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7829A -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7829A
CN113127829A CN201911414902.9A CN201911414902A CN113127829A CN 113127829 A CN113127829 A CN 113127829A CN 201911414902 A CN201911414902 A CN 201911414902A CN 113127829 A CN113127829 A CN 113127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code
target us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49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49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78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7281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9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7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7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业务处理***、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业务处理方法包括:基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采集当前用户的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当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其中,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本申请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二维码等众多步骤,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业务处理***、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进行业务处理的应用日益得到普及。在处理一些较为核心的业务时,需要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并通过用户输入的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在终端设备侧进行业务操作的用户为目标用户。
以医院的应用场景为例,用户在处理门诊支付、病房核身等核心业务时,在登录手机APP(应用,Application)之后,用户需要通过手机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面部数据,动态短信验证码等),并将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通过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当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确认对手机进行操作的用户为目标用户之后,生成与当前业务相互关联的动态二维码并将其发送至用户手机,用户在出示该动态二维码之后可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处理相关业务时,需要通过终端设备完成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出示动态二维码等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另外,现有技术中身份认证信息是用户主动输入的,用户的相关信息被泄露后存在被冒用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业务处理***以及可穿戴设备,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以下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参考。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可穿戴设备采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可穿戴设备将确认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其中确认结果包括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当前用户不为目标用户;终端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的确认结果,向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数据、指纹数据、动态验证码等),可穿戴设备可以主动采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终端设备可向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以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相当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动态二维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向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向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终端设备向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管理设备为管理用户身份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平台,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完成在业务码管理设备上的注册程序。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平台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码,完成业务信息码的申请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用户信息码既可以与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对应,也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相对应,在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码时,可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终端设备获取可穿戴设备采集的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或者,可穿戴设备对采集的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之前,通过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从而可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预设在终端设备或可穿戴设备中,以便于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可穿戴设备采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当可穿戴设备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数据、指纹数据、动态验证码等),可穿戴设备可以主动采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以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相当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动态二维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之前,还包括:可穿戴设备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可穿戴设备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管理设备为管理用户身份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平台,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完成在业务码管理设备上的注册程序。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平台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码,完成业务信息码的申请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用户信息码既可以与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对应,也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相对应,在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码时,可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在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之前,还包括:可穿戴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之前,通过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从而可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预设在可穿戴设备中,以便于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PPG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正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用户认证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二维码融合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其中,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码提供模块,当确定当前用户是目标用户时,提供业务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数据、指纹数据、动态验证码等),可穿戴设备可以主动采集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从而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换言之,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二维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注册模块,向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用户信息码既可以与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对应,也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相对应,在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码时,可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管理设备为管理业务信息的平台,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平台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码,完成业务信息码的申请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PPG