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5793A -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5793A
CN113005793A CN202110235605.9A CN202110235605A CN113005793A CN 113005793 A CN113005793 A CN 113005793A CN 202110235605 A CN202110235605 A CN 202110235605A CN 113005793 A CN113005793 A CN 113005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ing
finishing
silk
fabric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56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伟
尤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oluos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356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5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5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8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38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 D06P1/382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reactive dyes reactive group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cyclic group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1/00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 D06P1/44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general processes of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yes,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mployed using insoluble pigments or auxiliary substances, e.g. binders
    • D06P1/445Use of auxiliary substances before, during or after dyeing or prin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3/00Special processes of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treated
    • D06P3/82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 D06P3/8204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fibr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 D06P3/8219Textiles which contain different kinds of fibres fibr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mixtures of fibres containing hydroxyl and amide group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2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包括正面衣为麻面,反面裳为丝面的三层空气层编织结构,在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过程中,利用活性染料在丝和麻染色原理的共性,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蚕丝改性;S2:热水清洗;S3:染色;S4:低温皂洗固色;S5:后整理;S6:柔滑整理。通过三原色配色原理和中国传统的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能够发扬传统配色观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汉麻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抗异味等多种特性,被公认是继棉、毛、丝之后新一代天然纤维。将其应用在纺织产品的开发中,使其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前景。欧美专家把汉麻纤维称为人类至今以来发现的最完美纤维、又称人类第二层皮肤。真丝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古往今来的人的青睐。真丝,属于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真丝面料品种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烂花、乔其、双乔、重乔、桑波缎、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几大类。优秀的品牌在面料染整工艺处理中,均依赖于高科技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环保型染料,色牢度达3--4.5级。基于桑蚕丝与麻纤维各自的优良特性和互补性,选择桑蚕丝和***交织复合结构,可以采用斜纹组织编制或针织编制。根据织物平方米重量,分为薄型和中型。丝麻交织或混纺织物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利用麻纤维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抗异味等多种特性,配合丝的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并有很好的吸湿透气性。
