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1134B -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1134B
CN112931134B CN202110162811.1A CN202110162811A CN112931134B CN 112931134 B CN112931134 B CN 112931134B CN 202110162811 A CN202110162811 A CN 202110162811A CN 112931134 B CN112931134 B CN 112931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e
soil
dive
chinese
nutr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28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31134A (zh
Inventor
吴锦华
黄桂云
张国禹
邱利文
吴笛
张海波
望熊英
汪磊
马晓波
胡梅香
杨兰芳
李翩翩
陈会员
张定军
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1628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1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1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1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31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1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3/00Forestry
    • A01G23/02Transplanting, uprooting, felling or delimbing trees
    • A01G23/04Transplanting trees; Devices for grasping the root ball, e.g. stump forceps; Wrappings or packages for transporting tre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所述方法包括珙桐迁地保护前调查,采用逐级引种、分步实施移栽,在珙桐迁地完成后的区域内种植原生长地的植被及伴生树种若干,打造植物“生境相似”的环境;解决了高海拔区域野生珙桐向低海拔区域迁入后成活率低的问题,创造了珙桐大树迁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的新高,显著提高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水平,对其它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背景技术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又名鸽子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达20 米,树皮灰黄色,花白色(形似白鸽),果树长卵形核果。它是1000万年前新 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 由于我国高山大川多,成了各种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珙桐就是在我国中西部偏 僻的山区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之一,植物学家称它为“林海中的珍珠”、“植物 活化石”和“绿色熊猫”。该树种产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以及贵州和云南 两省的北部。
珙桐树姿优美,其花序如白鸽展翅,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被誉为鸽子 花、和平树。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 护植物中的珍品,为中国特有的单科单属植物(珙桐科、珙桐属),具有极高的 经济价值。由于工程建设等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日益缩小,自然更 新能力差,野生苗数量越来越少,若不采取保护措施,对珙桐的种群结构和更新 造成严重的影响。应制定具体的保护管理措施,积极开展迁地保护和繁殖试验, 进行人工造林,扩大其分布区。
珙桐生于海拔1500-2200米的润湿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要求较大的空 气湿度,不能忍受38℃以上的高温,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珙桐 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苛刻,极难移栽成功。目前,针对珙桐的管理与保护,是建 立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珙桐天然的生态环境,限制和减少人为干扰,禁止滥砍滥 发,使现有资源得到就地保护,积极地进行珙桐的引种繁育,扩大其分布范围, 专门建立珙桐繁育的基地。
国内关于从事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研究保护的机构较多,但专门从事珍稀濒危 植物珙桐的迁地移栽保护技术很少,目前有张家勋等(1995年)对珙桐的天然 分布、生态***衡原理;刘梦婷在《七种珍稀濒危木 本植物迁地保护的适应性评价》中对比分析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 征和养分回收效率,及其在不同种群间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究七种 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珙桐大树迁地适应性 要求特别高,成活是关键因素,以上研究和技术并没有实质性解决珙桐大树迁地 移栽的核心技术,对珙桐的理论研究和普通乡土树木的移植管护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珙桐迁地保护前调查:对珙桐原生地进行调查、检测;
S2:采用逐级引种、分步实施移栽;
S2.1活体珙桐植株提前驯化;
S2.2迁入珙桐起挖;
S2.3起挖珙桐修剪;
S2.4珙桐逐级种植(一):
S2.4.1:第一阶段:从高山地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范围内)移植到 半高山地区移栽或中海拔低山丘陵地区栽植驯化(中海拔区域:具体海拔高度在 500-1000米范围内),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域,按5m*5m株 行距放点;
