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8310B -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8310B
CN113058310B CN202110456645.6A CN202110456645A CN113058310B CN 113058310 B CN113058310 B CN 113058310B CN 202110456645 A CN202110456645 A CN 202110456645A CN 113058310 B CN113058310 B CN 1130583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ecological
side slope
water are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66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8310A (zh
Inventor
李国栋
岳峰
陈谦亮
李晓峰
梁玉茂
闫志长
王晓东
王小勇
刘庆胜
赵之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Water Group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Water Group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Water Group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Water Group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66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83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8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83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8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83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13Supported filt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域生态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通过将库底的淤泥排采后沉积附于水域边坡上,达到水域排淤扩容的目的。具体包括滤水储泥装备和淤泥排采装备,淤泥排采装备包括淤泥吸泵和抽采管路;滤水储泥装备包括淤泥蓄积囊袋,淤泥蓄积囊袋与水域底部的交界线上设置有混凝土挡体,淤泥蓄积囊袋内从边坡顶部至边坡底部纵向联通,淤泥蓄积囊袋位于边坡拐点位置处设置有淤泥入口,淤泥吸泵经抽采管路连接淤泥入口,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的囊壁渗出、融入水域,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内。本发明秉着环保、节能的初衷,采用淤泥就近处理的理念,达到淤泥治理、环境改善双重目的,形成水上、水下全方位环保生态体系。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域生态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害化的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背景技术
天然河道的水流通常都是存在着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问题的存在以及出现特别容易给为了河流治理和开发而兴建的水域以及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方式就是其泥沙淤积现象。
水域淤积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河水中所挟带的泥沙在水域中沉淀,也就是水域淤积。当河水带着泥沙进入水域中,随着水断面面积的不断增大,水的流速以及挟沙能力也不断沿程递减,泥沙在底部沉积,导致水域淤积。
当前,我们大部分水库基本上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经济以及技术的限制,相对来说,对淤积过程的研究以及对泥沙淤积分析计算都特别的匮乏,并且水库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对于排淤设计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或者缺少有效的排沙设计。
当前我国的很多水库对排淤设计都是相当的缺乏,水库在运行很长时间后存在淤积的现象,对水路的实际有效库容大大的削减了,造成灌溉以及供水和防洪等效益也随着下降,尤其是这几年来的天气比较异常,我国大面积的干旱以及暴雨洪涝,造成的水库淤积都会对水库的工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其实质上,水库淤积不仅仅只是侵占的是库容,还会对建造水库良好的自然客观条件(坝址)造成浪费。当前,我国的很多水库基本上都是在山间以及盆地内进行修建,今后的水库修建不可避免的会将一些优质的土地进行占用,并且还会出现移民的情况。将新建水库的移民补偿以及所占的土地等计算在内,成本远远的大于对现有水库的清淤再利用。