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6256A - 电池包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6256A
CN113036256A CN201911236359.8A CN201911236359A CN113036256A CN 113036256 A CN113036256 A CN 113036256A CN 201911236359 A CN201911236359 A CN 201911236359A CN 113036256 A CN113036256 A CN 113036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attery
heat dissipation
battery pack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63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6256B (zh
Inventor
张越
周燕飞
张中林
顾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63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6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6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6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6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2Gases with free flow by convection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车,电池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盖体;所述包体内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层电池阵列,所述电池阵列位于两个所盖体之间;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壳面,至少一个所述盖体与邻近该盖体的外壳面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以使冷却风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电池阵列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本发明的电池包,具有较大的空间利用率、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电池包内的单体电池进行风冷散热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在电池包内部设置风冷板或散热翅片,但是这种冷却方式会占据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导致电池包的利用率降低;二是在电池包内部设置风冷板或散热翅片,但是这种冷却方式使得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需要先传递至电池包的包体,然后再传递至散热风道内而被冷却风带走,这种间接传导热量的方式会导致单体电池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空间利用率、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的电池包及电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
包体,所述包体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盖体;所述包体内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层电池阵列,所述电池阵列位于两个所盖体之间;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壳面,至少一个所述盖体与邻近该盖体的外壳面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以使冷却风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电池阵列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可选地,两个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两个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所述第一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两个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两个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所述第二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两个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两个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所述第一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所述第二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的每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的每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二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散热风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盖体上设有多个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为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邻近该凸起部的外壳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与邻近该凹陷部的外壳面抵靠。
可选地,所述外壳面为所述单体电池中面积最大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包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风道与外界。
可选地,所述包体内设有汇流腔,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汇流腔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隔板,两个所述盖体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池阵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隔板与两个所述盖体连接,以封闭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电池阵列的一侧,以与所述隔板共同围成密封的容置腔,所述单体电池上设有用于引出电流的电极端子,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电极端子穿过所述通孔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电池阵列设有多层,相邻两层所述电池阵列之间通过粘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单体电池大体为长方体,所述单体电池具有长度L、宽度H和厚度D,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L大于宽度H,所述单体电池的宽度H大于厚度D,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厚度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M,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N,N大于M。
可选地,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N,400mm≤N≤2500mm。
可选地,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从所述包体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其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及电动车,包体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盖体,单体电池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壳面,至少一个盖体与邻近该盖体的外壳面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外界相连通,以使冷却风沿第一方向由电池阵列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这样外界的冷却风可以进入至散热风道内并与单体电池的外壳面直接接触,以对单体电池进行冷却和散热,这种直接冷却和散热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单体电池的散热效果。而且,散热风道是直接由包体和单体电池的外壳面形成,因此无需额外设置冷却部件,例如散热翅片或冷却板,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电池包;
1、包体;11、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进风口; 14、出风口; 15、凸起部;16、凹陷部;17、本体;18、连接部;19、固定部;20、盖体;30、外壳面;40、电池阵列;
2、单体电池;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 23、电极端子;
3、散热风道;
4、隔板;41、通孔;
5、汇流腔;
6、容纳腔;
7、侧板;
8、容置腔;
