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2051B -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2051B
CN112982051B CN202110196041.2A CN202110196041A CN112982051B CN 112982051 B CN112982051 B CN 112982051B CN 202110196041 A CN202110196041 A CN 202110196041A CN 112982051 B CN112982051 B CN 112982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me
cement mixed
mixed lay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6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2051A (zh
Inventor
温俊魁
楚晓龙
郜天伟
郜永杰
吕厚磊
李春艳
丁玉琳
李永杰
张光辉
张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960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2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2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2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foundations from destructive influences of moisture, frost or vib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00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 E02D1/08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after finishing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属于道路施工领域,包括砂石颗粒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排水基层、缓冲层、轻质填料(EPS)层、素土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I、沥青层。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能够快速搭设路基,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即可完成,解决了现有喀斯特地貌道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信号接收放大器接收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数据,进行加固调整,并且在道路养护阶段,还可以接收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回水道内的水位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区主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
专利201510162456.2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貌基础雨季中塔位基坑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磨钻开挖或阶梯交替型***开挖基坑,并在基坑护壁施工时,预埋PVC导水管,管口采用干稻草、细密砂网进行包裹;将积水分为严重、中等、一般,对于积水严重的喀斯特地貌基坑,宜采用明排水法开挖;对于积水中等的喀斯特地貌基坑,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漏斗提升水下浇筑混凝土法;对于积水一般的喀斯特地貌基坑,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吊包抽水浇筑混凝土法。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塔位基坑施工的效率,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下坠和垮塌。
专利201610824112.8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貌隧道串珠状环向连续溶洞处理方法,其方法为分别进行应急处理措施、拱顶溶洞的初期支护处理、左侧拱脚溶洞的初期支护处理和右侧拱腰溶洞的初期支护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喀斯特地貌隧道串珠状环向连续溶洞处理方法,安全可靠、科学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工期紧凑地解决了串珠状溶洞施工技术难题,为以后类似的溶洞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尤其是拱顶溶洞处理方法,达到了省时、省力、便于施工的效果。
专利202020022251.0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貌溶洞地段路基石方运输装置。所述喀斯特地貌溶洞地段路基石方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凸块、压缩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弹簧和储存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安装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有所述储存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面等距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面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压缩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所述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凸块;连接机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地段路基石方运输装置避免石方掉落。
然而,因为喀斯特地貌空隙多,雨水大。路面使用过程中,车辆行驶于路面造成长时间震动,加之降雨量大,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形成路面的凹陷沉降,即喀斯特地貌的路面使用寿命明显低于一般平原地区。现有技术中的喀斯特地貌路面传统施工方法形成的路基由于在雨季来临时,容易塌陷,使用寿命短。为此,采用新的喀斯特地貌路基施工方法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排水性更好,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了新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进度并且便于及时养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喀斯特地貌路基施工方法,通过砂石颗粒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排水基层、缓冲层、轻质填料EPS层、素土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I、沥青层的铺设,最终提高喀斯特地貌路基的使用寿命,成功解决了喀斯特地貌路基使用寿命短的难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包括砂石颗粒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排水基层、缓冲层、轻质填料EPS层、素土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I、沥青层,
所述砂石颗粒层向下10cm是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线,
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下铺设有砂石颗粒层,
所述排水基层下铺设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
所述缓冲层下铺设有所述排水基层,
所述轻质填料EPS层下铺设有所述缓冲层,
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设置有混凝土加强层II,
所述素土层下铺设有所述轻质填料EPS层,
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下铺设有所述素土层,
