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9770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9770B
CN113039770B CN201880099056.3A CN201880099056A CN113039770B CN 113039770 B CN113039770 B CN 113039770B CN 201880099056 A CN201880099056 A CN 201880099056A CN 113039770 B CN113039770 B CN 113039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host
machine
machine en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9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9770A (zh
Inventor
余厚晖
黄茂昭
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3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9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9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3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the relative angle between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7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two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第一子机端能够与主机端通信连接,第二子机端能够与主机端通信连接,第一子机端具有触控屏,主机端包括周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周侧面连接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第一面凹设有支架槽,主机端设有支架,支架能够相对第一面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支架槽;当支架转出支架槽时,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第一面,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支架,以使触控屏的触控面与第二子机端的显示面之间形成第一角度,第一角度大于90°;当支架转入支架槽内时,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第一面,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第二面。该移动终端能够实现轻薄化设置。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通信、上网、拍照和观看视频等。用户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大多通过手握固定手机,导致用户的双手不能得到解放,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子机端具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端包括周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周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一面凹设有支架槽,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所述支架,以使所述触控屏的触控面与所述第二子机端的显示面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90°;
当所述支架转入所述支架槽内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子机端具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端包括周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周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一面凹设有支架槽,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所述支架,以使所述触控屏的触控面与所述第二子机端的显示面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90°;
当所述支架转入所述支架槽内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在一种使用状态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主机端在一种使用状态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主机端在另一种使用状态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再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9是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再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在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主机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移动终端在A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第一子机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主机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主机端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第一子机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主机端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第一子机端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移动终端中主机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及第二子机端30。第一子机端2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第二子机端3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第一子机端20具有触控屏21。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能够通过触摸触控屏21,以使触控屏21产生触控信号。此外,用户也能够通过触控屏21观看视频及图片,即触控屏21具有显示电子图像功能。
再者,如图3及图4所示,主机端10包括周侧面11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12与第二面13。周侧面11连接在第一面12与第二面13之间。第一面12凹设有支架槽121,即支架槽121自第一面12向第二面13凹陷。主机端20设有支架22。支架22能够相对第一面12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支架槽121。可选的,支架22的尺寸大致等于支架槽121的尺寸,且支架22的形状与支架槽121的形状大致相同,以当支架22转入支架槽121内时,支架22能够填满支架槽121,以保证主机端10的外观一致性,即避免主机端10的外表面出现明显的缝隙。
请再次参考图2及图3,当支架22转出支架槽121时,第一子机端20能够安装于第一面12,第二子机端30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支架22,以使触控屏21的触控面211与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面31之间形成第一角度α,第一角度α大于90°。可以理解的是,触控面211指的是当用户触摸触控面211时,触控屏21能够产生触控信号。此外,触控面211的平面部分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041
显示面31的平面部分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042
