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754B -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8754B
CN112968754B CN202110135172.XA CN202110135172A CN112968754B CN 112968754 B CN112968754 B CN 112968754B CN 202110135172 A CN202110135172 A CN 202110135172A CN 112968754 B CN112968754 B CN 112968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nnel
path
layer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51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8754A (zh
Inventor
谢俊杰
曹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Guo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Guo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Guo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Guo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51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8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8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8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传输方法,数据发送方法的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其中,发送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数据,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用户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发送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1路信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时,可在接收端对误码进行纠正,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1路信道断开时,仍可通过在接收端的运算处理对该路E1信道上的数据进行恢复,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讯领域,把多路E1物理信道捆绑为单路逻辑数据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应用非常普遍。在这些应用中,用户设备在发送端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拆分封装后通过多个E1信道发送,在接收端对从多个E1信道上接收到的数据重新组合还原为原始数据。这种应用技术可以利用多个低带宽的物理数据传输通道形成单个高带宽数据通道,实现高带宽数据传输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
E1信道受传输线路布线质量、传输距离、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设备处理等因素影响,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码,当使用N个E1信道捆绑使用时,总体误码率会放大到单个E1信道误码率的N倍,数据传输可靠性下降。由于E1信道自身没有数据容错机制,当用户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时,需要用户从自身应用层面对数据进行保护和纠错,例如在发送端对数据增加校验处理,在接收端对数据进行校验,当校验不过后通知发送端重传。但对一些应用,因受各种限制,难以在应用层实现纠错,例如视频会议应用,因对所传输的视频数据具有实时性要求且数据量较大,无法采用出错重传机制,当误码出现在视频数据的关键位置时,就会导致视频图像的异常。
另一方面,当把多路E1信道捆绑为单路数据通道使用时,传输通道的可靠性会大幅下降,当其中任意1条E1线路发生故障时都会导致整体业务的中断。针对线路中断故障,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是对传输信道做双备份,即在用户侧增加线路备份处理设备,将用户接入的E1数据分别通过2条E1线路同时进行传输,其中1条作为工作线路,另1条作为备份线路,当工作线路发生故障时,由线路备份处理设备将用户数据切换到备份线路继续传输。该方案虽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较大的资源和成本增加,特别对于多路E1信道捆绑应用,所增加的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能够在较低资源和成本增加前提下,解决多路E1信道捆绑应用中的误码和断链问题,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对N路E1信道捆绑应用提供高可靠性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其中,发送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数据,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用户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发送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发送方法具体包括:
S20、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将用户数据均匀拆分为N份,每份对应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
S21、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再以一定的字节数为单位拆分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并将所述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和对齐;
每次定时间隔内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做如下操作:
S1、从第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 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同时对该份数据做CRC校验运算;
S2、向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TS0 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 BCS和CRC校验值,其中P为整数且可被T整除;所述BCS采用一个单调递增循环计数器的计数值,将该计数值先做校验运算后再作为BCS写入;
S3、依次对第2至第N路E1信道所对应的待发送数据和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中的1份待发送数据重复S1-S2步骤;
S4、从第N+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N+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向所述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N+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 TS0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
S5、重复上述步骤操作T/P次,完成对各路信道T/P份数据的处理;
S22、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具有相同标记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异或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进行标记后存入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
