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8824A -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8824A
CN113108824A CN202110393071.2A CN202110393071A CN113108824A CN 113108824 A CN113108824 A CN 113108824A CN 202110393071 A CN202110393071 A CN 202110393071A CN 113108824 A CN113108824 A CN 113108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chamber
test
concrete sensor
data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30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爽
黄志勇
吴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Xianhong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Xianhong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Xianhong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Xianhong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30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8824A/zh
Priority to CN202211404334.6A priority patent/CN1157525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8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8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8/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D1/00 - G01D15/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测试***中:能量传输天线和第一通信天线位于隔离室形成的空间内部,信号发生器与能量传输天线以及数据采集器与第一通信天线均穿过隔离室连接,隔离室隔离空间内部的信号与空间外部的信号;主机生成控制指令发送给信号发生器,以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射频信号;能量传输天线接收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进行发射,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第一通信天线接收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混凝土传感器位于隔离室的空间内部;主机监测数据采集器的测试数据,基于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本申请的测试***能够提高测试混凝土传感器的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隧道、楼宇、桥梁等各种结构中,对于这些大型结构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大大降低因其崩坏而产生的生命财产损失。而在大型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地震、台风过后对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可以将无源传感器嵌入混凝土中,以使混凝土传感器有效地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受力变化、钢筋的移位和腐蚀等参数,并且,其具备成本低、实时、高效等优点。
这里,混凝土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测试、校准等,以确保其准确性。现有的测试方法为:将混凝土传感器、供能通信设备以及笨重的混凝土模型放挪到空旷的场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进行供能距离测试。但,此测试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力进行测试设备的挪移,导致测试效率低下;并且,在空旷的场地进行测试时地面会反射的电磁波会影响测试结果,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低。
因此,亟需一种测试方法来检测混凝土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能够提高测试混凝土传感器的测试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其中,包括主机、信号发生器、能量传输天线、第一通信天线、数据采集器以及隔离室,所述能量传输天线和所述第一通信天线位于所述隔离室形成的空间内部,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能量传输天线穿过所述隔离室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天线穿过所述隔离室连接,其中,所述隔离室用于隔离所述空间内部的信号与所述空间外部的信号;
所述主机生成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信号发生器,以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射频信号;
所述能量传输天线接收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进行发射,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
所述第一通信天线接收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采集器,其中,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位于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
所述主机监测所述数据采集器的所述测试数据,并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预先设定的信号输出规则生成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信号发生器,以使所述信号发生器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对应的射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监测所述数据采集器,以确定所述数据采集器是否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
在确定所述数据采集器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与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传输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还包括数据线和馈线;
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信号发生器连接,以及通过另一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数据采集器;
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所述馈线穿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能量传输天线连接,以及所述第一通信天线通过另一所述馈线穿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室上设置有馈线过孔;
