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4262A -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4262A
CN113244262A CN202110163243.7A CN202110163243A CN113244262A CN 113244262 A CN113244262 A CN 113244262A CN 202110163243 A CN202110163243 A CN 202110163243A CN 113244262 A CN113244262 A CN 1132442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dine
virus
cydiodine
respiratory tract
inha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32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庆伟
梁希
刘珍珍
陈丹
颜琨
甘艳秋
刘华
杨文斌
高永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heng Jun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heng Jun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heng Jun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heng Junwe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44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42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18Iodine;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4Synthetic polymeric materials
    • A61K31/785Polymer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31/787Polymers containing nitrogen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79Polymers of 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6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conjugate being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galenical forms, e.g. emulsion, particle, inclusion complex, stent or kit
    • A61K47/694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conjugate being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galenical forms, e.g. emulsion, particle, inclusion complex, stent or kit inclusion complexes, e.g. clathrates, cavitates or fullerenes
    • A61K47/6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conjugate being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galenical forms, e.g. emulsion, particle, inclusion complex, stent or kit inclusion complexes, e.g. clathrates, cavitates or fullerenes using cyclodextr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7Pulmonary tract; Aromatherapy
    • A61K9/0073Sprays or powders for inhalation; Aerolised or nebulised preparations generated by other means than thermal en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2Aerosols; Fo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for throat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6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influenza or rhino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A61P31/22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for herpes vir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n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制剂,特别是吸入粉雾制剂。所述吸入粉雾制剂包含作为活性物质的碘分子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通过粉雾吸入到呼吸道或肺部,用于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直接靶向作用于感染部位,起效迅速、剂量小、副作用小的优点。可以迅速杀灭呼吸道中各种病原体,达到降低传染性、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周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
本申请要求2020年02月07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名称: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干粉吸入制剂;申请号2020100825781)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及其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致病性微生物经过人的鼻腔、咽喉和气管等呼吸气管到达体内,从而引发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非常迅速,且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这种疾病一旦传播很难控制,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与健康。所以,必须做好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接触日益频繁;人员之间的沟通往来、旅游等活动逐年增多,新发传染病也随之增加。由此表明流感病毒的变异、重组速度的加快。新发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的研发需要不断的更新。新发病毒的监测和预防已成为目前控制新发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
碘(iodine)是卤族元素。在常温下为灰黑或蓝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片状或块状结晶,有明显的碘臭味,易挥发,易溶于乙醇、***或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在温度25℃条件中只能溶解0.33g/L。碘化钾对碘有助溶作用,可促进其溶解度,碘的饱和溶液呈酸性,对皮肤有刺激性,且稳定性差。
自1811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以来,碘作为消毒剂已逾两个多世纪。它对各种微生物均有无选择的杀灭性能,是极佳的杀菌剂。碘制剂也是口腔、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但由于碘及其制剂的理化性质极不稳定,且对口腔粘膜创面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等不利因素,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
