16 2020-09-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codebook based uplink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EP3639403A1 (en) * 2017-06-16 2020-04-22 Intel IP Corporation Beam management with multi-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multi-panel operation
CN110224802B (zh) * 2018-09-28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装置
US11147060B2 (en) * 2018-11-28 2021-10-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2208A (zh) * 2009-10-15 2012-10-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参考信号序列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77742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antenna mapping configuration
CN106797242A (zh) * 2014-11-17 2017-05-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带有极化有源天线阵列的mimo无线通信***的csi反馈
US20170352953A1 (en) * 2014-12-23 2017-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Beamforming a Beam Using an Active Antenna
CN107409312A (zh) * 2015-03-24 2017-11-28 索尼公司 装置
WO2017048178A1 (en) * 2015-09-14 2017-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by to indicate a first set of antenna ports and a second set of antenna ports
WO2018127426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coding a transmission from a multi-panel antenna array
US20180316407A1 (en) * 2017-04-26 2018-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si reporting us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80367986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port compatibility signaling
WO2018231141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resource uplink sounding and antenna subset transmi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R1-1702071 "Discussion on multi-panel/multi-TRP transmission"",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19497A (ko) 2021-10-05
US20220103223A1 (en) 2022-03-31
EP3918723A1 (en) 2021-12-08
CN113348634B (zh) 2024-05-28
WO2020157040A1 (en) 2020-08-06
US12040870B2 (en) 202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45772B1 (ko) 기지국 제어 빔 관리
US11888665B2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design for cellular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mmWave systems
US119625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2898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beamform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CN113923679B (zh) 用于通信波束恢复的***和方法
JP7321707B2 (ja) 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US103056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EP2312886A1 (en) Method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among base stations
CN113348634B (zh) 多天线面板上行链路通信
JP6972162B2 (ja) 機器ビーム相反性特定方法、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2049680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036754A1 (en) Tailored beam management of beamformed transmission
CN111446996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70063B (zh) 信道方向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US20220123887A1 (en) Channel sounding us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JP5958592B2 (ja) 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WO2024132377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transmission of wideband signals towards a wireless device through time domain beamforming
CN112352388A (zh) 无线电信网络
JP2015165687A (ja) 移動局、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