所述馈线穿过所述馈线过孔,使得所述馈线的一端置于所述空间内部,所述馈线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空间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还包括电磁波发射源,所述电磁波发射源位于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以在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发射电磁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波材料,以吸收所述隔离室内的电磁波发射源发射的电磁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杆以及活动连杆;所述支撑台、支撑杆以及活动连杆均位于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所述支撑台的一侧与所述隔离室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台的另一侧与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土传感器连接,以调整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还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或功率衰减器;所述功率放大器和/或功率衰减器设置在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能量传输天线之间,以增强和/或减弱所述射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还包括能量采集天线和第二通信天线;所述能量采集天线和所述第二通信天线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上,所述能量采集天线采集所述能量传输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二通信天线将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生成的测试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通信天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的测试***,其中,包括:
生成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在隔离室内发射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射频信号,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其中,所述隔离室用于隔离所述空间内部的信号与所述空间外部的信号;
接收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能够在固定场地模拟多种实际的工作场景,无需搬运测试***中的任何装置及设备,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通过搭建的隔离室不仅能够模拟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环境,还能够隔离其空间内部的信号与其空间外部的信号,避免电磁波因地面反射影响测试结果,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试***的物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选择标准混凝土传感器时搭建的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试方法中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试方法中确定基准灵敏度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测试方法中确定标准混凝土传感器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1-主机;1011-控制单元;1012-处理单元;102-信号发生器;103-能量传输天线;104-第一通信天线;105-数据采集器;106-隔离室;1061-馈线过孔;1062-隔离室的内壁;107-数据线;108-馈线;109-能量采集天线;110-第二通信天线;1111-支撑台;1112-支撑杆;1113-活动连杆;200-可移动脚手架;201-不间断电源;202-笔记本电脑;203-偶极子天线;204-平板天线;205-地面;206-混凝土模型;207-标准混凝土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该测试***用于对混凝土传感器进行测试。图1示出了该测试***的结构示意图,该测试***包括主机101、信号发生器102、能量传输天线103、第一通信天线104、数据采集器105以及隔离室106。其中,隔离室106为预先搭建的,并且其具备一定空间,在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时,将主机101、信号发生器102以及数据采集器105置于隔离室106的空间外部,将能量传输天线103和第一通信天线104置于隔离室106的空间内部,信号发生器102与能量传输天线103穿过隔离室106连接,数据采集器15与第一通信天线104穿过隔离室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括隔离室106在内的测试***,其置于固定的场地,无需大量人力搬运测试设备,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该测试***连接于市电,消除了移动电源的供能时间限制,灵活度更高。
在具体实施中,主机101生成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控制信号发生器102输出射频信号。具体地,主机101包括控制单元1011,该控制单元1011中存储有测试人员预先设定的信号输出规则,进而使得控制单元1011基于预先设定的信号输出规则生成控制指令;当然,该信号输出规则还可以是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有线传输方式和/或无线传输方式传输给控制单元1011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控制单元1011能够获取到该信号输出规则即可。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011在生成控制指令之后,便将控制指令传输给信号发生器102,以使信号发生器102基于控制指令输出对应的射频信号。其中,结合图2示出的测试***的物理结构示意图可知,主机101的控制单元1011与信号发生器102通过数据线107连接,该数据线107用于传输控制指令。
其中,信号发生器102基于信号输出规则中的特定频率输出对应的射频信号,在具体实施中,该特定频率为混凝土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任一频率,使得输出的功率范围为-30dBm到36dBm。具体地,信号输出规则为先固定输出频率,再进行功率扫描,该功率扫描的过程为在当前固定输出频率上调整输出功率由大到小以0.5dBm的步长逐步降低;在测试完一个固定输出频率后,切换至下一个固定输出频率,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功率扫描,以完成频率扫描。优选地,为了确保信号发生器102能够输出特定的射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还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或功率衰减器;在信号发生器102输出的最大射频信号低于特定的射频信号的上限的情况下,设置信号发生器102与功率放大器连接,以放大射频信号并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传输给能量传输天线103;在信号发生器102输出的最小射频信号仍高于特定的射频信号的下限的情况下,设置信号发生器102与功率衰减器设连接,以减弱射频信号并将减弱后的射频信号传输给能量传输天线10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功率放大器或功率衰减器增大或者降低发射的射频信号来模拟信号发生器102与混凝土传感器之间距离的减小或增大,也即不需要人工干预调整信号发生器102与混凝土传感器之间的物理距离,操作方便。当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数字调节器,例如数字衰减器,用以减小射频信号的步长等。
继续参照图2,信号发生器102与能量传输天线103通过馈线108连接,信号发生器102在生成射频信号之后,将射频信号传输给能量传输天线103,以使能量传输天线103将射频信号发射于隔离室106的空间内部。
在具体实施中,混凝土传感器被埋于混凝土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中设置混凝土传感器位于隔离室106的空间内部。考虑到混凝土传感器为无源传感器,也即其内部未设置电池,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还包括能量采集天线109,该能量采集天线109设置在混凝土传感器上,能量采集天线109能够实时采集能量传输天线103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而利用该射频信号为混凝土传感器提供电能,其中,能量传输天线103的工作频段涵盖了混凝土传感器上能量采集天线109的工作频段,并且能量传输天线103的形式可以为偶极子,喇叭天线,平板反射器天线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混凝土传感器中包括能量采集单元,该能量采集单元接收能量采集天线109传输的射频信号,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