此时,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043
与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044
形成的夹角的补角为第一角度α。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面12时,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可以朝向用户,即第一子机端20的背面贴合于第一面12。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也可以背离用户,即触控屏21的触控面211贴合于第一面12。
如图1及图4所示,当支架22转入支架槽121内时,第一子机端20能够安装于第一面12,第二子机端3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第二面1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机端20能够安装于第一面12指的是第一子机端20能够直接放置于第一面12,或者第一子机端20能够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在第一面12,或者第一子机端20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于第一面12。具体的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面12时,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可以朝向或者背向第一面12。此外,当第二子机端20安装于第二面13时,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面31可以朝向第二面13或者背向第二面13。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分为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及第二子机端30,且第一子机端2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第二子机端30能够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使得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及第二子机端30能够独立使用。
再者,当支架22转出支架槽121时,第二子机端30能够侧立放置在主机端10上,且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的触控面211与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面31呈第一角度α设置,从而实现第一子机端20与第二子机端30的侧立组合使用,此时,用户的双手能够得到解放,以解决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需要用手把持或通过外部工具对其进行侧立支撑,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再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在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进行触摸,以通过第一子机端20与第二子机端30的通信连接,来有效地控制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可以在第一子机端20输入游戏操作指令,并通过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面31进行显示图像,从而显著地提高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同时,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及第二子机端30侧立组合使用时,主机端10能够通过支架22稳固支撑第二子机端30,从而避免第二子机端30因支撑结构不稳定而从支架22上滑落,降低了损坏移动终端100的风险。
此外,当支架22转入支架槽121内时,第一子机端20能够安装于主机端10的第一面12,第二子机端3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第二面13,使得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第二子机端30能够通过层叠组合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及第二子机端30相互配合的使用场景具有多种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5所示,第一子机端20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10。主机端10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20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键盘及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连接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如图6所示,在移动终端100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子机键盘输出的控制命令,经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并在主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7所示,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主机主控制器,由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第一子机端20,子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经子机主控制器在触控屏中显示。
进一步的,主机无线通信模块与子机无线通信模块均为蓝牙模块或均为wifi模块。可以理解的是,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终端100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蓝牙的波段为2400-2483.5MHz(包括防护频带)。这是全球范围内无需取得执照(但并非无管制的)的工业、科学和医疗用(ISM)波段的2.4GHz短距离无线电频段。
实施方式二:如图5所示,第一子机端20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10,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20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话筒、子机听筒、能够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音频编码器及子机音频解码器。
如图8所示,在工作状态下,来自子机话筒的音频信号,经子机音频编码器编码后传输到子机主控制器中,经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被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出去,由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在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如图9所示,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解调后传送到主机主控制器中,在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中,经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第一子机端20中,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子机音频解码器解码后,由子机听筒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子机音频编码器,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在话筒中,也可以集成在子机主控制器中,就其功能而言可以是兼具有音频解码功能的音频编解码器。
这里的子机音频解码器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在听筒中,也可以集成在子机主控制器中,就其功能而言可以是兼具有音频编码功能的音频编解码器。
