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482A - 一种电池管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8482A
CN112968482A CN202011208963.2A CN202011208963A CN112968482A CN 112968482 A CN112968482 A CN 112968482A CN 202011208963 A CN202011208963 A CN 202011208963A CN 112968482 A CN112968482 A CN 112968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witch
control module
controll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89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赵春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89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8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8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9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witched or multiplexed charg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包括:上位机;以菊花链结构依次连接的若干监控模块,若干监控模块与电池一一对应连接,菊花链头部和尾部的监控模块分别与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采集电池数据的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制的调制电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测量电路、用于充放电的开关电容电路及对充放电进行控制的下开关,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监控模块采用菊花链结构易于扩展;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
背景技术
手机、新能源汽车、扫地机器人等移动电子***中,电池组是主要的能源,而UPS、EPS、直流屏等等***及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储能技术都是以铅酸蓄电池或锂电池组作为存储储能元件,因此电池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电池管理***是其中技术最复杂的、功能最强大的,但因其较高的技术成本而限制了应用。
现有的主动均衡技术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结构复杂,通讯线、均衡线、电流电压温度测量线等等,***引线较多,不便于安装和调试。
2、技术复杂,使用了比较复杂的功率变换技术,成本较高。
3、分层结构、***扩展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管理***。
一种电池管理***,包括:
上位机;
以菊花链结构依次连接的若干监控模块,所述若干监控模块与电池一一对应连接,其中,菊花链头部和尾部的监控模块分别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采集电池数据的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制的调制电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测量电路、用于充放电的开关电容电路及对充放电进行控制的下开关,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测量电池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及用于测量电池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调制电路包括调制开关K1及电阻R1,所述调制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调制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调制开关K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
优选的,所述解调测量电路包括解调开关K2及电阻R2、R3、R4,所述解调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解调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解调开关K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阻R2和R3的一端均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1、电感L1、电容开关K3及电阻R5,所述储能电容C1、电感L1、电容开关K3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5与电容开关K3并联。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2、电感L2、电容开关K4及电阻R6,所述电阻R6、电感L2、电容C2、电容开关K4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开关K4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还包括与电池及控制器连接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3、稳压器DC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池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及稳压器D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稳压器DC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所述稳压器DC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分组规则选择与相邻监控模块之一构建子网;
S102:根据电池数据确定待充电电池及放电电池;
S103:放电电池所连接的控制器对调制电路、下开关导通或断开控制对开关电容电路充电;
S104:待充电电池所连接的控制器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放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对待充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充电;
S105:控制待充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放电对待充电电池充电;
S106:根据分组规则选择与另一相邻监控模块构建子网;
S107:重复步骤S102~S106实现与另一相邻监控模块所连接的电池电能的均衡;
S108:重复步骤S101~S107直到所有电池电能的均衡。
