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6394A -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6394A
CN113126394A CN202110443311.5A CN202110443311A CN113126394A CN 113126394 A CN113126394 A CN 113126394A CN 202110443311 A CN202110443311 A CN 202110443311A CN 113126394 A CN113126394 A CN 113126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lens
mobile terminal
adjus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33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胜明
李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ex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pex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pex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pex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33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6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6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adapted to interchang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镜头本体,所述镜头本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通过在调节轮旋转过程中,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配合导杆的作用,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单向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配合内槽齿的作用,带动滑动板在滑动杆的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可以配合缓冲弹簧的作用,上端的调焦管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调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容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观看,观看的内容必须要经过摄像机的摄录才可以转换到可视化的屏幕上,但是随着清晰度的要求,目前摄像机为了可以对远近点景物的拍摄,都具有可切换的双镜头。
但是目前,双镜头的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虽然可以随意切换镜头,但是在每次的切换过程中,都需要对镜头进行重新调焦距,延长了摄像前的准备时间,而且如果遇到不专业的摄像人员,调节焦距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现有的双镜头切割装置在切换过程中,镜头无法第一时间出现在出光口。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在急需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具备在切换镜头过程中,可以自动进行调节焦距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镜头摄像机在切换镜头过程中,每次都需要重新对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切换镜头过程中,可以自动进行调节焦距等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镜头本体,所述镜头本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相对面上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固定安装有调焦管,所述镜头本体的下端与调节杆靠近的端面上转动连接偏心轮,所述调节轮的内部相对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啮合连接有锥形齿,所述偏心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滑动板接触的端面上啮合连接有内槽齿,所述调节轮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囊,所述框架后端开设有出光槽,所述出光槽的前端且在框架的内部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弹性囊相对应的弹性板。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投像板,所述出光槽开设在投像板的内部,所述调节轮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弹簧,出光槽可以在镜头本体与其相对应时,通过出光槽将光影投射出来。
优选的,所述调节轮的外圆半径大于转动轮的外圆半径,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镜头板的下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镜头本体的形状为椭圆形设计,通过调节轮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调节杆一起转动,调节杆带动镜头本体外部的固定框转动,然后带动镜头本体转动,从而在需要使用两个中的一个镜头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轮,将镜头本体旋转到出光槽上,从而实现了双镜头切换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滑动板的左右两端与镜头本体的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杆,所述滑动杆与导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导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通过在调节轮旋转过程中,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配合导杆的作用,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单向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配合内槽齿的作用,带动滑动板在滑动杆的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可以配合缓冲弹簧的作用,上端的调焦管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调焦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与镜头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与固定板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移动板在镜头本体的内部上下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镜头本体的调焦效果。
优选的,所述调焦管为楔形设计,所述上端的调焦管为进光口,下端的调焦管为出光口,进光口可以接受光,然后经过反射和折射功能,可以将光从出光口反弹出,从而实现了成像和摄像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偏心轮与转动轮之间活动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活动安装在偏心轮的偏心处,转动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锥形齿的作用,带动上端的导杆向外侧靠近,下端的导杆向内侧运动,从而两端不同的偏心轮转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弹性囊与弹性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紧密接触,所述出光槽的槽内口径大于与镜头本体的口径,通过弹性囊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板接触时,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弹力,弹性囊可以准确的贴合在弹性板之间,从而提高了镜头本体与出光槽之间的贴合的速度,达到了快速摄像的效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通过调节轮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调节杆一起转动,调节杆带动镜头本体外部的固定框转动,然后带动镜头本体转动,从而在需要使用两个中的一个镜头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轮,将镜头本体旋转到出光槽上,从而实现了双镜头切换的效果。
