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0257A - 吊顶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吊顶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0257A
CN113330257A CN202080009882.1A CN202080009882A CN113330257A CN 113330257 A CN113330257 A CN 113330257A CN 202080009882 A CN202080009882 A CN 202080009882A CN 113330257 A CN113330257 A CN 113330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air conditioner
ceiling type
type air
path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98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30257B (zh
Inventor
黄本昌
徐范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330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30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0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1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for guiding air around a cur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2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slid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2013/088Air-flow straighten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4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on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the Coanda ef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其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实现水平空气流以向使用者提供间接风。为此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吊顶式空调包括:内壳,其中内置有鼓风机和热交换器,并且形成用于引导空气向下穿过该热交换器的吹送通道;内流路本体,其设置在内壳下方,且具有用于将空气吸入到内壳的吸入流路以便竖直地连通;以及外流路本体,其向外与内流路本体间隔开,且所述外流路本体被设置在内壳的下方,并与内流路本体之间形成与吹送通道连通的排放流路;其中,内流路本体的外周表面包括:第一凹部,其形成为凹形;第一水平部,从第一凹部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以及竖直部,从第一水平部的外端竖直地向下延伸。

Description

吊顶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吸顶式空调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为使用者提供间接风的吊顶式空调。
背景技术
吊顶式空调被安装于房间的天花板,且将经调节的空气排放至房间。
传统的吊顶式空调多为具有四个排放端口的四通型空调。亦即在四通型吊顶式空调中,空气排放端口被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在四个方向的每一侧,使得空气排放端口被配置为左空气排放端口、右空气排放端口、前空气排放端口及后空气排放端口。
四通型吊顶式空调具有用于控制每个空气排放端口中的空气排放方向的叶轮(vane)。叶轮的一端联接至电动机的旋转轴,且叶轮被电动机的驱动力驱动旋转,从而打开和关闭空气排放端口,且调节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空气的方向。
然而,当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的空气被直接地传送给使用者时,使用者可能会觉得空气太冷,或者可能由于混在排放空气中的气味而感到不舒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已开发出一种间接风式的吊顶式空调,在这种空调中,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出的空气并不直接地被传送给使用者。
由于间接风式的吊顶式空调并不需要调节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出的空气的方向,所以不需要具有叶轮,而且空气排放端口被形成为呈环状或弧形,以使得空气能够沿周向扩散。
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8-0129075号(于2018年12月5日公布,以下称之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其中空气排放端口被形成为呈环状或弧形。
在传统的技术中,为了向使用者提供间接风而安装一空气引导模块100,其用于将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的空气流转变成水平空气流。亦即,随空气引导部110因电动机的驱动而上升,空气引导模块100将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的空气流转变成水平空气流。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难以确保一安装空间60a,以便在内流路本体60的外周表面上能将空气引导模块100安装在该空间内,所以需要这样一种技术,其无需安装空气引导模块100而能够使水平空气流最大化。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内流路本体60的外周表面上并未安装空气引导模块100,则应通过改变内流路本体60的外周表面的形状来实现水平空气流。