实施方式三:如图10所示,第一子机端20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10。主机端10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20包括子机主控制器、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第一子机端20能够通过主机端10接入通信网络。
实施方式四:如图11所示,第一子机端20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端10。主机端10包括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一子机端20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子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主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基站通信。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的通信方式也可以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的通信方式,这里不再过多的赘述。
可选的,第一角度α的范围为120°至165°。此时,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图片时,用户的眼部能够直接正对第二子机端30的显示面31,从而保证用户能够在最舒适的姿势下,观看视频或者图片,进而提高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12所示,支架22包括支撑部221及第一转动部222。第一转动部222连接于支撑部221的一端。第一转动部222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21的一端壁,以使支撑部221转入支架槽121或转出支架槽121。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221可以为杆状结构,也可以为板状结构。具体的,当支架22为杆状结构时,支撑部221包括第一支臂2211及第二支臂2212。第一支臂2211与第二支臂2212呈夹角设置。可选的,第一支臂2211与第二支臂2212大致垂直。第一转动部222连接在第一支臂2211的端部。可选的,第一转动部222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21的一端壁。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支撑部221还可以包括第三支臂2213及第二转动部223。第三支臂2213与第一支臂2211相对设置,且连接于第二支臂2212远离第一支臂2211的一端。第二转动部223设置在第三支臂2213远离第二支臂2212的一端。第二转动部223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21的另一端壁。可选的,第二转动部223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21的另一端壁。此时,通过在支架22设置第二转动部223,以及将第二转动部223转动连接于支架槽121的另一端壁,从而进一步地保证当第二子机端30可拆卸地倚靠在支架22上时,第二子机端30不会从支架22上滑出,进而降低损坏移动终端100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2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4所示,支撑部221转出支架槽121时,支撑部221朝向第一面12的支撑面224与第一面12之间形成第二角度β。第二子机端30能够倚靠于支撑部221的支撑面224,第二角度β等于第一角度α。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面12的平面部分的所在平面S1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061
支撑面224的平面部分的所在平面S2的法向量为d。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062
与法向量d之间的夹角的补角形成第二角度β。故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部221朝向第一面12的支撑面224与第一面12之间形成第二角度β,且第二角度β等于第一角度α,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角度β的大小来灵活调节第一角度α,从而能够使得用户在最舒适的姿势上使用侧立组合的第一子机端20与第二子机端30。此外,当支架22转入支架槽121内时,支撑面224贴合于支架槽121的槽壁。此时,当支架22相对第一面12转出支架槽121时,支撑面224朝远离第一面12的方向转出第二角度β,第二角度β大于90°。进一步的,通过在支架槽内121设置连接端,以使第二子机端30的连接于连接端,从而使得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通电连接或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2及图14,当第二角度β大于或等于90°时,触控屏21启动键盘功能。可选的,主机端10设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设于主机端10的内部。此时,当支架22转出支架槽121时,角度传感器检测第二角度β的大小。若第二角度β大于或等于90°时,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启动键盘功能。用户可以触摸触控屏21,以使触控屏21产生触控信号。若第二角度β小于90°时,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不启动键盘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机端10也可以设置霍尔传感器,以用于检测第二角度β的大小。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的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15及图16所示,支撑部221朝向第一面12的支撑面224与第一面12形成第二角度β,第二角度β小于90°,第二子机端30能够倚靠于支撑部221远离第一转动部222的顶侧面225。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面224的平面部分与第一面12的平面部分所形成的夹角为第二角度β。此时,用户只需将支架22从支架槽121内转出,再将第二子机端30依靠在支撑部221的顶侧面225,此时,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可以侧立组合使用,从而解决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需要用手把持或通过外部工具对其进行侧立支撑,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17所示,并结合附图16,第一子机端20滑动连接于主机端10。第一子机端20沿主机端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以使支架22转出支架槽121。可选的,主机端10设有滑块32。滑块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滑块32相对设置。第一子机端20远离触控屏21的表面设有滑槽23。滑槽23的数量与滑块32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滑块32在滑槽23内滑动,以使支架22相对第一子机端20露出。可以理解的是,滑槽23的延伸方向为第一子机端20沿主机端10的滑动方向。附图17给出的是,滑槽23的延伸方向为主机端10的长度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槽23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为主机端10的宽度方向。此时,当用户需要将支架22转出支架槽121时,先将第一子机端20沿主机端1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一段距离,以使支架22相对第一子机端20露出。再将支架22转出支架槽121,以使支撑面224与第一面12之间小于90°的夹角。最后再将第二子机端30倚靠于支架22的顶侧面225。此时,用户便可以通过第二子机端30观看视频或者图片等。在本申请中,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方向,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
