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87C -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87C
CN1132287C CN008003564A CN00800356A CN1132287C CN 1132287 C CN1132287 C CN 1132287C CN 008003564 A CN008003564 A CN 008003564A CN 00800356 A CN00800356 A CN 00800356A CN 1132287 C CN1132287 C CN 113228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harging current
storage device
electrical storag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0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6659A (zh
Inventor
青岛一郎
早川求
小须田司
本田克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mir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9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8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把二次电池的充电路径和接收装置中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共用,伴随接收的接收时电流成为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的电子机器,在二次电池的电压在容许电压附近的情况下,旁路伴随信号接收的充电电流,控制二次电池的电压,以便不超过容许电压。

Description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通过把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的接收信号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向二次电池的充电路径的一部分使用,由信号接收动作进行对二次电池充电的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携带终端和电子时钟等小型携带电子机器(=被充电电子机器)装入称为站的充电器中,带有进行该携带电子机器的充电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小型携带电子机器内,作为用于蓄电充电的电能的蓄电装置,设有锂离子二次电池。
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下自身放电比较少等特征,特别在要求高能量密度的小型携带电子机器(例如,携带电话、摄象一体型视频录象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中被广泛地使用。
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如果施加所谓的容许电压以上的电压,那么树枝石(树枝状结晶)析出,造成内部短路现象,从而缩短电池寿命。
因此,作为一般的现有的充电方法,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容许电压前进行固定电流充电,而在充电电压达到容许电压以后进行固定电压充电(对于细节来说,参照特开平5-111184号公报)。
此外,从充电器对小型携带电子机器进行充电时,现有的方法是设有限制电池电压上升的限幅电路,以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
在本发明中,将从充电器向小型电子机器的二次电池的充电路径的一部分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共用,以同一方式(如电磁耦合、光耦合方式)实现了充电与数据通信。而且,可以通过信号接收本身产生的电流进行充电。
但是,在由信号接收进行充电时,与现有同样,需要将二次电池的电压抑制在允许电压以下。另外,小型便携式电子机器在接收信号时,如果限制电路在工作,因限制电路电压变动不会传递到接收电路,使接收电路不能进行信号接收,由于此问题的存在,在通信时,必须把限制电路设在非工作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通信时产生的接收时电流变为充电电流时,用与现有的限制电路不同的方法,防止二次电池的电压超过容许电压,可防止二次电池的劣化的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装置,可从外部进行充电,并且设定充电电压,以便不超过预定的容许电压;
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
蓄电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
控制电路;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蓄电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的电压,控制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控制的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流,以便不超过所述容许电压;
通过使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使用,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进行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机器,配有蓄电装置和接收装置,蓄电装置可从外部充电,并且设定充电电压以便不超过预定的容许电压,而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使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使用,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可进行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机器配有:
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电压;
控制电路;
开关部件,设置在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蓄电装置之间;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所检测的蓄电电压,控制所述开关部件,在所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所述蓄电电压超过所述容许电压期间,使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蓄电装置不连接。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这样的电子机器,该装置配有蓄电装置和接收装置,蓄电装置可从外部充电,并且设定充电电压以便不超过预定的容许电压,而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使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使用,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可进行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电压检测步骤,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和充电电流旁路步骤,根据所述检测出的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通过仅按预定规定量使伴随所述接收的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流旁路,来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以便不超过所述容许电压。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站和电子时钟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站和电子时钟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电子时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结构方框图。