同时,如现有技术的图9所示,内流路本体60的外周表面占据凹形内引导部64的大部分。此外,如现有技术的图16所示,构成内流路本体60的外周表面的下端67的部分是竖直地形成的。此外,如现有技术的图9所示,位于下端67与内引导部64的下端之间的空间由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图中未示)连接。亦即,该倾斜部从内引导部64的下端向下倾斜延伸,且下端67从该倾斜部的下端竖直地向下延伸。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从空气排放端口排放出的空气由于附壁效应(Coanda effect)而具有在壁表面上流动的特性。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倾斜部向下倾斜延伸,穿过倾斜部的空气在下端67上具有较强的流动特性,所以存在着难以实现水平空气流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式空调,其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水平空气流,以向使用者提供间接风。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根据本公开的吊顶式空调中,在内壳中形成用于引导向下穿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鼓风机通道,该内壳中内置有鼓风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路本体被设置在内壳的下方,且具有用于将空气吸入内壳以便竖直地连通的吸入流路。外流路本体被设置为向外与内流路本体间隔开,且外流路本体被设置在内壳的下方,并且与内流路本体之间形成与吹送通道连通的排放流路。内流路本体的外周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一水平部、以及竖直部。第一凹部被形成为凹形,第一水平部从第一凹部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而竖直部从第一水平部的外端竖直地向下延伸。
外流路本体可具有朝向第一凹部凸出地形成的凸部,且第一凹部的下部在凸部的下方突出。
竖直部相对于凸部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外侧,且相对于凸部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内侧。
吸入板覆盖吸入流路的下侧,该吸入板可具有与吸入流路连通的多个通孔,且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竖直部的下部***到边缘端的内侧,而竖直部的上端被定位成高于边缘端的上端。此处,从竖直部的上端到边缘端的上端的台阶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覆盖吸入流路下侧的所述吸入板可具有与吸入流路连通的多个通孔,且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竖直部被***到边缘端的内侧,且竖直部的上端位于与边缘端的上端相同的高度。此处,从边缘端的上端到边缘端的下端的台阶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覆盖吸入流路下侧的所述吸入板可具有与吸入流路连通的多个通孔。竖直部位于与吸入板的边缘端相同的竖直线上。此处,从竖直部的上端到边缘端的下端的台阶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第一凹部的下端位于与凸部的上端相同的竖直线上。
外壳覆盖内壳的外周表面以及外流路本体的外周表面,外壳可设置有第二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从凸部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延伸。
被设置在内流路本体上方的排水板可接纳从热交换器落下的冷凝水,且排水板的外周表面形成从第一凹部的上端向上延伸的第二凹部。
第二凹部的上端可位于与凸部的上端相同的水平线上。
空气引导部可通过位于凸部的下端与第二水平部之间的开口而竖直地进出。被设置在外壳的内侧的驱动单元可竖直地移动空气引导部。
驱动单元可包括电动机、齿轮(pinion,小齿轮)和齿条。齿轮可联接至电动机的旋转轴,且齿条可形成于空气引导部中并与齿轮接合。
其他实施例的细节被包括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
有益效果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吊顶式空调中,内流路本体的外周表面具有第一凹部、第一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凹部被形成为凹形,第一水平部从第一凹部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且竖直部从第一水平部的外端竖直地延伸至下侧。因此,由于竖直部从第一水平部的下端向下弯折90度,穿过第一水平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不会在竖直部上流动,而是空气在保持于第一水平部上的流动方向的同时流动,进而形成水平空气流。
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仰视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俯视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以点划线划出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图4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图4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图4至图6所示结构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房间中空气流分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仰视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俯视立体图,而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侧向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10可被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上。吊顶式空调10可吸入房间中的空气,借助安装在空调内的热交换器26对所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且随后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至房间内。