进一步的,如图18所示,支架槽121内设有第一连接端1211,第二子机端30设有第二连接端34。当第二子机端30倚靠于支架22上时,第一连接端1211与第二连接端34连接,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通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通电连接时,主机端10可通过第一连接端1211与第二连接端34向第二子机端30充电。当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时,主机端10可通过第一连接端1211与第二连接端34向第二子机端30进行传输数据。此外,通过第一连接端1211与第二连接端34连接,以及结合支架22对第二子机端30的支撑,从而进一步地保证第二子机端30与主机端10的连接牢固度,即避免第二子机端30不会从主机端10上脱离,进而降低损坏移动终端100的概率。
实施方式三,与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3及图19所示,支撑部221转出支架槽121时,第二子机端30能够倚靠于支撑部221朝向第一面12的支撑面224,且支撑部221在投影面M的投影部分与第一面12在投影面M的投影相错开。投影面M为垂直于主机端10厚度方向的平面。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221在投影面M的投影为第一投影T1。第一面12在投影面M的投影为第二投影T2。此时,第一投影T1大部分与第二投影T2相错开,从而既可以使得第二子机端30能够有效地利用主机端10的外部空间,以配合主机端10一起工作,又不会占用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面12的空间,即不会影响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配合使用。
实施方式四,与实施方式三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20所示,支撑部221转出支架槽121时,第二子机端30能够倚靠于顶侧面225,且支撑部221在投影面M的投影T1完全落入第一面12在投影面M的投影T2。顶侧面225为支撑部221远离第一转动部222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支撑部221的支撑面224可以为弧面。此外,支撑面224可以与第一面12所在的平面的成任意角度设置。故而,当支架22收容在支架槽121内时,支架22占用主机端10的空间较少,且支架22的结构可以根据支架槽121的结构灵活设置,例如,通过设置支架槽121的形状,以避开主机端10上的部件,例如键盘。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2及图3,第一面12为曲面。第一面12的中部向靠近第二面13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收容槽14。第一收容槽14能够用于安装第一子机端2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收容槽14的形状与第一子机端20的形状大致相同。此外,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子机端20时,第一子机端20部分或全部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4内。此时,层叠状态下的主机端10与第一子机端20的厚度将显著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4及图21所示,第一子机端20包括侧面201及背面202。背面202与触控面211相背设置。侧面201连接在触控面211及背面202之间。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收容槽14时,侧面201抵持于第一收容槽14的槽侧壁141。此时,第一子机端20占满第一收容槽14,从而提高主机端10的空间利用率。此外,当第一子机端20的侧面201抵持于第一收容槽14的槽侧壁141时,一方面,第一收容槽14的槽侧壁141对第一子机端20具有抵持力,从而避免第一子机端20从主机端10中脱落,进而降低损坏移动终端100的风险,另一方面,保证移动终端100的外观一致性,即避免移动终端100的外表面存在过于明显的缝隙,影响移动终端100的美观。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考图4及图21,第一收容槽14内设有第一连接端口141,第一子机端20设有第二连接端口142,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收容槽14内时,以使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电连接或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电连接时,主机端10可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41与第二连接端口142向第一子机端20充电。当第一子机端20与主机端10通信连接时,主机端10可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41与第二连接端口142向第一子机端20进行传输数据。第一连接端口14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口142为USB接口。此时,用户通过第一子机端20的USB接口与第一收容槽14内的USB连接端配合,以实现对第一子机端20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1及图22所示,主机端10设有第一磁吸件15。第二子机端30设有第二磁吸件25。当第一子机端20安装在主机端10时,第一磁吸件15与第二磁吸件25相吸合。附图22所给出的第一磁吸件15在主机端10的位置为以下实施方式一所给出的第一磁吸件15在主机端10的位置。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5在主机端10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也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二及实施方式三的结构。具体的,第一磁吸件15与第二磁吸件25具有多种设置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21及如图22所示,主机端10设有第一磁吸件15。第一子机端20设有第二磁吸件2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吸件15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磁铁。第二磁吸件25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铁片、钴片或镍片。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时,第二磁吸件25与第一磁吸件15相吸合。或者,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组合状态时,第二磁吸件25与第一磁吸件15相吸合。其中,第一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背离主机端10。第二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沿着主机端10的宽度方向翻转180度,以使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朝向主机端10。
举例而言,第一磁吸件1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组第一磁吸件151及第二组第一磁吸件152。具体的,第一组第一磁吸件151及第二组第一磁吸件152均各有两个第一磁吸件15。第二磁吸件2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组第二磁吸件251及第二组第二磁吸件252。具体的,第一组第二磁吸件251及第二组第二磁吸件252均各有两个第二磁吸件25。在移动终端100的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时,第一组第一磁吸件151与第一组第二磁吸件251相吸,第二组第一磁吸件152与第二组第二磁吸件252相吸。此时,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朝向用户。用户可以在触控面211上输入触控信号,或者在触控屏21上观看视频及图片。在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组合状态时,将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沿着主机端10的宽度方向翻转180度,以使第一组第一磁吸件151与第二组第二磁吸件252相互吸合,第二组第一磁吸件152与第一组第二磁吸件251相互吸合,此时,触控屏21的触控面211背离用户,即触控屏21的触控面211朝向第一面12,从而通过主机端10保护触控屏21,以避免触控屏21与外界硬物发生磨损。可以理解的是,主机端10的长度方向与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均一致。此外,第一子机端20与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均一致。