图4是说明二次电池充电时电压的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示意结构方框图。
图7是说明电阻电路一例的图。
图8是说明充电电流与电池电压关系的图。
图9是说明控制期间指示数据的图。
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例效果的图。
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说明第三实施例工作的图。
图13是说明第四实施例工作的图。
图14是说明第五实施例工作的图。
图15是说明正常时电池电压与通信时电池电压关系的图。
图16是实施例的第四变形例的电子时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结构方框图。
图17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18是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根据附图来说明。
[1]第一实施例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再有,作为本实施例,以作为电子机器的电子时钟为例,充电电子时钟,并且以在电子时钟间进行通信的站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1.1]机械结构
图1表示实施例的站和电子时钟的平面图。
如图1所示,电子时钟200在进行充电和数据传送等情况下被装入站100的凹部101。由于该凹部101形成比电子时钟200的本体201和表带202大一些的形状,所以时钟本体201在面对站100的位置状态下被装入。
此外,在站100中,设有用于指示充电开始的充电开始钮103-1及指示数据传送开始的传送开始钮103-2等各种输入电路,以及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装置104。再有,本实施例的电子时钟200在通常使用状态下被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不用说,在显示装置204上显示日期时刻等,但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等,有每隔一定时间检测和存储脉搏数或心跳数等生物信息。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在电子时钟的本体201的下面内盖212上,数据传送和充电的时钟侧线圈210通过玻璃盖211来设置。此外,在时钟本体201中,设有与二次电池220和时钟侧线圈210等连接的电路板221。
另一方面,作为站100的凹部101,在与时钟侧线圈210对置的位置上,站侧线圈110通过玻璃盖111来设置。此外,在站100中,设有与线圈110、充电开始钮103-1、输送开始钮103-2、显示装置104、一次电源(图中省略)等连接的电路板121。
这样,在电子时钟200被装入站100的状态下,站侧线圈110和时钟侧线圈210通过玻璃盖111、211非物理接触,但线圈卷绕面大致平行,变为电磁耦合状态。
此外,站侧线圈110和时钟侧线圈210由于避免各自时钟结构部分的着磁的理由、避免时钟侧的重量增加的理由、避免磁性金属露出的理由等而为没有磁芯的空心型。因此,在应用在没有这些问题的电子机器中的情况下,采用带有磁芯的线圈也可以。但是,如果线圈上施加的信号频率很高,那么空心型更好。
[1.2]电子时钟的概要结构
下面说明电子时钟200的概要结构。
图3表示电子时钟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结构方框图。
电子时钟200大致包括:时钟侧线圈210,具有作为电磁耦合数据收发天线的功能;二次电池220,具有作为蓄电部件的功能;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30,检测二次电池220的电池电压;限幅电路231,在二次电池220的电压达到规定的限幅电压以上的情况下,从时钟侧线圈210断路二次电池220;接收电路232,通过时钟侧线圈210来接收各种信号,输出接收数据DRC;发送电路234,通过激励晶体管233和发送电阻RS来发送各种信号;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控制接收电路232接收时的二次电池220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6,控制整个电子时钟200;输入电路237,用于用户输入各种数据;显示装置238,在控制电路236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和防止反向电流二极管239,防止来自时钟侧线圈210的反向充电电流。
限幅电路231包括:比较器241,在二次电池220的电压超过预定的与容许电压相当的基准电压Vref的情况下,限幅控制信号就变为“H”电平;晶体管开关242,在从比较器241输出的限幅控制信号为“H”电平的情况下变为导通状态,通过使计时侧线圈的输出端子为短路状态,从计时侧线圈断路二次电池220;和模拟开关243,正常时为导通状态,而在控制电路236的控制下,使限幅电路231为非工作状态。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包括:晶体管开关245,通过控制电路236在接收电路232的接收工作时将充电电流控制信号达到“H”电平来变为导通状态;和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通过以晶体管开关导通时电阻值对应的电流作为旁路电流来流动,控制二次电池220中流动的充电电流。
[1.3]充电时电压和充电电流的关系
这里,说明二次电池220的充电时电压和充电电流的关系。
图4表示二次电池220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4所示,在二次电池220的实际电池电压为V0,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为r的情况下,如果充电电流i流过,那么二次电池220的充电时电压V按下式表示。
V=V0+i·r
[1.4]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下面说明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上所述,由于二次电池220的充电时电压V按
V=V0+i·r
来表示,所以如果二次电池220的容许电压为Vmax,那么按满足
V≤Vmax
那样来控制充电电流i就可以。
以下,说明满足该条件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设定方法。
[1.4.1]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设定方法(之一)
这里,参照图5说明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设定方法的简单方法。
如果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电阻值为R,充电电流控制电阻中流动的电流为i1,那么由于有
V≤Vmax
所以
i1·R≤Vmax
,即最好
i1≤Vmax/R                                   ......(1)
得到满足。
而且,如果
i≤0
,i1与i的和为i0,那么二次电池220不充电,由于
i0=i1+i
,所以变为
i0≤i1                           ......(2)
。因此,由式(1)和式(2),最好满足
i0≤Vmax/R                       ......(3)
。如果将式(3)变形,那么满足
R≤Vmax/i0
,二次电池220不充电。
更具体地说,在容许电压Vmax=4[V],输入电流i0=10[mA]的情况下,由于变为
R4/10×10-3=400[Ω]
,所以可以设定成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电阻值R=400[Ω]。
[1.4.2]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设定方法(之二)
上述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设定方法(之一)是简单地设定充电电流控制电阻值的方法,而本设定方法是更精确地设定充电电流控制电阻值的方法。
如图5所示,有