优选的,所述分组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以所有奇数监控模块为主控模块,以所有偶数监控模块为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下一级的从控模块建立子网,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S202:以所有偶数监控模块为主控模块,以所有奇数监控模块为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下一级的从控模块建立子网,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S203:不断重复步骤S201~S202。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数据的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监控模块分为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
S302:将待发送的数据以二进制编码获得二进制数据,在待发送的二进制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增加一个二进制位“1”;
S303:若主控模块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从控模块:
当发送二进制的“1”时,主控模块断开下开关并闭合调制电路,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后,再断开调制电路并闭合下开关,并维持一个时间单位T;
当发送二进制的“0”,主控模块断开调制电路并闭合下开关,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后,再断开下开关并闭合调制电路,并维持一个时间单位T;
直至全部二进制数据发送完成;
S304:若从控模块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主控模块:
当从控模块发送二进制的“1”时,则从控模块闭合调制电路,主控模块断开下开关和调制电路,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
如果从控模块发送二进制的“0”,则从控模块断开调制电路,主控模块断开下开关和调制电路,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
直至全部二进制数据发送完成。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监控模块采用菊花链结构易于扩展,此外每个监控模块仅有三根引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2.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
3.通过构建子网的方式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需要专用的高成本的芯片和元件,因此成本低易于集成,没有用到大电感元件,仅使用一些容量稍大的电容,便于集成电路实现,可进一步减小体积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调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解调测量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开关电容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开关电容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两个监控模块结成子网时的简化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两个监控模块结成子网时节点波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均衡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管理***中分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管理***,如图1所示,包括:上位机,以菊花链结构依次连接的若干监控模块,所述若干监控模块与电池一一对应连接,其中,菊花链头部和尾部的监控模块分别与上位机通讯连接,若干个电池依次串联连接。
实际应用中,只需要有一个或多个监控模块与上位机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交互。
监控模块有CLI端口、CLO端口、GND端口、通讯端口(RX接口、TX端口)。监控模块的GND端口连接对应电池的负极。菊花链头部的监控模块的CLI端口连接电池的正极。上级模块的CLO端口连接下级模块的CLI端口。其中,上级模块指相连接的两个监控模块中靠近头部监控模块的监控模块;所述下级模块指相连接的两个监控模块中远离头部监控模块的监控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电池管理***中监控模块采用菊花链结构易于扩展,此外每个监控模块仅有三根引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如图2所示,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采集电池数据的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制的调制电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测量电路、用于充放电的开关电容电路及对充放电进行控制的下开关,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
监控模块所能实现的功能是:可与上位机连接,接收、执行或并转发上位机的指令;连接并与上级监控模块或下级监控模块交互数据;测量所连接电池的电压、电路、温度等数据;与上级监控模块或下级监控模块协作,实现电池间的主动均衡控制。连接下级监控模块,控制下级从模块的供电。
传感器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测量电池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及用于测量电池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用于对电池充放电电流或均衡电流的测量,电流传感器的输出连接至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电池极柱温度或电池体温度或者监控模块温度的测量,温度传感器的输出连接至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使用导热材料固定定于电池极柱上或电池壳体,实现对电池温度的测量,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控制器的AD采样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
电流传感器使用霍尔元件或锰铜丝电阻等,通过控制器内的调理电路及AD采样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
监控模块解调测量电路连接GND端口及CLI端口,在上级模块的下开关导通时,监控模块的CLI端口与本级电池的正极连接,因此,只需通过简单的分压电路及AD采样电路,即可实现对电池电压的测量。
调制电路连接控制器,用于通讯数据的发送和变换,控制器通过调制电路,经过CLI-CLO端口链接,将数据发送给相连的监控模块的解调测量电路,并在相连的监控模块的解调测量端口的输出中,反映出发送的数据信息;与开关电容电路配合可以实现电池单元间的均衡控制。
