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7566B -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7566B
CN112797566B CN202110392699.0A CN202110392699A CN112797566B CN 112797566 B CN112797566 B CN 112797566B CN 202110392699 A CN202110392699 A CN 202110392699A CN 112797566 B CN112797566 B CN 112797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uilding
building room
air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2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7566A (zh
Inventor
孙秀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San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San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San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San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26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7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7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7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7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该***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建筑室内,检测建筑室内的实时温度;空气交换装置,设置在每个建筑室的墙壁上,实现建筑室内的气体与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在相邻的两个建筑室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在空气通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挡板,导流板用以将其中一个建筑室内的空气导流至另一个建筑室内,挡板用以隔绝两个建筑室内的气体流通;中控单元,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空气交换装置、导流板和挡板分别连接,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以实现各个建筑室内温度的调节;有效节约了建筑用室内空气温度调节能源,降低消耗。

Description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背景技术
室内温度不能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的问题在我国大范围地区、多季节性存在,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室内度过,室内环境中空气温度的控制对于人员的舒适度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空气温度调节是利用室内的热源或空气的流通来进行调节,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选择合理的热源温度,热源散热带动空气流动实现室内的温度的均匀性。而空气的流通带动热源在室内进行充分流动,进一步提高室内温度的均匀性,但是室内的气温通过热源来维持所需要的能源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可以解决建筑用室内空气温度调节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建筑室内,用以检测建筑室内的实时温度;
空气交换装置,设置在每个建筑室的墙壁上,用以实现建筑室内的气体与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
在相邻的两个建筑室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挡板,导流板用以将其中一个建筑室内的空气导流至另一个建筑室内,挡板用以隔绝两个建筑室内的气体流通;
中控单元,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空气交换装置、导流板和挡板分别连接,用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以实现各个建筑室内温度的调节;
其中,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包括:
设置有第一建筑室、第二建筑室、第三建筑室和缓存空腔,第一建设室与第二建筑室平行设置,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平行设置,且第一建筑室与第二建筑室所在的中心线为第一中心线,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所在的中心线为第二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垂直;
利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一建筑室内的第一实时温度T1,利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二建筑室内的第二实时温度T2,利用第三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三建筑室内的第三实时温度T3;
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标准温度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第二标准温度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第三标准温度T30和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分别比较|T1- T10|和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和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T3- T30|和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三者之间的大小;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启动空气交换装置第一时间t1;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打开第一建筑室和第二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和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第二时间t2;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打开第一建筑室和第二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和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第三时间t3;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关闭导流板,启动挡板切断各建筑室之间的气体交换,启动空气交换装置第四时间t4。
进一步地,启动空气交换装置时,根据室内的实时湿度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修正,若室内的实时湿度高于预设标准湿度,则表示室内的湿度较大,则延长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否则,则维持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
进一步地,当对第一时间t1进行延长时,延长后的时间为t1′=(1+w/w0)×t1,其中w表示实时湿度,w0表示预设标准湿度;
当对第四时间t4进行延长时,延长后的时间为t4′=(1+w/w0)×t4。
进一步地,空气通道为界面为方形的通道,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对称设置在空气通道的侧壁上,当两个建筑室内有温度差时,由温度高的建筑室内的空气冲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使得空气由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进入温度低的建筑室内,挡板在启动的时候伸展阻挡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被气体冲开,挡板在不工作时,则固定在通道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在第一导流板上和第二导流板上还设置有吸附层,用以对经过导流板的气体进行净化,实现对在气流交换的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净化,提高建筑室内气体的洁净度。