专利201010534759.X,汉麻/桑蚕丝高支混纺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汉麻/桑蚕丝高支混纺针织的制造方法,包括成线工艺和成布工艺,其中,成线工艺包括汉麻/桑蚕丝高支混纺成纱、三次烧毛处理、丝光处理、脱胶、染色、翻丝与络简等步骤;成布工艺包括去除麻结、加湿、织造、一次烧毛处理、丝光处理、柔软处理、定型、预缩、卷布打包等步骤。改发明制造的汉麻/桑蚕丝高支混纺针织面料具有抗菌、抑菌、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吸湿透气性能好、耐高温,并且柔软舒适,可以满足各年龄段、各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
该专利虽然针对对麻丝成分的面料制作提供技术方案,但是对于针对麻丝组分的面料如何进行染色并没有涉及。
专利201410375692.8,棉麻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公开了一种棉麻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棉麻混纺织物坯布准备,烧毛后,室温下将坯布放至水中预润湿,加入耐光牢度增强剂,防皱剂,调节pH值,升温浸泡,然后再经退浆,煮练和漂白;(2)染色:根据不同的颜色要求选择活性染料,将步骤(1)前处理后的坯布放入水中,加入均染剂、缓冲液、载体助剂和柔软剂,然后加入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升温进行一浴二色法的染色;(3)后整理:进行防缩整理,浸轧碱液,堆置收缩和洗涤去碱,烘干后再焙烘,然后拉幅定型,预缩,打卷成品。该发明染色织物质量好,耐光色牢度强,在受到光照、氧气及其它化学物质的共同作用时,也不易褪色,而且还有效较少了起皱的现象。
该专利对麻丝成分的面料的染色工艺进行了介绍,但是对于针对丝、麻的染色原理共性及丝、麻在染色之间的区别并没有介绍,并且对于同一布匹之间的丝、麻的颜色如何搭配没有详细说明,没有具体的针对蚕丝等蛋白质纤维的具体处理。并且同为植物纤维的棉和麻在性质上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分别对待棉和麻的处理。
将纤维染色在纺纱的,叫色纺,配色的过程叫拼色,或拼毛。将纱线染色再制造的,叫色织,可做色织布,或提花产品。将两种以上的纤维混纺、织布后再染色的叫坯染。
因纤维素类纤维,如棉、麻需要用活性等染料染色,而蛋白质类纤维,如蚕丝需要用酸性等染料染色。而活性染料与酸性染料通常会相互干扰,只能分别先后染色后再进行纺织。而现有技术对棉丝织品的先后染色,应用在麻丝织品上时,因麻的特性,与棉丝染色的工艺不相通,若使用棉丝染色的工艺对麻丝织品进行加工,又容易导致先染的组份,在后面染另一组分时沾色,或造成麻制品产生变性反应,影响麻纤维的质量,从而导致麻丝织品的品质下降。
活性染料即可使纤维素纤维,如麻纤维着色,也可以使蛋白质纤维,如蚕丝纤维着色,只是染色工艺和染色效果有差异,要想使二者着色效果一致、染色牢度好是一个技术难题。
在现有的技术中,由于汉麻纤维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使汉麻纤维与同为植物纤维的棉纤维具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汉麻纤维与棉纤维应当使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因此,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一种工艺流程简单,能够提升麻丝成分面料品质,颜色搭配合理,增强蚕丝等蛋白质纤维上染率和固色率,又不改变麻丝面料性质的染色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提升麻丝成分面料品质,颜色搭配合理,增强蚕丝等蛋白质纤维上染率和固色率,又不改变麻丝面料性质的染色工艺,并在染色过程中防止麻、丝之间互相沾色,又能做到麻、丝同色,色泽鲜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在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过程中,利用活性染料在丝和麻染色原理的共性,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蚕丝改性,使用改性剂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使蚕丝颜色饱满,上染率和固色率提高;
S2:热水清洗,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中和;
S3:染色,使用活性染料、匀染剂、炼染助剂、代用碱、代用盐在水中对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进行染色处理;
S4:低温皂洗固色,使用低温皂洗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清洗,将染色之后残存在交织织物上的浮色去掉,并使用固色剂进行固色;
S5:后整理,使用抛光助剂、柔滑整理剂、防劈裂整理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染色后整理;并在100°至105°的温度下进行松式烘干、物理柔软,降低织物的含潮率;
S6:柔滑整理,使用柔滑整理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拉幅定型整理,在120°至150°的温度下拉幅定型1分钟。
上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在步骤S3中,活性染料使用REOS-ES,含量为0.02-5g/l,匀染剂使用REOS-H,含量为0.2-1g/l,炼染助剂含量为0.3-1g/l,代用碱含量为3-5g/l,代用盐含量为6-10g/l,在60°的温度下进行染色处理30-40分钟。
上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在步骤S1中所述改性剂为6488D,对织物重含量为3-6%,在40度的水温中处理20分钟,改性完成后进行排液。
上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在步骤S4中,低温皂洗剂选用酸性皂洗剂KS-800,含量为0.3-1g/l,固色剂选用KT-5,含量为0.3-1g/l,低温皂洗固色在60°的温度下进行10分钟。
上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在步骤S6中,松式烘干后的织物含潮率保持在30%。
