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3510B -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3510B
CN112923510B CN201911244418.6A CN201911244418A CN112923510B CN 112923510 B CN112923510 B CN 112923510B CN 201911244418 A CN201911244418 A CN 201911244418A CN 112923510 B CN112923510 B CN 112923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preset
equal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44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3510A (zh
Inventor
江晨钟
林晨
何家基
岳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44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3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3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3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3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3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该制冷控制方法包括:响应用户的制冷指令进入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空气在温差作用下通过自然对流形成制冷气流;其中,降温调节包括将换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升温调节包括将换热器的温度由第一预设温度区间逐渐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低于霜点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区间高于所述霜点温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使得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下和0℃以上循环变化,便于换热器和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换热,进而强化自然对流的换热效果,提升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性能。

Description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大多采用风机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室内的降温。此种当时降温的特点是风量较大,吹风感较强,当室内温度降低时可能造成用户使用的不适。而完全采用自然对流换热,则可能存在制冷量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空调制冷量偏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响应用户的制冷指令进入制冷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空气在温差作用下通过自然对流形成制冷气流;其中,所述降温调节包括将所述换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所述升温调节包括将所述换热器的温度由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逐渐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低于霜点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高于所述霜点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的步骤包括:通过调节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的冷媒通路上的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所述换热器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调节使得在所述换热器表面形成结霜,所述升温调节使得所述换热器表面的结霜融化形成流动的化霜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减去第一温度公差,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加上所述第一温度公差;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减去第二温度公差,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加上所述第二温度公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降温调节完成且所述升温调节开始之前,进一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响应于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间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升温调节完成且所述降温调节开始之前,进一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响应于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位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和所述第四预设时间之间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2℃,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所述第一预设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所述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所述自然对流型空调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文所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文所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下和0℃以上循环变化,可以使得换热器一直处于结霜和化霜的过程,进而使得换热器和与换热器接触的空气之间的温差较大,便于换热器和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换热,进而强化自然对流的换热效果,提升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制冷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是采用图6中的制冷控制方法对自然对流型空调进行控制产生的效果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自然对流型空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由于流体内部存在着温度差,使得各部分流体的密度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密度小,必然上升;温度低的流体密度大,必然下降,从而引起流体内部的流动为自然对流。这种没有外部机械力的作用,仅仅靠流体内部温度差,而使流体流动从而产生的传热现象,称为自然对流传热。本申请提供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该制冷控制方法用于自然对流型空调。自然对流型空调即是利用空气间的温度差实现送风的空调。由于没有外部机械力,故而静音效果更好,且可以节约能源。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该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响应用户的制冷指令进入制冷模式。
在自然对流型空调的遥控装置或者控制面板上设置有一制冷控件,当用户基于该制冷控件触发制冷指令时,自然对流型空调响应该制冷指令进入制冷模式。
步骤S102:在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空气在温差作用下通过自然对流形成制冷气流;其中,降温调节包括将换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升温调节包括将换热器的温度由第一预设温度区间逐渐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低于霜点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区间高于所述霜点温度。
其中,霜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霜点温度取决于当前环境的水汽含量和气压,因此,霜点温度可能为0℃、0℃以上或者0℃以下。为了方便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标准大气压下的霜点温度即0℃进行描述。制冷气流指的是自然对流型空调送风的气流。
在制冷模式下,自然对流型空调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下和0℃以上循环变化,从而,当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下时,换热器的表面会凝结成霜,当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上时,凝结于换热器表面的霜会融化形成化霜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下和0℃以上循环变化,可以使得换热器一直处于结霜和化霜的过程,进而使得换热器和与换热器接触的空气之间的温差较大,便于换热器和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换热,进而强化自然对流的换热效果,提升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性能。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减去第一温度公差,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加上第一温度公差。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减去第二温度公差,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加上第二温度公差。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第一温度公差以及第二温度公差是预先存储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部的。为了提高制冷温差同时考虑霜堵时间,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2℃。例如,第一预设温度可以设置为-5℃、-4.5℃、-4℃、-3.5℃、-3℃、-2.5℃或者-2℃等。为了提高制冷温差同时考虑化霜时间,可以设置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例如,第二预设温度可以设置为2℃、2.5℃、3℃、3.5℃、4℃、4.5℃或者5℃等。为了提升控制精度,可以设置第一温度公差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第二温度公差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例如,第一温度公差和第二温度公差可以设置为0℃、0.1℃、0.2℃、0.3℃、0.4℃、0.5℃、0.6℃、0.7℃、0.8℃、0.9℃或者1℃等。其中,第一温度公差和第二温度公差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的步骤包括:通过调节与换热器连接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