多年来,临床上使用的含碘喉症片效果不佳,其原因是普通制剂难以解决碘的稳定性问题,它仅能以碘离子(HN4I)形式用药。实验证实含碘喉症片仅有极弱杀菌作用。医院处方配制的碘甘油制剂,对口腔某些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因其浓度高,对破损粘膜有刺激性,且稳定性差,故使用中存在局限性。
为了解决上述碘的问题,先后在碘制剂开发与应用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含碘类的消毒剂包括碘酊、碘酒、碘甘油、碘伏等系列复合消毒剂。有机碘在医药中应用也有大量报道,如氨基酸碘等,其中碘伏和氨基酸碘取得突破性进展,克服了碘的溶解度,不稳定,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大,着色不易褪色等缺点,保留了碘的良好杀菌性能。
80年代初,军事医学科学院高永良研究员的团队,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西地碘的开发与研究。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为载体与碘形成1:1主客分子相包合的分子态包合物——西地碘(中国药典会命名)。经过对西地碘的全面***研究,改变了碘的物理构型及结晶态、提高了碘的分散度,显著改善了碘的溶出度、提高了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具有原碘特有的高广谱杀菌同等效力、降低了碘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克服了碘的不良臭味和腐蚀性,其粉体可与多种药物相组合,根据适应症开发多种剂型。
元素碘分子活泼,比其它消毒剂所具有渗透性。碘对各种微生物的杀灭主要靠碘的卤化和沉淀作用。碘分子能迅速穿透细胞壁,与蛋白质氨基酸链上羟基、氨基、烃基,巯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发生卤化,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西地碘中被β环糊精包合的碘在水的作用下释放出的碘分子,具有碘相同性质和特性。大量的杀菌实验证明,碘的杀菌谱广泛,对各种微生物可无选择性地均杀灭,且没耐药性。
鉴于西地碘是一种新的物理相,能与多种药物进行组合制成新制剂。以西地碘为主要活性成分,先后分别研制了三种新药:碘散、西地碘片(商品名华素片)和复方西地碘含片(中国专利CN1049099B)。
碘散是以西地碘为主药并与氧化锌、葡萄糖等组合而制成的散剂。含碘0.5%,撒于创面,在创面渗出液和水的作用下,迅速释放碘分子。可广泛用于预防或治疗各种烧伤、创伤等创面的抗感染。对烧伤、创伤等临床验证,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碘散取得(89)卫药证字X-34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
西地碘片:西地碘片(华素片)1.5mg碘/片是西地碘主药与薄荷脑、蔗糖等组合以其特殊工艺制成的***片剂,它能以碘分子的形式作用于口腔、咽喉等部位,以治疗该部位的感染性疾患。该片口腔含化时,在唾液的作用下能迅速释放出活性碘,杀灭各种微生物。证明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多种口腔溃疡、慢性牙周炎,牙龈炎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性口炎等疾病的疗效显著,对口腔顽疾糜烂型扁平苔藓的治疗也获得确切的疗效。与其他药物比较,西地碘片具有广谱、高效和快速杀菌作用,且不产生耐药性;具有明显的收敛作用,可促进口腔溃疡创面的愈合;无毒副作用。西地碘片(华素片)获(92)卫生药证字X-203号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
复方西地碘含片:该药以西地碘中的碘分子作为消毒杀菌,组合局麻盐酸达克罗宁(1.5mg碘+1.0mg达克罗宁/片)。基于药效的拆分与优化实验结果,确定了处方与工艺,不含蔗糖类辅料。本含片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迅速释放活性碘,消毒杀菌,控制口腔溃疡的感染同时;释放出的盐酸达克罗宁迅速吸收,在1-5分钟达到止痛效果。2019年7月26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该新药已经完成I期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并正式上报新药审评中心,方案通过后,目前该新药正在进行I期临床研究。
在临床应用方面,碘散治疗烧伤后抗感染疗效可靠,对烧伤创面无刺激性,不产生耐药株;而西地碘片(华素片)用于口腔溃疡创面抗感染疗效显著,对创面无刺激。另外,对于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病),西地碘混悬液(0.2mg/ml)滴眼液取得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CN104055791B)。
中国专利申请CN101396370A、CN101411691A、CN1640412A、CN1513475A、CN1596924A公开了西地碘在治疗口腔、咽喉疾病中的用途。CN1634131A公开了西地碘在作为***粘膜消毒杀菌制剂的用途。CN102008398A公开了含西地碘的泡腾组合物。CN104055792A公开了西地碘治疗中耳炎的用途。CN105412012A公开了西地碘治疗慢性咽炎的喷雾剂。CN107517963A公开了一种含有西地碘的高稳定性粉剂,其包含碘1kg、羟丙基-α-环糊精3-5kg、碘化钾0.2-0.3kg、75%乙醇3-5L、吐温80为0.2-0.4kg、水30-80L。
然而,目前尚无将活性碘分子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和肺部相关疾病的报道,特别是没有将活性碘分子通过吸入方式用于预防及治疗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相关疾病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含有活性碘分子的药物可以被吸入,或者被喷雾,进入到呼吸道或肺部,从而可以预防及治疗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更进一步来说,通过粉雾吸入到呼吸道或肺部,作用于呼吸道或肺部的粘膜组织,可以用于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直接靶向作用于感染部位,起效迅速、剂量小、副作用小、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可以迅速杀灭呼吸道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达到降低传染性、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周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从而完成本申请。
首先,本申请提供了活性碘分子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药物的用途。
作为本申请用途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呼吸道疾病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作为本申请用途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是鼻腔、咽或喉部炎症的总称);下呼吸道感染则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由细菌、真菌(如霉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氏体、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作为本申请用途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
作为本申请用途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冠状病毒包括SARS、MERS、2019-nCoV及其变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的感染。
作为本申请用途的一个实施方案,上述用途通过喷雾或吸入方式将活性碘分子的药物给予受试者,优选到达呼吸道和/或肺。
作为本申请用途的一个实施方案,通过吸入方式将含有活性碘分子的药物给予受试者,到达呼吸道及肺部。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入方式为粉雾吸入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活性碘分子源自以下的一种或组合:西地碘、聚维酮碘、氨基酸碘,优选西地碘,优点是刺激性小、稳定性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组成:
-活性碘分子、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所述活性碘分子的质量比为10:1至1:10,例如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上述任意数值间的范围;优选3:1至5: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粉雾剂的单元剂量包含0.05mg至5mg所述活性碘分子(例如但不限于0.05、0.06、0.07、0.08、0.09、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1、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mg、或上述任意数值间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活性碘分子的平均粒径为D90≤10μm(≤10、9、8、7、6、5μm),优选D90≤5μ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平均粒径D90≤200μm,优选D90≤150μ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乳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粉雾剂的剂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单剂量胶囊、或多剂量储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囊包含羟丙甲纤维素。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用途,所述用途包括呼吸道或肺的感染,选自以下的任一项或组合:细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
本申请所述的用途中,所述病毒性感染的病毒选自以下的任一项或组合: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冠状病毒选自以下的任一项或组合:SARS、MERS、2019-nCoV、或其变体。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粉雾剂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或肺部感染。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引起的感染的病毒是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或肺部感染的方法,其包括使受试者接触预防或治疗有效量的本申请的药物组合物或活性碘分子。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受试者的接触时间为每次施用10min至4小时,例如但不限于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50、200、210、220、230、240min。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施用周期为每日1至3次(如1、2、3);或每周1至30次(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粉雾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提供选自以下的活性碘分子或其组合:西地碘、聚维酮碘、氨基酸碘;进行粉碎,使粉碎产物的平均粒径D90≤10μm(优选D90≤5μm);
2)提供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乳糖),其平均粒径D90≤200μm(优选D90≤150μm);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混合;
4)任选地,进行包装,优选单剂量胶囊或多剂量储库;
步骤1)和步骤2)能够互换顺序或并行。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
肺部吸入制剂是指药物经装置导入呼吸道深部、腔道、黏膜而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制剂。现有技术中的主要剂型包括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雾化吸入剂。给药方式多为吸入给药,吸入给药能够实现有效的肺部靶向用药,且所需药物量少于口服或注射给药。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例1.西地碘的制备
西地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制备,例如中国专利90106682.6,也可采用如下工艺制备:
1.西地碘组成:碘3.0g;碘化钾2.0g;β环糊精12.5g;纯化水56.0g。
2.制备工艺
(1)称取碘化钾,加入3倍量的纯化水,搅拌溶解。加入碘,水浴50℃,搅拌溶解,备用。
(2)称取β环糊精,置于适宜容器中,加入4倍量纯化水,80℃搅拌使全部溶解。
(3)将(1)中的碘溶液滴入至β环糊***溶液中,维持水浴温度80℃,持续搅拌2小时,取出室温静置1天,减压抽滤,纯化水洗涤3次,抽干水后,刮出咖啡色固体,置于60℃烘箱中干燥,即得西地碘。
制备例2
1.西地碘吸入粉雾剂组成。
表1
组成 含量
西地碘(以碘计) 0.05g
吸入型乳糖 20.0g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的西地碘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其粒径D90<5μm。
(2)称取西地碘和乳糖混合均匀,灌装胶囊或采用多剂量储库型吸入装置进行灌装,即得。
制备例3
1.西地碘吸入粉雾剂组成。
表2
组成 含量
西地碘(以碘计) 1.0g
吸入型乳糖 20.0g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的西地碘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其粒径D90<5μm。
(2)称取西地碘和乳糖混合均匀,灌装胶囊或采用多剂量储库型吸入装置进行灌装,即得。
制备例4
1.西地碘吸入粉雾剂组成。
表3
组成 含量
西地碘(以碘计) 5.0g
吸入型乳糖 5.0g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的西地碘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其粒径D90<5μm。
(2)称取西地碘和乳糖混合均匀,灌装胶囊或采用多剂量储库型吸入装置进行灌装,即得。
制备例5
1.聚维酮碘吸入粉雾剂组成。
表4
组成 含量
聚维酮碘(以碘计) 1.0g
吸入型乳糖 20.0g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的聚维酮碘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其粒径D90<5μm。
(2)称取聚维酮碘和乳糖混合均匀,灌装胶囊或采用多剂量储库型吸入装置进行灌装,即得。
制备例6
1.聚维酮碘吸入粉雾剂组成。
表5
组成 含量
聚维酮碘(以碘计) 1.0g
吸入型乳糖 15.0g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的聚维酮碘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其粒径D90<5μm。
(2)称取聚维酮碘和乳糖混合均匀,灌装胶囊或采用多剂量储库型吸入装置进行灌装,即得。
制备例7
1.西地碘吸入粉雾剂组成。
表6
组成 含量
西地碘(以碘计) 1.0g
吸入型乳糖 19.0g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的西地碘采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其粒径D90<5μm。
(2)称取西地碘和乳糖混合均匀,灌装胶囊或采用多剂量储库型吸入装置进行灌装,即得。
测试例.ACI(Andersen Cascade Impactor)各级微细粒子剂量
吸入制剂决定粒子所能到达呼吸道部位的是空气动力学粒径,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5μm的粒子可在呼吸道深部和肺部沉积,但小于0.5μm的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出,不能获得有效的吸入,各国药典规定的吸入制剂空气动力学粒径的测定方法多是采用的多级碰撞器法,其可将吸入制剂中的药物划分为多个空气动力学等级,检测各等级药物的沉积量,得到粒度分布的情况。
