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1631B -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1631B
CN113141631B CN202110462922.4A CN202110462922A CN113141631B CN 113141631 B CN113141631 B CN 113141631B CN 202110462922 A CN202110462922 A CN 202110462922A CN 113141631 B CN113141631 B CN 113141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c entity
entity
data
rlc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29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1631A (zh
Inventor
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29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1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1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1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1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1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分流规则用于表征所述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比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RLC发送窗口推进所映射的数据发送速率来表征不同RLC实体的发送能力,将不同路径上数据发送和接收响应的节奏协调至(接近)一致,减少了某一连接因为回路比较慢阻塞上层发送窗口(例如,TCP发送窗口)推进情况的发生,并进而确保发送吞吐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Description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版本12(3GPP R12)中引入了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DC)场景,也就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同时与两个基站(evolvedNodeB,eNB)进行数据传输。如图1所示,用户设备同时与主基站和辅基站进行用户面数据传输。
双连接的引入旨在给用户带来更高的数据收发吞吐率,以便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由于不同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连接不同的传输路径,因此其传输数据的效率也往往不同。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按序分发给不同RLC实体后,吞吐率高且链路质量可靠的链路上的PDU能率先到达对端。对于确认传输模式,先到的PDU能优先得到对端的反馈。然而,因为序号连贯的PDU可以由不同链路传输,PDU到达对端的顺序可能和PDU的序号的顺序不同,因此先到的PDU仍然可能需要等待迟到的PDU之后才能被对端处理并得到可能的反馈。于是,***收发数据的吞吐率被限制到了较低的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为,TCP包到达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时,PDCP实体通过PDCP PDU往返时间来近似评估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的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RTT)值,并选择能产生较小RTT的那条链路。
虽然上述方式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对网路状况的感知,例如感知由丢包引起的PDU往返时间增大,并将此认知反馈在RLC实体的选择上。然而,PDCP PDU往返时间的评估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需要在PDCP PDU上标记发送时的时间戳以便统计往返时间长度。此外,由于PDCP PDU是否成功发送由RLC确认,且RLC配置可以改变RLC PDU确认发送成功的时间间隔,因此不同RLC配置可以影响PDCP PDU往返时间的统计精度。因此,上述方案在双连接分流数据时容易做出不能反映不同RLC实体发送能力的判决,并进而影响收发吞吐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双连接场景中收发吞吐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所述推进速率用于表征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分流规则用于表征所述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比例。
优选地,在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推进速率;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二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推进速率。
优选地,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以及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确定分流规则。
优选地,所述影响因素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上的ACK和NACK数量;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质量;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当前待发送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上的授权可用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HARQ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ARQ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资源可用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的共存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的带宽;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理论最大可实现吞吐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DCP实体,用于根据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推进速率用于表征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
第一RLC实体,用于接收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并通过相关联的第一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第二RLC实体,用于接收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并通过相关联的第二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PDCP实体,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的推进速率;
根据所述第二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推进速率。
优选地,所述PDCP实体,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以及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确定分流规则。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PDCP实体、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PDCP实体和第一RLC实体。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第二RLC实体。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RLC发送窗口推进所映射的数据发送速率来表征不同RLC实体的发送能力,将不同路径上数据发送和接收响应的节奏协调至(接近)一致,减少了某一连接因为回路比较慢阻塞上层发送窗口(例如,TCP发送窗口)推进情况的发生,并进而确保发送吞吐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窗口的推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场景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了终端、主基站和辅基站。终端可以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同时与主基站和辅基站进行用户面数据传输。
其中,终端又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主基站(master Node,MN),在双连接场景下,将发起双连接的基站称为主基站,也可以称为主网络节点、第一基站或第一网络节点。
辅基站(secondary Node,SN),在双连接场景下,将主基站选择的另一个协同为用户终端服务的基站称为辅基站,也可以称为从基站、辅网络节点、从网络节点、第二基站或第二网络节点。
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它是UMTS中的一个无线传输协议栈,它负责将IP头压缩和解压、传输用户数据并维护为无损的无线网络服务子***(SRNS)设置的无线承载的序列号。
RL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是第三代移动***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业务可靠服务质量(QoS)而制定的协议。
在双连接场景下,终端中可以抽象为两个RLC实体,分别为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PDCP实体用于决策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哪个RLC实体,或者待发送数据分发至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
同理,在基站侧,同样包括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其中,第一RLC实***于主基站,第二RLC实***于辅基站,基站上的PDCP实体用于决策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哪个RLC实体,或者待发送数据分发至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
双连接的引入旨在给用户带来更高的数据收发吞吐率,以便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由于不同RLC实体连接不同的传输路径,因此其传输数据的效率也往往不同。PDU按序分发给不同RLC实体后,吞吐率高且链路质量可靠的链路上的PDU能率先到达对端。对于确认传输模式,先到的PDU能优先得到对端的反馈。然而,因为序号连贯的PDU可以由不同链路传输,PDU到达对端的顺序可能和PDU的序号的顺序不同,因此先到的PDU仍然可能需要等待迟到的PDU之后才能被对端处理并得到可能的反馈。于是,***收发数据的吞吐率被限制到了较低的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为,TCP包到达PDCP实体时,PDCP实体通过PDCP PDU往返时间来近似评估TCP的RTT值,并选择能产生较小RTT的那条链路。