如图3所示,调制电路包括调制开关K1及电阻R1,所述调制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调制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调制开关K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
调制电路可用简单的方式实现,即仅需要一个调制开关K1(可用三极管、MOS管等电子开关器件实现)串联一个调制限流电阻R1来实现,调制限流电阻R1的作用是限制调制开关导通时,流过调制开关K1上的电流的大小。电阻R1阻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果调制开关K1本身的导通阻抗较大、可以省略该调制限流电阻电阻R1或者将调制限流电阻阻设为0欧姆。调制电路连接控制器,其调制开关的状态由监控模块内的控制器控制。
解调测量电路用于监控模块所连接的电池电压的测量,及对相邻监控模块发送的通讯数据的解调,其输出连接至控制器。
如图4所示,解调测量电路包括解调开关K2及电阻R2、R3、R4,所述解调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解调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解调开关K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阻R2和R3的一端均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
电阻R2、R3、R4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解调测量的输出,并连接至控制器的数据接收或电压采样引脚,三个电阻的另外一端分别连接监控模块的CLI端口、CLO端口,GND端口。
通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电压、电池电流、电池温度等数据及均衡控制、启动、停止、关闭等指令。电池电压指监控模块所连接的电池单元的端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开关电容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1、电感L1、电容开关K3及电阻R5,所述储能电容C1、电感L1、电容开关K3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5与电容开关K3并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开关电容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2、电感L2、电容开关K4及电阻R6,所述电阻R6、电感L2、电容C2、电容开关K4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开关K4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开关电容电路的主要元件是储能电容,均衡控制时用于对能量的存储和转换,在调制电路中的开关作用下,能够充、放电,从而在电池间转移能量。储能电容中可设有限流电阻和限流电感,其作用是为了限制电流大小。开关电容还可有电容开关,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容开关,使开关电容电路可以工作在大电流模式或者限流模式。电容开关,其通断可使开关电容电路工作于非限流模式或限流模式。若不设电容开关,则开关电容一直工作于非限流模式;即开关电容自身阻抗较大时,可以省略开关、电感和电阻,直接使用单个电容实现开关电容的功能。为了避免所述开关电容中的储能电容影响数据传输,在传输数据时可控制电容开关让所述开关电容工作于限流模式。
其中,储能电容是大容量电容,用于存储电荷和电能。电容开关,是具有可控通断功能的开关器件。大电流模式指:没有电容开关或者电容开关的状态处于使储能电容充放电电流不受限的状态。限流模式指:电容开关状态处于使储能电容充放电电流受限的状态。下开关连接控制器,可用于数据通讯;可控制相连的下级模块的电源;在控制器控制下,与开关电容配合可实现主动均衡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6是两种实现开关电容的实例,其实现不仅限于这两种方式。
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调制测量电路实现对电池温度、电流、电压的测量;控制下开关,对下级模块的电源进行控制;连接调制电路、下开关等部分发送数据至相连的监控模块;控制开关电容,与调制电路、下开关电路配合实现电池间的主动均衡控制;连接调制测量电路,接收相连监控模块传输的数据;通过通讯端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CLO端口用于与下级模块连接,具有传输数据、能量均衡的功能;CLI端口用于与上级模块连接,具有为监控模块供电、传输数据、能量均衡等功能;GND端口为监控模块提供电源负极及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参考地;通讯端口用于与上位机的通讯,可由数据收发信号线RXD、TXD组成,也可采用其他的通讯方式。如果不需要连接上位机,则通讯接口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还包括与电池及控制器连接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3、稳压器DC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池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及稳压器D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稳压器DC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所述稳压器DC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稳压电路连接控制器,含有整流电路,能够在输入电压有短负脉冲时,保证为控制器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输出。
电池管理******采用了菊花链拓扑结构,通讯和均衡是在子网内的监控模块间进行。所述子网由相连的两个监控模块组成,靠近头部监控模块的为主控模块、远离头部监控模块的为从控模块。子网是为通讯和均衡而临时组成的,其存在的周期为一个子网周期。子网中的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池成为上级电池,从控模块连接的电池为下级电池。在子网周期内,子网内的从控模块的下开关保持导通状态。
图7所示为两个监控模块结成子网时的简化电路结构。BT1、BT2为相邻的电池;电阻R11、R12、R13组成主控模块的解调测量电路、K12为主控模块的调制电路(电阻为零时);电阻R21、R22、R23组成从控模块的解调测量电路、K22为从控模块的调制电路(电阻为零时);K11为主控模块的下开关;K21为从控模块的下开关。
同一时刻K12、K11、K22最多只能有一个导通,因此,三者的静态状态组合仅有4种:S0状态——K12、K11、K22全部断开;S1状态——K12导通、K11、K22断开;S2状态——K11导通、K12、K22断开;S3状态——K22导通、K11、K12断开。三种过渡状态:S10状态——由S1转变成S0;S20状态——由S2转变成S0;S30状态——由S3转变成S0。
各种状态切换引起的解调测量电路输出VO的变化及对CLI-CLO端口电平的变化如图8所示。主控模块或从控模块把传输的数据转换成上述状态的变化,控制器的相关端口具有电压比较功能或者AD采样功能,即可通过对解调测量电路输出VO端口电压的测量和比较来得到上级或下级模块传输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解调。