制备例3所得到的药物组合物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4部规定的方法,采用ACI评价粉雾剂(具体地干粉吸入制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其2-6级的层级分布粒径范围为0.7μm至4.8μm,该部分的粒径能有效沉积到呼吸道深部和肺部,本申请的药物组合物采用该方法评价,在2-6级沉降的量约0.16mg。
效果例1.对流感病毒(H3N2)的杀灭效果
一、器材
1.试验用病毒株:流感病毒(H3N2)。
2. 9至11日龄白壳鸡胚,SPF级。
3.供试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活性碘计浓度为5%w/w。
4.中和剂成分及浓度:5g/L的硫代硫酸钠。
5.标准硬水(硬度为342mg/L)。
6.无菌生理盐水。
7. 96孔血凝滴度测定板。
8.培养箱(加湿)1ml无菌注射器、生物安全柜、照蛋器、石蜡及无菌器材等。
二、方法
1.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2.1.1.10.5项和2.1.1.10.7项。
2.病毒悬液:选用血凝滴度≥1:640的流感病毒疫苗株(H3N2)悬液,置20℃恒温,备用。
3.中和剂鉴定试验:用标准硬水将供试样品稀释成试验用液,有效碘含量120mg/L,作用时间为5.0min,用生理盐水作适宜稀释,各稀释度分别取样液0.2ml接种4枚鸡胚尿囊腔。试验温度为37℃恒温。试验重复3次。
4.病毒灭活试验:用标准硬水将供试样品稀释成试验用液,有效碘含量120mg/L,作用时间为10.0min、15.0min和20min,用生理盐水作适宜稀释,各稀释度分别取样液0.2ml接种4枚鸡胚尿囊腔。试验温度为37℃恒温。试验重复3次。
三、结果
1.中和剂鉴定试验
经3次重复试验,有效碘含量为120mg/L的试验用液中和剂鉴定结果见表7。
表7.中和剂鉴定结果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091
2.流感病毒灭活效果
经3次重复试验,在试验温度为37℃恒温条件下,用西地碘(有效碘浓度120mg/L)的试验用液,作用15min,对流感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见表8)。
表8.对流感病毒(H3N2)灭活效果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092
备注:灭活率=[10[对照组]-10[实验组]]/10[对照组]×100%。
四、结论
1.经3次重复试验,所用含5g/L的硫代硫酸钠的中和剂溶液可有效碘含量为120mg/L的试验用液,且中和剂溶液和中和产物溶液对流感病毒H3N2及鸡胚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2.经3次重复试验,在试验温度为37℃恒温条件下,应用有效碘含量为120mg/L的试验用液,作用15.0min,对流感病毒H3N2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平均灭活率≥99.99%)。
效果例2.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的杀灭效果
一、器材
1.试验用病毒株:人类冠状病毒229E(Human Coronavirus 229E,VR-740)。
2.宿主细胞:MRC-5细胞(CCL-171)。
3.供试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有效碘计浓度为5%w/w。
4.中和剂成分及浓度:5g/L的硫代硫酸钠。
5.细胞培养瓶与96孔培养板。
6.标准硬水(硬度为342mg/L)。
7.细胞维持培养基、细胞完全培养基和胎牛血清。
8.恒温器、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和可调移液器及无菌器材。
二、方法
1.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第2.1.1.10.5项和2.1.1.10.7项。
2.病毒悬液制各:试验选用滴度为106至107TCID50/0.lml的HCoV-229E病毒悬液,置20℃恒温,备用。
3.中和剂鉴定试验:用标准硬水将供试样品稀释成试验用液,有效碘含量120mg/L,作用时间为5.0min,试验温度为37℃恒温。试骏重复3次。
4.病毒灭活试验:用标准硬水将供试样品稀释成试验用液,有效碘含量120mg/L,作用时间为l0.0min、15.0min和20.0min,试验温度为37℃恒温。试验重复3次。
三、结果
1.中和剂鉴定试验
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有效碘含量为120mg/L的试验用液中和剂鉴定结果见表9。
表9.中和剂鉴定结果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01
2.对冠状病毒的灭活效果
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含有效活性碘浓度120mg/L的试验用液,作用15.0min,对冠状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见表10)。
表10.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株的灭活效果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02
注:阴性对照细胞生长良好,无细胞病变。
备注:灭活率=[10[对照组]-10[实验组]]/10[对照组]×100%。
四、结论
1.经3次重复试验,所用含5g/L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溶液可有效中和有效碘含量为120mg/L试验用液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株的残留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株及细胞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2.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有效碘含量为120mg/L试验用液,作用15.0min,对人类冠状病毒229E株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平均灭活率(≥99.99%)。
效果例3.对腺病毒5型的灭杀效果
一、前言
根据西地碘的用途特点,我们进行了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对代表性呼吸道病毒:腺病毒5型(ATCCVR-5)灭活效果的研究。
实验方法,主要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下列4个部分。
(l)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25℃,120μg/ml),对腺病毒灭活用中和剂鉴定试验。
(2)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25℃,120μg/ml),37℃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2.5min、5.0min、10.0min、15.0min、30.0min)对腺病毒灭活效果试验。
(3)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25℃,120μg/ml),20℃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2.5min、5.0min、10.0min、15.0min、30.0min)对腺病毒灭活效果试验。
(4)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25℃,60μg/ml)时,在37℃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2.5min、5.0min、10.0min、15.0min、30.0min)对腺病毒灭活效果试验。
二、对腺病毒灭活效果研究
(一)器材
1.试验用病毒株:腺病毒5型。
2.宿主细胞:A549细胞。
3.样品名称及主要成分与含量: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有效碘含量5%w/w。
4.中和剂成分及浓度:5g/L的硫代硫酸钠。
5.细胞培养瓶与96孔培养板。
6.标准硬水(硬度为342mg/L)。
7.细胞维持培养基、细胞完全培养基和胎牛血清。
8.恒温器、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和可调移液器及无菌器材。
(二)方法
1.检测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第2.1.1.10.5项和2.1.1.10.7项。