上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所述活性染料包括氟代均三嗪,乙烯砜硫酸酯。
上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抛光助剂在0.2-0.5g/l,所述柔滑整理剂对织物重占比在2-4%,所述防劈裂整理剂对织物重占比在1-2%。
本发明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对蚕丝等蛋白质纤维的改性处理,增加蚕丝等蛋白质纤维上的活性基团,用来增加与活性染料的作用力,以便蚕丝等蛋白质纤维与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团接枝反应,提高上染率和固着率。实现蚕丝颜色饱满,上染率提高30-45%,和固色率提高30%,多纤维沾色测试牢度,沾色牢度提高2级左右,纤维沾色牢度提高1-1.5级。
二、麻纤维在碱性介质中,其羟基会发生解离,形成了羟基负离子,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与活性染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纤维-染料共价键。活性染料的染色机理与活性基不同密切相关,主要是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反应;在丝的染色中,因为丝中存在较多的活性基团,如氨基,羟基,可与活性染料行成共价键,在弱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比例比较高,化学反应发生在氨基上,主要也是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反应;利用活性染料在丝和麻染色原理的共性,在染麻的时候丝也同时上染,做到丝麻同色,色泽鲜艳。
三、选择合适活性染料分子结构,染色工艺中染料浓度和染色助剂(盐,碱,匀染)的配合,通过工艺时间,PH值,温度,优选染麻宝和炼染助剂让丝和麻匀速上染,因为丝的耐碱性差,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过度脱胶,使丝素受损伤;选择合适代用酸,代用碱,当丝蛋白质在溶液中时,调节溶液的pH值,使蛋白质分子上正、负离子数目相等时呈现电中性,此溶液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呈现一系列特殊的重要性质如溶胀、溶解度、渗透压、电导率等处于最低值。当溶液的pH值偏离等电点时,蚕丝会因吸酸或吸碱而使其体积膨化。从而有利于活性染料与与丝、麻上的活性基团产生作用力,提高染色效率。
四、通过三原色配色原理和中国传统的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能够发扬传统配色观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通过正面衣为麻面,反面裳为丝面的三层空气编织结构,发挥正面衣利用麻纤维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抗异味等多种特性;反面裳蚕丝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丙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酪氨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和光滑,并有一定的吸湿透气性。
五、通过上述先使用汉麻和蚕丝进行纺织,形成交织织物后再对交织织物进行染色,能够充分保留汉麻原有的纤维长度,本发明中的染整工艺通过对工艺时间,PH值,温度,以及使用的药剂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保留汉麻纤维内的有效果胶成分,确保汉麻纤维具有一定强力,降低汉麻纱织布的断头率,并且使获得的汉麻纤维与蛋白质纤维的交织织物间更加蓬松,具有间隙,手感更加柔软。实现了工艺上的可控,保证了汉麻纤维与蛋白质纤维的交织织物较高的成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该染整工艺在使用汉麻纤维和蚕丝为交织织物的原料,制成坯布,形成在包括正面衣为麻面,反面裳为丝面的三层空气层编织结构,包括一面用50NM或36NM纯麻纱编织而成,中间层为低熔点丝150D/144F做连接层,另一面用60NM/2或120NM/2合股桑蚕丝或柞蚕丝编织而成,并在热水中进行清洗;在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过程中,利用活性染料在丝和麻染色原理的共性,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蚕丝改性,使用纯碱将PH值调整到8.5-9,使用改性剂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剂使用的是一个带有阳离子电荷的季铵盐,使蚕丝颜色饱满,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够更大程度发挥季铵盐的改性作用,同时不对季铵盐的改性作用产生影响。改性后的蚕丝表面含有大量的阳离子电荷,用来增加与活性染料的作用力,上染率和固色率提高。
也可以使用6488D改性剂,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改性时,针对交织织物的重量使用3-6%含量的6488D改性剂,在40度的温度下,处理20分钟,之后进行排液处理。
S2:中和清洗,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中和;使用热水进行中和清洗,在清洗液体中的碱性物质的同时,季铵盐在热水中加热时经过霍夫曼反应分解为水、三级胺和烯烃,从而减少季铵盐的存在,降低季铵盐的毒性。也可以对残留的6488D改性剂进行清洗,确保丝麻织物在染色前处于PH值中性的状态,在进行下一步操作时处于不会影响下一步操作的状态下进行染色。
S3:染色,在染色过程中可以对丝麻分别进行染色,也可以对丝麻同时进行染色,而染色的先后顺序主要看在染色过程中对染色过程的温度、染色时间、及染色过程中的PH值的控制。第一步进行蛋白质纤维和麻纤维同时染色,蛋白质纤维包括蚕丝等丝织品以及动物绒毛等毛制品,此处以蚕丝为例进行染色,使用活性染料REOS-ES、匀染剂REOS-H、中和酸在60度下对丝和麻面进行染色处理,在丝的染色中,因为丝中存在较多的活性基团,如氨基,羟基,可与活性染料行成共价键,在弱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比例比较高,化学反应发生在氨基上,主要也是主要是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反应;在高温下可再次对季铵盐进行霍夫曼反应;使用代用碱可将染液调整到碱性的环境,麻纤维在碱性介质中,其羟基会发生解离,形成了羟基负离子,在这种状态下可以与染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纤维--染料共价键。