S23、发送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向发送侧传输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待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校验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 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4、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将发送缓冲区中对应各E1信道的数据通过E1接口进行发送。
可选地,待发送数据从第1路至第N路E1信道发送,校验数据从第N+1 路E1信道发送。
可选地,所述BCS采用一个单调递增循环计数器的计数值,将该计数值先做校验运算后再作为BCS写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进行上述的方法的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数据接收方法,网络架构包括,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其中,接收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对业务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各路E1信道接收数据,并将各路E1数据按E1 帧结构存储至接收缓冲区中对应位置;
S31、接收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每次定时间隔内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做如下操作:
S311、依次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接收缓冲区第1路至第N+1路E1信道对应位置各读取(b/30)*T帧E1数据并缓存;
S312、在各路E1信道数据的时隙中搜索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并以BSS 为基准将各路E1数据进行第一次对齐;
S313、在BSS对齐前提下,解析各路E1数据中的数据单元位置标记BCS,并以BCS为基准对各路E1数据进行第二次对齐;
S314、如在本次定时操作内未完成BSS和BCS的对齐,则在下次定时操作时仍重复上述对齐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之间均完成BSS和BCS对齐;
S315、在BSS和BCS对齐前提下,对第1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CRC 校验,如校验通过,则将数据直接写入应用层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如CRC校验不通过,则从第2路E1信道至第N+1路E1信道中读取同当前数据处于相同位置和大小的用户数据,对各信道的数据做异或运算,将运算后的的数据写入应用层对应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
S316、依次对第2路至第N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相同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处理完成;
重复上述步骤S315-S316过程T/P次;
S32、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各E1信道所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冲区中对数据进行合并、恢复,并对恢复后的原始用户数据进行相应业务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进行数据接收方法的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00、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将用户数据均匀拆分为N份,每份对应1路E1 信道待发送数据;
S210、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再以一定的字节数为单位拆分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并将所述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和对齐;
S220、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具有相同标记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异或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进行标记后存入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
S230、发送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向发送侧传输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待发送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 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40、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将发送缓冲区中对应各E1信道的数据通过E1接口进行发送。
S250、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各路E1信道接收数据,并将各路E1数据按 E1帧结构存储至接收缓冲区中对应位置;
S260、接收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70、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各E1信道所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冲区中对数据进行合并、恢复,并对恢复后的原始用户数据进行相应业务处理。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步骤S200-S270的数据传输方法。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接收方法、数据发送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1路信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时,可在接收端对误码进行纠正,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2、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1路信道断开时,仍可通过在接收端的运算处理对该路E1信道上的数据进行恢复,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3、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2路及2路以上的信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时,只要各路信道上所出现的误码不处于本技术方案中位于同一位置的CRC校验数据单元内(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P),仍能实现全部数据的正确传输。
4、相比现有的信道双备份方案,本技术方案可以用大幅降低的成本获得基本相同的传输可靠性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接收方法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侧用户业务层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BCS计数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侧数据适配层数据发送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侧物理传输层数据发送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数据接收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侧数据适配层数据接收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单路E1信道数据接收处理流程状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E1帧结构;