2.病毒悬液制备:试验选用滴度为106至107TCID50/0.1ml的Adv5病毒悬液,置20℃恒温,备用。
3.试验用液制备:称取适量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定容于100ml无菌蒸馏水中,制成有效碘含量120μg/ml的试验用液。
4.中和剂鉴定试验:选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的水溶液(25℃,120μg/ml),作用时间为2.5min,试验温度为37℃恒温。试验重复3次。
5.病毒灭活试验:
(1)试验组:将待测浓度的试验用液0.8ml加入一无菌试管中,于25℃/30℃恒温器中作用5min后,加入0.2ml病毒悬液,立即混匀并记时。待作用至2.5min、5min、10min、15min、30min,立即取出0.11ml,加入含0.9ml中和剂溶液的试管中混匀,中和作用10min,用细胞维持培养基作适宜稀释,吸取样液,接种于单层细胞培养板上,每个滴度接种4孔。
(2)阳性对照组:用无菌去离子水代替试验用液,按试验组规定步骤加入病毒悬液进行试验和培养,观察病毒生长是否良好。
(3)阴性对照组:用不含病毒的完全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观察所用培养基有无污染,细胞是否生长良好。试验重复3次。
6.结果的计算:
平均灭活对数值按下式计算:设阳性(病毒)对照组平均病毒感染滴度(TCID50或pfu)的为N0,试验(消毒)组平均病毒感染滴度(TCID50或pfu)为Nx。
平均灭活对数值=log N0-log Nx
灭活率=[10[对照组]-10[实验组]]/10[对照组]×100%。
(三)结果
1.中和剂鉴定试验
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有效碘浓度120μg/ml)的试验用液的中和剂鉴定结果见表11。
表11.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21
2.病毒灭活试验
2.1.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有效碘浓度120μg/ml)的试验用液,作用一定时间,对腺病毒5型的灭活对数值如下(见表12)。
表12.试验用液(120μg/ml)对腺病毒5型的灭活效果(37℃恒温试验条件)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31
2.2.经3次重复试验,在20℃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有效碘浓度120μg/ml)的试验用液,作用一定时间,对腺病毒5型的灭活对数值如下(见表13)。
表13.试验用液(120μg/ml)对腺病毒5型的灭活效果(20℃恒温试验条件)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32
2.3.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有效碘浓度60μg/ml)的试验用液,作用一定时间,对腺病毒5型的灭活对数值如下(见表14)。
表14.试验用液(60μg/ml)对腺病毒5型的灭活效果(37℃恒温试验条件)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33
三、结论
1.经3次重复试验,含5g/L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溶液可有效中和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的试验用液(有效碘浓度120μg/ml)对腺病毒5型的残留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腺病毒5型及细胞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2.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的试验用液(有效碘浓度120μg/ml),作用30.0min,对腺病毒5型的平均灭活对数值2.49(平均灭活率99.68%)。
3.经3次重复试验,在20℃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的试验用液(有效碘浓度120μg/ml),作用30.0min,对腺病毒5型的平均灭活对数值1.59(平均灭活率97.43%)。
4.经3次重复试验,在37℃恒温试验条件下,应用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的试验用液(有效碘浓度60μg/ml),作用30.0min,对腺病毒5型的平均灭活对数值0.99(平均灭活率89.77%)。
5.阴性对照细胞生长良好,无细胞病变。
效果例4.对细菌繁殖体(消毒标准菌株)的杀灭效果研究
1材料与分组
1.1实验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活性碘计浓度为5%w/w。
1.2中和剂:0.01M硫代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纯)。
1.3增菌液: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1.4活菌计数平板:试验前一天制备足量TSA平板,室温倒置安全柜内。
1.5稀释液:0.85%-0.90%的生理盐水。
1.6空白样品:不含西地碘,其他组成同试验样品同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
2实验方法
2.1菌悬液制备:取冻存菌种,按照规范要求,活化菌种,取第3代菌苔,接种于5ml硫乙醇酸盐培基管中,孵育约18h,以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制备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107cfu/ml。
2.2药液配制:取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适量,溶于无菌蒸馏水中,制成50mg/L的药液,再分别稀释成25mg/L和10mg/L等不同浓度管,每管10ml;同法取空白样品,溶于无菌蒸馏水中,每管10ml。
2.3杀菌试验:将菌悬液1ml分别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含药试液在作用2'、4'、6'、8'、10'时采样,空白样品作用10'时采样,各取0.5ml,迅速置0.01M硫代硫酸钠4.5ml的试管中,中和作用数分钟,再以生理盐水10倍递减法稀释数管。
2.4活菌计数:按薛广波法操作(<现代消毒学>P96),采用“滴液计数法”,以加样器枪取20μl滴加于平板上,每个平板5滴,进行活菌汁数。
2.5杀灭率的计算: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51
3实验结果
分别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8099)、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3种细菌繁殖体,进行定量杀菌试验,各重复3次,计算平均杀灭率,具体如下:
3.1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率
表15.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52
3.2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
表16.大肠杆菌(8099)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53
3.3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率
表17.铜绿假单孢菌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54
效果例5.对需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1材料与分组
1.1实验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有效碘计浓度为5%w/w。
1.2中和剂:0.01M硫代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纯)。
1.3增菌液:Todd-Hewitt Broth(oxoid,CM0189)。
1.4活菌计数平板:血琼脂平板(北京陆桥公司,PBOOI)。
1.5稀释液:0.85%-0.90%的生理盐水。
1.6空白样品:不含西地碘,其他组成同试验样品同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
2实验方法