可选的,如图22所示,第一磁吸件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15关于第一面12的第一中心线H1对称。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心线H1并不是主机端10的第一面12上实体部件。而是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表示多个第一磁吸件15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给出的一条虚拟直线。第一中心线H1平行于主机端10的长度方向。第二磁吸件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磁吸件25与多个第一磁吸件15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磁吸件15围绕第一面12的周缘呈环状排布。多个第二磁吸件25围绕第一子机端20的周缘呈环状排布。在所述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时,每个第二磁吸件25与每个第一磁吸件15一一对应相吸合。在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二组合状态时,每个第二磁吸件25也与每个第一磁吸件15一一对应相吸合。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件1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第一磁吸件15呈环状结构。第二磁吸件2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第二磁吸件25呈环状结构。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大部分相同技术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如图23及图24所示,主机端10设有第一磁吸件15。第一子机端20设有第二磁吸件25。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三组合状态时,第二磁吸件25与第一磁吸件15相吸合。或者,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第四组合状态时,第二磁吸件25与第一磁吸件15相吸合。
其中,第三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正向安装于主机端1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机端20正向安装于主机端10指的是主机端10的顶部109正对第一子机端20的顶部209。主机端10的底部108正对第一子机端20的底部208。用户在正常使用第一子机端20时,触控屏21通常面向用户,且触控屏21的电子图像为正向显示。第一子机端20的顶部209是指第一子机端20大体朝上的侧部。第一子机端20的底部208是指第一子机端20大体朝下的侧部。
再者,第四组合状态为第一子机端20相对主机端10旋转180度,以使第一子机端20倒向安装于主机端10上。第一子机端20倒向安装于主机端10上指的是主机端10的顶部109正对第一子机端20的底部208。主机端10的底部108正对第一子机端20的顶部209。
可选的,第一磁吸件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15在主机端10的位置关于第一面12的第二中心线对称H2。第二中心线H2平行于主机端10的宽度方向。第二磁吸件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磁吸件25与多个第一磁吸件15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磁吸件15围绕主机端10的周缘呈环状排布。多个第二磁吸件25围绕第一子机端20的周缘呈环状排布。此时,在移动终端100的第三组合状态时,多个第一磁吸件15与多个第二磁吸件25一一对应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第四组合状态时,多个第一磁吸件15也能够与多个第二磁吸件25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件1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第一磁吸件15呈环状结构。第二磁吸件2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第二磁吸件25呈环状结构。
实施方式三,与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如图25及图26所示,第一面12的周缘设有第一磁吸件15。第一子机端20设有第二磁吸件25。第一磁吸件15呈环状排布。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磁吸件15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磁吸件15围绕第一面12的周缘呈环状排布。第二磁吸件25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第一磁吸件15的设置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当第一子机端20可拆卸安装于第一面12时,第二磁吸件25吸附在第一磁吸件15。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子机端20正向安装于主机端10时,第一磁吸件15与第二磁吸件25相互吸合。当第一子机端20倒向安装于主机端10时,第一磁吸件15与第二磁吸件25相互吸合。当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朝向用户安装于主机端10时,第一磁吸件15与第二磁吸件25相互吸合。当第一子机端20的触控屏21背向用户安装于主机端10时,第一磁吸件15与第二磁吸件25相互吸合。此时,多个第一磁吸件15关于第一面12的第一中心线H1对称。多个第一磁吸件15在主机端10的位置关于第一面12的第二中心线对称H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磁吸件15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磁吸件15的形状为环状。第二磁吸件25呈环状排布。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第一子机端20转动连接于主机端10。当第一子机端20相对第一面12转出时,支架22相对第一面12转出支架槽121。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架22转入支架槽121时,第一子机端20安装于第一面12,且第一子机端20覆盖支架22。用户可以先将第一子机端20相对主机端10转动大于90°的角度。此时,支架22相对第一子机端20露出。再者,用户可以通过手动将支架22自支架槽121中转出,由于第一子机端20相对第一面12转出大于90°的角,使得在支架22的转动过程中,支架22不会与第一子机端20相互干涉。当支架22相对第一子机端20转出后,第二子机端30能够倚靠于支架22上。可选的,第一子机端20的侧部经转轴207转动连接主机端10。
请参考图28及图2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包括主机端210、第一子机端220及第二子机端230。第一子机端220能够与主机端210通信连接。第二子机端230能够与主机端210通信连接。第二子机端230具有触控屏231。主机端210包括周侧面211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212及第二面213。周侧面211连接第一面212与第二面213。第一面212凹设有支架槽2121。主机端210设有支架214。支架214能够相对第一面212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支架槽2121。当支架214转出支架槽2121时,第二子机端230能够安装于第一面212。第一子机端220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支架214,以使触控屏231的触控面2311与第一子机端220的显示面221之间形成第一角度α,第一角度α大于90°。当支架214转入支架槽2121内时,第一子机端220能够安装于第一面212。第二子机端230能够可拆卸安装于第二面213。
可以理解的是,触控面2311指的是当用户触摸触控面2311时,触控屏231能够产生触控信号。此外,触控面2311的平面部分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101
显示面221的平面部分的法向量为/>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102