S2状态下,主控模块、从控模块的解调测量电路的VO输出电压与连接的电池电压成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对VO的采样获得电池电压的准确信息。
***在关机状态时,各监控模块均处于失电状态,而个监控模块的上电均由上级模块控制,因此***上电需要一个过程即上电过程。***上电过程可以有两种方法:快速上电方法和分步上电方法。
快速上电方法,其上电流程如下:
第一步:菊花链头部监控模块1的稳压电路被通电而启动;
第二步:被启动的监控模块控制器控制其下开关导通,启动下级监控模块;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至全部从模块启动;
第四步:启动后各从模块处于S2状态,等待上级监控模块或上位机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完成相应操作。
S2状态即监控模块保持闭合其下开关、断开其调制电路中调制开关的状态。此状态下,监控模块不与下级模块通讯和均衡,但可进行电压、电流、温度的测量。
分步上电方法,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监控模块n的稳压电路被通电而启动;
第二步:与上级模块建立子网,并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第三步:监控模块n闭合其下开关,启动下级监控模块;
第四步:重复第一至第三步,直至所有模块完成上电;
对于菊花链头部监控模块1,其上级模块可视为上位机。
下电过程:
快速下电方法:切断菊花链头部监控模块1的电源,则所有监控模块将快速下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分组规则选择与相邻监控模块之一构建子网;
S102:根据电池数据确定待充电电池及放电电池;
S103:放电电池所连接的控制器对调制电路、下开关导通或断开控制对开关电容电路充电;
S104:待充电电池所连接的控制器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放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对待充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充电;
S105:控制待充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放电对待充电电池充电;
S106:根据分组规则选择与另一相邻监控模块构建子网;
S107:重复步骤S102~S106实现与另一相邻监控模块所连接的电池电能的均衡;
S108:重复步骤S101~S107直到所有电池电能的均衡。
由于通讯和均衡功能只能在相邻的两个监控模块间实现,为了能够让每个模块能与相邻的上级模块和下级模块都能传输数据和均衡能量,因此采用动态分组分组规则的工作方式。
如图10所示,分组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以所有奇数监控模块为主控模块,以所有偶数监控模块为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下一级的从控模块建立子网,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S202:以所有偶数监控模块为主控模块,以所有奇数监控模块为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下一级的从控模块建立子网,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S203:不断重复步骤S201~S202。
监控模块上电后,默认关闭开关电容的开关,使开关电容工作于限流模式或关断模式。
监控模块的主从关系设定如下:
第一步:等待上级模块的发送的主控指令,对于菊花链头部的监控模块1可以由上位机发送主控标志,或者菊花链头部的监控模块1自己定时置成从控状态;
第二步:收到主控模块的主控指令,回复应答信号,置从控状态,建立子网关系;
第三步:在工作时段内完成测量、通讯和均衡等任务,等待主控模块发送解除主从关系指令;
第四步:收到主控模块解除主从关系指令后,回复应答信号后进入缓冲时段,开始Tb计时;
第五步:Tb计时到,发送主控指令,向下级模块表明主从关系;然后开始工作时段Ta计时;
第六步:完成与下级模块间的通讯与均衡控制工作;
第七步:Ta计时结束,发送解除主从关系指令,开始缓冲时段Tb计时;
第八步:返回第一步。
主控指令,其作用是与从控模块确定子网关系,由主控模块发送,可以采用如下格式:以间隔T顺次置S1、S1、S0状态。主控释放指令,其作用是与从控模块解除子网关系,由主控模块发送,可以采用如下格式:以间隔T顺次置S2、S1、S0状态,应答信号,是收到主控模块置S0状态后,由从控模块发送一个,单位间隔时间T的S3,后置S0状态。
需要将下级电池的能量传递给上级电池时,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均衡前,主控模块置S2状态,即断开K12,K22、导通K11,维持一段时间如N倍的时间T,使得储能电容的电压与相连的电池电压相同;
第二步:主控模块置状态S0,即令K11断开,维持一段时间(大于T);
第三步:从控模块检测到子网状态变化为S0后,置状态S3,即令K22导通,维持一段时间(如T),此时主控模块的开关电容被充电,电压升高至2倍的VB;
第四步:从控模块置状态S0,即令K22断开;
第五步:主控模块置检测到,子网状态变化为S0,则置状态S2,即令K11导通,上级模块开关电容放电,直至电容电压等于电池电压VB;
至此,完成了一次能量搬运,此过程中主控模块的开关电容充电的能量来自从控模块的开关电容及上级电池和下级电池,而释放的电能被上级电池吸收,因此实现了从下级电池向上级电池的能量转移。
需要将上级电池的能量传递给下级电池时,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主模块置状态S1,即令K12导通,K11断开,维持一段时间(如T),此时从控模块的开关电容被充电,电压升高至接近2倍的VB。
第二步:主控模块置状态S2,即令K11导通,K12断开,从控模块开关电容放电,直至电容电压接近或等于电池电压VB
至此,完成了一次能量搬运,此过程中从控模块的开关电容充电的能量来自从控模块的开关电容及上级电池和下级电池,而释放的电能被下级电池吸收,因此实现了上级电池向下级电池的能量转移。
通讯在临时建立的子网中的主控模块与从控模块间进行。主控模块负责发起通讯、发送同步信号;采用位同步方式,例如曼彻斯特编码的方式,逐位传输。主控模块与从控模块均使用预定的周期T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时间单位进行通讯,同时允许两者的时钟基准有一定的误差。从控模块的稳压电源电路中有储能元件,需能保证在10倍T的时间范围内,从控模块不会因为主控模块的下开关断开而断电。
若主控模块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从控模块:
主控模块将要发送的数据以二进制编码的方式串行发送:
第一步,为了保证发送任何数据时都能保持同步和状态的稳定,在发送的串行二进制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增加一个二进制位“1”。
第二步,逐位发送二进制数据:
发送二进制的“1”则:置状态S1,即断开K11,闭合K12,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后,再置状态S2,即断开K12,闭合K11,并维持一个时间单位T。
发送二进制的“0”则:置状态S2,即断开K12,闭合K11,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后,再置状态S1,即断开K11,闭合K12,并维持一个时间单位T。