2.1菌悬液制备: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 32210)冻存菌种,按照规范要求,活化菌种,取第3代菌苔,接种于3ml的Todd-Hewitt肉汤,37℃孵育约18-24h,以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制备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107cfu/ml。
2.2药液配制:同效果例4。
2.3杀菌试验:将菌悬液1ml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将菌悬液1ml分别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含药试液在作用2'、4'、6'、8'、10'时采样,空白样品作用10'时采样,各取0.5ml,迅速置含0.01M硫代硫酸钠4.5ml的试管中,中和作用数分钟,再以生理盐水10倍递减法稀释数管。
2.4活菌计数:按薛广波法操作(<现代消毒学>P96),采用“滴液计数法”,以加样器枪取20μl滴加于平板上,每个平板5滴,进行活菌计数。
2.5杀灭率的计算: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61
3.实验结果
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 32210)需氧气,进行定量杀菌试验,重复3次,计算平均杀灭率,具体如下:
表1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33210)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62
效果例6.对厌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1材料与分组
1.1实验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有效碘计浓度为5%w/w。
1.2中和剂:0.01M硫代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纯)。
1.3增菌液:厌氧液体培养基(北京陆桥公司,CM1513)。
1.4活菌计数平板:厌氧琼脂(北京陆桥公司,CM1514)+5%羊血(北京陆桥公司,P-62)。
1.5稀释液:0.85%-0.90%的生理盐水。
1.6液体石蜡:121℃,15min压力蒸汽灭菌备用,用于厌氧菌培养隔绝空气。
1.7厌氧培养器材:MGC 2.5L密封厌氧培养盒(同本三菱瓦斯)MGC 7.0L密封厌氧培养盒(日本三菱瓦斯)MGC厌氧产气袋(日本三菱瓦斯)MGC厌氧指示剂(日本三菱瓦斯)。
1.8空白样品:不含西地碘,其他组成同试验样品同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
2实验方法
2.1菌悬液制备:取各冷冻干燥厌氧菌菌种管,按照规范要求,活化菌种,取第3代菌苔,接种于5ml经沸水煮沸10min迅速冷却的厌氧液体培基管中,并覆盖一层无菌石蜡油隔绝氧气,37℃孵育约18-24h。
2.2药液配制:同效果例4。
2.3杀菌试验:将菌悬液1ml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将菌悬液1ml分别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含药试液在作用2'、4'、6'、8'、10'时采样,空白样品作用10'时采样,各取0.5ml,迅速置含0.01M硫代硫酸钠4.5ml的试管中,中和作用数分钟,再以生理盐水10倍递减法稀释数管。
2.4活菌计数:按薛广波法操作(<现代消毒学>P96),采用“滴液计数法”,以加样器枪取20μl滴加于平板上,每个平板5滴,进行活菌计数。
2.5杀灭率的计算: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71
3.实验结果
对坏死梭杆菌(ATCC 25286)、厌氧消化链球菌(ATCC 27337)、不解糖卟啉单胞菌(ATCC 25260)等三株厌氧菌,进行定量杀菌试验,各重复3次,计算平均杀灭率,具体如下:
3.1坏死梭杆菌平均杀灭率
表19.坏死梭杆菌(ATCC25286)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81
3.2厌氧消化链球菌平均杀灭率
表20.厌氧消化链球菌(ATCC27337)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82
3.3不解糖卟啉单胞菌平均杀灭率
表21.不解糖卟啉单孢菌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83
效果例7.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研究
1材料与分组
1.1实验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有效碘计浓度为5%w/w。
1.2中和剂:0.01M硫代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纯)。
1.3增菌液: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北京陆桥公司)。
1.4活菌计数平板:试验前一天制备足量TSA平板,室温倒置安全柜内。
1.5稀释液:0.85%-0.90%的生理盐水。
1.6空白样品:不含西地碘,其他组成同试验样品同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
2实验方法
2.1菌悬液制备:取类炭疽杆菌(8008)芽孢液,以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制备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107cfu/ml。
2.2药液配制:同效果例4。
2.3杀菌试验:将菌悬液1ml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将菌悬液1ml分别加入含10ml各药剂的试管中,混匀、37℃水浴。含药试液在作用2'、4'、6'、8'、10'时采样,空白样品作用10'时采样,各取0.5ml,迅速置含0.01M硫代硫酸钠4.5ml的试管中,中和作用数分钟,再以生理盐水10倍递减法稀释数管。
2.4活菌计数:按薛广波法操作(<现代消毒学>P96),采用“滴液计数法”,以加样器枪取20μl滴加于平板上,每个平板5滴,进行活菌计数。
2.5杀灭率的计算: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91
3.实验结果
对类炭疽杆菌芽孢(8008),进行定量杀菌试验,重复3次,计算平均杀灭率,具体如下:
表22.类炭疽杆菌平均灭杀率(%)(n=3)
Figure BDA0002936373800000192
效果例8.对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1材料与分组
1.1实验样品: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按照有效碘含量计,为5%w/w)。
1.2中和剂:0.01M硫代硫酸钠(国药集团,化学纯)。
1.3增菌液:沙堡氏肉汤。
1.4活菌计数平板:沙堡氏琼脂。
1.5稀释液:无菌纯水。
1.6液体石蜡:121℃,15min压力蒸汽灭菌备用,用于厌氧菌培养隔绝空气。
1.7厌氧培养器材:MGC 2.5L密封厌氧培养盒(同本三菱瓦斯)MGC 7.0L密封厌氧培养盒(日本三菱瓦斯)MGC厌氧产气袋(日本三菱瓦斯)MGC厌氧指示剂(日本三菱瓦斯)。
2实验方法
2.1菌悬液制备:取各冷冻干燥真菌菌种管,按照规范要求,活化菌种,取第3代菌苔,接种于沙堡氏肉汤,28℃孵育约18-24h;以纯水适当稀释,制备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107cfu/ml。
2.2药液配制: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按照活性碘含量计,为5%w/w),分别溶于30ml无菌蒸馏水中,制成以活性碘计浓度分别为50mg/L、100mg/L、200mg/L、400mg/L、800mg/L的药液。
2.3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采用肉汤稀释法,试验在20℃水浴条件下进行。取上述不同梯度浓度的药液2.5ml加入到含2.5ml双倍浓度沙氏肉汤中。然后加入0.1ml含菌量约为108cfu/ml菌悬液,混匀,作为实验组样本;同时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置37℃培养24h,观察结果。
当阳性对照有菌生长(浑浊),阴性对照无菌生长(透明),试验用菌悬液的有效碘浓度为5×105cfu/ml-5×106cfu/ml时,以实验组无菌生长的最低稀释度含消毒剂的浓度为相应受试菌的MIC值,所有试验均重复3次。
3.实验结果
对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菌(ATCC 16404)进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各重复3次,计算平均最小抑菌浓度,具体如下:
3.1白色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为(n=3):350mg/L。
3.2黑曲霉菌最小抑菌浓度为(n=3):400mg/L。
效果例9.吸入给药的局部刺激性研究
目的:
依据《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观察SD大鼠连续吸入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制备例3),观察受试物对呼吸***的局部刺激反应,并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受试物的吸入刺激性。
方法:
试验使用SD大鼠,试验设3个剂量组,分别为5mg/L、2.5mg/L、0.5mg/L,空白对照组1组,共4组,10只动物/性别/组,共80只。试验样品经发生器发生后与洁净空气混合,进入口鼻式暴露装置进行吸入给药,动物连续给药7天,每天持续暴露4h。给药过程中对试验样品气体浓度和暴露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给药当天(D0)和D6分别对存活动物进行体重测定。给药结束后动物每天进行一次临床观察。分别于末次给药后4h和24h,每组各取雌雄5只进行大体剖检,观察各组织脏器及呼吸道局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脏)口腔、咽、食道黏膜有无充血、红肿等现象,对发现异常的各组织脏器和口腔黏膜、咽、喉、鼻腔、食道、气管、肺脏(包括支气管)组织,做进一步病理学检查。
结果:
暴露期间试验样品气体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暴露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均未超出目标范围。试验期间观察,所有动物未见异常,动物正常生长,未见明显的体重降低。
观察期结束,末次给药后4h、24h,对动物大体解剖检查:呼吸道局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脏)口腔、咽、食道黏膜无充血、红肿等现象,体表和天然孔腔检查(耳腔、肛周、胸腔、鼻腔、尿道口、盆腔、口腔、腹腔、颅腔、体表)以及动物脏器检查(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肾上腺、胸腺,消化道及胃肠道等),均未见组织异常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肺脏、支气管、气管、食管、咽喉、口腔及鼻腔未见病理改变。
结论: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SD大鼠连续吸入西地碘干粉吸入制剂7天,每天吸入4h,吸入浓度分别为5mg/L、2.5mg/L、0.5mg/L,均未见到明显的组织和病理学改变,表明其对呼吸***无刺激性。
与现有技术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方案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通过吸入到呼吸道或肺部,用于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直接靶向作用于感染部位,起效迅速、剂量小、副作用小、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2、可以迅速杀灭呼吸道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达到降低传染性、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周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Claims (9)

1.活性碘分子在制备粉雾剂中的用途,所述粉雾剂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
优选地,所述呼吸道疾病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所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选自: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所述上呼吸道感染选自: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
所述下呼吸道感染选自: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选自以下的病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氏体、病毒;
优选地,所述病毒选自: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
更优选地,所述冠状病毒选自:SARS、MERS、2019-nCo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粉雾剂适用于通过喷雾或吸入方式将所述活性碘分子施用至受试者;
优选地,所述粉雾剂适用于通过吸入方式将所述活性碘分子施用至受试者的呼吸道和/或肺;
更优选地,所述粉雾剂适用于通过粉雾吸入方式将所述活性碘分子施用至受试者的呼吸道和/或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所述活性碘分子源自以下的一种或组合:西地碘、聚维酮碘、氨基酸碘。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且包含:
-活性碘分子、和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所述活性碘分子的质量比是10:1至1:10,优选3:1至5:1;
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乳糖;
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粒径D90≤200μm,更优选D90≤150μm;
优选地,所述活性碘分子源自以下的一种或组合:西地碘、聚维酮碘、氨基酸碘,优选西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是粉雾剂,且活性碘分子的平均粒径分布为D90≤10μm,优选D90≤5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成单剂量胶囊、或多剂量储库;
优选地,所述胶囊包含羟丙甲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单剂量包含0.05mg至5mg活性碘分子。
8.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用途,其中:
所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选自以下的病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氏体、病毒;
优选地,所述病毒选自: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
更优选地,所述冠状病毒选自:SARS、MERS、2019-nCoV。
9.一种粉雾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提供选自以下的活性碘分子或其组合:西地碘、聚维酮碘、氨基酸碘;进行粉碎,使粉碎产物的平均粒径D90≤10μm;
2)提供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乳糖;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平均粒径D90≤200μm,更优选D90≤150μm;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混合;
4)任选地,对步骤3)所得混合物进行包装;优选包装成单剂量胶囊或多剂量储库;
步骤1)和步骤2)能够互换顺序或并行;
优选地,采用气流粉碎法进行所述粉碎;
优选地,所述胶囊包含羟丙甲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单剂量包含0.05mg至5mg活性碘分子。
CN202110163243.7A 2020-02-07 2021-02-05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 Pending CN1132442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25781 2020-02-07