9、粘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电池包10,包括包体1及至少一层电池阵列40。电池阵列40沿第三方向设置于包体1内。包体1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盖体20,电池阵列40位于两个盖体20之间。所述电池阵列4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单体电池2,所述单体电池2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单体电池2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壳面30,至少一个所述盖体20与邻近该盖体20的外壳面30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所述散热风道3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以使冷却风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电池阵列40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其中,第一方向为图中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Y方向,第三方向为图中Z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10及电动车,包体1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盖体20,单体电池2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壳面30,至少一个盖体20与邻近该盖体20的外壳面30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散热风道3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外界相连通,以使冷却风沿第一方向由电池阵列40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这样外界的冷却风可以进入至散热风道3内并与单体电池2的外壳面30直接接触,以对单体电池2进行冷却和散热,这种直接冷却和散热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单体电池2的散热效果。而且,散热风道3是直接由包体1和单体电池2的外壳面30形成,因此无需额外设置冷却部件,例如散热翅片或冷却板,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两个所述盖体20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11,两个所述盖体20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12;两个所述外壳面30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21,两个所述外壳面30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22;所述第一表面21朝向所述第一盖体11设置,所述第二表面22朝向所述第二盖体12设置;所述第一盖体11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所述第二盖体12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12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
在本实施例中,包体1内沿第三方向设置有两层电池阵列40,两层电池阵列40均位于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之间,两层电池阵列40沿第三方向分别标记为第一层电池阵列40和第二层电池阵列40,第一层电池阵列40邻近第一盖体11,第二层电池阵列40邻近第二盖体12,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也即第一层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的第一表面21)形成有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二表面22(也即第二层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如此设置,可同时实现对两层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进行冷却和散热。
其中,每层电池阵列40均包括五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单体电池2。当然,每层电池阵列40中包含单体电池2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三个或四个。另外,每层电池阵列40中单体电池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包体1内沿第三方向设置有三层电池阵列40,三层电池阵列40均位于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之间。三层电池阵列40沿第三方向分别标记为第一层电池阵列40、第二层电池阵列40和第三层电池阵列40。第一层电池阵列40邻近第一盖体11,第三层电池阵列40邻近第二盖体12,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也即第一层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的第一表面21)形成有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二表面22(也即第三层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
在另一实施例中,包体1内沿第三方向设置有一层电池阵列40,电池阵列40均位于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之间。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也即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的第一表面21)形成有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二表面22(也即电池阵列40的单体电池2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盖体11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二盖体12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12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每个单体电池2的第一表面21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也即,散热风道3是由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每个单体电池2的第一表面21直接形成,而并不是通过额外设置其他部件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二盖体12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12的每一个所述单体电池2的第二表面22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也即,散热风道3是由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每个单体电池2的第二表面22直接形成,而并不是通过额外设置其他部件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散热风道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风道3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对单体电池2冷却和散热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多个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多个散热风道3。
其中,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的散热风道3的数量、与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的散热风道3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六个。当然,散热风道3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三个或四个。另外,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的散热风道3的数量、与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的散热风道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盖体11与邻近第一盖体11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多个散热风道3。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盖体12与邻近第二盖体12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多个散热风道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至少一个所述盖体20上设有多个凸起部15,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15之间为凹陷部16,所述凸起部15与邻近该凸起部15的外壳面30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上均设有多个凸起部15,凸起部15朝远离电池阵列40的方向凸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凸起部15之间为凹陷部16。第一盖体11上的凸起部15与邻近该凸起部15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上的凸起部15与邻近该凸起部15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也即,第一盖体11上的凸起部15与邻近该凸起部15的每个单体电池2的第一表面21之间留有间隙,多个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上的凸起部15与邻近该凸起部15的每个单体电池2的第二表面22之间留有间隙,多个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散热风道3。
其中,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上均设有六个凸起部15。当然,凸起部15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三个或四个。另外,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上设置凸起部15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盖体11上设有多个凸起部15。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盖体12上设有多个凸起部15。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凹陷部16与邻近该凹陷部16的外壳面30抵靠。外壳面30为单体电池2中面积最大的表面,凹陷部16与大面抵靠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单体电池2产生膨胀。
需要说明的是凹陷部16与邻近该凹陷部16的外壳面30抵靠可以是直接抵靠或者凹陷部16与该外壳面30之间设有中间板,以通过中间板对该外壳面30抵靠。
如图7所示,所述单体电池2大体为长方体,所述单体电池2具有长度L、宽度H和厚度D,所述单体电池2的长度L大于宽度H,所述单体电池2的宽度H大于厚度D,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2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2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三方向与单体电池2的厚度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单体电池2大体为长方体,可以理解为单体电池2可为长方体形,或局部存在异形,但大致为长方体形;或者,部分存在缺口、凸起、倒角、弧度、弯曲,但整体呈近似长方体形。
其中,外壳面30为单体电池2中面积最大的表面,也即为单体电池2沿其厚度方向平行相对的两个表面之一。换言之,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为单体电池2沿其厚度方向平行相对的两个表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单体电池2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2的长度方向平行。也即,电池阵列40中的单体电池2沿单体电池2的厚度方向排布,单体电池2的外壳面30为单体电池2沿其宽度方向平行相对的两个表面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M,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N,N大于M。其中,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单体电池2的宽度,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单体电池2的长度。