因此,应将先进的装备以及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对水库清淤工程进行实施,将水库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对水库的使用寿命能有所延长,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水域清淤治理难题,构件自然生态水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对提升水域生态防护水平,解决水域淤积,改善水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将水域淤泥排采后沉积附于水域边坡上,以达到水域排淤扩容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方法具体包括:在水域的边坡上布置包含若干淤泥蓄积囊袋的滤水储泥装备,将水域底部淤泥通过淤泥排采装备送入位于边坡自然拐点的淤泥蓄积囊袋内,而后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内顺着边坡坡体自然流动,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内渗出、沿着水域边坡融入水域,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内,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
进一步地,若所述水域包含水库,核算水库边坡可容置淤泥方量,依据水库底部淤积体总方量,确定在水库的边坡、和/或与水库交汇的上、下游流域的边坡布置滤水储泥装备。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蓄积囊袋在水域水位线上方的部分,淤泥蓄积囊袋内的淤泥干缩形成塑性期间,在淤泥蓄积囊袋上种植绿植固坡。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包括滤水储泥装备和淤泥排采装备,淤泥排采装备包括沉入水域底部淤积体内的淤泥吸泵以及抽采管路;滤水储泥装备包括密布在水域边坡上的淤泥蓄积囊袋,淤泥蓄积囊袋与水域底部的交界线上设置有混凝土挡体,淤泥蓄积囊袋内从边坡顶部至边坡底部纵向联通,淤泥蓄积囊袋位于边坡自然拐点位置处设置有淤泥入口,淤泥吸泵经抽采管路连接淤泥入口,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内顺着边坡坡体自然流动,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的囊壁渗出、沿着水域边坡融入水域,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内,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上点阵式直插有生态桩,淤泥蓄积囊袋连接在生态桩的外露段上,被若干个生态桩张开形成多棱柱状中空囊腔,生态桩与淤泥蓄积囊袋相接处设置有竖向的卡轨,淤泥蓄积囊袋上设置有与卡轨契合的卡条,卡条从生态桩的桩顶***卡轨内、将淤泥蓄积囊袋张拉在若干生态桩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蓄积囊袋包括若干个盆形模块单元,模块单元的顶部开口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封盖,数个模块单元沿边坡坡度方向组成一列,前、后模块单元之间拆除侧壁、底面之间可拆分连接,前后封盖之间可拆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单元与封盖之间、前后模块单元的底面之间、以及前后封盖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或是在两两相接的边缘上设置一排穿绳孔,往复穿绳绑接。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蓄积囊袋的袋体面层包括采用颗粒粘接剂粘接为一体的内侧多层次熔喷材料层、中间钢丝编织层、外侧刺针滤毯,淤泥蓄积囊袋的过滤精度大于或等于600目,单位承载力大于或等于自重的50倍,延展率>90%。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编织层采用直径为0.1mm的钢丝以1cm*1cm的方块组编而成,钢丝以与水平线30度夹角斜向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桩采用锚杆或锚索固定在边坡上,生态桩之间采用拉索相互拉结,拉索依次连接前、后生态桩的桩顶、桩底,在两生态桩之间编织成X形线网。
进一步地,所述水域水位线上方的淤泥蓄积囊袋上种植有绿植,绿植的根系穿过淤泥蓄积囊袋的底面扎入边坡坡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吸泵的吸入口上设置有一级或多级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秉着环保、节能的初衷,采用淤泥就近处理的理念,将库底淤泥抽采后在水域边坡上滤水沉积,在淤泥干缩形成塑性期间,还可在边坡上种植绿植,进一步的防止边坡土体流失,达到淤泥治理、环境改善双重目的,形成水上、水下全方位环保生态体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通过在边坡上布置淤泥蓄积囊袋,淤泥从边坡顶部的淤泥入口处集中送入淤泥蓄积囊袋内,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内顺着边坡坡体自然向水域底部流动,直至被淤泥蓄积囊袋的囊壁阻挡,水分透过囊壁融入水域内,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内不断沉积,直至将淤泥蓄积囊袋储满,将淤泥稳定的固定在边坡上,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
淤泥蓄积囊袋是通过钢制的生态桩固定在边坡上,根据不同的坡体结构以及坡体稳定情况,采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生态桩,同时生态桩通过拉索相互拉结,彼此之间相互扶持、相互支撑,满足拦截淤泥的强度要求。