2、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通过在调节轮旋转过程中,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配合导杆的作用,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单向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配合内槽齿的作用,带动滑动板在滑动杆的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可以配合缓冲弹簧的作用,上端的调焦管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调焦的效果。
3、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通过弹性囊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板接触时,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弹力,弹性囊可以准确的贴合在弹性板之间,从而提高了镜头本体与出光槽之间的贴合的速度,达到了快速摄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镜头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焦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框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出光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框架;2、调节轮;3、调节杆;4、镜头本体;5、滑动板;6、复位弹簧;7、滑动杆;8、移动板;9、固定板;10、缓冲弹簧;11、调焦管;12、偏心轮;13、转动轮;14、锥形齿;15、螺杆;16、内槽齿;17、弹性囊;18、出光槽;19、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包括框架1,框架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投像板,出光槽18开设在投像板的内部,调节轮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弹簧,出光槽18可以在镜头本体4与其相对应时,通过出光槽18将光影投射出来,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轮2,调节轮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3,调节杆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镜头本体4,调节轮2的外圆半径大于转动轮13的外圆半径,调节杆3的上端与镜头板4的下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镜头本体4的形状为椭圆形设计,通过调节轮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调节杆3一起转动,调节杆3带动镜头本体4外部的固定框转动,然后带动镜头本体4转动,从而在需要使用两个中的一个镜头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轮2,将镜头本体4旋转到出光槽18上,从而实现了双镜头切换的效果。
镜头本体4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5,滑动板5内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6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杆7,滑动杆7相对面上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与镜头本体4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活动连接,缓冲弹簧10与固定板9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移动板8在镜头本体4的内部上下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镜头本体4的调焦效果,移动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10固定安装有调焦管11,调焦管11为楔形设计,下端的调焦管11为进光口,下端的调焦管11为出光口,进光口可以接受光,然后经过反射和折射功能,可以将光从出光口反弹出,从而实现了成像和摄像的功能,滑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滑动板5的左右两端与镜头本体4的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杆,滑动杆7与导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复位弹簧6与导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通过在调节轮2旋转过程中,带动转动轮13转动,转动轮13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配合导杆的作用,带动偏心轮12转动,偏心轮1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单向转动,带动螺杆15转动,螺杆15配合内槽齿16的作用,带动滑动板5在滑动杆7的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可以配合缓冲弹簧10的作用,上端的调焦管11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调焦的效果。
镜头本体4的下端与调节杆3靠近的端面上转动连接偏心轮12,偏心轮12与转动轮13之间活动安装有导杆,导杆活动安装在偏心轮12的偏心处,转动轮1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锥形齿14的作用,带动上端的导杆向外侧靠近,下端的导杆向内侧运动,从而两端不同的偏心轮12转向相反,调节轮2的内部相对转动连接有转动轮13,转动轮13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啮合连接有锥形齿14,偏心轮1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杆15,螺杆15与滑动板5接触的端面上啮合连接有内槽齿16,调节轮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囊17,弹性囊17与弹性板19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紧密接触,出光槽18的槽内口径大于与镜头本体4的口径,通过弹性囊17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板19接触时,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弹力,弹性囊17可以准确的贴合在弹性板19之间,从而提高了镜头本体4与出光槽18之间的贴合的速度,达到了快速摄像的效果,框架1后端开设有出光槽18,出光槽18的前端且在框架1的内部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弹性囊17相对应的弹性板19。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通过调节轮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调节杆3一起转动,调节杆3带动镜头本体4外部的固定框转动,然后带动镜头本体转动,从而在需要使用两个中的一个镜头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轮2,将镜头本体4旋转到出光槽18上,从而实现了双镜头切换的效果;通过在调节轮2旋转过程中,带动转动轮13转动,转动轮13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配合导杆的作用,带动偏心轮12转动,偏心轮1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单向转动,带动螺杆15转动,螺杆15配合内槽齿16的作用,带动滑动板5在滑动杆7的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可以配合缓冲弹簧10的作用,上端的调焦管11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调焦的效果;通过弹性囊17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板19接触时,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弹力,弹性囊17可以准确的贴合在弹性板19之间,从而提高了镜头本体4与出光槽18之间的贴合的速度,达到了快速摄像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轮(2),所述调节轮(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镜头本体(4),所述镜头本体(4)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内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6)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杆(7),所述滑动杆(7)相对面上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10)固定安装有调焦管(11),所述镜头本体(4)的下端与调节杆(3)靠近的端面上转动连接偏心轮(12),所述调节轮(2)的内部相对转动连接有转动轮(13),所述转动轮(13)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啮合连接有锥形齿(14),所述偏心轮(1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与滑动板(5)接触的端面上啮合连接有内槽齿(16),所述调节轮(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囊(17),所述框架(1)后端开设有出光槽(18