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7622B -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7622B
CN113037622B CN201911349647.4A CN201911349647A CN113037622B CN 113037622 B CN113037622 B CN 113037622B CN 201911349647 A CN201911349647 A CN 201911349647A CN 113037622 B CN113037622 B CN 113037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node
bfd
message
packe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96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7622A (zh
Inventor
余亿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96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7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7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7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第二叶子节点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BFD报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并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BFD报文。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了,未发生故障的叶子节点可以收发BFD报文,只要有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就可以收发报文,而不会出现BFD检测超时,不会导致流量转发丢包。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双向转发检测机制(bidirectionalforwarding detection,BFD)震荡的***及方法。
背景技术
BFD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和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用于检测网络中链路的连通状况,保证设备之间能够快速检测到通信故障,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业务持续运行。BFD可以为各种上层协议(比如:路由协议等)快速检测两台设备双向转发路径的故障。上层协议通常采用Hello报文机制检测故障,所需时间为秒级,而BFD可以提供毫秒级检测,从而能够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减少应用中断时间,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BFD检测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group,M-LAG)双活网关中,包括第一叶子节点(leaf1)和第二叶子节点(leaf2)两个叶子节点,两个叶子节点位于接入层,用于接入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由于该双活网关被虚拟成一个逻辑网关,只有该双活网关中的两个叶子节点都不可用的时候,整个逻辑网关才被视为不可用。在部署BFD时需要在双活网关上都部署BFD单臂双描述符会话绑定出端口指向M-LAG口的ARP,这样就可以实现对VM的探测。
BFD报文在转发过程中,若BFD报文先从leaf2的M-LAG口发出后到达VM,当VM收到BFD报文之后按照路由通过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LAG)口转发。经过LAG哈希后,如果报文返回到leaf1,leaf1根据该报文以及leaf1转发描述符配置表发现报文的终点为leaf2,该leaf1通过对等链路(peer-link)将报文送到leaf2完成BFD转发。在这个场景下,若leaf2的M-LAG口故障了,那么该leaf2的BFD绑定的IP地址的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ARP)出端口就无法转发报文,进而leaf2上的BFD本地会话在ARP出端口重新切换到peer-link口无法收发报文,这样容易造成BFD检测超时,进而形成误报down引起路由的刷新导致流量转发丢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第二叶子节点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并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BFD报文。这样,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了,另外一个叶子节点也可以收发BFD报文,在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有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就可以收发报文,而不会出现BFD检测超时,不会导致流量转发丢包。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一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还用于进行BFD终结。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转发所述BFD报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用于进行BFD终结。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上配置有所述BFD会话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还用于识别所述BFD报文为需要转发的BFD报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向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网络设备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之后,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这样,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了,另外一个叶子节点也可以收发BFD报文,在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有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就可以收发报文,而不会出现BFD检测超时,不会导致流量转发丢包。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一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进行BFD终结。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二叶子节点向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转发所述BFD报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进行BFD终结。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上配置有所述BFD会话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识别所述BFD报文为需要转发的BFD报文。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叶子节点,所述叶子节点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BFD报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BFD报文为需要转发的BFD报文。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BFD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叶子节点和/或第二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第二叶子节点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并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BFD报文。这样,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了,另外一个叶子节点也可以收发BFD报文,在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有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就可以收发报文,而不会出现BFD检测超时,不会导致流量转发丢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防止BFD震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止BFD震荡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止BFD震荡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叶子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和/或”,可以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BFD检测M-LAG双活网关中,包括第一叶子节点(leaf1)和第二叶子节点(leaf2)两个叶子节点,两个叶子节点位于接入层,用于接入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VM或服务器等,此处不作限制。由于该双活网关被虚拟成一个逻辑网关,只有该双活网关中的两个叶子节点都不可用的时候,整个逻辑网关才被视为不可用。在部署BFD时需要在双活网关上都部署BFD单臂双描述符会话绑定出端口指向M-LAG口的ARP,这样就可以实现对VM的探测。