i0=i1+i                       ......(1)
,变为
V=i1·R                       ......(2)
 =i·r+V0                     ......(3)
其中,如果将式(2)变形,那么
i1=V/R                        ......(4)
,如果将式(3)变形,那么
i1={1/(R+r)}·(i0·r+V0)      ......(5)
此外,由式(1)和式(4),得到
i=i0-V/R                      ......(6)
=i0-{(i0·r+V0)/(R+r)}        ......(7)
而且,由式(4)和式(5),得到
V=R/(R+r)(i0·r+V0)           ......(8)
而且,由于
V≤Vmax                       ......(9)
最好,所以由式(8)和式(9),下式(10)成立。
R≤(r·Vmax)/(i0·r+V0-Vmax)    ......(10)
因此,通过根据输入电流i0、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r、实际电池电压V0、容许电压Vmax来决定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就不超过容许电压Vmax
[1.5]第一实施例的动作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时钟200的工作,主要说明信号接收时的工作。
电子时钟200的时钟侧线圈210具有作为用作电磁耦合数据收发天线的功能,如果从站100的站侧线圈110发送信号,那么对控制电路236通知其旨意。
由此,控制电路236输出控制信号SC1,使限幅电路231的模拟开关243变为关断状态。
由此,限幅电路231与晶体管开关242的导通/截止状态无关不进行有效的动作。
然后,接收电路232通过时钟侧线圈210来接收各种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至控制电路236。
与该接收电路232的各种信号的接收动作并行,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30检测二次电池220的电池电压,将检测结果通知控制电路236。
另一方面,如果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30检测出的充电时的二次电池220的电池电压的充电时电压V超过预定的工作开始阈值电压VTH,那么控制电路236输出控制信号SC2,使开关晶体管245变为导通状态。
其结果,按上述第一方法(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设定方法:之一),在控制充电电流i的情况下,由于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相对于二次电池220的容许电压Vmax按满足
R≤Vmax/i0
的关系来设定,所以在接收电路232的接收时,二次电池220中流过的电流变为
i≤0
,二次电池220不充电。
此外,按上述第二方法(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设定方法:之二),在控制充电电流i的情况下,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相对于二次电池220的容许电压Vmax、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和实际的电池电压V0,由于按满足
R≤(r·Vmax)/(i0·r+V0-Vmax)
的关系来设定,所以二次电池220的充电时电压V常满足
V≤Vmax
的关系,二次电池220的电压V不超过容许电压Vmax
[1.6]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第一实施例,在信号接收时,由于二次电池的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所以可抑制伴随信号接受的二次电池的劣化。
[2]第二实施例
在以上的第一实施例中,充电电流的控制,在二次电池的电压达到预定电压以上的情况下,进行与接收信号数据内容无关的同样的处理,但本第二实施例则按照接收信号的形态来控制充电电流。
[2.1]第二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
图6表示本第二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结构。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300包括:比较器301,比较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和充电电压V,输出比较结果数据DCMP;控制期间设定电路302,生成输出用于设定进行充电电流控制的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AND电路303,获得比较结果数据Dcmp和控制期间设定数据的逻辑积,作为控制期间指示数据DCIND来输出;参数设定电路304,从容许电压Vmax、充电电流i、实际电池电压V0和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r中,至少以容许电压V’和充电电流i为参数来输出;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根据参数V、i、(V0、r)和控制期间指示数据DCIND,输出控制信号S1~Sn,用于在后述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X=1~n)中,选择实际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充电电流控制电阻;和电阻电路306,根据控制信号SX(X=1~n),改变实际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电阻值。
图7表示电阻电路306的一结构例。
电阻电路306包括:晶体管开关308-1~308-n,通过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在接收动作时使对应的控制信号SX(X=1~n)为“H”电平来达到导通状态;以及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X=1~n),在晶体管开关308-X(X=1~n)导通时,通过将电阻值对应的电流作为旁路电流流过,来控制二次电池220中流动的充电电流。
这里,说明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设置电阻电路306的理由。
如图8所示,二次电池220的充电电流随电池电压而变化,电池电压越高,充电电流i就越小。
因此,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如果使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电阻值固定,那么在电池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充电电流i增大,即使通过充电电流控制电阻来旁路充电电流,二次电池220的电压仍然升高,有超过容许电压Vmax的可能性。
此外,随着二次电池的劣化,内部电阻r的值随时间变大。因此,按上述第二方法决定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值也随时间变化。
因此,在本第二实施例中,使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电阻值按照二次电池220的电池电压来改变,从而改变充电电流的旁路量,确保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在容许电压Vmax以下。
[2.2]
在第二实施例的动作说明之前,说明控制期间设定电路302的动作例。
在这种情况下,说明1组数据用2字节数据来构成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
[2.2.1]原样使用接收电路输出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期间设定电路302通过接收电路将接收的如图9(a)所示的接收数据DRC的图形作为原来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来输出。
因此,仅在接收数据DRC为“H”电平期间,即随着接收数据DRC的接收,在仅考虑充电电流流入二次电池220的期间,才进行充电电流控制。