沥青层下铺设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采用砂石颗粒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排水基层、缓冲层、轻质填料EPS层、素土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I、沥青层的铺设。通过砂石颗粒层可以排除地下河,暗湖水流的影响。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石灰水泥混合层II采用水泥、石灰、黏土配比为5:10:85的比例。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压实度均大于96%。采用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石灰水泥混合层II可以使路基的抗压性能得到提升,又不降低路基的排水性。采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设置有混凝土加强层II可以有效避免雨季长时间冲刷带来的路基的水土流失。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基层包括混凝土加强层I和回水道,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设置于所述回水道的两侧,所述回水道包括钢丝网、U型钢材、加强筋、轻钢支撑板、轻钢支撑柱、水位探测器、发生器固定架、防滑底座;所述排水基层顶部设置有轻钢支撑板,所述轻钢支撑板下部设置有轻钢支撑柱;所述轻钢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发生器固定架;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架上安装有微型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轻钢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水位探测器;所述轻钢支撑柱底部设置有防滑底座;所述轻钢支撑板上部设置有钢丝网与U型钢材、加强筋交织形成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上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所述回水道与路基两侧排水沟相连;所述轻钢支撑板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水位探测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微型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设置有防水结构。通过内部回水道的设置可以大大增加排水基层的排水性,通过加强结构的设置,可以大大增加回水道上的承压,避免回水道被压塌,通过缓冲层的设置可以增加路基的防裂性;通过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设置,可以接受水位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信息;在施工阶段,通过***通信设备接收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信号,即安全又方便的监控水位和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指令使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关闭设备,可以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水位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回水道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承重顶板、调节卡位结构、承重底座、承重顶板凹槽、承重底座凹槽;所述支撑结构沿着道路铺设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回水道内;所述承重顶板上部接触轻钢支撑板;所述调节卡位结构转动可以使所述承重顶板上、下移动;所述承重顶板和所述调节卡位结构之间的管件内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可以微调所述承重顶板和所述调节卡位结构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便于在施工阶段架设回水道并且增加了降水量大时,回水道的抗压能力,通过调节卡位结构调节支撑结构的竖直高度,满足不同路况施工需求。通过高强度的弹性组件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省增加支撑力。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结构中,所述钢丝网呈米字型排布,所述加强筋沿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所述U型钢材沿垂直于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加强筋为金属材质,所述钢丝网、U型钢材、加强筋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通过钢丝网呈米字型排布、加强筋以及U型钢材具体的排布方式可以使加强结构的强度得到提升。沿着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加强筋可以均摊道路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均采用石灰与水泥混合而成,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压缩模量为Es不小于3MPa;所述缓冲层可以采用CA砂浆、EVA橡胶片材中的一种;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20cm;所述缓冲层的压缩模量为Es,所述Es满足0.5MPa≤Es≤0.7MPa。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路基的抗压性,同时又不降低路基的排水性。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底座包括底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底部固定装置中部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套接的轻钢支撑柱;所述防滑底座位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中。通过防滑底座埋设固定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中的设置可以固定轻钢支撑柱。
此外,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
步骤1:在休整完的路面上均匀铺设砂石颗粒层,所述砂石颗粒层要在所述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线以上10cm;
步骤2:石颗粒层上铺设石灰水泥混合层I,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采用石灰与水泥多层间隔铺设,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的厚度为25-30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3:在石灰水泥混合层I上架设所述排水基层,先沿着道路施工方向间隔架设所述回水道的支撑结构,将所述防滑底座间隔埋设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中,在所述防滑底座上连接有轻钢支撑柱;在所述承重顶板上架设轻钢支撑板,将所述承重顶与轻钢支撑板进行固定;在所述轻钢支撑板上铺设钢丝网、U型钢材和加强筋,先把钢丝网呈米字型排布,再把加强筋沿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接着使所述U型钢材沿垂直于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将所述钢丝网、U型钢材和加强筋进行焊接固定;在所述回水道两侧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回水道水平面持平;
步骤4:在所述排水基层上铺设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20cm;进行碾压压力测试,所述缓冲层的压缩模量为Es,所述Es满足0.5MPa≤Es≤0.7MPa;
步骤5:在所述缓冲层上铺设轻质填料(EPS)层,所述轻质填料层的厚度为10-20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铺设混凝土加强层II;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I的厚度与轻质填料层一致;
步骤6: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上铺设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厚度为10-15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7:在所述素土层上铺设石灰水泥混合层II;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厚度为10-15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8:在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上铺设沥青层。