淤泥蓄积囊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淤泥蓄积囊袋和生态桩之间承插式连接,在不同的使用工况下可随意组合,同时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大幅的降低生产成本;淤泥蓄积囊袋为柔性可调节结构,生态桩的分布形式、密度可以根据边坡截面形式进行灵活调整,以使得滤水储泥装备在边坡上受力均匀,结构稳定,与边坡更好的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构思先进,设计巧妙,实施成本低,相应绿色环保的号召,为我国水域淤泥治理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适合在全国各个高龄水库中推广应用。
本研究***,突破了传统清淤模式,结束了购地填淤以及造成的二次污染,转化为利用大倾角天然自重泥水分离,最终形成了生态绿化与边坡治理充分结合,无害化分解处理的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淤泥治理初期示意图。
图2为淤泥治理末期示意图。
图3为淤泥蓄积囊袋、生态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块单元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淤泥蓄积囊袋的面层示意图。
图6为钢丝编织层的编织纹路示意图。
图7为支撑框架正方体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框架三棱柱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坡;2-淤积体;3-淤泥吸泵;4-水域;5-绿植;6-淤泥蓄积囊袋;6.1-模块单元;6.2-封盖;6.3-卡条;6.4-多层次熔喷材料层;6.5-钢丝编织层;6.6-刺针滤毯;7-混凝土挡体;8-淤泥入口;9-抽采管路;10-锚索;11-拉索;12-护岸;13-生态桩;13.1-卡轨;14-支撑框架;14.1-立柱;14.2-截面边框;14.3-固定节点;14.4-可拆分节点;14.5-铰接节点;14.6-转动臂;14.7-连接片;15-支撑壁;16-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理解发明的技术内容,而不代表产品的实际比例和真实形状,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功能相同但结构相似的部分。
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它也可以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该产品时允许的误差。另外,“垂直”不仅包括在空间中两物体直接相接的互相垂直,还包括在空间中两物体不相接时的互相垂直。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以淤泥就近处理为原则,将库底的淤泥排采后沉积附于水域边坡1上,以达到水域排淤扩容的目的,研究方向准确、治理效果明显、经济效益、社会会效益显著。
本方法具体是:结合边坡地质特征,进行清淤自重验算,通过边坡自稳能力评价,确定清淤布置结合方式,清淤结构采用动态化方式调整。其中,清淤自重验算包括,计算库容、计算水域底部淤积体2总方量、坡体斜度、坡体容积。边坡自稳能力评价方法参照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专利号为202010144139.9的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黄土边坡加固的反拱式挡墙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公开文本,说明书第0098段-第0164段记载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模型。
确定上述信息后,在水域的边坡1上布置包含若干淤泥蓄积囊袋6的滤水储泥装备,将水域底部淤泥通过淤泥排采装备送入位于边坡自然拐点的淤泥蓄积囊袋6内,而后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6内顺着边坡1坡体自然流动,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6内渗出、沿着水域边坡融入水域4,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6内,最终淤泥被淤泥蓄积囊袋限制在边坡1上,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库容增大,水域涨满、水坝垮塌的风险降低。
随着淤泥蓄积囊袋内的水分不断排出,淤泥蓄积囊袋在水域水位线上方的部分,在淤泥蓄积囊袋内的淤泥干缩形成塑性期间,淤泥蓄积囊袋上种植绿植5固坡。绿植5扎根,绿植5的根系穿过淤泥蓄积囊袋扎入边坡坡体内,进一步防止淤泥蓄积囊袋下沉,防止边坡土体流失。
若水域包含水库,核算水库边坡可容置淤泥方量后,依据水库底部淤积体2总方量,判断水库的边坡可容置的淤泥方量,计算剩余方量,在与水库交汇的上、下游流域的边坡上布置同载量的滤水储泥装备,将剩余方量容置在与水库交汇的上、下游流域的边坡上,形成反向洄水式生态固坡体系。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上述的水域淤泥生态处理方法的处理***,包括滤水储泥装备和淤泥排采装备,淤泥排采装备包括沉入水域底部淤积体2内的淤泥吸泵3以及抽采管路9;滤水储泥装备包括密布在水域边坡1上的淤泥蓄积囊袋6,淤泥蓄积囊袋6与水域底部的交界线上设置有混凝土挡体7,混凝土挡体7防止淤泥抽采后淤泥蓄积囊袋6下沉,淤泥蓄积囊袋6内从边坡顶部至边坡底部纵向联通,淤泥蓄积囊袋6位于边坡自然拐点位置处设置有淤泥入口8,淤泥吸泵3经抽采管路9连接淤泥入口8,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6内顺着边坡1坡体自然流动,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6的囊壁渗出、沿着水域边坡融入水域4,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6内,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从而达到清淤、同时库水不流失的目的。