[2.2.2]按字节单位检测使用接收电路的输出数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期间设定电路如图9(b)所示,通过接收电路,输出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该数据用接收的构成接收数据DRC的各1字节数据的开始比特变为“H”电平,用1字节的数据接收结束定时变为“L”电平。
因此,不管接收数据DRC的数据内容如何,都按1字节单位来进行充电电流控制。
[2.2.3]按一组数据长度(=1数据长度)单位检测使用接收电路的输出数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期间设定电路如图9(c)所示,通过接收电路,输出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该数据用接收的构成接收数据DRC的1组数据的最初数据的开始比特变为“H”电平,用该1组数据的接收结束定时变为“L”电平。
例如,在图9(c)中,在该1组数据长度的2字节相当的期间变为“H”电平。
因此,不管接收数据DRC的数据内容如何,都按1组数据长度单位来进行充电电流控制。
[2.3]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6、图7和图9来说明本第二实施例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的动作。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300的比较器301比较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和充电电压V,将比较结果数据DCMP输出至AND电路303。
此外,控制期间设定电路302生成用于设定进行充电电流控制期间的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输出至AND电路303。
其结果,AND电路303在比较结果数据DCMP为“H”电平,并且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为“H”电平期间,即充电电压V超过基准电压VREF期间,以及在控制期间设定数据DCI为“H”电平期间,使控制期间指示数据DCIND为“H”电平,并输出至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
另一方面,参数设定电路304在按上述第一方法决定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情况下,以容许电压V’和充电电流i为参数,输出至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在按上述第二方法决定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情况下,以容许电压V’和充电电流i、实际的电池电压V0和内部电阻r为参数,输出至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
这些结果,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在由控制期间指示数据DCIND指定的期间中,根据参数(=Vmax、i、V0、r),在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X=1~n)中,应该实际选择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充电电流控制电阻,对应的控制信号SX(X=1~n)为“H”电平时输出至电阻电路306。
由此,电阻电路306导通控制信号SX为“H”电平的晶体管,将对应的充电电流电阻RX***到电路中。
更具体地说,在期望的电流流过电阻电路306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必要的合成电阻RSGM,在必要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例如为R1、R2的情况下,控制信号S1、S2为“H”电平。
其结果,晶体管308-1、308-2导通,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1、R2被***在电源VCC和地之间,合成电阻RSGM的电阻值变为
RSGM=(R1+R2)/(R1·R2)。
该合成电阻RSGM在用上述第一方法(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设定方法:之一)控制充电电流i的情况下,相对于二次电池220的容许电压Vmax,由于按满足
RSGM≤Vmax/i0
的关系来设定,所以接收电路232接收时二次电池220中流动的电流i变为
i≤0
,二次电池220不充电。
此外,按上述第二方法(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设定方法:之二)控制充电电流i的情况下,就二次电池220的容许电压V’、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和实际电池电压V0来说,由于按满足
RSGM≤(r·Vmax)/(i0·r+V0-Vmax)
的关系来设定,所以二次电池220的充电时电压V常满足
V≤Vmax
的关系,二次电池220的电压V不超过容许电压V’。
[2.4]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第二实施例,在信号接收时,由于按照接收到的信号形态来控制充电电流,所以二次电池的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可以抑制伴随信号接收的二次电池的劣化。
就是说,在图10(a)所示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在控制期间指示数据DCIND为“H”电平,控制期间指示数据DCIND为“H”电平期间,旁路充电电流。
因此,与图10(d)所示的以往例不同,如图10(c)所示,二次电池的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Vmax,可以抑制伴随信号接收的二次电池的劣化。
[2.5]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
[2.5.1]第一变形例
在以上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中,电阻电路306的结构为并联连接结构,但如图11所示,电阻电路306的结构为包括模拟开关309-X(X=1~n)和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X=1~n)的结构,通过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使接收动作信号时对应的控制信号SX(X=1~n)为“H”电平,模拟开关309-X变为导通状态,而通过将模拟开关309-X(X=1~n)导通时电阻值对应的电流作为旁路电流流过,串联连接用于控制流入二次电池220的充电电流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X=1~n),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2.5.2]第二变形例
在以上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变形例的说明中,电阻电路306的结构为并联或串联电阻的结构,但如图17(a)所示,设置通过来自充电电流控制电阻设定电路305的控制信号SC来改变其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元件,或如图17(b)、(c)所示,设置控制信号SC输入基极端子或栅极端子的晶体管,来构成电阻电路306,以便改变旁路电流量,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3]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旁路充电电流,可使电池的电池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但本第三实施例通过控制信号接收时接收的电能和信号发送时放出的电能收支,使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
就是说,通过发送来放出与通过接收信号对二次电池充电的电能相当的电能。
作为更具体的方法,可考虑以下方法。
[3.1]反回发送接收的数据和相同数据
将接收的数据和相同数据对着发送元反回发送,使能量收支一致。
[3.2]发送与接收的数据对应的放电数据
发送可放出与接收时的充电电能量对应的电能量的放电数据。
这种情况下,充电电能量和放电电能量不一定必须一致,按照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进行适当选择就可以。
