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5796B -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5796B
CN113315796B CN202010119524.8A CN202010119524A CN113315796B CN 113315796 B CN113315796 B CN 113315796B CN 202010119524 A CN202010119524 A CN 202010119524A CN 113315796 B CN113315796 B CN 113315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terminal
target
application server
up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95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5796A (zh
Inventor
毛峻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95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5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5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5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5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5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包括: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接收能力开放平台根据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从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能力开放平台;接收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目标UPF,目标UPF为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本发明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可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灵活的边缘服务调度,并且可为终端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业务的发展,人们产生了在移动网络边缘数据中心进行服务部署提供业务服务的需求,以节省移动终端与业务中心服务器之间的业务交互流量,降低业务交互时延,减少业务中心服务器的业务压力。在5G移动网络边缘数据中心的接入过程中,会存在边缘接入业务引流的问题,需要选择距离用户实体(User Entity,简称:UE)合适的边缘应用服务器并为UE选择相应的边缘用户面功能设备(User PlaneFunction,简称UPF)进行分流。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是默认选择边缘UPF,并以该UPF为数据接入点通过域名解析***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简称:DNS)选择边缘应用服务器。
然而,默认选择边缘UPF的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会导致经过边缘UPF的流量很大,使得UPF的性能要求和成本变高;2)当边缘UPF下沉较深,部署较密时,无法结合附近边缘应用服务器的信息准确选取到合适的UPF。基于UPF数据接入点通过DNS选择边缘应用服务器的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不支持无DNS协议栈的终端,主要是一些物联网终端;2)调度受制于DNS负载均衡服务器的调度算法,应用无法灵活调度自己的边缘应用服务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用于解决目前边缘应用服务器接入方式固定、无法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作出灵活调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包括:
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网络标识包括MSISDN号码、IP地址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为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应用于能力开放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找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距离最短的目标UPF,并请求网络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
向所述请求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所述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
查询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中:
向所述请求方返回所述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中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在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安全校验信息校验所述终端的权限。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网络标识包括MSISDN号码、IP地址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为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力开放平台,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返回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确定模块,用于找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距离最短的目标UPF,并请求网络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请求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所述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返回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查询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查询单元包括:
返回子单元:用于向所述请求方返回所述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中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还包括:
校验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安全校验信息校验所述终端的权限。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灵活的边缘服务调度,满足应用厂商需求,并且可为终端设备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能力开放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步骤12: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步骤13: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14: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可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灵活的边缘服务调度,满足应用厂商需求,并且可为终端设备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边缘引流开放方法。
其中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1中,首先需要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在发送时可向能力开放平台调用引流能力接口,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有终端的网络标识,将终端的网络标识提供给能力开放平台后,能力开放平台可以根据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查找、确定该终端的网络位置;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终端的网络标识可以是MSISDN号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移动电话号码,用以在短信或通话的过程中标识移动用户,终端的网络标识也可以是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具体的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端口号、IPv6地址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发起边缘服务查询请求的请求方可以是用户终端,也可以是应用服务器,当请求方为用户终端时,用户终端直接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提供该用户终端的网络标识等信息,而当请求方为应用服务器时,用户终端先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边缘服务调度请求,而应用服务器响应于该边缘服务调度请求,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通过这一路径,应用服务器可以在用户终端没有安全校验信息、调度算法的信息等情况下向能力开放平台提供相应信息,以确保能够访问能力开放平台,并提高路径的网络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能力开放平台能够通过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来校验请求方的权限,以判定请求方是否具有相应权限,在校验权限通过的情况下,才根据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查找、确定该终端的网络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2中,在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后,将接收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也就是说,能力开放平台可以根据网络标识确定终端的网络位置,继而查询出与该终端网络位置较近的多个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其返回,因此所述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是与该终端对应的、网络位置较近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在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的情况下,能力开放平台将只返回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从而减少返回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数量,以便后续从更少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中更快地决策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3中,根据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IP列表,可在其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具体来说,根据返回的IP列表以及收集到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健康信息(是否能够提供服务等),利用自身算法进行决策,可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至能力开放平台。