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8007B -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8007B
CN113048007B CN201911366150.3A CN201911366150A CN113048007B CN 113048007 B CN113048007 B CN 113048007B CN 201911366150 A CN201911366150 A CN 201911366150A CN 113048007 B CN113048007 B CN 113048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hell body
cavity
trailing edge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61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8007A (zh
Inventor
候凯
郝刘峰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61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8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8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8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1/067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08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erodynamic shape
    • F03D1/0633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erodynamic shape of the bla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叶片包括:壳本体,具有弦向以及在弦向上相对设置的前缘和后缘;主梁组件,集成于壳本体;腹板,位于壳本体的内部并与主梁组件连接;载荷分担部件,设置于壳本体并分担后缘的载荷,以降低叶片的呼吸效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能够降低叶片的呼吸效应。

Description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获得飞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提高转换效率,将不断的完善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通过将叶片长度逐渐加长和/或将叶片的弦长不断的增宽等方式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转换率。
将叶片长度逐渐加长和/或将叶片的弦长不断的增宽,也相应给叶片带来了缺陷,例如,将导致叶片在最大弦长附近存在非常强的呼吸效应。即叶片在交替受载时,上、下壳体和后缘立棱等区域上下起伏,与呼吸时胸部起伏类似。呼吸效应将导致最大弦长后缘区域变形较大,容易造成该区域粘接失效或叶片铺层疲劳损伤,严重影响叶片的运行安全。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能够降低叶片的呼吸效应。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叶片,包括:壳本体,具有弦向以及在弦向上相对设置的前缘和后缘;主梁组件,集成于壳本体;腹板,位于壳本体的内部并与主梁组件连接;载荷分担部件,设置于壳本体并分担后缘的载荷,以降低叶片的呼吸效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腹板与前缘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载荷分担部件包括由壳本体沿弦向向远离后缘的一侧凸出的凸出部,凸出部组成前缘的一部分,以增大第一型腔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出部至少部分位于壳本体在弦向上弦长最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梁组件包括两个均集成于壳本体且相对设置的主梁帽,载荷分担部件包括沿弦向凸出于主梁帽的加宽部,加宽部集成于壳本体,腹板通过加宽部与主梁帽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载荷分担部件包括加强组件,加强组件连接于壳本体,以增强壳本体与加强组件对应区域的承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加强组件包括前缘梁,前缘梁沿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于前缘;和/或,加强组件包括补强层,补强层集成于壳本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载荷分担部件包括加强板,加强板连接并支撑于壳本体的内部,后缘与腹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和/或,前缘与腹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的叶片。
又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包括:
提供基础叶片,基础叶片包括壳本体、主梁组件以及腹板,壳本体具有弦向以及在弦向上相对设置的前缘和后缘,主梁组件集成于壳本体,腹板设置于壳本体的内部并连接于主梁组件,腹板与前缘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腹板与后缘之间形成有第二型腔;
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包括:
改变壳本体的形状,使得壳本体上形成有向远离后缘设置的凸起,以增大第一型腔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主梁组件包括两个均集成于壳本体且相对设置主梁帽;
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包括:
增加主梁在弦向的尺寸,并使得腹板向后缘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包括:
通过在壳本体上集成加强组件的形式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包括:
在壳本体的内部连接并支撑加强板的方式调节第一型腔以及第二型腔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承担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叶片包括壳本体、主梁组件、腹板以及载荷分担部件,壳本体在自身弦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缘以及后缘,主梁组件集成于壳本体,腹板位于壳本体的内部并与主梁组件连接,通过在壳本体上设置载荷分担部件,能够来分担后缘的载荷,以降低叶片的呼吸效应,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等级并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叶片“吸”效应产生变形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叶片“呼”效应产生变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叶轮;