学习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之前,通过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从而可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预设在可穿戴设备中,以便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包括可穿戴设备以及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终端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包括PPG信号采集模块、用户认证模块以及业务码提供模块,终端设备包括二维码融合模块;其中,PPG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正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用户认证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二维码融合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其中,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码提供模块,当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提供业务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数据、指纹数据、动态验证码等),可穿戴设备可以主动采集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从而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换言之,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二维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向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管理设备为管理用户身份信息的平台,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完成在业务码管理设备上的注册程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用户信息码既可以与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对应,也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相对应,在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码时,可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管理设备为管理业务信息的平台,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平台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码,完成业务信息码的申请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PPG学习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之前,通过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从而可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预设在终端设备或可穿戴设备中,以便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PPG信号采集器,PPG信号采集器能够采集正佩戴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可穿戴设备还进一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由可穿戴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处理器,与PPG信号采集器电连接,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时,可执行下述业务处理方法: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接收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可穿戴设备采集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当可穿戴设备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数据、指纹数据、动态验证码等),可穿戴设备可以主动采集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以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相当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动态二维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之前,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可穿戴设备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可穿戴设备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业务码管理设备为管理用户身份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平台,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完成在业务码管理设备上的注册程序。用户通过向业务码管理平台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可获得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码,完成业务信息码的申请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用户信息码既可以与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对应,也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相对应,在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码时,可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在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之前,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可穿戴设备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之前,通过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从而可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预设在可穿戴设备中,以便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因此,其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因此,其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的组成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的组成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片上***(SoC,System on Chip)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方式用于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基于PPG信号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以简化用户在处理预定业务时的操作。
利用PPG(Photo Plethysmo Graphy,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的原理为:当一束光通过透射和漫反射的方式穿过人体组织,到达对应的光电传感器,由于人体组织会对光束有一定的吸收,那么光电传感器检测的光电信号就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衰减,从而产生PPG信号。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例如泵血能力、血压、血液成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造成每个人的PPG信号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对PPG信号进行分析,来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为使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医院应用场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但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本申请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除医院场景之外的其他场景。
首先对电子健康卡的相关背景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为了解决居民就诊的互联互通以及便捷支付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规划设计了医疗健康服务卡,医疗健康服务卡与居民的身份证、社保卡相互关联,相当于一张在全国医院通用的、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健康身份证”。进一步地,为实现电子化就诊,卫健委规划了“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以下简称“卡管平台”)”,支持在身份确认的情况下将医疗健康服务卡以电子健康卡的方式下发到个人终端。
电子健康卡通过二维码的形式予以展示,通过“面对面”方式进行交互使用。电子健康卡包括静态二维码和动态二维码。用户在卡管平台注册之后,卡管平台向用户下发静态二维码,静态二维码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适用于挂号问诊等非核心应用场景;动态二维码为用户向卡管平台发送相关业务请求之后,卡管平台基于该业务请求生成的与该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适用于结算交易、病房核身等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核心应用场景。
在处理门诊支付、病房核身等核心业务时,用户基于身份标识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社保***等)经由手机或其他终端上运行的APP进行登录,再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面部数据,指纹数据、动态短信验证码等),并将身份认证信息发送至卡管平台。卡管平台对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判断对目前尝试登录的用户是否为正确的用户。当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确认用户的身份无误之后,向用户发送与当前业务相互关联的动态二维码,用户在出示该动态二维码之后可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
在上述环节中,除了需要核验正确的身份之外,在处理门诊支付、病房核身等核心业务时,需要简化流程,并且确保整个登录过程的安全性以及规避隐私泄露的风险。
