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16C -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16C
CN1132616C CN01135226A CN01135226A CN1132616C CN 1132616 C CN1132616 C CN 1132616C CN 01135226 A CN01135226 A CN 01135226A CN 01135226 A CN01135226 A CN 01135226A CN 1132616 C CN1132616 C CN 11326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res
radix
pain
rhizoma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8532A (zh
Inventor
刘淑芬
刘殿章
刘淑凤
刘淑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DAINZHANG
Original Assignee
LIU DAIN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 DAINZHANG filed Critical LIU DAINZHANG
Priority to CN01135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16C/zh
Publication of CN1358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8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痹证病的药,属中医药技术领域,它是由杜仲5-15份,白术5-15份,淫羊藿10-15份,川芎10-20份,秦艽10-20份,桃仁6-10份,全蝎3-5份,蜈蚣1-5份,制川乌1-6份,制草乌1-6份,红花3-10份,麻黄1.5-10份,木瓜5-10份,川楝子6-12份,洋金花0.3-0.9份,甘草2-10份,肉苁蓉10-20份,荜拨10-20份,当归10-20份,金银花10-20份,防风10-20份,赤芍10-20份,山柰10-20份,花椒10-20份,急性子10-20份,干姜10-20份,穿山甲1-10份,桂枝3-10份,牛膝6-12份,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细筛后成粉,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本发明可制成丸剂、膏药、酒剂、是一种全方位治疗痹证病的药。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属中医药技术领域。
中医痹证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等关节活动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而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这类病的发病原因多是内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或慢性劳损,外感风、寒、湿、热,从而引起气滞血瘀而致。临床症状多为颈、肩、腰、腿及指、趾等关节疼痛、周身麻木,肌肉、关节、筋骨酸痛,重着,屈伸不利,关节活动障碍等。中医多采用固本散寒、祛风去湿、宣通脉络的治疗原则。通常采用中药汤剂、通痹丸、抗骨质增生丸、颈复康等中药方剂、中成药或再配以西药中的止痛药等。这些治疗方法和汤剂、中成药通常只能针对某一病症,而且其疗程长,疗效不十分显著,治愈率不十分理想,部分病症易复发,病人经济负担重,部分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一种全方位治疗痹证的中药尚未见到。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疗程短且能全方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组方原则:固本培元,祛风散寒,逐瘀通络。
本发明的药物组方如下,以重量份计:它是由杜仲5-15份,白术5-15份,淫羊藿10-15份,川芎10-20份,秦艽10-20份,桃仁6-10份,全蝎3-5份,蜈蚣1-5份,制川乌1-6份,制草乌1-6份,红花3-10份,麻黄1.5-10份,木瓜5-10份,川楝子6-12份,洋金花0.3-0.9份,甘草2-10份,肉苁蓉10-20份,荜拨10-20份,当归10-20份,金银花10-20份,防风10-20份,赤芍10-20份,山柰10-20份,花椒10-20份,急性子10-20份,干姜10-20份,穿山甲1-10份,桂枝3-10份,牛膝6-12份,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细筛后成粉,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本发明中的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暖子宫、安胎气的功效。其性甘辛,走肝入肾,能补肾润肝、温肾助阳、益精补髓、强筋壮骨、除湿止痛。可用于肾阳亏损、寒湿凝滞而腰脊酸痛、腿足无力者,用之温肾阳、强腰脊;也可用于肾阳亏损而致风寒湿痹、腰膝重痛者,用以温肾助阳、助痹止痛,常与牛膝等配伍。杜仲入肝肾经,以补肝肾、强筋骨见长,治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诸症。本品含木脂素、木脂素甙,还含二苯基四氢呋喃并四氢呋喃木脂素、杜仲甙、筋骨草甙、杜仲素A、杜仲多糖A、杜仲丙烯酵、杜仲酸等。杜仲能调节细胞免疫平衡,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镇痛、镇静、抗菌、利尿、抗酯类过氧化、健脑、提神、保肝等作用。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本品气香芳烈,温润脾胃、化湿醒脾、益气利窍、消痰逐水,可用于风寒湿邪留阻肌肉、经络而致周身烦疼者,用此运脾开腠、渗湿通络,常与发表散寒的麻黄、桂枝等相配伍。白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苍术酮、苍术醇、苍术醚、苍术内酯、羟基苍术内酯、桉叶醇、棕榈酸等,还含炔类化合物、东莨菪素、白术多糖及具有免疫活力的甘露聚糖,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白术能增加网状内皮***的吞噬能力,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提高SOD活性;其挥发油少量有镇痛作用,白术还有利尿、抗肿瘤、降血糖、抗凝血、抗菌、强壮等作用。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祛风去湿之功效,本品既辛散走串,又可补肝肾、通经活络,能祛风湿、通百脉,为温中有散、触痹通络之佳品。可用于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而致风湿痹痛、走注疼痛者,用此补虚散寒。淫羊藿含蜡醇、植物甾醇、硬脂酸、油酸、淫羊藿黄酮甙、淫羊藿黄酮次甙I等,还含钾、钙等无机元素。淫羊藿总甙能显著增强免疫受抑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等作用,还有抗菌、抗炎、镇静、协同催眠及抗惊厥、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经。具有行气开郁、祛风胜湿、活血止痛的功效。本品辛温走窜,走而不守,上行头目,旁达肌肤,能散寒湿、祛风湿、解头风、疗目疾。风寒湿痹阻气血所致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用之祛风散寒。川芎归肝入血,性最疏通、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能破瘀蓄、通血脉、调经水、散结气、消瘀肿、止疼痛。与养血活血的当归、桃仁、红花等同用,可治血行不畅、血瘀气滞之肢体疼痛、麻木不仁者。川芎含挥发油、生物碱、酚性物质、内酯类、有机酸类等。生物碱成分为川芎嗪(四甲基吡嗪)、环肽类生物碱。酚性物质成分为阿魏胶、大黄粉、瑟丹酸和4-羟基-3-丁基苯酞等,川芎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体外和体内血小板聚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川芎的总生物碱和川芎嗪能扩张外周血管,川芎及川芎嗪能改善微循环。川芎煎剂有中枢抑制作用。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清虚热的功效。本品苦而不燥、辛能宜散,为风药中之润剂,能祛风胜湿、舒筋通络、流利关节,和血止痛。对风湿热痹、肢节游走酸痛、筋脉孪急、或发热者,用之祛风止痛,除湿泄热。秦艽含秦艽碱甲、秦艽碱乙、秦艽碱丙三种生物碱及龙胆苦甙,尚含糖类及挥发油。秦艽有解热、镇痛作用。秦艽乙醇浸出液和秦艽碱甲可增强肾上腺素皮质功能而产生抗炎作用。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碱甲,发现肾小球及肾小管内有蛋白出现,部分动物出现肺水肿。有报道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服秦艽碱甲100mg,每日三次,共4-13天,先后引起严重恶心、呕吐等反应。