100-叶片;200-轮毂;
10-壳本体;10a-迎风面壳体;10b-背风面壳体;11-前缘;12-后缘;
20-主梁组件;21-主梁帽;
30-腹板;
41-凸出部;42-加宽部;43-前缘梁;44-补强层;45-加强板;46-后缘梁;
50-第一型腔;
60-第二型腔;
70-第三型腔;
2-发电机;
3-机舱;
4-塔筒;
X-弦向;Y-长度方向。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机基础、塔筒4、机舱3、发电机2以及叶轮1。塔筒4至少部分连接于风机基础,机舱3设置于塔筒4的顶端,发电机2设置于机舱3,可以位于机舱3的内部,当然也可以位于机舱3的外部。叶轮1包括轮毂200以及连接于轮毂200上的多个叶片100,叶轮1通过其轮毂200与发电机2的转轴连接。风力作用于叶片100时,带动整个叶轮1以及发电机2的转轴转动,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已有的叶片100中,在自身弦向X上通常包括前缘11以及后缘12,由叶片100的翼型可以看出,前缘11翼型轴向过渡比较平滑,主梁位置由于翼型影响,位置更靠近前缘11。从而导致腹板30与后缘12之间有较大型腔,特别是在最大弦长位置,腹板30与后缘12之间的型腔达到最大。使得叶片100在摆阵方向受载时,由于腹板30与后缘12之间的型腔大,导致其受载时该区域变形累加,产生非常明显的“呼吸效应”,形成图3、图4所示的变形,其中,图3以及图4中虚线表示的图形为变形后的情况,该种变形容易造成该区域粘接失效或叶片100铺层疲劳损伤,严重影响叶片100的运行安全。
为了解决叶片100存在的呼吸效应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叶片100,该叶片100可以作为独立的构件单独生产以及销售,当然也可以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部分并用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5至图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叶片10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包括壳本体10、主梁组件20、腹板30以及载荷分担部件,壳本体10具有弦向X以及在弦向X上相对设置的前缘11和后缘12。主梁组件20集成于壳本体10腹板30位于壳本体10的内部并与主梁组件20连接。载荷分担部件设置于壳本体10并分担后缘12的载荷,以降低叶片100的呼吸效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通过在壳本体10上设置载荷分担部件,能够分担后缘12的载荷,以降低所述叶片100的呼吸效应,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等级并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5至图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壳本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迎风面壳体10a及背风面壳体10b,迎风面壳体10a及背风面壳体10b扣合形成中空空间,主梁组件20以及腹板30分别设置于中空空间,壳本体10在其自身长度方向Y上还具有叶根部以及叶尖部,叶片100在应用至风力发电机组时,可以通过其叶根部与轮毂200连接。
可选的,主梁组件20包括两个均集成于壳本体10且相对设置的主梁帽21,两个主梁帽21中,其中一个主梁帽21集成于迎风面壳体10a,另一个主梁帽21集成于背风面壳体10b。
可选的,腹板30的数量可以根据要求设置,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其可以为一个。当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腹板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当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腹板30沿弦向X间隔设置,每个腹板3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主梁帽21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主梁帽21连接。具体实施时,腹板30的数量可以根据要求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叶片100的尺寸、主梁帽21的尺寸等参数设置。
当腹板30的数量为一个时,该腹板30与前缘11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50,该腹板30与后缘之间形成有第二型腔60。而当腹板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靠近前缘11设置的腹板30与前缘11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50,靠近后缘12设置的腹板30与后缘12之间形成有第二型腔6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以下将以腹板30的数量为两个进行举例说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型腔50与第二型腔60的体积比值为0.8~1.2之间的任意数值,包括0.8以及1.2两个端值。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之间的比值采用上述设置,能够使得二者的体积大致相同。在叶片100受载时,叶片100的前缘11能够分担一部分后缘12的变形,减小叶片100的呼吸效应,使得叶片100的后缘12不会因过大的变形发生粘接失效或叶片100疲劳损伤。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载荷分担部件可以包括由壳本体10沿弦向X向远离后缘12的一侧凸出的凸出部41,凸出部41组成前缘11的一部分,以增大第一型腔50的体积,通过使得壳本体10沿着后缘12一侧凸出来增大第一型腔50体积的方式,在保证能够分担一部分后缘12的变形,有效的避免因过大的变形发生粘接失效或叶片100玻璃钢疲劳损伤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得叶片100符合气动力学要求,能够更好的保证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凸出部41至少部分位于壳本体10在弦向X上弦长最大的位置处,由于壳本体10的最大弦长位置呼吸效应最为明显,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改变第一型腔50位于最大弦长位置的体积大小,减小或者杜绝叶片100的呼吸效应,同时能够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益。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在弦向X的长度可以根据叶片100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不对其长度进行限定,只要能够保证叶片100的安全性能以及风能转换要求均可。