例如,在电池电压接近容许电压Vmax的情况下,即电池电压超过图12所示的阈值电压VTH的情况下,按
充电电流量<放电电流量
那样来选择放电数据,而在电池电压低于图12所示的阈值电压VTH的情况下,按
充电电流量>放电电流量
那样来选择放电数据就可以。主要是只要按收支大致相同来选择就可以。
[3.3]按照电池电压选择数据发送方法
在电池电压接近容许电压的情况下,选择放电侧的数据发送方法,而在电池电压比容许电压低的情况下,选择充电侧的输入发送方法。
更具体地说,例如,假设从站对电子时钟侧传送数据的情况(充电),如果从站进行成组传送,那么可以仅进行对电子时钟侧传送来的数据的响应(放电)(传送OK、再发要求等)。因此,与从站单独发送各数据的情况相比较,对其响应电子时钟返回发送的信号量变小就可完成,成组传送的方法使放出能量减小。
因此,在电池电压接近容许电压的情况下,单独地发送数据,而在电池电压低的情况下,通过成组传送来集中发送数据。
就是说,在二次电池的电压接近容许电压的情况下,假设
放电电流>充电电流
而在二次电池的电压比阈值电压VTH低的情况下,采用
放电电流<充电电流
那样的数据发送方法就可以。
[3.4]第三实施例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第三实施例,通过使接收的数据对应的充电能量与发送伴随的放电能量的收支一致,可以控制二次电池的电压,以便不超过容许电压,并且可以降低二次电池的劣化。
[4]第四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分别通过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和300来旁路充电电流,以便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上述第三实施例通过控制信号接收时接收的电能量和信号发送时释放的电能量的收支,使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而本第四实施例是使通信时来自接收电路的充电电流不流入二次电池的实施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已经形成使限幅电路231动作的结构,以便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在充电时不超过容许电压。
但是,在通信状态下,限幅电路231常常为非动作状态,因来自接收电路的充电电流,存在二次电池220的电压会超过容许电压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从接收电路至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路径中设有模拟开关244,用控制电路236来控制,以便在接收电路的接收动作时充电电流不流入二次电池。
其结果,与上述各实施例同样,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来控制,以便通信时的蓄电装置(二次电池)的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
[5]第五实施例
就上述第一~三实施例来说,在二次电池220的电压比规定的电压高的情况下,使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或300已经达到常态连接状态。
例如图3中,如果使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即使在非充电时(包括非通信时)也处于连接状态,那么使二次电池220放电,有产生会使电池容量不必要地减少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由于限幅电路231在非通信时可动作,所以在非通信时,二次电池220的电压未超过容许电压,但在通信时,由于变为非动作状态,所以必须使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动作。
因此,本第五实施例通过控制电路236仅在限幅电路231处于非动作状态的通信时应该使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动作,决定在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内设置开关。
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在晶体管开关245和二次电池220之间的电流路径中,设有模拟开关246,用于正常时处于关断状态,而在控制电路236的控制下使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处于非动作状态。
由此,限幅电路231仅在变为非动作状态的通信时,使模拟开关246处于导通状态,可以旁路充电电流,以便二次电池220的电压不超过容许电压。
其结果,正常时没有不必要的放电,可以将二次电池220的电压进一步维持在可动作电压上。
[6]第一~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
[6.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二次电池220的电压来判别充电状态,但也可以根据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平均充电电流;参照图8)变化来进行判别。这种情况下,代替图3中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30,设置检测二次电池220的充电电流的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就可以。
换句话说,如图18所示,代替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30,为了检测二次电池220的充电电流,在晶体管242导通状态下,将通过电流检测电阻Ri来测定流入晶体管242侧的电流的充电电流检测电路230A与晶体管242串联连接就可以。
[6.2]第二变形例
就上述实施例来说,在实施例中,作为电子机器,以站1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作为被充电电子机器,以电子钟表2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应用于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器、无绳电话、携带电话、个人携带电话、可移动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个人信息终端)等配有二次电池的被充电装置、其充电装置上。
[6.3]第三变形例
就上述实施例而言,将充电电流控制电阻仅用于充电电流的旁路,但一边测定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一边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容量也可以。
更具体地说,参照图3来说明。
[6.3.1]内部电阻的测定
在测定内部电阻的情况下,首先,在图3中,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在控制电路236的控制下检测充电中断时的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值Evd后,输出控制信号SC2,使开关晶体管245变为导通状态。
由此,将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与二次电池220并联连接,形成放电回路。
此外,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30检测二次电池220两端子间的电压值Ev。
然后,在控制电路236的图中未示出的第一寄存器中,在端子P上存储感应信号的期间,即存储充电期间的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值Evc(=充电时电压V)。
作为该电压值Evc的检测定时,期望是充电中断之前或充电再开始之后的时刻,但即使是充电中断之后的时刻,如果检测伴随充电的电压上升并获得定时,那么同样可以使用。
此外,在控制电路236的图中未示出的第二寄存器中,在端子P上信号感应之前,例如,存储从充电中断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0秒)时刻的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值Evd。
而且,在控制电路236的图中未示出的第三寄存器中,通过充电电流控制电路235,存储从连接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时刻的二次电池220的电压值Evr。
