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5706A -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5706A
CN112985706A CN202110125044.7A CN202110125044A CN112985706A CN 112985706 A CN112985706 A CN 112985706A CN 202110125044 A CN202110125044 A CN 202110125044A CN 112985706 A CN112985706 A CN 112985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ncentration
heat exchange
leak
exchang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50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
蒲明明
朱超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50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5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06A/zh
Priority to EP22153606.3A priority patent/EP4036546B1/en
Priority to US17/588,085 priority patent/US2022024412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2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2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radia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用于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气体释放器、气体感应器及控制器,气体释放器、气体感应器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气体释放器用于向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气体感应器用于检测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将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控制器确定换热芯存在泄漏点。通过气体释放器在第一流道主动释放示踪气体,通过气体感应器自动监测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使得泄漏检测装置在换热芯的安装场地依然能够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极大地方便了换热芯的泄漏检测。

Description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芯泄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芯是间接蒸发冷却***的核心部件。热空气与冷空气在换热芯的内部通过不同的流道完成换热。由于不同的流道之间相互隔离,热空气与冷空气在换热过程中不接触,以获得高换热效率。在换热芯出厂前,一般通过在一个流道(例如流通热空气的热流道)注水,观测另一流道(例如流通冷空气的冷流道)是否有漏水,以检测换热芯的冷热流道是否串通泄漏。由于运输、安装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碰撞或者其它原因,导致换热芯产生了泄漏点。然而,换热芯在使用场地完成安装后,不方便注水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的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气体释放器、气体感应器及控制器。所述气体释放器、所述气体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气体释放器用于向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所述气体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
其中,换热芯在换热过程中,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流通扩散不同温度的气体,例如,第一流道扩散流通热空气,第二流道扩散流通冷空气。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是指经第二流道扩散流通的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浓度。
第一方面提供的泄漏检测装置,通过气体释放器向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主动释放示踪气体),使示踪气体于第一流道扩散流通,再通过气体感应器追踪检测经第二流道扩散流通的示踪气体的示踪气体浓度。若换热芯存在泄漏点,则气体感应器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若换热芯不存在泄漏点,则气体感应器检测不到示踪气体。
由于泄漏检测装置无需对换热芯进行注水,而是通过气体释放器对第一流道主动释放示踪气体,再通过气体感应器自动给监测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使得泄漏检测装置在换热芯的使用场地依然能够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极大地方便了对换热芯的泄漏检测,提高了泄漏检测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的检测点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气体感应器在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所在位置,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中的至少一个大于浓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则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检测点的数量为多个,提高泄漏检测装置对换热芯的泄漏检测精度。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感应器上的***,所述***用于定位所述气体感应器的所述检测点的位置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所述泄漏点位置,从而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的位置。泄漏检测装置在能够检测换热芯存在泄漏点的同时,亦能够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的位置,方便用户维修。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记录所述气体感应器在各个所述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检测时间;在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检测时间,确定存在所述泄漏点的所述第二流道位置。根据多个所述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检测时间,建立示踪气体浓度与时间变化关系模型。通过不同的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差异判定存有泄漏点的第二流道位置,简化泄漏检测装置的结构及步骤,方便了泄漏检测。