S2.4.2:采用控根器构建移栽树池,树池直径和深度大于待移植树木土球直 径0.4-0.6m;
S2.4.3:种植采用流程化:控根器树池铺设排水层→铺设原生土层→植株吊 装→植株土球归位→土球四周铺设营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浇灌配置生根 液的定根水,定根水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珙桐逐级种植(二):
S2.5.1: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移植管护2年后,从半高山地区或低山丘 陵地区移植到低海拔迁地区域栽植驯化(低海拔区域:海拔高度在130-185米范 围),种植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11月-12月);
S2.5.2:种植珙桐迁地前对迁入地土壤进行处理,检测迁入地土壤pH值、 EC值含量、有机质类型或其他理化性状,并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地块深 翻,深度在60-80cm,改善周围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 壤密度;培土,黏重土壤透气不良,通过掺入适量沙土,改良土壤结构及透气性; 客土改良,腐殖土1份+生物菌肥(0.1-0.3)份+原生土1份(黄棕壤土)混合均 匀,调节珙桐生长需达到的酸碱度要求,根据珙桐原生地对土壤的要求,种植穴 回填土要进行土壤配制,改良土与原生土配置比例1:(0.1-0.3);
S2.5.3:种植流程:迁入地种植穴开挖(大于控根器树池1m左右)→铺设 排水层(厚度在50-80cm风化砂或原生砂砾)→铺设营养土层(厚度在50-80cm 配制土)→带控根器树池植株吊装→植株归位(朝阳方向的胸径处做的记号与移 植点方位一致)→去掉控根器(土球高度要求高于开挖地面10cm)→土球四周铺 设营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修剪枯枝、机械损伤枝→浇灌配置生根液的定根 水(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4:在珙桐迁地完成后的区域内种植原生长地的植被及伴生树种若干, 打造植物“生境相似”的环境;
S3:迁入后珙桐管护:
完成珙桐迁地保护。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调查内容包括:珙桐受影响的分布范围、株数、种群结 构、生长状况、就地保护状况;迁地珙桐原生地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全年 无霜期、三年内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或其他气象资料;标识珙桐在 原生地适宜于生长于阴坡或阳坡;在珙桐原生地选择阴坡、阳坡地段各抽3 个土样进行检测,检测土壤肥力、酸碱度;调查林下土壤物理性状特征、林 下土壤的化学特征、林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了解土壤理化环境条件及生 物学环境条件。
优选地,所述S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1:迁地前1年11月中旬珙桐落叶后,用铅油在朝阳(南)方向的胸径 处做好标记,根据生长情况采用回缩修剪的方法修剪部分枝叶,减少养分消 耗,不可截干断头的修剪;
S2.1.2:围绕迁地珙桐树干直径5-8倍的距离画圆圈开40-60cm、深50-100cm 的锅底形环形沟进行断根缩坨,在环形沟断根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 精溶液加水50千克喷根,喷湿喷透;
S2.1.3:在珙桐分布周围区域采挖腐叶土填埋开挖的环形沟,用含1克ABT3 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灌水,与上次处理间隔15天,培养断根区域 须根的大量生长,促进迁地后植物成活率。
优选地,所述S2.2迁入珙桐起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1:提前断根缩坨1年后的珙桐进行采挖,根据珙桐在原生地生长习性, 起挖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11月-12月);
S2.2.2:断根缩坨环形沟***10-20cm锅底形起挖土球,保护断根区培育 的根系,先用废旧棉布包裹土球,再用专用捆绑带包扎土球,以减少运输中土球 损失。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起挖珙桐修剪包括以下步骤:
S2.3.1:修剪技术:保留树形及顶端优势不变,全冠回缩1/3枝量;疏剪交 叉枝、病枯枝、重叠枝;
S2.3.2:伤口处理:用专用植物伤口涂抹剂处理并包扎;
S2.3.3:树体处理:用“防晒霜”沿树体主干至顶端涂白,干后用可降解保 鲜膜沿根茎部→主干→顶部缠绕包扎,最后用草绳沿根茎部→主干缠绕包扎,包 扎时注意朝阳(南)方向的胸径处做的标记打上记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S2.3.3中:防晒霜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生石灰0.3-0.6份,0.3-0.6份硫酸铜,0.05-0.15份食盐,水8-12份,防晒霜中 还包括的二氧化钛、氧化锌混合溶液,其浓度为50-300ppm,二氧化钛、氧化锌 的质量比为1:(0.5-1);溶解方法:先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两种物质用稀盐酸 溶解,用水加热3个小时充分溶解(调整pH值不产生沉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 溶剂备用,使用浓度50-300ppm;其次,依顺序用水单独溶解生石灰、硫酸铜, 最后加入二氧化钛、氧化锌混合溶液,随配随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4.2中,树池采用分层设置,设置排水层、原生土层、 营养土层,排水层采用原生地石砾铺设,厚度在20-30cm,用于暴雨时及时排水; 原生土层采用起挖地原生土铺设,厚度在30-50cm,用于珙桐土球与原生土衔接; 营养土层是配置的含有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等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复合营养 基质,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原生土的重量配比为0.1:0.9:9,用于种植土球周围 的填充压实。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迁入后珙桐管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模拟珙桐野外生长环境,搭建遮阳网,防止夏日太阳直射;