请一并参阅图6、图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其载荷分担部件也可以包括沿弦向X凸出于主梁帽21的加宽部42,加宽部42集成于壳本体10,腹板30通过加宽部42与主梁帽21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主梁帽21在弦向X上凸出的加宽部42来达到叶片100均布分摊载荷的需求,进而减小或者避免叶片100的呼吸效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主梁帽21靠近后缘12的一端设置加宽部42,使得与后缘12围合形成第二型腔60的腹板30通过加宽部42与主梁帽21连接,可以使得第二型腔50减小,或者说,可以使得位于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之间的第三型腔70的体积增大,使得三个型腔能够共同分担叶片100的截面变形,减小后缘12的形变,进而减小或者避免叶片100的呼吸效应。
当然,上述设置形式只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可以在每个主梁帽21靠近后缘12的一端设置加宽部42,并且,在每个主梁帽21靠近前缘11的一端也设置加宽部42,两个主梁帽21上的加宽部42彼此相对设置。使与后缘12围合形成第二型腔60的腹板30通过加宽部42与主梁帽21连接,同时,与前缘11围合形成第一型腔50的腹板30通过对应的加强部与主梁帽21连接,能够同时减小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并且使得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之间的第三型腔70体积增大,同样可以增大壳本体10的受载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叶片100的呼吸效应,尤其是叶片100最大弦长位置的呼吸效应。
具体实施时,主梁帽21与加宽部42之间可以采用一体铺放成型方式,当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主梁帽21与加宽部42也可以采用分区域铺放方式,只要能够满足降低叶片100的呼吸效应的要求均可。
请一并参阅图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载荷分担部件可以包括加强板45,加强板45连接并支撑于壳本体10的内部,后缘12与靠近后缘12设置的腹板30之间设置有加强板45。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二型腔60分隔成多个更小的型腔,提高后缘12的承载能力,减小叶片100的呼吸效应。在具体实施时,加强板45的一端可以连接于迎风面壳体10a及背风面壳体10b的一者,另一端可以连接于迎风面壳体10a及背风面壳体10b的另一者。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前缘11与靠近前缘11设置的腹板30之间同样可以设置有加强板45。通过将叶片100内部分隔成多型腔的形式,可以有效承担载荷,限制叶片100壳体的变形,进而降低呼吸效应。
在具体实施时,加强板的数量可以根据承载要求设置,可以为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个,多个加强板可以在弦向X上间隔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后缘12处可以具有后缘梁46,增加后缘12的承载能力,以减小叶片100得呼吸效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载荷分担部件可以包括加强组件,加强组件连接于壳本体10,以增强壳本体10与加强组件对应区域的承载能力。进而可以增加壳本体10的承载能力,减小壳本体10的变形,降低或者避免叶片100的呼吸效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加强组件可以包括前缘梁43,前缘梁43沿壳本体10的长度方向Y延伸并设置于前缘11。通过限定加强组件包括前缘梁43,可以使叶片100的前缘11承担部分叶片100载荷,进一步的减小后缘12对应的第二型腔60受载时的变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加强组件也可以包括补强层44,补强层44集成于壳本体10。通过在壳本体10上集成有补强层44,同样能够增加壳本体10的刚度,降低呼吸效应。
可选的,可以在叶片100最长弦长位置进行补强,用来进一步增加叶片100在弦向X上的刚度,例如可以在后缘12的立棱位置进行局部补强,限制最大弦长位置壳本体10的呼吸效应变形,补强层44可选择单轴、三轴或双轴布。
如图11所示,可选的,当载荷分担部件包括加强板45时,壳本体10上用于连接加强板45的位置可以设置补强层44,更好的保证加强板45的连接需求,优化叶片100的性能,降低呼吸效应。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上述各形式的的载荷分担部件均可以达到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效果,每种形式的载荷分担部件可以单独存在,当然,也可以任意两种及以上的实施方式组合来实现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需求。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因其包括壳本体10、主梁组件20、腹板30以及载荷分担部件,且壳本体10在自身弦向X上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缘11以及后缘12,主梁组件20集成于壳本体10,腹板30位于壳本体10的内部并与主梁组件20连接,通过在壳本体10上设置载荷分担部件,能够来分担后缘12的载荷,以降低叶片100的呼吸效应,进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等级并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而本发明实施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因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叶片100,因此,能够减小或者避免叶片100产生呼吸效应,具有更好的安全等级,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益。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可以用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100,该方法包括:
S100、提供基础叶片,基础叶片包括壳本体10、主梁组件20以及腹板30,壳本体10具有弦向X以及在弦向X上相对设置的前缘11和后缘12,主梁组件20集成于壳本体10,腹板30设置于壳本体10的内部并连接于主梁组件20,腹板30与前缘11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50,所述腹板30与后缘12之间形成有第二型腔60;