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气体感应器于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运动,即气体感应器可活动地设置于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方便气体感应器于多个检测点检测,提高泄漏检测地灵活性,以及提高泄漏检测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气体释放器于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一流道开口的侧面活动,即气体释放器可活动地设置于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一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方便气体释放器对多个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在提高气体释放器的灵活性地同时,进一步提高泄漏检测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气体释放器与所述第一滑轨活动相接,所述气体感应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通过第一滑轨使得气体释放器沿换热芯设有第一流道的侧面运动,通过第二滑轨使得气体感应器能够沿换热芯设有第二流道的侧面运动,简化了泄漏检测装置的结构。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所述第二流道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提高泄漏检测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气体释放器向所述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所述第一流道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提高泄漏检测效果。
第二方面,一种泄漏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换热芯是否存在泄漏点,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气体释放器向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控制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获取所述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将所述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包括,控制所述气体感应器于多个所述检测点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气体感应器在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所在位置。
根据第二方面或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定位所述气体感应器的所述检测点的位置,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气体感应器在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的位置,所述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之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所述泄漏点位置,从而确定所述泄漏点在所述换热芯的位置。
根据第二方面或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记录所述气体感应器在各个所述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检测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之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检测时间,确定所述泄漏点在所述换热芯的位置。
根据第二方面或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所述第二流道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所述第一流道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芯的局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泄漏检测装置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时的在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泄漏检测装置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泄漏检测装置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时的在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泄漏检测装置对换热芯进行泄漏检测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泄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泄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换热芯10为间接冷却***(图未示)的核心部件,换热芯10采用交叉换热方式。换热芯10大致呈立方体结构。换热芯10包括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5及第四侧面17。第一侧面11与第三侧面15相对设置,第二侧面13与第四侧面17相对设置。换热芯10还包括第一流道101及第二流道103。第一流道101的一端开口贯穿第一侧面11,第一流道101的另一端开口贯穿第三侧面15。第二流道103的一端开口贯穿第二侧面13,第二流道103的另一端开口贯穿第四侧面17。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3用于流通气体。例如,在换热芯10进行换热时,第一流道101用于流通第一温度的气体(如热空气),第一流道101用于流通第二温度的气体(如冷空气),如此,可实现不同温度之间的气体进行换热。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3的数量均为多个。换热芯10还包括多个第一叠层105及多个第二叠层107,多个第一叠层105与多个第二叠层107交错设置,即以第一叠层105、第二叠层107、第一叠层105、第二叠层107……的排列方式进行堆叠。每个第一叠层105设有多个并列的第一流道101,每个第二叠层107设有多个并排的第二流道103。第一侧面11与第三侧面15均设有多个第一流道101的开口,第二侧面13与第四侧面17均设有多个第二流道103的开口。
理想状态下,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3完全相互隔离,即第一流道101内的气体不会流入第二流道103,及/或,第二流道103内的气体不会流入第一流道101,换而言之,换热芯10不存在泄漏点。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碰撞等因素,致使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3之间会发生串通泄漏,即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第一流道101内的气体会流入第二流道103,及/或,第二流道103内的气体会流入第一流道101。
可以理解,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3位于换热芯10的位置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换热芯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芯10大致呈圆柱体状,换热芯10设有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3能够实现热交换即可,对第一流道101的数量不作限定,对第二流道103的数量不作限定。
在换热芯10出厂前,换热芯10通常需进行注水泄漏检测。例如,在换热芯10的设有第一流道101的开口的第一侧面11通过工装进行封装,在设有第一流道101的开口的第三侧面15加压注水。然后,观测例如第二流道103是否有漏水,以检测换热芯10的不同的流道是否串通泄漏。
将换热芯10运输至使用场地并完成安装。请参阅图3,第一空间201与第二空间203之间设有隔离墙体205,隔离墙体205上设有安装口(图未标),换热芯10安装于安装口(图未标),其中第一侧面11与第四侧面17位于第一空间101,第二侧面13与第三侧面15位于第二空间103。换热芯10能够实现第一空间101与第二空间103之间的空气循环,例如,第一空间101为开放的室外空间,第二空间103为封闭的室内空间,换热芯10能够将第二空间103的空气排出至第一空间101(图3中所示意的室内循环),及将第一空间101的空气输入至第二空间103(图3中所示意的室外循环)。运输、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碰撞,容易导致换热芯10的第一流道103及/或第二流道105的侧壁产生泄漏点。而换热芯10已完成安装,使用场地可能会对注水泄漏检测造成限制或是不能使用注水泄漏检测,影响了泄漏检测效率。