S3.2沿树体安装微型喷灌,增大空气湿度,形成种质资源圃小气候环境,使 珙桐适宜当前生长环境;
S3.3树干注射滴注营养液对迁地珙桐复壮处理,滴注的营养液为市面可采购 的瓶装或袋装水溶液;
S3.4高温季节(6-9月)主干至顶部(不包含侧枝)处理:涂抹配制“防晒 霜”(同上),因夏季雨水较多,每月涂抹一次;
S3.5高温季节枝稍及叶片处理: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液;
S3.6其他方面在常规、移栽养护的条件下,定期进行松土、除杂草、浇水等 措施进行养护管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3.5:防晒营养液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绿茶 100g浸出液0.5-1.5份,芦荟200g浸出液1.5-2.5份,黄芩50g浸出液0.5-1.5份, 紫草50g浸出液0.5-1.5份,防晒营养液还包括维生素B2,其浓度为8-14mg/L。 绿茶10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方法:取100g绿茶于容器中,加入80℃9000ml 纯水中浸泡,放在80℃的容器中浸提2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芦荟200g 浸出液(浸出液具体方法:取新鲜芦荟200g清洗干净后分块,用榨汁机打碎后 过滤出汁液备用),黄芩5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方法:取50克黄芩粉粹后于 容器中,加水2000ml,煎煮2次,每次3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紫草 5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做法:取新鲜紫草50g清洗干净后于容器中,加水2000ml 煎煮1次,时间3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维生素B2/10mg/L。
优选地,所述步骤S2.4.1:高山地区的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中海拔低 山丘陵地区的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 域,按5m*5m株行距放点;S2.5.1中,低海拔迁地区域的海拔高度在130-185 米。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克服了珍稀濒危树木迁地移栽技术中难度较大、死亡率高,移栽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林木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与现有的移栽方法相比, 能够有效解决野生珙桐移栽时失水、枯顶、根系受损、养分不平衡、容易死亡等 问题,显著提高了移栽成活率。为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繁育研究和推广运用奠 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充足的驯化后繁育母本,能极大缩短繁育研究和推广运用 时间,节约人物力成本。
2、珙桐分布范围窄、仅少量表现为集群分布、数量少且全部为野生苗,因 此在迁地保护中存在一系列技术挑战,本发明主要针对5-20cm以内的需要保护 的野生珙桐大树,采用逐级迁地、分步实施、原生地生境模拟等手段使分布于高 海拔地区的受影响植物生长于低海拔地区,解决了高海拔区域珙桐迁地到低海拔 区域成活率低的问题,成活率达到9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迁地珙桐环境适应性。
3、提出一种野生珙桐大树移栽的技术方法,与现有的移栽方法相比,能够 有效解决野生珙桐移栽时失水、枯顶、根系受损、养分不平衡、容易死亡等问题, 显著提高了移栽成活率,提升成活率20%以上。
4、采取一系列科学管护措施,解决了迁入后珙桐长势差、树体弱等问题, 加快了树体复壮进程,迁入后5年内植物开花结实率80%以上,为后续研究和运 用提供基础保障。
5、自制的“防晒霜”、“防晒营养液”在珙桐从高海拔迁地到地海拔区域 面对高温胁迫对树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抗氧化***的影响具有一 定的作用。因二氧化钛、氧化锌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附着力强,对紫外线具 有较强的屏蔽性,通过该保护层对紫外线的反射、折射和散射作用,屏蔽掉部分 紫外线对树体的伤害。植物浸出液按一定浓度比例配制,具有较好的吸收紫外线 性能,对珙桐表皮及叶片具有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为树体提供营养,取材方便, 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迁地保护珙桐成活生长情况:
图2:迁地保护珙桐开花结实情况:其中图2a是迁地珙桐开花情况,图2b是迁 地珙桐结实情况;
图3:迁地保护珙桐不同季节对比照:其中图3a是迁地珙桐开花情况,图3b是 迁地珙桐落叶后情况;
图4:珙桐不同晒伤情况:其中图4a是迁地珙桐晒伤等级为C,图4b是迁地珙 桐晒伤等级为B;其中图4a是迁地珙桐晒伤等级为A。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珙桐迁地保护前调查:对珙桐原生地进行调查、检测;
S2:采用逐级引种、分步实施移栽;
S2.1活体珙桐植株提前驯化;
S2.2迁入珙桐起挖;
S2.3起挖珙桐修剪;
S2.4珙桐逐级种植(一):
S2.4.1:第一阶段:从高山地区移植到半高山地区移栽或中海拔低山丘陵地 区栽植驯化,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域,按5m*5m株行距放点;
S2.4.2:采用控根器构建移栽树池,树池直径和深度大于待移植树木土球直 径0.5m;
S2.4.3:种植采用流程化:控根器树池铺设排水层→铺设原生土层→植株吊 装→植株土球归位→土球四周铺设营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浇灌配置生根 液的定根水,定根水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珙桐逐级种植(二):
S2.5.1: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移植管护2年后,从半高山地区或低山丘 陵地区移植到低海拔迁地区域栽植驯化,种植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11 月-12月);
