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2644A -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 Google Patents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2644A
CN112842644A CN202011612700.8A CN202011612700A CN112842644A CN 112842644 A CN112842644 A CN 112842644A CN 202011612700 A CN202011612700 A CN 202011612700A CN 112842644 A CN112842644 A CN 112842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stent
delivery device
guide wir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27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2644B (zh
Inventor
王雷
李建民
王永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27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2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2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2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4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for placing stents or stent-grafts in a bifur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该支架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支架***的支架。支架输送装置包括内设有输送通道的输送组件、穿设于输送通道的预埋导丝及设置输送组件近端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滑道件、固定件和操作件;滑道件与输送通道相通,滑道件的外周设有供预埋导丝穿出的过线部;固定件设有弹性悬伸的压紧臂,压紧臂与过线部相对;操作件活动地套设在固定件上并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操作件内部突设有按压部,按压部抵压或放开压紧臂,而使压紧臂压紧或释放预埋导丝。本发明通过预埋导丝方便引导分支导丝经支架上的窗口进入分支血管,锁定组件控制预埋导丝的锁定或释放,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其中,该支架***包括支架和该支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主动脉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AA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5%,但在80岁及以上患者中,发病率增长到10%,而且其瘤体破裂的风险较其他人群更高。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00万,90岁以上的将超过1200万,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龄AAA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现有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及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两种方式各有优势。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自20世纪90年代报道首例被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以来,因其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期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短短的20年内迅速发展。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开胸开腹,无需钳夹阻断血管,术中无内脏器官缺血,并发症少。然而最大的限制是内脏大动脉不能被覆盖,尤其是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涉及肾动脉领域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仍是难点。
目前,采用“开窗支架型血管”对这类病人实施支架型血管的植入治疗,即在腹主动脉植入主体支架,在主体支架开设开窗结构,在开窗结构再安装分支支架,通往分支血管。对腹主动脉瘤实施腔内治疗所植入的支架型血管涉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左右肾动脉四条分支动脉血管的重建。
现有技术中主体支架植入动脉血管后,然后需要重复一遍植入分支支架,而在植入分支支架之前,需要引导分支导丝经由主体支架的开窗结构到分支血管中,然后通过分支导丝引导分支支架经由主体支架的开窗结构到达分支血管中,然而引导分支导丝到达分支血管非常困难,原因是分支导丝要穿过主体支架的开窗结构到达分支血管,分支导丝的远端对准并穿过主体支架的开窗结构非常困难,如何有效的减小分支导丝经由开窗结构到达分支血管的难度是当前医务人员和医疗研发人员必须共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减小分支导丝经由主体支架的开窗结构到达分支血管的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预埋导丝及锁定组件;输送组件内设有轴向贯通远端和近端的输送通道;预埋导丝穿设于所述输送通道中,其近端从所述输送通道的近端穿出;锁定组件包括滑道件、固定件及操作件;滑道件连接于所述输送组件的近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相通,所述滑道件的外周设有供所述预埋导丝穿出所述滑道件的过线部;固定件固定套设在滑道件上,其上设有弹性悬伸的压紧臂,所述压紧臂与所述过线部径向相对;操作件活动地套设在固定件上并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操作件内部突设有按压部;在所述操作件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按压部抵压所述压紧臂,而使所述压紧臂将所述预埋导丝压紧于所述过线部处;在所述操作件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压紧臂错开,而解除对所述压紧臂的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而