基于此,请结合参阅图4,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泄漏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换热芯10是否存在泄漏点。泄漏检测装置30包括气体释放器31、气体感应器33及控制器35。气体释放器31与气体感应器33均与控制器35通信连接。气体释放器31用于向换热芯10的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气体感应器33用于检测换热芯10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并反馈至控制器35。控制器35用于将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控制器35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来自换热芯10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是指经第二流道103扩散流通的示踪气体。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泄漏检测装置30,通过气体释放器31向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主动释放示踪气体),使示踪气体于第一流道101扩散流通,再通过气体感应器33追踪检测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若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则气体感应器33能够检测出示踪气体浓度。若换热芯10不存在泄漏点,则气体感应器33检测不到示踪气体。
由于泄漏检测装置30无需对换热芯10进行注水,而是通过气体释放器31对第一流道101主动释放示踪气体,再通过气体感应器33自动给监测换热芯10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使得泄漏检测装置30在换热芯10的使用场地依然能够对换热芯10进行泄漏检测,极大地方便了对换热芯10的泄漏检测,提高了泄漏检测效率。
气体感应器33于多个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本实施方式中,检测点为气体感应器35在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开口的侧面(例如第二侧面13及/或第四侧面17)上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所在位置。即气体感应器35位于换热芯10的外部,对来自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进行浓度检测。控制器35还用于将各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至少一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时,则控制器35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可以理解,检测点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两个,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体感应器35还可以检测各第二流道103内部的示踪气体浓度。
具体地,泄漏检测装置30还包括支撑架36、第一滑轨37及第二滑轨38。第一滑轨37与第二滑轨38均设置于支撑架36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轨37位于换热芯10的第一侧面11所在一侧,第二滑轨38位于换热芯10的第四侧面17所在一侧。
气体释放器31与第一滑轨37滑动连接,以能够沿第一侧面11运动,实现对第一侧面11上的多个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如此,在提高气体释放器31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泄漏检测效率。
气体感应器33与第二滑轨38滑动连接,以能够沿第四侧面17运动,实现检测第四侧面17上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即气体感应器33可活动地设置于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开口的侧面上,方便气体感应器33于多个检测点检测,提高泄漏检测地灵活性,以及提高泄漏检测效率。
气体感应器33包括敏传感单元及信号处理单元。敏传感单元用于产生与示踪气体浓度呈线性关系的响应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响应信号进行背底消除、降噪、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等处理而获得示踪气体浓度。气体感应器33可以实时、定时或不定时在不同的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检测点为气体感应器33在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的开口的侧面上检测示踪气体浓度的位置。由于气体感应器33能够沿第四侧面17运动,以增加气体感应器33的检测点的数量,从而提高泄漏检测的精度及灵活性。可以理解,本申请对气体感应器33的结构不作限定,气体感应器33能够检测示踪气体浓度即可。
气体释放器31与气体感应器33通过联动装置(图未示)连接,以在气体释放器31改变位置时,气体感应器33亦改变检测点位置,例如,气体释放器31移动至其中一个第一叠层105的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时,气体感应器33移动至与第一叠层105相邻的第二叠层107并检测该第二叠层107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在方便控制的同时亦进一步提高泄漏检测的精度。
本实施方式中,示踪气体为氦气,氦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易于追踪。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方式对示踪气体的种类不作限定,例如示踪气体可以为氮气等。
泄漏检测装置30还包括***39。***39设置于气体感应器33上。***39用于定位气体感应器33各检测点的位置并反馈至控制器35。在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的情况下,控制器35还用于将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泄漏点位置,即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的位置。***39可以为带有定位***(例如全球定位***)的芯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39还可以为红外测距感应器等。本实施方式中,浓度阈值为0,可以理解,浓度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6、第一滑轨37与第二滑轨38可以省略,气体释放器31可自由移动,气体感应器33可自由移动,***39设置于气体感应器33上。
泄漏检测装置30还包括第一风机41及第二风机43。第一风机41用于控制第二流道103内的气体扩散速度。第一风机41设置于第一空间201。控制器35还用于在气体感应器33检测换热芯10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41的转速,以使示踪气体于第二流道103内以合适的速度扩散,例如,降低第一风机41的转速,使得气体感应器33有足够的时间去检测示踪气体浓度。
第二风机43用于控制第一流道101内的气体扩散速度。第二风机43设置于第二空间203。控制器35还用于在气体释放器31向换热芯10的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时,控制第二风机43的转速,例如,降低第二风机43的转速,使得示踪气体有足够的时间于第一流道101扩散并能够通过泄漏点进入第二流道103。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风机41与第二风机43均为抽风机。在换热芯10进行换热时,第一风机41用于促进第二空间203的空气经第二流道103输出至第一空间201,完成第二空间203至第一空间201的空气循环;第二风机43用于促进第一空间201的空气经第一流道101输入至第二空间203,完成第一空间201至第二空间203的空气循环。
可以理解,控制器35可以根据第一空间201、第二空间203的环境因素、示踪气体等控制第一风机41与第二风机43的转速,第一风机41可以为抽风机或排风机,第二风机43可以为抽风机或排风机。
