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2068B -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2068B
CN112722068B CN202110103842.XA CN202110103842A CN112722068B CN 112722068 B CN112722068 B CN 112722068B CN 202110103842 A CN202110103842 A CN 202110103842A CN 112722068 B CN112722068 B CN 112722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crawler belt
whe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38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22068A (zh
Inventor
仪国卿
李�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38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2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2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2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2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2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assembled from readily detachabl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1/00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 B62D11/20Endless-track steering having pivoted bogie carrying tr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4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of adjustable length or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4Suspension devices for wheels, rollers, bogies or frames
    • B62D55/108Suspension devices for wheels, rollers, bogies or frames with mechanical springs, e.g. torsion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全地形载物车,包括至少二个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支撑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车架,第一车架连接有第一履带,支撑单元包括第二车架,第二车架连接有第二履带,第二履带行走底面高于第一履带行走底面;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第二车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相互配合并使车架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本发明中的履带可跟随地形变化向上或向下凸起,从而使履带尽可能地与地面相接触,位于车架中间的履带防止障碍物较高影响载物车的行驶,从而使载物车可以适应全地形。

Description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车辆接地面积较大,接地比压小,可工作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履带车的体积一般较大,无法适应一些空间较小的工作位置,并且,常见的履带车结构复杂,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使得履带车在翻越障碍物时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包括至少二个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支撑单元;该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车架,所述第一车架连接有第一履带,该支撑单元包括第二车架,所述第二车架连接有第二履带,所述第二履带行走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履带行走底面;任意相邻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所述第二车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相互配合并使车架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履带上设有第一夹板、第一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通过转向台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转向台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转向台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板簧,所述板簧一端通过板簧固定架与所述转向台相连,所述板簧另一端通过板簧连接板与所述转向台相连,所述板簧还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轮高于所述从动轮,从而使第一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形成倾角;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长度宽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履带上设有第二夹板、第二主动轮和下辅助支撑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和下辅助支撑轮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车架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下辅助支撑轮相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二履带底面形成一个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履带上还设有上辅助支撑轮,所述上辅助支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车架的位置,所述上辅助支撑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相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二履带顶面形成一个平面。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行走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包括以下步骤:
平地行走:第二履带底面高于第一履带底面,由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驱动行走;
上坡或上台阶:第一履带遇到向上倾斜地形,第一履带向上倾斜,在第一主动轮的作用下,从动轮随同第一主动轮向下转动,同时在第二主动轮的作用下,下辅助支撑轮跟随第二主动轮向下转动,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接触地面;