为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当接收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时,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其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目标用户为具有处理该预定业务的合法身份的用户。当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其中,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通过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人脸数据、指纹数据、动态验证码等),可穿戴设备可以主动采集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从而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换言之,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二维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预定业务”可以是查询业务、认证业务、支付业务等,一般需要进行身份认证的业务都可以在本申请所描述的范围内。
图1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1b示出了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在申请提供的***中各设备间交互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以及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终端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集成了PPG信号采集功能的手环、脚环、眼镜、耳机、挂饰、融合到衣服/头盔/帽子中的电子设备,或其他可随身佩戴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具有计算功能的电子设备。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以手环作为可穿戴设备的示例,以及以手机作为终端设备的示例进行说明。
以下以医院中的门诊支付场景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即,在接下来描述的场景中,“预定业务”为医院的门诊支付业务,“业务信息码”为用于与门诊支付业务相对应的支付码。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应用场景中,“预定业务”也可以是本文所述的其他业务,相应地,“业务信息码”为与所处理的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如授权码、验证码等。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注册步骤。手机向卡管平台服务器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用户信息码为静态二维码,包含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即,医院侧的识读终端(例如,自助业务机、扫描枪、扫描墩等)通过识读用户信息码,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其中,手机向卡管平台服务器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含义为,手机发送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的,例如,手机可以在向卡管平台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同时向卡管平台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这里,卡管平台服务器作为管理和维护业务码的业务码管理设备的示例,在其他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这些业务码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转同步至手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身份标识信息可以为下述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的姓名、目标用户的身份证号、目标用户的社保***、公安部下发的目标用户的eID(electronic Identity,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以及其他可以标识目标用户身份的信息。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可以为下述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的指纹信息、目标用户的面部数据信息,动态短信验证码,以及其他可以确定目标用户身份的信息。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电子健康卡App输入身份标识信息以及身份认证信息,手机向卡管平台服务器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身份认证信息,卡管平台基于身份认证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在认证通过之后,生成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并将用户信息码下发至手机。当手机接收到用户信息码后,可以将用户信息码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
S20:PPG学习步骤。手机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环中集成有PPG信号采集功能,当目标用户在佩戴手环时,手环可采集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将目标用户的PPG信号数据发送至手机。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环基于手机向其发出的PPG信号采集指令采集目标用户的PPG信号。例如,手机在完成S10注册步骤的同时向手环发出PPG信号采集指令,手环基于该指令开始采集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发送至手机。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机可以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同步至手环,手环可以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机通过决策树算法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可以包括目标用户的PPG信号的参数特征值,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参数特征值为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时频转换(例如,小波变换)后得到的频域特征值,例如,频谱范围,频谱的能量集中范围等;在另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用户的PPG信号的参数特征值为其时域特征值,例如,目标用户的PPG信号的主波峰、主波谷、次波峰、次波谷、主波峰-主波谷斜率等。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叙述本申请的方法的连贯,以上的步骤S10和S20被最先提及。但上述步骤S10和S20是实施本申请的方法中作为信息和数据准备的步骤,包括了用户信息和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的准备过程。在具体的实现中,它们相对于单次的认证过程和业务请求过程来说是相对独立的、不需要每次操作时都与其他步骤一起发生。
S30:业务处理指令接收步骤。手环接收用户发出的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在根据本申请的应用场景中,当需要开始利用医院的门诊支付业务时,用户向手环发出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手环基于该业务指令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手环的触摸屏的方式向手环发出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例如,通过点击电子健康卡APP中的支付码向手环发出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
S40:身份认证步骤。手环基于步骤S30中接收到的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采集其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这里,手环基于处理门诊支付业务的业务指令对其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的含义为,该业务指令为手环对其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条件下,本申请对手环进行身份认证的具体时机不作限定。例如,手环可以在接收到业务指令的同时对其当前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也可以在执行其他步骤(例如,下文将描述的业务码请求步骤S60、二维码融合步骤S70)之后对其当前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手环佩戴至用户腕部的状态下,手环可以持续采集其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以对当前用户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当接收到处理门诊支付业务的业务指令时,手环将在实时采集到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存储在手环本地的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匹配。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当前用户PPG信号的参数特征值与目标用户PPG生物模型中的参数特征值相匹配,则判断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如果当前用户PPG信号的参数特征值与目标用户PPG生物模型中的参数特征值不匹配,则判断当前用户并非目标用户。
S50:认证结果发送步骤。将步骤S40中手环的确认结果发送至手机,确认结果包括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当前用户不为目标用户。本申请对反馈确认结果的形式不作限定,例如,当确认结果是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手环可以通过向手机发送业务码获取请求的形式将确认结果反馈至手机,或,手环通过向手机发送设定信号的形式将确认结果反馈至手机;当确认结果是当前用户不为目标用户时,手环可以通过向手机发送设定指令(例如,用于使手机显示“请重试”、“身份认证失败”等提示信息的指令)的方式将确认结果反馈至手机,或,手环通过向手机发送设定信号的形式将确认结果反馈至手机。
S60:业务信息码请求步骤。基于步骤S30中手环接收到的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手机向卡管平台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卡管平台生成与该门诊支付业务相对应的支付码,并将支付码发送至手机。支付码包含与当前门诊支付业务相对应的支付信息,且支付码为动态二维码,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可选地,其生命周期可以根据应用安全的要求限定时间范围。
这里,手机基于处理门诊支付业务的业务指令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的含义为,该业务指令为手机向卡管平台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条件下,本申请对手机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的具体时机不作限定。例如,手环可以在手环接收到业务指令的同时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也可以在手环确认其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后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机基于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向卡管平台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目标用户的身份证号、目标用户的社保***、公安部下发的目标用户的eID等),以向卡管平台发送支付码获取请求。卡管平台在收到支付码获取请求后,生成与当前门诊支付业务相对应的支付码,并将支付码发送至手机。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卡管平台基于手机发送的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对支付订单进行分账处理(例如,将订单金额按自费支付部分和医保支付部分进行分账)后生成与当前支付业务相对应的支付码,支付码中可以包含自费支付部分的金额信息。