进一步地,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则提高第一标准温度;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则维持第一标准温度,若第二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10岁,则提高第二标准温度,若第二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10岁,则保持第二标准温度,若第三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30岁,则提高第三标准温度,若第三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30岁,则保持第三标准温度。
进一步地,对第一标准温度T1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10′=11/6×T10;对第二标准温度T2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20′=7/6×T20;对第三标准温度T3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20′=5/3×T20 。
进一步地,吸附层为石墨吸附层或活性炭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交换装置为智能换气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各建筑室内温度均比较高时,在利用气体交换装置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进而使得各建筑室内的温度处于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当各个建筑室内的温度有的过高有的过低时,则通过建筑室之间的气体交换实现温度的调节,使得温度低的建筑室的实时温度有所提升,温度高的建筑室的温度有所降低,减少空气交换装置的启用,有效节约电能,不但可以对建筑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也大大节约了电能。
尤其,启动空气交换装置时,根据室内的实时湿度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修正,若室内的实时湿度高于预设标准湿度,则表示室内的湿度较大,则延长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加大气体流动速度,使得室内的湿空气跟随气流进行循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进而提高室内温度。
尤其,通过根据室内的实时湿度对气体交换装置的启动时间进行调整,使得在对气体温度进行调整的过程更为准确和迅速,使得建筑室内的温度调整更为精准。
尤其,通过设置导流板和挡板实现对各建筑室内气体的导流,实现更快的气体交换,进而将建筑室内的气温达到舒适的温度,根据建筑室内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根据室内人员的平均年龄对第一标准温度、第二标准温度和第三标准温度进行调整,以使得室内的人员处于舒适的环境内。
尤其,通过对各个建筑室设置不同的比较标准,对于第一建筑室,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较大,则提高第一标准温度,在进行比较时,若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与第一标准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仍高于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则表示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偏离第一标准温度较多,则需要对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以使得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确定更为精准,进而根据各个建筑室的温度确定调节方法,以对各个建筑室内的温度调节更为精准、迅速,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流动的有效调节。
尤其,通过对第一标准温度、第二标准温度和第三标准温度基于室内人员的年龄进行调整,使得对于建筑室内的温度调节的更为精准,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尤其,在第一导流板上和第二导流板上还设置有吸附层,用以对经过导流板的气体进行净化,实现对在气流交换的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净化,提高建筑室内气体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气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1,包括多个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建筑室内,用以检测建筑室内的实时温度;
空气交换装置2,设置在每个建筑室的墙壁上,用以实现建筑室内的气体与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
在相邻的两个建筑室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50,在所述空气通道[A1] 内设置有导流板3和挡板4,导流板用以将其中一个建筑室内的空气导流至另一个建筑室内,挡板用以隔绝两个建筑室内的气体流通;
中控单元5,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空气交换装置、导流板和挡板分别连接,用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以实现各个建筑室内温度的调节;
其中,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包括:
设置有第一建筑室10、第二建筑室20、第三建筑室30和缓存空腔40,请参阅图2,第一建设室与第二建筑室平行设置,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平行设置,且第一建筑室与第二建筑室所在的中心线为第一中心线,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所在的中心线为第二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垂直;
利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一建筑室内的第一实时温度T1,利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二建筑室内的第二实时温度T2,利用第三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三建筑室内的第三实时温度T3;
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标准温度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第二标准温度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第三标准温度T30和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分别比较|T1- T10|和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和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T3- T30|和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三者之间的大小;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启动空气交换装置第一时间t1;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打开第一建筑室和第二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和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第二时间t2;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打开第一建筑室和第二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和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第三时间t3;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关闭导流板,启动挡板切断各建筑室之间的气体交换,启动空气交换装置第四时间t4。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在各建筑室内温度均比较高时,在利用气体交换装置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进而使得各建筑室内的温度处于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当各个建筑室内的温度有的过高有的过低时,则通过建筑室之间的气体交换实现温度的调节,使得温度低的建筑室的实时温度有所提升,温度高的建筑室的温度有所降低,减少空气交换装置的启用,有效节约电能,不但可以对建筑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也大大节约了电能。
具体而言,通过在建筑室外设置缓存空腔,辅助建筑室在气体流通过程中加快或降低空气流速,使得建筑室内的空气的温度的降低或提高所需要的时间更少,对于温度的调节更为灵敏。
具体而言,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在该***内所应用的建筑室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还可以是更多个,利用建筑室内的温度差实现室内的气体的流动,从而改变建筑室内的温度。通常室内的空气流动快,则在室内形成微风,可以将室内的温度降低,而通过空气通道,可以实现多个建筑室内的空气的流动,使得建筑室内的温度得到有效地调节。