一般来说,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应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与终端的网络位置较近,以降低访问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4中,接收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然后将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该目标UPF,从而终端可以利用目标UPF对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其中,目标UPF为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也就是说,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可能存在有多个可连接的UPF,能力开放平台根据返回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可以查找出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即目标UPF,然后将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目标UPF后,可以以最短的服务访问路径对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从而降低访问时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也就是说,当查找出路径最近的目标UPF后,能力开放平台还要进一步确认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该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在收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后,若接收确认信息的为用户终端时,则用户终端即可向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而当接收确认信息的为应用服务器时,则应用服务器将确认信息转发给用户终端,由用户终端向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可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灵活的边缘服务调度,满足应用厂商需求,并且可为终端设备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能力开放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步骤22: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步骤23: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步骤24:找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距离最短的目标UPF,并请求网络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
步骤25:向所述请求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所述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力开放平台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由于该边缘服务查询请求中携带有终端的网络标识,因此能力开放平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请求方返回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的IP列表,也就是说,能力开放平台可以根据终端的网络标识查找、确定该终端的网络位置;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终端的网络标识可以是MSISDN号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移动电话号码,用以在短信或通话的过程中标识移动用户,终端的网络标识也可以是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具体的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端口号、IPv6地址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
查询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具体来说,能力开放平台可以根据网络标识确定终端的网络位置,继而查询出与该终端对应的多个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其返回,因此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是与该终端对应的、网络位置较近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中:在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的情况下,能力开放平台将只返回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从而减少返回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数量,以便后续从更少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中更快地决策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发起边缘服务查询请求的请求方可以是用户终端,也可以是应用服务器,当请求方为用户终端时,用户终端直接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提供该用户终端的网络标识等信息,而当请求方为应用服务器时,用户终端先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边缘服务调度请求,而应用服务器响应于该边缘服务调度请求,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通过这一路径,应用服务器可以在用户终端没有安全校验信息、调度算法的信息等情况下向能力开放平台提供相应信息,以确保能够访问能力开放平台,并提高路径的网络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在步骤2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安全校验信息校验所述终端的权限。
也就是说,能力开放平台能够通过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来校验请求方的权限,以判定请求方是否具有相应权限,在校验权限通过的情况下,才根据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查找、确定该终端的网络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力开放平台接收请求方返回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根据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然后请求网络将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该目标UPF,从而终端可以利用目标UPF对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其中,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是请求方根据返回的IP列表以及收集到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健康信息(是否能够提供服务等),利用自身算法进行决策,继而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而目标UPF为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也就是说,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可能存在有多个可连接的UPF,能力开放平台根据请求方返回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可以查找出终端与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即目标UPF,然后请求网络将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目标UPF后,从而使得终端可以以最短的服务访问路径对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达到降低访问时延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查找出路径最近的目标UPF后,能力开放平台还要进一步确认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该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并将确认信息返回给请求方,以便用户终端能够确定可通过目标UPF向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能力开放平台可为终端设备查询距离较近的边缘应用服务器,并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30包括:
请求模块31,用于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32,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选择模块33,用于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第二接收模块34,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网络标识包括MSISDN号码、IP地址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为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终端30还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可由应用服务器或能力开放平台进行灵活的边缘服务调度,使得访问路径最短,从而降低访问时延。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能力开放平台的结构示意图,该能力开放平台4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返回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第二接收模块43,用于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确定模块44,用于找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距离最短的目标UPF,并请求网络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
发送模块45,用于向所述请求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所述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返回模块42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查询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查询单元包括:
返回子单元:用于向所述请求方返回所述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中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还包括:
校验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安全校验信息校验所述终端的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能力开放平台可为终端设备查询距离较近的边缘应用服务器,并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由应用服务器进行灵活的边缘服务调度,满足应用厂商需求,并且可为终端设备选择最短的访问路径,降低访问时延。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网络标识包括MSISDN号码、IP地址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的,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为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任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中的步骤。详细请参阅以上对应实施例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Device or User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所述网络标识包括MSISDN号码、IP地址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IP列表包括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为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发起边缘服务请求。
5.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应用于能力开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找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距离最短的目标UPF,并请求网络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