通过以上施工步骤的设置,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可以适用于新的路基施工,该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能够快速搭设路基,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即可完成,解决了现有喀斯特地貌道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信号接收放大器接收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数据,进行加固调整,并且在道路养护阶段,还可以接收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回水道内的水位情况。本发明有利于实现喀斯特地貌的施工和养护,为具有其他相似地质条件的路基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砂石颗粒层采用直径8~10cm的碎石铺砌而成,砂石颗粒层的抗压强度不小于22MPa;所述步骤3中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所述砂石颗粒层可以排除地下河,暗湖水流的影响。通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加强层I和混凝土加强层II的设置提升了路基的强度。通过混凝土加强层II设置于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可以防止轻质填料(EPS)层的流失,大大增加了路基的使用寿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创新。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轻钢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水位探测器;在所述轻钢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发生器固定架;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架上安装有微型超声波发生器;在施工阶段,通过***通信设备接收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信号,可以监控水位和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指令使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关闭设备,可以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接收相应信号,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水位情况。通过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设置,可以接受水位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信息;在施工阶段,通过***通信设备接收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信号,可以监控水位和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指令使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关闭设备,可以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水位情况。这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在需要时候检测路面情况,视路面具体实际使用情况而选择是否进行养护,大大节约了养护的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缓冲层可以有由两层交错铺设的厚度为10mm的CA砂浆、EVA橡胶片材组成。通过缓冲层的设置可以增加路基的防裂性;通过成型的EVA橡胶片材的铺设可以节约施工时间,大大提升施工进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可以适用于喀斯特地貌,该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能够快速搭设路基,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即可完成,解决了现有喀斯特地貌道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通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加强层I和混凝土加强层II的设置提升了路基的强度。通过缓冲层的设置可以增加路基的防裂性;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便于在施工阶段架设回水道并且增加了回水道的抗压能力,通过调节卡位结构调节支撑结构的竖直高度,满足不同路况施工需求。通过高强度的弹性组件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省增加支撑力。通过钢丝网呈米字型排布、加强筋以及U型钢材具体的排布方式可以使加强结构的强度得到提升。沿着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加强筋可以均摊道路的压力。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路基的抗压性,同时又不降低路基的排水性。
通过混凝土加强层II设置于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可以防止轻质填料(EPS)层的流失,大大增加了路基的使用寿命。可以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水位情况。这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在需要时候检测路面情况,视路面具体实际使用情况而选择是否进行养护,大大节约了养护的成本。通过缓冲层的设置可以增加路基的防裂性;通过成型的EVA橡胶片材的铺设可以节约施工时间,大大提升施工进度。本发明有利于实现喀斯特地貌的施工和养护,为具有其他相似地质条件的路基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路基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回水道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回水道的刨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回水道内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中:1—钢丝网、2—U型钢材、3—加强筋、4—轻钢支撑板、5—轻钢支撑柱、6—水位探测器、7—发生器固定架、8—防滑底座、9—砂石颗粒层、10—排水基层、11—缓冲层、13—轻质填料(EPS)层、15—支撑轴、16—承重顶板、17—调节卡位结构、18—承重底座、19—承重顶板凹槽、20—承重底座凹槽、22—石灰水泥混合层I、23—石灰水泥混合层II、24—素土层、25—沥青层。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包括砂石颗粒层9、石灰水泥混合层I22、排水基层10、缓冲层11、轻质填料EPS层13、素土层24、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沥青层,所述砂石颗粒层9向下10cm是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线,
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22下铺设有砂石颗粒层9,
所述排水基层10下铺设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22,
所述缓冲层11下铺设有所述排水基层10,
所述轻质填料EPS层13下铺设有所述缓冲层11,
所述轻质填料EPS层13的两侧设置有混凝土加强层II,所述素土层24下铺设有所述轻质填料EPS层13,
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下铺设有所述素土层24,
沥青层下铺设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采用砂石颗粒层9、石灰水泥混合层I22、排水基层10、缓冲层11、轻质填料EPS层13、素土层24、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沥青层的铺设。通过砂石颗粒层9可以排除地下河,暗湖水流的影响。石灰水泥混合层I22和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采用水泥、石灰、黏土配比为5:10:85的比例。石灰水泥混合层I22和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的压实度均大于96%。采用石灰水泥混合层I22和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可以使路基的抗压性能得到提升,又不降低路基的排水性。采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设置有混凝土加强层II可以有效避免雨季长时间冲刷带来的路基的水土流失。