S2.5.2:种植珙桐迁地前对迁入地土壤进行处理,检测迁入地土壤pH值、EC值含量、有机质类型或其他理化性状,并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地块深 翻,深度在70cm,改善周围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 密度;培土,黏重土壤透气不良,通过掺入适量沙土,改良土壤结构及透气性; 客土改良,腐殖土1份+生物菌肥0.2份+原生土1份(黄棕壤土)混合均匀,调 节珙桐生长需达到的酸碱度要求,根据珙桐原生地对土壤的要求,种植穴回填土 要进行土壤配制,改良土与原生土配置比例1:0.3;
S2.5.3:种植流程:迁入地种植穴开挖(大于控根器树池1m左右)→铺设 排水层(厚度在60cm风化砂或原生砂砾)→铺设营养土层(厚度在70cm配制 土)→带控根器树池植株吊装→植株归位(朝阳方向的胸径处做的记号与移植点 方位一致)→去掉控根器(土球高度要求高于开挖地面10cm)→土球四周铺设营 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修剪枯枝、机械损伤枝→浇灌配置生根液的定根水 (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4:在珙桐迁地完成后的区域内种植原生长地的植被及伴生树种若干, 打造植物“生境相似”的环境;
S3:迁入后珙桐管护:
完成珙桐迁地保护。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调查内容包括:珙桐受影响的分布范围、株数、种群结 构、生长状况、就地保护状况;迁地珙桐原生地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全年 无霜期、三年内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或其他气象资料;标识珙桐在 原生地适宜于生长于阴坡或阳坡;在珙桐原生地选择阴坡、阳坡地段各抽3 个土样进行检测,检测土壤肥力、酸碱度;调查林下土壤物理性状特征、林 下土壤的化学特征、林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了解土壤理化环境条件及生 物学环境条件。
优选地,所述S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1:迁地前1年11月中旬珙桐落叶后,用铅油在朝阳(南)方向的胸径 处做好标记,根据生长情况采用回缩修剪的方法修剪部分枝叶,减少养分消 耗,不可截干断头的修剪;
S2.1.2:围绕迁地珙桐树干直径6倍的距离画圆圈开50cm、深80cm的锅底 形环形沟进行断根缩坨,在环形沟断根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 加水50千克喷根,喷湿喷透;
S2.1.3:在珙桐分布周围区域采挖腐叶土填埋开挖的环形沟,用含1克ABT3 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灌水,与上次处理间隔15天,培养断根区域 须根的大量生长,促进迁地后植物成活率。
优选地,所述S2.2迁入珙桐起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1:提前断根缩坨1年后的珙桐进行采挖,根据珙桐在原生地生长习性, 起挖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11月-12月);
S2.2.2:断根缩坨环形沟***15cm锅底形起挖土球,保护断根区培育的根 系,先用废旧棉布包裹土球,再用专用捆绑带包扎土球,以减少运输中土球损失。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起挖珙桐修剪包括以下步骤:
S2.3.1:修剪技术:保留树形及顶端优势不变,全冠回缩1/3枝量;疏剪交 叉枝、病枯枝、重叠枝;
S2.3.2:伤口处理:用专用植物伤口涂抹剂处理并包扎;
S2.3.3:树体处理:用“防晒霜”沿树体主干至顶端涂白,干后用可降解保 鲜膜沿根茎部→主干→顶部缠绕包扎,最后用草绳沿根茎部→主干缠绕包扎,包 扎时注意朝阳(南)方向的胸径处做的标记打上记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S2.3.3中:防晒霜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生石灰5份+0.5份硫酸铜+0.1份食盐+水10份,防晒霜中还包括的二氧化钛、 氧化锌混合溶液,其浓度为250ppm,二氧化钛、氧化锌的质量比为1:0.8;溶解 方法:先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两种物质用稀盐酸溶解,用水加热3个小时充分溶 解(调整pH值不产生沉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剂备用,使用浓度250ppm; 其次,依顺序用水单独溶解生石灰、硫酸铜,最后加入二氧化钛、氧化锌混合溶 液,随配随用。“防晒霜”配制比例:因二氧化钛、氧化锌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对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屏蔽性,通过该保护层对紫外线的反射、折射和散射作用,屏蔽掉部分紫外线对树体的伤害。
优选地,所述步骤S2.4.2中,树池采用分层设置,设置排水层、原生土层、 营养土层,排水层采用原生地石砾铺设,厚度在25cm,用于暴雨时及时排水; 原生土层采用起挖地原生土铺设,厚度在40cm,用于珙桐土球与原生土衔接; 营养土层是配置的含有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等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复合营养 基质,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原生土的重量配比为0.1:0.9:9,用于种植土球周围 的填充压实。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迁入后珙桐管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模拟珙桐野外生长环境,搭建遮阳网,防止夏日太阳直射;
S3.2沿树体安装微型喷灌,增大空气湿度,形成种质资源圃小气候环境,使 珙桐适宜当前生长环境;
S3.3树干注射滴注营养液对迁地珙桐复壮处理,滴注的营养液为市面可采购 的瓶装或袋装水溶液;
S3.4高温季节(6-9月)主干至顶部(不包含侧枝)处理:涂抹配制“防晒 霜”(同上),因夏季雨水较多,每月涂抹一次;
S3.5高温季节枝稍及叶片处理: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液;