BFD报文在转发过程中,若BFD报文先从leaf2的M-LAG口发出后到达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按照路由通过LAG口转发。经过LAG哈希后,如果报文返回到leaf1,leaf1根据该报文以及leaf1转发描述符配置表发现报文的终点为leaf2,该leaf1通过对等链路(peer-link)将报文送到leaf2完成BFD转发。在这个场景下,若leaf2的M-LAG口故障了,那么该leaf2的BFD绑定的IP地址的ARP出端口就无法转发报文,进而leaf2上的BFD本地会话在ARP出端口重新切换到peer-link口无法收发报文,这样容易造成BFD检测超时,进而形成误报down引起路由的刷新导致流量转发丢包。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若leaf1的M-LAG口没有故障,该leaf1和leaf2形成的逻辑网关是不应该报down的。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请参见图2,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leaf1)和第二叶子节点(leaf2)、和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VM或服务器等,此处不作限制。leaf1和leaf2上分别配置本地会话My-Disc和Peer-Disc其中leaf1的My-Disc10和leaf2的Peer-Disc 10为主备会话,LEAF2的My-Disc 20和LEAF1的Peer-Disc 20为主备会话,且两个LEAF设备的本地会话都检测网络设备的接口IP。LEAF1和leaf2上可以部署下一跳为网络设备的IP的静态路由,并且追踪(Track)本地的BFD会话。
leaf1和leaf2的本地会话发出BFD报文后,报文到达网络设备后可做三层转发,可以保证报文可以转发回两个leaf设备的任何一个上。leaf1设备本地会话发出BFD报文的同时,在Peer-link对端配置了Peer-Disc的leaf2设备会一起发送一份BFD会话报文,从而形成两个leaf设备双发BFD报文的机制,双发报文可以提高BFD会话在切换时的可靠性,如,M-LAG双归场景时,到达leaf设备的转发流量,可以通过静态路由转发到VM设备,M-LAG一端故障时BFD会话不down就可以一直维持路由的正常转发,当M-LAG一端故障时BFD主发包不可用了,但备份发包的报文还可以继续转发,维持BFD会话的UP,进而保证Track BFD会话的路由不删除,故障端的ARP会切换到Peer-link口保证报文DIP的路由下一跳可用,使得数据流量可以继续转发。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第二叶子节点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网络设备用于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并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BFD报文。这样,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了,另外一个叶子节点也可以收发BFD报文,在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有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就可以收发报文,而不会出现BFD检测超时,不会导致流量转发丢包。
请参见图3,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防止BFD震荡的***,该方法包括:
101、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向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
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都向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两者可以同时发送也可有时间间隔,此处不做限制。
102、网络设备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BFD报文之后,向目标叶子节点发送BFD报文。
当网络设备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该BFD报文之后,向目标叶子节点发送BFD报文。该目标叶子节点包括第一叶子节点和/或第二叶子节点。需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若只从该两个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接收到该BFD报文,则该网络设备可以确认,该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而另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出现故障,该网络设备可以只向M-LAG口正常的叶子节点转发该BFD报文。
示例性的,若该网络设备只从第一叶子节点接收到到BFD报文,则该网络设备可以只向该第一叶子节点转发BFD报文。若该网络设备从两个叶子节点都接收到BFD报文,该网络设备可以向该两个叶子节点都发送BFD报文。
103、第一叶子节点和/或第二叶子节点接收BFD报文。
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至少一个叶子节点能够接收到该BFD报文。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可以通过peer-link转发BFD报文,可以保证BFD报文能够到达BFD报文的终点,进行BFD终结。
如步骤102所述,若该网络设备确定该两个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正常,另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当该M-LAG口正常的叶子节点接收到BFD报文之后,该M-LAG口正常的叶子节点可以确定BFD报文的终点,若该M-LAG口正常的叶子节点是该BFD报文的终点,则该M-LAG口正常的叶子节点进行BFD终结。若该M-LAG口故障的叶子节点是该BFD报文的终点,则该M-LAG口正常的叶子节点将BFD报文通过peer-link转发至M-LAG口故障的叶子节点,该M-LAG口故障的叶子节点进行BFD终结。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防止BFD震荡的方法,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向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所述网络设备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之后,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这样,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的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故障了,另外一个叶子节点也可以收发BFD报文,在该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中有一个叶子节点的M-LAG口是正常的,就可以收发报文,而不会出现BFD检测超时,不会导致流量转发丢包。可以保证BFD会话维持在up状态保证流量转发正常。
参见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叶子节点20,该叶子节点20为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第一叶子节点或第二叶子节点。该叶子节点包括捕获模块201、处理模块202和管理模块203。
该捕获模块201可以为负载均衡交换机(loadblance switch,LSW)芯片。该捕获模块201可以先捕获BFD报文,将该BFD报文进行优先级处理之后传输至处理模块202,该处理模块202可用于识别BFD报文,然后分辨出需要上送给管理模块203的BFD报文和正常转发的BFD报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BFD报文都是需要正常转发的报文。同时,该处理模块202会定时发送BFD报文,维持会话up。该管理模块203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可以接收该处理模块202上送的BFD报文。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LAG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M-LAG包括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用于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并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BFD报文;
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二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转发所述BFD报文;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用于进行BFD终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一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还用于进行BFD终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上配置有BFD会话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还用于识别所述BFD报文为需要转发的BFD报文。
5.一种防止BFD震荡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所述***包括跨设备链路聚合组M-LAG和网络设备,所述M-LAG包括第一叶子节点和第二叶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双向转发检测BFD报文;
所述网络设备从目标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之后,向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发送所述BFD报文,所述目标叶子节点包括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
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二叶子节点向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转发所述BFD报文;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进行BFD终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为所述BFD报文的终点,当所述第一叶子节点接收到所述BFD报文时,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进行BFD终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上配置有BFD会话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接收所述BFD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和/或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识别所述BFD报文为需要转发的BFD报文。