实施例2: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例1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排水基层10包括混凝土加强层I和回水道,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设置于所述回水道的两侧,所述回水道包括钢丝网1、U型钢材2、加强筋3、轻钢支撑板4、轻钢支撑柱5、水位探测器6、发生器固定架7、防滑底座8;所述排水基层10顶部设置有轻钢支撑板4,所述轻钢支撑板4下部设置有轻钢支撑柱5;所述轻钢支撑柱5外侧设置有发生器固定架7;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架7上安装有微型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轻钢支撑柱5上还设置有水位探测器6;所述轻钢支撑柱5底部设置有防滑底座8;所述轻钢支撑板4上部设置有钢丝网1与U型钢材2、加强筋3交织形成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上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11;所述回水道与路基两侧排水沟相连;所述轻钢支撑板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水位探测器6,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微型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设置有防水结构。通过内部回水道的设置可以大大增加排水基层10的排水性,通过加强结构的设置,可以大大增加回水道上的承压,避免回水道被压塌,通过缓冲层11的设置可以增加路基的防裂性;通过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设置,可以接受水位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信息;在施工阶段,通过***通信设备接收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的信号,可以监控水位和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指令使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关闭设备,可以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水位情况。
实施例3: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例2相同,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的回水道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15、承重顶板16、调节卡位结构17、承重底座18、承重顶板凹槽19、承重底座凹槽20;所述支撑结构沿着道路铺设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回水道内;所述承重顶板16上部接触轻钢支撑板4;所述调节卡位结构17转动可以使所述承重顶板16上、下移动;所述承重顶板16和所述调节卡位结构17之间的管件内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可以微调所述承重顶板16和所述调节卡位结构17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结构的设置,便于在施工阶段架设回水道并且增加了回水道的抗压能力,通过调节卡位结构17调节支撑结构的竖直高度,满足不同路况施工需求。通过高强度的弹性组件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省增加支撑力。
实施例4: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例2相同,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加强结构中,所述钢丝网1呈米字型排布,所述加强筋3沿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所述U型钢材2沿垂直于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加强筋3为金属材质,所述钢丝网1、U型钢材2、加强筋3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通过钢丝网1呈米字型排布、加强筋3以及U型钢材2具体的排布方式可以使加强结构的强度得到提升。沿着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加强筋3可以均摊道路的压力。
实施例5: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例1相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22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均采用石灰与水泥混合而成,石灰水泥混合层I22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的压缩模量为Es不小于3MPa;所述缓冲层11可以采用CA砂浆、EVA橡胶片材中的一种;所述缓冲层11的厚度为10-20cm;所述缓冲层11的压缩模量为Es,所述Es满足0.5MPa≤Es≤0.7MPa。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22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的设置大大增强了路基的抗压性,同时又不降低路基的排水性。
实施例6: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例2相同,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防滑底座8包括底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底部固定装置中部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套接的轻钢支撑柱5;所述防滑底座8位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22中。通过防滑底座8埋设固定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22中的设置可以固定轻钢支撑柱5。关于道路施工方法,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
步骤1:在休整完的路面上均匀铺设砂石颗粒层9,所述砂石颗粒层9要在所述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线以上10cm;
步骤2:石颗粒层上铺设石灰水泥混合层I22,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22采用石灰与水泥多层间隔铺设,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22的厚度为25-30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3:在石灰水泥混合层I22上架设所述排水基层10,先架设所述回水道的支撑结构,将所述防滑底座8间隔埋设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22中,在所述防滑底座8上连接有轻钢支撑柱5;在所述承重顶板16上架设轻钢支撑板4,将所述承重顶与轻钢支撑板4进行固定;在所述轻钢支撑板4上铺设钢丝网1、U型钢材2和加强筋3,先把钢丝网1呈米字型排布,再把加强筋3沿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接着使所述U型钢材2沿垂直于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将所述钢丝网1、U型钢材2和加强筋3进行焊接固定;在所述回水道两侧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回水道水平面持平;
步骤4:在所述排水基层10上铺设缓冲层11,所述缓冲层11的厚度为10-20cm;进行碾压压力测试,所述缓冲层11的压缩模量为Es,所述Es满足0.5MPa≤Es≤0.7MPa;
步骤5:在所述缓冲层11上铺设轻质填料(EPS)层13,所述轻质填料层的厚度为10-20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13的两侧铺设混凝土加强层II;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I的厚度与轻质填料层一致;
步骤6: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13上铺设素土层24;所述素土层24的厚度为10-15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7:在所述素土层24上铺设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的厚度为10-15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8:在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23上铺设沥青层。