S200、调节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12承担的载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00中,当腹板30的数量为一个时,形成第一型腔50的腹板30以及形成第二型腔60的腹板为同一个腹板30,而当腹板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腹板30在弦向X上间隔设置,靠近前缘11设置的腹板30与前缘11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50,靠近后缘12设置的腹板30与后缘12之间形成第二型腔60。基础叶片所包括的壳本体10、主梁组件20以及腹板30的结构形式以及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采用上述各实施在叶片100中的介绍,在此不在重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S200中,调节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以下可选的示例中,可通过改变壳本体10的形状,使得壳本体10上形成有向远离后缘12设置的凸出部41,以增大第一型腔50的体积。该凸出部41组成前缘11的一部分,该凸出部41的形式可以采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叶片100中的结构形式,如图5中所示结构形式。
可选的,主梁组件20包括两个均集成于壳本体10且相对设置主梁帽21,在步骤S200中,可以通过增加主梁在弦向X的尺寸,并使得靠近后缘12设置的腹板30向后缘12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小后缘12承担的载荷。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增加主梁帽21在弦向X的尺寸有多种方式,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体铺放成型,在铺设时,可以采用变幅宽的形式,在弦长较大的区域,通过错层或增加铺层宽度等方式增加幅宽,使得铺设材料的边缘更靠近后缘12,从而一体成型主梁帽21及与其一体的加宽部42,也就是说相对现有技术,能够使得主梁帽21在弦向X上分布更宽,增大第三型腔70的体积,减小第一型腔50和/或第二型腔60的体积,从而增大壳体受载能力,有效降低叶片100最大弦长位置呼吸效应。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示例中,如图8以及图9所示,也可采用分区域铺放的形式增加主梁帽21在弦向X上分布更宽,减小叶片100呼吸效应。例如,可以将两个加宽部42中的一者铺放于靠近前缘11的位置且另一者铺放于靠近后缘12的位置,两个加宽部42之间用轻木等芯材填充。这样与加强部胶接的腹板30间距增加,使得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的体积减小,截面变形被第一型腔50、第二型腔60以及第三型腔70共同分担,有效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在步骤S200中,还可以包括通过在壳本体10上集成加强组件的形式调节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12承担的载荷。加强组件可以包括集成于壳本体10上的补强层44,也可以包括前缘梁43。补强层44、前缘梁43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与其他部件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可以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在叶片100中的介绍,如图5至图11中所示的结构形式。
当加强组件采用前缘梁43的形式时,可以使得前缘梁43的重量为原始后缘梁的重量的5%~50%,同时为了适应前缘梁43重量的增加,可以降低后缘梁的重量,使得减重后的后缘梁46与前缘梁43的重量和等于初始未增加前缘梁43时后缘梁的初始重量。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叶片100摆阵方向刚度,减小叶片100变形,进而可以减小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的变形,降低呼吸效应。
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在壳本体10的内部连接并支撑加强板45的方式调节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后缘12承担的载荷。加强板45的结构形式,设置位置可以参照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叶片100中的介绍,如图10、图11中所示结构形式。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通过调节第一型腔50以及第二型腔60之间体积的比值,使得叶片100受载时,叶片100前缘11能够分担一部分后缘12的变形,减少叶片100的呼吸效应,使得叶片100的后缘12不会因过大的变形发生粘接失效或叶片100疲劳损伤,提高叶片100的安全性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益。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叶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本体(10),具有弦向(X)以及在所述弦向(X)上相对设置的前缘(11)和后缘(12);
主梁组件(20),集成于所述壳本体(10);
腹板(30),位于所述壳本体(10)的内部并与所述主梁组件(20)连接;
载荷分担部件,设置于所述壳本体(10)并分担所述后缘(12)的载荷,以降低所述叶片(100)的呼吸效应,所述腹板(30)与所述前缘(11)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50),所述载荷分担部件包括由所述壳本体(10)沿所述弦向(X)向远离所述后缘(12)的一侧凸出的凸出部(41),所述凸出部(41)组成所述前缘(11)的一部分,以增大所述第一型腔(50)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4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本体(10)在所述弦向(X)上弦长最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组件(20)包括两个均集成于所述壳本体(10)且相对设置的主梁帽(21),所述载荷分担部件包括沿所述弦向(X)凸出于所述主梁帽(21)的加宽部(42),所述加宽部(42)集成于所述壳本体(10),所述腹板(30)通过所述加宽部(42)与所述主梁帽(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分担部件包括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连接于所述壳本体(10),以增强所述壳本体(10)与所述加强组件对应区域的承载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前缘梁(43),所述前缘梁(43)沿所述壳本体(10)的长度方向(Y)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前缘(11);