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操作件二者之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槽,另一凸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适配地容置于所述限位槽中,并沿着所述限位槽移动,使得所述操作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内对应于锁定位置处凸设有锁定块,所述限位件上对应该锁定块设有相匹配的锁定槽,所述限位件具有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埋导丝具有多根;所述滑道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过线部,所述固定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压紧臂,所述操作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按压部;每一过线部中至少穿出一根预埋导丝,所述按压部、所述压紧臂与所述过线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按压部中具有周向延伸长度不同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解锁位置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在不同的解锁位置解除对相对应的所述压紧臂的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沿轴向具有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按压部中,至少两个所述按压部在同一解锁位置均解除对相对应的所述压紧臂的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臂朝向近端悬伸出,其近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按压部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由端的外表面突设有外按压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部包括径向贯通的过线孔和从所述滑道件的外周向内凹陷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过线孔的近端,并与所述过线孔相连通;所述压紧臂至少与所述过线槽相对而能够将所述预埋导丝压紧于所述过线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周向延伸形成一按压槽;所述压紧臂朝内侧突伸出一内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所述按压槽相对,且形状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的深度在往近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近端的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尺寸;所述尾部设有贯通近端的开槽,所述压紧臂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操作件套设在所述尾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上对应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指示标记,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一第二指示标记,在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指示标记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指示标记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输送装置还包括半释放导丝和释放滑块;所述半释放导丝穿设在所述输送通道中,所述半释放导丝的近端从所述输送通道的近端穿出并与所述释放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滑块连接于所述锁定组件的近端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定组件轴向移动,而能够带动所述半释放导丝向近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道件向近端超出所述固定件,所述滑道件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释放滑块套设在所述滑道件上,所述释放滑块内突设有限位突部,所述限位突部容置于所述滑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内靠近远端处凸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能够止挡所述限位突部的向近端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被所述阻挡部分为靠近远端的第一段和靠近近端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二段的槽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架***,包括支架和如上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所述支架的外周设有窗口,所述预埋导丝的远端经所述窗口进入所述支架的内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支架输送装置中,通过输送组件上轴向贯通的输送通道可以连通至支架,而穿设在输送通道的预埋导丝即可以经支架上设置的窗口进入支架内侧,从而可以引导分支导丝经支架上的窗口到达分支血管,降低分支导丝到达分支血管的难度。预埋导丝通过锁定组件锁定或释放。其中,该锁定组件通过在操作件上设置按压部,利用操作件相对于固定件的活动改变按压部与压紧臂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压紧臂的活动,从而能够将预埋导丝压紧于滑道件的走线部上或者将预埋导丝释放。锁定组件的构成简单,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利用按压部、压紧臂与走线部的配合对预埋导丝的压紧和释放进行控制,便于预埋导丝数量的扩展,即当预埋导丝具有多根时,适应性增加按压部、压紧臂与走线部的数量即可,而操作件、固定件和滑道件的主体结构无需改变,结构上占用空间小,整体结构紧凑,同时操作也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支架***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2中省略了远端的部分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支架***中支架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B-B视图。