S3.6其他方面在常规、移栽养护的条件下,定期进行松土、除杂草、浇水等 措施进行养护管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3.5:防晒营养液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绿茶 100g浸出液1份+芦荟200g浸出液2份+黄芩50g浸出液1份+紫草50g浸出液 1份,防晒营养液还包括维生素B2,其浓度为10mg/L。绿茶100g浸出液(浸 出液具体方法:取100g绿茶于容器中,加入80℃9000ml纯水中浸泡,放在80℃ 的容器中浸提2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芦荟20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 方法:取新鲜芦荟200g清洗干净后分块,用榨汁机打碎后过滤出汁液备用), 黄芩5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方法:取50克黄芩粉粹后于容器中,加水2000ml,煎煮2次,每次3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紫草50g浸出液(浸出液具 体做法:取新鲜紫草50g清洗干净后于容器中,加水2000ml煎煮1次,时间30 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维生素B2/10mg/L。维生素B2中的核黄素在植 物体外使用可以促进许多生理代谢过程,诱导植物抗性;这几种植物浸出液按一 定浓度比例配制,具有较好的吸收紫外线性能,对珙桐表皮及叶片具有光保护作 用,而且可以为树体提供营养,取材方便,经济适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4.1:高山地区的海拔高度在1500米,中海拔低山丘陵 地区的海拔高度在800米,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域,按5m*5m 株行距放点;S2.5.1中,低海拔迁地区域的海拔高度在175米。
结果见图1-3,本实施例1迁地保护珙桐成活率90%,开花结实率80%。
实施例2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珙桐迁地保护前调查:对珙桐原生地进行调查、检测;
S2:采用逐级引种、分步实施移栽;
S2.1活体珙桐植株提前驯化;
S2.2迁入珙桐起挖;
S2.3起挖珙桐修剪;
S2.4珙桐逐级种植(一):
S2.4.1:第一阶段:从高山地区移植到半高山地区移栽或中海拔低山丘陵地 区栽植驯化,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域,按5m*5m株行距放点;
S2.4.2:采用控根器构建移栽树池,树池直径和深度大于待移植树木土球直 径0.55m;
S2.4.3:种植采用流程化:控根器树池铺设排水层→铺设原生土层→植株吊 装→植株土球归位→土球四周铺设营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浇灌配置生根 液的定根水,定根水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珙桐逐级种植(二):
S2.5.1: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移植管护2年后,从半高山地区或低山丘 陵地区移植到低海拔迁地区域栽植驯化,种植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11 月-12月);
S2.5.2:种植珙桐迁地前对迁入地土壤进行处理,检测迁入地土壤pH值、 EC值含量、有机质类型或其他理化性状,并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地块深 翻,深度在75cm,改善周围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 密度;培土,黏重土壤透气不良,通过掺入适量沙土,改良土壤结构及透气性; 客土改良,腐殖土1份+生物菌肥0.25份+原生土1份(黄棕壤土)混合均匀, 调节珙桐生长需达到的酸碱度要求,根据珙桐原生地对土壤的要求,种植穴回填 土要进行土壤配制,改良土与原生土配置比例1:0.2;
S2.5.3:种植流程:迁入地种植穴开挖(大于控根器树池1m左右)→铺设 排水层(厚度在65cm风化砂或原生砂砾)→铺设营养土层(厚度在75cm配制 土)→带控根器树池植株吊装→植株归位(朝阳方向的胸径处做的记号与移植点 方位一致)→去掉控根器(土球高度要求高于开挖地面10cm)→土球四周铺设营 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修剪枯枝、机械损伤枝→浇灌配置生根液的定根水 (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4:在珙桐迁地完成后的区域内种植原生长地的植被及伴生树种若干, 打造植物“生境相似”的环境;
S3:迁入后珙桐管护:
完成珙桐迁地保护。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调查内容包括:珙桐受影响的分布范围、株数、种群 结构、生长状况、就地保护状况;迁地珙桐原生地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全年无 霜期、三年内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或其他气象资料;标识珙桐在原生地 适宜于生长于阴坡或阳坡;在珙桐原生地选择阴坡、阳坡地段各抽3个土样进行 检测,检测土壤肥力、酸碱度;调查林下土壤物理性状特征、林下土壤的化学特 征、林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了解土壤理化环境条件及生物学环境条件。
优选地,所述S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1:迁地前1年11月中旬珙桐落叶后,用铅油在朝阳(南)方向的胸径 处做好标记,根据生长情况采用回缩修剪的方法修剪部分枝叶,减少养分消 耗,不可截干断头的修剪;
S2.1.2:围绕迁地珙桐树干直径5-8倍的距离画圆圈开55cm、深75cm的锅底 形环形沟进行断根缩坨,在环形沟断根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 加水50千克喷根,喷湿喷透;
S2.1.3:在珙桐分布周围区域采挖腐叶土填埋开挖的环形沟,用含1克ABT3 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灌水,与上次处理间隔15天,培养断根区域 须根的大量生长,促进迁地后植物成活率。
优选地,所述S2.2迁入珙桐起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1:提前断根缩坨1年后的珙桐进行采挖,根据珙桐在原生地生长习性, 起挖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11月-12月);
S2.2.2:断根缩坨环形沟***18cm锅底形起挖土球,保护断根区培育的根 系,先用废旧棉布包裹土球,再用专用捆绑带包扎土球,以减少运输中土球损失。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起挖珙桐修剪包括以下步骤:
S2.3.1:修剪技术:保留树形及顶端优势不变,全冠回缩1/3枝量;疏剪交 叉枝、病枯枝、重叠枝;
S2.3.2:伤口处理:用专用植物伤口涂抹剂处理并包扎;
S2.3.3:树体处理:用“防晒霜”沿树体主干至顶端涂白,干后用可降解保 鲜膜沿根茎部→主干→顶部缠绕包扎,最后用草绳沿根茎部→主干缠绕包扎,包 扎时注意朝阳(南)方向的胸径处做的标记打上记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S2.3.3中:防晒霜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生石灰5份+0.5份硫酸铜+0.1份食盐+水10份,防晒霜中还包括的二氧化钛、 氧化锌混合溶液,其浓度为250ppm,二氧化钛、氧化锌的质量比为1:0.8;溶解 方法:先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两种物质用稀盐酸溶解,用水加热3个小时充分溶 解(调整pH值不产生沉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剂备用,使用浓度50-300ppm; 其次,依顺序用水单独溶解生石灰、硫酸铜,最后加入二氧化钛、氧化锌混合溶 液,随配随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4.2中,树池采用分层设置,设置排水层、原生土层、 营养土层,排水层采用原生地石砾铺设,厚度在20-30cm,用于暴雨时及时排水; 原生土层采用起挖地原生土铺设,厚度在30-50cm,用于珙桐土球与原生土衔接; 营养土层是配置的含有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等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复合营养 基质,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原生土的重量配比为0.1:0.9:9,用于种植土球周围 的填充压实。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迁入后珙桐管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模拟珙桐野外生长环境,搭建遮阳网,防止夏日太阳直射;
S3.2沿树体安装微型喷灌,增大空气湿度,形成种质资源圃小气候环境,使 珙桐适宜当前生长环境;
S3.3树干注射滴注营养液对迁地珙桐复壮处理,滴注的营养液为市面可采购 的瓶装或袋装水溶液;
S3.4高温季节(6-9月)主干至顶部(不包含侧枝)处理:涂抹配制“防晒 霜”(同上),因夏季雨水较多,每月涂抹一次;
S3.5高温季节枝稍及叶片处理: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液;
S3.6其他方面在常规、移栽养护的条件下,定期进行松土、除杂草、浇水等 措施进行养护管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3.5:防晒营养液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绿茶 100g浸出液1份+芦荟200g浸出液2份+黄芩50g浸出液1份+紫草50g浸出液 1份,防晒营养液还包括维生素B2,其浓度为10mg/L。绿茶100g浸出液(浸 出液具体方法:取100g绿茶于容器中,加入80℃9000ml纯水中浸泡,放在80℃ 的容器中浸提2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芦荟20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 方法:取新鲜芦荟200g清洗干净后分块,用榨汁机打碎后过滤出汁液备用), 黄芩50g浸出液(浸出液具体方法:取50克黄芩粉粹后于容器中,加水2000ml,煎煮2次,每次30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紫草50g浸出液(浸出液具 体做法:取新鲜紫草50g清洗干净后于容器中,加水2000ml煎煮1次,时间30 分钟,过滤后定容静置备用),维生素B2/10mg/L。维生素B2中的核黄素在植 物体外使用可以促进许多生理代谢过程,诱导植物抗性;这几种植物浸出液按一 定浓度比例配制,具有较好的吸收紫外线性能,对珙桐表皮及叶片具有光保护作 用,而且可以为树体提供营养,取材方便,经济适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4.1:高山地区的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中海拔低 山丘陵地区的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 域,按5m*5m株行距放点;S2.5.1中,低海拔迁地区域的海拔高度在130-185 米。
本实施例2迁地保护珙桐成活率95%,开花结实率85%。
以实施例2为基础,步骤S2.3.3中、步骤S3.4、步骤S3.5,采用防晒营养 液、“防晒霜”配合使用,设置对照组:采用其他处理:树干涂白、叶片未喷施 营养液。结果见表1。
表1珙桐“防晒营养液”、“防晒霜”处理与其他处理对比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41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51
由表1可知,采用防晒营养液、“防晒霜”配合使用,能够防止和减轻高温 造成的伤害。可以反射光线,减少对热辐射的吸收,降低热能避免叶片灼烧;保 护层可以保护活细胞,为树干遮阴;零死亡,生长不良2株。
以实施例2为基础,采用防晒营养液、防晒霜单独处理及其配合使用,对于 晒伤伤害等级进行分析。伤害等级见表2,结果见表3-5。
表2伤害等级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52
表3防晒营养液对珙桐生长的影响(每组处理20株)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53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61
表4“防晒霜”对珙桐生长的影响(每组处理20株)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62
表5防晒营养液和“防晒霜”对珙桐生长的影响(每组处理20株)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63
由表3-5可知,采用防晒营养液、“防晒霜”配合使用,能够降低晒伤的伤 害等级。二氧化钛、氧化锌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对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屏蔽性, 通过该保护层对紫外线的反射、折射和散射作用,屏蔽掉部分紫外线对树体的伤 害,另外也可以减少食盐的使用量。维生素B2中的核黄素在植物体外使用可以 促进许多生理代谢过程,诱导植物抗性;这几种植物浸出液按一定浓度比例配制, 具有较好的吸收紫外线性能,对珙桐表皮及叶片具有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为树 体提供营养,取材方便,经济适用