和/或,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补强层(44),所述补强层(44)集成于所述壳本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叶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分担部件包括加强板(45),所述加强板(45)连接并支撑于所述壳本体(10)的内部,所述后缘(12)与所述腹板(30)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板(45);和/或,所述前缘(11)与所述腹板(30)之间设置有所述加强板(45)。
7.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叶片(100)。
8.一种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础叶片,所述基础叶片包括壳本体(10)、主梁组件(20)以及腹板(30),所述壳本体(10)具有弦向(X)以及在所述弦向(X)上相对设置的前缘(11)和后缘(12),所述主梁组件(20)集成于所述壳本体(10),所述腹板(30)设置于所述壳本体(10)的内部并连接于所述主梁组件(20),所述腹板(30)与所述前缘(11)之间形成有第一型腔(50),所述腹板(30)与所述后缘(12)之间形成有第二型腔(60);
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所述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包括:
改变所述壳本体(10)的形状,使得所述壳本体(10)上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后缘(12)设置的凸起,以增大所述第一型腔(50)的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组件(20)包括两个均集成于所述壳本体(10)且相对设置主梁帽(21);
所述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包括:
增加所述主梁在所述弦向(X)的尺寸,并使得所述腹板(30)向后缘(12)移动预定距离,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包括:
通过在所述壳本体(10)上集成加强组件的形式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低叶片(100)呼吸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包括:
在所述壳本体(10)的内部连接并支撑加强板(45)的形式调节所述第一型腔(50)以及所述第二型腔(60)中至少一者的体积,以减小所述后缘(12)承担的载荷。
CN201911366150.3A 2019-12-26 2019-12-26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Active CN113048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6150.3A CN113048007B (zh) 2019-12-26 2019-12-26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6150.3A CN113048007B (zh) 2019-12-26 2019-12-26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007A CN113048007A (zh) 2021-06-29
CN113048007B true CN113048007B (zh) 2022-10-04

Family

ID=76505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6150.3A Active CN113048007B (zh) 2019-12-26 2019-12-26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8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8327B (zh) * 2021-07-02 2022-09-02 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股份公司 风电叶片后缘抗开裂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225A (zh) * 2007-01-16 2009-12-23 丹麦技术大学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加强叶片
WO2010000263A2 (en) * 2008-07-01 2010-01-07 Danmarks Tekniske Universitet A reinforced blade for a wind turbine
EP2526287A2 (en) * 2010-01-21 2012-11-28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having a buckling trailing edge
EP2863052A1 (en) * 2013-10-18 2015-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ind turbine blade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104769277A (zh) * 2012-09-26 2015-07-08 叶片动力学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后缘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CN206221147U (zh) * 2016-12-01 2017-06-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组
JP2018150898A (ja) * 2017-03-14 2018-09-27 Ntn株式会社 垂直軸風車、その翼、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
CN108700040A (zh) * 2016-02-13 2018-10-23 迈克尔·普里奇拜金 一种记录飞行动物与风力涡轮机产生碰撞并指示飞行动物坠落点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11950A1 (en) * 2009-11-12 2011-09-01 Remco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dynamic energy-saving superconductive propeller interaction with a fluid medium
US8702397B2 (en) * 2009-12-01 2014-04-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a rotor blade for use in a wind turbine
GB2497578B (en) * 2011-12-16 2015-01-14 Vestas Wind Sys As Wind turbine blades