图6是图5中C-C视图。
图7是图3中A处的立体分解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件。
图8是图7中上滑道的结构放大图。
图9和图10是图7中下滑道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图7中上固定件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13至图14是图7中操作件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上操作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6是图7中释放滑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支架;101、覆膜;1011、第一窗口;1012、第二窗口;1013、第三窗口;1014、第四窗口;102、支撑架;103、连接件;
200、支架输送装置;
2、鞘管组件;
3、输送组件;31、控制手柄;32、输送通道;33、推杆;34、推杆支撑件;
4、预埋导丝;41、第一导丝;42、第二导丝;43、第三导丝;44、第四导丝;
5、锁定组件;
51、滑道件;5101、上滑道;5102、下滑道;511、过线部;5111、过线孔;5112、过线槽;5113、按压槽;512、走线孔;513、滑槽;5131、第一段;5132、第二段;514、阻挡部;515、配合凸块;
52、固定件;5201、上固定部;5202、下固定部;521、主体;5211、卡合槽;5212、第一指示标记;522、尾部;5221、开槽;5222、压紧臂;5223、内按压块;5224、外按压块;5225、凸环;5226、卡接槽;5227、限位槽;5228、锁定块;
53、操作件;5301、上操作部;5302、下操作部;531、凸缘;532、限位件;533、锁定槽;534、按压部;5341、第一按压部;5342、第二按压部;
6、释放滑块;61、限位突部;62、走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支架输送装置的支架***。该支架***还包括支架,该支架通过该支架输送装置植入到人体血管。该支架输送装置供操作者操作。
为便于表述,本文定义在操作过程中,对于支架输送装置而言,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相对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对于血管植入物(比如支架)而言,沿着血流方向,靠近心脏的一端为近端,远离心脏的一端为远端。另外,本文中,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均大致呈管状或筒状结构,定义管状或筒状的轴线方向为轴向,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为径向,环绕轴向的方向为周向。
如图1所示,该支架100为可径向收缩和膨胀的管状结构,大致地包括管状的覆膜101以及用于支撑覆膜101的支撑架102。该支架100的外周具有窗口(也即开窗结构),窗口开设于覆膜101上,连通支架100内外,该窗口用于结合其他分支支架(图未示)。该支架100用于重建人体血管主动脉,而分支支架则用于重建与主动脉的分支血管。根据所需重建的分支血管的不同数量,该支架100上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窗口。
示例性地,图1所示的支架100中,支架100具有四个窗口,分别为更靠近近端的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以及更靠近远端的第三窗口1013和第四窗口1014。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沿支架100周向相邻而设。第三窗口1013和第四窗口1014沿支架100周向间隔相对,并与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具有周向间隔。以图1视图方向为参照,将支架100的朝向纸面向外的一侧称为“正面”,则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大致上面向正面,而第三窗口1013和第四窗口1014则分列两侧。
参阅图2,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支架100的背面设置多个连接件103,这些连接件103沿支架100的轴向和周向间隔分布。连接件103用于穿设半释放导丝,使得支架100部分的背面收缩,而正面的窗口是打开的,也即控制支架100处于未完全膨胀的半释放状态,此时支架100的直径小于血管直径,便于调整支架100的位置使各窗口位置与分支血管的位置对应,提高支架100释放的精准度。这些连接件103可以是环形的部件,比如线圈、形成在覆膜101上的孔,或者形成在支撑架102上的槽之类。
依据上述图示的结构,该支架100适用于重建腹主动脉,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对应于肠系膜上动脉以及腹腔干动脉,第三窗口1013和第四窗口1014对应左右肾动脉,即:在支架100释放后,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结合用于植入至肠系膜上动脉以及腹腔干的两个分支支架,第三窗口1013和第四窗口1014结合用于植入至左右肾动脉的分支支架,以便建立从主动脉到分支血管的血流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在未图示的一些实施例中,窗口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另外,支架100背面的连接件103也可以省去。
再参阅图3至图16,以下具体介绍支架输送装置200的结构,其中,该支架输送装置200适于输送上述图1和图2所示结构的支架100。
首先参阅图3和图4,该支架输送装置200主要包括鞘管组件2、输送组件3、预埋导丝4以及锁定组件5。其中,鞘管组件2和输送组件3相配合,用于收容收缩状态下的支架100,以及用于将支架100输送至人体血管并控制支架100的释放。预埋导丝4的远端用于从支架100的外侧经由支架100上的窗口进入到支架100的内侧,以引导分支导丝从支架100的内侧穿出支架100的窗口。锁定组件5则用于控制预埋导丝4的锁定和释放。进一步地,为了配合支架100背面的连接件103以实现支架100的半释放,该支架输送装置200还包括半释放导丝(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控制半释放导丝的释放滑块6。
大致地,鞘管组件2包括内鞘芯以及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内鞘芯外的外鞘管,外鞘管与内鞘芯之间形成轴向贯通的输送间隙,该输送间隙可以收容收缩状态的支架100。
输送组件3套设在鞘管组件2的近端,输送组件3具有控制手柄31,用以控制鞘管组件2的动作以释放支架100。
结合图5至图7,输送组件3内设有沿轴向贯通远端和近端的输送通道32,该输送通道32与鞘管组件2的输送间隙相连通。
输送组件3的近端设有推杆33和用于固定支撑推杆33上的推杆支撑件34。推杆33呈管状,其内可以设置沿轴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内腔,这些内腔作为输送通道32的一部分供预埋导丝4穿设。