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分为PCM30和PCM31 两种格式,PCM31格式的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PCM30格式的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第16时隙用于传输信令,其余30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又分为非信令复帧(PCM31C)和信令复帧(PCM30C),其中非信令复帧第0时隙用于传输子帧和复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信令复帧除了第0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 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
E1信道的帧结构简述
在E1信道中,8bit组成一个时隙(TS),由32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帧(F), 分为奇帧和偶帧,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F)。在一个复帧中,TS0主要用于传送帧定位信号(FAS)、CRC-4(循环冗余校验)和对端告警指示,其余时隙传输话音或数据等信息,当帧结构为信令复帧时,TS16用于传送随路信令(CAS)、复帧定位信号和复帧对端告警指示,TS1至TS15和TS17至TS31共30个时隙传送话音或数据等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1路E1 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其中,发送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数据,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用户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发送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发送方法具体包括:
S20、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将用户数据均匀拆分为N份,每份对应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
S21、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再以一定的字节数为单位拆分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并将所述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和对齐;其中,字节数应为30的整数倍,例如240个字节;
具体地,例如:第1个E1信道待发送数据的第1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1_1,第2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1_2,第M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1_M;第N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的第1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N_1, 第2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N_2,第M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N_M。
S22、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具有相同标记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XOR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进行标记后存入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
具体地,例如,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中的第1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标记为C_1,则C_1=1_1XOR 2_1XOR...XOR N_1,C_M=1_M XOR 2_M XOR...XOR N_M。
S23、发送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向发送侧传输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待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校验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 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4、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将发送缓冲区中对应各E1信道的数据通过E1接口进行发送。
具体地,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业务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包括,每次定时间隔内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做如下操作:
S1、从第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 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同时对该份数据做CRC校验运算;每个E1帧可写入30个字节,因此1份数据将填充至(b/30)*P个E1帧;同时对该份数据做CRC校验运算,CRC校验可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运算多项式;
S2、向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TS0 时隙(使用其中的Sa4-Sa8 bit)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和CRC校验值,其中P为整数且可被T整除。其中,BSS可以自定义(例如:定义BSS为0xD6);BCS采用一个单调递增循环计数器的计数值,如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可靠性,可以将该值先做校验运算后再作为BCS写入;CRC校验值即为上一步对该份数据做CRC校验运算后的结果;
S3、依次对第2至第N路E1信道所对应的待发送数据和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中的1份待发送数据重复S1-S2步骤;
S4、从第N+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N+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向所述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N+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 TS0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
S5、重复上述步骤操作T/P次,完成对各路信道T/P份数据的处理。
至此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在一个定时中断内对所有E1信道待发送数据的处理准备工作完成,待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将完成处理的数据通过各路E1信道进行发送。
具体地,待发送数据从第1路至第N路E1信道发送,校验数据从第N+1 路E1信道发送。
具体地,所述BCS采用一个单调递增循环计数器的计数值,将该计数值先做校验运算后再作为BCS写入。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进行上述的方法的操作。