再参照图3、图4所示;边坡1上点阵式直插有生态桩13,淤泥蓄积囊袋6连接在生态桩13的外露段上,被若干个生态桩13张开形成多棱柱状中空囊腔,囊腔内用于容纳淤泥,生态桩13与淤泥蓄积囊袋6相接处设置有竖向的卡轨13.1,淤泥蓄积囊袋6上设置有与卡轨13.1契合的卡条6.3,卡条6.3从生态桩13的桩顶***卡轨内、将淤泥蓄积囊袋6张拉在若干生态桩13之间,使得淤泥蓄积囊袋6快速固定在生态桩13上。
水域水位线上方的淤泥蓄积囊袋6上种植有绿植5,绿植5的根系穿过淤泥蓄积囊袋6的底面扎入边坡1坡体内,向土体汲取养分,同时绿植的根系扎入土体内可以达到稳固边坡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淤泥蓄积囊袋6是一长条状囊袋,上端设置一开口用作淤泥入口8,淤泥蓄积囊袋6放置在两列生态桩13之间,淤泥蓄积囊袋6的腰身上排布有与生态桩13对接的卡条6.3,淤泥蓄积囊袋6定做为与边坡等长。需要种植绿植时,在淤泥蓄积囊袋6的顶面破开缺口。此种淤泥蓄积囊袋6生产成本高、应用场景局限。
为了降低淤泥蓄积囊袋6的生产成本,同时便于在现场安装,淤泥蓄积囊袋6为模块化组合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淤泥蓄积囊袋6包括若干个盆形模块单元6.1,模块单元6.1的顶部开口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封盖,数个模块单元沿边坡1坡度方向组成一列,前、后模块单元6.1之间不设置侧壁、底面之间可拆分连接,封盖6.2之间可拆分连接,构建成淤泥流通的通道。淤泥蓄积囊袋6的长度可通过接入的模块单元6.1的数量随意调整,也可拆卸任意位置处的模块单元6.1的封盖6.2,适时调整淤泥入口的位置,需要种植绿植时,将封盖6.2取下。此种形式的淤泥蓄积囊袋6在工厂批量化生产,可在任何地形、任何范围的区域使用。
具体的,模块单元6.1与封盖之间、前后模块单元6.1的底面之间、前后封盖6.2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或是在两两相接的边缘上设置一排穿绳孔,往复穿绳绑接,亦或采用榫卯咬合式连接。
如图5所示;淤泥蓄积囊袋6的袋体面层包括采用颗粒粘接剂粘接为一体的内侧多层次熔喷材料层6.4、中间钢丝编织层6.5、外侧刺针滤毯6.6。刺针滤毯6.6的外表面伸出有倒钩型或锯齿形刺针,用于防护加固,增加淤泥蓄积囊袋6与坡面之间、淤泥蓄积囊袋6与淤泥蓄积囊袋6之间的摩擦力。多层次熔喷材料层6.4用作隔泥排水,由于常年水流的冲刷,库底淤泥质地细腻,所以,多层次熔喷材料层6.4的过滤精度大于或等于600目,才可达到仅容许水分通过、杂质阻挡。钢丝编织层6.5用于承重,单位承载力大于或等于自重的50倍,延展率>90%。如图6所示;为了满足淤泥蓄积囊袋6的强度要求,同时降低自重,钢丝编织层6.5采用直径为0.1mm的钢丝以1cm*1cm的方块组编而成,钢丝以与水平线30度夹角斜向编织。
在施工初期,将生态桩13采用锚杆或锚索10固定在边坡1上,根据不同的边坡坡体结构,结合边坡自稳能力评价结果,选用锚杆或锚索支护,生态桩13钢管结构,锚杆或锚索从生态桩13中穿入、并与生态桩13连接。生态桩13之间采用拉索11相互拉结,拉索11依次连接前、后生态桩的桩顶、桩底,在两生态桩13之间编织成X形线网。
为了防止库底的石块、大粒径杂质被吸入淤泥吸泵3内,造成淤泥吸泵3泵体损坏或抽采管路9堵塞,淤泥吸泵3的吸入口上设置有一级或多级滤网,将大粒径杂质排除在外。
如图2所示,在淤泥治理后期,在边坡1顶面安装生态框护岸12与淤泥蓄积囊袋6衔接,组成的完整的淤泥治理、边坡防护体系。
如图7、图8、图9所示;生态框包括多棱柱状支撑框架14、封闭环带式柔性支撑壁15、若干个压杆16,支撑壁15套在支撑框架14内,压杆16分布在支撑壁15的圈内,压杆16与支撑框架上的立柱14.1一一对应,将支撑壁15夹紧在压杆16与立柱14.1之间,支撑壁15的周长等于支撑框架的截面边框14.2的周长,即正好支撑壁15将支撑框架14的侧面布满。支撑框架14与支撑壁15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独立更换,减少后续维护成本。支撑壁和淤泥蓄积囊袋的面层结构相同。
压杆16和立柱14.1的两端较支撑壁15伸出,压杆16和立柱14.1的伸出范围绑扎连接。压杆16和立柱14.1之间可以采用钢丝绑接、也可以用定制管件连接扣。
支撑框架14是正方体框架,支撑框架14的截面边框14.2中包括一个固定节点14.3、一个可拆分节点14.4、两个位于对角处的铰接节点14.5,组成截面边框14.2的其中两个边杆作为转动臂14.6各自连接在一个铰接节点14.5上,转动臂14.6的另一端连接在可拆分节点14.4上,可拆分节点断开,拆除上、下可拆分节点之间的立柱,两个转动臂14.6转动至并排后固定连接,正方体框架变形为三棱柱框架,支撑壁15包括周长不同的两种,用以适应不同形式的支撑框架14。固定节点防止支撑框架变形,即在固定节点上的截面边框的边杆、立柱焊接连接。
具体的,两个转动臂14.6可采用管箍、管扣连接,或采用焊接。
位于铰接节点14.5和可拆分节点14.4上的立柱的两端轴向伸出有螺杆,转动臂14.6的两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片14.7,其中一个连接片14.7上具有与螺杆相适应的通孔,该连接片套接在铰接节点处的螺杆上,另一个连接片14.7上具与螺杆的直径相适应的开口槽,该连接片卡接在可拆分节点处的螺杆上,螺杆上连接有螺母,螺母将连接片夹紧固定。
支撑框架14的底部连接有锚索,生态桩之间采用拉索相互拉结,拉索依次连接前、后生态桩的桩顶、桩底,在两生态桩之间编织成X形线网,拉索延伸至将支撑框架14交叉绑接。拉索将生态桩和生态框连接成整体,相互支撑、扶持,边坡、路面组成完整的支护体系。
本发明的生态框,在保留了已有混凝土预制生态框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其基本结构可以根据边坡的区域位置转变,增加了生态框的组合方式。