有关鞘管组件2和输送组件3的具体结构以及作用原理可以参照现有的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预埋导丝4穿设在输送组件3的输送通道32中,从而预埋导丝4的远端可以从支架100的外侧经由支架100上的窗口进入到支架100的内侧。预埋导丝4的近端从推杆33中穿出。本实施例中,预埋导丝4设置为四根,分别穿设于推杆33的各个内腔中。
如图6和图7所示,四根预埋导丝4分为第一导丝41、第二导丝42、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在从推杆33中穿出后,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并排延伸,并分别与第三导丝43、第四导丝44相间隔。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依次对应支架100的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第三导丝43对应支架100的第三窗口1013,第四导丝44对应支架100的第四窗口1014。
参阅图3至图7,锁定组件5连接于输送组件3的近端,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滑道件51、固定件52和操作件53。滑道件51、固定件52和操作件53均呈管状,位于最内侧的滑道件51连接推杆支撑件34的近端,滑道件51的内部与输送通道32相连通以供预埋导丝4穿入。
参阅图5和图6,滑道件51内的预埋导丝4往近端延伸进一步穿出滑道件51而被夹设在滑道件51和固定件52之间,操作件53供操作者操作,驱动固定件52压紧或释放预埋导丝4。
如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中,这三个结构件均由两部分组成而成,两部分可以采用例如扣合连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未图示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方式例如一体成型的方式分别形成管状的这三个结构件。
结合图7至图9,滑道件51由可以扣合在一起的上滑道5101和下滑道5102构成,上滑道5101和下滑道5102的截面均大致呈圆弧状,上滑道5101和下滑道5102的截面圆弧的圆心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先参阅图8,上滑道5101的外周设有周向间隔的三个过线部511,各过线部511供预埋导丝4向近端穿出滑道件51。相邻两过线部511之间的周向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间隔大小可以视情况合理设定,较佳三个过线部511的排列方式与支架100中四个窗口的排列方式尽量对应,其中一个过线部511居中设置,供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共同穿设,另外两个过线部511分列两侧,分别供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穿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三个过线部511还可以分列在上滑道5101和下滑道5102上,例如其中两个过线部511设置于上滑道5101上,另一个设置在下滑道5102上。但对于滑道件51整体而言,这三个过线部511沿滑道件51周向间隔布置。
每个过线部511均沿上滑道5101的轴向延伸一段长度。具体地,过线部511包括径向贯通的过线孔5111和从上滑道5101的外周向内凹陷的过线槽5112。过线槽5112位于过线孔5111的近端,并与过线孔5111相连通。过线孔5111提供了预埋导丝4从滑道件51内部向外穿出的通道,而过线槽5112则可以给预埋导丝4提供一支撑作用。
同时,过线槽5112还作为过渡结构,使得预埋导丝4穿过滑道件51时更为平缓,减少预埋导丝4的弯折,便于预埋导丝4的轴向移动。即:预埋导丝4穿过滑道件51时需要穿越等同于滑道件51壁厚的径向尺寸,对于仅有过线孔5111的结构而言,预埋导丝4轴向移动时将直接与过线孔5111的近端端壁接触,容易造成预埋导丝4弯折和移动阻滞问题,而通过设置过线槽5112,使得预埋导丝4从滑道件51内部穿出到外部的过程在轴向上进行拉长,从而预埋导丝4可以平缓地穿出滑道件51。在此基础上,较佳地,过线槽5112的深度在往近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过线槽5112深度减小的幅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非均匀的。
此外,过线槽5112的两侧壁还对预埋导丝4的轴向移动起到引导限位的作用,防止预埋导丝4的周向偏移。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过线槽5112在其轴向的大致中部区域处往两侧周向延伸形成一按压槽5113,也即该按压槽5113通过过线槽5112的两侧壁凹设而成。图示结构中,按压槽5113的轮廓大致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按压槽5113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等。
再参阅图9,下滑道5102的外周设有相间隔的两走线孔512,该两走线孔512贯通下滑道5102内侧与外侧,且由远端向近端倾斜延伸。该走线孔512可以供半释放导丝穿出。参阅图10,下滑道5102的表面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513,该滑槽513贯通下滑道5102的近端。滑槽513内凸设有阻挡部514,将该滑槽513分为靠近远端的第一段5131和靠近近端的第二段5132,第一段5131长度小于第二段5132长度。该滑槽513对应地供释放滑块6滑动配合,具体配合关系将在下文具体介绍。
结合图9和图10,上滑道5101和下滑道5102的近端分别设有径向突伸的配合凸块515,这些配合凸块515可以用于与固定件52相配合。
参阅图7,固定件52分为上固定部5201和下固定部5202,上固定部5201和下固定部5202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下主要通过图11和图12所示意的上固定部5201结构代表固定件52整体进行介绍。
固定件52包括主体521和位于主体521近端的尾部522。尾部522的外周尺寸小于主体521的外周尺寸,在主体521和尾部522均近似为圆形的情况下,也即尾部522的外径小于主体521的外径。
主体521相较于尾部522具有较大的轴向长度,主体521可以套设固定在输送组件3的近端,主体521内部用于与输送组件3相配合的结构可以依据输送组件3的外形结构进行适应调整。主体521的近端形成一卡合槽5211,该卡合槽5211可以适配收容滑道件51的配合凸块515,从而使得主体521套设在滑道件51上固定。
尾部522上设有贯通近端的三个开槽5221,在每一开槽5221内形成轴向悬伸而具有弹性的一压紧臂5222。压紧臂5222在受外力作用时可以径向弹性开合。在固定件52套设于滑道件51上时,三个压紧臂5222分别一一对应于滑道件51的三个过线部511。
其中,压紧臂5222在自由状态下与过线部511之间具有可供预埋导丝4轴向移动的间隔;而在受到向内的径向力作用时,压紧臂5222将预埋导丝4压紧于过线部511处使预埋导丝4锁定。
本实施例中,三个压紧臂5222均设置于上固定部5201的尾部522,可以理解的是,三个压紧臂5222也可以是分列在上固定部5201和下固定部5202上,只需压紧臂5222与过线部511的位置相对应即可。