吊顶式空调10可被安装在天花板上而使得整个空调可突出至房间内。亦即,吊顶式空调10的上表面可与天花板接触,而其余部分可以突出而被设置在天花板的下方。
吊顶式空调10可包括内壳20、外壳30、内流路本体40和外流路本体50。
内壳20可呈具有敞开的下表面的圆筒形。内壳20的上表面可构成吊顶式空调10的上表面的外形。当从上方观察内壳20时,内壳20的上表面边缘的形状可为圆形。
当从上方或下方观察吊顶式空调10时,吊顶式空调10的外边缘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在此情况下,稍后描述的排放流路18可在底部被形成为呈环状,或者可被形成为从顶部到底部整体上呈环状。
此外,当从上方或下方观察吊顶式空调10时,吊顶式空调10的外边缘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在此情况下,稍后描述的排放流路18的下部可被形成为四边形,或者可被形成为从顶部到底部整体上呈四边形。在此情况下,该四边形可以是具有弯曲角部的四边形。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会基于当从上方或下方观察吊顶式空调10时外边缘呈环状的假定,来描述吊顶式空调10。
鼓风机25和热交换器26可被内置在内壳20中。
鼓风机25可包括风扇21以及用于旋转风扇21的电动机M。
风扇21可包括:护罩22;毂盘23,与护罩22在轴向上间隔开;以及多个叶片24,位于护罩22与毂盘23之间并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
护罩22可被设置成与毂盘23向下间隔开。护罩22可设置有竖直连通的空气吸入端口22a。
毂盘23可与护罩22向上间隔开。毂盘23的中央部分可呈如下形状:在该形状中上表面是凹入的,而下表面则呈凸出状弯曲。
电动机M的至少一部分可***到毂盘23中央的凹形上表面内。电动机M的旋转轴可被联接至毂盘23的中心。
当电动机M被驱动时,风扇21可被转动。当风扇21旋转时,空气可通过空气吸入端口22a被吸入风扇21内,而被吸入到风扇21内的空气可沿水平方向向外移动通过护罩22与毂盘23之间,并可被移动至热交换器26。
热交换器26可具有在其中流动的制冷剂。热交换器26可以使从鼓风机25吹出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热交换器26可相对于鼓风机25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外侧。热交换器26可被形成为环状或板状。
当热交换器26被形成为环状时,鼓风机25可被设置在热交换器26的内部。
当热交换器26被形成为板状时,多个热交换器26可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开,且鼓风机25可被设置在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6之间。
内壳20可设置有吹送通道29,用以引导空气向下穿过热交换器26。吹送通道29可相对于热交换器26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在外侧。吹送通道29可具有敞开的下表面。
外壳30可构成吊顶式空调10的周表面的外形。外壳30可覆盖内壳20的外周表面和外流路本体50的外周表面。
外壳30的上部可形成具有窄的上侧和宽的下侧的内部空间。外壳30的下部可形成具有宽的上侧和窄的下侧的内部空间。
内流路本体40可被设置在内壳20的下方。内流路本体40可设置有吸入流路41,用以将空气吸入内壳20内以竖直地连通。
内流路本体40的下部可相对于外流路本体50向下突出。
排水板28可被设置在内壳20的下方。排水板28可构成内壳2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排水板28可接纳从热交换器26滴落的冷凝水。排水泵(图中未示)可被安装在排水板28中,并可通过驱动该排水泵而将从热交换器26滴落至排水板28上的冷凝水排放至吊顶式空调10的外部。
热交换器26的上端可被联接至内壳20内侧的上表面,且热交换器26的下端可被联接至排水板28。
排水板28可被设置在内流路本体40的上方。内流路本体40的上端可被联接至排水板28。
内流路本体40的上表面可被形成为凹形。此外,排水板28可被形成为与内流路本体40的上表面对应的形状,而且可覆盖在内流路本体40的上表面上。
内壳20的内部还可安装有孔口27。孔口27可将通过内流路本体40的吸入流路4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风扇21。
孔口27的下部可被***到排水板28内。孔口27的下外周表面可被联接至排水板28的内周表面。
孔口27的上端可被***到在护罩22中形成的空气吸入端口22a内。
孔口27可呈圆柱形,具有敞开的上端和下端。孔口27的下部可被形成为具有比孔口27的上部更大的直径。孔口27的下部可被形成为具有在竖向上均一的直径。孔口27的上部可被形成为在中央处直径小而在上侧和下侧处直径大。
在内流路本体40中形成的吸入流路41的直径可大于孔口27下部的直径。
外流路本体50可向外与内流路本体40间隔开,并且被设置在内壳20的下方。亦即,内流路本体40可被***到外流路本体50内。
外流路本体50可在内流路本体40与外流路本体50之间形成排放流路18。排放流路18可与吹送通道29连通。排放流路18可将从吹送通道29吹来的空气排放至吊顶式空调10的外部。
吸入板16可被设置在内流路本体40的下方。吸入板16可被联接至内流路本体40的下侧。吸入板16可覆盖吸入流路的下侧。
吸入板16可设置有多个通孔16a,这些通孔与内流路本体40中形成的吸入流路41连通。在所述多个通孔16a中,被靠近吸入板16的中心定位的通孔16a可被形成为具有第一直径,而且在所述多个通孔16a中,相对于形成为具有第一直径的通孔16a而言,被定位在水平方向外侧的通孔16a具有第二直径,该第二直径小于第一直径。
当电动机M被驱动时,室内空气经由所述多个通孔16a而移动至吸入流路41。然后,移动至吸入流路41的空气经由孔口27的内部空间移动至风扇21。移动至风扇21的空气通过叶片24被吹送至热交换器26。然后,被吹送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26,在与热交换器26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移动至吹送通道29。然后,移动至吹送通道29的空气穿过排放流路18并移动至房间。
同时,驱动单元61、62、63和空气引导部64被安装在外壳30的内部。通过驱动单元61、62、63的驱动,空气引导部64可向下突出于外壳30或者***外壳30内。驱动单元61、62、63可竖向地移动空气引导部64。
吊顶式空调10可在第一运行模式下运行,在第一运行模式下,空气引导部64向下突出于外壳30。当吊顶式空调10在第一运行模式下运行时,通过排放流路18排放的空气可移动至下侧(而非沿水平方向),以向使用者提供直接风。