虽然上述方式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对网路状况的感知,例如感知由丢包引起的PDCPPDU往返时间增大,并将此认知反馈在RLC实体的选择上。然而,PDCP PDU往返时间的评估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需要在PDCP PDU上标记发送时的时间戳以便统计往返时间长度。此外,由于PDCP PDU是否成功发送由RLC确认,且RLC配置可以改变RLC PDU确认发送成功的时间间隔,因此不同RLC配置可以影响PDCP PDU往返时间的统计精度。因此,上述方案在双连接分流数据时容易做出不能反映不同RLC实体发送能力的判决,并进而影响收发吞吐率的提升。
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CP实体根据RLC实体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协调分流,进而提高收发吞吐率。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示意图。如图2所示,首先,上层实体将数据包发送至PDCP实体,其中,上层实体可以理解为在通信***中,PDCP层的上一层,其对应的数据包可以为根据用户命令生成的相关用户数据。其次,PDCP实体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RLC实体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协调分流,进而将分流后的数据包分别发送至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通过相关联的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为终端、基站、芯片或芯片模组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从终端侧来看,数据可以发送给主基站也可以发送给辅基站;从基站侧来看,数据可以从主基站发送给终端,也可以从辅基站发送给终端。
数据不论是从终端到基站还是从基站到终端,由于数据源头仍然是串行操作,因此数据发送后再等待对端反馈的时延最好是近似的,否则一路连接上数据发送再快仍然要等其他连接上的数据确认,即木桶的短板效应。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双连接场景,如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PDCP实体根据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终端为发送端,基站为接收端。当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数据时,终端的PDCP实体根据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各自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所述分流规则用于表征所述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比例。其中,所述推进速率用于表征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从理论上讲,发送窗口(前端)的推进意味着连续的数据被成功发送至对端,因此,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可以表征发送端能够将数据包成功发送至对端的速率。
可理解,为了提高收发吞吐率,优先向推进速率较高的RLC实体分发较多的待发送数据。也就是说,向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分发待发送数据的比例,与其各自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成正比。例如,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各自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分别为x和y,相应地,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比例为x:y。
步骤S302:PDCP实体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
具体地,在确定分流规则后,PDCP实体便可以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例如,根据分流规则中的比例,将x/(x+y)的数据分发至第一RLC实体;将y/(x+y)的数据分发至第二RLC实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RLC实体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调配双连接数据分发的比例。因为发送窗口推进的速度能够表征数据的有效发送速率,即某一段时间内能够被确认为已经到达对端的数据量。PDU先到对端(确认模式下会得到确认),发送窗口推进也会及时。从发送端看,发送窗口推进折射的数据有效发送速率也会高。反之,PDU发送阻塞(确认模式下接收确认也会延迟),发送窗口不会立即推进,反映出当前发送的有效速率低。因此,发送窗口推进表征的数据发送速率可以有效地传递PDU发送的顺畅度。同理,基于该发送速率调配数据分流可以最终优化发送端的吞吐率。此外,对于确认模式,由于方案可以提升反馈信息的传递效率,因此方案也可以提升接收端的吞吐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RLC发送窗口推进所映射的数据发送速率来表征不同RLC实体的发送能力,将不同路径上数据发送和接收响应的节奏协调至(接近)一致,减少了某一连接因为回路比较慢阻塞发送窗口推进情况的发生,并进而确保发送吞吐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窗的推进速率。
步骤S402: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二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发送窗的推进速率。
其中,第一RLC实体发送窗可以理解为第一RLC实体的发送窗口;第二RLC实体发送窗可以理解为第二RLC实体的发送窗口。
可理解,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对应的推进速率的确定方法相似,为了描述简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RLC实体为例对推进速率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窗口的推进示意图。在图5中示出了发送窗口1和发送窗口2,其中,发送窗口1为第一RLC实体在第一时间点对应的发送窗口的状态;发送窗口2为第一RLC实体在第二时间点对应的发送窗口的状态。
可理解,随着发送窗口的推进,数据包逐渐被发送到对端。因此,由序号在发送窗口1的前端和发送窗口2的前端之间的RLC PDU承载的数据包字节数(图5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征成功发送至对端的数据包字节数。另外,再根据发送窗口1和发送窗口2之间的时间差,确定第一RLC实体的发送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LC PDU包含序号,对应地,在发送窗口中分别对应前端序号和后端序号。具体地,发送窗口1的前端序号和后端序号分别为前端序号1和后端序号1;发送窗口2的前端序号和后端序号分别为前端序号2和后端序号2。
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中,RLC PDU不包含序号,此时可以将RLC PDU序号理解为组该RLC PDU包前的当前发送窗前端的序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确定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各自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后,便可根据该推进速率制定分流规则。当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各自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为x和y时,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比例可以为x:y。
在具体实现中,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在该比例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例如,将上述比例调整为ax:by,或者(x+a):(y+b),其中,a和b为权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计其它的比例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影响因素可以为下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上的ACK和NACK数量,提高ACK数量占比较高的链路对应的RLC实体的数据分发比例;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质量,提高链路质量较高的链路对应的RLC实体的数据分发比例;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当前待发送的数据量,提高当前待发送的数据量较少的RLC实体的数据分发比例;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提高优先级较高的RLC实体的数据分发比例;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上的授权可用性,将数据分发至授权可用的链路对应的RLC实体;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自动重传请求ARQ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资源可用性,将数据分发至资源可以的链路对应的RLC实体;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的共存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的带宽,提高带宽较高的链路对应的RLC实体的数据分发比例;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理论最大可实现吞吐率,提高网络理论最大可实现吞吐率较高的链路对应的RLC实体的数据分发比例。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PDCP实体,用于根据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
第一RLC实体,用于接收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并通过相关联的第一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第二RLC实体,用于接收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并通过相关联的第二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PDCP实体,还用于: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RLC实体相邻两个发送窗口的前端序号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相邻两个发送窗口的前端序号;
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相邻两个发送窗口的前端序号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相邻两个发送窗口的前端序号,分别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相邻两个发送窗口之间承载的数据量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相邻两个发送窗口之间承载的数据量。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PDCP实体,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以及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确定分流规则。