重复第二步,直至全部数据发送完成
在数据发送过程中,无论发送“0”,还是“1”,K11都不会长时间断开,因而能保证从控模块的稳定供电。根据图6,从控模块能够根据其解调测量电路的VO输出波形,判断出当前的状态和主控模块发送的数据位、实现数据的解调。
主控模块发送的数据可以采用指定长度,或者在传输的数据中包含长度数据,则从控模块可以判断出主控模块发送最后一位结束的时刻,并启动从控发送,主控接收的模式。
若从控模块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主控模块:
由于从控模块只能在主控模块置S0状态时,控制开关K22即设置状态S0和S3,且开关K11不能长时间断开,因此,从控模块发送每位从控模块发送数据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主控模块发送一个时间单位T的状态S2;
第二步:K11与K22分别由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控制,为了避免K11与K22的同时导通,主控模块置S0状态;
第三步:从控模块检测到S0状态或发送数据:
如果从控模块发送二进制的“1”,则发送一个时间单位T的状态S3;
如果从控模块发送二进制的“0”,则发送一个时间单位T的状态S0;
其后,从控模块置S0状态。
主控模块检测状态变成S0,或者状态S0持续一个单位时间T后,重复第一-四步,直至全部数据位发送完成。
在此过程中,主控模块可以根据其解调测量电路的VO输出,判断出从控模块发送的数据,从控模块传输的数据也可以指定长度或再数据中包含长度数据,主控模块因此可以知道何时完成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位。
由于***采用了菊花链的拓扑结构,通讯和均衡都只能以动态分组的方式进行,通讯对实时性提出要求,即尽量提高数据上传的速度和刷新率,而频繁的通讯也限制了均衡功能,均衡时间短则不能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能量的转移,而影响了均衡的效果。因此提出了均衡通讯模式,即通讯的同时完成均衡,这样就可以使***更有效率地运行。
通讯均衡模式,同样采用动态分组模式,被临时分组的子网中,主模块负责发起通讯和同步信号,主控模块、从控模块配合实现通讯与均衡。
通讯均衡方式与通讯方式类似,区别在于:
将下级电池能量传递给上级电池时,下级模块置状态S3时,需使下级模块的开关电容置大电流模式。否则置成限流模式;在数据传输完成后,从控模块发送多个二进制的“1”(数据通讯中,从控发送主控接收的第二步),直至工作时段Ta结束。
将上级电池能量传递给下级电池时,上级模块置状态S1时,需使上级模块的开关电容置大电流模式。否则置成限流模式;在数据传输完成后,主控模块发送多个二进制的“1”(数据通讯中,主控发送从控接收的第三步),直至工作时段Ta结束。
由于本发明中的监控模块,除了通讯端口外,只有三根引线,其中一个GND端口连接电池负极,其他两个端口CLI、CLO用于监控模块间的连接,因此,监控模块适合安装固定在电池负极极柱上,便于模块内的温度传感器对电池极柱温度的测量和与电流传感器对电池电流的测量。
在一实施例中,监控模块上可安装指示灯,用于显示模块的运行状态:处于同一子网的两个模块可同频闪烁,表示工作正常。电源部分有故障的模块,指示灯会灭灯;控制器有故障,则指示灯会常亮或者灭灯;如果电池出现过充、过放、过热等故障,指示灯可以高频闪烁。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位机;
以菊花链结构依次连接的若干监控模块,所述若干监控模块与电池一一对应连接,其中,菊花链头部和尾部的监控模块分别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采集电池数据的传感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制的调制电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调的解调测量电路、用于充放电的开关电容电路及对充放电进行控制的下开关,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及电池数据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测量电池输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及用于测量电池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电路包括调制开关K1及电阻R1,所述调制开关K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调制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调制开关K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测量电路包括解调开关K2及电阻R2、R3、R4,所述解调开关K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解调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解调开关K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阻R2和R3的一端均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1、电感L1、电容开关K3及电阻R5,所述储能电容C1、电感L1、电容开关K3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阻R5与电容开关K3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包括储能电容C2、电感L2、电容开关K4及电阻R6,所述电阻R6、电感L2、电容C2、电容开关K4依次串联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开关K4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池及控制器连接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3、稳压器DC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池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及稳压器D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稳压器DC1的第二端连接电池的负极,所述稳压器DC1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电能的均衡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分组规则选择与相邻监控模块之一构建子网;
S102:根据电池数据确定待充电电池及放电电池;
S103:放电电池所连接的控制器对调制电路、下开关导通或断开控制对开关电容电路充电;
S104:待充电电池所连接的控制器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放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对待充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充电;
S105:控制待充电电池所对应的开关电容电路放电对待充电电池充电;
S106:根据分组规则选择与另一相邻监控模块构建子网;
S107:重复步骤S102~S106实现与另一相邻监控模块所连接的电池电能的均衡;