吊顶式空调10可在第二运行模式下运行,在第二运行模式下,空气引导部64被***外壳30内。此处,当空气引导部64被***外壳30内时,空气引导部64的下表面可在水平方向上与外壳30的下表面重合。当吊顶式空调10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运行时,通过排放流路18排放的空气可形成为水平空气流,以向使用者提供间接风。
空气引导部64可通过位于稍后描述的凸部51的下端与第二水平部31之间的开口33而竖向地进出。
驱动单元61、62、63可包括电动机61、齿轮62和齿条63。齿轮62可联接至电动机61的旋转轴,且齿条63可形成于空气引导部64中并可与齿轮62接合。
当电动机61的旋转轴沿一个方向旋转时,空气引导部64可向下突出于外壳30。当电动机61的旋转轴沿另一方向旋转时,空气引导部64可被***外壳30内。
同时,由于附壁效应,通过排放流路18排放的空气具有在壁表面上流动的特性。
当吊顶式空调10在第二运行模式下运行以向使用者提供间接风时,内流路本体40的外周表面具有特殊结构,以便使水平空气流因附壁效应而最大化。以下将参照图4至图6来描述内流路本体40的外周表面的这种特殊结构。
图4是在图3中以点划线标划出的部分A的放大图。
参照图3和图4,内流路本体40的外周表面可包括第一凹部42、第一水平部43和竖直部44。第一凹部42可被设置在第一水平部43的上侧,而第一水平部43可被设置在竖直部44的上侧。亦即,第一凹部42、第一水平部43及竖直部44可从上侧至下侧依序地设置。
第一凹部42可被形成为凹形。第一凹部42可被形成为凹曲面。第一凹部42可占据内流路本体40的大部分。
第一水平部43可从第一凹部42的下端水平地延伸至外侧。
竖直部44可从第一水平部43的外端竖直地向下延伸。
由于第一水平部43与竖直部44之间的角度被形成为90度,所以当空气通过排放流路18被排放时,在竖直部44上端(其是第一水平部43外端)处附壁效应会减弱。因此,那些依序穿过第一凹部42和第一水平部43的空气的沿竖直部44流动的特性会在竖直部44上端(其是第一水平部43的外端)处减弱,并且可在保持在第一水平部43上的流动的方向的同时,从第一水平部43逸出,从而形成水平空气流。
如果第一凹部42与竖直部44之间没有形成第一水平部43,并且如果在第一凹部42与竖直部44之间形成倾斜部而非第一水平部43,且该倾斜部具有相对于竖直部44的上端形成的外角(此外角被形成为大于90度),那么穿过倾斜部的空气流会在竖直部44的上端处具有在竖直部44上流动的连续性,所以难以形成大量水平空气流。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凹部42与竖直部44之间形成了第一水平部43,所以穿过第一水平部43的空气流可在竖直部44的上端处具有间断性(discontinuity,不连续)而不会在到竖直部44上流动,因此能够形成大量水平空气流。
外流路本体50可具有凸部51。凸部51可朝向第一凹部42凸出地被形成。
第一凹部42的下部可向下突出于凸部51。
竖直部44可相对于凸部51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于外侧。此外,竖直部44可相对于凸部51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于内侧。亦即,竖直部44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凸部51的上端与凸部51的下端之间。
换言之,第一水平部43的外端可相对于凸部51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外侧。第一水平部43的外端可相对于凸部51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内侧。亦即,第一水平部43的外端可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凸部51的上端与凸部51的下端之间。
第一凹部42的下端可位于与凸部51的上端相同的竖直线L1上。亦即,第一水平部43的内端可位于与凸部51的上端相同的竖直线L1上。
换言之,第一凹部42的下端可被设置在与凸部51的上端竖直地重合的位置。亦即,第一水平部43的内端可被设置在与凸部51的上端竖直地重合的位置。
外壳30可具有从凸部51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水平部31。当空气通过排放流路18被排放时,凸部51上的空气流沿水平方向在第二水平部31上流动,且因此可形成水平空气流。
排水板28可设置有第二凹部28a,第二凹部28a从第一凹部42的上端向上延伸。第二凹部28a可被形成为凹形。
第二凹部28a可以是排水板28的外周表面。亦即,排水板28的外周表面可构成从第一凹部42的上端向上延伸的第二凹部28a。
第二凹部28a的上端可位于与凸部51的上端相同的水平线L2上。亦即,第二凹部28a的上端可被设置于在水平方向上与凸部51的上端重合的位置。换言之,第二凹部28a的上端可处在与凸部51的上端相同的高度。
同时,吸入板16可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16b。
竖直部44的下部可被***到边缘端16b的内侧,且竖直部44的上端可被定位成高于边缘端16b的上端。亦即,竖直部44的下部可***到边缘端16b的内侧,且竖直部44的上部可被设置成从边缘端16b的内侧向上突出。此处,从竖直部44的上端到边缘端16b的上端的台阶可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图5是阐示图4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此处,与图4中相同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仅说明其不同点。
参照图5,可以看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10的内流路本体40不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
亦即,在图4中,吸入板16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16b,竖直部44***到边缘端16b的内侧,且竖直部44的上端可被设置在高于边缘端16b的上端的位置。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竖直部44可***到边缘端16b的内侧,而竖直部44的上端可被定位在与边缘端16b的上端相同的高度。亦即在第二实施例中,竖直部44可完全地***到边缘端16b的内侧。此处,从边缘端16b的上端到边缘端16b的下端的台阶G可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图6是阐示图4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此处,与图4相同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仅说明其不同点。