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表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PDCP实体、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基站,所述主基站包括上述PDCP实体和第一RLC实体。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辅基站,所述辅基站包括上述第二RLC实体。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Claims (9)

1.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所述推进速率用于表征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分流规则用于表征所述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的比例;
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以及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确定分流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根据第一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窗的推进速率;
所述PDCP实体根据所述第二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发送窗的推进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素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上的ACK和NACK数量;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质量;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当前待发送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上的授权可用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HARQ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ARQ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的资源可用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的共存特性;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的带宽;
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或所述第二RLC实体关联链路所在网络理论最大可实现吞吐率。
4.一种双连接数据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DCP实体,用于根据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确定分流规则;根据所述分流规则,分别将待发送数据分发至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推进速率用于表征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
第一RLC实体,用于接收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并通过相关联的第一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第二RLC实体,用于接收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并通过相关联的第二链路发送所述PDCP实体分发的数据;
其中,所述PDCP实体,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分别在发送窗口的推进速率,以及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确定分流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实体,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窗的推进速率;
根据所述第二RLC实体在相邻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发送窗口前端推进所表征的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字节数,确定所述第二RLC实体发送窗的推进速率。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PDCP实体、第一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
7.一种主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PDCP实体和第一RLC实体。
8.一种辅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第二RLC实体。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62922.4A 2021-04-22 2021-04-22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41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2922.4A CN113141631B (zh) 2021-04-22 2021-04-22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2922.4A CN113141631B (zh) 2021-04-22 2021-04-22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1631A CN113141631A (zh) 2021-07-20
CN113141631B true CN113141631B (zh) 2023-01-31

Family

ID=7681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2922.4A Active CN113141631B (zh) 2021-04-22 2021-04-22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163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633B (zh) * 2012-04-20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WO2018031081A1 (en) * 2016-08-08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equencing
CN109151891B (zh) * 2017-06-15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429368B (zh) * 2017-06-23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网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KR102598001B1 (ko) * 2018-06-18 2023-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패킷 중복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865520A (zh) * 2019-04-28 2020-10-3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1631A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6582B1 (en) Relay apparatus, relay method and relay program
US74927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187810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흐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20080101290A1 (en) Apparatus for Arq Controlling in Wireless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914345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TCP packets
EP137119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roving a data throughput
CN100418314C (zh) 无线移动终端和无线移动电信***
KR102356912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tcp 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060035589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rapid delayed frame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transceiver
CN102143078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转发设备及***
CN114980199B (zh) 多通信链路融合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卫星通信***
WO201616159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225163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07534890A (zh) 适应性tti调整的方法
US20050054347A1 (en)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Halepoto et al. Scheduling over dissimilar paths using CMT-SCTP
CN113141631B (zh) 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3274445A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US9385931B1 (en) Determining a reordering timer
EP150575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using acknowledged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CN1169631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US11502986B2 (en) Reducing transmission delay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Wi-Fi
US7154850B1 (en)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time out control
EP2521398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user equipment handover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ystem
CN106100797B (zh) 一种基于ltp异步加速重传策略的深空文件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