更具体地,控制器35包括存储单元351、处理单元353及显示单元355。存储单元351预存有换热芯10的模型。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353用于根据各检测点及相应的示踪气体浓度建立关系图谱,在至少一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时,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并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的位置。处理单元353还用于控制显示单元355结合换热芯的模型显示检测结果,以图示化显示,方便用户查看。检测结果包括气体感应器39在各检测点及各检测点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在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的情况下,处理单元353还控制显示单元355显示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报警信息包括泄漏点的位置。可以理解,本申请对报警信息的形式不作限定,例如,报警信息可以为圈状图形,将显示单元355所显示的换热芯10的模型中的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位置圈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结果还包括各检测点相应的检测时间等。
存储单元351还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处理单元353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数据,实现移动终端200的各种功能。存储单元可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多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泄漏检测装置3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检测数据)等。此外,存储单元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单元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与处理单元相连接。存储单元351也可以和处理单元353集成在一起。
处理单元353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需泄漏检测装置30对换热芯10进行泄漏点检测时,控制器35控制气体释放器31向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控制器35控制气体感应器33运动并在多个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控制器35获取各检测点的位置及相应的示踪气体浓度。控制器35将各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至少一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控制器35确定(判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控制器35将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泄漏点位置,即控制器35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的位置。若所有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均小于浓度阈值,则控制器35确定换热芯10不存在泄漏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与图6,泄漏检测装置30可以省略***及滑轨,气体释放器31设置于换热芯10设有第一流道(图未示)的侧面所在一侧,气体感应器33设置于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图未示)的侧面所在一侧,例如,第一侧面11与第四侧面17位于第一空间201,第二侧面13与第三侧面17位于第二空间203,气体释放器31设置于换热芯10的第一侧面11所在一侧,气体感应器33位于换热芯10的第四侧面17所在一侧,气体释放器31与气体感应器33均位于第一空间20气体感应器33用于检测第二流道103内的多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控制器35还用于记录气体感应器33在各检测点的检测时间。在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的情况下,控制器35还用于根据多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相应的检测时间,确定存在所述泄漏点的第二流道位置。较为具体地,控制器35可根据多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相应的检测时间,建立示踪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模型。控制器35可根据示踪气体于第二流道103内扩散速度与不同检测点之间的示踪气体扩散时间,计算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泄漏检测装置30还可以省略***39,气体感应器3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气体感应器35分布于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的侧面上,每个气体感应器33于设有第二流道103的侧面的所在位置为检测点。存储单元351预存储各气体感应器35所在的检测点位置。当处理单元353确定换热芯10存有泄漏点时,标识出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为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的位置。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泄漏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换热芯是否存在泄漏点。泄漏检测方法可通过上述泄漏检测装置30。泄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控制气体释放器31向换热芯10的第一流道103提供示踪气体。本实施方式中,示踪气体为氦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示踪气体可以为其他方便追踪的气体,例如,氢气、氮气等。
步骤103,控制气体感应器33检测换热芯10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
步骤105,获取气体感应器33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
步骤107,将气体感应器33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109,若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
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气体感应器33检测来自换热芯10的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包括,控制气体感应器33于多个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检测点为气体感应器33在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开口的侧面上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所在位置。
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定位气体感应器33的检测点的位置,检测点为气体感应器33在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开口的侧面上检测示踪气体浓度的位置;确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之后,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位置标识为泄漏点位置,从而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位置。