向所述请求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所述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标识,确定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
根据所述终端的网络位置查询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有目标网络距离信息,所述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中:
向所述请求方返回所述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中与所述终端的网络距离在目标网络距离内的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还携带所述终端的应用标识和安全校验信息,在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安全校验信息校验所述终端的权限。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向能力开放平台发送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返回的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并将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返回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确定的目标UPF,并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所述目标UPF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最短的UPF。
10.一种能力开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方发起的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携带终端的网络标识;
返回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缘服务查询请求向所述请求方返回IP列表,所述IP列表包括若干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请求方返回的从所述IP列表中选出的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
确定模块,用于找出所述终端与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之间访问路径距离最短的目标UPF,并请求网络将所述终端当前的UPF切换为所述目标UPF;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请求方发送确认信息,所述确认信息用于确认所述目标边缘应用服务器的IP在所述目标UPF的边缘分流策略中。
11.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边缘引流开放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119524.8A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Active CN113315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9524.8A CN113315796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9524.8A CN113315796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5796A CN113315796A (zh) 2021-08-27
CN113315796B true CN113315796B (zh) 2022-09-06

Family

ID=7737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9524.8A Active CN113315796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5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9016A (zh) * 2022-08-22 2022-11-2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访问方法、访问服务平台、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6876A1 (ko) * 2016-10-06 2018-04-1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 지원 방법
CN109729125A (zh) * 2017-10-30 2019-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及***
CN109788078A (zh) * 2017-11-13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器切换方法、设备及***
WO2019157961A1 (zh) * 2018-02-13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28254A1 (zh) * 2018-05-31 2019-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71016A1 (en) * 2014-03-23 2015-09-24 Avaya In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s with server cluster device
CN105163285B (zh) * 2015-07-28 2018-11-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mbms业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302762B (zh) * 2016-04-14 2019-1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访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275160B (zh) * 2017-07-1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设备及***
CN109981316B (zh) * 2017-12-27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器的切换方法及会话管理网元、终端设备
CN109640319B (zh) * 2019-01-16 2021-08-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接入信息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89586B (zh) * 2019-02-02 2021-05-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51880B (zh) * 2019-03-15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98307B (zh) * 2019-05-10 2021-05-18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节点的选择方法、装置及***
CN110769039B (zh) * 2019-10-09 2021-12-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6876A1 (ko) * 2016-10-06 2018-04-12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 지원 방법
CN109729125A (zh) * 2017-10-30 2019-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及***
CN109788078A (zh) * 2017-11-13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服务器切换方法、设备及***
WO2019157961A1 (zh) * 2018-02-13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228254A1 (zh) * 2018-05-31 2019-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G核心网SMF和UPF拓扑增强技术研究;邢燕霞等;《电子技术应用》;20201130;第46卷(第11期);全文 *
A Service Continuity Management Method for MEC-Assisted C-V2X Applications;Li Hao et.al;《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ge Computing (EDGE)》;20201217;全文 *
A Survey on the Placement of Virtual Resources and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Abdelquoddouss Laghrissi et.al;《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20181202;第21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5796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7847B (zh) 一种IPv6地址的生成方法及SMF、通信***
US8379558B2 (en) Sending an identifier of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o enable handoff of a mobile station to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19076273A1 (zh) 一种切换的方法、移动性管理网元和通信***
US8874710B2 (en)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WO2014059857A1 (zh) 呼叫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07022501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ority call management
CN113301613A (zh)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12583880B (zh) 一种服务器发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904763B2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15915093A (zh) 一种eplmn列表的设置方法、核心网设备及介质
CN113315796B (zh) 一种边缘引流开放方法、终端及能力开放平台
KR10164072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익명 페어링 디바이스 발견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20661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2002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discovery
WO202108800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19513309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に基づく通信方法
EP1821565A2 (en) Notific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conversion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4258088B (zh) 中间会话管理功能设备发现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3143502A1 (zh) Ap响应方法、发现ap的方法、ap及终端
JP606265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電話帳サーバ、無線通信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EP368724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609778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EP3713374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905894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20035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disco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