S70:二维码融合步骤。手机将用户信息码与支付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支付码进行融合获得的,因此,业务码中既包含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也包含与当前门诊支付相对应的支付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机在接收到卡管平台发送的支付码后,将支付码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并将支付码与预存在本地的用户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信息码与支付码的融合为将用户信息码图像和支付码图像进行叠加。
S80:业务码提供步骤。手机基于S50中手环发送确认结果,向手环发送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支付码融合获得的业务码,进一步地,手环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码后,向识读终端提供业务码,医院侧的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可完成门诊支付操作。例如,手环通过在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的方式提供业务码,或者手环通过将业务码共享至其他显示设备(例如,手机)上的方式提供业务码。
这里,手机基于手环发送的确认结果向手环提供业务码的含义为,该确认结果是手机向手环提供业务码的前提条件。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在处理门诊支付业务的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面部数据信息、指纹数据、动态短信验证码等),手环可以主动采集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手环可以提供用于门诊支付的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支付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支付信息,从而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支付码等多次操作,使得门诊支付操作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处理支付业务的过程中通过随身佩戴的手环实时采集的,相较于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需要是说明的是,在满足发明目的的前提下,本申请对步骤S10~S80的顺序不进行限定,例如,本实施例中,步骤S60在步骤S40、步骤S50之后执行,即当手环基于接收到的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确认手环的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之后,将确认结果通知手机。手机基于步骤S50中的手环发送的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的确认结果启动业务信息码请求步骤S6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0可以在步骤S40之前执行,即当手环接收到处理门诊支付的业务指令后,可以将该业务指令发送至手机,手机基于该业务指令启动业务信息码请求步骤S6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可应用于住院病人的核身业务。现有技术中,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佩戴核身腕带,该腕带为不可拆卸的一次性腕带,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一直佩戴,因此会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另外,病人出院时,该腕带会随之丢弃,腕带所记录的信息会丢失,不支持转诊、居家、复诊等病程全周期管理。
当将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住院病人的核身业务时,病人在进行核身时佩戴手环即可,其他时间可将手环取下,使用方便。另外,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信息均可上传到卡管平台进行记录,可实现转诊、居家、复诊等病程全周期管理。
图2示出了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方法的流程图。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业务处理方法的各步骤均在同一台可穿戴设备中完整实现。下面仍以手环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但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同样适用于除手环以外的其他可穿戴设备。本实施例中,业务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01:注册步骤。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用户信息码为静态二维码,包含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即,识读终端通过识读用户信息码,可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其中,手环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含义为,手环发送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是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的,例如,手环可以在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同时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通过安装在手环上的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App输入身份标识信息以及身份认证信息,手环向用于管理用户身份信息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身份认证信息,业务码管理设备基于身份认证信息对目标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在认证通过之后,生成与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信息码,并将用户信息码下发至手环。当手环接收到用户信息码后,可以将用户信息码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
S201:PPG学习步骤。手环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可选地,手环将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存储在本体存储器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环中集成有PPG信号采集功能,当目标用户在佩戴手环时,手环可采集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环在完成S10注册步骤的同时采集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叙述本申请的方法的连贯,以上的步骤S101和S201被最先提及。但上述步骤S101和S201是实施本实施例的方法中作为信息和数据准备的步骤,包括了用户信息和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的准备过程。在具体的实现中,它们相对于单次的认证过程和业务请求过程来说是相对独立的、不需要每次操作时都与其他步骤一起发生。
S301:业务处理指令接收步骤。手环接收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在根据本申请的应用场景中,当需要开始处理预定业务时,用户向手环发出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手环基于该业务指令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手环的触摸屏的方式向手环发出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
S401:身份认证步骤。基于步骤S301中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手环采集其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这里,手环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对其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的含义为,该业务指令为手环对其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条件下,本申请对手环进行身份认证的具体时机不作限定。例如,手环可以在接收到业务指令的同时对其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也可以执行其他步骤(例如,下文将描述的业务码请求步骤S601、二维码融合步骤S701)之后对其当前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手环佩戴至用户腕部的状态下,手环可以持续采集其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以对当前用户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当接收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时,手环将在实时采集到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存储在手环本地的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匹配。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当前用户PPG信号的参数特征值与目标用户PPG生物模型中的参数特征值相匹配,则判断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如果当前用户PPG信号的参数特征值与目标用户PPG生物模型中的参数特征值不匹配,则判断当前用户并非目标用户。
S601:业务信息码请求步骤。基于步骤S301中接收到的处理手环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业务信息码包含与当前待处理的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且业务信息码为动态二维码,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可选地,其生命周期可以根据应用安全的要求限定时间范围。
这里,手环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含义为,该业务指令为手环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条件下,本申请对手环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的具体时机不作限定。例如,手环可以在接收到业务指令的同时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也可以在手环确认其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后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环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目标用户的身份证号、目标用户的社保***、公安部下发的目标用户的eID等),以向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业务码管理设备在收到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后,生成与当前待处理的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码,并将业务信息码发送至手环。