本申请中散热风道3沿第一方向延伸,风在散热风道3内沿第一方向由所述电池阵列40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也即冷却风沿第一方向由每个单体电池2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由于单体电池2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也即单体电池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的间距小于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的间距,这样,冷却风从每个单体电池2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对于一个单体电池2而言,当冷却风在散热风道3内流动时会带走单体电池2产生的热量,这样将会导致冷却风在散热风道3内流动一段距离后的温度大于冷却风在初始进入散热风道3内的温度,进而使得单体电池2的最先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和最后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单体电池2的散热不均衡。而本申请中散热风道3的设计使得冷却风在散热风道3内流动的路径相对较短,这样每个单体电池2的最先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和最后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异相对较小,从而可实现每个单体电池2的均衡散热,有利于提高每个单体电池2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池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N,400mm≤N≤2500mm。也即单体电池2的长度为400mm≤N≤2500mm。这种长度尺寸较大的单体电池2在包体1内可以承担加强梁的作用,因此无需在包体1内额外设置加强梁,这样可以极大地简化包体1的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单体电池2直接布置并排列于包体1内,这种结构设计省略了安装和固定单体电池2的结构件,不仅有利于减轻整个电池包10的重量,同时还可以简化组装工艺,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另外,对于这种长度尺寸较大的单体电池2,如果散热风道3沿第二方向延伸,冷却风在散热风道3内沿第二方向从单体电池2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这样单体电池2的最先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和最后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异就越大,进而导致单体电池2的散热不均衡的程度更加严重,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而本申请中散热风道3沿第一方向延伸,冷却风在散热风道3内沿第一方向从单体电池2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这样单体电池2的最先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和最后与冷却风接触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异相对较小,从而可实现单体电池2的均衡散热,有利于提高单体电池2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单体电池2沿第二方向从所述包体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包体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所述进风口13和所述出风口14连通所述散热风道3与外界。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1内设有汇流腔5,所述进风口13及所述出风口14通过所述汇流腔5与所述散热风道3连通。也即,汇流腔5连通于进风口13与散热风道3的入口之间,以及散热风道3的出口与出风口14之间。这样,冷却风会由进风口13进入至汇流腔5内,然后再由汇流腔5分流至各个散热风道3内,最后汇流至汇流腔5内后经出风口14流至外界,这样可保证各个散热风道3内的进风量和出风量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单体电池2散热的均衡性。
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电池包10还包括隔板4,两个所述盖体20连接形成容纳腔6,所述电池阵列40设于所述容纳腔6内,所述容纳腔6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隔板4与两个所述盖体20连接,以封闭所述开口。
具体地,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连接形成容纳腔6。隔板4与第一盖体11及第二盖体12连接,以封闭容纳腔6沿第二方向两端的开口。位于第二方向两端的单体电池2、第一盖体11、第二盖体12及隔板4之间存在空隙以形成汇流腔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可以单独制成,然后再将两者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当然,第一盖体11与第二盖体12也可一体成型。此外,隔板4封闭开口的方式可以是隔板4与第一盖体11及第二盖体12直接或间隔连接,例如隔板4与第一盖体11及第二盖体12过盈配合。或者,在隔板4与第一盖体11之间以及隔板4与第二盖体12之间设置密封件。或者,隔板4与第一盖体11及第二盖体12粘接。当然,隔板4与第一盖体11及第二盖体12也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均包括本体17及连接部18,连接部18设于本体17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第一盖体11的本体17与邻近该本体17的第一表面21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第二盖体12的本体17与邻近该本体17的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散热风道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体11及第二盖体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本体17和第二本体17上均设有多个凸起部15,凸起部15朝远离电池阵列40的方向凸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凸起部15之间为凹陷部16。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均还包括固定部19,所述连接部18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9与所述本体17之间,第一盖体11的连接部18第一盖体11的本体17朝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2且远离电池阵列40的方向倾斜,第二盖体12的连接部18自第二盖体12的本体17朝靠近所述第一盖体11且远离电池阵列40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盖体11的固定部19与所述第二盖体12的固定部19连接以将所述电池阵列40固定于所述包体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电池包10还包括侧板7,所述侧板7设于所述隔板4远离所述电池阵列40的一侧,以与所述隔板4共同围成密封的容置腔8,所述单体电池2上设有用于引出电流的电极端子23,所述隔板4上设有通孔41,所述电极端子23穿过所述通孔41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8内。这样可避免水或其他液体与电极端子23接触而导致单体电池2发生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单体电池2沿第二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有电极端子23,其中一个电极端子23为正极端子,另一个电极端子23为负极端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体电池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设有电极端子23,也即,单体电池2的第一端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或者单体电池2的第二端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需要说明的是,隔板4与侧板7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在隔板4与侧板7之间设置密封件。或者,隔板4与侧板7通过胶粘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端子23和所述通孔41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件,以更好地实现电极端子23与外界绝缘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阵列40设有多层,相邻两层所述电池阵列40之间通过粘接件9连接。通过粘接件9可以将相邻两层电池阵列40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的整体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阵列40设有两层。当然,电池阵列40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三个或四个。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盖体11为金属件,例如薄钢板,采用冲压成型制作。当然,第一盖体11也可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胶材料制成。另外,第一盖体11也可由本体17、连接部18及固定部19相互焊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盖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盖体12为金属件,例如薄钢板,采用冲压成型制作。当然,第二盖体12也可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胶材料制成。另外,第二盖体12也可由本体17、连接部18及固定部19相互焊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进风口13及出风口14均设有多个,多个进风口13及多个出风口14设于第一盖体1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当然,多个进风口13及多个出风口14也可设于第二盖体12沿第一方向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13及出风口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五个或六个。另外,进风口13及出风口14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其包括上述的电池包10。上述的电池包10具有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和较大的重量能量密度,有利于实现电动车的轻量化设计。