具体地,当该自然对流型空调为家用空调时,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其中,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升高时,制冷剂的循环量增大,换热器的温度降低。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时,制冷剂的循环量减小,换热器的温度升高。故而,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的步骤包括:通过调节与换热器连接的冷媒通路上的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
具体地,当该自然对流型空调为中央空调时,可以通过调节与换热器连接的冷媒通路上的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其中,当节流阀的开度越小时,冷媒的流动速度越快,换热器的温度越低。当节流阀的开度越大时,冷媒的流动速度越慢,换热器的温度越高。故而,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与换热器连接的冷媒通路上的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自然对流型空调内还可以设置风机,以通过风机进行辅助送风,并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大小,以调节换热器的温度。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它类型的方式来改变换热器的温度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地,不仅可以单独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或者单独控制节流阀的开度大小来控制换热器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将上述方式中的两种或者多种进行结合,以用于控制换热器的温度,进而缩短换热器的温度的调节时间,提升换热器的调节效率。
进一步地,降温调节使得在换热器表面形成结霜,升温调节使得换热器表面的结霜融化形成流动的化霜水。
具体地,在降温调节过程中,自然对流型空调首先调节换热器的温度,以使换热器的温度降低至0℃以下,此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表面温度在0℃以下的换热器时,水汽会在换热器的表面凝结成霜。然后,在升温调节过程中,逐渐升高换热器的温度,以使换热器的温度升高至0℃以上,此时,凝结于换热器表面的霜会融化,当融化后的化霜水的体积达到一定时,化霜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以形成流动的化霜水。本实施例通过形成流动的化霜水,在化霜水流动的过程中会对空气的流动起到牵引促进的作用,进而提升自然对流型空调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降温调节完成且升温调节开始之前,进一步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当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换热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时,说明凝结于换热器外表面上的霜已经对换热器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需要进行化霜操作。第一预设差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验分析获得,也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预设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例如,第一预设差值的大小可以为0℃、0.5℃、1℃、1.5℃、2℃、2.5℃或者3℃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的方式来控制调节过程。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1:获取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
具体地,在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内部设置有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和与出风口对应的温度传感器,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换热器的温度,与出风口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冷气流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然对流型空调可以实时获取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以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在另一实施例中,自然对流型空调还可以以预定的频率周期性的检测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202:响应于换热器的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直至获取到的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在步骤S202中,若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换热器的温度不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表示换热器的温度还没有达到最佳的结霜温度,说明换热器还处于降温调节过程,此时,继续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以使得换热器的温度继续降低。
若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换热器的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表示换热器的温度达到了最佳的结霜温度。说明换热器的降温调节过程完成,此时,保持换热器的温度不变,随着换热时间的延长,凝结于换热器外表面的霜的厚度逐渐增大,霜的厚度增大使得自然对流型空调的风量逐渐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小,此时,制冷气流的温度继续减小直至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换热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利用温度传感器对自然对流型空调的温度进行监测,可以使得换热器进行自动化调节,进而使得自然对流型空调更加智能,调控更加精准。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换热器工作的时间,以用于控制调节过程。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1: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
具体地,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预先设置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由于在空调的结构以及换热效率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分析获得换热器以一定幅度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并将该时间设定为第一预设时间。并可以通过实验分析获得换热器保温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时间,并将该时间设定为第二预设时间。
步骤S302:在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之间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
在步骤S302中,当自然对流型空调进入制冷模式时,自然对流型空调首先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并同时记录换热器工作的时间。在检测到换热器工作的时间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之前,换热器处于降温调节过程,换热器的温度持续降低。当换热器工作的时间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说明换热器的降温调节过程完成,在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之间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换热器的温度保持不变,并且对换热器保温的时长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之间的比例为1:3。经过实验验证,当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之间的比例为1:3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制冷效果。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之间的比例为1:2、2:5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预先设置换热器的降温调节时间以及保温调节时间,可以降低自然对流型空调的结构复杂度以及控制复杂度,进而降低自然对流型空调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升温调节完成且降温调节开始之前,进一步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
具体地,当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换热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时,说明凝结于换热器外表面上的霜已经基本完全溶解。第二预设差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验分析获得,也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例如,第二预设差值的大小可以为2℃、2.5℃、3℃、3.5℃、4℃、4.5℃或者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的方式来控制调节过程。具体地,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1:获取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