混凝土传感器还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和传感器单元,混凝土传感器在获取到电能之后,也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通信单元和传感器单元均能够正常工作,也即传感器单元开始采集混凝土的一类或多类数据。之后,传感器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单元,以使数据存储单元存储该数据;传感器单元还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以使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封装、打包等处理之后,将处理得到的测试数据传输给通信单元。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还包括与第一通信天线104通信连接的第二通信天线110,第二通信天线110设置在混凝土传感器上,进而将混凝土传感器生成的测试数据传输给第一通信天线104,具体为混凝土传感器的通信单元将测试数据传输给第二通信天线110,进而第二通信天线110将测试数据传输给第一通信天线104。
继续参照图2可知,第一通信天线104与数据采集器105通过另一馈线108连接,第一通信天线104在接收到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105。其中,数据采集器105与第一通信天线104数据采集器105的工作频段与混凝土传感器的通信单元的工作频段相同。这里,第一通信天线104的形式可以为偶极子,喇叭天线,平板反射器天线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主机101与数据采集器105通过另一数据线107连接,主机101通过数据线107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器105的测试数据,并基于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具体地,主机101还包括处理单元1012;该处理单元1012监测数据采集器105,以确定数据采集器105是否接收到测试数据;在确定数据采集器105接收到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基于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属性包括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与混凝土传感器的传输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为了便于测试人员查看测试结果,处理单元1012还可以将测试数据、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
其中,处理单元1012基于射频信号和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处理单元1012能够监测到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射频信号指示的功率中最小的功率作为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根据该灵敏度与基准灵敏度之间的差值计算混凝土传感器的传输距离,并将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如空间角度与传输距离建立映射关系,在完成所有的频率扫描之后,得到多个映射关系,基于多个映射关系生成三维图像,并显示,进而完成对混凝土传感器的测试。值得说明的是,传感器单元含有多种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同样性能的能量采集芯片条件下,不同性能的能量采集天线109会被检测出不同的灵敏度。
这里,基准灵敏度利用标准混凝土传感器得到,具体为,将标准混凝土传感器置于隔离室106中,之后通过主机101设定测试频率,并且将主机101中功率输出模式设置为扫描模式,进而控制信号发生器102输出测试射频信号以固定步长由大到小逐步降低;同时,数据采集器105监测是否能采集到校准测试数据,主机101记录信号发生器102的测试射频信号与数据采集器105采集到的校准测试数据,将能够采集到校准测试数据的最低的功率作为标准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并将该标准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作为基准灵敏度。
进一步地,图3示出了选择标准混凝土传感器时搭建的环境的结构示意图,值得说明的是,在选择标准混凝土传感器时使用的测试环境为户外真实搭建的,该环境中包括可移动脚手架200、不间断电源201、笔记本电脑202、数据采集器105、信号发生器102、馈线108、偶极子天线203、平板天线204、地面205、混凝土模型206、标准混凝土传感器207。具体地,不间断电源201、笔记本电脑202、数据采集器105、信号发生器102、馈线108、偶极子天线203、平板天线204放在一个脚手架200上,不间断电源201给笔记本电脑202、数据采集器105、信号发生器102供电;混凝土模型206、标准混凝土传感器207放在另一个脚手架200上。在具体实施中,脚手架200的平台高于地面10米以上,进而能够降低测试环境中地面的影响;并且,脚手架200为可移动的机动脚手架,方便测试过程中调整两者的距离。
选择标准混凝土传感器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功能正常的混凝土传感器置于混凝土模型(能够容纳混凝土传感器)中,其中,该混凝土模型为利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体积较小的仿真模型;之后,主机101中设定测试频率,并将功率输出模式设置为定值持续输出模式,同时将射频信号设置为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值;在具体过程中,由近及远的缓慢调整能量传输天线103与混凝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逐渐拉开距离的过程中实时观察数据采集情况,在数据采集器105采集不到测试数据时停止调整能量传输天线103与混凝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测量并记录当前能量传输天线103与混凝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经过多次测试之后,确定处于中位的距离对应的混凝土传感器为标准混凝土传感器。
继续参照图2,隔离室106上设置有馈线过孔1061;在具体实施中,馈线108穿过馈线过孔1061,使得馈线108的一端置于空间内部,馈线108的另一端置于空间外部。
为了模拟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特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还包括电磁波发射源,电磁波发射源位于隔离室106的空间内部,以在隔离室106的空间内部发射电磁波。同时,隔离室106的内壁1062上设置有吸波材料如聚氨酯吸波海绵SA等,以吸收隔离室106内的电磁波发射源发射的电磁波,使得电磁波一点到另一点的传输路径只有一条,避免了电磁波反射影响测试数据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并且,隔离室106的外壁为冷轧钢板等高导磁材料,隔离室106上设置的隔离门也经过防电磁泄露处理,进而确保隔离室106能够隔离空间内部的信号与空间外部的信号,确保了模拟的电磁波的传输特性为准确的。
优选地,如图2示出的,测试***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1111、支撑杆1112以及活动连杆1113;支撑台1111、支撑杆1112以及活动连杆1113均位于隔离室106的空间内部,支撑台1111的一侧与隔离室106的内壁1062贴合设置,支撑杆1112连接支撑台1111的另一侧与活动连杆1113的一端,活动连杆1113的另一端与混凝土传感器连接,通过调整活动连接杆能够实现调整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能够在固定场地模拟多种实际的工作场景,无需搬运测试***中的任何装置及设备,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通过搭建的隔离室不仅能够模拟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环境,还能够隔离其空间内部的信号与其空间外部的信号,避免电磁波因地面反射影响测试结果,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测试***的测试方法,由于本申请中的测试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上述测试***相似,因此测试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
S401,生成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在隔离室内发射控制指令对应的射频信号,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其中,隔离室用于隔离空间内部的信号与空间外部的信号;
S402,接收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基于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
在又一实施例中,图5示出了基于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S501,基于射频信号和测试数据确定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
S502,根据该灵敏度与基准灵敏度之间的差值计算混凝土传感器的传输距离。
在又一实施例中,图6示出了确定基准灵敏度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S601,在隔离室内发射测试射频信号,以使标准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