染色工艺中染料浓度和染色助剂(盐,碱,匀染)的配合,通过工艺时间,PH值,温度,优选匀染剂和炼染助剂让丝和麻匀速同时上染,因为丝的耐碱性差,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过度脱胶,使丝素受损伤。利用色度学原理让面料产生同色异谱或同色同谱的现象。同色异谱是指光谱不同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同的视觉知觉,是三刺激值相同,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二同色异谱是指颜色相同,光谱不同,在一种光源下呈现相同的颜色,在另一种光源下却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以达到到颜色可以复制,控制品牌色彩可以防伪性和独特性。
活性染料即可使纤维素纤维,如麻纤维着色,也可以使蛋白质纤维,如蚕丝纤维着色,只是染色工艺和染色效果有差异,要想使二者着色效果一致、染色牢度好是一个技术难题。若想两者不发生沾色及其他变化,须根据染液的温度、PH值、染色的时间进行调整,从而使汉麻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着色效果一致,并提高染色牢度。
S4:低温皂洗固色,使用低温皂洗剂在60°的温度下清洗,低温皂洗剂选用酸性皂洗剂KS-800和/或KS-860,将染丝、染麻之后残存在反面裳的丝面、正面衣的麻面上的浮色去掉,防止在温度压力以及PH值改变的情况下,活性染料导致渗色和再玷污,造成二次染色,从而导致湿摩擦牢度、干摩擦牢度、水洗牢度、放沾色性能均不理想;保证织物的颜色鲜艳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提高织物的产品质量,之后使用固色剂进行固色,固色剂选用KT-5。
S5:后整理,使用抛光助剂、柔滑整理剂、防劈裂整理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染色后整理;并在100°至105°的温度下进行松式烘干、物理柔软,降低织物的含潮率;
S6:柔滑整理,使用柔滑整理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拉幅定型整理,拉幅定型,在120°至150°的温度下拉幅定型1分钟,拉幅成型后的成品面料的基本指标:针织三明治结构,克重180-230g/m2,幅宽在2米左右;梭织克重,180-250g/m2,幅宽1.5米左右。
在步骤S5中,低温皂洗的时间为10分钟。
活性染料包括氟代均三嗪,乙烯砜硫酸酯。
在步骤S6中,松式烘干的温度在100°至105°,保持含潮率在30%。
进一步,本发明的染整工艺可以先染纱线后交织,也可以批染。
基于上述染整工艺,下面针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对丝麻进行同时染色,具体步骤为:
S1:蚕丝改性,使用纯碱将PH值调整到8.5,季铵盐使用1g/L,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在80°到85°的水中处理30-40分钟。
S2:中和清洗,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中和,使用热水清洗一次,中和一次;
S3:染缸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g/L的多活性基活性染料REOS-ES,质量浓度为0.25/L的匀染剂REOS-H,质量浓度为4g/L的代用碱,质量浓度为8g/L的代用盐,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细纱置入染缸,对麻纤维进行染色,控制染缸内工作液的PH值为9,温度为60℃,上染时间为30min,排液;多活性基活性染料对丝麻同时上染;通过上述的染料及对时间、PH值、温度的控制,丝麻的上染率提高30-45%,固色率提高30%,多纤维沾色测试牢度,沾色牢度提高2级左右,纤维沾色牢度提高1-1.5级。
S4:低温皂洗固色,使用低温皂洗剂KS-860,含量为0.3g/l在60°的温度下清洗10分钟,将染丝、染麻之后残存在反面裳的丝面、正面衣的麻面上的浮色去掉;并使用固色剂KT-5,含量为0.3g/l,进行固色;
S5:后整理,在40°的温度下,使用抛光助剂,含量为0.2g/l、柔顺整理剂,含量为2%(对织物重)、防劈裂整理剂,含量为1%(对织物重)对织物进行染色后整理15分钟;对织物进行松式烘干温度控制在100-105度,保持织物的含潮率在30%。
S6:柔滑整理:使用柔顺整理剂,含量为2%(对织物重)拉幅定型,在120°至150°的温度下拉幅定型1分钟。
进一步,可以使用6488D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使用6488D的含量为交织织物重量的3%。
实施例2
对丝麻进行同时染色,具体步骤为:
S1:蚕丝改性,使用纯碱将PH值调整到8.7,季铵盐使用2g/L,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在80°到85°的水中处理30-40分钟。
S2:中和清洗,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中和,使用热水清洗一次,中和一次;
S3:染色使用多活性活性染料REOS-TB,含量为1.5%、匀染剂REOS-A50,含量为0.8g/l、中和酸REOS-CS,含量为4g/l,调整Ph值在8-9,在60°温度下对丝和麻同时染色30分钟,;
S4:低温皂洗固色,使用低温皂洗剂KS-860,含量为0.7g/l在60°的温度下清洗10分钟,将染丝、染麻之后残存在反面裳的丝面、正面衣的麻面上的浮色去掉;并使用固色剂KT-5,含量为0.7g/l,进行固色;
S5:后整理,在40°的温度下,使用抛光助剂,含量为0.35g/l、柔顺整理剂,含量为3%(对织物重)、防劈裂整理剂,含量为1.5%(对织物重)对织物进行染色后整理15分钟;对织物进行松式烘干温度控制在100-105度,保持织物的含潮率在30%;
S6:柔滑整理:柔顺整理剂,含量为3%(对织物重)拉幅定型,在120°至150°的温度下拉幅定型1分钟。
进一步,可以使用6488D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使用6488D的含量为交织织物重量的4.5%。
实施例3
对丝进行染色,不对麻进行染色,具体步骤为:
S1:蚕丝改性,使用纯碱将PH值调整到9,季铵盐使用3g/L,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在80°到85°的水中处理30-40分钟。
S2:中和清洗,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中和,使用热水清洗一次,中和一次;
S3:染色使用多活性基染料REOS-TB,含量为2%、匀染剂REOS-A5,含量为1g/l、中和酸REOS-CS,含量为5g/l,调整Ph值在4.5,在80°至90°温度下对反面裳的丝面进行染色处理30分钟,染丝结束后使用60°热水对织物进行清洗,
S4:低温皂洗固色,使用低温皂洗剂KS-8601g/l在60°的温度下清洗10分钟,将染丝、染麻之后残存在反面裳的丝面、正面衣的麻面上的浮色去掉;并使用固色剂KT-5,含量为1g/l,进行固色;
S5:后整理,在40°的温度下,使用抛光助剂,含量为0.5g/l、柔顺整理剂,含量为4%(对织物重)、防劈裂整理剂,含量为2%(对织物重)对织物进行染整后整理15分钟,松式烘干,降低织物的含潮率,保持织物的含潮率在30%;
S6:柔滑整理,再次在40°的温度下,使用柔顺整理剂,含量为4%(对织物重)拉幅定型,在120°至150°的温度下拉幅定型1分钟。
进一步,可以使用6488D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使用6488D的含量为交织织物重量的6%。
经过使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产品的染整工艺处理的麻丝织物,利用活性染料在丝和麻染色原理的共性,利用三元色配色原理,正面衣利用麻纤维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抗异味等多种特性;反面裳蚕丝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丙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酪氨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和光滑,并有一定的吸湿透气性。
在上述染色的颜色搭配过程中,运用三元色配色原理和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麻染为五正色,包括:白青黑赤黄,其中至少一种;蛋白质纤维染为五间色,包括:绿红碧紫骝黄其中至少一种。
五行是华夏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学说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以,在中国,“五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五行与颜色相对应分别为金对应白色,木对应青色,水对应黑色,火对应赤色,土对应黄色,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包括:水生木对应颜色黑色生青色,木生火对应颜色青色生赤色,火生土对应颜色赤色生黄色,土生金对应颜色黄色生白色,金生水对应颜色白色生黑色。
运用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是颜色的搭配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金木水火土对应,进一步与春夏秋冬四季对应,可以在合适的季节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而增强颜色对人的感官效果,使颜色搭配更加符合传统的审美观。通过三原色的配色原理,使颜色相得益彰,搭配合理,有一种分清与分不清的朦胧感,如两种颜色的纤维在相互交界的位置颜色产生混合,产生一种颜色分混相间朦胧的感觉。五行相生的配色原理,例如在使用黑色和青色进行搭配,两种颜色不同,但是在看的时候却不会有很轻的突兀感,方便人们观看的更加享受,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接受能力。
颜色相生,则画面协调,观之令人赏心悦目;颜色相克,则画面突兀,令人不适。有关:如具有“风水活化石”之美称的故宫紫禁城的五行色彩搭配就绝妙地体现了五行的颜色运用与搭配自古以来便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一颜色五行相生原则。紫禁城的城墙是红色的,而上面的琉璃瓦及故宫众多殿宇的金顶为黄色,体现了五行中火(红色)土(黄色)相生的原理。印证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色彩搭配艺术的完美结合。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构思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过程中,利用活性染料在丝和麻染色原理的共性,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蚕丝改性,使用改性剂对蚕丝进行改性处理,使蚕丝颜色饱满,上染率和固色率提高;
S2:热水清洗,使用热水进行清洗中和;
S3:染色,使用活性染料、匀染剂、炼染助剂、代用碱、代用盐在水中对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进行染色处理;
S4:低温皂洗固色,使用低温皂洗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清洗,将染色之后残存在交织织物上的浮色去掉,并使用固色剂进行固色;
S5:后整理,使用抛光助剂、柔滑整理剂、防劈裂整理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染色后整理;并在100°至105度的温度下进行松式烘干、物理柔软,降低织物的含潮率;