具体地,在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内部设置有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和与出风口对应的温度传感器,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换热器的温度,与出风口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冷气流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然对流型空调可以实时获取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以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在另一实施例中,自然对流型空调还可以以预定的频率周期性的检测换热器的温度和制冷气流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402:响应于换热器的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直至获取到的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
在步骤S402中,若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换热器的温度不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表示换热器的温度还没有达到最佳的化霜温度,说明换热器还处于升温调节过程,此时,继续对换热器进行升温调节,以使得换热器的温度继续升高。
若与换热器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换热器的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表示换热器的温度达到了最佳的化霜温度。说明换热器的升温调节过程完成,此时,保持换热器的温度不变,随着换热时间的延长,凝结于换热器外表面的霜逐渐融化,霜的厚度逐渐减小使得自然对流型空调的风量逐渐增大,换热器的换热量增大,此时,制冷气流的温度继续升高直至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换热器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利用温度传感器对自然对流型空调的温度进行监测,可以使得换热器进行自动化调节,进而使得自然对流型空调更加智能,调控更加精准。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换热器工作的时间,以用于控制调节过程。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501:获取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
具体地,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可以预先设置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由于在空调的结构以及换热效率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分析获得换热器从第一预设温度以一定幅度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并将该时间设定为第三预设时间。并可以通过实验分析获得换热器保温以使得制冷气流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时间,并将该时间设定为第四预设时间。
步骤S502:在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之间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
在步骤S502中,当自然对流型空调的换热器需要进行化霜操作时,自然对流型空调首先对换热器进行升温调节,并同时记录换热器升温工作的时间。在检测到换热器工作的时间等于第三预设时间之前,换热器处于升温调节过程,换热器的温度持续升高。当换热器工作的时间等于第三预设时间时,说明换热器的升温调节过程完成,在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之间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换热器的温度保持不变,并且保温的时长等于第四预设时间与第三预设时间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三预设时间与第四预设时间之间的比例为1:3。经过实验验证,当第三预设时间与第四预设时间之间的比例为1:3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制冷效果。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第三预设时间与第四预设时间之间的比例为1:2、2:5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通过在自然对流型空调内预先设置换热器的升温调节时间以及保温调节时间,可以降低自然对流型空调的结构复杂度以及控制复杂度,进而降低自然对流型空调的生产成本。
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以通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方式为例,对本申请中的制冷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制冷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图7是采用图6中的制冷控制方法对自然对流型空调进行控制产生的效果图。自然对流型空调内部预先设置有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差值以及第二预设差值,且第一预设温度为-5℃,第二预设温度为5℃,第一温度公差为0℃,第二温度公差为0℃,第一预设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该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具体可以为:
首先,在0min时,自然对流型空调接收到制冷指令,并响应用户的制冷指令进入制冷模式。在0-5min时,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与换热器连接的压缩机的频率升高,使得流过换热器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增大,换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制冷气流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换热器的温度达到0℃以下时,零下的温度使得换热器的外表面开始结霜。当运行到第5min时,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5℃,换热器的温度位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换热器降温调节完成。此时,对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维持压缩机的频率不变,换热器的温度不变。在5min-15min内,随着换热时间的延长,凝结于换热器外表面的霜的厚度逐渐增大,霜的厚度增大使得自然对流型空调的风量逐渐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小,此时,制冷气流的温度继续减小,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制冷气流的温度降低至-4℃时,制冷气流与换热器的温度差为1℃,处于第一预设差值范围内,结霜过程完成。
然后,在15min-20min时,对换热器进行升温调节,开始进行化霜过程。与换热器连接的压缩机的频率降低,使得流过换热器的制冷剂的循环量减小,换热器的温度逐渐升高,制冷气流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换热器的温度达到0℃以上时,零上的温度使得凝结于换热器的外表面上的霜开始融化。当运行到第20min时,换热器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5℃,换热器的温度位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换热器升温调节完成。此时,对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维持压缩机的频率不变,换热器的温度不变。在20min-30min内,随着换热时间的延长,霜层的厚度逐渐减小使得自然对流型空调的风量逐渐减大,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大,此时,制冷气流的温度继续升高,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制冷气流的温度升高到7℃时,制冷气流与换热器的温度差为2℃,处于第二预设差值范围内,化霜过程完成。
以此循环往复进行制冷。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存储介质10上存储有程序数据11,程序数据11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冷控制方法。
该程序数据11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于一个存储介质10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于使得一台自然对流型空调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存储介质10是计算机存储器中用于存储某种不连续物理量的媒体。而前述的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介质10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数据11代码的介质。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自然对流型空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自然对流型空调20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22和存储器24,存储器24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文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
处理器2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22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2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换热器的温度在0℃以下和0℃以上循环变化,可以使得换热器一直处于结霜和化霜的过程,进而使得换热器和与换热器接触的空气之间的温差较大,便于换热器和空气之间进行充分的换热,进而强化自然对流的换热效果,提升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用户的制冷指令进入制冷模式;
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以使得空气在温差作用下通过自然对流形成制冷气流;
其中,所述降温调节包括将所述换热器的温度逐渐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所述升温调节包括将所述换热器的温度由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逐渐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低于霜点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高于所述霜点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减去第一温度公差,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加上所述第一温度公差;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小值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减去第二温度公差,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加上所述第二温度公差;