桃仁味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破血祛瘀、润燥通便之功效。本品味苦、性平、善入血分,能散瘀血、攻蓄血、活死血、破瘀积、通心窍、凉血热,散而不收,有泻无补,为治经闭、通经、产后瘀痛、跌打瘀肿及肺痈、肠痈等血瘀内阻之要药。桃仁含苦杏仁甙、挥发油、脂肪油、苦杏仁甙酶、多种氨基酸和蛋白质、糖及甲基甙、野樱甙、甾体等成分,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桃仁醇提物有明显的抑制血凝作用。桃仁能扩张周围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其所含的脂肪油有润肠缓泻作用。苦杏仁甙在体内可水解产生氧氰酸,微量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有镇咳、平喘作用。内服过量桃仁可致氰化物中毒,麻痹呼吸中枢而死亡,其原因是氢氰酸能使细胞色素氧化,失去传递电子作用,而发生细胞内窒息。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本品善于走串,循表及里,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常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筋骨疼痛、手足不遂者,用之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与穿山甲等合用可治风寒湿痹,配制川乌等可治风湿顽痹、筋脉拘孪、关节变形。全蝎含蝎毒,其中有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还含三甲胺、甜菜碱、牛黄酸、软脂酸、胆甾酸、氨基酸等。全蝎能影响血管运动中枢的机能,扩张血管,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而降压,并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还有抗肿瘤、镇静等作用。内服全蝎不当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呼吸抑制、蛋白尿及过敏反应。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效。此外尚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常与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之品相伍,治风湿顽痹,效力尤佳。蜈蚣脂溶性成分中有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还含有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等,还有蛋白质、糖类、微量元素锌及锌、镁、钾、钠等。蜈蚣有抗肿瘤、抗惊厥、镇痛、抗炎作用,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致病真菌则有较强抑制作用,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增强免疫力。蜈蚣有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损害、肾损害。
制川乌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归心、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制川乌辛温燥烈,毒性强烈,既散在表之风邪,又逐内里之寒湿,为治疗寒湿痹证、肢体关节疼痛之常用药。惟辛温燥烈有毒之品,内服宜制用。与桂枝等配用可治坐骨神经痛,与制草乌等配用可治肩周炎。制川乌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有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除此还有塔拉弟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乌头碱经水解后变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碱,继续水解则生成乌头原碱,其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0,此外制川乌还含有消旋—去甲乌药碱等。乌头碱、次乌头碱及乌头原碱对小鼠有镇痛、镇静作用。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产生局麻作用。川乌总碱对各种致炎剂有明显抑制作用。制川乌煎剂有扩张血管作用,使血压下降。制川乌还有抗癌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川乌及其生物碱有毒,中毒时心律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颤动、严重者导致死亡。
制草乌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归心、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本品辛苦大热,祛风湿止痛与川乌相似而力更强,开顽痹以化痰、搜风毒以胜湿。因其性猛有毒,故内服宜制用。配制川乌等可治风寒湿痹;配杜仲等可治风湿日久、损及肝肾、筋骨疼痛、腰膝无力、行步艰难;配牛膝等可治风湿日久、痰血阻络。制草乌含生物碱,其中主要有乌头碱、次乌头碱、脱氧乌头碱、北乌头碱及异乌头碱等。制草乌乙醇浸剂有明显镇痛作用,草乌炮制后其毒性降低而镇痛效力不减。制草乌所含的北乌头碱及异乌头碱在动物身上均有麻醉作用。所含的乌头碱能选择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并对心肌有直接兴奋作用,使心跳加快。煎剂还有扩张血管作用。并有明显促使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消退作用。本品用量过大、未经炮制或煎煮时间不够可导致中毒,表现为初见四肢、口舌及全身麻木,继而腹痛呕吐、流涎出汗等,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和血止痛之功效。本品辛散温通,善入血分,能散瘀血、活死血、通经脉、破瘀积,为行血破血之要药。因瘀血内结所致症积疼痛、按之坚硬者,用以活血化瘀散症,与穿山甲等配伍以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红花善通行经脉,为血中气药,有破血、活血、调血之妙。多用则行而破,少用则活而调,为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要药。瘀血不行而致烦闷胁痛,或伤处瘀肿疼痛者,用此活血消瘀止痛,常与桃仁等同用。红花含二氢黄酮红花甙、红花醌甙、新红花甙;另含红花黄色素(红花黄I、II、III、IV)、红花多糖;尚含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有抗凝血作用。本品能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环。红花黄色素具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红花所含的黄色素、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均有一定抗炎作用。