S108:重复步骤S101~S107直到所有电池电能的均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以所有奇数监控模块为主控模块,以所有偶数监控模块为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下一级的从控模块建立子网,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S202:以所有偶数监控模块为主控模块,以所有奇数监控模块为从控模块主控模块与下一级的从控模块建立子网,工作一个子网周期;
S203:不断重复步骤S201~S202。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对调制电路、下开关的导通或断开控制实现电池数据的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监控模块分为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
S302:将待发送的数据以二进制编码获得二进制数据,在待发送的二进制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增加一个二进制位“1”;
S303:若主控模块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从控模块:
当发送二进制的“1”时,主控模块断开下开关并闭合调制电路,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后,再断开调制电路并闭合下开关,并维持一个时间单位T;
当发送二进制的“0”,主控模块断开调制电路并闭合下开关,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后,再断开下开关并闭合调制电路,并维持一个时间单位T;
直至全部二进制数据发送完成;
S304:若从控模块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到主控模块:
当从控模块发送二进制的“1”时,则从控模块闭合调制电路,主控模块断开下开关和调制电路,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
如果从控模块发送二进制的“0”,则从控模块断开调制电路,主控模块断开下开关和调制电路,维持一个单位时间T;
直至全部二进制数据发送完成。
CN202011208963.2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电池管理*** Pending CN112968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963.2A CN112968482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电池管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963.2A CN112968482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电池管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482A true CN112968482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7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8963.2A Pending CN112968482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电池管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84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1986A (zh) * 2023-03-27 2023-04-28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及电池管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1986A (zh) * 2023-03-27 2023-04-28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及电池管理方法
CN116031986B (zh) * 2023-03-27 2023-07-18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及电池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7097B1 (en) Heating module, heating method for battery module, and heating system
CN102736030B (zh) 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CN101300721A (zh) 多电池组***、其控制方法和电池组
CN104184183A (zh) 电池管理***和驱动该电池管理***的方法
JP2013531448A (ja) ストレージバッテリから電力を供給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1224182B (zh) 电池模块
CN102856942A (zh) 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全方位均衡管理装置
CN103117567A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及电量检测功能的芯片
CN112968482A (zh) 一种电池管理***
CN103051033B (zh) 一种多节串联锂电池均衡方法及其电路
EP4002783A1 (en) Terminating resistance setting circuit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13054701A (zh) 一种内置的多电池并联管理***及其管理方法
CN213717648U (zh) 一种电池管理***
CN104167780B (zh) 一种连续可控隔离式有源主动均衡充电模块及其充电***
CN208127922U (zh) 主动均衡装置,电池管理***及电动汽车
CN206775232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门禁***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5646220U (zh) 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及其电路
CN204858641U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US1154584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balanc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a battery system
CN110649678B (zh) 一种高压电池***
CN216649243U (zh) 充电管理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
CN210518848U (zh) 一种无线流量变送器
CN216981539U (zh) 一种多通信模式并存的bms保护电路
US11329694B2 (en) Mobile devices, mobile systems and operating methods thereof
CN220358837U (zh) 电池包的并机检测电路、电池包及储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