此时,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103
与法向量/>
Figure GPA0000304006880000104
形成的夹角的补角为第一角度α。当第二子机端230安装于第一面212时,第二子机端230的触控屏231可以朝向用户,即第二子机端230的背面贴合于第一面212。第二子机端230的触控屏231也可以背离用户,即触控屏231的触控面2311贴合于第一面212。
当支架214转出支架槽2121时,第一子机端220能够侧立放置在主机端210上,且第二子机端230的触控屏231的触控面2311与第一子机端220的显示面221呈第一角度α设置,从而实现第一子机端220与第二子机端230的侧立组合使用,此时,用户的双手能够得到解放,以解决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需要用手把持或通过外部工具对其进行侧立支撑,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再者,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在第二子机端230的触控屏231进行触摸,以通过第一子机端220与第二子机端230的通信连接,来有效地控制第一子机端220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可以在第二子机端230输入游戏操作指令,并通过第一子机端220的显示面221进行显示图像,从而显著地提高移动终端100的用户体验性。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子机端具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端包括周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周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一面凹设有支架槽,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所述支架,以使所述触控屏的触控面与所述第二子机端的显示面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90°;
当所述支架转入所述支架槽内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20°至16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部及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槽的一端壁,以使所述支撑部转入所述支架槽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面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倚靠于所述支撑部的支撑面,所述第二角度等于所述第一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面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面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90°,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倚靠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顶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机端,所述第一子机端沿所述主机端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支架相对所述第一子机端露出。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倚靠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面的支撑面,且所述支撑部在投影面的投影部分与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投影面的投影相错开,所述投影面为垂直于所述主机端厚度方向的平面;
或者,所述支撑部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倚靠于顶侧面,且所述支撑部在所述投影面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面在所述投影面的投影,所述顶侧面为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部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为曲面,所述第一面的中部向靠近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能够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子机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侧面及相背设置的显示面与背面,所述侧面连接在所述显示面及所述背面之间,当所述第一子机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时,所述侧面抵持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侧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二连接端口,当所述第一子机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时,以使所述第一子机端与所述主机端通电连接或通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二磁吸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吸合;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吸合;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的触控屏背离所述主机端;所述第二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的触控屏沿着所述主机端的宽度方向翻转180度,以使所述第一子机端的触控屏朝向所述主机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关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中心线平行于所述主机端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一一对应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二磁吸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三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吸合;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四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吸合;其中,所述第三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正向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第四组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子机端相对所述主机端旋转180度,以使所述第一子机端倒向安装于所述主机端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在所述主机端的位置关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二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二中心线平行于所述主机端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与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一一对应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的周缘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子机端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呈环状排布,所述第二磁吸件呈环状排布,当所述第一子机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时,所述第二磁吸件吸附在所述第一磁吸件。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第一面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形成第二角度,当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90°时,所述触控屏启动键盘功能。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键盘及与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连接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种工作状态下,所述子机键盘输出的控制命令,经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并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控制信号,经过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由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给所述第一子机端,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经所述子机主控制器在所述触控屏中显示。