实施例3
实施例3:以实施例2为基础,在防晒营养液中添加右旋糖酐,其添加量为 0.5%,其他同实施例2。喷洒在叶面上。具体操作为: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 液;在雨后不补充喷洒。其他同实施例2。
实施例2:S3.5高温季节枝稍及叶片处理,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液; 在雨后会补充喷洒。
对比例1:其他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S3.5高温季节枝稍及叶片处理, 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液;在雨后根据实际情况不补充喷洒。
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在防晒营养液的组分中,加入右旋糖酐,其非常 粘稠,可以与其他组分在树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可以防止夏天暴雨冲刷掉防晒 营养液,延长作用时间,使得其长时间防晒。
表6不同防晒营养液对珙桐生长的影响(每组处理20株)
Figure BDA0002937202140000171
实施例4
以实施例2为基础,在防晒霜中的食盐更换为红薯粉,其他同实施例2。观 察防晒霜的附着时间。
表7防晒霜的附着时间
处理 附着时间
实施例2 2个月10天,需要进行补刷
实施例4 3个月15天,需要进行补刷
由表7可知,对防晒霜中的食盐组分进行红薯粉的替换,起可以起到增加附 着时间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避免食盐被雨水淋洗后流入土地中,加速了土壤的 盐化。
虽已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所用的配方并非局限性的。由于本发明能 够以多种配方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所以上述实施例不被限制于 任何前述的配方细节,因此所有涉及到权利要求全部配方含量改变或改进都应为 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针对5-20cm以内的需要保护的野生珙桐大树,包括以下步骤:
S1:珙桐迁地保护前调查:对珙桐原生地进行调查、检测;
S2:采用逐级引种、分步实施移栽;
S2.1 活体珙桐植株提前驯化;
S2.2 迁入珙桐起挖;
S2. 3起挖珙桐修剪;
S2. 4珙桐逐级种植(一):
S2.4.1:第一阶段:从高山地区移植到半高山地区移栽或中海拔低山丘陵地区栽植驯化,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域,按5m*5m株行距放点;
S2.4.2:采用控根器构建移栽树池,树池直径和深度大于待移植树木土球直径0.4-0.6m;
S2.4.3:种植采用流程化:控根器树池铺设排水层→铺设原生土层→植株吊装→植株土球归位→土球四周铺设营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浇灌配置生根液的定根水,定根水为用含1克ABT3号生根粉酒精溶液加水100千克;
S2.5:珙桐逐级种植(二):
S2.5.1: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移植管护2年后,从半高山地区或低山丘陵地区移植到低海拔迁地区域栽植驯化,种植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
S2.5.2:种植珙桐迁地前对迁入地土壤进行处理,检测迁入地土壤pH值、EC值含量、有机质类型或其他理化性状,并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法:地块深翻,深度在60-80cm,改善周围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密度;培土,黏重土壤透气不良,通过掺入适量沙土,改良土壤结构及透气性;客土改良,腐殖土1份+生物菌肥0.1-0.3份+原生土1份混合均匀,调节珙桐生长需达到的酸碱度要求;
S2.5.3:种植流程:迁入地种植穴开挖→铺设排水层→铺设营养土层→带控根器树池植株吊装→植株归位→去掉控根器→土球四周铺设营养土压实→搭建树木支撑→修剪枯枝、机械损伤枝→浇灌配置生根液的定根水;
S2.5.4:在珙桐迁地完成后的区域内种植原生长地的植被及伴生树种若干,打造植物“生境相似”的环境;
S3:迁入后珙桐管护:
完成珙桐迁地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 迁入珙桐起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1:提前断根缩坨1年后的珙桐进行采挖,根据珙桐在原生地生长习性,起挖时间在全部落叶休眠时进行;
S2.2.2:断根缩坨环形沟***10-20cm锅底形起挖土球,保护断根区培育的根系,先用废旧棉布包裹土球,再用专用捆绑带包扎土球,以减少运输中土球损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3起挖珙桐修剪包括以下步骤:
S2.3.1:修剪技术:保留树形及顶端优势不变,全冠回缩1/3枝量;疏剪交叉枝、病枯枝、重叠枝;
S2.3.2:伤口处理:用专用植物伤口涂抹剂处理并包扎;
S2.3.3:树体处理:用“防晒霜”沿树体主干至顶端涂白,干后用可降解保鲜膜沿根茎部→主干→顶部缠绕包扎,最后用草绳沿根茎部→主干缠绕包扎,包扎时注意朝阳(南)方向的胸径处做的标记打上记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3中:防晒霜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生石灰0.3-0.6份,0.3-0.6份硫酸铜, 0.05-0.15份食盐,水8-12份,防晒霜中还包括的二氧化钛、氧化锌混合溶液,其浓度为50-300ppm,二氧化钛、氧化锌的质量比为1:(0.5-1);溶解方法:先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两种物质用稀盐酸溶解,用水加热3个小时充分溶解(调整pH值不产生沉淀)配制备用,使用浓度50-300ppm;其次,依顺序用水单独溶解生石灰、硫酸铜,最后加入二氧化钛、氧化锌混合溶液,随配随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2中,树池采用分层设置,设置排水层、原生土层、营养土层,排水层采用原生地石砾铺设,厚度在20-30cm,用于暴雨时及时排水;原生土层采用起挖地原生土铺设,厚度在30-50cm,用于珙桐土球与原生土衔接;营养土层是配置的含有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的保水、保肥、透气的复合营养基质,营养剂、有机生物菌肥、原生土的重量配比为0.1:0.9:9,用于种植土球周围的填充压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迁入后珙桐管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模拟珙桐野外生长环境,搭建遮阳网,防止夏日太阳直射;