下坡或下台阶:第一履带遇到向下倾斜地形,第一履带向下倾斜,在第一主动轮的作用下,从动轮随同第一主动轮向上转动,同时在第二主动轮的作用下,下辅助支撑轮跟随第二主动轮向上转动,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和第二履带接触地面;
在上述过程中,转向台用于驱动第一履带转向。
优选的,上坡或上台阶过程中,在板簧的作用下,使第一履带的中部向下凸起,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接触地面;下坡或下台阶过程中,在板簧的作用下,使第一履带的中部向上凸起,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接触地面。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预设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长度均为L,方法如下: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0~3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3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3L~4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4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4L~5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5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5L~6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6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6L~7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7个单元;
由上所述,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为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通过支撑单元相连,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最多有两个支撑单元,位于装置两端的均为驱动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全地形载物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常规的履带分成用于驱动载物车行走的履带以及用于支撑载物车行走的履带,驱动载物车行走的履带和支撑载物车行走的履带均由主动轮驱动,从动轮使驱动载物车行走的履带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倾角,从而方便载物车的行走工作,利于适应较为复杂的地形。
2.本发明中位于两侧的履带通过连接杆相连,连接杆又通过板簧与车板相连,在板簧的作用下,使该履带随地形的变化向上或向下凸出,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抓地力,以适应更复杂的地形。
3.本发明中驱动载物车行走的履带还通过转向台与车架相连,转向台用于控制驱动载物车行走的履带转向工作的进行,以方便载物车调整运动的方向。
4.本发明支撑载物车行走的履带用于适应各种复杂的路面情况,当遇到较高的障碍物时,在驱动载物车行走的履带的作用下,载物车越过障碍物,在此过程中,支撑载物车行走的履带与障碍物相接触,防止车架中部与障碍物接触,从而影响载物车的正常前进工作。
5.本发明中驱动载物车行走的部分和支撑载物车行走的部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上述两部分的位置关系,当需要载物车较短时,该载物车可仅由驱动载物车行走的部分组成,当需要载物车较长时,该载物车可由驱动载物车行走的部分和支撑载物车行走的部分自由组合而成,该组合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防止资源的浪费,极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立体图(水平方向);
图2是本发明整体立体图(翻转方向);
图3是本发明整体立体图(倾斜方向);
图4是本发明整体立体图(侧视方向);
图5是图1中第一履带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全地形载物车第一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全地形载物车第二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全地形载物车第三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车架;2拉车挂杆;3第二车架;4连接杆;5驱动机构;6转向台;7第一夹板;8第一主动轮;9从动轮;10第一履带;11第二履带;12弹簧固定架;13弹簧连接板;14板簧;15第二主动轮;16下辅助支撑轮;17上辅助支撑轮;18第二夹板;19倾角;20连杆;21小连接板;2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载物车底盘,包括车架1,车架1包括若干个单元,任意相邻该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22可拆卸连接,该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和支撑单元.其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车架1整体移动,支撑单元对车架1整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车架1,第一车架1连接有第一履带10,支撑单元包括第二车架3,第二车架3连接有第二履带11,若干个单元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实际需要,调整所需要的单元数量,该可拆卸连接为通过连接件22实现相邻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件22通过螺栓的方式实现与车架的固定。
该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履带10上设有第一夹板7、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均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一夹板7上,第一夹板7通过转向台6与车架1相连,转向台6用于驱动第一夹板7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履带10转动,从而调整车架1移动的方向。
其中,第一夹板7设置有两个,位于第一履带10两侧,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板7之间。如图1所示,第一主动轮8高于从动轮9,从而使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之间形成倾角19,倾角19可为45度,利于第一履带10爬较大的坡或台阶;若干个从动轮9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一履带10底面形成一个平面,若干个第一主动轮8相互配合,从而使第一履带10顶面形成一个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履带10均包括3个从动轮9和2个第一主动轮8。
第一夹板7还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铰接有若干个连杆20,连杆20另一端与转向台6铰接。在本实例中,连杆20设置有两个。
还包括板簧14,板簧14一端通过板簧固定架12与转向台6相连,板簧14另一端通过板簧连接板13与转向台6相连,板簧14还与连接杆4相连。其中,板簧固定架12一端与转向台6固定连接,板簧固定架12另一端与板簧14铰接;板簧连接板13一端与板簧14铰接,板簧连接板13另一端与转向台6铰接。在板簧14的作用下,方便第一履带10适应各种地形。
板簧固定架12形状为三角形,连杆20另一端与板簧固定架12铰接,板簧14和板簧固定架12铰接轴与连杆20和板簧固定架12铰接轴为同一轴。