具体而言,启动空气交换装置时,根据室内的[A1] 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修正,若室内的实时湿度高于预设标准湿度,则表示室内的湿度较大,则延长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加大气体流动速度,使得室内的湿空气跟随气流进行循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进而提高室内温度。
具体而言,当对第一时间t1进行延长时,延长后的时间为t1′=(1+w/w0)×t1,其中w表示实时湿度,w0表示预设标准湿度;
当对第四时间t4进行延长时,延长后的时间为t4′=(1+w/w0)×t4,若室内的实时湿度低于预设标准湿度,则表示室内的空气比较干燥,则无需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室内的实时湿度对气体交换装置的启动时间进行调整,使得在对气体温度进行调整的过程更为准确和迅速,使得建筑室内的温度调整更为精准。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通过对建筑室内的实时湿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建筑室内的实时湿度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调节,使得空气交换装置的运行时间增加,进而建筑室内的主动调节更多,便于在建筑室之间建立温差,使得经过主动调节,各个建筑室内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以达到该建筑室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具体而言,若三个建筑室内的温度均高于标准温度很多,则需要根据建筑室内的湿度对第一时间进行延长,使得建筑室内的温度的提高或降低速率可以缓慢变化,减少温度突然上升过多,或是突然下降太多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而当三个建筑室内的温度均低于标准温度范围内,则延长第四时间,使得各个建筑室内的温度分别进行调节,防止互相影响,提高建筑室内温度调节的时间,防止调节效率过高,增加用户体感温度的不适感。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空气通道50为界面为方形的通道,导流板3包括第一导流片31和第二导流片32,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对称设置在空气通道的侧壁上,当两个建筑室内有温度差时,由温度高的建筑室内的空气冲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使得空气由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进入温度低的建筑室内,挡板4在启动的时候伸展阻挡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被气体冲开,挡板4在不工作时,则固定在空气通道的顶壁上。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导流板和挡板实现对各建筑室内气体的导流,实现更快的气体交换,进而将建筑室内的气温达到舒适的温度,根据建筑室内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根据室内人员的平均年龄对第一标准温度、第二标准温度和第三标准温度进行调整,以使得室内的人员处于舒适的环境内。
具体而言,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则提高第一标准温度;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则维持第一标准温度,若第二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10岁,则提高第二标准温度,若第二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10岁,则保持第二标准温度,若第三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30岁,则提高第三标准温度,若第三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30岁,则保持第三标准温度。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各个建筑室设置不同的比较标准,对于第一建筑室,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较大,则提高第一标准温度,在进行比较时,若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与第一标准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仍高于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则表示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偏离第一标准温度较多,则需要对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以使得第一建筑室内的温度确定更为精准,进而根据各个建筑室的温度确定调节方法,以对各个建筑室内的温度调节更为精准、迅速,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流动的有效调节。
具体而言,对第一标准温度T1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10′=11/6×T10;对第二标准温度T2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20′=7/6×T20;对第三标准温度T3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20′=5/3×T20。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标准温度、第二标准温度和第三标准温度基于室内人员的年龄进行调整,使得对于建筑室内的温度调节的更为精准,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具体而言,在第一导流板31上和第二导流板32上还设置有吸附层53,参阅图3所示,用以对经过导流板的气体进行净化,实现对在气流交换的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净化,提高建筑室内气体的洁净度。
具体而言,吸附层可以是石墨吸附层也可以是活性炭吸附层,在对建筑室内的气体进行吸附的效果更好,且经济实惠,降低制造成本。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建筑室内,用以检测建筑室内的实时温度;
空气交换装置,设置在每个建筑室的墙壁上,用以实现建筑室内的气体与室外的气体进行交换;
在相邻的两个建筑室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通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挡板,导流板用以将其中一个建筑室内的空气导流至另一个建筑室内,挡板用以隔绝两个建筑室内的气体流通;
中控单元,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空气交换装置、导流板和挡板分别连接,用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以实现各个建筑室内温度的调节;
其中,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实时温度,对各个建筑室内的空气进行调度包括:
设置有第一建筑室、第二建筑室、第三建筑室和缓存空腔,第一建设室与第二建筑室平行设置,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平行设置,且第一建筑室与第二建筑室所在的中心线为第一中心线,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所在的中心线为第二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垂直,所述缓存空腔设置在建筑室外,第三建筑室与缓存空腔平行设置,缓存空腔与第一建筑室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缓存空腔与第三建筑室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用以辅助建筑室之间的气体流动速度;
利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一建筑室内的第一实时温度T1,利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二建筑室内的第二实时温度T2,利用第三温度检测单元获取第三建筑室内的第三实时温度T3;
中控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标准温度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第二标准温度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第三标准温度T30和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分别比较|T1- T10|和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和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以及|T3- T30|和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三者之间的大小;
中控单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启动空气交换装置、导流板和挡板以及空气交换装置、导流板和挡板的工作时间;