本发明秉着环保、节能的初衷,采用淤泥就近处理的理念,将库底淤泥抽采后在水域边坡上滤水沉积,在淤泥干缩形成塑性期间,还可在边坡上种植绿植,进一步的防止边坡土体流失,达到淤泥治理、环境改善双重目的,形成水上、水下全方位环保生态体系。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水储泥装备和淤泥排采装备,淤泥排采装备包括沉入水域底部淤积体(2)内的淤泥吸泵(3)以及抽采管路(9);滤水储泥装备包括密布在水域边坡(1)上的淤泥蓄积囊袋(6),淤泥蓄积囊袋(6)与水域底部的交界线上设置有混凝土挡体(7),淤泥蓄积囊袋(6)内从边坡顶部至边坡底部纵向联通,淤泥蓄积囊袋(6)位于边坡自然拐点位置处设置有淤泥入口(8),淤泥吸泵(3)经抽采管路(9)连接淤泥入口(8),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6)内顺着边坡(1)坡体自然流动,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6)的囊壁渗出、沿着水域边坡融入水域(4),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6)内,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
所述边坡(1)上点阵式直插有生态桩(13),淤泥蓄积囊袋(6)连接在生态桩(13)的外露段上,被若干个生态桩(13)张开形成多棱柱状中空囊腔,生态桩(13)与淤泥蓄积囊袋(6)相接处设置有竖向的卡轨(13.1),淤泥蓄积囊袋(6)上设置有与卡轨(13.1)契合的卡条(6.3),卡条(6.3)从生态桩(13)的桩顶***卡轨内、将淤泥蓄积囊袋(6)张拉在若干生态桩(13)之间;
所述淤泥蓄积囊袋(6)包括若干个盆形模块单元(6.1),模块单元(6.1)的顶部开口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封盖,数个模块单元沿边坡(1)坡度方向组成一列,前、后模块单元(6.1)之间拆除侧壁,前、后模块单元(6.1)的底面之间可拆分连接,前后封盖(6.2)之间可拆分连接;
所述淤泥蓄积囊袋(6)的袋体面层包括采用颗粒粘接剂粘接为一体的内侧多层次熔喷材料层(6.4)、中间钢丝编织层(6.5)、外侧刺针滤毯(6.6),淤泥蓄积囊袋(6)的过滤精度大于或等于600目,单位承载力大于或等于自重的50倍,延展率>90%;钢丝编织层(6.5)采用直径为0.1mm的钢丝以1cm*1cm的方块组编而成,钢丝以与水平线30度夹角斜向编织;
所述生态桩(13)采用锚杆或锚索(10)固定在边坡(1)上,生态桩(13)之间采用拉索(11)相互拉结,拉索(11)依次连接前、后生态桩的桩顶、桩底,在两生态桩(13)之间编织成X形线网;水域水位线上方的淤泥蓄积囊袋(6)上种植有绿植(5),绿植(5)的根系穿过淤泥蓄积囊袋(6)的底面扎入边坡(1)坡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单元(6.1)与封盖之间、前后模块单元(6.1)的底面之间、以及前后封盖(6.2)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或是在两两相接的边缘上设置一排穿绳孔,往复穿绳绑接。
CN202110456645.6A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Active CN1130583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6645.6A CN113058310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6645.6A CN113058310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8310A CN113058310A (zh) 2021-07-02
CN113058310B true CN113058310B (zh) 2024-04-05

Family

ID=7656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6645.6A Active CN113058310B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8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908B (zh) * 2022-06-25 2024-03-08 北京质诚捷讯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堤坝防水土流失用生态修复***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5024A (ja) * 2003-11-20 2005-06-16 Kojimagumi:Kk 土砂排出方法および土砂排出作業船
CN103410185A (zh) * 2013-05-15 2013-11-27 合肥工业大学 虹吸式水库清淤与筛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50218A (zh) * 2012-11-28 2014-06-11 白恩庆 清淤泥利用方案
CN206069673U (zh) * 2016-09-09 2017-04-05 徐吉浣 一种水体淤泥清理及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CN206752405U (zh) * 2017-05-31 2017-12-15 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河道淤泥沉积的装置
CN108035304A (zh) * 2017-12-25 2018-05-15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泥处理方法和生态护岸结构
CN110080167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CN110644554A (zh) * 2019-09-03 2020-01-0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流或水库生态清淤装置和生态清淤***
CN210855467U (zh) * 2019-10-08 2020-06-26 合肥志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CN211546283U (zh) * 2019-12-20 2020-09-22 广东瑞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清淤固化装置