如图2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2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203中,还存储有***2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201、ROM 202以及RAM 203 通过总线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205也连接至总线2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2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2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2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2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209。通信部分2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2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205。可拆卸介质2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2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208。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数据接收方法,网络架构包括,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其中,接收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对业务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各路E1信道接收数据,并将各路E1数据按E1 帧结构存储至接收缓冲区中对应位置;
S31、接收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32、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各E1信道所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冲区中对数据进行合并、恢复,并对恢复后的原始用户数据进行相应业务处理。
具体地,每次定时间隔内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做如下操作:
S311、依次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接收缓冲区第1路至第N+1路E1信道对应位置各读取(b/30)*T帧E1数据并缓存;
S312、在各路E1信道数据的时隙中搜索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并以BSS 为基准将各路E1数据进行第一次对齐;
S313、在BSS对齐前提下,解析各路E1数据中的数据单元位置标记BCS,并以BCS为基准对各路E1数据进行第二次对齐;
S314、如在本次定时操作内未完成BSS和BCS的对齐,则在下次定时操作时仍重复上述对齐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之间均完成BSS和BCS对齐;
S315、在BSS和BCS对齐前提下,对第1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CRC 校验,如校验通过,则将数据直接写入应用层应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如CRC校验不通过,则从第2路E1信道至第N+1路E1信道中读取同当前数据处于相同位置和大小的用户数据,对各信道的数据做XOR运算,将运算后的的数据写入应用层对应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
S316、依次对第2路至第N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相同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处理完成;
重复上述步骤S315-S316过程T/P次。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进行步骤S30-S32的方法的操作。
具体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 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409。通信部分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405。可拆卸介质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408。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00、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将用户数据均匀拆分为N份,每份对应1路E1 信道待发送数据;
S210、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再以一定的字节数为单位拆分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并将所述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和对齐;
S220、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具有相同标记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XOR 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进行标记后存入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
S230、发送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向发送侧传输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待发送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 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40、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将发送缓冲区中对应各E1信道的数据通过E1接口进行发送。
S250、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各路E1信道接收数据,并将各路E1数据按 E1帧结构存储至接收缓冲区中对应位置;
S260、接收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70、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各E1信道所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冲区中对数据进行合并、恢复,并对恢复后的原始用户数据进行相应业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步骤S200-S270的数据传输方法。
下面以一较优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将基于E1的PCM31C复帧结构来具体实现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和功能。
E1 PCM31C复帧包含2个子复帧,每个子复帧包含8个E1基本帧,其中 TS0用于承载E1帧结构相关信息,TS1-TS31用于承载用户数据。本实施例将用E1复帧中的TS1-TS15,TS17-TS31传输用户业务数据,用TS16来传输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定义的BCS、BSS、CRC等关键信息。BCS/BSS/CRC信息在 E1复帧TS16中的填充位置如下表:
Figure GDA0003263505050000141
1、以E1子复帧为单位进行一个用户基本数据处理单元的传输和处理,即定义用户基本数据处理单元为240个字节,在一个E1子复帧的 TS1-TS15,TS17-TS31上进行传输;
2、BSS定义为8位数据,值固定为0xD6,使用子复帧的第1帧进行传输;
3、BCS定义为14位数据,使用子复帧的第2、3帧进行传输;
4、对一个子复帧中所承载的240字节用户数据进行CRC-5校验,CRC校验生成多项式为:G(X)=X□+X+1,校验结果使用子复帧的第6帧进行传输。
具体实现如下:
定义:
用户设备使用E1信道数=N+1(N>1),分别标识为CH_1至CH_N和 CH_C,用户业务可用数据传输带宽=N*1920kps。
1、数据缓冲区定义:
(1)Buffer_user_tx_[0..(N-1)]:用户业务数据发送缓冲区,用于存放用户业务层待发送数据,共有N个,分别对应E1信道的CH_1至CH_N,每个缓冲区大小为48000字节(100ms数据*2),初始化时读指针指向缓冲区起始位置,写指针指向缓冲区中间位置;
(2)Buffer_check_tx:校验数据发送缓冲区,用于存放对各业务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校验处理后所产生的校验数据,对应E1信道CH_C;缓冲区大小为48000字节,初始化时读指针指向缓冲区起始位置,写指针指向缓冲区中间位置;
(3)Buffer_TS16_tx_[0..N]:TS16数据发送缓冲区,用于存放各路E1 信道TS16的待发送数据,共有N+1个,分别对应E1信道的CH_1至CH_N和CH_C,每个缓冲区大小为320字节(20ms TS16数据*2),初始化时全部为0x0,读指针指向缓冲区起始位置,写指针指向缓冲区中间位置;
(4)Buffer_xor_tx:XOR运算缓冲区,用于临时存储各路用户缓冲区数据之间xor运算的结果,缓冲区大小为240字节,初始化时全部为0x0;
(5)Buffer_user_rx_[0..(N-1)]:用户业务数据接收缓冲区,用于存放待用户业务层处理的数据,共有N个,分别对应E1信道的CH_1至CH_N,每个缓冲区大小为48000字节,初始化时读指针指向缓冲区起始位置,写指针指向缓冲区中间位置;
(6)Buffer_E1_rx_[0..N]:E1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用于存放从各路E1 传输线路接收到的数据,共有N+1个,分别对应E1信道的CH_1至CH_N和CH_C;缓冲区大小根据预计E1传输网络中信道间的最大延时来设定,例如,假设传输网络间E1信道最大的延时为为0.5s,则Buffer大小=(500/0.125)*32=128K 字节。初始化时读指针指向缓冲区起始位置,写指针指向缓冲区起始位置+5120 (20ms E1数据);
2、寄存器定义:
(1)Reg_BCS:BCS寄存器,用于存放用户数据位置标记值,是1个14位循环递增计数器,初始值为0x0;
(2)Reg_BCS_lock:BCS锁存寄存器,用于在1个中断周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锁定BCS当前值;
(3)Reg_tx_temp:发送数据临时寄存器,用于临时存放1个字节的待发送用户数据;
(4)Reg_CRC_tx:发送数据CRC校验运算寄存器,用于对发送数据做CRC 校验运算并存储校验结果,是1个16位寄存器,初始值为0x0;
(5)Flag_BSS:E1接收数据BSS同步状态标志,当所有E1信道中有N路或N+1路信道已经实现BSS同步时,该位置1,否则置0,初始值为0x0;
(6)Flag_BCS:E1接收数据BCS同步状态标志,当所有BSS同步E1信道均实现BCS同步时,该位置1,否则置0,初始值为0x0;
(7)Flag_State:接收处理流程当前状态指示标志,0代表接收处理流程当前处于BSS/BCS同步处理状态,1代表接收处理流程当前处于用户数据处理状态,初始值为0x0;
(8)Reg_Flag_temp:BSS/BCS同步标志临时寄存器,用于存放同步标志判定过程的中间结果,是1个16位寄存器,初始值为0x0;
(9)Reg_BCS_Ref:BCS同步基准寄存器,用于存储BCS同步参考基准,是1个16位寄存器,初始值为0xFFFF;
(10)Reg_BSS_Sync:E1接收数据BSS同步指示寄存器,bit0-bitN分别对应从E1信道CH_1至CH_N和CH_C接收数据的BSS同步状态:1代表BSS同步, 0代表BSS未同步,是1个16位寄存器,初始值为0x0;
(11)Reg_BCS_Sync:E1接收数据BCS同步指示寄存器,bit0-bitN分别对应从E1信道CH_1至CH_N和CH_C接收数据的BCS同步状态:1代表BCS同步, 0代表BCS未同步,是1个16位寄存器,初始值为0x0;
(12)Reg_BSS_Err_cnt[0..N]:E1信道BSS同步错位计数器,共有N+1个,分别对应E1信道的CH_1至CH_N和CH_C,是1个16位寄存器,初始值为0x0;
(13)Pt_E1_rx_[0..N]:E1信道接收缓冲区读指针,共有N+1个,分别对应E1信道的CH_1至CH_N和CH_C。
详细说明:
***采用定时中断处理机制,所有处理模块均由定时中断调用处理,各模块的定时中断间隔不同。各模块处理流程描述如下:
用户业务层数据处理
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对用户数据的处理采用100ms定时中断,每次中断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
601:***产生100ms定时中断,触发中断处理流程;
602:发送侧用户业务层把待发送的数据顺序写入 Buffer_user_tx_[0..(N-1)],每个Buffer写入24000个字节,共24000*N个字节;
603: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Buffer_user_rx_[0..(N-1)]依次读取数据,从每个Buffer中读取24000个字节,共24000*N个字节,这些数据即为从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过来的原始用户数据,可送入相应用户业务处理模块进行业务处理;
604:本次处理完成,退出中断处理流程,等待下一次中断。
***BCS计数器
***设置一个BCS计数器用于对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计数器为 1个14位循环计数器,每20ms加1,具体实现如图7所示。
数据适配层数据发送处理
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采用20ms定时中断,每次中断处理流程如图8所示:
801:***产生20ms定时中断,触发中断处理流程;
802:锁定本次中断处理时的BCS值,中断处理内部循环计数器初始化;
803:从第1个用户数据发送缓冲区读取1个字节,存入临时寄存器;
804:将该字节同XOR运算缓冲区中的第1个字节进行XOR运算后返写回 XOR运算缓冲区;
805:将该字节放入CRC校验寄存器进行CRC运算;
806:重复303-305的处理过程,完成对第1个用户数据发送缓冲区中第1 个基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的XOR运算和CRC校验运算;
807:在第1路E1信道的TS16数据发送缓冲区中第1个E1子复帧TS16 的第1、2、3、6帧所对应位置分别写入BSS、当前BCS值和对当前用户数据处理单元做CRC校验后的CRC校验值;
经过以上操作,即完成了第1路E1信道第1个待发送子复帧中TS1-TS16 所有数据的发送准备工作(其中TS0的数据由物理传输层在传输时进行填充);
808:重复306-307处理过程,完成对全部N个E1信道第1个待发送子复帧中TS1-TS16所有数据的发送准备工作;
809-810:完成对第N+1路E1信道(数据校验信道)第1个待发送子复帧中 TS1-TS16所有数据的发送准备工作,对XOR运算缓冲区做清零处理;
811:重复上述808-810处理过程,完成对全部(N+1)个E1信道,每个信道 20个待发送子复帧的数据准备工作;
812:本次处理完成,退出中断处理流程,等待下一次中断。
发送侧物理传输层数据发送处理
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采用125us定时中断,每次中断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
901:***产生125us定时中断,触发中断处理流程;
902:从各路用户数据E1信道(第1-N路E1信道)所对应的TS16数据发送缓冲区和用户业务数据发送缓冲区读取1帧E1数据写入E1成帧器;
903:从校验数据E1信道(第N+1路E1信道)所对应的TS16数据发送缓冲区和校验数据发送缓冲区读取1帧E1数据写入E1成帧器;
904:E1成帧器在各路E1信道TS0填充E1复帧对应信息,同TS1-TS31寄存器中的数据组成1帧E1数据从各E1物理信道上发送;
905:本次处理完成,退出中断处理流程,等待下一次中断。
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数据接收处理
接收侧物理传输层对数据的接收处理采用125us定时中断,每次中断处理流程如图10所示:
1001:***产生125us定时中断,触发中断处理流程;
1002:E1解帧器从各路E1信道读取1帧数据(32字节),按TS0-TS31 的顺序依次写入各信道所对应的E1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
1003:本次处理完成,退出中断处理流程,等待下一次中断。
接收侧数据适配层数据接收处理
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采用20ms定时中断,每次中断处理流程如图11所示:
1101:***产生20ms定时中断,触发中断处理流程。
1102:中断处理内部循环计数器初始化。
1103:获取***当前所有E1信道的BSS和BCS同步状态:当N+1路信道中有N或N+1路信道已完成BSS同步,则认为***已实现BSS同步,可以进入BCS 同步流程,Flag_BSS置1;当N+1路信道中有N或N+1路信道已完成BCS同步,则认为***已实现BCS同步,可以进入用户数据接收处理流程,Flag_BCS置1。