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麻黄辛温,其气微香,归肺经而走肌表,辛宣苦降调肺气以平喘咳,发汗兼归膀胱经通调水道,利水以消水肿,温经散寒以驱阴寒之邪。与桂枝相须为伍,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配白术治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若兼见内热及脾虚者配白术、甘草。麻黄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尚含微量的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次碱及挥发性盐基苄基甲胺等。另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等。麻黄碱能松驰平滑肌,对支气管哮喘有解痉作用,对心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使脑、冠脉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伪麻黄碱有明显的抗炎和利尿作用;麻黄挥发油有镇静、平喘、祛痰及解毒作用。急性中毒反应有头痛、不安、失眠、胸闷、心悸、流泪、流涕、周身不适、发热、大汗不止、上腹部不适、口干、恶心、呕吐、耳鸣、体温及血压升高,并可引起心动过速,大剂量可抑制心脏,有心脏严重器质性病变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使用麻黄碱可引起意外的心律紊乱。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的功效。本品味酸性温、敛中有散,能祛风湿、舒筋脉、调营卫、止疼痛,善驱风湿之邪,辑浮散之气,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孪、脚气肿痛之要药。风湿客搏、手脚腰疼痛、不能举动者,用此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可与牛膝等配用。湿滞气阻或吐泻阴伤而致筋急项强、脚膝筋急、或腓肌紧急疼痛者,均可用此理脾伐肝、舒筋缓急。配杜仲等治腰膝酸痛、关节肿胀。木瓜含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苹果酸甲盐及齐墩果酸、黄酮、鞣质等。木瓜提取液腹腔注射明显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但对胸腺指数、血清溶菌酶及***血T细胞等均无明显影响。木瓜水煎剂能抑制小鼠因蛋清注射而引起的关节肿胀。木瓜还有抗菌作用。
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肺、心、胃、大肠经。有行气止痛、驱虫疗癣之效。川楝子苦寒降泄,长于疏肝泄热、解郁止痛。主治肝郁气结化火所致各种疼痛。川楝子含川楝素、异川楝素、21-O-甲基川楝戊醇、脂川楝醇及脂川楝醇的3-氧硬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月桂酸等脂肪酸的混合酯、川楝紫罗兰酮甙甲、川楝紫罗兰酮甙乙;尚含楝树碱、苦味成分麦克辛、山柰醇、脂肪油及鞣质等。川楝素能增强肠肌张力及收缩力,有驱虫作用。川楝子对真菌及铁锈色小芽孢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从川楝子油中分离出的印楝啶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川楝子有小毒,误食或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反应,主要为肝脏损害,中毒性肝炎,神经失常,内脏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洋金花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肝经。有平喘止咳、镇痛解痉的功效。本品辛温有毒,药性强烈,既能止咳平喘,又善止痛麻醉,为中药麻醉之要药,并熄风止痉。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等。单味泡酒服可治风湿痹痛,配制川乌、制草乌等可用于麻醉。本品含莨菪烷型生物碱0.12-0.82%,其中东莨菪碱为0.11-0.15%,莨菪碱为0.01-0.37%;还含阿托品。东莨菪碱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某些部位主要是抑制作用,使意识丧失,产生麻醉;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有阿托品样解除血管痉孪、改善微循环及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而有抗休克作用。洋金花总碱或东莨菪碱在中药麻醉时可使病人周围血管扩张、体表温度升高而体温下降。但术后2-6小时体温出现回升。本品有毒,用量过大易中毒,出现口干、皮肤潮红、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眩晕头痛、幻觉、甚至昏迷,最后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效。本品甘咸温润,补而不腻,温而不燥,能补肾阳、益精血、暖腰膝、散寒凝,为滋肾壮阳、补精血之要药。与杜仲等配伍,可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肉苁蓉含脂溶性成分如6-甲基吲哚、3-甲基-3-乙基己烷、十九烷、二十烷,水溶性成分如甜菜素、海胆甙、β-谷甾醇、胡萝卜甙、甘露醇、硬脂酸等,还含麦角甾甙、肉苁蓉甙A、B、C、H及里立脂素、糖类、琥珀酸、8-表马钱子甙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肉苁蓉能兴奋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提高免疫能力。还有促进代谢及强壮作用,能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抗自由基损伤而具有抗衰老作用,还有提高蛋白的核酸代谢,增强肝脾DNA和RNA的合成及降压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本品味甘甚浓,能缓中补虚、调和药味、缓解峻猛、固护正气。常与峻烈药物相伍,以收扶正祛邪之效。甘草的缓急、解毒、调和药性的特长,使之配用的其它苦寒、辛热、有毒或峻猛之性得以缓和,有利于病人服用。甘草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是甘草甜素;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等。甘草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其中甘草甜素和甘草黄酮类有抗艾滋病毒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还有增强免疫、抗炎、镇咳、祛痰、抗氧化、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抗心律失常作用。