CN201911349647.4A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Active CN113037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9647.4A CN113037622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9647.4A CN113037622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622A CN113037622A (zh) 2021-06-25
CN113037622B true CN113037622B (zh) 2024-01-05

Family

ID=76452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9647.4A Active CN113037622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76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345B (zh) * 2023-11-20 2024-02-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节能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654A (zh) * 2010-08-23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
US9497107B1 (en) * 2013-06-06 2016-1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Seamless path monitoring and rapid fault isolation us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998273A (zh) * 2016-01-26 2017-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83A (zh) * 2017-07-26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12754A (zh) * 2017-10-30 2018-01-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设备
CN108809759A (zh) * 2018-05-29 2018-11-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09150573A (zh) * 2017-06-28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的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243781B1 (en) * 2017-07-05 2019-03-26 Juniper Networks, Inc. Detecting link faults in network paths that include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LAGs)
CN109787860A (zh) * 2019-01-15 2019-05-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166356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6220B2 (en) * 2005-12-30 2013-03-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with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8493872B2 (en) * 2009-08-12 2013-07-23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nnectivity of a path between nodes in a network
US9001672B2 (en) * 2012-07-27 2015-04-07 Alcatel Lucent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onforming path cost criteria across multiple ABRs
US10841207B2 (en) * 2016-03-15 2020-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BFD) over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 (MC-LAG) i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654A (zh) * 2010-08-23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
US9497107B1 (en) * 2013-06-06 2016-1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Seamless path monitoring and rapid fault isolation us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998273A (zh) * 2016-01-26 2017-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7128752A1 (zh) * 2016-01-26 2017-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150573A (zh) * 2017-06-28 2019-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堆叠***的会话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243781B1 (en) * 2017-07-05 2019-03-26 Juniper Networks, Inc. Detecting link faults in network paths that include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LAGs)
CN107547383A (zh) * 2017-07-26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12754A (zh) * 2017-10-30 2018-01-1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设备
CN110166356A (zh) * 2018-02-11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809759A (zh) * 2018-05-29 2018-11-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09787860A (zh) * 2019-01-15 2019-05-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 Lapukhov ; Facebook ; A. Premji ; Arista Networks ; J. Mitchell, Ed. ; .Use of BGP for routing in large-scale data centersdraft-ietf-rtgwg-bgp-routing-large-dc-11.IETF .201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622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4023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ノード装置
CN101483558B (zh) 网络设备接入分组交换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EP2074752B1 (en) Resiliency schemes in connection orien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88868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fast link failover based on remote upstream failures
CN101132320B (zh) 检测接口故障的方法及网络节点设备
CN101465859B (zh) 一种触发主备用接口板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US811733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link pass through in 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
CN102315975B (zh) 一种基于irf***的故障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US938594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801175B2 (ja)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610535B (zh) 多链路直连场景下保证bfd会话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01146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980372A (zh) 中继***以及交换机装置
CN101159669A (zh) 一种业务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
EP2696542A1 (en) Method, ToR switch,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protection switchover based on TRILL network
CN101163060B (zh) Bfd会话建立方法、bfd会话建立装置及路由设备
CN102119510A (zh) 一种多路径网络
WO2007121633A1 (fr) Procédé de réacheminement rapide en cas de partage de liaisons de transmission par de multiples ports
CN105591768A (zh) 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09000665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program product
CN102281165A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037622B (zh) 一种防止bfd震荡的***及方法
CN104104596A (zh) 一种irf***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645312A (zh) 一种基于erps协议的子环网链路保护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