接着,控制电路236计算电压值Evc与电压值Evd的差,即计算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造成的电压上升部分ΔEv。
而且,控制电路236根据电压值Evd、电压值Evr和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电阻值Re,可以按照下式计算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
r=Re·(Evd-Evr)/Evr
[6.3.2]电池容量的估计
而且,控制电路配有用于预先把电压上升部分ΔEv(=Evc-Evd)变换成电池容量并输出的多个变换表,如果各变换表与二次电池220的不同内部电阻值(或内部电阻值范围)分别对应,那么根据计算的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在多个变换表中,实际上,如果指定把电压上升部分ΔEv(=Evc-Evd)变换成电池容量并输出时应该使用的变换表,那么可以容易地计算二次电池220的电池容量。
再有,作为上述内部电阻的测定和电池容量的估计方法的一例,控制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连接/非连接,按规定的定时测定二次电池的电压,根据该测定电压,通过其它方法,也可以进行内部电阻值的测定和电池容量的估计。
例如,对二次电池间断地充电,在充电中断时把充电电流控制电阻与二次电池并联连接,检测从充电中断时开始至预定的第一规定时间之前、从充电的再开始至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或从充电中断开始经过第一规定时间后(但是,限制在检测出充电造成的电压上升的期间内)的其中任何一个时刻的二次电池电压的充电时电压,检测从充电中断开始经过预定的第二规定时间时刻的作为二次电池电压的电阻连接后电压,从充电时电压中减去电阻连接时电压,计算电压差,根据电压差和充电电流控制电阻的电阻值来计算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并且可根据电压差和计算出的内部电阻来估计二次电池的容量。
[6.4]第四变形例
在上述第三变形例中,仅停留在测定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上,但本第四变形例还使用测定的内部电阻进行充电控制。
将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与未进行充电或通信(特别是接收)情况下的电池电压(以下称为正常时电池电压)进行比较,经常充电或通信(特别是接收)情况下的电池电压(以下,为了简化,称为通信时电池电压)升高。
这是因为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造成的电压上升。
更具体地说,如图15所示,就内部电阻低的初期电池(所谓的未使用电池)来说,正常时电池电压与通信时电池电压大体相等。
与此相反,在内部电阻高的劣化电池中,与正常时电池电压相比,通信时电池电压升高。
例如,电池初期的通信时电池电压达到4.0[V]左右的情况下,正常时电池电压有大约为4.0[V]的情况,但在电池劣化的通信时电池电压达到4.0[V]左右的情况下,正常时电池电压有大约为2.8[V]的情况。
因此,在未监视内部电阻的情况下,通过看准预定使用期间的电池的内部电阻上限值,即使产生电池劣化,存在通信时电池电压上升的情况,也必须控制充电电流,以便通信时电压不超过电池容许电压Vmax(在图15中为4.2[V]左右)。
因此,如果不监视内部电阻r,那么在使用初期的内部电阻为低的初期电池的情况下,也会使伴随通信的充电即充电电流i受限制,实际上,使用伴随通信(特别是接收)的电流的充电不能进行。
因此,在本第四变形例中,考虑伴随二次电池劣化的内部电阻r的电阻值变化,在不超过容许电压V’的范围内尽量进行充电,为了确保电子机器的可使用时间,通过监视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值,根据内部电阻值来控制充电电流,可进行高效率的充电。
图16表示作为第四变形例的电子机器的电子钟表主要部分的示意结构方框图。在图16中,与图3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附以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图16中,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设有第二实施例的电阻电路306,根据控制电路236检测的内部电阻值,控制电路236可控制电阻电路306(参照图6和图7)。
下面说明主要工作。
如第三变形例中所示的那样,控制电路236计算电压值Evc与电压值Evd的差,即计算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造成的电压上升部分ΔEv,根据电压值Evd、电压值Evr和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的电阻值Re,按照下式计算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
r=Re·(Evd-Evr)/Evr
接着,控制电路236进行计算,计算与内部电阻r对应的的电阻电路306的电阻值,在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X=1~n)中,实际上应该选择一个或多个充电电流控制电阻,以对应的控制信号SX(X:1~n)作为“H”电平输出至电阻电路306。
由此,电阻电路306在控制信号SX变为“H”电平时导通晶体管,把对应的充电电流控制电阻RX***在电路中。
其结果,在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低的状况下,进行使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可流动的设定,而在内部电阻r高的状况下,进行使二次电池的充电电流不流动的控制。
更具体地说,电阻电路306的合成电阻RSGM可这样设定,对于二次电池220的容许电压Vmax、检测出的二次电池220的内部电阻r和有效电池电压V0来说,满足
RSGM≤(r·Vmax)/(i0·r+V0-Vmax)
的关系,二次电池220的充电时电压V只要时常满足
V≤Vmax
的关系,那么二次电池220的电压V就不会超过容许电压V’,并且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充电。

Claims (12)

1.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装置,可从外部进行充电,并且设定充电电压,以便不超过预定的容许电压;
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
蓄电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
控制电路;
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蓄电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的电压,控制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控制的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流,以便不超过所述容许电压;
通过使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使用,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进行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配有充电电流旁路部件,它与所述蓄电装置并联连接,仅按预定的规定量旁路所述充电电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旁路部件包括:
电阻元件;和
开关部件,与所述电阻元件串联连接,使所述电阻元件与所述蓄电装置并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旁路部件包括:
多个电阻元件;和
开关部件,分别与所述电阻元件串联连接,在所述多个电阻元件中,使一个或多个所述电阻元件与所述蓄电装置并联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包括:
内部电阻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内部电阻;和
电阻值控制电路件,根据检测的所述内部电阻来控制所述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包括:
内部电阻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内部电阻;和