1104:启动对第1路E1信道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BSS/BCS同步处理 (Flag_State=0)或处理一帧E1子复帧的数据(Flag_State=1)。
1105:重复1103-1104处理过程,完成对所有E1信道的数据处理流程。
1106:对BCS同步基准寄存器Reg_BCS_Ref进行处理,如果***当前处于用户数据处理流程,则把Reg_BCS_Ref加1,同下一组待处理的E1子复帧所对应的BCS值保持一致。
1107:重复1105-1106处理过程,完成对所有E1信道20ms数据的接收处理。
1108:判断接收处理流程当前所处状态:如果当前处于用户数据处理状态且BSS出现失步,代表***需要重新进行BSS和BCS同步,转至1109对接收模块进行复位和初始化处理,否则转至1110。
1109:复位初始化接收处理模块,对接收模块中的各接收缓冲区和寄存器全部清零,还原至初始状态,同时退出本次中断处理流程。
1110:本次处理完成,退出中断处理流程,等待下一次中断。
图12所示为上述流程中1104数据适配层对单路E1信道数据接收处理流程的状态机:
1201-Idel:Idel状态是处理流程的入口,每次处理流程被调用时均先进入该状态,然后根据各状态标志值迁移至下一状态,其他任何状态在完成处理后均回至Idel状态。
1202-信道BSS同步:判断本次20ms中断处理的大循环计数器k值,如果 k>0,则向用户业务数据接收缓冲区Buffer_user_rx_[i]写入240字节的0x0 (如果当前信道为数据校验信道CH_C,则不作此操作),结束本次处理,下一状态转至1201。如果k=0,对当前信道的数据进行BSS同步,在当前信道所对应的缓冲区Buffer_E1_rx[i]中TS16数据所处位置采用滑窗搜索BSS标志,滑窗窗口为1个E1帧间隔(32字节),最多搜索160次(在E1信道上20ms所接收到的160帧E1数据)。当连续搜到3个间隔256字节的BSS时,认为已实现BSS同步,停止搜索,将Reg_BSS_Sync中的bit i置1,把找到的第1个BSS 标志字节在缓冲区中说处的地址信息写入该信道所对应的E1缓冲区读指针 Pt_E1_rx_R_[i];如果在搜索了160次后仍未能实现当前信道BSS同步,则停止搜索。搜索完成后,如果当前E1信道不是数据校验信道CH_C,则向用户业务数据接收缓冲区Buffer_user_rx_[i]写入240字节的0x0,读指针 Pt_E1_rx_R_[i]+256;否则直接把读指针Pt_E1_rx_R_[i]+256,指向下一个E1 子复帧所处位置。结束本次处理,下一状态转至1201。
1203-同步状态监测:对当前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Pt_E1_rx_R_[i] 所指位置的E1子复帧进行BSS同步检测,如检测通过则对Reg_BSS_Err_cnt[i] 清零,否则Reg_BSS_Err_cnt[i]+1。如果Reg_BSS_Err_cnt[i]大于3,则代表该路E1信道BSS失步,此时将Reg_BSS_Sync和Reg_BCS_Sync中的bit i置0。 BSS同步检测完成后,如果当前E1信道不是数据校验信道CH_C,则向用户业务数据接收缓冲区Buffer_user_rx_[i]写入240字节的0x0,读指针 Pt_E1_rx_R_[i]+256;否则直接把读指针Pt_E1_rx_R_[i]+256,指向下一个E1子复帧所处位置。结束本次处理,下一状态转至701。
1204-信道BCS同步:读取BCS同步基准寄存器Reg_BCS_Ref的值,如果 Reg_BCS_Ref=0xFFFF,则从各路E1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Pt_E1_rx_R_[i] 所指位置分别提取BCS值并做比较,取最大值写入Reg_BCS_Ref,完成对BCS 同步基准的初始化;如果Reg_BCS_Ref<>0xFFFF,则从当前信道缓冲区 Pt_E1_rx_R_[i]所对应位置读取BCS值同Reg_BCS_Ref的值做比较,如不相等则将Pt_E1_rx_R_[i]指针增加256继续作比较,直到二者相等时,将Reg_BCS_Sync中的bit i置1,完成当前信道的BCS同步,如果比较至数据接收缓冲区的读指针已经追上了写指针仍未能BCS同步,则代表缓冲区中的数据已经读空,停止BCS同步搜索。搜索完成后,如果当前E1信道不是数据校验信道CH_C,则向用户业务数据接收缓冲区Buffer_user_rx_[i]写入240字节的 0x0。结束本次处理,下一状态转至701。
1205-用户数据校验:把Flag_State置1。对当前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Pt_E1_rx_R_[i]所指位置的E1子复帧进行BSS同步检测,如检测通过则对Reg_BSS_Err_cnt[i]清零,否则Reg_BSS_Err_cnt[i]+1。如果 Reg_BSS_Err_cnt[i]大于3,则代表该路E1信道BSS失步,此时将Reg_BSS_Sync 和Reg_BCS_Sync中的bit i置0。BSS同步检测完成后,从当前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Pt_E1_rx_R_[i]所指位置读取一个E1子复帧的TS1-TS15和TS17-TS31数据进行CRC校验:如CRC校验不通过,转至1206;如CRC校验通过,转至1207。
1206-用户数据恢复:从N+1路E1信道中除本信道之外的其他E1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所指位置各读取一个E1子复帧中的240字节用户数据并进行 XOR运算,把运算后的数据写入当前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Pt_E1_rx_R_[i] 所指位置,转至1207。
1207-用户数据搬移:如果当前E1信道不是数据校验信道CH_C,则从当前信道数据接收缓冲区读指针Pt_E1_rx_R_[i]所指位置读取该位置E1子复帧所包含的240字节用户数据写入用户业务数据接收缓冲区Buffer_user_rx_[i],读指针Pt_E1_rx_R_[i]+256,指向下一个E1子复帧所处位置;否则直接把读指针Pt_E1_rx_R_[i]+256,指向下一个E1子复帧所处位置。结束本次处理,下一状态转至120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1路信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时,可在接收端对误码进行纠正,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2、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1路信道断开时,仍可通过在接收端的运算处理对该路E1信道上的数据进行恢复,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3、当传输用户数据的N路E1信道中有2路及2路以上的信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时,只要各路信道上所出现的误码不处于本技术方案中位于同一位置的CRC校验数据单元内(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P),仍能实现全部数据的正确传输。
4、相比现有的信道双备份方案,本技术方案可以用大幅降低的成本获得基本相同的传输可靠性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其中,发送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数据,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用户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发送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方法具体包括:
S20、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将用户数据均匀拆分为N份,每份对应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
S21、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再以一定的字节数为单位拆分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并将所述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和对齐;
每次定时间隔内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做S1到S5操作:
S1、从第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同时对该份数据做CRC校验运算;
S2、向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TS0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和CRC校验值,其中P为整数且可被T整除;所述BCS采用一个单调递增循环计数器的计数值,将该计数值先做校验运算后再作为BCS写入;