荜拨味辛性热。归脾、胃、大肠经。有温中下气、散寒止痛之功效。本品辛散温热,善行胃肠,能温脾胃、降逆气、开郁结、破寒凝、暖大肠、止痢泄。荜拨含胡椒碱、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派啶及少量荜拨酰胺;还含有棕榈酸,四氢胡椒酸、1-十一碳烯基-3,4-甲撑二氧苯、挥发油及芝麻脂素。荜拨醋酸乙脂和石油醚提取物能延长给予***钠小鼠的睡眠时间,水提物则缩短睡眠时间。荜拨挥发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荜拨制剂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本品气轻味浓,能走能守,入心肝能生阴化阳,养血活血,走脾经,行滞气、而散精微、化生补血。因血虚瘀滞而致疼痛者,用之养血祛瘀,常与活血行滞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相伍。当归含挥发油成分,中性油占88%,有丁烯基苯酚、α-蒎烯、β-派烯、对伞聚花素、β-水芹烯、月桂烯、新当归内酯、佛手柑内酯、十二醇、十四醇、藁本内酯、香草酸、阿魏酸、棕榈酸等;酚性油占10%,有苯酚、邻甲苯酚、对甲苯酚等;酸性油占2%,有茴香酸、肉豆蔻酸、樟脑酸、丁酸、苯甲酸、油酸、亚油酸等;还含酸性多糖等。当归中的阿魏酸能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还能抗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抗原诱导的过敏性休克,抗血栓形成。当归有明显的抗辐射损伤、镇静、镇痛和催眠、抗炎、抗菌等作用。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金银花味甘性寒,质轻芳香,性善疏散,能清在里之热毒,又散在表之风热及上焦热。凡热毒壅滞于肌肤、脏腑,温病邪在卫气营血,暑热炽盛伤津均可用之。金银花含绿原酸、异绿原酸;还含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木犀黄素、咖啡酸、肌醇、棕榈酸、蔗糖等。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抗菌有效成分。本品有明显抗炎和解热作用,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兴奋中枢神经***,对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肺、肝、脾膀胱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疼、胜湿止痛的功效。若寒邪闭阻、内热郁结而致体痛者,用此宣散郁遏而不增燥热,为治表寒里热较好之品,配麻黄等,可共奏表里双解之功;本品还可外祛肌肉筋骨之湿,内胜脾胃大肠之湿,能祛风则祛外湿之力更强,可升清则胜内湿之效更著。凡风痹湿着而致身重、骨节疼痛者,无论挟寒挟热,均可用此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总之防风具解表、祛风、除湿之功,善于祛肌肉、筋骨、脏腑之风,为风药之润剂,风病之要药。防风含3-O-当归酰基亥茅酚、5-O-甲基阿密茴醇、前胡素、色满酮甙、木醋酸为主的长链脂肪酸、β-谷甾醇、甘露醇及挥发油。防风煎剂及浸剂对于用伤寒混合菌苗静脉注射的家兔发热有解热及镇痛作用。防风水煎剂有镇静、抗炎、抗惊厥和抗过敏作用。防风煎剂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功效。本品善下气,入血分,能散恶血、破坚积、行血滞、通血脉、消痈肿,其止痛之力与当归近似,二者相须,其力更盛。与当归、红花、桃仁等配伍,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赤芍含芍药甙、氧化芍药甙、甲酰芍药甙、白芍甙、芍药新甙、芍药内酯、鞣质、β-谷甾醇、挥发油等。赤芍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功能,又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芍药甙有镇痛、镇静、解痉、抗炎、抗溃疡和降压作用。
山柰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之功效。山柰辛散温通,善于温中散寒,除湿辟秽。山柰含挥发油、黄酮、香豆素、蛋白质、淀粉、粘液质等。黄酮类成分中有山柰酚、山柰素。山柰酚对动物有消炎作用及维生素P样活性,山柰酚还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花椒味辛性热,归大肠经。有温中散寒、解毒杀虫之功效。本品气味俱厚,能温中止痛、散结导滞、祛寒止痛、燥湿止泻。花椒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月桂烯、香桧烯、紫苏烯、对聚伞花素、柠檬烯及异茴香醚等。花椒挥发油有麻醉止痛作用。花椒醚提取物和水提物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本品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干姜味辛性热,能走能守,走以散寒为主,既散中焦寒邪以温中,又散肺之寒邪以温肺化饮,还散经络寒邪以温经通脉;守以固守中焦,温脾阳、振心阳、回阳为主。干姜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姜醇、α-姜烯、α-姜黄烯、莰烯、水芹烯、龙脑、枸橼醛、芳香醇等。干姜挥发油及干姜水提物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干姜挥发油及酚酸性部分均有一定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本品还有镇静、镇痛、抗菌作用并可兴奋心脏和血管运动中枢。
急性子味辛微苦性温。归肝、脾经。有行瘀降气、软坚散结之功效。急性子其药性急速,善行瘀滞,用于妇女经产瘀滞之证;能行瘀降气并可搜痰,用于噎嗝;能破瘀散结,用于痞块;能消肿,用于疮疡肿毒。急性子含脂肪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十八烯酸;又含凤仙甾醇、α-菠菜甾醇、β-谷甾醇;还含β-香树脂醇、凤仙萜四醇-A等。急性子糖浆、酊剂、水浸剂对动物离体子宫均有明显兴奋作用,其水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水浸液、酊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消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的功效。本品性善走窜,无微不止,能行瘀滞、消症积、通月经、利九窍、祛风湿、止疼痛。凡外科疮痈肿毒、妇人血滞经闭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皆可用之。由于穿山甲具有性善走窜的特点,所以本发明中用以使药力透达病所。穿山甲含硬脂酸、胆甾醇、二十三酰丁胺、碳原子数为26和29的两个脂肪族酰胺、环(L-丝氨酰-L-酪氨酰)二肽、环(D-丝氨酰-L-酪氨酰)二肽。又含Zn、Na、Ti、Ca、Pb、Si、P、Fe、Mn、Cr、Mg、Cu、V、B、Al、Mo、Sn等元素;尚含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等16种氨基酸;另含水溶性生物碱和挥发油等。100%穿山甲水提醇沉液能显著增加犬股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对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腹腔注射10%水煎液有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穿山甲的水提液、醇提液灌服后均有显著的抗巴豆所致小鼠耳部炎症作用。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脾、心、膀胱经。有解肌发汗、温阳止痛、行气化水的功效。本品善于通心阳、暖脾胃、行气血、通经络。本发明用此以使药力能速达四肢。风湿痹阻而致周身疼痛、着重酸麻者,可用此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配用麻黄、白术等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用蜈蚣等可治肩周炎。桂枝含挥发油0.69%,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还含有苯甲酸苄酯、乙酸桂皮酯、β-荜澄茄烯、菖蒲烯、香豆精等。桂皮醛对因温热刺激引起发热的家兔有降温解热作用,有中枢及末梢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桂皮醛有镇静作用,可增强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桂皮醛还有镇痛及抗惊厥作用。桂皮油能使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促进发汗。
牛膝味酸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有破血通经,强筋触痹的功效。本品善入肝肾,走而能补。本品能补肝肾、益虚损、强筋骨、壮腰膝、通经络、利关节、起痿废、触痹痛。本发明用此以使药力速达四肢,对于风寒湿痹阻脉所致的周身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关节屈仲不利者,用之通血脉、利关节。本品性善下行,能行血脉、消瘀血、破症瘕、散恶血、通经水、除湿热、通淋闭。牛膝含三萜皂甙、多糖、多种氨基酸、生物碱类、香豆精类;另含昆虫***激素,有促脱皮甾酮、牛膝甾酮;尚含钾盐及粘液质等。牛膝的醇浸液有抗炎作用。牛膝煎剂腹腔注射有镇痛作用。牛膝煎剂或醇提液有利尿作用。