参照图6,可以看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10的内流路本体40不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
亦即,在图4中,吸入板16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16b,竖直部44***边缘端16b的内侧,且竖直部44的上端可被设置在高于边缘端16b的上端的位置。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吸入板16的边缘端16b并没有向上突出,而且竖直部44可位于与吸入板16的边缘端16b相同的竖直线L3上。此处,从竖直部44的上端到边缘端16b的下端的台阶G可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图7是示出根据图4至图6所示结构的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在房间中空气流分布的示意图。
图7比较了图4至图6中所示的台阶G被设定为2mm的第一种情况与台阶G被设定为3mm的第二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这两者中,空调10均在制冷模式下以相同的设定温度运行60分钟,随后在距室内地面0.1m的高度、1.1m的高度、及2.1m的高度处测量每个空气流的温度分布。
从地面向上0.1m是当用于测量空气流的温度分布的设备被放置在地面上时的高度,高度从0.1m起以1m增加,且随后在0.1m、1.1m、及2.1m处测量空气流的温度分布。
在图7中,图像的颜色在较接近蓝色时表示低温分布,而在较接近红色时表示高温分布。
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第二种情况具有比第一种情况更多的冷空气分布。特别是在距室内地面2.1m高度处,可以看出,与第一种情况相比,第二种情况具有明显更多的冷空气分布。
在高于0.1m和1.1m的2.1m的位置,第二种情况下的冷空气的分布要大于第一种情况,这意味着相对于从空调10排放的空气,形成的水平空气流比竖直空气流更多。
因此,可以看到,第二种情况具有比第一种情况更大的水平空气流。换言之,如果台阶G小于3mm,则空气流在第一凹部42和第一水平部43上流动的方向竖直地下降,同时因附壁效应而在竖直部44上流动,且因此可以看到,所形成的水平空气流较小。此外,当台阶G为3mm或更大时,在第一凹部42和第一水平部43上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向上,在竖直部44上流动的同时竖直地下降的空气量变小,从而可看到,形成了较大的水平空气流。
亦即,为了允许从排放流路18排放的空气形成大量的水平空气流,台阶G优选地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10中,内流路本体40的外周表面具有第一凹部42、第一水平部43和竖直部44。第一凹部42被形成为凹形,第一水平部43从第一凹部42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且竖直部44从第一水平部43的外端竖直地延伸至下侧。因此,由于竖直部44从第一水平部43的下端向下弯折90度,穿过第一水平部43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不会在竖直部44上流动,而是空气会在保持在第一水平部43上的流动方向的同时进行流动,从而形成水平空气流。
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披露了本公开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髓的条件下,可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以应被解释为仅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吊顶式空调,包括:
内壳,其中内置有鼓风机和热交换器,且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向下穿过该热交换器的吹送通道;
内流路本体,其设置在所述内壳的下方且具有吸入流路,所述吸入流路用于将空气吸入所述内壳内以便竖直地连通;以及
外流路本体,其向外与所述内流路本体间隔开,且被设置在所述内壳的下方,所述外流路本体与所述内流路本体之间形成排放流路,该排放流路与所述吹送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内流路本体的外周表面包括:第一凹部,其形成为凹形;第一水平部,从该第一凹部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以及竖直部,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外端竖直地向下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所述外流路本体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凹部凸出地形成的凸部,且所述第一凹部的下部突出于该凸部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所述竖直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凸部的上端被设置在外侧,且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凸部的下端被设置在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还包括:吸入板,其覆盖所述吸入流路的下侧,所吸入板具有与所述吸入流路连通的多个通孔,且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
其中,所述竖直部的下部被***到所述边缘端的内侧,且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位于高于所述边缘端的上端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到所述边缘端的上端的台阶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还包括:吸入板,其覆盖所述吸入流路的下侧,所述吸入板具有与所述吸入流路连通的多个通孔,且具有向上突出的边缘端,