所述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启动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的工作时间包括: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启动空气交换装置第一时间t1;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打开第一建筑室和第二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和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第二时间t2;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打开第一建筑室和第二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和第二建筑室和第三建筑室之间的导流板第三时间t3;
若|T1- T10|<第一标准差值温度ΔT1、|T2- T20|<第二标准差值温度ΔT2且|T3- T30|<第三标准差值温度ΔT3,则中控单元关闭导流板,启动挡板切断各建筑室之间的气体交换,启动空气交换装置第四时间t4;
启动空气交换装置时,根据室内的实时湿度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修正,若室内的实时湿度高于预设标准湿度,则表示室内的湿度较大,则延长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若室内的实时湿度低于预设标准湿度,则表示室内的空气比较干燥,则无需对第一时间和第四时间进行调整;
当对第一时间t1进行延长时,延长后的时间为t1′=(1+w/w0)×t1,其中w表示实时湿度,w0表示预设标准湿度;
当对第四时间t4进行延长时,延长后的时间为t4′=(1+w/w0)×t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
空气通道为界面为方形的通道,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对称设置在空气通道的侧壁上,当两个建筑室内有温度差时,由温度高的建筑室内的空气冲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使得空气由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进入温度低的建筑室内,挡板在启动的时候伸展阻挡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被气体冲开,挡板在不工作时,则固定在通道的顶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导流板上和第二导流板上还设置有吸附层,用以对经过导流板的气体进行净化,实现对在气流交换的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净化,提高建筑室内气体的洁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则提高第一标准温度;若第一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60岁,则维持第一标准温度,若第二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10岁,则提高第二标准温度,若第二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10岁,则保持第二标准温度,若第三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30岁,则提高第三标准温度,若第三建筑室内的人员的平均年龄<30岁,则保持第三标准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
对第一标准温度T1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10′=11/6×T10;对第二标准温度T2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20′=7/6×T20;对第三标准温度T30进行提高后的标准温度T30′=5/3×T30 。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交换装置为智能换气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为石墨吸附层或活性炭吸附层。
CN202110392699.0A 2021-04-13 2021-04-13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Active CN112797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2699.0A CN112797566B (zh) 2021-04-13 2021-04-13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2699.0A CN112797566B (zh) 2021-04-13 2021-04-13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566A CN112797566A (zh) 2021-05-14
CN112797566B true CN112797566B (zh) 2021-06-29

Family

ID=7581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2699.0A Active CN112797566B (zh) 2021-04-13 2021-04-13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756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0824A (ja) * 2003-09-16 2005-04-07 Teruyuki Saito 建物の空調システム
CN202002265U (zh) * 2011-02-22 2011-10-05 王彦凯 一种房间调温装置
KR101571111B1 (ko) * 2013-05-09 2015-11-23 심기섭 온도와 기압의 평형을 이용한 환기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저장 시스템
JP2015169394A (ja) * 2014-03-07 2015-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住宅内温度制御装置
SE539896C2 (en) * 2014-12-22 2018-01-02 Levivent Ab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oor ventilation in a building having a plurality of rooms.
JP2017194242A (ja) * 2016-04-21 2017-10-26 北海道電機株式会社 屋内空調システム
CN107300242A (zh) * 2017-06-14 2017-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427451B (zh) * 2018-03-29 2021-01-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1177179U (zh) * 2019-08-02 2020-08-04 尹学先 一种辐射冷暖五恒空调全屋无管道新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7566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1019A (zh) 换新风控制方法
CN104976704A (zh) 二次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2797566B (zh) 建筑用室内空气流通监测控制***
CN110925931A (zh) 一种新风设备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115443A (ko) 지능형 환경 제어 시스템
CN208222723U (zh) 一种毛细管辐射控制***
CN210035757U (zh) 一种适用于变频室、厂房的降温***
CN110906486A (zh) 一种空气循环型毛细管网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69885B (zh) 一种区域层流送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6538576A (zh) 一种衡温衡湿衡氧衡洁新风控制方法和新风空调机组
CN106285395A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换气通风一体式门窗框结构
CN211261142U (zh) 一种空气循环型毛细管网空调
CN214791597U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双向流壁挂式新风机
CN214249980U (zh) 一种多通道高效一体式集成通风机组
EP3462097A1 (en) Environmental control unit
CN110440383B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房屋
CN201407777Y (zh) 楼宇机电设备智能化节能控制***
CN210532617U (zh) 一种具有双重热回收效果的新风除湿设备
CN215336879U (zh) 一种建筑暖通高效通风装置
CN112665082A (zh) 带换热补偿的多通道高效一体式集成通风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7763193U (zh) 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
CN201187463Y (zh) 智能风扇控制器
CN212867874U (zh) 一种水泵压力变送器
CN205744538U (zh) 一种用于电梯通风的隐蔽式轴流风扇
CN214619929U (zh) 一种可调温的净化新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n Xiumei

Inventor after: Li Puxiang

Inventor after: Zhao Zhenxia

Inventor before: Sun Xium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