压紧臂5222由远端向近端轴向延伸,压紧臂5222的近端为自由端,基于该压紧臂5222的弹性,该自由端可以在受外力作用时沿径向内外活动。压紧臂5222的自由端与过线部511的过线槽5112相对,从而可以将预埋导丝4压紧于过线槽5112。
较佳地,压紧臂5222朝内侧突伸出一内按压块5223。本实施例中,内按压块5223呈圆柱状,其形状与过线部511的按压槽5113相适配。当压紧臂5222的自由端径向向内移动时,内按压块5223朝向按压槽5113移动从而方便精准地对预埋导丝4进行压紧锁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按压块5223也可以省去。
另外,压紧臂5222的自由端的外表面还突设有外按压块5224,便于接受操作件53的按压。
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压紧臂5222还可以采用近端固定而远端为自由端的悬伸形式,同样地,使压紧臂5222与过线部511对应,且自由端与过线槽5112相对即可。另外,压紧臂5222也不限于沿轴向延伸,其他可行的方式中,例如还可以倾斜延伸或者沿周向延伸。
三个压紧臂5222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的一压紧臂5222具有最大的长度,而位列两侧的两压紧臂5222具有相同的较小的长度,相应地,位于中间的压紧臂5222的内按压块5223与另外两压紧臂5222的内按压块5223之间具有轴向间隔。
在其他一些可行的方式中,也可以使压紧臂5222具有相同的长度,通过将内按压块5223设置在压紧臂5222的不同位置,可以实现不同压紧臂5222上的内按压块5223具有轴向间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三个压紧臂5222上的内按压块5223也可以在轴向上是平齐的。
尾部522在靠近主体521的位置突设有周向环设的凸环5225,凸环5225与主体521的端面之间形成卡接槽5226。凸环5225上设有周向延伸的限位槽5227,限位槽5227的圆心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限位槽5227的圆心角为90度,其中,限位槽5227的一端端部对应锁定位置,限位槽5227的中间对应第一解锁位置,限位槽5227的另一端端部对应第二解锁位置。也就是说,第一解锁位置分别与锁定位置、第二解锁位置相隔45°圆心角。对应于锁定位置,限位槽5227内凸设有锁定块5228。
接着参阅图13至图15,操作件53的近端向内突伸出周向环设的凸缘531,该凸缘531可以对应卡接于固定件52的尾部522的卡接槽5226中,使得操作件53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件52的尾部522。
与该凸缘531相邻地,操作件53的内壁凸设有一限位件532,限位件532可适配地容置于尾部522的限位槽5227中,并沿着限位槽5227移动,使得操作件53在锁定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在一些变形的方式中,限位件532和限位槽5227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可以在固定件52的尾部522设置限位件532,而在操作件53上形成限位槽5227。
限位件532上对应于锁定块5228设有相匹配的锁定槽533,以便于在初始位置保持操作件53在锁定位置。限位件532具有弹性,或者通过操作件53整体具有弹性而使限位件532可以具有弹性变形,操作者用力转动操作件53时,才可以驱使限位件532与锁定槽533解除锁定,避免误操作。
操作件53的内壁在靠近远端处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三个按压部534,这些按压部534均为凸起结构。为便于表述,将三个按压部534在名称上进行区分,其中一按压部534沿周向延伸的长度较短,将其称为第一按压部5341。分列该第一按压部5341两侧的两个按压部534沿周向延伸的长度较长,将这两按压部534称为第二按压部5342。第一按压部5341与第二按压部5342在轴向上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第一按压部5341相比于第二按压部5342更靠近近端。两个第二按压部5342在轴向上平齐。
参阅图6,三个按压部534分别一一对应固定件52的三个压紧臂5222。与固定件52类似地,操作件53也由截面呈圆弧形的上操作部5301和下操作部5302两部分组合而成,三个按压部534则可以是位于同一部分,也可以是分列在两部分,只需分别对应压紧臂5222即可。
按压部534与压紧臂5222的对应关系满足下述条件:在操作件53位于锁定位置时,按压部534抵压对应的压紧臂5222而使压紧臂5222将预埋导丝4压紧于滑道件51的过线部511处;在操作件53位于解锁位置时,按压部534与压紧臂5222错开解除对相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
结合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操作件53位于锁定位置时,如图6所示的状态,第一按压部5341对应抵压固定件52上位于中间的压紧臂5222,两个第二按压部5342分别对应抵压固定件52上位于两侧的压紧臂5222,相应地,各压紧臂5222将四个预埋导丝4分别压紧于对应的过线部511处。操作件53位于第一解锁位置时,也即以图6所示的状态将操作件53顺时针转动45°时,第一按压部5341与其所对应的压紧臂5222周向错开而解除抵压,该压紧臂5222位于自由状态,原本被压紧的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被释放;此时,由于第二按压部5342的周向延伸长度较大,仍然保持对其所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仍然被压紧。操作件53位于第二解锁位置时,也即以图6所示的状态将操作件53顺时针转动90°时,第二按压部5342与其所对应的压紧臂5222也周向错开而解除抵压,使得这两个压紧臂5222也位于自由状态,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被释放。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按压部5341和第二按压部5342沿轴向具有间隔,操作件53在第二解锁位置时,第一按压部5341不会抵压到非对应的压紧臂5222上,可以避免非必要的锁定。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第一按压部5341和第二按压部5342在不同的解锁位置解除对相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而两个第二按压部5342则在相同的解锁位置解除对相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
事实上,根据实际的需求,还可以设置所有的按压部534均在相同的解锁位置解除对相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也可以设置为所有的按压部534均在不同的解锁位置解除对相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相应地,对各按压部534的位置以及延伸长度进行适应性设置即可。