18.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话筒、子机听筒、能够与主机无线收发模块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子机音频编码器及子机音频解码器;
在工作状态下,来自所述子机话筒的音频信号,经所述子机音频编码器编码后传输到所述子机主控制器中,经所述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被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发送出去,由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后,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经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调制后发送到空中;
来自空中的信号,经所述无线调制解调模块解调后传送到所述主机主控制器中,在所述主机主控制器的控制下,传送到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中,经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调制后,发送到所述第一子机端中,所述子机无线收发模块解调出的音频信号,在所述子机主控制器控制下,经所述子机音频解码器解码后,由所述子机听筒输出。
19.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机无线收发模块能够通信的子机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通过所述主机端接入通信网络。
20.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机端,所述主机端包括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主机主控制器、主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子机端包括子机主控制器、子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子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主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所述主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基站通信。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机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机端,当所述第一子机端相对所述第一面转出时,所述支架相对所述第一面转出支架槽。
2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第一子机端及第二子机端,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与所述主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子机端具有触控屏,所述主机端包括周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周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凹设有支架槽,所述主机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转动,以转入或转出所述支架槽;
当所述支架转出所述支架槽时,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地倚靠于所述支架,以使所述触控屏的触控面与所述第一子机端的显示面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90°;
当所述支架转入所述支架槽内时,所述第一子机端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子机端能够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面。
CN201880099056.3A 2018-12-29 2018-12-29 移动终端 Active CN113039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25790 WO2020133481A1 (zh) 2018-12-29 2018-12-29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9770A CN113039770A (zh) 2021-06-25
CN113039770B true CN113039770B (zh) 2023-03-31

Family

ID=71125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9056.3A Active CN113039770B (zh) 2018-12-29 2018-12-29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3363B2 (zh)
EP (1) EP3886406B1 (zh)
CN (1) CN113039770B (zh)
WO (1) WO20201334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6406B1 (en) * 2018-12-29 2023-07-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obile termina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851A (ja) * 1999-05-11 2000-11-24 Toshiba Corp 携帯形電子機器
JP2008178007A (ja) * 2007-01-22 2008-07-31 Aruze Corp 携帯電話機
CN102761649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网络终端
CN206658230U (zh) * 2017-04-06 2017-11-21 西安远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
CN207459839U (zh) * 2017-11-20 2018-06-05 深圳市柏德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无线充电底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8425A (ja) * 1993-01-11 1994-07-26 Brother Ind Ltd 携帯コンピューター
JP2003244293A (ja) * 2002-02-14 2003-08-29 Nec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情報端末
JP4187592B2 (ja) * 2003-06-17 2008-11-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50164752A1 (en) * 2004-01-23 2005-07-28 Stephen Lau Palm-size foldabl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assembly for personal users