通过以上施工步骤的设置,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可以适用于新的路基施工,该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能够快速搭设路基,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即可完成,解决了现有喀斯特地貌道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信号接收放大器21接收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数据,进行加固调整,并且在道路养护阶段,还可以接收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回水道内的水位情况。本发明有利于实现喀斯特地貌的施工和养护,为具有其他相似地质条件的路基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砂石颗粒层9采用直径8~10cm的碎石铺砌而成,砂石颗粒层9的抗压强度不小于22MPa;所述步骤3中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所述砂石颗粒层9可以排除地下河,暗湖水流的影响。通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加强层I和混凝土加强层II的设置提升了路基的强度。通过混凝土加强层II设置于所述轻质填料(EPS)层13的两侧,可以防止轻质填料(EPS)层13的流失,大大增加了路基的使用寿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施工技术是一个创新。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轻钢支撑柱5上还设置有水位探测器6;在所述轻钢支撑柱5外侧设置有发生器固定架7;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架7上安装有微型超声波发生器;在施工阶段,通过***通信设备查看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接收的信号,可以监控水位和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指令使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关闭,可以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以接收相应信号,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结构和水位情况。这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在需要时候检测路面情况,视路面具体实际使用情况而选择是否进行养护,大大节约了养护的成本。由于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路基养护周期相对较短,而每个路段的情况又不完全一样,通过设置上述检测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养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缓冲层11可以有由两层交错铺设的厚度为10mm的CA砂浆、EVA橡胶片材组成。通过缓冲层11的设置可以增加路基的防裂性;通过成型的EVA橡胶片材的铺设可以节约施工时间,大大提升施工进度。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颗粒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排水基层、缓冲层、轻质填料EPS层、素土层、石灰水泥混合层II、沥青层,所述砂石颗粒层向下10cm是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线,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下铺设有砂石颗粒层,所述排水基层下铺设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所述缓冲层下铺设有所述排水基层,所述轻质填料EPS层下铺设有所述缓冲层,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设置有混凝土加强层II,所述素土层下铺设有所述轻质填料EPS层,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下铺设有所述素土层,沥青层下铺设有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
所述排水基层包括混凝土加强层I和回水道,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设置于所述回水道的两侧,所述回水道包括钢丝网、U型钢材、加强筋、轻钢支撑板、轻钢支撑柱、水位探测器、发生器固定架、防滑底座;所述排水基层顶部设置有轻钢支撑板,所述轻钢支撑板下部设置有轻钢支撑柱;所述轻钢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发生器固定架;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架上安装有微型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轻钢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水位探测器;所述轻钢支撑柱底部设置有防滑底座;所述轻钢支撑板上部设置有钢丝网与U型钢材、加强筋交织形成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上部设置有所述缓冲层;所述回水道与路基两侧排水沟相连;所述轻钢支撑板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水位探测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微型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设置有防水结构;
所述的回水道内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承重顶板、调节卡位结构、承重底座、承重顶板凹槽、承重底座凹槽;所述支撑结构沿着道路铺设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于回水道内;所述承重顶板上部接触轻钢支撑板;所述调节卡位结构转动能够使所述承重顶板上、下移动;所述承重顶板和所述调节卡位结构之间的管件内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能够微调所述承重顶板和所述调节卡位结构之间的距离;
所述加强结构中,所述钢丝网呈米字型排布,所述加强筋沿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所述U型钢材沿垂直于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加强筋为金属材质,所述钢丝网、U型钢材、加强筋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均采用石灰与水泥混合而成,石灰水泥混合层I和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压缩模量为Es不小于3MPa;所述缓冲层采用CA砂浆、EVA橡胶片材中的一种;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20cm;所述缓冲层的压缩模量为Es,所述Es满足0.5MPa≤Es≤0.7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座包括底部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底部固定装置中部的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套接的轻钢支撑柱;所述防滑底座位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中。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在休整完的路面上均匀铺设砂石颗粒层,所述砂石颗粒层要在所述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线以上10cm;
步骤2:砂石颗粒层上铺设石灰水泥混合层I,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采用石灰与水泥多层间隔铺设,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的厚度为25-30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3:在石灰水泥混合层I上架设所述排水基层,先沿着道路施工方向间隔架设所述回水道的支撑结构,将所述防滑底座间隔埋设于石灰水泥混合层I中,在所述防滑底座上连接有轻钢支撑柱;在所述承重顶板上架设轻钢支撑板,将所述承重顶板与轻钢支撑板进行固定;在所述轻钢支撑板上铺设钢丝网、U型钢材和加强筋,先把钢丝网呈米字型排布,再把加强筋沿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接着使所述U型钢材沿垂直于道路铺设方向均匀排布;将所述钢丝网、U型钢材和加强筋进行焊接固定;在所述回水道两侧浇筑混凝土加强层I;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的上表面与所述回水道水平面持平;
步骤4:在所述排水基层上铺设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0-20cm;进行碾压压力测试,所述缓冲层的压缩模量为Es,所述Es满足0.5MPa≤Es≤0.7MPa;
步骤5:在所述缓冲层上铺设轻质填料EPS层,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厚度为10-20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的两侧铺设混凝土加强层II;所述混凝土加强层II的厚度与轻质填料EPS层一致;
步骤6:在所述轻质填料EPS层上铺设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厚度为10-15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7:在所述素土层上铺设石灰水泥混合层II;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的厚度为10-15cm,压路机反复在其上碾压压实;