S701:二维码融合步骤。手环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获得的,因此,业务码中既包含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也包含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业务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手环在接收到卡管平台发送的业务信息码后,将业务信息码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中,并将业务信息码与预存在本地的用户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
S801:业务码提供步骤。在步骤S401,如果手环的当前用户被认证为目标用户时,手环向识读设备提供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业务码。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可完成预定业务的操作。例如,手环通过在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的方式提供业务码,或者手环通过将业务码共享至其他显示设备(例如,手机)上的方式提供业务码。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在处理预定业务的过程中,用户无需主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例如,面部数据信息、指纹数据、动态短信验证码等),手环可以主动采集用户的PPG信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认证通过之后,手环可以提供用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码,由于业务码是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而成的,识读终端在识读该业务码之后即可得到用户身份信息以及业务信息,从而完成相关业务的操作。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一次展示业务码的操作即可代替现有技术中登录、输入身份认证信息、展示支付码等多次操作,使得业务处理过程十分便捷。
另外,用户的PPG信号是在处理预定业务的过程中通过随身佩戴的手环实时采集的,相较于手动输入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可避免身份认证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保证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发明目的前提下,本申请对S101~S801的顺序不进行限定。例如,本实施例中,步骤S601在步骤S401之后执行,即当手环基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手环的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之后,启动业务信息码请求步骤S60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01可以在步骤S401之前执行,即当手环接收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后,即启动业务信息码请求步骤S601,当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之后,再执行业务码提供步骤S801。
上述主要对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可穿戴设备和/或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的相应模块。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穿戴设备和/或终端设备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模块或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其中,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模块或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作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上述模块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或单元”可以指或者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或者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的一部分。
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下述***/装置/设备实施例;同样地,对于***/装置/设备实施例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的组成框图,业务处理***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具体地,业务处理***包括可穿戴设备100以及与可穿戴设备100通讯连接的终端设备200,其中,可穿戴设备100包括PPG信号采集模块M10、身份认证模块M20和业务码提供模块M40,终端设备200包括二维码融合模块M30,其中,
PPG信号采集模块M10,用于采集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
身份认证模块M20,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可穿戴设备100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在终端设备200的二维码融合模块M30中,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其中,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业务码提供模块M40,当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业务码提供模块M40提供业务码。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的组成框图,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还包括注册模块M50、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M60以及PPG学习模块M70。
注册模块M50,用于向与终端设备200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可选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M60,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与终端设备200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PPG学习模块M70,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300的组成框图,可穿戴设备30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具体地,可穿戴设备300包括:
PPG信号采集模块M101,用于采集正佩戴可穿戴设备300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
身份认证模块M201,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PPG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二维码融合模块M301,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其中,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业务信息码为基于业务指令生成的与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业务码提供模块M401,当确认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提供业务码。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300的组成框图,本实施例基于图5提供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可穿戴设备300还包括:
注册模块M501,用于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用户信息码。可选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M601,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与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业务信息码。
PPG学习模块M701,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现在参考图7,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400的框图。设备400可以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403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对于至少一个实施例,控制器中枢403经由诸如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之类的多分支总线、诸如快速通道互连(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之类的点对点接口、或者类似的连接406与处理器401进行通信。处理器401执行控制一般类型的数据处理操作的指令。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中枢403包括,但不局限于,图形存储器控制器中枢(GMCH,Graphics&Memory Controller Hub)(未示出)和输入/输出中枢(IOH,Input Output Hub)(其可以在分开的芯片上)(未示出),其中GMCH包括存储器和图形控制器并与IOH耦合。
设备400还可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403的协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4。或者,存储器和GMCH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被集成在处理器内(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存储器404和协处理器402直接耦合到处理器401以及控制器中枢403,控制器中枢403与IOH处于单个芯片中。
存储器404可以是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相变存储器(PCM,Phase Change Memory)或这两者的组合。存储器404中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
如图7所示的设备400可以被分别被实现为终端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当设备400被实现为终端设备时,存储器404中存储的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终端设备实施如图1a所示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施的步骤的指令。当设备400被实现为可穿戴设备时,存储器404中存储的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致使可穿戴设备实施如图1a所示的方法中由可穿戴设备实施的步骤的指令。
如图7所示的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可穿戴设备。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致使可穿戴设备实施如图2所示的方法的指令。