S3、依次对第2至第N路E1信道所对应的待发送数据和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中的1份待发送数据重复S1-S2步骤;
S4、从第N+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N+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向所述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N+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TS0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
S5、重复上述步骤操作T/P次,完成对各路信道T/P份数据的处理;
S22、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具有相同标记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异或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进行标记后存入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
S23、发送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向发送侧传输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待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校验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24、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将发送缓冲区中对应各E1信道的数据通过E1接口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发送数据从第1路至第N路E1信道发送,校验数据从第N+1路E1信道发送。
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进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操作。
4.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架构包括,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各路E1信道接收数据,并将各路E1数据按E1帧结构存储至接收缓冲区中对应位置;
S31、接收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每次定时间隔内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做S311到S316操作:
S311、依次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接收缓冲区第1路至第N+1路E1信道对应位置各读取(b/30)*T帧E1数据并缓存;
S312、在各路E1信道数据的时隙中搜索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并以BSS为基准将各路E1数据进行第一次对齐;
S313、在BSS对齐前提下,解析各路E1数据中的数据单元位置标记BCS,并以BCS为基准对各路E1数据进行第二次对齐;
S314、如在本次定时操作内未完成BSS和BCS的对齐,则在下次定时操作时仍重复上述对齐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之间均完成BSS和BCS对齐;
S315、在BSS和BCS对齐前提下,对第1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CRC校验,如校验通过,则将数据直接写入应用层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如CRC校验不通过,则从第2路E1信道至第N+1路E1信道中读取同当前数据处于相同位置和大小的用户数据,对各信道的数据做异或运算,将运算后的的数据写入应用层对应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
S316、依次对第2路至第N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相同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处理完成;重复上述步骤S315-S316过程T/P次;
S32、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各E1信道所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冲区中对数据进行合并、恢复,并对恢复后的原始用户数据进行相应业务处理。
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进行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操作。
6.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架构包括,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和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其中,发送侧用户业务层用于生成用户数据,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用户数据进行必要的适配和处理,发送侧物理传输层从数据适配层获取数据并通过(N+1)路E1物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方法具体包括:
S60、发送侧用户业务层将用户数据均匀拆分为N份,每份对应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
S61、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所述待发送数据再以一定的字节数为单位拆分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并将所述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标记和对齐;
每次定时间隔内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做S611到S615操作:
S611、从第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同时对该份数据做CRC校验运算;
S612、向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TS0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和CRC校验值,其中P为整数且可被T整除;所述BCS采用一个单调递增循环计数器的计数值,将该计数值先做校验运算后再作为BCS写入;
S613、依次对第2至第N路E1信道所对应的待发送数据和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中的1份待发送数据重复S611-S612步骤;
S614、从第N+1路E1信道待发送数据中读取1份数据,将该数据按顺序存入E1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中对应第N+1路E1信道TS1-TS15,TS17-TS31的位置,向所述物理传输层发送缓冲区第N+1路E1信道(b/30)*P个E1帧的TS0时隙或TS16时隙中依次填入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当前用户数据位置标记BCS;
S615、重复上述步骤操作T/P次,完成对各路信道T/P份数据的处理;
S62、发送侧数据适配层对具有相同标记的基本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异或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进行标记后存入校验数据待发送缓冲区;
S63、发送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向发送侧传输层的发送缓冲区中发送待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校验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S64、发送侧物理传输层对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依次将发送缓冲区中对应各E1信道的数据通过E1接口进行发送。