CN202010082578 2020-0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4262A true CN113244262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3243.7A Pending CN113244262A (zh) 2020-02-07 2021-02-05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42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497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金玉东 碘在制备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67664A (zh) * 2022-04-12 2022-07-22 李明信 一种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干粉状药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475A (zh) * 2003-04-25 2005-01-19 翁定高 非典型肺炎、各类呼吸道病毒感染对因治疗、免疫和预防
JP2007039396A (ja) * 2005-08-04 2007-02-15 Nippo Kagaku Kk コロナウイルス不活化剤
CN106265729A (zh) * 2016-10-11 2017-01-04 重庆市普康消毒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碘伏消毒液
CN106794198A (zh) * 2014-07-23 2017-05-31 法尔布里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聚维酮碘的普通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WO2019009630A1 (ko) * 2017-07-04 2019-01-10 김대황 수용해성이 향상된 요오드제 및 염화나트륨을 포함하는 고체 조성물 및 이의 수용액을 포함하는 눈, 구강용, 비강용 또는 흡입용 항바이러스 및 항균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475A (zh) * 2003-04-25 2005-01-19 翁定高 非典型肺炎、各类呼吸道病毒感染对因治疗、免疫和预防
JP2007039396A (ja) * 2005-08-04 2007-02-15 Nippo Kagaku Kk コロナウイルス不活化剤
CN106794198A (zh) * 2014-07-23 2017-05-31 法尔布里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聚维酮碘的普通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CN106265729A (zh) * 2016-10-11 2017-01-04 重庆市普康消毒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碘伏消毒液
WO2019009630A1 (ko) * 2017-07-04 2019-01-10 김대황 수용해성이 향상된 요오드제 및 염화나트륨을 포함하는 고체 조성물 및 이의 수용액을 포함하는 눈, 구강용, 비강용 또는 흡입용 항바이러스 및 항균 조성물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 2010年版》", 31 December 2008,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1446 *
陈优生主编: "《药用辅料 供高职高专使用》", 31 August 2009,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24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1497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金玉东 碘在制备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67664A (zh) * 2022-04-12 2022-07-22 李明信 一种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干粉状药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3833B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icrobial infections
JPH09511254A (ja) エアゾル化のための新規および改良されたアミノグリコシド処方物
EP3650012A1 (en) Soli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iodine agent and sodium chloride having improved water solubility, and antiviral and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 for eye, oral cavity, nasal cavity or inhalation containing aqueous solution thereof
CN106538638A (zh) 一种中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908834B1 (en) New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plant extracts
CN113244262A (zh)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吸入粉雾制剂
US20230075885A1 (en) Composition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3550814A (zh) 一种壳聚糖生物成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787A (zh) 一种氯喹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2244A (zh) 一种抗病毒口腔喷剂及制备方法
CN106163539A (zh) 用于预防性传播感染的组合产品
CN108403638A (zh) 一种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无菌混悬型鼻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21726B (zh) 一种预防或缓解感冒症状的鼻腔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4263A (zh)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雾化吸入制剂
CN111905058A (zh) 一种用于皮肤黏膜护理和伤口修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603A (zh) 一种新型海藻提取物组合物在预防病毒性感冒中的应用
WO2021202332A1 (en) Aqueous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povidone iodine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virus infections
CN108079050A (zh) 本草皮肤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2227104A (zh) 預防感染之組合物
CN117957006A (zh) 使用级分蜂蜜治疗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WO2021195017A1 (en) Iodine compounds for treating respiratory pathogens
CN113350487A (zh) 一种抗病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7097852B1 (en) Solution comprising sea water as expectorant and virucidal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method to use and develop
CN114146082A (zh)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及其钠盐抗冠状病毒的用途
CN111789827A (zh) 一种硫酸依替米星雾化吸入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