参阅图4,对应于锁定位置、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主体5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指示标记5212。第一指示标记5212可以是丝印在主体521表面的图案和/或文字,或者在主体521表面设置的不同于其他位置的凹凸结构等等。例如,参阅图4,示例性地,锁定位置处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为“LOCK”字样和三角形图案,第一解锁位置处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为“1”字样和三角形图案,第二解锁位置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为“2”字样和三角形图案。
相应于固定件52的主体521上所设置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操作件53上设置有一第二指示标记,在操作者分别位于锁定位置、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二解锁位置时,第二指示标记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相对,从而可以给操作者指示操作件53的当前状态。
在某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操作件53还可以采用可轴向滑动的方式套设在固定件52上,相应地,按压部534将通过轴向的移动与压紧臂5222特别是压紧臂5222的外按压块5224相抵压或者相错开。
该锁定组件5的结构,通过在操作件53上所设置的多个按压部534,分别一一对应控制固定件52的多个压紧臂5222的活动,可以将多个预埋导丝4分别进行压紧或释放。在支架输送装置200上只需设置一个操作件53,即可控制多个预埋导丝4的压紧或释放,使得支架输送装置200的结构组成简单,结构紧凑,同时,还方便操作者的操作。特别是通过操作件53转动的方式实现压紧或释放,操作件53动作过程不额外占用空间,整体上结构更加简洁。
上述实施例中是以多个预埋导丝4为例对锁定组件5进行了介绍,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预埋导丝4数量为一个时,该锁定组件5的结构同样适用。
再参阅图5和图16,释放滑块6位于锁定组件5的近端,其中,滑道件51朝近端超出固定件52和操作件53,而释放滑块6则套设在滑道件51上,位于固定件52和操作件53的近端。
释放滑块6同样也可以由两部分扣合而成,其中图16示意了其中一部分的内部结构。释放滑块6的内壁突设有限位突部61,该限位突部61与滑道件51上的滑槽513相匹配,限位突部61容置于滑槽513中并可沿着滑槽513移动,从而将释放滑块6限位为只能沿轴向移动。其中,滑槽513的第一段5131长度与限位突部61的轴向长度相当,而阻挡部514则能够止挡限位突部61向近端的移动,也即在初始状态下,阻挡部514将限位突部61止挡于第一段5131中。而需要移动释放滑块6时,操作者用力拉动释放滑块6使限位突部61越过阻挡部514,才可使限位突部61进入第二段5132,从而避免误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段5131相较于第二段5132的槽深较浅,使得第一段5131的底壁与限位突部61相抵,从而避免初始状态下释放滑块6套设在滑道件51上过于松动。
释放滑块6内还设有轴向延伸的走线槽62,走线槽62用于收容半释放导丝。半释放导丝从滑道件51的下滑道5102的走线孔512穿出后至该走线槽62中,沿着走线槽62延伸,并与释放滑块6固定,通过释放滑块6相对于滑道件51往近端的轴向移动即可带动半释放导丝往近端移动。
半释放导丝的远端用于连接支架100背面的连接件103,在支架100释放过程中,半释放导丝束缚支架100部分的直径,实现支架100的半释放。半释放导丝与连接件103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现有的相关技术。当半释放导丝被释放滑块6拉动而解除与连接件103的连接之后,支架100即可实现完全释放。
根据上文的介绍,本实施例的支架***的使用方法大致如下,其中,重点介绍预埋导丝4的使用方法。
1、初始状态下,操作件53处于锁定位置,操作件53上的第二指示标记指向示意锁定位置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即图示的“LOCK”,此时,所有预埋导丝4均被压紧而不能轴向移动。释放滑块6的限位突部61被滑道件51的阻挡部514止挡,半释放导丝被锁定。
2、通过支架输送装置200将支架100输送到人体血管腹主动脉,通过输送组件3的控制使支架100从鞘管组件2中释放。此时,较佳保持半释放导丝的锁定状态,即半释放导丝与支架100背面的连接件103相连接,将支架100背面束缚,支架100处于半释放状态。支架100的窗口张开,视情况调整支架100的位置,使支架100的四个窗口分别对应四个分支血管的位置。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往近端拉动释放滑块6,使半释放导丝向近端移动而解除与支架100的连接件103之间的连接,将支架100全释放。
3、操作者转动操作件53,使操作件53上的第二指示标记指向示意第一解锁位置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即图示的“1”,此时,操作件53处于第一解锁位置,第一按压部5341解除对其所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被释放。操作者推动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的近端,使第一导丝41的远端从第一窗口1011进入支架100内部,第二导丝42的远端从第二窗口1012进入支架100内部,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的远端从支架100的远端延伸出来。此时,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保持锁紧的状态。
4、引导两分支导丝分别沿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对应穿过第一窗口1011和第二窗口1012,并分别进入肠系膜上动脉与腹腔干动脉,即建立肠系膜上动脉与腹腔干动脉的通道,然后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从近端取出。
5、往近端拉动释放滑块6,使半释放导丝向近端移动而解除与支架100的连接件103之间的连接,使支架100完全释放。沿着两分支导丝分别释放对应植入肠系膜上动脉与腹腔干动脉的分支支架。如果之前支架100已经完全释放,则直接释放分支支架。
6、旋转操作件53,使操作件53上的第二指示标记指向示意第二解锁位置的第一指示标记5212,即图示的“2”,此时,操作件53处于第二解锁位置,两第二按压部5342分别解除对其所对应的压紧臂5222的抵压,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被释放。操作者推动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的近端,使第三导丝43的远端从第三窗口1013进入支架100内部,第四导丝44的远端从第四窗口1014进入支架100内部,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的远端从支架100的远端延伸出来。此时,第一导丝41和第二导丝42已经取出,不在支架输送装置200中。