S602,接收标准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校准测试数据;
S603,基于测试射频信号和校准测试数据确定基准灵敏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图7示出了确定标准混凝土传感器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S701,将功能正常的混凝土传感器置于混凝土模型中,其中,混凝土模型能够容纳混凝土传感器;
S702,射频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测试频率输出射频信号;
S703,通过移动脚手架调整能量传输天线与混凝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记录,直至数据采集器无法获取测试数据;
S704,在测量得到多个距离的情况下,确定处于中位的距离对应的混凝土传感器为标准混凝土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固定场地模拟多种实际的工作场景,无需搬运测试***中的任何装置及设备,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通过搭建的隔离室不仅能够模拟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环境,还能够隔离其空间内部的信号与其空间外部的信号,避免电磁波因地面反射影响测试结果,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申请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申请。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申请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申请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对本申请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信号发生器、能量传输天线、第一通信天线、数据采集器以及隔离室,所述能量传输天线和所述第一通信天线位于所述隔离室形成的空间内部,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能量传输天线穿过所述隔离室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天线穿过所述隔离室连接,其中,所述隔离室用于隔离所述空间内部的信号与所述空间外部的信号;
所述主机生成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信号发生器,以控制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射频信号;
所述能量传输天线接收所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进行发射,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
所述第一通信天线接收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并将所述测试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采集器,其中,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位于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
所述主机监测所述数据采集器的所述测试数据,并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预先设定的信号输出规则生成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信号发生器,以使所述信号发生器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对应的射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监测所述数据采集器,以确定所述数据采集器是否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
在确定所述数据采集器接收到所述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与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传输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线和馈线;
所述主机通过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信号发生器连接,以及通过另一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数据采集器;
所述信号发生器通过所述馈线穿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能量传输天线连接,以及所述第一通信天线通过另一所述馈线穿过所述隔离室与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室上设置有馈线过孔;
所述馈线穿过所述馈线过孔,使得所述馈线的一端置于所述空间内部,所述馈线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空间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波发射源,所述电磁波发射源位于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以在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发射电磁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波材料,以吸收所述隔离室内的电磁波发射源发射的电磁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杆以及活动连杆;所述支撑台、支撑杆以及活动连杆均位于所述隔离室的空间内部,所述支撑台的一侧与所述隔离室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台的另一侧与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土传感器连接,以调整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姿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或功率衰减器;所述功率放大器和/或功率衰减器设置在所述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能量传输天线之间,以增强和/或减弱所述射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采集天线和第二通信天线;所述能量采集天线和所述第二通信天线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上,所述能量采集天线采集所述能量传输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二通信天线将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生成的测试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通信天线。
11.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测试***,其包括:
生成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在隔离室内发射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射频信号,以使混凝土传感器获取电能,其中,所述隔离室用于隔离所述空间内部的信号与所述空间外部的信号;
接收所述混凝土传感器传输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传感器的属性。