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记录气体感应器33在各个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检测时间;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之后,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检测时间,确定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点位置。
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一风机41的转速,以控制第二流道103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以及,控制第二风机43的转速,以控制第一流道101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
可以理解,上述泄漏检测方法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例如,步骤101、步骤103、步骤105可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上述泄漏检测方法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或装置实现。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另一种泄漏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换热芯是否存在泄漏点。泄漏检测方法可通过上述泄漏检测装置30实施。泄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启动检测。
步骤302,控制气体释放器31沿换热芯10设有第一流道101的侧面运动并向第一流道101提供示踪气体。
步骤303,控制气体感应器33沿换热芯10设有第二流道103的侧面运动并在检测点检测第二流道103的示踪气体浓度。
步骤304,获取气体感应器33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
步骤305,获取***39反馈的气体感应器33的检测点位置。
步骤306,将气体感应器33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比较。
步骤307,判断换热芯10是否存在泄漏点,若判定换热芯10存在泄漏点(即判定为是)则执行步骤308,若判定换热芯10不存在泄漏点(即判定为否),则返回步骤304。
步骤308,将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位置。
步骤309,控制显示单元39显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存在泄漏点的第二流道103位置。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泄漏检测方法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例如,步骤302、步骤303、步骤305可同时进行。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本申请中使用的诸如“包括”以及“可以包括”之类的表述表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构成要素的存在性,并且并不限制一个或多个附加功能、操作和构成要素。在本申请中,诸如“包括”和/或“具有”之类的术语可解释为表示特定特性、数目、操作、构成要素、组件或它们的组合,但是不可解释为将一个或多个其它特性、数目、操作、构成要素、组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性或添加可能性排除在外。
此外,在本申请中,表述“和/或”包括关联列出的词语中的任意和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和/或B”可以包括A,可以包括B,或者可以包括A和B这二者。
在本申请中,包含诸如“第一”和“第二”等的序数在内的表述可以修饰各要素。然而,这种要素不被上述表述限制。例如,上述表述并不限制要素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上述表述仅用于将一个要素与其它要素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指示不同的用户设备,尽管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都是用户设备。类似地,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要素可以被称为第二要素,类似地,第二要素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要素。
当组件被称作“连接”或“接入”其他组件时,应当理解的是:该组件不仅直接连接到或接入到其他组件,而且在该组件和其它组件之间还可以存在另一组件。另一方面,当组件被称作“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其他组件的情况下,应该理解它们之间不存在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装置包括气体释放器、气体感应器及控制器,所述气体释放器、所述气体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气体释放器用于向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所述气体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的检测点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气体感应器在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所在位置,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中的至少一个大于浓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感应器上的***,所述***用于定位所述气体感应器的所述检测点的位置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所述泄漏点位置,从而确定存在所述泄漏点的所述第二流道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记录所述气体感应器在各个所述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检测时间;
在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检测时间,确定存在所述泄漏点的所述第二流道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气体感应器于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气体释放器于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一流道开口的侧面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所述气体释放器与所述第一滑轨活动相接,所述气体感应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气体释放器向所述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
10.一种泄漏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换热芯是否存在泄漏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气体释放器向换热芯的第一流道提供示踪气体;
控制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
获取所述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
将所述气体感应器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与浓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气体感应器检测所述换热芯的第二流道的示踪气体浓度,包括,控制所述气体感应器于多个所述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气体感应器在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所在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定位所述气体感应器的所述检测点的位置,所述检测点为所述气体感应器在所述换热芯设有所述第二流道开口的侧面上检测所述示踪气体浓度的位置;