7、引导另外两分支导丝分别沿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对应穿过第三窗口1013和第四窗口1014,并分别进入左右肾动脉,即建立左右肾动脉的通道,然后第三导丝43和第四导丝44从近端取出。
8、沿着两分支导丝分别释放对应植入左右肾动脉的分支支架。
依据上文的描述,本发明中,支架输送装置200用于输送带有窗口的支架100,支架输送装置200内所设置的预埋导丝4可以经支架100上的窗口进入支架100内侧,以引导分支导丝到达分支血管,降低分支导丝到达分支血管的难度。支架输送装置200中,通过锁定组件5控制多根预埋导丝4的锁定和释放,特别适用于具有多个窗口的支架100,而通过采用这种具有多个窗口的支架100,可以连接更多的分支支架,减少内漏的发生,临床上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0)

1.一种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组件,其内设有轴向贯通远端和近端的输送通道;
预埋导丝,穿设于所述输送通道中,其近端从所述输送通道的近端穿出;及
锁定组件,包括:
滑道件,连接于所述输送组件的近端,与所述输送通道相通,所述滑道件的外周设有供所述预埋导丝穿出所述滑道件的过线部;
固定件,固定套设在滑道件上,其上设有弹性悬伸的压紧臂,所述压紧臂与所述过线部径向相对;及
操作件,活动地套设在固定件上并能够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操作件内部突设有按压部;在所述操作件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按压部抵压所述压紧臂,而使所述压紧臂将所述预埋导丝压紧于所述过线部处;在所述操作件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压紧臂错开,而解除对所述压紧臂的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而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操作件二者之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限位槽,另一凸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适配地容置于所述限位槽中,并沿着所述限位槽移动,使得所述操作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对应于锁定位置处凸设有锁定块,所述限位件上对应该锁定块设有相匹配的锁定槽,所述限位件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导丝具有多根;所述滑道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过线部,所述固定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压紧臂,所述操作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按压部;每一过线部中至少穿出一根预埋导丝,所述按压部、所述压紧臂与所述过线部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按压部中具有周向延伸长度不同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解锁位置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在不同的解锁位置解除对相对应的所述压紧臂的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沿轴向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按压部中,至少两个所述按压部在同一解锁位置均解除对相对应的所述压紧臂的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臂朝向近端悬伸出,其近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按压部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的外表面突设有外按压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部包括径向贯通的过线孔和从所述滑道件的外周向内凹陷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过线孔的近端,并与所述过线孔相连通;所述压紧臂至少与所述过线槽相对而能够将所述预埋导丝压紧于所述过线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周向延伸形成一按压槽;所述压紧臂朝内侧突伸出一内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所述按压槽相对,且形状相适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的深度在往近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近端的尾部,所述尾部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尺寸;所述尾部设有贯通近端的开槽,所述压紧臂位于所述开槽内;所述操作件套设在所述尾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对应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指示标记,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一第二指示标记,在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指示标记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指示标记相对。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释放导丝和释放滑块;所述半释放导丝穿设在所述输送通道中,所述半释放导丝的近端从所述输送通道的近端穿出并与所述释放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滑块连接于所述锁定组件的近端并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定组件轴向移动,而能够带动所述半释放导丝向近端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件向近端超出所述固定件,所述滑道件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释放滑块套设在所述滑道件上,所述释放滑块内突设有限位突部,所述限位突部容置于所述滑槽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靠近远端处凸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能够止挡所述限位突部的向近端的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被所述阻挡部分为靠近远端的第一段和靠近近端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二段的槽深。