其中,所述竖直部被***到所述边缘端的内侧,且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位于与所述边缘端的上端相同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从所述边缘端的上端到所述边缘端的下端的台阶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还包括:吸入板,其覆盖所述吸入流路的下侧,且具有与所述吸入流路连通的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竖直部位于与所述吸入板的边缘端相同的竖直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到所述边缘端的下端的台阶被形成为3mm或更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凹部的下端位于与所述凸部的上端相同的竖直线上。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顶式空调,还包括外壳,该外壳覆盖所述内壳的外周表面以及所述外流路本体的外周表面,
其中,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二水平部,该第二水平部从所述凸部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还包括:排水板,其被设置在所述内流路本体的上方,且接纳从所述热交换器落下的冷凝水,
其中,所述排水板的外周表面形成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从所述第一凹部的上端向上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所述第二凹部的上端位于与凸部的上端相同的水平线上。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还包括:
空气引导部,其通过位于所述凸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水平部之间的开口而竖直地进出;以及
驱动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中,并将所述空气引导部竖直地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电动机;
齿轮,其联接至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以及
齿条,其与所述齿轮接合,且所述齿条形成于所述空气引导部中。
CN202080009882.1A 2019-01-18 2020-01-17 吊顶式空调 Active CN113330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06769 2019-01-18
KR1020190006769A KR102598644B1 (ko) 2019-01-18 2019-01-18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PCT/KR2020/000864 WO2020149698A1 (en) 2019-01-18 2020-01-17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0257A true CN113330257A (zh) 2021-08-31
CN113330257B CN113330257B (zh) 2023-08-18

Family

ID=7161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9882.1A Active CN113330257B (zh) 2019-01-18 2020-01-17 吊顶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3059A1 (zh)
EP (1) EP3911898B1 (zh)
KR (1) KR102598644B1 (zh)
CN (1) CN113330257B (zh)
WO (1) WO2020149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440898A1 (pl) * 2022-04-08 2023-10-09 Flowair Głogowski I Brzeziński Spółka Jawna Zespół nawiewny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7958A (en) * 1994-09-26 1996-11-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Wind direction adjusting device
KR19980030506A (ko) * 1996-10-30 1998-07-25 구자홍 천정 매립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유로 구조
KR20040032213A (ko) * 2002-10-08 200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761987A (zh) * 2008-12-22 2010-06-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吊顶式空调机
US20150276246A1 (en) * 2013-09-17 2015-10-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7429924A (zh) * 2015-10-23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KR20180103534A (ko) * 2017-03-10 2018-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 조화기
KR20180129074A (ko) * 2017-05-25 2018-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용 에어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9315Y1 (zh) * 1970-12-31 1977-09-06
JP3268279B2 (ja) * 1999-01-18 2002-03-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0402195B1 (ko) * 2000-01-28 2003-10-22 도시바 캐리어 가부시키 가이샤 천장에 장착되는 카세트형 공기조화기
JP2003194385A (ja) * 2001-12-28 2003-07-0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WO2004040204A1 (ja) * 2002-10-31 2004-05-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KR20040104772A (ko) * 2003-06-03 2004-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보팬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