所述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之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检测到的示踪气体浓度大于浓度阈值的检测点的位置标识为所述泄漏点位置,从而确定存在所述泄漏点的第二流道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记录所述气体感应器在各个所述检测点检测示踪气体浓度时的检测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换热芯存在泄漏点之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检测点的示踪气体浓度与在多个所述检测点的检测时间,确定存在所述泄漏点的第二流道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所述第二流道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以控制所述第一流道内的示踪气体扩散速度。
CN202110125044.7A 2021-01-29 2021-01-29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2985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5044.7A CN112985706A (zh) 2021-01-29 2021-01-29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EP22153606.3A EP4036546B1 (en) 2021-01-29 2022-01-27 Leakag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US17/588,085 US20220244129A1 (en) 2021-01-29 2022-01-28 Leakag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5044.7A CN112985706A (zh) 2021-01-29 2021-01-29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5706A true CN112985706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5044.7A Pending CN112985706A (zh) 2021-01-29 2021-01-29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4129A1 (zh)
EP (1) EP4036546B1 (zh)
CN (1) CN1129857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9113A (zh) * 2022-09-20 2022-10-2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3766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浙江大学 一种气体泄漏检测***、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8954A (en) * 1974-01-24 1977-10-19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Leakage test method
US4524607A (en) * 1982-04-05 1985-06-25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leaking tubes
US5304800A (en) * 1992-11-10 1994-04-19 Nalco Chemical Company Leak detection and responsive treatment in industrial water processes
US20090145200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Hemant Kumar Heat exchanger leak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R2955661A1 (fr) * 2010-01-25 2011-07-29 Mcd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verification d'etancheite d'echangeurs thermiques
CN104166352A (zh) * 2014-08-04 2014-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泄漏检测仪及气体泄漏检测控制方法
CN205579168U (zh) * 2016-04-16 2016-09-14 姜勇 一种新型的埋地天然气管道的气体泄漏报警器
CN107271110A (zh) * 2017-07-12 2017-10-20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点定位检测方法
CN108533968A (zh) * 2018-05-09 2018-09-14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示踪气体的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点定位方法
CN109781359A (zh) * 2019-03-13 2019-05-21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密封性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0081317A (zh) * 2019-03-18 2019-08-02 清华大学 泄漏源定位装置和***
CN110107815A (zh) * 2018-11-08 2019-08-09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燃气管道的泄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9309681U (zh) * 2018-11-27 2019-08-27 保定光阳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管道输送漏气检测装置
CN209841308U (zh) * 2019-05-17 2019-12-2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的漏率检测装置
CN110836331A (zh) * 2019-10-12 2020-02-25 吉林省百瑞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中管道和阀井中的泄漏监测***及方法
CN112197913A (zh) * 2020-10-16 2021-01-08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式管道漏点检测定位装置及其检测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45218A (de) * 1965-10-05 1967-10-15 Sulzer Ag Verfahren zur Ortung eines Lecks in einem Wärmeübertrager sowie Vorrichtung zur Ausführung des Verfahrens
GB2153089B (en) * 1984-01-24 1988-01-20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 Leak detecting matrix for heat exchangers
GB8524933D0 (en) * 1985-10-09 1985-11-13 Bl Tech Ltd Leak detector
GB2396923B (en) * 2003-04-01 2005-03-16 Western Technical Services Int Heat exchangers
ITUD20030089A1 (it) * 2003-04-22 2004-10-23 Cga Comp Gen Allumino Spa Sistema automatizzato per la rilevazione in linea delle perdite su pannelli contenenti un circuito destinato a ricevere la circolazione di un fluido refrigerante e destinati a gruppi di refrigerazione.