20.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输送装置,所述支架的外周设有窗口,所述预埋导丝的远端经所述窗口进入所述支架的内部。
CN202011612700.8A 2020-12-30 2020-12-30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Active CN112842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700.8A CN112842644B (zh) 2020-12-30 2020-12-30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700.8A CN112842644B (zh) 2020-12-30 2020-12-30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644A true CN112842644A (zh) 2021-05-28
CN112842644B CN112842644B (zh) 2023-12-22

Family

ID=7599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2700.8A Active CN112842644B (zh) 2020-12-30 2020-12-30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264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6358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Medtronic Vascular Galway Control module for delivery systems
CN105361985A (zh) * 2015-11-25 2016-03-02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
US20160242803A1 (en) * 2013-11-14 2016-08-25 Kyong Min Shin Apparatus for transluminal procedures
CN108236533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
CN109700566A (zh) * 2018-12-27 2019-05-03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
CN110811946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N110811945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支架分步释放的输送装置及输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2803A1 (en) * 2013-11-14 2016-08-25 Kyong Min Shin Apparatus for transluminal procedures
US20150306358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Medtronic Vascular Galway Control module for delivery systems
CN105361985A (zh) * 2015-11-25 2016-03-02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
CN108236533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送***
CN110811946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N110811945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支架分步释放的输送装置及输送***
CN109700566A (zh) * 2018-12-27 2019-05-03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644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6811B2 (en) Deployment handle for an introducer
US8262719B2 (en) Braided flange branch graft for branch vessel
US8808349B2 (en) Controlled sequential deployment
EP1973500B1 (en) Prosthesis deployment system
US11311280B2 (en) Arteriotomy closure apparatus with slotted shoe for advantageous pressure distribution
EP3834782B1 (en) Delivery apparatus
JP2003024335A (ja) 閉鎖方法用の突き押し機構
CN110811946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12842644A (zh) 支架输送装置以及支架***
CN117695050A (zh) 一种多次释放覆膜支架及其覆膜支架***
CN112869916A (zh) 用于输送升主动脉瓣膜支架移植物的输送***
US20230088094A1 (en) Modular handle for a prosthesis delivery device
WO2020128417A1 (en) Stent device delivery tool
CN215535333U (zh) 用于输送升主动脉瓣膜支架移植物的输送***
CN112315638A (zh) 一种支架输送***
CN117224299B (zh) 一种开窗支架的输送***
CN209236481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13017947B (zh) 一种可分段释放的自膨式支架***
CN215130975U (zh) 分段式释放的支架***
US12029668B2 (en) Modular handle comprising a trigger wire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a prosthesis delivery device
CN114533358A (zh) 输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 4th Floor, Building 2, No. 228 Hongsheng Road, Qiaonan Block,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independently divided)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318,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WEI 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