S6:柔滑整理,柔滑整理剂、对交织织物进行拉幅定型整理,在120°至150°的温度下拉幅定型1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S3中,运用三元色配色原理和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麻染为五正色,包括白青黑赤黄,其中至少一种,蛋白质纤维染为五间色,包括绿红碧紫骝黄其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五行相生的颜色搭配原理包括:水生木对应颜色黑色生青色,木生火对应颜色青色生赤色,火生土对应颜色赤色生黄色,土生金对应颜色黄色生白色,金生水对应颜色白色生黑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S3中,活性染料使用REOS-ES,含量为0.02-2g/l,匀染剂使用REOS-H,含量为0.2-1g/l,炼染助剂含量为0.3-1g/l,代用碱含量为3-5g/l,代用盐含量为6-10g/l,在60°的温度下进行染色处理30-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S1中所述改性剂为6488D,对织物重含量为3-6%,在40度的水温中处理20分钟,改性完成后进行排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S4中,低温皂洗剂选用酸性皂洗剂KS-800,含量为0.3-1g/l,固色剂选用KT-5,含量为0.3-1g/l,低温皂洗固色在60°的温度下进行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S6中,松式烘干后的织物含潮率保持在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活性染料包括氟代均三嗪,乙烯砜硫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抛光助剂在0.2-0.5g/l,所述柔滑整理剂对织物重占比在2-4%,所述防劈裂整理剂对织物重占比在1-2%。
CN202110235605.9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Pending CN113005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5605.9A CN113005793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5605.9A CN113005793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5793A true CN113005793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3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5605.9A Pending CN113005793A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基于蛋白质纤维和麻交织织物的染整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579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3142A (zh) * 2009-11-30 2010-05-26 浙江稽山印染有限公司 精细化麻类工艺纤维混纺产品环境友好染整工艺
CN104711873A (zh) * 2015-04-02 2015-06-17 太仓市宝明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3142A (zh) * 2009-11-30 2010-05-26 浙江稽山印染有限公司 精细化麻类工艺纤维混纺产品环境友好染整工艺
CN104711873A (zh) * 2015-04-02 2015-06-17 太仓市宝明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元臣 等: "阳离子改性剂DL改性蚕丝活性染料染色性研究", 《丝绸》 *
李星丽 等: "《色彩构成与设计》", 30 April 2017,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赵玉梁: "丝/麻交织物染整工艺技术", 《丝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0295B (zh) 棉-二醋酯纤维素纤维提花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2383235B (zh) 生态抑菌透气柔滑梭织面料
CN101812756B (zh) 用于家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真丝提花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65559B (zh) 牛奶蛋白纤维或其长丝或其混纺织物织造和染色的方法
CN104532611A (zh) 一种涤/锦/棉/氨纶多组分纤维面料印染方法
CN102418225B (zh) 一种竹纤维针织毛圈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62838A (zh) 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染色工艺
CN104032445A (zh) 由醋酯纤维丝和聚酯纤维丝制作的服装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01971960U (zh) 棉-二醋酯纤维素纤维提花面料
WO2019028805A1 (zh) 一种轻薄型多层结构的大提花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WO2021097886A1 (zh) 一种涤纶仿棉色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7022827B (zh) 一种经纱三套色小提花牛仔面料
CN113366162A (zh) 牛仔布织物和其用途
CN102418249B (zh) 一种铜氨亚麻交织布的染色整理工艺及铜氨亚麻交织面料
CN202072854U (zh) 蚕丝-二醋酯纤维提花面料
CN101343803A (zh) 一种大豆纤维与蚕丝混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407958A (zh) 一种床上用品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562812A (zh) 一种涤加人棉印花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13481740A (zh) 染色牛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8627A (zh) 一种双经轴提花围裙布的生产工艺
CN110592970B (zh) 一种全色莫代尔桃皮绒色织面料的染整加工方法和面料
CN102517754B (zh) 一种毛竹涤面料的染色和后整理工艺
CN101988269A (zh) 一种真丝、木浆纤维交织物的染色工艺
CN115161843B (zh) 一种天然抗菌超柔汉麻真丝高支高密精细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05780498A (zh) 柔软牛仔布的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