JP2007333356A (ja) * 2006-06-19 2007-12-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天井埋込型室内機ユニットの吹出構造
KR100782195B1 (ko) * 2006-08-10 2007-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JP2008057843A (ja) * 2006-08-31 2008-03-1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KR101362320B1 (ko) * 2008-01-22 2014-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JP4827899B2 (ja) * 2008-08-07 2011-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KR101558576B1 (ko) * 2009-01-09 2015-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5891190B2 (ja) * 2013-03-06 2016-03-2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1900484B1 (ko) * 2015-01-23 2018-09-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2610037B1 (ko) * 2017-02-01 2023-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285819B1 (ko) * 2017-03-10 2021-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313903B1 (ko) * 2017-05-25 2021-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7958A (en) * 1994-09-26 1996-11-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Wind direction adjusting device
KR19980030506A (ko) * 1996-10-30 1998-07-25 구자홍 천정 매립형 공기조화기의 토출유로 구조
KR20040032213A (ko) * 2002-10-08 200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761987A (zh) * 2008-12-22 2010-06-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吊顶式空调机
US20150276246A1 (en) * 2013-09-17 2015-10-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7429924A (zh) * 2015-10-23 2017-1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KR20180103534A (ko) * 2017-03-10 2018-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 조화기
KR20180129074A (ko) * 2017-05-25 2018-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용 에어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89917A (ko) 2020-07-28
CN113330257B (zh) 2023-08-18
EP3911898B1 (en) 2024-03-06
KR102598644B1 (ko) 2023-11-06
EP3911898A4 (en) 2022-10-12
US20220113059A1 (en) 2022-04-14
EP3911898A1 (en) 2021-11-24
WO2020149698A1 (en)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80281A1 (zh) 空调器室内机
KR20180125425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4791914B (zh) 空调器
WO2016180254A1 (zh) 空调器
WO2016180283A1 (zh) 空调器及其出风挡板的控制方法
WO2016180249A1 (zh) 空调器
CN110662923B (zh) 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用空气引导件及具备其的吊顶式空气调节设备
WO2016180255A1 (zh) 空调器
US11506401B2 (en)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WO2016180256A1 (zh) 空调器
KR20180089748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13330257B (zh) 吊顶式空调
KR102282432B1 (ko) 천장형 공기 조화기
KR102285819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629023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2643403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20180113734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212987420U (zh) 空调室内机
KR20110019218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2279011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215909223U (zh) 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2282476B1 (ko) 천장형 공기 조화기
CN108386905B (zh) 空调
CN117167948A (zh) 吊装式空调室内机
KR20180103365A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