CN112431170A (zh) * 2020-11-12 2021-03-02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平衡环保河堤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河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934A (zh) * 2018-11-01 2019-03-2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渗过滤袋泥浆深度脱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5024A (ja) * 2003-11-20 2005-06-16 Kojimagumi:Kk 土砂排出方法および土砂排出作業船
CN103850218A (zh) * 2012-11-28 2014-06-11 白恩庆 清淤泥利用方案
CN103410185A (zh) * 2013-05-15 2013-11-27 合肥工业大学 虹吸式水库清淤与筛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69673U (zh) * 2016-09-09 2017-04-05 徐吉浣 一种水体淤泥清理及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CN206752405U (zh) * 2017-05-31 2017-12-15 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河道淤泥沉积的装置
CN108035304A (zh) * 2017-12-25 2018-05-15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泥处理方法和生态护岸结构
CN110080167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模袋充淤泥固化生态护坡施工方法
CN110644554A (zh) * 2019-09-03 2020-01-0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流或水库生态清淤装置和生态清淤***
CN210855467U (zh) * 2019-10-08 2020-06-26 合肥志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CN211546283U (zh) * 2019-12-20 2020-09-22 广东瑞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清淤固化装置
CN112431170A (zh) * 2020-11-12 2021-03-02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平衡环保河堤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河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8310A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0186B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
CN103306294B (zh) 一种山间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的集雨净化***
CN106192938A (zh)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及构建方法
CN2133901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墙
CN101205710A (zh) 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流域堰系及其构筑方法
CN102070245A (zh) 河道生态净污型正方体框体及其构建组合挡坝方法
CN211080099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岸
CN113058310B (zh) 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
CN209941706U (zh) 一种公路边坡生态修复装置
CN111719500A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生态护坡***
CN106256963B (zh) 模块化生物透水坝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25963U (zh) 一种具有雨水过滤及固土功能的园林三维生态护坡
CN204139151U (zh)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212865809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111851574A (zh) 一种自嵌式景观挡土墙
CN211057724U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
CN104196005B (zh) 一种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106149800A (zh) 一种高效农田雨水渗透灌溉循环***
TW201311971A (zh) 地層構造維護與地下水補注儲存裝置
CN212772591U (zh) 一种适用于矿山修复治理工程的养护用水榨取***
CN210507515U (zh) 一种绿化型重力式挡土墙
CN211312590U (zh) 一种新型边坡绿化挡土墙群
CN209975473U (zh) 用于河道整治的护岸结构
CN203238591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净化的人工生态岛
CN21473780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