S3.2沿树体安装微型喷灌,增大空气湿度,形成种质资源圃小气候环境,使珙桐适宜当前生长环境;
S3.3树干注射滴注营养液对迁地珙桐复壮处理,滴注的营养液为市面可采购的瓶装或袋装水溶液;
S3.4高温季节6—9月主干至顶部(不包含侧枝)处理:涂抹配制“防晒霜”(同上),因夏季雨水较多,每月涂抹一次;
S3.5高温季节枝稍及叶片处理:枝稍及叶片喷施防晒营养液;
S3.6其他方面在常规、移栽养护的条件下,定期进行松土、除杂草、浇水等措施进行养护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5:防晒营养液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绿茶100g浸出液0.5-1.5份,芦荟200g浸出液1.5-2.5份,黄芩50g浸出液0.5-1.5份,紫草50g浸出液0.5-1.5份,防晒营养液还包括维生素B2,其浓度为8-14 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珙桐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1: 高山地区的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中海拔低山丘陵地区的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选择交通方便,西面、南面环山背荫区域,按5m*5m株行距放点; S2.5.1中,低海拔迁地区域的海拔高度在130-185米。
CN202110162811.1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Active CN112931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2811.1A CN112931134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2811.1A CN112931134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1134A CN112931134A (zh) 2021-06-11
CN112931134B true CN11293113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624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2811.1A Active CN112931134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1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159B (zh) * 2021-12-06 2023-04-25 安顺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山药轻简化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3064A (zh) * 2014-03-22 2014-07-02 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 营养元素中药酵素酶防晒霜
CN105165373A (zh) * 2015-10-21 2015-12-23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珙桐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11574894B (zh) * 2020-05-26 2021-11-23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生物防晒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1134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141B (zh) 一种果林地仿生套种三叶青的袋式栽培方法
CN106717851B (zh) 一种热带珊瑚岛礁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4429550A (zh) 人工种植滇重楼的方法
CN104206154A (zh) 重楼的栽培方法
CN206294619U (zh) 一种滨海沙质海岸带植被恢复***
CN104737735B (zh)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4663234A (zh) 野生珠子参的训化方法
CN102428824A (zh) 梁外甘草的沙漠栽培方法
CN110810100B (zh) 一种紫楠冬季播种育苗造林的方法
CN104106363A (zh) 一种北方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CN103975838B (zh) 一种白及苗移栽方法
CN112931134B (zh) 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
CN109042193A (zh) 一种黄精高抗逆性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3430758B (zh) 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种植基地选建和种植方法
CN105165445A (zh) 主干催根就地保护和复壮名树古木的技术
CN104871788B (zh) 一种在碱性土壤区栽培常绿杜鹃的方法
CN104303966B (zh) 一种野生金线莲的栽培方法
CN103988659B (zh) 黄花矶松的覆膜种植方法
CN110140584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CN109006239A (zh) 一种黄连瓜蒌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9937722B (zh) 一种利用三白草地上茎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0012771B (zh) 一种金花茶早期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10896774A (zh) 山体采石场快速复绿方法
CN1799326A (zh) 辐射松的引种、造林方法
CN105766301B (zh) 一种耐寒延绿型景天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