开关控制装置,根据检测的所述内部电阻来控制所述开关部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旁路部件包括:
可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元件;和
电阻控制装置,根据充电电流或所述容许电压来控制所述可变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机器,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有检测所述蓄电装置内部电阻的内部电阻检测部件;
所述电阻控制装置根据检测的所述内部电阻来控制所述可变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在用所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的所述蓄电电压超过预先规定的预定工作开始电压的情况下,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件控制伴随所述接收的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流,以便不超过所述容许电压。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旁路部件配有旁路路径形成开关部件,仅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时才使旁路路径形成。
11.一种电子机器,配有蓄电装置和接收装置,蓄电装置可从外部充电,并且设定充电电压以便不超过预定的容许电压,而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使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使用,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可进行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机器配有:
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电压;
控制电路;
开关部件,设置在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蓄电装置之间;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所检测的蓄电电压,控制所述开关部件,在所述蓄电电压检测部件检测出的所述蓄电电压超过所述容许电压期间,使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蓄电装置不连接。
12.一种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这样的电子机器,该装置配有蓄电装置和接收装置,蓄电装置可从外部充电,并且设定充电电压以便不超过预定的容许电压,而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通过使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作为所述蓄电装置的信号路径的一部分使用,在所述接收装置接收信号时可进行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电压检测步骤,检测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和
充电电流旁路步骤,根据所述检测出的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通过仅按预定规定量使伴随所述接收的对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电流旁路,来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压,以便不超过所述容许电压。
CN008003564A 1999-03-18 2000-03-21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322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4424/1999 1999-03-18
JP7442499 1999-03-18
JP27996699 1999-09-30
JP279966/1999 1999-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6659A CN1296659A (zh) 2001-05-23
CN1132287C true CN1132287C (zh) 2003-12-24

Family

ID=26415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03564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2287C (zh) 1999-03-18 2000-03-21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69472B1 (zh)
EP (1) EP1096638A4 (zh)
JP (1) JP3888060B2 (zh)
CN (1) CN1132287C (zh)
TW (1) TW522583B (zh)
WO (1) WO20000559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74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相互间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0637A1 (en) * 2003-03-11 2004-09-16 Nobuyuki Nagai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C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using the same
ATE432557T1 (de) * 2005-02-09 2009-06-15 Nxp Bv Verfahren zur sicherstellung einer sicheren nfc- funktionalität einer drahtlosen mobilen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drahtlose mobil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mit sicherer nfc- funktionalität
US8004235B2 (en) * 2006-09-29 2011-08-23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charging a battery
DK176584B1 (da) * 2007-01-04 2008-10-06 Gn Netcom As Hovedsæt med genopladeligt batteri, baseenhed indrettet til at oplade et genopladeligt batteri samt en kommunikationsenhed
AU2009215446A1 (en) 2008-02-22 2009-08-27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Inductive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battery type detection
NZ593772A (en) * 2009-01-06 2013-09-27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 Llc Communication across an inductive link with a dynamic load
JP5595751B2 (ja) * 2009-03-11 2014-09-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Esd保護素子
TWI499154B (zh) * 2010-01-25 2015-09-01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 Llc 透過無線電力鏈接用於偵測資料通訊之系統與方法
WO2012078600A2 (en) 2010-12-08 2012-06-14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power supply