本发明所述治疗痹证病的中药,具有组分合理,服用方便,并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且不复发等优点,服用2-3月,95%以上的患者均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能全方位治疗痹证病的药。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例1,称取杜仲5kg,白术5kg,淫羊藿10kg,川芎10kg,秦艽10kg,桃仁6kg,全蝎3kg,蜈蚣1kg,制川乌1kg,制草乌1kg,红花3kg,麻黄1.5kg,木瓜5kg,川楝子6kg,洋金花0.3kg,甘草2kg,肉苁蓉10kg,荜拨10kg,当归10kg,金银花10kg,防风10kg,赤芍10kg,山柰10kg,花椒10kg,急性子10kg,干姜10kg,穿山甲1kg,桂枝3kg,牛膝6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例2,称取杜仲8kg,白术8kg,淫羊藿11kg,川芎12kg,秦艽12kg,桃仁7kg,全蝎3.5kg,蜈蚣2kg,制川乌2kg,制草乌2kg,红花4kg,麻黄3kg,木瓜6kg,川楝子7kg,洋金花0.5kg,甘草4kg,肉苁蓉13kg,荜拨13kg,当归13kg,金银花13kg,防风13kg,赤芍13kg,山柰13kg,花椒13kg,急性子13kg,干姜13kg,穿山甲3kg,桂枝4kg,牛膝7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例3,称取杜仲10kg,白术10kg,淫羊藿12kg,川芎15kg,秦艽15kg,桃仁8kg,全蝎4kg,蜈蚣3kg,制川乌3kg,制草乌3kg,红花6kg,麻黄5kg,木瓜7kg,川楝子8kg,洋金花0.6kg,甘草6kg,肉苁蓉15kg,荜拨15kg,当归15kg,金银花15kg,防风15kg,赤芍15kg,山柰15kg,花椒15kg,急性子15kg,干姜15kg,穿山甲5kg,桂枝6kg,牛膝9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例4,称取杜仲12kg,白术12kg,淫羊藿13kg,川芎18kg,秦艽18kg,桃仁9kg,全蝎4.5kg,蜈蚣4kg,制川乌4kg,制草乌4kg,红花8kg,麻黄8kg,木瓜8kg,川楝子10kg,洋金花0.7kg,甘草8kg,肉苁蓉18kg,荜拨18kg,当归18kg,金银花18kg,防风18kg,赤芍18kg,山柰18kg,花椒18kg,急性子18kg,干姜18kg,穿山甲7kg,桂枝8kg,牛膝11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例5,称取杜仲15kg,白术15kg,淫羊藿15kg,川芎20kg,秦艽20kg,桃仁10kg,全蝎5kg,蜈蚣5kg,制川乌6kg,制草乌6kg,红花10kg,麻黄10kg,木瓜10kg,川楝子12kg,洋金花0.9kg,甘草10kg,肉苁蓉20kg,荜拨20kg,当归20kg,金银花20kg,防风20kg,赤芍20kg,山柰20kg,花椒20kg,急性子20kg,干姜20kg,穿山甲10kg,桂枝10kg,牛膝12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例6,称取杜仲5kg,白术5kg,淫羊藿10kg,川芎10kg,秦艽10kg,桃仁6kg,全蝎3kg,蜈蚣1kg,制川乌1kg,制草乌1kg,红花3kg,麻黄1.5kg,木瓜5kg,川楝子6kg,洋金花0.3kg,甘草2kg,肉苁蓉10kg,荜拨10kg,当归10kg,金银花10kg,防风10kg,赤芍10kg,山柰10kg,花椒10kg,急性子10kg,干姜10kg,穿山甲1kg,桂枝3kg,牛膝6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可按传统的制膏药的方法制成膏药。
例7,称取杜仲8kg,白术8kg,淫羊藿11kg,川芎12kg,秦艽12kg,桃仁7kg,全蝎3.5kg,蜈蚣2kg,制川乌2kg,制草乌2kg,红花4kg,麻黄3kg,木瓜6kg,川楝子7kg,洋金花0.5kg,甘草4kg,肉苁蓉13kg,荜拨13kg,当归13kg,金银花13kg,防风13kg,赤芍13kg,山柰13kg,花椒13kg,急性子13kg,干姜13kg,穿山甲3kg,桂枝4kg,牛膝7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可按传统的制膏药的方法制成膏药。
例8,称取杜仲10kg,白术10kg,淫羊藿12kg,川芎15kg,秦艽15kg,桃仁8kg,全蝎4kg,蜈蚣3kg,制川乌3kg,制草乌3kg,红花6kg,麻黄5kg,木瓜7kg,川楝子8kg,洋金花0.6kg,甘草6kg,肉苁蓉15kg,荜拨15kg,当归15kg,金银花15kg,防风15kg,赤芍15kg,山柰15kg,花椒15kg,急性子15kg,干姜15kg,穿山甲5kg,桂枝6kg,牛膝9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可按传统的制膏药的方法制成膏药。
例9,称取杜仲12kg,白术12kg,淫羊藿13kg,川芎18kg,秦艽18kg,桃仁9kg,全蝎4.5kg,蜈蚣4kg,制川乌4kg,制草乌4kg,红花8kg,麻黄8kg,木瓜8kg,川楝子10kg,洋金花0.7kg,甘草8kg,肉苁蓉18kg,荜拨18kg,当归18kg,金银花18kg,防风18kg,赤芍18kg,山柰18kg,花椒18kg,急性子18kg,干姜18kg,穿山甲7kg,桂枝8kg,牛膝11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可按传统的制膏药的方法制成膏药。
例10,称取杜仲15kg,白术15kg,淫羊藿15kg,川芎20kg,秦艽20kg,桃仁10kg,全蝎5kg,蜈蚣5kg,制川乌6kg,制草乌6kg,红花10kg,麻黄10kg,木瓜10kg,川楝子12kg,洋金花0.9kg,甘草10kg,肉苁蓉20kg,荜拨20kg,当归20kg,金银花20kg,防风20kg,赤芍20kg,山柰20kg,花椒20kg,急性子20kg,干姜20kg,穿山甲10kg,桂枝10kg,牛膝12kg,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80目细筛后成粉,直至粉碎通过细筛为止,可按传统的制膏药的方法制成膏药。
例11,称取杜仲5kg,白术5kg,淫羊藿10kg,川芎10kg,秦艽10kg,桃仁6kg,全蝎3kg,蜈蚣1kg,制川乌1kg,制草乌1kg,红花3kg,麻黄1.5kg,木瓜5kg,川楝子6kg,洋金花0.3kg,甘草2kg,肉苁蓉10kg,荜拨10kg,当归10kg,金银花10kg,防风10kg,赤芍10kg,山柰10kg,花椒10kg,急性子10kg,干姜10kg,穿山甲1kg,桂枝3kg,牛膝6kg,将上述中药置于反应釜内,加入60度的白酒,以浸透为宜,浸泡3天,煮沸1小时后,滤去药渣入密闭容器中放入土中埋置7天,按500ml/瓶的规格装入瓶中即成酒剂。
例12,称取杜仲8kg,白术8kg,淫羊藿11kg,川芎12kg,秦艽12kg,桃仁7kg,全蝎3.5kg,蜈蚣2kg,制川乌2kg,制草乌2kg,红花4kg,麻黄3kg,木瓜6kg,川楝子7kg,洋金花0.5kg,甘草4kg,肉苁蓉13kg,荜拨13kg,当归13kg,金银花13kg,防风13kg,赤芍13kg,山柰13kg,花椒13kg,急性子13kg,干姜13kg,穿山甲3kg,桂枝4kg,牛膝7kg,将上述中药置于反应釜内,加入60度的白酒,以浸透为宜,浸泡3天,煮沸1小时后,滤去药渣入密闭容器中放入土中埋置7天,按500ml/瓶的规格装入瓶中即成酒剂。
例13,称取杜仲10kg,白术10kg,淫羊藿12kg,川芎15kg,秦艽15kg,桃仁8kg,全蝎4kg,蜈蚣3kg,制川乌3kg,制草乌3kg,红花6kg,麻黄5kg,木瓜7kg,川楝子8kg,洋金花0.6kg,甘草6kg,肉苁蓉15kg,荜拨15kg,当归15kg,金银花15kg,防风15kg,赤芍15kg,山柰15kg,花椒15kg,急性子15kg,干姜15kg,穿山甲5kg,桂枝6kg,牛膝9kg,将上述中药置于反应釜内,加入60度的白酒,以浸透为宜,浸泡3天,煮沸1小时后,滤去药渣入密闭容器中放入土中埋置7天,按500ml/瓶的规格装入瓶中即成酒剂。