并且,电池包10内的单体电池2还可实现均衡散热,有利于提高单体电池2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1)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盖体;所述包体内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层电池阵列,所述电池阵列位于两个所盖体之间;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外壳面,至少一个所述盖体与邻近该盖体的外壳面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外界连通,以使冷却风沿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电池阵列的一侧流动至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两个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所述第一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两个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所述第二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为第一盖体,两个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为第二盖体;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一个为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外壳面中的另一个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所述第一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所述第二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一盖体的每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与邻近所述第二盖体的每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二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盖体上设有多个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为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邻近该凸起部的外壳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与邻近该凹陷部的外壳面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面为所述单体电池中面积最大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散热风道与外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内设有汇流腔,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汇流腔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隔板,两个所述盖体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池阵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具有开口,所述隔板与两个所述盖体连接,以封闭所述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电池阵列的一侧,以与所述隔板共同围成密封的容置腔,所述单体电池上设有用于引出电流的电极端子,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电极端子穿过所述通孔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阵列设有多层,相邻两层所述电池阵列之间通过粘接件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大体为长方体,所述单体电池具有长度L、宽度H和厚度D,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L大于宽度H,所述单体电池的宽度H大于厚度D,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厚度方向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为M,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N,N大于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N,400mm≤N≤2500mm。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从所述包体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2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1911236359.8A 2019-12-05 2019-12-05 电池包及电动车 Active CN113036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6359.8A CN113036256B (zh) 2019-12-05 2019-12-05 电池包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6359.8A CN113036256B (zh) 2019-12-05 2019-12-05 电池包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6256A true CN113036256A (zh) 2021-06-25
CN113036256B CN113036256B (zh) 2022-11-11

Family

ID=7645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6359.8A Active CN113036256B (zh) 2019-12-05 2019-12-05 电池包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62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4831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259A (zh) * 2004-06-23 2005-12-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紧凑容纳部件并具有均匀蓄电池特性的电源单元
EP2437329A1 (en) * 2010-09-30 2012-04-04 Lithium Energy Japa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including the battery pack
CN107210401A (zh) * 2015-01-23 2017-09-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蓄电单元
CN108878692A (zh) * 2018-06-15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通讯设备
CN110165118A (zh) * 2019-01-09 2019-08-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259A (zh) * 2004-06-23 2005-12-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紧凑容纳部件并具有均匀蓄电池特性的电源单元
EP2437329A1 (en) * 2010-09-30 2012-04-04 Lithium Energy Japa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including the battery pack
CN107210401A (zh) * 2015-01-23 2017-09-26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蓄电单元
CN108878692A (zh) * 2018-06-15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通讯设备
CN110165118A (zh) * 2019-01-09 2019-08-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4831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EP4148867A4 (en) * 2021-07-30 2023-11-0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BATTERY PREPARATION METHOD, AND BATTERY PREPAR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6256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3288B2 (ja) 一体型冷媒回路部材を有するフレームプロファイル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KR102373774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107546351B (zh) 第一子底板
KR102067710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KR101205180B1 (ko) 콤팩트하고 안정성이 우수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1218751B1 (ko)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0667943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US2006006306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with the same
KR20130086018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KR20170140693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JP5732241B2 (ja) 蓄電セル、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を搭載する車両
KR20120081198A (ko) 전지 모듈
CN113540634B (zh) 电池包
KR20170098590A (ko)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KR20140147979A (ko) 이차 전지용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JP2018536975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自動車
CN113036256B (zh) 电池包及电动车
KR101533992B1 (ko) 전지모듈
KR101256057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115066789A (zh) 电动车辆风冷电池组
JPH11329514A (ja) 液冷式円筒型電池、液冷式組み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90074402A (ko) 이차전지 모듈
CN115663332A (zh) 电池模组
CN113036276B (zh) 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20753555U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