JP6001563B2 (ja) 2011-02-07 2016-10-05 アクセス ビジネス グループ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で通信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8624554B2 (en) * 2011-05-17 2014-01-07 Adebowale Ajagbe Solar bracelet
JP6060516B2 (ja) 2011-11-30 2017-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JP6060515B2 (ja) * 2011-12-22 2017-0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US9344155B2 (en) 2012-01-08 2016-05-17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multiple inductive systems
US20140016295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Min-Chen Huang Projection device
CN104753093B (zh) * 2013-12-26 2018-01-19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充电器和充电控制方法
US10381858B2 (en) * 2017-04-04 2019-08-13 Jahvante PATTEN Charging of a wireless device with time-displaying power sourc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67946C (de) * 1936-12-19 1955-04-07 Siemens App 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r Wechselspannung aus der Geschwindigkeitsdifferenz zwischen einem Indikator und einem elektrisch einzustellenden Gegenstand mit umkehrbarer Drehrichtung
NL8601021A (nl) 1986-04-22 1987-11-16 Nedap Nv Programmeerbare responder.
AT395224B (de) * 1990-08-23 1992-10-27 Mikron Ges Fuer Integrierte Mi Kontaktloses, induktives datenuebertragungssystem
DE4104359A1 (de) * 1991-02-13 1992-08-20 Implex Gmbh Ladesystem fuer implantierbare hoerhilfen und tinnitus-maskierer
US5371453A (en) * 1993-01-28 1994-12-06 Motorola, Inc. Battery charger system with common charge and data exchange port
JP3023582B2 (ja) 1993-06-22 2000-03-21 株式会社山武 非接触通信システム
US5455466A (en) * 1993-07-29 1995-10-03 Dell Usa, L.P. Inductive coupling system for power and data transfer
JPH07273697A (ja) 1994-03-31 1995-10-20 Idec Izumi Corp 非接触交信装置
JPH0869513A (ja) * 1994-08-30 1996-03-12 Mitsubishi Denki Semiconductor Software Kk 非接触icカード
JP3451768B2 (ja) * 1994-12-27 2003-09-2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2次電池の充電電流バイパス回路
JP3368124B2 (ja) * 1995-10-26 2003-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過充電防止回路
US5695886A (en) * 1996-03-07 1997-12-09 Motorola, Inc. Overvoltage disconnect circuit and battery using same
JPH11120306A (ja) * 1997-10-21 1999-04-30 Tokimec Inc 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74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相互间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77741B (zh) * 2013-08-12 2019-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相互间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88060B2 (ja) 2007-02-28
EP1096638A4 (en) 2004-11-10
WO2000055955A1 (fr) 2000-09-21
US6469472B1 (en) 2002-10-22
TW522583B (en) 2003-03-01
EP1096638A1 (en) 2001-05-02
CN1296659A (zh) 2001-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87C (zh) 电子机器和电子机器的控制方法
CN1037218C (zh) 可充电电池的高速充电方法及其所用装置
CN1272237A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充电电池的容量推断方法以及充电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
CN1097380C (zh) 通信设备的电源装置
CN1229754C (zh) 光信息读取装置
CN1227796C (zh) 电池存储充电信息的电池充电***和用于该***的电池
CN1152449C (zh) 充电装置及其方法
CN1311618C (zh) 开关电源装置
CN1268148C (zh) 滑动型蜂窝电话及其滑动方法
CN1595759A (zh)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池充电设备和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CN1061494C (zh) 无线电话装置
CN1134885C (zh) 高频换流器及应用该高频换流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290352C (zh) 移动通信***、发送站、接收站、中继站、通信路径决定方法
CN1265525C (zh) 过充电防止方法、充电电路、电子装置及钟表
CN100335911C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CN1858981A (zh) 电源调整电路及半导体器件
CN1462497A (zh) 电池驱动型电子机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638275A (zh) 滤波器和通信仪器的自动调谐装置
CN1658469A (zh) 电池组、电池保护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CN1665059A (zh) 电池组
CN1464612A (zh) 具多阶电压充电电源的充电装置
CN1766658A (zh) 电压检测电路、过电流检测电路、充电电流控制***及电压检测方法
CN1499856A (zh) 移动通信***、移动台、基站及分组通信方法
CN1239982C (zh) 数据处理***
CN1744351A (zh) 保护部件、保护装置、电池组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5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hamiri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