CN101610596B (zh) * 2008-06-16 2011-11-02 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通讯装置
CN102055838A (zh) * 2009-11-03 2011-05-11 上海禹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式智能终端
CN201629784U (zh) * 2010-03-31 2010-11-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便携式用户终端
JP4783470B1 (ja) * 2010-05-21 2011-09-2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CN201830329U (zh) * 2010-09-10 2011-05-11 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分体式多功能移动终端
US20120229970A1 (en) * 2011-03-11 2012-09-13 Mao-Jung Hsu Box for Placing and Supporting a Tablet PC on a Table
CN202602738U (zh) * 2012-05-28 2012-12-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双触摸屏手机
WO2014145990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Alter Blue Creative, Llc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use thereof
TWI515535B (zh) * 2013-04-09 2016-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支撐顯示裝置的結合裝置以及具有結合裝置的電子裝置
CN104166430A (zh) * 2013-05-20 2014-11-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JP6143560B2 (ja) * 2013-05-30 2017-06-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用のスタン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677130A (zh) * 2013-12-09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840388U (zh) * 2014-03-06 2014-09-17 畅琨 折叠式平板手机
US9494981B2 (en) * 2014-09-26 2016-11-15 Intel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upport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212889U (zh) * 2015-04-19 2016-05-04 张跃 折叠式多屏机
JP2015181312A (ja) * 2015-07-14 2015-10-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装置
KR102406557B1 (ko) * 2015-07-15 2022-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키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단말 시스템
CN204990094U (zh) * 2015-09-06 2016-0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后壳及电子设备
KR102520552B1 (ko) * 2016-06-24 2023-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6191209U (zh) * 2016-08-12 2017-05-24 东莞市联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多功能支撑件
CN207995151U (zh) * 2018-01-19 2018-10-19 杨德文 一种多功能智能终端支架
CN208128322U (zh) * 2018-05-04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762393B (zh) * 2018-05-28 2021-03-02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
US10296053B1 (en) * 2018-07-31 2019-05-21 Dell Products, L.P.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with attachable keyboard
EP3886406B1 (en) * 2018-12-29 2023-07-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obile terminal
CN209964097U (zh) * 2018-12-29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主机
CN111610819B (zh) * 2019-02-26 2022-01-25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屏幕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851A (ja) * 1999-05-11 2000-11-24 Toshiba Corp 携帯形電子機器
JP2008178007A (ja) * 2007-01-22 2008-07-31 Aruze Corp 携帯電話機
CN102761649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网络终端
CN206658230U (zh) * 2017-04-06 2017-11-21 西安远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
CN207459839U (zh) * 2017-11-20 2018-06-05 深圳市柏德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无线充电底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6406B1 (en) 2023-07-19
WO2020133481A1 (zh) 2020-07-02
CN113039770A (zh) 2021-06-25
US11343363B2 (en) 2022-05-24
EP3886406A4 (en) 2022-01-05
EP3886406A1 (en) 2021-09-29
US20210314428A1 (en)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1847B (zh) 便携式终端及其滑动支架
US11349972B2 (en) Mobile phone and slave machine
AU772944B2 (en) Personal communicator
US20220191387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04182190A (zh) 设有屏幕扩展接口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外接显示设备
KR20070084645A (ko) 휴대용 접이 거치대
CN104765582A (zh) 可穿戴设备扩展***及其配件
CN113039770B (zh) 移动终端
CN209017087U (zh) 移动终端
CN1805464B (zh) 便携式通信装置
CN111433685B (zh) 手表模组、手表、电子设备、电子装置和移动终端
EP3896944B1 (en) Mobile phone and main unit thereof
CN110138905A (zh) 移动终端
CN110448017B (zh) 一种链条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WO2020134881A1 (zh) 手机及主机
CN112956175B (zh) 移动终端
CN220543286U (zh) 电子设备
CN209017086U (zh) 移动终端
WO2020048235A1 (zh) 终端设备
CN112956173B (zh) 移动终端
CN113261267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2956178B (zh) 移动终端
CN112956174B (zh) 移动终端
CN220770685U (zh) 支架保护壳
WO2020048231A1 (zh) 终端设备及其主机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