CN202110393071.2A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31088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3071.2A CN113108824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CN202211404334.6A CN11575254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3071.2A CN113108824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4334.6A Division CN11575254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8824A true CN113108824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61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3071.2A Pending CN113108824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CN202211404334.6A Pending CN11575254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4334.6A Pending CN115752541A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1088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4883A (zh) * 2021-11-05 2022-02-08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链多产品开环并行测试的方法、装置及***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1481A (zh) * 2009-01-24 2009-10-2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频电场探头的校准方法
US20100144286A1 (en) * 2008-12-08 2010-06-10 Robert Sorensen Wireless transmitter calibration using device receiver
CN102507047A (zh) * 2011-09-30 2012-06-20 中北大学 一种非接触无源传感器信号测试***
CN103557989A (zh) * 2013-11-06 2014-02-05 济南大学 一种压电应变传感器、传感器应变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69635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深圳市通用测试***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天线性能测试***
CN106877524A (zh) * 2010-08-23 2017-06-20 欧希亚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
CN106908673A (zh) * 2017-02-16 2017-06-30 北京宇航***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空电场辐射敏感度自动化测试***
CN106992813A (zh) * 2017-02-16 2017-07-28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一种低成本的自适应无线信息与能量复用传输***
CN108152772A (zh) * 2017-12-26 2018-06-12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微波暗室的高幅度场强传感器校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44286A1 (en) * 2008-12-08 2010-06-10 Robert Sorensen Wireless transmitter calibration using device receiver
CN101561481A (zh) * 2009-01-24 2009-10-2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频电场探头的校准方法
CN106877524A (zh) * 2010-08-23 2017-06-20 欧希亚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
CN102507047A (zh) * 2011-09-30 2012-06-20 中北大学 一种非接触无源传感器信号测试***
CN104569635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深圳市通用测试***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天线性能测试***
CN103557989A (zh) * 2013-11-06 2014-02-05 济南大学 一种压电应变传感器、传感器应变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08673A (zh) * 2017-02-16 2017-06-30 北京宇航***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空电场辐射敏感度自动化测试***
CN106992813A (zh) * 2017-02-16 2017-07-28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一种低成本的自适应无线信息与能量复用传输***
CN108152772A (zh) * 2017-12-26 2018-06-12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微波暗室的高幅度场强传感器校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秀柱 等: "《计算机网络》", 31 July 2010,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程月平 等: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 30 April 20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4883A (zh) * 2021-11-05 2022-02-08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链多产品开环并行测试的方法、装置及***
CN114024883B (zh) * 2021-11-05 2023-11-17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链多产品开环并行测试的方法、装置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2541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1211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fec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03293221A (zh) 使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装置
CN105823935A (zh) 一种半电波暗室场均匀性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KR101939757B1 (ko) 안테나 성능 측정 시스템
CN103983695A (zh) 一种无线非金属超声检测***
CN106792772A (zh) 室内定位无线信号的补偿方法及装置和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507047A (zh) 一种非接触无源传感器信号测试***
CN106525976A (zh) 基于声发射层析成像定量分析混凝土结构损伤部位的方法
CN110967562A (zh) 一种辐射敏感度试验场均匀域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6468741A (zh) 辐射杂散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330348A (zh) 无线产品辐射杂散功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108824A (zh) 一种测试***及测试方法
CN104597083A (zh) 基于超声导波和机电阻抗的移动式损伤检测方法
CN107063526A (zh)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的钢构件绝对应力分布的检测方法
CN103015970A (zh) 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仪的模拟检测设备
CN113109771B (zh) 用于标定仪的校准装置及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真值标定方法
CN203870069U (zh) 一种无线非金属超声检测***
CN103048699B (zh) 一种声波测井换能器耐温性能测试装置
Kildal et al. Direct coupling as a residual error contribution during OTA measurements of wireless devices in reverberation chamber
CN106680841A (zh) 一种用于外场检测北斗一代用户机短报文通信性能的方法
CN203643531U (zh) 低电平扫频电流测试***
CN104702944A (zh) 城市环境下数字电视台站发射功率辐射测试***
CN109143232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无损检测方法
CN210780735U (zh) 一种信号发生器
CN102540155A (zh) 雷达综合辐射功率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