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电子设备实施如图2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公开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402是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高吞吐量MIC(ManyIntegrated Core,集成众核)处理器、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图形处理器、GPGPU(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图形处理单元上的通用计算)、或嵌入式处理器等等。协处理器402的任选性质用虚线表示在图7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400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接口(NIC,Network InterfaceController)406。网络接口406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为设备400提供无线电接口,进而与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前端模块,天线等)进行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网络接口406可以与设备400的其他组件集成。网络接口406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的功能。
设备4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设备405。I/O405可以包括:用户界面,该设计使得用户能够与设备400进行交互;***组件接口的设计使得***组件也能够与设备400交互;和/或传感器设计用于确定与设备400相关的环境条件和/或位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图7仅是示例性的。即虽然图7中示出了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控制器中枢403、存储器404等多个器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本申请各方法的设备,可以仅包括设备400各器件中的一部分器件,例如,可以仅包含处理器401和网络接口406。图7中可选器件的性质用虚线示出。
现在参考图8,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500的框图。在图8中,相似的部件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另外,虚线框是更先进的SoC的可选特征。在图8中,SoC500包括:互连单元550,其被耦合至处理器510;***代理单元580;总线控制器单元590;集成存储器控制器单元540;一组或一个或多个协处理器520,其可包括集成图形逻辑、图像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和视频处理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 Memory)单元53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单元560。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520包括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GPGPU(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图形处理单元上的通用计算)、高吞吐量MIC处理器、或嵌入式处理器等。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单元530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
如图8所示的SoC可以被分别设置在终端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中。当SoC被设置在终端设备中时,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单元530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可穿戴设备实施如图1a所示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施的步骤的指令。当SoC被设置在终端设备中时,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单元530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致使可穿戴设备实施如图1a所示的方法中由可穿戴设备实施的步骤的指令。
如图8所示的SoC可以被单独设置在可穿戴设备中。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致使可穿戴设备实施如图2所示的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磁件、固件等方式实现。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文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在一些情况下,指令转换器可用来将指令从源指令集转换至目标指令集。例如,指令转换器可以变换(例如使用静态二进制变换、包括动态编译的动态二进制变换)、变形、仿真或以其它方式将指令转换成将由核来处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指令。指令转换器可以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实现。指令转换器可以在处理器上、在处理器外、或者部分在处理器上且部分在处理器外。

Claims (27)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所述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所述当前用户的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所述PPG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所述当前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用户;
所述可穿戴设备将确认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确认结果包括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所述当前用户不为所述目标用户;
所述终端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的确认结果,向所述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所述业务信息码为基于所述业务指令生成的与所述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向所述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码;
所述终端设备向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业务信息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集到的所述PPG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或者,
所述可穿戴设备对采集的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6.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所述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所述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所述PPG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所述当前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用户;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确认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时,所述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所述业务信息码为基于所述业务指令生成的与所述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之前,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码;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业务信息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在将采集到的所述PPG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之前,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1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PPG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正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
用户认证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所述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所述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二维码融合模块,基于所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所述业务信息码为基于所述业务指令生成的与所述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业务码提供模块,当确定所述当前用户是所述目标用户时,提供所述业务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模块,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基于所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业务信息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PG学习模块,获取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16.一种业务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以及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PPG信号采集模块、用户认证模块以及业务码提供模块,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二维码融合模块;其中,
所述PPG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正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