步骤8:在所述石灰水泥混合层II上铺设沥青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砂石颗粒层采用直径8~10cm的碎石铺砌而成,砂石颗粒层的抗压强度不小于22MPa;所述步骤3中浇筑的混凝土加强层I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轻钢支撑柱上还设置有水位探测器;在所述轻钢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发生器固定架;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架上安装有微型超声波发生器;在施工阶段,通过***通信设备查看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接收的信号,能够监控水位和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通信设备发出指令使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关闭,能够在需要养护时随时打开微型信号接收放大器以接收相应信号,监控回水道两侧的混凝土加强层I和水位情况。
CN202110196041.2A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982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6041.2A CN112982051B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6041.2A CN112982051B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051A CN112982051A (zh) 2021-06-18
CN112982051B true CN112982051B (zh) 2024-04-26

Family

ID=7639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6041.2A Active CN112982051B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20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5101B (zh) * 2022-06-16 2023-12-26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道路高程的可变压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2393A (en) * 1987-05-29 1992-01-21 Ringesten Bjoern Method for forming road and ground constructions
CN101864763A (zh) * 2010-05-29 2010-10-2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覆盖型岩溶地区地基综合处理施工方法
CN203668784U (zh) * 2013-10-21 2014-06-25 马银华 全面防水的路基
CN10453271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深厚软土岩溶地基的路基结构
CN204401384U (zh) * 2014-12-12 2015-06-17 长安大学 一种岩溶地区防渗减振路基
CN104775438A (zh) * 2015-04-08 2015-07-15 国家电网公司 喀斯特地貌基础雨季中塔位基坑施工的方法
CN104863031A (zh) * 2015-05-11 2015-08-26 长安大学 一种岩溶地区延性抗塌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17331A (zh) * 2017-04-20 2017-07-0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深埋型岩溶地区止水加固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096U (zh) * 2017-04-18 2018-02-16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生态保护区岩溶地段的路基
CN107964977A (zh) * 2017-11-30 2018-04-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喀斯特地貌的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2393A (en) * 1987-05-29 1992-01-21 Ringesten Bjoern Method for forming road and ground constructions
CN101864763A (zh) * 2010-05-29 2010-10-2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覆盖型岩溶地区地基综合处理施工方法
CN203668784U (zh) * 2013-10-21 2014-06-25 马银华 全面防水的路基
CN204401384U (zh) * 2014-12-12 2015-06-17 长安大学 一种岩溶地区防渗减振路基
CN10453271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深厚软土岩溶地基的路基结构
CN104775438A (zh) * 2015-04-08 2015-07-15 国家电网公司 喀斯特地貌基础雨季中塔位基坑施工的方法
CN104863031A (zh) * 2015-05-11 2015-08-26 长安大学 一种岩溶地区延性抗塌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096U (zh) * 2017-04-18 2018-02-16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生态保护区岩溶地段的路基
CN106917331A (zh) * 2017-04-20 2017-07-0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深埋型岩溶地区止水加固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64977A (zh) * 2017-11-30 2018-04-2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喀斯特地貌的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051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45396B (zh) 一种高液限土路段的高填土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109610435B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沟谷地基排水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110306565B (zh) 一种道路生态护坡***及施工方法
CN111648383A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方法
CN112982051B (zh)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CN113265924B (zh) 一种利用红层泥岩块石作为高填方强夯路基填料的施工方法
CN110820456A (zh) 一种防沉降换填交替机场跑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18402A (zh) 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补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76487B (zh) 一种地下工程基础底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621703U (zh) 一种水利河道护坡结构
CN113106799A (zh) 一种路桥工程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5965A (zh) 膨胀土路堑挡土墙
CN109537389B (zh) 一种eps下路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56804B (zh) 一种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16377780A (zh) 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214497785U (zh) 一种空心砌块雨水渗透检查井
CN212335677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农田作业路
CN209816896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地基结构
KR20140114711A (ko) 경량혼합토를 이용한 보도블럭의 기초지반 개량 방법 및 보도블럭의 기초지반 개량 성토층
CN110439014B (zh) 一种地下层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32399A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区域的高速公路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79408A (zh) 一种在深厚软土基坑坑底进行工程桩施工的方法
CN110185048A (zh) 深窄河谷超深基坑淤泥质开挖道路施工护坡结构及方法
CN219118223U (zh) 一种重力式锚杆挡土墙
CN220486172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库岸段灾毁路基的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