CN101408466B (zh) * 2008-11-08 2010-06-02 宁夏电力科技教育工程院 管壳式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2539081B (zh) * 2011-12-16 2014-05-07 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氦气检测多腔容器密封性的方法
US20190383509A1 (en) * 2017-03-02 2019-12-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US11300365B2 (en) * 2018-06-19 2022-04-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eat exchanger and leak det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8954A (en) * 1974-01-24 1977-10-19 Maschf Augsburg Nuernberg Ag Leakage test method
US4524607A (en) * 1982-04-05 1985-06-25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leaking tubes
US5304800A (en) * 1992-11-10 1994-04-19 Nalco Chemical Company Leak detection and responsive treatment in industrial water processes
US20090145200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Hemant Kumar Heat exchanger leak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89193A (zh) * 2007-12-06 2010-11-17 Apv北美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的泄漏测试方法和设备
FR2955661A1 (fr) * 2010-01-25 2011-07-29 Mcd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verification d'etancheite d'echangeurs thermiques
CN104166352A (zh) * 2014-08-04 2014-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泄漏检测仪及气体泄漏检测控制方法
CN205579168U (zh) * 2016-04-16 2016-09-14 姜勇 一种新型的埋地天然气管道的气体泄漏报警器
CN107271110A (zh) * 2017-07-12 2017-10-20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点定位检测方法
CN108533968A (zh) * 2018-05-09 2018-09-14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示踪气体的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点定位方法
CN110107815A (zh) * 2018-11-08 2019-08-09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燃气管道的泄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9309681U (zh) * 2018-11-27 2019-08-27 保定光阳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管道输送漏气检测装置
CN109781359A (zh) * 2019-03-13 2019-05-21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密封性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0081317A (zh) * 2019-03-18 2019-08-02 清华大学 泄漏源定位装置和***
CN209841308U (zh) * 2019-05-17 2019-12-2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板的漏率检测装置
CN110836331A (zh) * 2019-10-12 2020-02-25 吉林省百瑞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中管道和阀井中的泄漏监测***及方法
CN112197913A (zh) * 2020-10-16 2021-01-08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式管道漏点检测定位装置及其检测定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9113A (zh) * 2022-09-20 2022-10-2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
CN115219113B (zh) * 2022-09-20 2022-12-2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44129A1 (en) 2022-08-04
EP4036546A1 (en) 2022-08-03
EP4036546B1 (en)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5706A (zh)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方法
Jiang et al. MAQS: a personalized mobile sensing system for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CN100545582C (zh) 测量数据中心内的物理特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53563B (zh) 认证***和认证方法
US8985847B2 (en) Thermal resistance-based monitoring of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US8174829B1 (en) Cooling electronic devices provided in rows of racks
CN105138981A (zh) 活体检测***和方法
Khalili et al. Impact of tile design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open and enclosed aisles
KR101995311B1 (ko) 공조 시스템의 고장 진단 장치 및 진단 방법
US20190063759A1 (en) Air handling vent control
CN103019340A (zh) 服务器及其散热方法
CN116699072B (zh) 基于侦测巡航的环境预警方法
KR20190072328A (ko) 냉각수 부족 진단 방법
US9310251B2 (en) Automated object classification using temperature profiles
Walker et al. Energy Implications of In-Line Filtration in California
US7412346B2 (en) Real-time temperture detection during test
Persily et al. A comparison of measured and predicted infiltration rates
US1195693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hybrid air/liquid cooling system of a building
CN100359311C (zh) 一种测试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方法及专用测试装置
Wu et al. Air distribution in a multi-occupant room with mixing or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with or without floor or ceiling heating
US10285304B1 (en) Rack-level test room
JP2006257745A (ja) 通水試験方法、通水試験システム、および通水試験プログラム
Ejenakevwe et al.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irflow and refrigerant charge faults in residential HVAC systems using IoT-enabled measurements
CN117232725A (zh) 双相冷板***冷液泄露检测方法及***
CN114992151B (zh) 风机任意位置随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8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