例14,称取杜仲12kg,白术12kg,淫羊藿13kg,川芎18kg,秦艽18kg,桃仁9kg,全蝎4.5kg,蜈蚣4kg,制川乌4kg,制草乌4kg,红花8kg,麻黄8kg,木瓜8kg,川楝子10kg,洋金花0.7kg,甘草8kg,肉苁蓉18kg,荜拨18kg,当归18kg,金银花18kg,防风18kg,赤芍18kg,山柰18kg,花椒18kg,急性子18kg,干姜18kg,穿山甲7kg,桂枝8kg,牛膝11kg,将上述中药置于反应釜内,加入60度的白酒,以浸透为宜,浸泡3天,煮沸1小时后,滤去药渣入密闭容器中放入土中埋置7天,按500ml/瓶的规格装入瓶中即成酒剂。
例15,称取杜仲15kg,白术15kg,淫羊藿15kg,川芎20kg,秦艽20kg,桃仁10kg,全蝎5kg,蜈蚣5kg,制川乌6kg,制草乌6kg,红花10kg,麻黄10kg,木瓜10kg,川楝子12kg,洋金花0.9kg,甘草10kg,肉苁蓉20kg,荜拨20kg,当归20kg,金银花20kg,防风20kg,赤芍20kg,山柰20kg,花椒20kg,急性子20kg,干姜20kg,穿山甲10kg,桂枝10kg,牛膝12kg,将上述中药置于反应釜内,加入60度的白酒,以浸透为宜,浸泡3天,煮沸1小时后,滤去药渣入密闭容器中放入土中埋置7天,按500ml/瓶的规格装入瓶中即成酒剂。
1、临床诊断与治愈标准
1.1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外科学》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2月第五版)
《(实用外科学》石美鑫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1.2临床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
1.2.1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以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通常称作风湿痹。
诊断依据。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多有恶寒、发热等症。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可心脏受累。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0”大于500单位。
证候分类。行痹(风邪偏胜):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等。舌苔薄白,脉浮。
痛痹(寒邪偏胜):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苔白滑,脉弦紧。
着痹(湿邪偏胜):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处固定,下肢为甚,或有肿胀,肌肤麻木,天气阴雨加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热痹(热邪偏胜):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不利,得冷稍舒。多有发热恶风,多汗,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虚痹(气血两虚):病程日久,反复不愈,关节疼痛,时轻时重。面黄无华,心悸自汗,头晕乏力。舌质淡,苔白薄,脉濡。
疗效评定。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进步。
1.2.2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诊断依据。起初多以小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多发于指关节或脊背,晨僵,活动不利。起病缓慢,反复迁延不愈,逐渐形体消瘦。常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反复发作。病久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拒按,活动时疼痛。后期关节变形僵直,表面光滑,周围肌肉萎缩。少数病例有皮下结节。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发作期血沉可增快。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改变,或关节骨面侵蚀呈半脱位或脱位,以及骨质强直,关节面融合等。
证候分类。风寒湿阻: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
风湿热郁: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晨僵,活动受限。兼有恶风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便于尿赤。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
痰瘀互结:关节漫肿日久,僵硬变形,屈伸受限,疼痛固定,痛如锥刺,昼轻夜重,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或细滑。
肾虚寒凝: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不利,畏寒怕冷,神倦懒动,腰背酸痛,俯仰不利,天气寒冷加重。苔白滑,脉沉细。
肝肾阴虚:病久关节肿胀畸形,局部关节灼热疼痛,屈伸不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伴有头晕耳鸣,盗汗、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气血亏虚: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不仁,行动艰难,面色淡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疗效评定。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检查无变化。
1.2.3颈椎病
诊断依据。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形性病变。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甲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证候分类。中医证候分类: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耳赤。舌红少津,脉弦。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病理分类。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
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性猝倒,颈椎侧后弯时,症状加重。X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疗效评定。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或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病症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2.4肩周炎
诊断依据。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肩周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膀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证候分类。风寒湿型: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疗效评定。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2.5腰肌劳损
诊断依据。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
证候分类。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湿热型:痛而有热感,炎热或阴雨天气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肾虚型:腰部酸痛乏力,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面色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剧痛不能转侧,拒按。舌质紫暗,脉弦。