网络架构包括,接收侧用户业务层、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和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0、接收侧物理传输层从各路E1信道接收数据,并将各路E1数据按E1帧结构存储至接收缓冲区中对应位置;
S71、接收侧数据适配层采用定时处理机制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定时间隔为125us*(b/30)*T,其中T≥1且T为整数,b为基本数据单元字节数;
每次定时间隔内接收侧数据适配层做S711到S716操作:
S711、依次从接收侧物理传输层接收缓冲区第1路至第N+1路E1信道对应位置各读取(b/30)*T帧E1数据并缓存;
S712、在各路E1信道数据的时隙中搜索数据同步定位信号BSS,并以BSS为基准将各路E1数据进行第一次对齐;
S713、在BSS对齐前提下,解析各路E1数据中的数据单元位置标记BCS,并以BCS为基准对各路E1数据进行第二次对齐;
S714、如在本次定时操作内未完成BSS和BCS的对齐,则在下次定时操作时仍重复上述对齐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之间均完成BSS和BCS对齐;
S715、在BSS和BCS对齐前提下,对第1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CRC校验,如校验通过,则将数据直接写入应用层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如CRC校验不通过,则从第2路E1信道至第N+1路E1信道中读取同当前数据处于相同位置和大小的用户数据,对各信道的数据做异或运算,将运算后的的数据写入应用层对应第1路E1信道的数据接收缓冲区;
S716、依次对第2路至第N路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做相同操作,直至所有E1信道中的用户数据处理完成;重复上述步骤S715-S716过程T/P次;
S72、接收侧用户业务层从各E1信道所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冲区中对数据进行合并、恢复,并对恢复后的原始用户数据进行相应业务处理。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0135172.X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68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172.XA CN112968754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172.XA CN112968754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754A CN112968754A (zh) 2021-06-15
CN112968754B true CN112968754B (zh) 2022-03-15

Family

ID=7627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5172.XA Active CN112968754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875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7071C (zh) * 2003-05-30 2008-09-03 西安通视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向广播文件传输中的前向纠错方法
CN101193060B (zh) * 2006-12-01 2010-09-01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在分组网上采用前向纠错机制实现可靠的e1传送的方法
CN101488876B (zh) * 2008-01-14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恢复的交换网络保护方法
JP5408981B2 (ja) * 2008-12-09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769369B2 (en) * 2011-07-08 2014-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packet in multimedia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packet
CN102664765B (zh) * 2012-04-01 2014-11-26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Ptn仿真业务中伪随机序列自收发测试***及方法
EP3119031A1 (en) * 2015-07-16 2017-01-18 ABB Schweiz AG Encryption scheme using multiple part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754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2449A (en) Packet framin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ing
US5128945A (en) Packet framin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ing
US2018012371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de Block Data Stream
US862562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US6681364B1 (en)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or partitioned frames
US5430740A (en) Indication of data blocks in a frame received by a mobile phone
US200902741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and receiving high-speed etherne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blocks
US201000500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packets
WO2019084732A1 (zh) 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7362779B1 (en) Transmission of data frames as a plurality of subframes over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JPH05110544A (ja) 信号路切り換え方法とその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複数備えたシステム
WO2020038424A1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2666679B2 (ja) スロット受信同期回路
CN112968754B (zh) 一种基于n+1路e1信道实现数据可靠性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2135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装置
US72926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ONET/SDH) frames on 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ks
US8972828B1 (en) High speed interconnect protocol and method
JPS59228440A (ja) デ−タ伝送方式
US5359609A (en) Quality check equipments for digital transmission links
JP2766228B2 (ja) スタッフ同期フレーム制御方式
US20020176449A1 (en)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frames
JP2769012B2 (ja) セル抜け誤配送検出および訂正方法
CA2081505C (en) Packet framer
JP3616695B2 (ja) 伝送装置のユニット間インタフェース方式
CN112822787B (zh) 聚合mpdu的生成、解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