US9541061B2 (en) * 2014-03-04 2017-01-10 Siemens Energy, Inc.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viscoelastic damping
JP6490421B2 (ja) * 2014-12-25 2019-03-27 テラル株式会社 ロータ
EP3303830B1 (en) * 2015-05-28 2022-09-14 LM Wind Power A/S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a trailing edge spacing section
CN105298912B (zh) * 2015-11-10 2017-12-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鼓包前缘进口导向器叶片
CN105402084B (zh) * 2015-12-29 2017-11-10 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风力机组合叶片
BR112018076462B1 (pt) * 2016-06-22 2022-11-01 Lm Wind 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i Aps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e uma lâmina de turbina eólica
MA45445A (fr) * 2016-06-24 2019-05-01 Lm Wind Power Int Tech Ii Aps Pale d'éolienn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CN110173459A (zh) * 2019-05-23 2019-08-27 清华大学 叶片及其造型方法和轮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1225A (zh) * 2007-01-16 2009-12-23 丹麦技术大学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加强叶片
WO2010000263A2 (en) * 2008-07-01 2010-01-07 Danmarks Tekniske Universitet A reinforced blade for a wind turbine
EP2526287A2 (en) * 2010-01-21 2012-11-28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having a buckling trailing edge
CN104769277A (zh) * 2012-09-26 2015-07-08 叶片动力学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后缘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EP2863052A1 (en) * 2013-10-18 2015-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ind turbine blade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108700040A (zh) * 2016-02-13 2018-10-23 迈克尔·普里奇拜金 一种记录飞行动物与风力涡轮机产生碰撞并指示飞行动物坠落点的装置
CN206221147U (zh) * 2016-12-01 2017-06-0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组
JP2018150898A (ja) * 2017-03-14 2018-09-27 Ntn株式会社 垂直軸風車、その翼、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翼型凹变的叶片结构动力学性能优化方法研究;马剑龙等;《振动与冲击》;20190428(第08期);全文 *
风电机组叶片气动控制技术浅析;周培蕊;《风能》;20151006(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007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950B2 (en) Lightweight composite truss wind turbine blade
US7244102B2 (en) Reinforced hub for the rotor of a wind energy turbine
US20090140527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stiffeners
US20180142670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a trailing edge spacing section
EP2224127A2 (en) Improved spar cap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JP6122945B2 (ja) 風力発電装置のロータブレード
US20090324416A1 (en) Wind turbine blades with multiple curvatures
US20220333573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US7866951B2 (en) Wind turbine blades with cross webs
KR20110063541A (ko) 낮은 유도 팁을 사용한 윈드 터빈
CN113048007B (zh) 叶片、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降低叶片呼吸效应的方法
EP2863052B1 (en) Wind turbine rotor and wind turbine
EP2603694B1 (en) Rotor blade for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16866891U (zh) 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3294285B (zh) 叶片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BR102013000742B1 (pt) Pá de rotor de turbina eólica e turbina eólica
JP2019218886A (ja) 風車用ブレード及び風力発電装置
US20220034298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with multiple inner blade profiles
US20240167450A1 (en) A wind turbine blade
EP4363711A1 (en) A wind turbine blade
WO2023126042A1 (en) A wind turbine blad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ind turbine blade
JP2005147080A (ja) 水平軸風車のブレ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