在所述降温调节完成且所述升温调节开始之前,进一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不变,从而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制冷模式下,以循环方式对换热器进行降温调节和升温调节的步骤包括:
通过调节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的冷媒通路上的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所述换热器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调节使得在所述换热器表面形成结霜,所述升温调节使得所述换热器表面的结霜融化形成流动的化霜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不变,从而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
响应于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则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以使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不变,从而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之间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一保温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温调节完成且所述降温调节开始之前,进一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不变,从而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不变,从而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
响应于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位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则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以使所述换热器的温度不变,从而以使得所述制冷气流的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
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和所述第四预设时间之间对所述换热器进行第二保温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2℃,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所述第一预设差值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所述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5℃。
10.一种自然对流型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对流型空调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冷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1244418.6A 2019-12-06 2019-12-06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23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4418.6A CN112923510B (zh) 2019-12-06 2019-12-06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4418.6A CN112923510B (zh) 2019-12-06 2019-12-06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3510A CN112923510A (zh) 2021-06-08
CN112923510B true CN112923510B (zh) 2022-05-17

Family

ID=7616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4418.6A Active CN112923510B (zh) 2019-12-06 2019-12-06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35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2207Y (zh) * 1992-05-08 1993-05-05 康视田 电子自动化霜器
CN103471303A (zh) * 2013-09-29 2013-12-2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防凝露方法
CN106016876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化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冰箱
CN106352469A (zh) * 2016-08-12 2017-01-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9631658A (zh) * 2018-12-28 2019-04-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清洗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017543A (zh) * 2019-04-17 2019-07-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清洁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4594B1 (ko) * 2017-10-16 2020-01-09 이승용 제상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냉동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2207Y (zh) * 1992-05-08 1993-05-05 康视田 电子自动化霜器
CN103471303A (zh) * 2013-09-29 2013-12-2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防凝露方法
CN106016876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器化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冰箱
CN106352469A (zh) * 2016-08-12 2017-01-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9631658A (zh) * 2018-12-28 2019-04-1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清洗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017543A (zh) * 2019-04-17 2019-07-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清洁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3510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7314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48910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19542B (zh)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7328026B (zh) 风机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室外机
CN103836857A (zh) 空调的除霜方法
CN108758973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902846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529978B (zh) 一种降低冷凝器结霜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088144A (zh) 风机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57540B (zh) 一种室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028464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2923510B (zh) 自然对流型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836470B (zh) 用于定频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4135977B (zh)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19504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836444B (zh) 用于定频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66B (zh) 用于定频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72B (zh) 用于定频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
JP201110674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0836495B (zh) 空调器结霜控制方法
JP4061215B2 (ja) 恒温器の温度制御方法
CN110836496B (zh) 空调器结霜控制方法
CN110836467B (zh) 用于定频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3513824B (zh) 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0836487B (zh) 空调器结霜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5

Address after: No.22, Lingang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MEIDI WHIT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4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industrial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MEIDI WHIT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

Applicant before: Midea Group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