该支撑单元还包括,第二履带11上设有第二夹板18、第二主动轮15和下辅助支撑轮16;第二主动轮15和下辅助支撑轮16通过轴承均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二夹板18上,第二夹板18与第二车架3相连。
其中,第二夹板18设置有两个,位于第二履带11两侧,第二主动轮15和下辅助支撑轮16设置在两个第二夹板18之间。第二履带11上还设有上辅助支撑轮17,上辅助支撑轮17设置在靠近第二车架3的位置。
如图1所示上辅助支撑轮17和第二主动轮15相配合,从而使第二履带11顶面形成一个平面。第二主动轮15和下辅助支撑轮16相配合,从而使第二履带11底面形成一个平面。第二履带11行走底面高于第一履带10行走底面。在本实例中,第二主动轮15设置有2个,下辅助支撑轮16设置有5个,上辅助支撑轮17设置有2个。
该支撑单元用于对装置整体起到支撑的作用,车架1在行驶过程中,当遇到较高的障碍物时,在板簧14的作用下,第一履带10驶过该障碍物,此时,车架1的中间部分移动到障碍物位置处,在支撑单元内第二履带11的作用下,使车架1平稳驶过该障碍物。有效防止因障碍物较高,从而使障碍物与车架1底面相接触,利于装置适应各种较为复杂的地形。
第一夹板7和/或第二夹板18上设有张紧结构,张紧结构为:夹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滑动连接;具体结构形式为:在第一部分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部分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相对应设置;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数量均可以设有两道,分别呈上下布置。在使用时,将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对齐,将紧固螺栓穿设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中,实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对接固定。在第一部分外壁上设有挡台,第二部分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可选用螺帽;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螺帽上;调节螺栓的端部顶撑在挡台上。通过设置调节螺栓,利用调节螺栓顶撑在挡台上,在调节履带松紧时,先将紧固螺栓卸力,转动调节螺栓,利用调节螺栓的顶撑力实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滑动,待调整到合适长度后,再拧紧紧固螺栓即可,操作更加便捷。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1-8,还包括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载物车底盘,其中车架1两侧均包括第一履带10和第二履带11,两侧的第一主动轮8、第二主动轮15分别连接有独立的驱动机构5,每个转向台6均与驱动机构5相连,驱动机构5与车架1相连;位于转向台6两侧的第一夹板7连接与同一个连接杆4上。
第二履带11行走底面高于第一履带10行走底面,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相互配合并使车架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该平面用于存放货物,每个第二履带11的高度均相同,每个第一履带10的高度均相同,从而方便全地形载物车的行走。
第一主动轮8的主动轴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一夹板7上,该主动轴与驱动机构5(电机)相连;第二主动轮15的主动轴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二夹板18上,该主动轴与驱动机构5(电机)相连;转向台6通过主轴与驱动机构5(电机)相连。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转向台6、第一主动轮8和第二主动轮15转动。
车架1还通过小连接板21连接有拉车挂杆2,其中小连接板21与车架1固定连接,小连接板21设置在拉车挂杆2的两侧且与拉车挂杆2转动连接。拉车挂杆2上缠绕有钢丝绳,用于当道路情况复杂,仅靠装置的驱动机构,难以行走时,通过牵引拉车挂杆2上的钢丝绳,用于辅助载物车的行走工作。
参考附图1-8,本实例中第一车架1与第二车架3通过连接件22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第二车架3通过连接件22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上述两单元的位置关系,当需要载物车较短时,该载物车可仅由2个驱动单元和1个支撑单元组成(如图7所述),当需要载物车较长时,该载物车可由若干个驱动单元和若干个支撑单元自由组成而成(如图8所述),该组合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防止资源的浪费,极大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例中,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为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通过支撑单元相连,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最多有两个支撑单元。
还包括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预设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长度均为L,方法如下: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0~3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3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3L~4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4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4L~5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5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5L~6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6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6L~7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7个单元;
由上所述,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为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通过支撑单元相连,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最多有两个支撑单元,位于装置两端的均为驱动单元。
实施例三
参考附图1-8,结构同实施例二相同,本实例中任意相邻单元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上述两单元的位置关系,当需要载物车很短时,该载物车可仅由驱动单元组成(如图6所述),当需要载物车较短时,该载物车可仅由2个驱动单元和1个支撑单元组成(如图7所述),当需要载物车较长时,该载物车可由若干个驱动单元和若干个支撑单元自由组成而成(如图8所述),该组合方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防止资源的浪费,极大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例中,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为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考虑到装置的整体支撑和强度,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最多有两个支撑单元。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行走方法,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包括以下步骤:
平地行走:第二履带11底面高于第一履带10底面,由第一主动轮8和第二主动轮15驱动行走;
上坡或上台阶:第一履带10遇到向上倾斜地形,第一履带10向上倾斜,在第一主动轮8的作用下,从动轮9随同第一主动轮8向下转动,同时在第二主动轮15的作用下,下辅助支撑轮16跟随第二主动轮15向下转动,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和第二履带11接触地面;
下坡或下台阶:第一履带10遇到向下倾斜地形,第一履带10向下倾斜,在第一主动轮8的作用下,从动轮9随同第一主动轮8向上转动,同时在第二主动轮15的作用下,下辅助支撑轮16跟随第二主动轮15向上转动,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和第二履带11接触地面;
在上述过程中,转向台6用于驱动第一履带10转向。
上坡或上台阶过程中,在板簧14的作用下,使第一履带10的中部向下凸起,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接触地面;下坡或下台阶过程中,在板簧14的作用下,使第一履带10的中部向上凸起,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接触地面。
其中,在行走过程中,当遇到较高的障碍物时,第一履带10驶过该障碍物,此时,车架1的中间部分移动到障碍物位置处,驱动机构5驱动第二主动轮15转动,第二主动轮15带动第二履带11转动,在第二履带11的作用下,使车架1平稳驶过该障碍物。有效防止因障碍物较高,从而使障碍物与车架1底面相接触,损坏车架1的地盘,利于装置适应各种较为复杂的地形。
还包括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预设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长度均为L,方法如下: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0~L时,载物车由驱动单元组成,共1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L~2L时,载物车由两个驱动单元组成,共2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2L~3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3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3L~4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4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4L~5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5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5L~6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6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6L~7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7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7L~8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8个单元;
由上所述,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为任意相邻单元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考虑到装置的整体支撑和强度,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最多有两个支撑单元。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个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支撑单元;该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车架(1),所述第一车架(1)连接有第一履带(10),该支撑单元包括第二车架(3),所述第二车架(3)连接有第二履带(11),所述第二履带(11)行走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履带(10)行走底面;任意相邻所述第一车架(1)与所述第二车架(3)通过连接件(22)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所述第二车架(3)通过连接件(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车架(1)和所述第二车架(3)相互配合并使车架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所述第一履带(10)上设有第一夹板(7)、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所述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一夹板(7)上,所述第一夹板(7)通过转向台(6)与所述第一车架(1)相连,所述转向台(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7)转动;
所述第一夹板(7)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铰接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另一端与所述转向台(6)铰接;
还包括板簧(14),所述板簧(14)一端通过板簧固定架(12)与所述转向台(6)相连,所述板簧(14)另一端通过板簧连接板(13)与所述转向台(6)相连,所述板簧(14)还与所述连接杆(4)相连;
所述板簧固定架(12)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板簧固定架(12)一端与转向台(6)固定连接,所述板簧固定架(12)另一端与板簧(14)铰接,所述连杆(20)另一端与所述板簧固定架(12)铰接,板簧(14)和板簧固定架(12)铰接轴与连杆(20)和板簧固定架(12)铰接轴为同一轴;
所述第一主动轮(8)高于所述从动轮(9),从而使第一主动轮(8)和从动轮(9)之间形成倾角(19);所述第一车架(1)和所述第二车架(3)长度宽度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履带(11)上设有第二夹板(18)、第二主动轮(15)和下辅助支撑轮(16);所述第二主动轮(15)和下辅助支撑轮(16)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二夹板(18)上,所述第二夹板(18)与所述第二车架(3)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15)和所述下辅助支撑轮(16)相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二履带(11)底面形成一个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履带(11)上还设有若干个上辅助支撑轮(17),每个所述上辅助支撑轮(17)均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二夹板(18)上,所述上辅助支撑轮(17)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车架(3)的位置,所述上辅助支撑轮(17)和所述第二主动轮(15)相配合,从而使所述第二履带(11)顶面形成一个平面。
4.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方法如下:
平地行走:第二履带(11)底面高于第一履带(10)底面,由第一主动轮(8)和第二主动轮(15)驱动行走;
上坡或上台阶:第一履带(10)遇到向上倾斜地形,第一履带(10)向上倾斜,在第一主动轮(8)的作用下,从动轮(9)随同第一主动轮(8)向下转动,同时在第二主动轮(15)的作用下,下辅助支撑轮(16)跟随第二主动轮(15)向下转动,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和第二履带(11)接触地面;