所述用户认证模块,基于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所述当前用户的PPG信号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所述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所述二维码融合模块,基于所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将用户信息码与业务信息码进行融合以生成业务码,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所述业务信息码为基于所述业务指令生成的与所述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所述业务码提供模块,当确认所述当前用户为目标用户时,提供所述业务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业务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注册模块,向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业务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业务信息码请求模块,基于所述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向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业务信息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业务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PPG学习模块,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2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PPG信号采集器,所述PPG信号采集器能够采集正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用户的PPG信号;所述可穿戴设备还进一步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PPG信号采集器电连接,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时,可执行下述业务处理方法:
可穿戴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处理预定业务的业务指令,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其中,所述确认当前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采集所述当前用户的PPG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所述PPG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以确认所述当前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用户;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确认所述当前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时,所述可穿戴设备提供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码是通过将用户信息码和业务信息码融合获得的,所述用户信息码为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相对应的二维码,所述业务信息码为基于所述业务指令生成的与所述预定业务相对应的二维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提供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码之前,所述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基于目标用户身份信息的用户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用户信息码;
所述可穿戴设备向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讯连接的业务码管理设备发送用于处理所述预定业务的业务信息码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业务信息码。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或目标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在将采集到的所述PPG信号与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进行匹配之前,所述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穿戴设备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并对所述目标用户的PPG信号进行智能学习以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PPG生物模型。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CN201911414902.9A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1278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4902.9A CN113127829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0/137281 WO2021135974A1 (zh) 2019-12-31 2020-12-17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4902.9A CN113127829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7829A true CN113127829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68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4902.9A Pending CN113127829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7829A (zh)
WO (1) WO20211359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2619A (zh) * 2021-08-20 2021-11-30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1632B (zh) * 2021-10-29 2023-06-13 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业务处理方法与***
CN115842661A (zh) * 2022-11-22 2023-03-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一种零信任用户动态身份认证和风险感知***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796A (zh) * 2014-11-04 2015-02-04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513665A (zh) * 2017-02-07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和***
CN109379388A (zh) * 2018-12-17 2019-02-22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终端及可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4818B2 (en) * 2014-12-24 2018-1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796A (zh) * 2014-11-04 2015-02-04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513665A (zh) * 2017-02-07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和***
CN109379388A (zh) * 2018-12-17 2019-02-22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终端及可穿戴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瑾 等主编: ""生活中的防伪技术"", 31 January 2017,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pages: 88 - 89 *
李海生 等编著: ""O2O现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30 June 2017, 中国财富出版社, pages: 63 - 6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2619A (zh) * 2021-08-20 2021-11-30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5974A1 (zh)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5426B (zh) 使用生物特征认证进行支付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804884B (zh)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030598B (zh) 用于移动装置的信任代理认证方法
WO2021135974A1 (zh) 业务处理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06818B2 (en) Pati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401875B2 (en) Secured personal data handl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EP3061023B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erforming 3d-bas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mobile devices
CN104156651A (zh) 用于终端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59178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诊断方法、装置和区块链网络***
CN109979580A (zh) 一种医疗服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78290A (zh) 基于指纹扫描来认证或识别用户的方法
CN107733973A (zh) 安全控制方法、终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509527A (zh) 一种药品配发方法、区块链节点设备及***
WO201919084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server-based patient centric medical data
KR20190090732A (ko) 생체 인식 기반의 결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사용자 디바이스 및 결제 시스템
CN111798302A (zh) 基于微服务的额度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5154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服务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631673A (zh) 一种云支付方法、支付终端、云端支付平台和云支付***
US2020032109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Card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215783B (zh) 基于数据处理的脑出血资质认证方法、设备及服务器
CN108962360B (zh) 核验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实名制核验***
KR102232720B1 (ko) 이동 데이터 단말기용 인증 시스템
JP7402928B2 (ja) 可搬非接触決済物体を起動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23037283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ng authentication within the metaverse
CN109543562A (zh) 参保人的身份认证方法、保险机构服务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