),所述出光槽(18)的前端且在框架(1)的内部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弹性囊(17)相对应的弹性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投像板,所述出光槽(18)开设在投像板的内部,所述调节轮(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调节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2)的外圆半径大于转动轮(13)的外圆半径,所述调节杆(3)的上端与镜头板(4)的下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所述镜头本体(4)的形状为椭圆形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滑动板(5)的左右两端与镜头本体(4)的内壁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杆,所述滑动杆(7)与导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6)与导轨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与镜头本体(4)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0)与固定板(9)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管(11)为楔形设计,所述上端的调焦管(11)为进光口,下端的调焦管(11)为出光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12)与转动轮(13)之间活动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活动安装在偏心轮(12)的偏心处,所述转动轮(13)为的齿牙形状为螺旋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17)与弹性板(19)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紧密接触,所述出光槽(18)的槽内口径大于与镜头本体(4)的口径。
CN202110443311.5A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Pending CN113126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3311.5A CN113126394A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3311.5A CN113126394A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394A true CN113126394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9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3311.5A Pending CN113126394A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63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674A (zh) * 2021-09-28 2021-12-28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中的内置式双滤光片切换机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5557A1 (en) * 2006-05-11 2007-12-13 Asia Optical Co., Inc. Method of auto focus
CN101118369A (zh) * 2006-08-01 2008-02-06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2694974A (zh) * 2011-03-24 2012-09-26 佳能株式会社 焦点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摄像设备
CN102812391A (zh) * 2010-01-12 2012-12-05 株式会社理光 自动对焦控制设备、电子成像设备和数码相机
CN103135318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更换镜头、照相机以及照相机***
CN103209297A (zh) * 2012-01-13 2013-07-1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方法、镜头设备及其方法和摄像***
CN210803847U (zh) * 2019-12-04 2020-06-19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切换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12682627A (zh) * 2020-12-14 2021-04-20 苏州华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慧校园的自动录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5557A1 (en) * 2006-05-11 2007-12-13 Asia Optical Co., Inc. Method of auto focus
CN101118369A (zh) * 2006-08-01 2008-02-06 佳能株式会社 调焦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2812391A (zh) * 2010-01-12 2012-12-05 株式会社理光 自动对焦控制设备、电子成像设备和数码相机
CN102694974A (zh) * 2011-03-24 2012-09-26 佳能株式会社 焦点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摄像设备
CN103135318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更换镜头、照相机以及照相机***
CN103209297A (zh) * 2012-01-13 2013-07-1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方法、镜头设备及其方法和摄像***
CN210803847U (zh) * 2019-12-04 2020-06-19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切换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12682627A (zh) * 2020-12-14 2021-04-20 苏州华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慧校园的自动录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振涛: "《光影要略》", 30 April 2010, 中国金融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674A (zh) * 2021-09-28 2021-12-28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中的内置式双滤光片切换机构
CN113848674B (zh) * 2021-09-28 2022-12-30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中的内置式双滤光片切换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3405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CN1151028A (zh) 袖珍照相机的透镜安装机构
CN106439414A (zh) 一种3d影像拍摄装置
CN113126394A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可切换式双镜头
US5335030A (en) View finder of zoom lens camera
US5345287A (en)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parallax and/or diopter of camera
CN103033914B (zh) 大视场小型化连续变焦距摄像镜头
CN117395487A (zh) 一种实现角度与焦距调节的摄像头及其调节方法
CN213365150U (zh) 一种镜头模组立体成像调试装置
CN203117507U (zh) 大视场小型化连续变焦距摄像镜头
US8854741B2 (en) Zoom lens adjustment structure
CN100366057C (zh) 镜头回缩机构及其回缩方法
CN110376827A (zh) 3d立体拍摄镜头转接装置及具有其的3d拍摄***
CN103336354B (zh) 小型化、强光力、大倍比手动三可变摄像镜头
CN214540189U (zh) 一种光学镜片调焦牵引组件
CN101086601A (zh) 数码照相机的自动调焦方法
JP2001215577A (ja) カメラ
CN206002761U (zh) 变焦短距投影镜头
CN100468183C (zh) 照相机
CN201298140Y (zh) 单镜头立体图像光信号获取装置
CN108873276B (zh) 高清透雾宽波段可见光摄像机镜头及成像方法
CN201273954Y (zh) 一种电脑摄像头
JPS632030A (ja) レンズシャッタ式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
CN112261286A (zh) 一种减小抖动的图像数字化采集装置
CN217034470U (zh) 一种用于光学***的自动调焦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