下坡或下台阶:第一履带(10)遇到向下倾斜地形,第一履带(10)向下倾斜,在第一主动轮(8)的作用下,从动轮(9)随同第一主动轮(8)向上转动,同时在第二主动轮(15)的作用下,下辅助支撑轮(16)跟随第二主动轮(15)向上转动,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和第二履带(11)接触地面;
在上述过程中,转向台(6)用于驱动第一履带(10)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坡或上台阶过程中,在板簧(14)的作用下,使第一履带(10)的中部向下凸起,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接触地面;下坡或下台阶过程中,在板簧(14)的作用下,使第一履带(10)的中部向上凸起,以更大程度使第一履带(10)接触地面。
6.一种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载物车,预设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长度均为L,方法如下: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0~3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3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3L~4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4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4L~5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5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5L~6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6个单元;
当所需载物车长度为6L~7L时,载物车组合方式自左向右依次为,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或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驱动单元、支撑单元和驱动单元,共7个单元;
由上所述,全地形载物车的组合方法为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通过支撑单元相连,任意相邻驱动单元之间最多有两个支撑单元,位于装置两端的均为驱动单元。
CN202110103842.X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Active CN112722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842.XA CN112722068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842.XA CN112722068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2068A CN112722068A (zh) 2021-04-30
CN112722068B true CN112722068B (zh) 2022-11-04

Family

ID=7559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3842.XA Active CN112722068B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20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6987A (en) * 1931-07-27 1933-01-27 Colonel Gifford Le Quesne Mart Improvements in motor vehicles
US2397104A (en) * 1943-02-15 1946-03-26 Fmc Corp Amphibian propulsion mechanism
CA2509440A1 (en) * 2004-06-09 2005-12-09 Denis Boivin Track assembly for an all-terrain vehicle
DE102005013692B4 (de) * 2005-03-22 2011-03-31 Grobler, Hendrik, Dr., Clyde Park Kraftfahrzeug mit Zusatz-Laufkettenfahrwerk
SE538096C2 (sv) * 2013-05-08 2016-03-01 BAE Systems Hägglunds Aktiebolag Lastbärande ram och fordon försett med lastbärande ram
CN103963856A (zh) * 2014-03-31 2014-08-06 刘建 一种矿用机器人扭杆半刚性履带底盘
PL3560795T3 (pl) * 2018-04-26 2023-11-06 Gerotto Federico S.R.L. Samobieżne urządzenie do wprowadzania i przemieszczania określonego rodzaju sprzętu w przestrzeniach zamkniętych, w których występują błotniste osady
US20220057808A1 (en) * 2019-05-02 2022-02-24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Inspection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2068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01664B2 (en) Crawler device for a crawler type vehicle
US4794865A (en) Amusement ride vehicle
US9051009B2 (en) Steerable track system
CA2654015A1 (en) Snow traction unit for vehicles
CN1508054A (zh) 具有交叉分类器的分类输送机
CN112722068B (zh) 一种全地形载物车及其组合、行走方法
CN204150107U (zh) 一种改进型单兵坦克车
CN111055938B (zh) 履带车底盘、全地形履带车及全地形行走方法
CN214729197U (zh) 一种载物车支撑装置、全地形载物车
CN214729189U (zh) 一种载物车底盘、全地形载物车
KR102160210B1 (ko) 무한궤도를 갖는 전동 작업차
CA2639099C (en) Snowmobile suspension and drive train
CN104309687A (zh) 一种改进型单兵坦克车
US4242036A (en) Remotely operated placement equipment
JPH09263273A (ja) 走行装置
US3717214A (en) Tracked vehicle walking beam assembly with equalizing means for ground pressure and track length
KR100780850B1 (ko) 무한궤도차량의 링크형 현가장치
CN118163872B (zh) 一种履带总成及智能履带式机器人
RU2784225C1 (ru) Модуль колёсно-гусеничного движителя и шасси с двумя модулями
CN114987560B (zh) 一种可变驱动的行走机构、机器人及行走轨道
CN218929632U (zh) 一种可双向张紧的履带式通用动力底盘
KR102559714B1 (ko) 트랙구동장치가 구비된 이동 플랫폼
CN219709060U (zh) 一种履带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21214300U (zh) 一种雪地物资运输车
CN108238120B (zh) 一种能够实现单/多维度切换运动的六履带行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