疗效评定。治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未愈:症状未改善。
1.2.6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依据。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热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发生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证候分类。中医证候分类: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病理分型: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向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块。
上下型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患者仅有腰痛症状,X光检查病变椎间盘可见Schmorl结节。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除出现腰腿痛的症状外,还可出现***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CT检查: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疗效评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2.7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指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损伤性病变,它多是由于扭闪、肌肉无准备地强烈收缩或牵拉,致使肌肉纤维或韧带等组织发生撕裂而引起的。
诊断依据。近期有外伤史。大多为单侧性。男性多于女性。患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疼痛如刀割或撕裂样。任何活动均加重疼痛。受伤组织肿胀瘀血,有明显压痛,且范围广泛,有时压痛点有多个。神经***检查无异常发现,X线检查常阴性,少数病人的侧位X线片可见关节生理性前突减少或变直,关节突间隙增宽。
疗效评定。痊愈:肿胀消失,疼痛消失,受伤部位活动自如。好转:肿胀、疼痛减轻,受伤部位活动仍有受限现象。未愈:症状无改善。
2、临床资料。自1998年至2000年共计治疗中医痹证病236例。
    病名   总例数   治愈数   好转数   无效数    总有效率
椎间盘突出 71 68 2 1 98.9
颈椎病     36     34     2     100
肩周炎 21 19 1 1 95.2
腰椎增生     32     30     1     1     96.9
风湿性关节炎     24     22     2     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     16     13     2     1     93.8
软组织挫伤     36     36     100
合计     236     222     10     4     97.8
3、用药方法。内服2-4g/日,分两次服(体弱者日用量2g)。酒剂:3次/日,每次25-50ml,饭后服。膏药:贴患处,7天一次。2周为一疗程。可选择1-2种用药方法,个别重症者3种用药方法可并用。
4、经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讨论可以看出,本技术方案中组方所采用的各种药物相互配伍,与固本培元、祛风散寒、逐瘀通络的组方原则相符合。
5、典型病例
例1,慕树生,男,50岁,山东省栖霞市西城镇陡崖村农民,2000年10月经栖霞市中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无法正常参加生产劳动,经市中医院及其它单位治疗无效后,来我处治疗,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膏药贴患处,7天1次,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经四个疗程后痊愈。随访一年来复发。
例2,刘文忠,男,41岁,栖霞市实验中学教师,患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1年余,1999年4月来我处,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治疗3个疗程,巩固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3,徐峰,男,25岁,栖霞市栖霞镇草庵村农民,软组织损伤后引起腰肌劳损半年余。1998年5月来我处,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经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4,柳忠华,男,38岁,栖霞市邮电局职工,患病2月余,经栖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坐骨神经痛,1999年8月来我处诊治,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经一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5,于庆波,男,41岁,栖霞市蛇窝泊镇民办教师,经栖霞市中医院确诊为骨质增生症并发坐骨神经痛,1998年3月经我处治疗,服用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3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6,衣进美,女,78岁,栖霞市栖霞镇河南村农民,患风湿性腰腿痛6年,1998年10月来我处求诊,经运用3种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7,刘德河,男,59岁,栖霞市城关村,患风湿性腰腿痛8年,先后经烟台、青岛等地各医院诊治无进展,2000年6月来我处求诊,运用3种方法经3个疗程后,巩固一个疗程,痊愈。随访无复发。
例8,王佃山,男,25岁,山东省莒县人,患颈椎病,经莒县、临沂、济南等地医院治疗无效后,于1998年12月来我处求诊,膏药,贴患处,7天1次,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经2个疗程后痊愈。
例9,邹同良,男,45岁,栖霞市锅炉厂工人,腰肌劳损1年余,于1998年7月来我处求治,运用三种方法,经3个疗程后痊愈。
例10,徐玉芳,女,60岁,退休职工,患颈椎病6年余、肩周炎2年余,经烟台、青岛、济南等地医院诊治后效果不明显,于1999年8月来我处求治,膏药,贴患处,7天1次,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经3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11,朱学凤,女,38岁,市锅炉厂会计,患颈椎病2年余,经外地医院多次治疗无效果,于1998年12月来我处就诊,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膏药,贴患处,7天1次,经三疗程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12,邱志军,男,36岁,栖霞市食品厂职工,颈椎增生伴肩周炎1年余,2000年3月经我处治疗,运用三种方法,经四个疗程后痊愈。
例13,刘淑凤,女,37岁,烟台白洋河酿酒公司职工,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于1999年9月来我处就诊,内服丸剂,每日2次,每次2g,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经5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14,王银珍,女,52岁,栖霞市西城镇东陡崖村,患腰椎增生伴坐骨神经痛2年余,经栖霞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治疗无明显效果,于2000年2月来我处求诊,膏药,贴患处,7天1次,酒剂,一日3次,每次50ml,经3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例15,李华春,男,56岁,栖霞市城关建筑公司保管员,软组织挫伤后引起腰肌劳损,以多方求治效果不明显,于1999年12月来我处就诊,膏药,贴患处,7天1次,经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Claims (3)

1、一种治疗痹证病的药,以重量份计,它是由杜仲5-15份,白术5-15份,淫羊藿10-15份,川芎10-20份,秦艽10-20份,桃仁6-10份,全蝎3-5份,蜈蚣1-5份,制川乌1-6份,制草乌1-6份,红花3-10份,麻黄1.5-10份,木瓜5-10份,川楝子6-12份,洋金花0.3-0.9份,甘草2-10份,肉苁蓉10-20份,荜拨10-20份,当归10-20份,金银花10-20份,防风10-20份,赤芍10-20份,山柰10-20份,花椒10-20份,急性子10-20份,干姜10-20份,穿山甲1-10份,桂枝3-10份,牛膝6-12份,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细筛后成粉,按0.5g/丸的规格,装入医用胶囊中,每瓶100粒包装即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病的药,其特征是将杜仲、白术、淫羊藿、川芎、秦艽、桃仁、全蝎、蜈蚣、制川乌、制草乌、红花、麻黄、木瓜、川楝子、洋金花、甘草、肉苁蓉、荜拨、当归、金银花、防风、赤芍、山柰、花椒、急性子、干姜、穿山甲、桂枝、牛膝,混合均匀后,利用粉碎机粉碎,通过的细筛后成粉,可按传统的制膏药的方法制成膏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痹证病的药,其特征是将杜仲、白术、淫羊藿、川芎、秦艽、桃仁、全蝎、蜈蚣、制川乌、制草乌、红花、麻黄、木瓜、川楝子、洋金花、甘草、肉苁蓉、荜拨、当归、金银花、防风、赤芍、山柰、花椒、急性子、干姜、穿山甲、桂枝、牛膝置于反应釜内,加入60度的白酒,以浸透为宜,浸泡3天,煮沸1小时,滤去药渣后入密闭容器中放入土中埋置7天,按500ml/瓶的规格装入瓶中即成酒剂。
CN01135226A 2001-12-03 2001-12-03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261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135226A CN1132616C (zh) 2001-12-03 2001-12-03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135226A CN1132616C (zh) 2001-12-03 2001-12-03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8532A CN1358532A (zh) 2002-07-17
CN1132616C true CN1132616C (zh) 2003-12-31

Family

ID=4673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352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2616C (zh) 2001-12-03 2001-12-03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1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064C (zh) * 2004-11-23 2007-01-24 李沈生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中药制剂
CN101797291B (zh) * 2010-04-01 2011-06-22 孙怀玲 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药物
CN103211932B (zh) * 2013-03-18 2015-06-10 李新 一种治疗风湿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WO2015182232A1 (ja) * 2014-05-29 2015-12-03 クラシエ製薬株式会社 抗幻覚剤
CN104800419A (zh) * 2015-04-17 2015-07-29 胡运冲 一种治疗风寒湿阻型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40895A (zh) * 2015-08-03 2015-09-30 黄晶晶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5477776A (zh) * 2015-11-20 2016-04-13 武汉达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肩周炎外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8532A (zh) 2002-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654A (zh)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56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77247B (zh) 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3297A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32559B (zh) 一种治疗血滞型月经减少及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95923B (zh) 一种治疗***的中药
CN104353019A (zh) 舒经调脏的中药热敷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7497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
CN103432412B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16C (zh) 一种治疗痹证病的中药
CN101269157B (zh) 一种温经祛痹、舒筋活络止痛酒的制作方法
CN105596861A (zh) 一种用于治疗ct增强扫描后不良反应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CN105709074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031013A (zh) 一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58A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524B (zh)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463467A (zh) 一种具有滋补肾阴功效的苗方药酒
CN104689067A (zh) 一种治疗性早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08587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805A (zh) 一种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799A (zh) 一种治疗脑梗塞的中药制剂
CN1035993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77260B (zh) 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671180A (zh) 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595A (zh)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